首页 > 学习
《四千周》| 陈章鱼解读 每天听本书2022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陈章鱼。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四千周》。
四千周,就是四千个星期。作者在这本书序言里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人能活到80岁,那么他的人生,也无非只有四千多个星期。
你看,很多事情换个视角来看,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像我现在30多岁,说距离80岁还有四五十年,就感觉人生时间很多。说距离80岁还有2000多个星期,就感觉时间还挺紧张。
就这2000多个星期,中间还掺杂着无数拖延与内耗。比如,你现在听到的这段话,是我在凌晨1点的时候写下来的。可是我真的有那么忙吗?白天的时候一点时间都没有?其实不是,恰恰是我告诉自己,要抓紧时间了,赶紧写稿啊,今天不写完就来不及了,结果反而更加拖延。
这成了一个时间的悖论:我们越觉得时间紧迫,越感觉焦虑;越感觉焦虑,反而越多的时间在精神损耗中被消磨了。
如果你也会感觉,一年到头自己忙忙碌碌,可是回顾的时候又感觉啥也没干,时常会沉浸在对未来的焦虑中,或者是对过去追悔莫及,那这本书没准能帮助你换一种活法。
讲时间管理、效率提升的书有很多,但是这本书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视角,作者觉得,最需要改变的还不是管理时间的“办法”,而是对待时间的“看法”。
这本书的作者叫奥利弗·伯克曼是一位专栏作家,常年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英国《卫报》撰写文章,讨论效率和生产力的话题。但是在这本书里边,作者聊的不是那些提升效率、时间管理的技巧,而是他自己的一个反思。
他曾经花了好几年优化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但是他反而变得更加焦虑。这样他开始重新思考,总说时间管理,可是,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到底要做什么呢?
这就像对待金钱一样,你如果不知道自己应该把钱花在什么地方,只知道节约金钱,那就会成为一个守财奴,每一分钱花出去都觉得不值。同样,如果不知道自己应该把时间用在什么地方,只想着提升效率、节约时间,那就只能成为时间上的守财奴。可是,钱不花能存下来,时间却总是一分一秒在流逝,时间上的守财奴就注定时常陷入焦虑。
所以,有一个比管理时间更大的问题:你要如何对待你的时间?对时间的“看法”不同了,“办法”自然也会不同。这本书就告诉我们,接纳时间的有限性,反而可以构建更有意义的生活。将我们从无休止的时间传送带上解救出来,摆脱焦虑、分心、缺乏耐心等消极状态,重新认识真正的自我,选择你想要的活法。
接下来,我会分成两个部分来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跟着作者,重新审视三个时间观念:“当下”“休闲”和“注意力”。
第二部分我们来聊聊,随着对待时间的看法不同,利用时间的办法可以有哪些调整?我们来听听作者的两个利用时间的建议。
我们先来看,作者建议我们怎样看待时间。
就像一开始我们把人生折算成四千个星期那样,视角变化了,我们的感受就完全不同了。作者首先带着我们从不一样的视角重新审视时间,一些原本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时间观念,未必是对的。
我们就来看看,作者带我们重新审视的三个时间观念。
先来看第一个与时间有关的观念:“当下”。作者说,现代人与时间的关系过于工具化了。当下不再是当下,而是我们换取未来的手段。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天,我们以节约时间为荣,以浪费时间为耻。但你有没有想过,几百年前,“浪费时间”这个概念其实还不在大多数人的理念里。
咱们回到还没有时钟的时代。没有时钟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想打谷子了,蹲在村口看一下午斗鸡,也没有人会骂你浪费时间。需要了就去给奶牛挤奶,麦子熟了就去割麦子。历史学家称这种生活方式为“任务导向”,生活的节奏随着一个个任务有机地呈现出来,而不是按照一条抽象的时间线排列。
这种忽略时间的生活方式,听起来比今天放松多了,但它有一个弊端,那就是这种生活节奏往往只适合你自己的节奏,不合适更多人的协作。当你不想再仅仅当一个独立的农民,而是参与到社会生产中、与他人合作时,就需要一种可靠、公认的标准来衡量时间了。
随着人们进入工业时代,时钟被推广,人们开始把时间视为一种资源,企业希望能尽可能高效地利用工人的时间,获得更多的劳动力,得到更多的利润。不仅仅是外界生产的压力,我们自己工作学习也需要好好利用时间。时间不再是让我们畅游其中的水,而成了我们需要支配的东西。
