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

《非理性的时代》| 杨蕾解读 每天听本书2022

《非理性的时代》| 杨蕾解读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杨蕾。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非理性的时代》。这本书主要说的是,当变化越来越快、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时候,我们如何更好地工作与生活。

 

这本书的作者是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他被誉为欧洲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大师。他的写作有两个特色,一是,他研究企业时,喜欢从人的角度出发而不是数字的角度。在他看来,世界会改变,但人性不会,他写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汉迪被称为管理哲学家。

汉迪的另一个特色是超前。他在多年前作出的预言,有很多都已经成为现实。比如,他在20世纪80年代就说过,商业组织不必把所有人都招进来,可以购买外包人员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节省办公空间和管理时间。于是,人们也把汉迪叫作预言家。

今天这本《非理性的时代》能够体现汉迪的特色。这本书的英文版在1989年出版。汉迪发现,20世纪80年代左右,人们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它天马行空、不讲理性,唯一可以预见的就是一切都无法预见,汉迪把它称之为非理性的时代。他写这本书,是想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帮助人们在非理性的时代,更好地理解、利用、享受变化。

对于如何应对变化、怎么与不确定性共处,汉迪思考了很多年。简单来说,他的观点是拥抱变化而不是抵抗变化,重构世界而不是适应世界。汉迪在书里引用文学家萧伯纳的话:所有的进步都来自于不理性的人。理性的人会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但不理性的人却会设法让世界变得适合他。

汉迪在后续作品中,也不断重申、补充他的观点。今天,我把他在其他书里的相关论述补充了进来。拥抱变化是我们现代人必须面对的课题,希望汉迪的思考,能帮你更好地与不确定性共处。就像哲学家叔本华说的:“人生必须向前行进,我们却能在回顾中得到更好的理解。”

今天的解读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汉迪的生平,以及他为什么要写这本《非理性的时代》。第二部分来看看,在非理性的时代,商业组织应该怎么做。最后一部分说的是,在非理性的时代,个人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好,这部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汉迪的生平,以及他写这本书的背景。

1932年,查尔斯·汉迪在爱尔兰出生。他在一个充满确定性的环境中长大,父母好像清楚所有事情的答案,老师貌似知道所有习题的正确解法。作为好孩子,他会听父母的话;作为好学生,他要努力记住老师讲的知识。

可他很快发现,有些问题,父母、老师或者百科全书都回答不了。比如,假如一份工作需要你搬到另一个国家,你该不该接受?对你来说,什么是美好生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问题都是开放式的,并不存在标准答案。汉迪后来才明白,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取决于我们自己。说得更具体一点,取决于我们当下的境况,我们给不同事物赋予的优先等级,我们是否有承担风险、决定自己命运的意愿。

大学时的教育,让汉迪开始独立思考,有能力去回答开放式的问题。他在牛津大学主修哲学,接触了很多哲学家的思想。他原本以为,自己的学习任务就是学习和吸收这些思想,结果却发现,他要在导师的帮助下,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哲学激发了他的好奇心,他敢于质疑一切,也能接受世界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是哲学让汉迪开始拥抱不确定性。

大学毕业后,汉迪开始了漫长的职业生涯。他先后走上三条不同的职业赛道:从石油公司的高管,到学术界的全职教授,再到自由作家。

汉迪的第一条职业赛道是壳牌石油公司。刚入职,他就看到了一幅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图:他会在不同国家的分公司,担任越来越高级的职务,最终会做到分公司的执行总裁,他能在这里工作到62岁。这个规划图是公司为他制定好的。汉迪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沿着这张规划图做了10年高管,还结了婚。

就在公司要派他去另一家分公司时,妻子伊丽莎白的“嫌弃”,点醒了他。妻子对他说:“我之前真是没想到我嫁给了这样一个男人,他愿意被他们派到任何地方、做任何事,他会以他在公司里达到的职级来评判自己的一生。你知道自己是这种人吗?”

汉迪这才意识到,他把自己的时间完全给了公司。虽然他获得了经济保障和稳定的工作,但他也放弃了主动做自己事情的权利。那么,汉迪想做什么事情呢?他觉得自己更加适合培训管理者,而不是成为管理者,于是,他离开了壳牌石油公司,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深造,学习组织管理。

1967年,汉迪返回英国,参与创立了伦敦商学院。这是英国第一家管理研究生院,汉迪担任全职教授,给研究生们上课。这是他的第二条职业赛道。1976年,汉迪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组织的概念》。这本书成为商学院的教科书,销量超过一百万册。但汉迪此时又发现,自己并不想教一辈子书,他真正想做的事是成为一名作家。于是,他又花了4年时间切断了自己与一切组织之间的纽带,成为自由作家,开始他的第三条职业赛道。

