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

《韧性》| 哈希解读 每天听本书2022

《韧性》| 哈希解读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

 

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韧性》。这本书主要说的是,当你遭遇困境时,应该怎么战胜挫败感,让自己持续成长。换句话说,这是一本教你怎么管理逆境的书。

管理逆境,这并不算是一个新话题。尤其是最近几年,研究这个课题的人很多。而且包括了各个领域。比如,职场危机时,怎么走出低谷?情绪失控时,怎么冷静下来?遭遇意外时,怎么快速平复?等等。人们还针对这类事件,专门发明了很多名词,比如,复原力、恢复力、弹性,等等。但归根结底,这些概念说的都是一码事,那就是,韧性。

这个话题虽然很多人都研究过,但这些研究,都有一个大致共通的潜在目标,那就是,止损。比如,复原力、恢复力,你仔细琢磨一下,这些概念都隐含着一层意思,那就是,问题出现了,造成损失了,我得快点止住,得赶紧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就像生病了,咱得快点好。

但是,

 

在这本书看来,韧性更像是为我们的心理加上了一套免疫系统,它不仅能帮助我们从某一次的疾病中恢复,止住损失,还能为我们的健康持续保驾护航。

为什么这么说呢?当你顺着韧性这个概念继续深挖,会发现,这最初并不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而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指的是,材料在塑性变形和破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注意后半句,吸收能量。也就是说,拥有韧性的人,不仅能够在逆境中快速恢复状态,而且还能从中获得成长。说白了,你得把逆境,变成精进的机会。具体怎么做?咱们后面展开说。

这本书的第一作者,是长江商学院的副院长张晓萌。多年来,她一直在领导力、组织行为学方面深耕。她也是国内率先在领导力领域,引入心理韧性概念的一位学者。最近几年里,张晓萌教授接触了数以千计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历经了创业的艰辛,长期在波动剧烈的市场环境中接受重重考验。结果发现,支撑他们穿越艰难周期的,并不是商业上的成功,而是内心的高韧性。他们往往都很擅长管理逆境。这种强大的自我品格,也帮助他们在商业领域中大放异彩。

巴菲特曾经说过,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同样,

 

当风口退去,面对逆境,才知道谁是真正的高手

 

。而这本书,讲的就是这些真正的高手,是怎么提升自己的韧性的。

接下来,我会分成两个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刚才我们提到,拥有韧性的人,不仅能够在逆境中快速恢复状态,而且还能从中获得成长。这里包含两个关键词,一是复原,二是成长。所以在解读的第一部分,我们重点关注韧性的第一个重要方面——复原,就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我们怎么能更加从容不迫地应对,让自己的心态快速复原。在第二部分,我们关注韧性的另一个重要侧面——成长,就是怎么在危机之中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这里,我们会着重讲三个着力点,分别是觉察、连接,以及意义。最后,你会看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讲到的这些工具,是怎么帮助我们打造一个完整的韧性飞轮的。

好,我们首先进入第一部分。重点关注韧性的第一个侧面——复原,就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我们怎么能更加从容不迫地应对,让自己的心态快速复原。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逆境,比如投资受损、感情受挫、项目失败,等等。但是,不同的人应对逆境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书里有一个比喻,很形象。如果我们分别把鸡蛋、纸团和乒乓球,从高处扔下去,会看到:鸡蛋掉到地上就碎了,没有任何恢复的可能;纸团从高处落到地面并不会受损,但是会一直躺在地面;而乒乓球被摔向地面后,还会重新弹起来。这就对应了三种面对逆境的不同状态,一是心态崩塌,二是就此躺平,三是快速复原。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人们面对逆境的不同反应呢?作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内心两种感觉的博弈,一边是无助感,另一边是掌控感。无助感越强,我们就越容易放弃、躺平,甚至崩溃,而掌控感越强,我们就越容易复原,也就是,韧性越强。