我们与时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工具性,我们会把时间当作换取未来的筹码。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受,我们利用当下时间的方式,反而不再为了当下,而是为了通往某个完美的未来。比如很多人爱把“等我有钱了,我要怎么怎么样”挂在嘴边,把人生的价值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上。作者认为,这样的心态很危险,因为它会让人过度地投入到工具性的时间关系中,眼里只有向往的地方,而不去看现在身在何处。
我们想象着自己完成了某些事就能成功,告诉自己,在未来的某天,我终于能真正地生活,但是在那之前,我要先拿到学位,找到高薪的工作,进入一段幸福的婚姻,生一个聪明的孩子,等孩子上大学离开家,等到完成这个、完成那个,我才能达到理想状态,才能真正地生活。
有一位哲学家有个金句形容这种心态:“人们从未在这里。人们从未抵达那里。人们从未活过。”
你会发现,这种心态其实会引发很多问题,比如中年危机。人到中年时,人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逼近。就会开始反思,如果不久之后,就没有“以后”了,那不断地把满足推迟到以后,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总希望从当下的时间里榨取最大的未来价值,但关键时刻其实就是当下。
人生就是由一连串的当下组成,最后以死亡告终。当下不能只是通往未来的工具,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第一件事。
第二个与时间有关的观念:“休闲”。作者建议我们审视一下,休闲的意义在自己这里有没有变得扭曲。
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他在几年前参加了一个组织的活动,活动的名字叫“拿回你的时间”,主题是反对过度工作。该组织要求增加休息日、缩短工作时长。这类提议很常见,不过倡议者的理由一般都是“好好休息有利于更好地工作”,而该组织质疑的正是这个理由。组织成员们愤愤不平,他们想知道,为什么去度假,去和朋友吃个饭,早上睡个懒觉,反而要用提升工作效率这样的借口来争取?不过后来,这个组织还是输给了另外一个叫做“休假项目”的对手,“休假项目”得到了企业的慷慨赞助和美国旅游协会的支持,参与这个项目的人也更多,而这个项目的口号换了一个,推广休闲在“个人、企业、社会和经济层面的好处”。
作者认为,这投射出一个被普遍忽视的问题,那就是休闲的意义是不是被扭曲了?我们休闲,是为了休闲,还是为了在休闲之后更好地工作?当我们把时间看作资源,就会产生一个更隐蔽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会感受到压力,因为休闲时间也要被“有效利用”。人们可以休息,不过要么是为了恢复精力去工作,要么是为了其他形式的自我提升,完了还能发个精美的九宫格朋友圈,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如果你没有度过一段“有意义”的休闲,不把自己的休闲时间当作对未来的投资,就好像在浪费人生。
作者在书中呼吁人们进行真正的休闲。他认为,
将一部分休闲时间“浪费掉”,只专注这种体验的愉悦本身,忘却所谓的自我提升,才是不浪费休闲时间的唯一方式。
他说,你必须克制自己,不要把每一段闲暇时光都用于“个人提升”这样的目标。
休闲的意义被扭曲了,与此相似的是,在这个工具化的时代,拥有一个爱好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事情。因为在这样一个讲究结果和效率的时代,拥有爱好的人依然坚持认为有些事情本身就值得做,即使它在生产力和利润方面没有回报。有些人的爱好可能很小众,或者很古怪,但嘲笑他们的人说不定打心眼儿里羡慕他们,因为他们可能真的很快乐,他们可以在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尽情地体会没有目的、不追求结果的时光。
此外,爱好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对于爱好,你可以显得平庸。因为它只是个爱好,你没必要非得做出点什么成就来。甚至说平庸更好,因为当你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不会出众的时候,你就可以暂时放下“好好利用时间”的焦虑了,不出类拔萃没关系,失败也没关系,在爱好中,你可以自由地追求徒劳。
这就是作者对于时间的第二个洞察,休闲的意义被扭曲了,以及爱好在这个时代格外珍贵。
第三个与时间有关的观念:“注意力”。作者的建议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
注意力不是资源,而是人生。
2016年4月的一个星期五,在国外一个新闻网站上,大约300万人花了他们一天中的部分时间收看了两名记者在一颗西瓜上绑橡皮筋的节目。节目一开始,他们就开始往西瓜上绑橡皮筋,在第44分钟,他们开始绑第686根橡皮筋的时候,西瓜终于爆开了。两名记者击掌庆祝,拿起西瓜吃了起来,节目就结束了。节目的评论区有网友留言:
“我特别想停下来不看了,但我已经看了这么久了。”
“我看你们这些家伙给一个西瓜绑橡皮筋看了足足40分钟。”
“我在拿我的人生干吗啊?”