那时候已经是1980年,年近50岁的汉迪发现:连续性变化消失了,非连续性变化出现了,人们进入非理性的时代。在他看来,连续性变化是舒舒服服的变化,像是穿着新鞋走老路;而非连续性变化会让人很难受,因为它没有任何模式可循,遇到这样的变化,人们就算自己不动,都很难停下来,因为他们脚下的土地在动,每个人都需要在新的规则下玩新的游戏。面对非连续性变化,汉迪认为,与其浪费力气做无谓的抵抗,不如趁早理解它们,把挑战变成机遇,于是,他就开始动笔写《非理性的时代》。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非连续性变化?汉迪认为,这是由于科技与经济结合在一起,衍生出了各种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与相关经济之间的结合。信息技术把电脑的处理能力,和微波、卫星、电信光纤连接起来。信息产业的发展,不是缓慢渗透而是突飞猛进,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惊人变化。

在汉迪看来,如果事情的发展方式,出现了质的不同,就需要用新的方式来看待它。我们该怎么看待非连续性变化呢?用颠覆性思维,简单来说,就是用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习以为常的事物。

如果一个商业组织有了这种思维,就会想:企业规模越大一定就会越好吗?为什么不能成为更小、更扁平、更紧凑的组织?如果一个人有了这种思维,就会想知道:为什么一个人只能选择一种事业或工作,为什么不能拥有三种事业,逐渐从劳力型转到智慧型的事业上去?

汉迪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是什么呢?这就是接下来两部分的内容。

好,我们进入第二部分,一起了解一下,在非理性的时代,商业组织应该怎么做。

汉迪写书时就坚信,未来的组织结构会跟以前完全不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前,不少大公司都认为,未来是可以预见的,只要认真做好规划、实行科学化管理,就能继续发展,但当非连续性变化出现后,没有哪个公司还敢保证,明年一定能如期实现增长;过去,大多数工作都会在某个组织内完成,但它们正在被移出去,更多地由组织外的人完成。

非连续性变化,会影响人们的工作,进而出现新的组织结构。汉迪在书里,介绍了3种组织结构,分别是三叶草组织、联邦制组织和3I组织。我们为你解读过汉迪的另一部作品《空雨衣》,其中就说到了联邦制组织。所以,接下来,我们主要了解一下三叶草组织和3I组织。

汉迪在爱尔兰出生,当地人很喜欢三叶草,它的每根茎上都长了三片叶子。三叶草组织指的是由三类不同人员构成的组织,分别是专业核心人员、外包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我们拿一家消费品公司为例,研发新品的技术人员是这家公司的专业核心,为他们做新媒体营销的机构就是外包人员,促销时被召集过来打包发货的工人,就是临时工作人员。

汉迪说,这三类员工对工作有不同的期望,拿到薪酬的形式不一样,自然,组织管理他们的方法也不一样。

专业核心人员是组织中最不可或缺的,很难被替代。他们要加入一个组织时,不仅会考虑眼前的报酬,还很看重未来的发展。为了留住他们,组织常常会用上高工资、高福利、高待遇这样的“金手铐”,因为,如果一个组织失去了核心人员,就会像失去了一部分自我。

这类人在公司里通常只做重要的工作,其他那些不太重要的工作,就由外包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承担。他们会根据工作结果获取报酬,而不是工作时间,他们拿的是费用而不是工资。不过,你可别小看了他们。组织以外的人力资源,不仅能替公司节省用人开支,还能提供人员调度上的灵活度。书里还有这样一个数据:有些组织的计算表明,如果把产品或服务的各种要素全部分解开来,80%的价值其实是由组织以外的人实现的。

你可能会感觉,所谓的三叶草组织,并不新鲜,现在到处都能看到。汉迪自己也承认,三叶草组织并不是什么新发明,它的萌芽一直存在,以前的建筑工程队、报社、农场主都是这么干的。不过,随着非连续性变化的出现,经济压力、竞争压力不断增长,三叶草组织开始在大型商业和公共机构中普及。

经历过经济危机、裁过大量全职员工的公司,都意识到,不需要有太多员工也能按时完成工作。于是,经济好转时,他们并没有继续招人扩大规模,而是保留核心员工,并且开始“向另外两片叶子抛出绣球”。汉迪写书的时候就预言说,所有的组织很快都会成为三叶草组织,而每个人都必须判断自己属于三叶草上的哪一片叶子。话说回来,如果你觉得汉迪的说法不新颖,其实间接证明了,他的推断是正确的。

面对非连续性变化,光是改变组织结构,改变用人的习惯,肯定还不够。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都不再只依靠肌肉的力量,还需要大脑的深度参与,而公司获取价值的方式也不再只是出售实体商品,还会提供知识产品。

