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

《逆袭人生:从奥斯维辛到华尔街》| 邓一丁解读 每天听本书2022

《逆袭人生:从奥斯维辛到华尔街》| 邓一丁解读

你好,我是邓一丁,欢迎每天听本书。

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书是一本传记,传主的名字是西吉·B.威尔齐格。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这不奇怪。西吉生于1926年,2003年去世,在他生活的20世纪,历史跌宕,英才辈出,但西吉既不是政治要人,也不是科学和文化领域的名家。他只读过小学,虽然后来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也不属于我们最熟悉的商业巨人的行列。那么,西吉这个人为什么值得你了解呢?

因为西吉的人生很特别。在整个20世纪,乃至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都很少有人实现过像西吉这样大跨度的人生飞跃。西吉兄弟姐妹八个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从小受人欺凌。更不幸的是,他们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全家都是犹太人。西吉的17岁和18岁这两年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度过的。两年间,他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每天都被迫从事非人的劳动,遭到纳粹残酷的虐待,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随时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他最终挺了过来。被解放后,西吉只身一人来到美国,白手起家,从给血汗工厂扫厕所开始,三十年间做到了一家上市石油公司的总裁,以及一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商业银行的首席执行官。他获得过以色列国家授予平民的最高荣誉“以色列总理勋章”,还曾是四位美国总统的座上宾。从奥斯维辛的阶下囚到华尔街的金融巨鳄,西吉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个问题,我想你也很可能会感到好奇。

当然,仅仅把西吉当作一个实现个人价值的样本,这样的理解恐怕还是有些单薄。西吉的一生是和犹太民族的命运紧紧绑定在一起的。西吉早年间遭遇的劫难,是由于他的犹太人身份。而终其一生,他之所以努力奋斗,也不只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上美好的生活,更是为了犹太民族的苦难和荣誉。读懂了西吉的人生,我们也会对20世纪的那段沉重的历史有更真实可感的认识。

西吉的这本传记,书名叫《逆袭人生:从奥斯维辛到华尔街》。书的作者叫约书亚·M.格林,是一位专门研究犹太人大屠杀的学者、传记作家和制片人。约书亚为大屠杀幸存者写作的传记在全球销量超过50万册。他还是一位很受欢迎的讲师,曾经受邀到美国五角大楼发表演讲。他制作的关于大屠杀历史的纪录片曾经在探索频道播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西吉的传记出版于2021年,是约书亚最新的作品。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约书亚清醒地意识到,能够为那段历史提供可信的证词的人已经极少了。这让他对这部作品格外珍视。约书亚对西吉的家人、朋友、从前的雇员、同事、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了一百多场细致的采访,还梳理了海量的历史资料,还原了西吉完整的人生。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本高质量的传记,来认识这位了不起的传主。我的解读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我们先来讲讲西吉的童年和他在集中营里度过的两年,看看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他的性格和处世之道。在第二部分,我们再来说说,走出集中营以后的西吉如何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并且取得了各种了不起的成就。

好,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一部分,看看西吉早年间经历过怎样的苦难,这些苦难又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西吉生于1926年3月11日,那时候他的名字还不叫西吉,叫西格伯特。西格伯特在家中的八个孩子里排行老七,全家人生活在德国东部边境的一个小镇上。这一家人的苦难并不是从被抓进集中营才开始的。在当时的德国,所谓血统纯正的日耳曼人对犹太人有着根深蒂固的敌意。西格伯特的父亲靠买卖废旧的金属和毛皮养活一家人,但因为他的犹太人身份,日耳曼人在和他做生意时经常欺侮他,给他不公道的价格。西格伯特也经常受到身边人的霸凌。有一次,一户日耳曼农夫家的孩子甚至把西格伯特倒吊在绞肉机上,威胁要把他绞成肉泥。在这样充满敌意的环境里长大,西格伯特养成了极为警觉的性格。他一刻不停地留意着身边的信息,还总能从细节中准确地判断出自己的处境。后面我们会看到,这种能力好几次帮西格伯特化险为夷,在集中营里躲过了杀身之祸。