这件事听起来有些荒谬的幽默感,但它指向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分心。这300万人在打开那个节目之前,是没有特意计划要用自己生命中的44分钟做这件事的,他们当下肯定有更重要的计划,但他们却把一段时间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个西瓜上。
分心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人的注意力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几年有个词儿叫“注意力经济”,就是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用户的注意力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不过,作者认为,把注意力描述成一种“资源”,是误解了它在我们人生中的核心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资源,还是我们的人生。你关注什么,现实对你而言就是什么样子。你活在世上的体验,就是你注意到的所有事物的总和。既然注意力这么重要,我们这么想要掌控时间,为什么还会分心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不要分心呢?
我们可以先听听古希腊时代哲学家的说法。他们认为,分心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干扰,不如说是内在的问题。意思是说,在我们心中,有些东西想让我们分心,那就是一种逃离的冲动。它可能是厌倦,可能是无聊,可能是痛苦。我们这么轻易地分心了,其实是因为我们在盼望一个借口,帮我们逃离正在做的事情,不去感受工作带来的不悦。这个借口可能是身边人的打扰,也可能是网站突然的推送,又或者是控制不住地伸向手机的手。
所以为什么我们内心深处主动想要分心呢?作者认为,我们之所以会分心,是不想面对有限性带来的痛苦。做重要的事情让人不安。当我们尝试专注于某件重要的事情时,就要被迫开始面对自己的局限了。写一个报告,你不知道下一段要怎么写了,做一个项目,你不知道这个项目到底能不能做好。分心是躲避自身有限性的一样工具,在我分心的那一刻,我可以逃离我的焦虑、厌倦和自我怀疑。
这也是为什么,网络能加剧我们分心的冲动。网络无边无际,你可以漫无目的地浏览全世界各地的最新资讯,按自己的想法展现自身形象,仿佛没有任何限制,像是漂流在“一个无所谓空间,而且时间无尽延展的当下领域中”。哪怕在网上搜不到有趣的东西,你起码也能感到不受约束。
所以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分心这个问题?遗憾的是,作者认为,根除分心的冲动是不可能的。但他讲了一个故事,能给我们一些启发。美国有一位叫做杨增善的冥想老师,1969年时他曾在日本南部的一间寺院里静修。在寒冷的冬天,他要每天进行三次净身仪式,往自己身上浇好几公斤冰冷刺骨的雪水。这是一种可怕的折磨。面对身体上的疼痛,杨增善的第一反应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想想别的事情。但他发现这种方法是无效的,事实上,他越是专注于感受这种极端的寒冷,反而越不会觉得疼;而他的注意力一旦涣散了,这种痛楚反而变得难以忍受。后来他明白了,这就是这个仪式的意义所在,就是训练他集中精神、保持专注。他越是能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就越清楚,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自己内心对它的抵触。当他不再努力回避,而是去关注它的时候,不适感反而会消散。
我们做一些重要又困难的事情时,也是如此。把注意力从强烈的抵触,转移到任务本身,或许是解决厌倦、痛苦的唯一途径。
到这里,我们已经聊完了作者对于时间和人生的三个洞察。首先,现代人与时间的关系过于工具化了;其次,今天,休闲的意义被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最后,作者告诉我们,注意力不是资源,是人生,因此,能够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格外重要。
在这三个洞察之外,作者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在人生这短短的四千周里,我们应该如何与时间相处?如何充分利用时间?