汉迪在书里说,信息社会竞争激烈,要想从知识中获取价值,只有聪明才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价值的信息、有价值的观念作为立足的基础。智慧(Intelligence)、信息(Information)和观念(Ideas),这三个词的英文单词首字母都是I,于是,就有了3I组织。在汉迪看来,一个组织拥有了智慧、信息、观念,才有可能获得金钱或其他形式的增值。

听完刚才这段,你肯定想到了大学,没错,大学就是典型的3I组织,这里有学习的氛围,老师和学生们会追求真理。对于商业属性的3I组织来说,他们也在追求自己的真理,这个真理就是质量。只有凭借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商业组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不过,汉迪在书里提醒我们,质量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好的质量,需要合适的设备、合适的人和合适的环境。这其实是在要求商业组织中要有新的工具、新的成员和新的文化。

新的工具就是电脑等智能机器,它能简化,甚至取代人的工作。不过,聪明的组织会把它当作人的辅助工具,帮助员工学习和工作,提升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使用智能机器的员工,既要能独立思考,又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承担更多的责任。汉迪说,在3I组织,每个员工不仅是技术专才,还得是管理通才,能够负担起财务、人事或项目的职责。

每个人承担了更多的责任,组织的运转就越灵活。这样子听起来很不错,可问题是,在大多数组织里,只有少数人才能成为经理,担负管理任务,3I组织相当于人人都是经理,那该怎么管理呢?对于这个问题,汉迪说了一个金句:管理不再是身份地位的定义,不再是组织里的一个阶层,而是一种活动。当每个人都在进行管理活动,提高产品质量的时候,命令和服从就会失效,因为它们不利于建立共识。这时候,就需要营造出一种赞同文化,因为只有赞同才能帮人们组建共识,达成使命。

非连续性变化,以及商业组织的结构调整,会进一步影响职场中的人们。最后,我们就来看看,在非理性的时代,个人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你所在的组织,正在采用三叶草组织的形式,你可能就得好好想想,自己想成为哪一片叶子,是努力变成核心技术人员,还是成立自己的公司,为这个行业提供外包服务?如果你所在的组织正好是3I组织,那你肯定得学习管理知识,成为一个懂管理的技术人才。

不过,如果你已经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不是刚才说到的那些,而是这个问题:如何过好人生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这个词是剑桥大学历史学者拉斯特提出来的。大多数人的人生第一阶段是成长期,主要用来学习;第二阶段是工作期,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职场或家庭;第三阶段就是退休后“生活的时代”;第四段就是临终期。人们总希望,第三阶段能够长一点,第四阶段越短越好。

现在,这个希望很可能成真。我们所在的时代,也是一个长寿时代。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了78.2岁。这个数字以后说不定还会更高。大多数人是在20岁左右参加工作,50岁左右退休。这意味着,很多人的第三阶段会跟第二阶段一样长。

在这个漫长的第三阶段,我们应该干什么呢?是环球旅行吗?还是一直悠闲下去?很多正在经受巨大工作压力的人,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但他们总会说,自己退休以后,绝对不会再工作。在汉迪看来,这样的观点,很悲哀也很奇怪。

他之所以感到悲哀是因为,很多人在第二阶段,由于背负了巨大的工作压力,误解了工作的含义。商业组织会用工资购买员工的时间,但随着竞争压力变大,人力成本上升,他们开始精细地购买、使用员工时间。对于一些人来说,工作只意味着把个人时间卖出去。

汉迪之所以会对人们不想再工作的想法感到奇怪,是因为在他来看,第三阶段意味着我们总算有机会,可以让自己的工作来适应生活,而不是让生活去适应工作。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生活与工作会变成一回事。不用分上班下班,也不分公务圈子和朋友圈子。人们就是他们自己,不是为谁而扮演的角色。汉迪说,我们要把不可避免变成机遇,利用第三阶段这个机会来重塑自己的工作。

那么,怎么才能过好第三阶段呢?汉迪给出的答案是组合式工作。他把工作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有偿的,包括有工资的工作和能收费的工作;另一类是无偿的,包括家庭工作、义务工作和学习工作。运动训练、学外语、读书,这些都可以是第三阶段的学习工作。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把这些工作组合在一起。爱好就是一门微型生意,烹饪就是一种技术,自己栽种的果蔬就是商品。很多人到了第三阶段,基本上房贷还得差不多了,孩子也独立了,手里也有一点积蓄或者退休金,很容易实现组合式工作。

如果你关注投资,肯定发现了,组合式工作跟组合式投资有点像。我们都知道,做投资,不能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能把钱都押注在一件事情上,不然容易功亏一篑。汉迪却发现,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大部分生活都投入到一份资产中,那份资产就是工作。不仅如此,大家还会把自己大部分的梦想、愿望,全都押到工作这个单一渠道中,想要从中获得金钱、名声、精神上的满足。也难怪,人们常说工作让自己失望,一份工作肯定无法满足一个人的全部愿望。

