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拓跋史探(修订本)田余庆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拓跋史探(修订本)田余庆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内容概要

  结束十六国纷乱局面的拓跋鲜卑,是怎样从落后状态乘时崛起,担当了开启北朝,从而孕育隋唐的历史任务?

  《拓跋史探(修订本)》作者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他以敏锐深邃的史学眼光,论证了拓跋在与代北乌桓共生的百余年中发育成长,并从此积累了经验和力量。拓跋珪用野蛮手段建立残酷悖伦的子贵母死制度,暴力离散母族、妻族部落组织,巩固了拓跋君权和北魏政权,把拓跋部落联盟带进文明社会,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拓跋珪的野蛮手段使拓跋部承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也留下了后遗症,以致后人不知道把拓跋史诗中充满野性的历史素材如何裁剪成皇帝认可的体面的国史。北魏国史大狱之兴以及北魏史学不振,根源盖出于此。

  作者简介

  田余庆,男,历史学家,湖南省湘阴县人。1924年2月11日生于陕西省南郑县(今汉中市)。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已退休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北魏盛乐至平城时期。
著作与教材:
《太平天国史料》,神州国光社,开明书店,1950年(与金毓黻 合编)
  《中国史纲要》秦汉魏晋南北朝史部分
《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1年第2版,1996年第三版,2005年第四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
《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04年。2006年第2次印刷
  《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
  (附)资料编辑: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神州国光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全书八册,负责编辑一、二册)
主要论文:
睹书伤逝:纪念逯耀东先生,《书城》2008年第11期。又见逯耀东《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卷首(三联书店,2008)
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关于拓跋猗卢残碑及题记二则——兼释残碑出土地点之疑,《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1辑
彭城刘氏与佛学成实论的传播,《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04)
关于“猗卢之碑”残石拓片,《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
文献所见代北东部若干拓跋史迹的探讨,《燕京学报》新十三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代歌、代纪与北魏国史,《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代北地区拓跋与乌桓的共生关系——《魏书·序纪》有关史实解析,《中国史研究》2000
关于子贵母死制度研究的构思问题,《学林春秋》二编上卷(朝华出版社,1999)
北魏后宫子贵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变,《国学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独孤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二,《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贺兰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一,《历史研究》1997年第2期
南北对立时期的彭城丛亭里刘氏,《汤用彤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与滕昭宗合著
东三郡与蜀魏历史,《国学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蜀史四题——蜀国新旧纠葛的历史追溯,《文史》第三十五辑(1992)
孙吴建国的道路,《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
暨艳案及相关问题,《中国文化》第四期(香港,1991)
隆中对再认识,《历史研究》1989年第5期
说张楚,《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
北府兵始末,《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又载《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史上所起的作用》(谷川道雄主编,日本玄文社,1989)
消除“代沟”,共同前进——《文史哲》笔谈,《文史哲》1987年第1期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6)
古运河开发中所见的一个问题,《运河访古》(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论轮台诏,《历史研究》1985年第1期
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3期
诸葛亮《与兄瑾论白帝兵书》辨误,《文史》第十四辑(1982)
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1)
曹袁斗争与世家大族,《历史研究》1974年第1期
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1959年4月9日,又1960年三联书店出版《曹操论集》
获奖情况:
2008年5月,《东晋门阀政治》获北京大学三十年精品奖。
2004年12月,《拓跋史探》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特等奖。
《中国史纲要》获第一届国家教委高校教材特等奖
《东晋门阀政治》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和多项省(市)部级及其他奖

  书籍目录

  前言
北魏后宫子贵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变

  一 《魏书》“子贵母死”所据的汉典和旧法

  二 拓跋部早期君位传承中后妃的作用

  三 君位传承中后妃的部族背景

  四 离散部落与子贵母死

  五 子贵母死制度的几个问题

  六 小结
贺兰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一

  一 贺兰与拓跋

  二 贺赖头徙平舒与贺讷总摄东部

  三 道武帝离散贺兰诸部落

  四 贺兰部落离散以后的余波
独孤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二

  一 前秦灭代以后的独孤部

  二 刘显引窟咄争位和道武帝离散独孤诸部落

  三 《魏书》所见的刘奴真与刘罗辰

  四 部落离散以后的独孤部民
关于子贵母死制度研究的构思问题
代北地区拓跋与乌桓的共生关系——《魏书?序纪》有关史实解析

  一 缘起

  二 拓跋东、中、西三部简况

  三 释《序纪》所见惠帝、炀帝东奔诸事

  四 惟氏、维氏与祁氏

  五 代谷的地理背景与两晋护乌桓校尉的广义职能

  六 东木根山地名的来历和拓跋立都问题

  七 两种类别的代北乌桓

  八 拓跋内乱与乌桓动向

  九 前燕云中之戍——代北周边关系之一

  十 朔方局势与前秦灭燕、灭代——代北周边关系之二一

  十一 前秦灭代后对代北乌桓的处置

  十二 拓跋与代北乌桓的共生关系《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

  一 《真人代歌》释名

  二 《代歌》、《代记》及其与《魏书?序纪》关系的推测

  三 国史狱事造成的史风问题
文献所见代北东部若干拓跋史迹的探讨

  一 方山西麓的祁皇墓

  二 草原部落大会与平城西部的郊天坛

  三 新平城近处的拓跋史迹

  四 关于祁后事迹的两个疑点
关于拓跋猗卢残碑及拓本题记二则——兼释残碑出土地点之疑
附录一 关于拓跋地境等讨论二题(摘录)
附录二 《魏书》所见的若干乌桓姓氏(摘录)
修订本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主要是兄弟相争的过程中,诸多皇后、母后各自护持自己的子嗣继承其父之位,形成与兄终弟及秩序相抗衡而又交错出现的现象。如上列君主及后妃表所示,神元帝力微诸子均得相继居位,但是只有文帝沙漠汗一系的后人得到发展机会,这得力于文帝的封后和兰妃,然而又导致以后封后和兰妃各自子嗣之间的斗争。穆帝猗卢欲立次子,先出长子于外并黜其母,也是预防母为子争。穆帝猗卢死后绝嗣,其兄桓帝之后祁氏害死兰妃后嗣平文帝郁律。平文帝王后则极力反抗桓后祁氏,在危殆情势下终于突破祁后的压力,立平文之子烈帝翳槐。在复杂的争位过程中,文帝兰妃两次为子孙争得君位;桓帝祁后三次为子孙夺得继承权,先后立君四人五次;平文帝王后则先为平文的庶长子翳槐夺得继承权,后又以己子什翼犍继承长兄翳槐君位。这都是后权、母后权极为强大的典型证据。由此看来,这个阶段的历史,实际上也是两种继承秩序的激烈竞争。更为古老的兄终弟及制符合立长君以维持部落势力的原则,有它存在的理由,因而往往得到部落大人更多的支持。但是同辈兄弟以及父辈兄弟众多,选择中易生纠纷,兄终弟及制归根结柢也不利于拓跋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且兄弟之数毕竟是有限的,拓跋权位还得让下一辈来传承。

  编辑推荐

  《拓跋史探(修订本)》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