书里的这个观点,主要源自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比如,有一项经典的实验,是把一群人分成三组。研究人员让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人分别进入一个噪声很大的房间里,这个房间里有一排按钮。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只要用某种特定的顺序按下这些按钮,噪声就会停止。在研究人员离开之后,第一组研究对象发现,按按钮的确是管用的,但是第二组研究对象发现,无论他们怎么按按钮,噪声都不会停止。简便起见,我们把第一组发现按钮管用的人叫做“掌控组”,第二组发现按钮不管用的人叫做“无助组”,第三组没有经历噪声的人叫做“对照组”。

接下来,在第二实验阶段,研究人员把每一位研究对象的手放在一个箱子里。这个箱子经过了特殊的设计,当人们的手在穿梭箱子的一端时,房间就会发出很大的噪声,而仅需要把手向另一端移动10厘米,噪声就会立刻停止。结果是,掌控组和对照组的人很快就学会了通过移动手的位置来控制噪声,但无助组的人只是无奈地坐在那里,不做任何尝试,直到噪声自己停止。

这项实验并不是个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者们曾经进行过许多次这项实验的变体。结果都发现,导致实验对象在第二阶段放弃挣扎的,并不是噪声等外部刺激本身,而是它们的不可控性,也就是掌控感的缺失。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为什么很多人在面临人生挑战或者逆境的时候,会选择放弃,或者心态被搞垮?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似乎无论怎么努力,都无力回天了。当这种“无助感”出现几次之后,可能就会固化为思维定式。这个时候,一个人的韧性就会变得很弱。在面对之后出现的、新的逆境的时候,不管这个逆境是不是真的很难克服,他都会很容易放弃挣扎,或者很容易发生情绪崩溃。

由于性格、过往经历的不同,每个人在当下,心里的无助感、掌控感的“存量”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无助感多一些,有的人则是掌控感多一些,这就会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的表现很不同。

比如,举个具体的例子。你要组织一场大型活动,那么自然,你要先列出一个分工计划,把不同的任务落实到人,进度明确到每天。如果你心里的无助感更多,那么你在执行这个计划的时候,可能神经非常紧张,生怕哪里出岔子,而一旦真的出了问题、偏离了原计划,你就会感觉,自己正在失去对整件事的掌控,情绪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但如果你是一个内心充满“掌控感”的人,那么你在推进计划的过程中,即使出了问题,也不会乱了阵脚,因为你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事情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你的情绪也会更加稳定。

所以,总结来说,一个内心无助感更多的人,面对一些外部的不利变化、突然的逆境,很容易陷入焦虑,或者选择放弃;但是,一个内心充满“掌控感”的人,即使面对外界环境变化,也依然能维护住情绪的稳定,也会更努力地去寻找解决方案,这恰恰就是拥有韧性的重要表现。所以,

 

作者认为,要成为一个有“韧性”的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提高我们内心的掌控感。

具体怎么做呢?书中给出的方法叫做“持续小赢”,也就是不断收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微小胜利,让它们成为自己的心灵养分。

这可能听起来很容易,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因为,人类的大脑总是偏爱那些“重大时刻”。就像看完一部电视剧,我们最后记住的,总是那些决定性的反转、高潮或者大团圆结尾。而在生活中,我们也总是会不自觉地,只去关注那些重大的成果。比如,我现在问你,上个月,你收获了哪些成果?你可能会说,自己做成了某个大项目、赢得了某个比赛、考下了某个资格证,等等。这些就属于是我们人生中的“重大时刻”。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会说,上个月,我一分钟跳绳能多跳50个了、我完成一份策划的时间比以前缩短了一天、我养的蝴蝶兰开出了第一朵花,等等。这些微小的胜利,或者说,“小赢”,常常被我们忽视。

但是,作者提醒我们,想要成为一个更有“掌控感”的人,我们恰恰要学会,在生活中持续收集自己的“小赢”。就算只是早上没有赖床,俯卧撑比昨天多做了两个,会议上主动发言了一次,也值得在心里跟自己击掌庆祝。或者,你也可以选择,在每晚睡觉之前,回想一下今天自己发生的积极改变,或者达成的一些小成果。

