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五十年代结婚家具

五十年代结婚家具

1.阅读材料:现代普通城市中国人结婚用具变化:1、五十年代,基本生

五十年代:工业落后,还不能满足工业消费品的需求;社会比较贫困,缺乏购买能力(或没有经济条件购买);六、七十年代:中国工业化有一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生活必需的工业品需求;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消费工业(轻工业)迅速发展,能够满足生活必需的工业品需求;购买力提高,追求娱乐、休闲消费;九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中国,信息化产品迅速进入国人生活;购买力进一步提高,能够满足丰富的消费需求;感受: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主义优越性。

从不同时代的结婚用具的变化,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由建国初工业落后,到六、七十年代工业得到初步发展,再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发展和九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成果分析。而对此的感受,由于学生可以从不同时代的变化,体会到了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的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不拘泥一格,只需要答之有理皆可。

2.中国各时期婚礼

50-60年代

结婚时大都是单位借了张木板床、木柜和2-3把木椅、一张木桌。请两边的同事和朋友坐坐,向邻居分发了喜糖,简单地就把婚礼办了。

70-80年代

结婚时,百姓的生活好些了,人们手头上有点钱了,婚姻大事可以准备的好些了。有的单位结婚可以分到新房。自己准备好缝纫机、洗衣机、电风扇等,把洞房衬托起来,那种感觉就很知足了。

有条件的托人买来木料,请木匠自己打家具了,大衣柜、梳妆台等十几样家具把房子里塞得满满当当,为此感到很美好了。

90年代以后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 结婚时大都是自己贷款买了新房,与之配套的家具也在不断更新,真皮沙发、电脑等应有尽有。北京人的家开始讲究家庭气氛了,在这方面也舍得投资。青年伴侣把家看成爱的港湾,家要布置得温馨有个性和创意。百姓的生活更充盈,幸福指数也会不断地上升。

我们在以下照片中可以看到婚姻的变迁,它从一个侧面映衬出祖国60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可以看到在婚姻背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婚姻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六十年来,中国的婚姻家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产生了巨大变化。

3.建国以来的家居环境变化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国人装点居室的方式不断在发生变化。

从添置家具靠向“公家”申请,到家具凭票、一票难求,到家具走向市场、买家具连夜排队,再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红红火火的“展销会”时代……每一个时代,把家居生活方式放入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宏大背景中,更显出沧海桑田的历史感。 【时间溯回:50年代】 两张单人床合并成个家 74岁的杨英大妈是位老杭州,解放初全家住在望江门外,别看现在是闹市区,那个时候这里属于郊区,最多的就是蔬菜地。

“我家的房子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只有30多平方米,奶奶爷爷、爸爸妈妈和我们兄妹仨就挤在一间屋子里。”杨大妈回忆说,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家具,只要人住得下就行了,全家人吃、喝、拉、撒全都在这30多平方米里面。

“根本不存在成套的家具,结婚时,两张单人床一并就算成个家了。”杨大妈说,她结婚时是1953年,丈夫家离娘家不远,也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只有20个平方左右,还跟公公婆婆和当时未出嫁的小姑住在一起。

结婚那一年,她刚满18岁,夫妻俩到乡下亲戚那弄来了点木头,钉成一张单人床,与丈夫的单人床一拼,就算结婚了。 “那时候的老房子都是泥地,很简陋。”

杨奶奶回忆道,“家里除了床,一张八仙桌,一个樟木箱,几乎没有其他东西。主要是地方小,满足生活需要、实用为主。”

“我的弟弟是在1957时结婚的,他的条件比我好一些,拼拼凑凑去市区的旧家具店买了一个五斗橱,一张床,一张八仙桌和四个条凳。这些家具都是用杂木做成的,油漆是用猪血做底色,外面加一层桐油。

