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辽宁鞍山市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鞍山市政府领导及简介
辽宁鞍山市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鞍山市政府领导及简介
鞍山市简介
行政区划代码:2103
官网:www.anshan.gov.cn
地址:铁东区胜利南路36号
邮编:114000
车牌:辽C
电话:0412-5847777
鞍山市地处辽东半岛中部,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有钢都之称。因市南郊有一对形似马鞍的山而得名。东部、北部靠辽阳县,南部与凤城市、庄河县毗邻,东南部与大石桥市接壤,西部与盘山、辽中县连接。市中心距辽宁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阳市89公里,东距煤铁之城本溪市96公里,南距大连市308公里,西南距营口鲅鱼圈新港120公里,西距盘锦市103公里。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2°10′-123°41′,北纬40°27′-41°34′。全境南北最长175公里,东西最宽133公里。总面积为9252.4256平方公里,占辽宁省总面积的8.4%。其中市区624.294平方公里(铁东区21.451平方公里,铁西区28.784平方公里,立山区15.9平方公里,千山区558.159平方公里),海城市2732.083平方公里,台安县1393.9916平方公里,岫岩满族自治县4502.057平方公里。长(春)大(连)铁路、沈(阳)大(连)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海(城)沟(帮子)铁路、海(城)岫(岩)铁路联接东西。大庆至大连的输油管道经过境内。公路成网,遍布乡镇,交通十分方便。每年月至月,是最佳旅游季节。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毫米,无霜期日。
鞍山因市区南部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而得名。考古发现,早在2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秦汉时期,鞍山设置郡县,汉代土法冶铁,辽金时代进入繁盛时期。1917年建设第一座高炉。1937年鞍山建市。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
鞍山现辖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和铁东、铁西、立山、千山四个城区。总面积9252平方公里,总人口351.8万人。其中规划控制面积800平方公里,人口146.9万人。
鞍山市地处辽东半岛中部。东部、北部靠辽阳县,南部与凤城市、庄河县毗邻,东南部与大石桥市接壤,西部与盘山、辽中县连接。市中心距辽宁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阳市89公里,东距煤铁之城本溪市96公里,南距大连市3O8公里,西南距营口鲅鱼圈新港120公里,西距盘锦市103公里。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2°10′-123°41′,北纬40°27′-41°34′。全境南北最长175公里,东西最宽133公里。总面积为9252.4256平方公里,占辽宁省总面积的8.4%。其中市区624.294平方公里 (铁东区21.451平方公里,铁西区28.784平方公里,立山区15.9平方公里,千山区558.159平方公里),海城市2732.083平方公里,台安县1393.9916平方公里,岫岩满族自治县 4502.057平方公里。长(春)大(连)铁路、沈(阳)大(连)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海(城)沟(帮子)铁路、海(城)岫(岩)铁路联接东西。大庆至大连的输油管道经过境内。公路成网,遍布乡镇,交通十分方便。
【建制沿革】
鞍山置市是在1937年12月,它是随着钢铁生产的发展诞生的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在置市之前,今城区境域为一些古城堡和自然村屯,在行政上大部分分属辽阳县管辖。1916年,日本侵略者为掠夺鞍山的钢铁资源,以欺诈手段在鞍山“收买工厂用地”,于次年建成了第一座炼铁高炉,1918年成立“鞍山制铁所”。从此,掠夺不断加剧,一批日本财阀相继涌入,新的工厂陆续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交通运输、商业、文化卫生事业逐步发展起来,市政设施不断完善,人口增加。根据这一形势要求,日本侵略者于1937年12月1日,将辽阳县第六区(区址为今八卦沟)所辖南、北沙河,前、后立山等8个村屯及第七区所辖柳西屯、八家子、南大路、北大路等5个村屯,共13个村屯,同日本侵略者在鞍山、立山、千山(今旧堡)火车站侵占的“满铁附属地”合并,为鞍山市,隶属伪奉天省管辖。其后,又在1939年、1940年两次扩大市区面积,到1940年6月,市区面积已达150.8平方公里,人口为20.7万人。至1948年鞍山解放,市区面积未变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解放战争期间,鞍山市曾先后隶属于安东(今丹东)省政府、辽南一专署、辽宁省政府管辖;东北全境解放后,1949年直辖于东北行政委员会,1953年3月划归中央直辖,1954年6月19日改由辽宁省管辖至今。新中国成立后,鞍山市的辖区:1953-1965年2月曾辖辽阳市、辽阳县(辽阳县曾一度并入辽阳市)、海城县。后辽阳市和海城县又分别划归辽宁省和辽南专署管辖。
