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
072 专题3 制度1:为何文官往往占武将上风? 刘勃的国学课(年度日更) 刘勃的国学课(年度日更)
072 专题3 制度1:为何文官往往占武将上风?
欢迎来到《刘勃的国学课》。
在之前的课程里,涉及很多古代官名和地名,很多同学问,这个古代的官,对应今天的什么职务啊?课上,这类话题大多数时候我一带而过,没有展开讲,因为要解释清楚很麻烦。尽管你在网上一搜,很容易搜到“古代的某个官,就是今天的某个官”,诸如此类的说法,其实那都是不准确的。因为有些职务,现在找不到对应,有些官,在不同历史时期,含义也不同,甚至可能天差地远。
不过,弄清楚古代的官僚制度,对我们今天的帮助还是很大的。传统中国是官本位的社会,很多时候你该怎么做,不是由你的智商和性格决定的,而是由你在古代官场中的地位决定的。从今天起,我会花5讲时间,系统介绍古代官僚体系,从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运转和演化的逻辑。
今天是第一讲,先讲文官和武将的关系。放在开头讲是因为:
第一,文武分家,是后面两千年官僚制度的起点;第二,文官制度的发达,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一些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评价并不高的学者,比如美国的福山,也认为是中国最早发明了现代文官制度。
前面提到过,帝制中国的历史,文官和武将的对立基本贯穿始终,而且总的形势,是文官占武将的上风。比如我们讲的魏晋时代,就特别容易让人感觉,很多时候只会清谈的文官,怎么就能把武将欺负得那么狠呢?其实,不是从来就如此的。
西周以至于春秋时代,还不存在文武之分。
春秋时代的贵族,大都是既能上战场杀敌,又能回朝堂议政的。这和春秋的战争形态有关。战争规模小,作战半径短,两军开战后分胜负速度快,一般一天之内,谁输谁赢就见分晓了。这种类型的战争,后勤压力也就比较小。一个贵族既统领军事,也操心国政,倒也不至于忙不过来。
从战国开始,情况就发生了根本变化。
我们看一段《战国策》里的对话。战国时代人才流动是很频繁的,齐国的名将田单,到赵国去做相国。赵国的将军赵奢,对田单很不服气,田单也知道他不服气,于是两个人之间有了这么一段对话:
田单对赵奢说:“赵将军,你的指挥水平,我是佩服的。但你老喜欢大兵团作战,动辄要发动十万、二十万人,全国人民因此都要忙着后勤补给,粮食生产无法正常进行,长此以往,国家会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古代的圣王,用兵不过三万,那是比较合理的数字。”
赵奢回得非常不客气:“你不但不懂用兵,而且根本不理解我们这时代。”
战国时代的战争有什么变化呢?第一,战争动员人数大大增多,当然,当时所谓的动员二十万人,并不都是作战部队,也包括后勤人员。第二,打起仗来“旷日持久”——这个成语就来自赵奢的回答。像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赵奢的儿子赵括,纸上谈兵那位,把赵国家底彻底打光的那一战,秦赵双方动员的兵力总计超过百万,耗时三年。
在这种情况下,赵奢反问,你拿三万人打仗,连一个大城市的城墙角都包不住,野战更没法打,你能干啥?
赵奢这段话很好地说明,战国时代的战争,考验的是深度社会动员的能力。
单是怎样喂饱前线这么多张吃饭的嘴,就是巨大难题,更别提还有其他许多后勤物资,都需要源源不断补给。
前线指挥作战的将军,疆场上斗智斗勇就足够费心劳神的,不可能同时解决这么艰巨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文职官员系统来负责后勤。
于是就产生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制度变革:文武分途。也就是说,
从战国开始,文官和武将分开了。
当然,相比后世的大一统帝国,战国的诸侯国,规模仍然是有限的;而且一场大战的胜负,对国运的影响非常直接。这也就意味着:第一,后勤工作的权重,通常不至于大于前线的战斗;第二,前线的战报送到君主面前,传播链条还比较短,中间经手的人,要做点手脚,也就比较难。
所以战国时代,总体而言,武将比起文官,还是要来得更耀眼。文官欺负武将的例子有,而且很严重,但不太多。
之后,秦国大一统,再然后,秦末大乱,楚汉相争。楚汉相争之残酷,远远超过了战国时代的任何一场战争。最直观的体现是,人口史的研究表明:战国两百多年,人口数量总的趋势还是缓慢增长的;但经历了秦末大乱,按照葛剑雄教授的估计,人口从四千万的峰值,跌落到两千多万。
在这场战争里,韩信、项羽都是军事天才,而刘邦本人的军事才能,和项羽的差距其实也远远比很多人想象的小。正面战场,谁也吃不掉谁,那就变成是拼后勤了。所以,负责后勤体系的文官,也就格外重要起来了。刘邦打下天下后,排功臣第一名,是萧何。萧何的作用,就是保证刘邦在前线仗打得再怎么狼狈,始终有饭吃,有兵员补充。
等到汉朝建立之后,最重要的战争,变成了打匈奴。于是情况又有了变化。我们再看《史记》里一段很有名的故事:
汉文帝听冯唐讲述当年廉颇、李牧的故事,很感慨,拍着大腿说:“我要是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我还用得着担忧匈奴吗?”结果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用啊。”