在西格伯特长大成人的十几年里,德国犹太人的处境越来越凶险。1932年希特勒得势以后,日耳曼人对犹太人文化上的敌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政治威胁。西格伯特一家的生意在老家做不下去了,经过一番考量,他们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到柏林去。那时候,德国首都柏林即将举办奥运会,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柏林。西格伯特的家人们判断,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纳粹当局即便再仇视犹太人,也得表现得规矩一点。他们没有选择逃离德国,这是因为他们打心底里还是把德国当作自己的祖国。西格伯特的家族扎根在德国已经有六代人了,西格伯特的父亲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过兵,为德国作战,立下过军功。在这家人心里,他们首先是德国人,其次才是犹太人。就这样,西格伯特一家搬到了柏林。然而,从事后来看,这个选择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从1936年起,纳粹德国当局不再允许犹太儿童上学,10岁的西格伯特被迫离开学校,进入工厂做工。1943年初的一个寒冷的夜晚,厄运降临了。16岁的西格伯特在工厂上夜班时,被一名警察逮捕,押上了一辆公共电车。西格伯特迅速从警察的衣着上判断出,这人只是个普通的警察,并不是纳粹的党卫军。另外,党卫军会自己开车,不会坐电车。想到这儿,西格伯特卸下了一部分敌意,决定用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人。在电车上,警察对他开口说:“我不想朝你开枪,但如果你逃跑,我就不得不这么做。”西格伯特回答他:“好的,一言为定,无论你要对我做什么,都是你必须做的。我不会让你难堪的。你不必向我开枪,我就坐在你旁边。”说着,西格伯特向警察伸出手,手上还沾着工厂里的油污,警察有点迟疑,不过还是握了握他的手。看书的时候,这个瞬间很打动我。和西格伯特握手的这个人,即将把他送进万劫不复的绝境,但西格伯特还是在他面前保持了十足的尊严。

 

在此后的人生中,西格伯特面对过很多可怕的对手,这是他一以贯之的态度:从不莽撞,也从不示弱。

西格伯特被送到了他家的公寓楼前。全楼的居民,包括西格伯特的家人,都被赶到了楼下。纳粹军官向他们喊叫说,他们将被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人人都有工作。这是一个谎言。一周后,饿脱了人形的西格伯特被赶下肮脏、拥挤的车厢。一车人像牲口一般,被运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在这里,西格伯特的身份成了104732号囚犯。在他到达集中营的第一天,这个数字被刺进了他的左臂,成为他一生都无法抹去的印记。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西格伯特遭遇了无数匪夷所思的劫难,每天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决定他的生死,而这些选择就像抛硬币一样,根本无从判断哪一个选项会把他引上死路。这样的选择从西格伯特踏进集中营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一个看守问西格伯特:“你多大了?做什么职业?”该说实话还是谎话呢?来不及细想,西格伯特本能地回答他:“我18岁,是个熟练工匠。”实际上,西格伯特还不满17岁,一天工匠也没干过。但这两句谎话救了他的命。把西格伯特运到奥斯维辛的那列火车上有3800人,其中只有600人答对了这两个问题,剩下的3200人都被直接送进了毒气室。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像这样决定生死的时刻又发生了十几次,每一次,西格伯特都作出了能活命的选择。

西格伯特的选择背后有什么逻辑吗?有一条,这就是不断地证明自己还有价值。凭着这条基本的逻辑,西格伯特找到了一点生存下去的主动权。这是一件极难的事,在集中营里,囚徒们的命运当然掌握在看守的手里。在纳粹的淫威之下,绝大多数的囚徒都丧失了活下去的意志,任凭敌人摆布。但西格伯特明白,只要读懂了这个系统的运作规则,就能把自己一点一点送到更安全的地方。

起初,西格伯特被指派的任务是搬运建筑材料。他得徒手从卡车上卸下上百斤重的钢筋和水泥,扛在肩上。囚徒们没有任何护具,只穿着薄薄的衣服,肩膀很快就被磨得血肉模糊。这可是件很危险的事。集中营不会给囚犯提供像样的医疗救治,一点皮肉伤的感染就可能要了一个人的命。西格伯特明白,他必须赶紧换个工作。可是分配工作的权力掌握在纳粹手上,西格伯特能怎么办呢?