除此之外,就没其他东西了。”杨大妈说。

【时间溯回:60年代】 两个房间一个灯泡 金凯的老家住在现在的武林路女装街东面,狮虎桥直街的对面。1961年出生的他童年、少年时期都住在民国时期一资本家留下的院子里。

说起老房子,金凯至今非常怀念,虽然设施简单,但充满着浓浓温情。 “我们的房子在当时算是比较好的,两层楼高的青砖洋房,前面是个院子,中间有个天井。

院子里总共住了12户人家,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和我住在一楼两间十五平方左右的房子里。”金凯说,每个房间都有两张床,读中学之前是跟奶奶一起睡的,后来便在里屋角落用硬板搭了张刚好可容下一个人的“床”,每天就踩着写字台爬到床上睡觉。

受生产能力和消费水平限制,那时真正意义上的家具企业基本没有。金凯听父亲说,家里的五斗橱是父亲与母亲结婚时到旧家具店买来的。

当时很流行五斗橱,黄色的,一边是五个抽屉,一边是一扇门的柜子,妈妈陪嫁一张八仙桌、一个樟木箱,算是家里所有的家当了。 有了姐姐后,奶奶从义乌老家来杭州带孩子,搬来了一批土改后分到的菜橱、放小孩子用的立桶,红木做的一张太师椅等家具。

“那时只要住得下就已经很满足了,根本没有装修的概念。”金凯说,老房子墙下面是青砖垒起来的,上面是木结构,楼板是灰木条与泥浆糊起来的,上面罩了一层暗红色的漆。

家用电器几乎为零,与现在五彩缤纷的灯饰相比,那个最原始的灯泡一直是金凯抹不去的记忆。12户人家只有一只电表,电费是按灯泡算,为了省钱,家里的唯一一个白炽灯灯泡就装在两间房之间的门上。

水龙头也是12户人家共用的,装在天井的一个角落里,水特别小。夏天天气热了,大家一个吊桶一个吊桶地提着,在水龙头前面排队打水。

整个院子里没有一个卫生间,一大早就得去对面的公共厕所倒马桶。厨房就更不用说了,做所有的饭菜仅靠一个煤炉,一大早,家里的老人就在天井里发煤炉,整个院子烟气缭绕。

【时间溯回:70年代】 结婚数家具“腿” 如果说60年代初还有一些清末留下来的家具,那么1966年“破四旧”后的家具已经失去了古风古韵。墙上挂挂日历,贴贴奖状,到了年底,把领袖画像贴在墙上当装饰画。

墙上摆得越满,越能体现其政治色彩,极少能看见家居的风采。不论你走到哪一家,看到的都是类似的墙面、类似的家具、类似的地面。

今年54岁的郑雨是70年代末结婚的,房子是父亲单位里分的。50多平米的房子隔成了一个“田”字形,房子是水泥地、白墙,有了独立的卫生间。

基本和现在交的毛坯房差不多,全家人把家具一打包就搬进去住了。 虽说装修不讲究,但年轻人结婚开始注重家具和电器,当时新人追求的是“三转一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等。

还要“36条腿”,就是家里的家具腿加起来要达到36这个数字,条件好点的要48条“腿”。 “我结婚时就凑足了36条‘腿’。”

郑雨说,“36条腿”是那时结婚的标准配置。大约是指床、大橱、五斗橱、床头柜、桌子各一件,椅子四把,加在一起正好是36条腿。

那个时候亲戚朋友结婚除了送被面、暖壶等用品,还流行送石膏像。在新房的餐柜上放上一些针织的白色工艺品也是当时的一种时尚。

【时间溯回:80年代】 装修游击队出现 46岁的姚玉仙上世纪80年代住在吴山脚下,一家三代人住在一个45方的楼房里,那时大部分人家住房面积都很小,所以折叠式金属家具得到了青睐,渐渐开始流行起来。 姚玉仙说,当时比较有名的杭州有“金鸡牌”钢丝床,宁波有“蝴蝶牌”钢丝床,。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