汉迪自己就是组合式工作的一个典范。在人生的第三阶段,他每年的安排是这样的:150天的计费工作,其中包括管理工作、文字工作,还要跟客户开会;50天的义务工作,他会为各种协会、社会团体和组织提供免费服务;75天的学习工作,这样他才能确保自己的工作能够紧跟社会的发展;最后是90天的家务劳动和休闲时光。

年轻时,汉迪一直希望能有份属于自己的完美工作,但他后来终于明白,世界上并不存在这样的工作,如果他想要,就只能自己创造。他把两到三种不同类型的工作组合到一起,从中获得金钱、乐趣和成就感,相当于创造出了一份对他来说很完美的工作。

听到这儿,不知道你是什么心情?我是很羡慕,但同时也有点担心,担心自己的专业技能,会不会几十年后就过时了,也担心自己以后的学习能力,还能不能应对好非连续性变化。好在,汉迪在书里既给了安慰,也给出了学习的方法。

他在书里说,学习对我们所有人而言,都是一种脆弱的信念。学习始于对自己的信任。真正重要的学习方式来自对经验与生活的学习。非连续性变化是严峻的考验,同时也是一次伟大的学习之旅。

那么,在这趟伟大的旅行中,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呢?汉迪认为,最好把学习看作一个车轮,里面有这样四个部分:提出问题、检验答案、进行反思,然后引向另一个问题。

想要启动这个车轮,我们需要先找到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一个必须作出决定的两难困境,或是一个需要直面的挑战。面对这样的问题要想找到答案,而且是合理的答案,就得通过思考来构建,通过请教他人来寻找。当我们拿到了貌似可行的答案后,还得让它历经现实的检验,看看到底能不能行得通。最后是反思,也就是我们现在常常听到的复盘,无关答案是对还是错,我们都能通过反思学到一些东西。

这个方法听上去好像也不新颖。其实,最关键的地方,并不是车轮的4个部分,而是“车轮”这个比喻。汉迪说,学习是一系列不同活动的循环。大多数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是“车轮”少了一块,而是它没有转起来。

比如,有些人会停在“问题”阶段,总喜欢问为什么、怎么样,只要听到答案就会感到心满意足。在汉迪看来,让这些人着迷的是提问本身,而不是答案。再比如,有些人是实用主义者,常常一遇到问题就直接找工具去对付它,他们既不花时间思考,也不寻找理论支撑。汉迪说,尽管问题解决了,但没有理论或是反思的成功,并不能帮助你再次取得成功或是作出改进。有些人很善于解决问题,但却很难讲述自己的成功之道,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完成整个学习之轮的所有环节。

也就是说,

 

每一个想要好好学习,却没能启动学习之轮的人,他们的问题可能在于,他们是学习过程中单一环节的狂热者,而不是学习这个完整循环的实践者。

看完书以后,我觉得汉迪在学习方面给出的建议,不仅适用于处在人生第三阶段的人,也很适合正在学习和工作的年轻人。我还想再给你分享几个他的金句。汉迪说,学习不是研究,也不是训练,它是思想的运动、生活的习惯、思考事物的方式以及成长的途径。学习不是找出别人已经知道的事情。它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目的,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不管是提问、思考或是验证,我们一直追寻,直到解决方案成为我们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好,《非理性的时代》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就为你解读到这里。

我还想跟你说说,我为什么想了解并且要为你介绍查尔斯·汉迪的作品。吴伯凡老师你一定不陌生,他是得到很多课程的主理人,也是一位商业思想家。有次,我听到他说,大家都会因为不确定性而感到焦虑,但他不会,因为他读过汉迪的书,他读完以后就明白了,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那就没什么好焦虑的了。于是,我陆陆续续开始看汉迪的书。

汉迪曾经按照能不能找到“唯一答案”这个标准,把世界上的问题分成了两种,一种是收敛性问题,比如,去洗手间最短的路线是什么,另一种是发散性问题,比如,你为什么要去洗手间,是要使用它,还是要换衣服、洗个手,等等,发散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为什么我要说刚才这两段呢?你有没有感觉,不确定性就像一个棱镜。如果站在它的左边,我们就会看到,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个个问题,加上了不确定性之后,都变成了发散性问题,根本找不到标准答案。而吴老师的视角,其实是站到这个棱镜的右边,从这儿看,就会发现,那些让我们苦恼的发散性问题,其实可以收敛成一个答案:那就是欢迎变化,拥抱不确定性。

以上就是本期音频的全部内容。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杨蕾 转述:徐惟杰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