首先,书中讲了一则关于股神巴菲特的故事。据说有一次,巴菲特的私人飞机驾驶员问他,如何设定事项的优先级?巴菲特让驾驶员列出自己人生中最想实现的25件事,并且进行重要顺序排列,安排时间去做排在前五的事情。那剩下的20件事呢?是一有机会就去做的次优先级事项吗?巴菲特说,恰恰相反,这些事是你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极力避免去做的事情。因为这些目标没有重要到形成你人生的核心,却又有足够的诱惑力,让你无法专心做最重要的那几件事。
所以时间管理的高手,不是事事做到,而是会忽略和抵抗诱惑。
巴菲特的建议向我们揭露了一个重要又残酷的事实: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又或者说,我们就是一段有限的时间。但意识到这种有限性并不意味着你要过一种马不停蹄的生活。直面这种有限性能为你积极赋能,让你能够专心地做最重要的那几件事。这就是作者给我们的第一个建议:直面时间的有限性。
我们是一段有限的时间,这一事实让人害怕。所以我们沉溺于让自己分心的事情,希望能回避、否定这一事实。又或者,我们制定计划、管理时间、提高效率,希望能充分利用这段有限的时间,缓解自己的焦虑。作者曾经致力于寻找提升自我效率的方法,他试过制定详尽的计划,试过使用番茄时钟等各类管理时间的方法。这些方法之所以风靡,当然是因为它们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有效的。但是,这些方法也对一些人无效,作者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逐渐认识到,工作狂们对生产力的执迷背后有一些情绪因素。一方面,这可以帮助他们对抗职场的不安全感,如果他们可以完成更多工作,又开展一些副业,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和财务有更多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也是更隐蔽的因素,那就是他们可以通过无限投入生产,避免充分体会所处的现实,把一些可怕的问题抛在脑后,比如我在度过怎样的人生?我是否需要一些重大的改变?只要始终处于征服时间的状态,他就可以不去思考那种重要的问题。
努力提高效率似乎也没什么用。研究显示,不同收入水平的人都有同一种感受,那就是工作怎么都做不完。那些有着高收入的人生赢家,要维持这种状态,就得维持令人崩溃的工作强度。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曾经在1955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工作量会一直增加,直到所有可用的时间都被填满。”这话在日后被人们称为“帕金森定理”。
高效让人更加忙碌。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我们发明了无数提高效率的技术,但我们完全没有更清闲了的感觉。比起在烤箱前等待两小时,在微波炉前的两分钟让人更焦心。技术进步反而加剧了我们的焦躁感,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以为超越了自己的极限,可以完全掌控时间,但我们却更焦虑。如果微波炉可以两分钟热好晚餐,那为什么不能只花两秒钟?如果你可以花三天完成这件工作,为什么就不能两天完成?随着效率的提高,人们的期待值也在提升。整个社会对于生产力和加速度的追求似乎没有终点,作为微小的个体,我们最好的办法是直面自己的有限性。我们无法完成所有事情,所以我们要集中精力做真正重要的那少数几件事。
直面有限性能让我们意识到,管理有限时间的核心挑战不在于怎样完成所有事,而在于怎样明智地决定不做什么,以及怎样坦然地不做这件事,就像我们在前面说的巴菲特的建议。这其实是很艰难的一步,因为在人生这段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向其他可能性挥手告别的过程。人有一种“错失的恐惧”,如果我选择了做这件事,那我就错失了其他的可能。但作者认为,错失不是恐惧,而是喜悦。因为恰恰是因为你本可以做另一个选择,但你没有,才让你实际做的选择有了意义。你选择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孩子一起拼一下午积木,才让你更加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如果一个人有完成一切的能力,不必决定放弃什么,那他做出的选择可能也失去了一些意义。所以,时间的有限性,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因此,直面有限性,接纳有限性,做最重要的事情,是作者给我们的第一个建议。
作者给出的第二个建议是,找回耐心。
今天,耐心成为一种很珍贵的能力。你上一次非常耐心地、花费几个小时做一件事情是什么时候?哈佛大学有一位艺术史老师叫詹妮弗·罗伯茨,每学期她总会给同学们布置同一个作业,用作者的话来说,这是一份会让学生惊恐大叫的作业——在当地博物馆选择一幅画或者一个雕塑,然后一连三个小时盯着它,其间不能用手机,勉强可以上厕所。作者自告奋勇去挑战了这个任务,过程中他坐立不安,甚至想拿大头针扎自己的大腿。
罗伯茨说,她之所以让学生做这样的作业,是因为她的学生面临太多要求他们快速行动的外部压力,比如数字技术,再比如同龄人的竞争氛围。她认为,如果不试着影响学生的学习节奏,帮他们放慢速度,达到艺术的要求,那就是她的失职。因此,为了防止学生匆忙完成作业,罗伯茨不得不将作业本身布置得不匆忙。
她自己也试过做这个练习。当她在观看一位艺术家的画作《男孩与松鼠》时,她花了9分钟才注意到,画上的男孩耳朵的形状和松鼠腹部绒毛的形状非常相似;她花了45分钟注意到,背景幕布上看似随意的褶皱,其实也是刻意设计过的线条。这与一位哲学家对耐心的描述相似:它是“有形的,几乎可以吃到”,它让事物看上去可以咀嚼。