汉文帝当时下不来台,后来情绪稳定下来,又问冯唐:“你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
冯唐说,当年李牧在边疆上怎么打匈奴,完全是他自己说了算,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是现在陛下您是怎么处理的呢?“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执法的官吏对边疆的将士进行严格考核,这些将士普遍又没什么文化,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战,杀敌人,抓战俘,可是在汇报工作的时候,一句话没说准确,就可能被定性为全盘造假,所有的业绩全部被抹掉。冯唐还举了具体的例子,一个很优秀的将领,报功的时候,人头数错了六颗,于是就被削去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
冯唐这段话,把问题归结到皇帝个人态度身上,其实是说到了武将要面对的一个致命的结构性问题:
前线到朝廷之间,信息传播链变长变复杂之后,皇帝和将军之间的不信任肯定会加剧,这是人性决定的。
其实汉文帝算是非常英明的皇帝了,但一样会出这种问题。
除此之外,武将还要面对另一个结构性问题,冯唐这段话里没有说到,那就是:当战事主要发生在边疆的时候——边疆地区通常是比较贫困的,各种物资都离不开大后方的支持保障——这时候,如果边疆的武将和文官系统关系没搞好,后方随便使个绊子:“这个事情我们正在走流程”,你手下的军人就没饭吃了。
总之就是,朝廷里的文官,要找理由卡武将的脖子,是很容易做到的,而且看起来完全照章办事,合理合法;武将要想反制文官,除非掀桌子造反,不然就难多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悖论:
文官系统之所以能够诞生,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动因,就是服务于军事目的——为了前线能够打胜仗,所以要有文官来负责后勤。
但是在这个过程里,文官系统发展出了可以深度管控社会的行政能力,然后就不断运用这种能力,压制军事领域的话语权。
同样的情况,在古代世界的其他很多地方,就并没有出现。比如说罗马。罗马军团强劲耀眼,而罗马的文职人员,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是一个大陆帝国,而罗马是一个环地中海的帝国。
陆路运输成本高,一次道路崎岖的远征,沿路的粮食损耗率达到90%以上也不奇怪,也就是说,从大后方开始运,出发时有一百斤粮食,最后前线将士能吃到嘴里的,可能就只有几斤。所以我们的史书里,“丁壮苦军旅”后面,往往会跟一句“老弱罢(pí)转漕”,漕运的漕,意思是通过水道运输粮食。强壮的年轻人在前线打仗苦死了,老弱的人忙着后勤运输累死了。没有强大的行政力量,后勤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
相对来说,海路运输成本低,罗马军团要出击,需要什么物资,都在海港集中,装船运输,中途消耗相比陆路运输而言就低多了。所以罗马甚至可以把后勤工作外包出去,不依赖强大的行政组织。
所以单论文官系统的发展水平,罗马和中国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种差异,也影响到中华帝国和罗马帝国长时段的历史命运。
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崩溃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那里的人们还是想重建罗马帝国的。但等到七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罗马人永远失去了西亚和北非,建立环地中海帝国的希望,就彻底覆灭了。所以西方历史有一个著名命题,“没有穆罕默德,就不会有查理曼”——就是查理大帝,他是第一个统一了西欧大部分地方的君主——这个命题的意思是,因为伊斯兰的扩张,从此欧洲人就只好学着建设一个大陆帝国,或者说从此才打造出了欧洲的概念。但是要维持一个大陆帝国,它的文官传统太薄弱了,所以查理曼的帝国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但中国就不一样,文官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太强了。
中国历史上,统一始终是主流,而文官系统,可以说是统一最主要的支撑结构。
第一,直到现代,全世界的政府仍然依赖所谓“文书行政”,把公文作为行政管理活动重要的工具;第二,只要文官系统保持开放性,社会上最活跃的分子就可以加入这个系统,因此反对这个系统的力量,就不会太强大,从而统一自然也就是主流。
下一讲,我们就以文官系统的核心,宰相为例,来看看中国古代行政系统的变迁和它背后的演化逻辑。下回见!
- 最近发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