以下为不同时期鞍山归属情况:
战国时,属于燕国辽东郡。秦时期,隶属于辽东郡。
西汉时,属于幽州辽东郡。东汉时,属辽东郡和辽东属国。
三国两晋时,隶属于幽州辽东郡襄平县、新昌县、辽队县、安市县、昌黎郡昌黎县。
南北朝时,为高句丽所割据。
隋朝时,今鞍山市城区和海城市境域及台安县部分境域为高句丽所割据。今台安县境域辽河以西部分为隋朝直接管辖,属燕郡怀远镇。
唐时,今鞍山市大部境域,唐初为高句丽所割,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收归唐朝统割。在今东北地区实行道、府、州制。分属河北道安东都府辽城州都督府、安市州和河北道燕州辽两县,巫闾守捉城。
辽时,属东京道辽阳府。金时,隶属于东京路、北京路、易苏馆路。
元时,属于辽阳路辽阳县,台安县境域隶属于广宁府路望平县。岫岩满族自治县隶属盖州路。
明时,隶属辽东郡指挥使司辽中卫、海州卫、广宁卫、盖州卫。
清时,分别隶属于奉天府辽阳州、海城县、锦州府镇安县和盖平县、奉天行省东边道。
中华民国,隶属辽阳县、海城县。1937年,鞍山正式建市。
1949年,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东北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改为东北行政委员会)。
1953年,为中央直辖市。海城县、岫岩县隶属辽东省政府。台安县隶属辽西省政府。
1954年,为省辖市隶属辽宁省。
1959年,管辖辽阳市和海城县;同时撤消辽阳县建制,并入辽阳市。台安县为沈阳市所辖。岫岩县隶属安东市(1965年改名丹东市)。
1961年,恢复辽阳县建制,辽阳市、县分置,均隶属鞍山市。
1965年,辽阳县、海城县划归辽宁省辽南专区管辖。
1968年,撤销辽南专区,海城县划归营口市管辖。
1972年10月,国务院决定海城县划归鞍山市领导。
1973年1月1日国务院决定将台安县划归鞍山市管辖。
1976年,台安县由盘锦垦区改为鞍山市管辖
1985年1月17日,海城县改为海城市(县级市)。
1973年,管辖海城 1985年,海城撤县建市,成立岫岩满族自治县
1991年,将丹东市管辖的岫岩满族自治县划归为鞍山市管辖。
1992年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决定将岫岩满族自治县划归鞍山市管辖。
【行政区划】
鞍山市辖海城市(县级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县(市)区共辖58个镇、7个乡、48个街道办事处。
全市共有32个民族,即汉、满、回、朝鲜、蒙古、锡伯、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侗、瑶、白、土家、哈尼、傣、黎、傈僳、佤、畲、水、纳西、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仡佬、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拉祜族。
全市共有五教,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
鞍山市气候概况
鞍山市地处中纬度的松辽平原的东南部边缘,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降水充沛,温度适宜,光照丰富,大风、冰雹、旱涝、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在不同年份和季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春季(3月-5月)大风多,降水少,日照长,回暖快,蒸发大,湿度小;
夏季(6月-8月)降水多且集中,暴雨多发生在此季,气温高而少酷热;
秋季(9月-11月)天高气爽,雨量骤减,气温急降;
冬季(12月-次年2月)雪少北风多,干燥寒冷。
鞍山所辖区域虽属同一个气候带,但因地理环境(地形、地貌、距海远近)不同而有差异。年降水量为640-88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次减少;年平均℃气温平原地区为8.0-9.0℃,而东部和东南部山区为6.3-7.0℃;日照小时数年平均为2350-2700小时,西北部多于东南部。
鞍山辖区狭长,各地气候有所不同,下面主要以鞍山市区的气候数据为例对鞍山地区的气候特点加以概括。
1.气温:鞍山市年平均气温为9.6℃,最高为11.3℃ /1998年,最低为8.4℃ /1976年。鞍山的气温波动幅度很大,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为-30.4℃,极端最高气温为36.9℃。
2.降水:鞍山年平均降水量为708mm,最多为1042mm /1986年,1最少为384mm /1989年。
3.日照:鞍山市日照比较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43小时,最多2716小时/1975年,最少2303小时/1990年。生长季(4~9月份)的日照时数也有1200~1400小时基本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4.湿度:鞍山市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8%,最高为67%、最低为52%。湿度的月记变化也比较大,一年中3、4月份最低,平均为47~49%,7、8月份最高,可达75%左右。
更多商品介绍:手机/微信茶道文化宣传网站建设 丽水响应式网站建设 福州响应式网站开发
猜你喜欢
- 最近发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