得到听书曾经解读过一本书叫《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的作者佩克说,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机械方面的白痴”,对修理机器一窍不通。有一次他碰到邻居在修理除草机,他就称赞邻居说:“哇,我真佩服你,这些东西我从来都修不好!”邻居看了他一眼说,“那是因为你没有花时间”。这句简单的话深深地影响了佩克,他回忆过去发现,通常情况下,他只会随便扯几根电线,如果没啥效果,他就会耸耸肩说“我果然做不到”。邻居的话让他意识到,他只是不愿意忍受无知带来的不适感。其实在这种时候,如果能忍受这种不适感,多点耐心,解决办法往往就能出现。
找回耐心这件事听起来很抽象,但它也是有些具体的办法的。其中有一个是接受激进的渐进主义。这一点与生产力方面的主流观点背道而驰,它要求你在一天中计划的工作结束时间一到,就立马停下来,哪怕你认为自己还精力充沛。有一位心理学教授一直在研究他学术伙伴的写作习惯,他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当中最多产、最成功的人通常让写作只占日常生活中的很少一段时间。他们每天写作的时间都很短,可能是两小时、四小时。他们培养耐心,能够忍受自己的一天可能不会有太多收获,也避免写作成为一件急迫的、痛苦的工作,于是他们反而可以长期坚持。
停下来有助于增强耐心,让人一次次重回项目中,保持生产力。
这就是作者给出的第二条建议,重新找回你的耐心。
在书本的最后,作者还给出了十个利用时间、缓解焦虑的实用技巧。我把这十个技巧列成一张清单,附在了文稿中,建议你收藏起来,每个方法都尝试一下,一定有能帮助到你的方法。
附:利用时间、缓解焦虑的工具清单
一、划定边界
你可以写两个待办清单,一个采用“开放式”,一个采用“封闭式”。在开放式清单中列出你手头的所有事情,这会是一个长长的清单,封闭式清单的任务是有数量限制的,最多十个。然后你要把这个开放式清单中的任务放进封闭式清单中,并且只有完成一项任务后,才能往里面添加新的任务。这能帮助你给自己的任务定量,完成真正重要的工作。
二、专注一件事
一次只专注一个大项目,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项目。有意识推迟其他的工作,训练自己对焦虑的忍受程度。这样反而可以提升效率。
三、要事优先
承认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提前决定为了达到近期的目标,应该放弃掉那些其他工作。
四、注重完成
列一个已办清单,把一天中完成的事情,一件件填进这个清单。“微小的胜利”也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
五、聚焦关心
适当减少刷新闻的时间,不要让新闻报道中的不公正事件占据你所有的关心。为了有所作为,必须将有限的关心集中起来。
六、拥抱乏味
选择功能少一些的数码产品,比如用只有阅读功能的阅读器,让自己减少分心。
七、寻找新意
寻找新鲜感不一定是去做完全不同的事,而是更深入地投入到现有的生活中,用双倍的强度来体验日常生活。比如随机散步,就是不做计划地乱走,看看自己会走到哪里,观察到什么有趣的事情,不过记得保证自己能顺着导航找到回家的路。
八、保持好奇
当你遇到挑战性强的事情压力很大,尝试换一种心态,采取好奇的态度。这样,你不会因为事情不受控制感到沮丧,好奇心得到满足反而会让你开心。
九、及时慷慨
想要释放善意的时候,马上行动,不要拖延。比如捐款、关心朋友、赞赏别人,想到了就马上去做。
十、静默无为
每天给自己留一点时间,练习什么都不做。
到这里,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就为你讲解得差不多了。
《四千周》这本书计算得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我们在世界上存活的时间大概只有四千个星期,还是能活到八十岁的情况下。面对这一事实,我们迫切地寻找管理时间的方法,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停运转的机器。我们塑造出与时间工具化的关系,扭曲了休闲的意义,寻找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却依然觉得无法掌控时间。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悖论:你越努力管理时间,希望掌控生活,就会有越多的压力、空虚和挫败感。
于是作者认为,是时候重新思考我们和时间的关系了。他告诉我们,干脆直面时间的有限性,接受这个事实。一方面,我们无法完成所有事情,所以就集中精力做真正重要的那少数几件事。另一方面,不要把人生的价值定义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不要丧失当下的体验,因为人的一生就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
这本书的实体书里边,会附送一张纸,上边真的画了4000个格子。我建议你也不妨给自己画一张,每过一周就涂一个格子,告诉自己,这就是你的人生。不要再将你存在的意义拖延到未来,现在就投入生活吧。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要是你喜欢这本书,也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讲述:陈章鱼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 上一篇:《大运河漂来紫禁城》| 马东解读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最近发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