不过,作者最推荐的,还是每天能够专门拿出一段时间,把自己今天的“小赢”记录下来。因为这个记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心理学家们已经证实,记录感恩事件或者幸福事件,能够提高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

书里提到一个工具,叫“三个幸福时刻”。就是每天花10分钟时间,写下当天发生的三个幸福时刻,以及它们发生的原因。这三个幸福时刻可以是工作或生活中的重大突破,也可以是一些微小的,但能让你感到开心的小事情。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写出这三个幸福时刻之后,还要在后面写出,你认为这件好事为什么会发生,它为什么让你感觉幸福,未来怎么样做才有可能让类似的事更多地发生。

坚持把这个习惯内化到每天的生活里,会给我们带来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当我们在经历各式各样的逆境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觉得自己的“身心灵”都散了,而记录幸福时刻的过程,就像在给我们的心灵泡一个热水澡,这种温暖的疗愈,会让我们重新感受到身心的完整。另一方面,这个方法之所以强调,要记录幸福时刻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只有我们不断地把自己的体验和带来这种体验的行为关联起来,并且能够解释其中的因果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自己对幸福的掌控,才能越发地注意到,自己的点滴付出都是有意义的、是能够带来积极改变的,我们的内心就会自然地,积累越来越多的掌控感。

而这样的,不断积累的疗愈感,还有不断提升的掌控感,就会让我们拥有更强的,在逆境中复原的能力,也就是,拥有更强的韧性。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数据都证明,这个练习是有显著效果的。作者自己在过去的十多年来,也在坚持每天这样做,并且监督自己的孩子也这样做。我在文稿中附了一张表,你可以把它打印出来,今天就开始记录自己的“三个幸福时刻”。

好,小结一下,刚才我们说的是,想要成为一个更有韧性的人,我们应该通过“持续小赢”,来不断提高自己内心的掌控感。这样,我们在遇到逆境的时候,就能更加从容不迫地应对,让自己的心态快速复原。这正是拥有韧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而拥有韧性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陷入危机的时候,能够快速走出低谷,甚至在逆境中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要做到这一点,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三个着力点,分别是觉察、连接,以及意义。

首先,我们来说说觉察。它的意思是,遇到危机,我们首先要有意识地分辨、觉察出,这到底是想象中的危机,还是真正的危机。莎士比亚有一句话,说的是“自己加于自己的伤害,最不容易治愈”。作者提醒我们,其实很多所谓“危机”,其实都是自己对自己发出的恐吓,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比如,作者的一位学员,她经常对上中学的儿子说,“你要考试都不行,以后还怎么找老婆”。你看,本来考试成绩差,跟找不到人结婚是相互独立的两码事。但如果我们在遭遇一次危机之后,也把其他坏的结果脑补进来,就在无形之中承担了更多挫败的压力。所以,这种危机并不是真实发生的,而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还有,有的人在网络上看到各种大公司裁员的消息,又联想到自己最近连续几个项目做失败了,感觉自己可能距离被公司裁掉也不远了,就陷入了焦虑恐惧之中,白天干活心神不宁。这也属于是,陷入了想象中的危机。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走出这种想象中的危机呢?作者提到了一种拆弹思维,这种思维的核心就在于,我们要像拆除炸弹一样,在危机引发的负面情绪爆炸之前,就首先觉察出,在这个危机中,哪些是我们能够及时掐灭的引火线,哪些又属于我们当下无法控制的因素。

比如,考试成绩差,这是我们现在可以去努力改变的,但是找结婚对象,这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也不是上中学阶段应该考虑的事情,那就把它从我们脑袋里拆除出去。还有,市场环境怎样、公司会不会裁员,这都是我们个人很难控制的,那就不要过度去担心它。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哪些事情是自己明明可以控制,却还没有行动的。比如,之前做的几个项目为什么失败,能不能做出一份详细的复盘文档跟上司讨论;手头的这个项目怎么做得更好;又或者,目前市场上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就业机会,等等。这些才是我们能够把控的事情,也是我们当下应该关注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在危机中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