有一天,西格伯特在上工的路上刚好碰到纳粹在指挥囚犯砌砖墙。他冲出自己的队伍,跑到纳粹军官跟前敬了个礼,告诉对方,自己做过六个月的瓦匠。看到西格伯特似乎还有点利用价值,军官耸了耸肩,派他到一个砌砖的工地上,把他的技术教给其他的工人。这时候,西格伯特的处境非常危险,因为他根本没做过什么瓦匠。要是他露出一点马脚,纳粹就很可能杀了他。该怎么做才能活下去呢?西格伯特的办法是现学现卖,他每天都在工地上找一个瓦匠学点东西,再把他学到的东西教给另一个瓦匠,就这样装出一副很懂的样子,骗过了纳粹。

不过,虽然比搬运钢筋水泥要轻松一点,但砌砖也并不是份好工作。砌砖得待在户外,奥斯维辛的冬天又阴又冷,要是生病了,也不是闹着玩的。西格伯特的下一个目标是把自己弄进室内。在奥斯维辛有家医院,你可别以为这是家正常的医院,它只会收治年轻的囚犯,好让他们恢复体力,回去做工,年老体弱的会被直接送进毒气室。另外,这里的医生还会拿囚犯做活体实验。尽管医院是这么恐怖的地方,但进了医院就能躲过奥斯维辛寒冷的雨天,西格伯特决定再冒一次险。他偷偷地溜进医院,听到一个医生在讲波兰语。西格伯特的老家在德国和波兰的边境上,他会一点波兰语,就用波兰语向那个医生自荐,说自己有当护士的经验。这当然又是西格伯特临场编出来的,但医生对他会说波兰语这件事印象不错,就把他留了下来。

我读到这儿的时候,觉得西格伯特的运气也太好了,要是这个医生不收留他怎么办?要是医生把他交给看守,再告他一状怎么办?西格伯特有什么应对的方法吗?真的未必有。西格伯特后来也承认,自己当年在奥斯维辛做的很多决定都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他唯一确定的是,他不会在必死的地方等死,哪怕把命搭上,他也要冒险改变自己的处境。西格伯特的策略正确吗?很难讲。在奥斯维辛的上百万囚犯里,敢于冒险的人肯定不止西格伯特一个,更多的人都没能活着走出集中营,但西格伯特的确活了下来。从这以后,西格伯特又想办法把自己送进了集中营的洗衣房和仓库,这些地方更安全,也更有可能拿到可以用来保命的东西。就这样,西格伯特经历了无数九死一生的险情,在集中营里挨过了两年的时光。1945年初,苏联军队攻进了德国,西格伯特和狱友们被驱赶到了奥地利的毛特豪森集中营。终于,在1945年5月5日这一天,美军开进毛特豪森,西格伯特获得了解放。

你可以想见,一个人在十几岁时度过了这样的两年,他的人生将会被彻底改变。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场磨难把西格伯特塑造成了什么样子。首先,他不会专门为了某件事长时间地精心准备,而是随时随地都处在警觉的状态,时刻准备着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应对一切可能的挑战。这是他在集中营里学到的求生之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每当遇到了可能给人生带来转变的机会,西格伯特总是拼尽全力先把机会攥在手里,再想办法让自己适应新环境、新角色的要求。另外,西格伯特在集中营里受够了纳粹的使唤,这让他对权威极其厌恶。他变成了一个行事果决,说一不二的人,有时候甚至显得有点霸道。这种强悍的气质帮他赢得了商场上的成功,但也给生活在他身边的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最后,每天都目睹许多人悲惨地死去,自己也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这样生活了两年后,居然回到了正常的、安全的世界,西格伯特感到自己余下生命的每一秒都是无价的恩赐,他对过好这一生的渴望无比强烈。

 

这场暗无天日的漫长苦难没能打垮西格伯特,而是把他锤炼成了一个强大,并且对世界满怀善意的人。

在战后的两年里,西格伯特为美国情报机构工作,在奥地利搜捕纳粹残党。他率领的小队抓获了漏网的纳粹大员汉斯·戈培尔。此人是希特勒的帝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弟弟,也是希特勒最狂热的支持者之一。因为这项了不起的功劳,西格伯特获得了免费前往美国的船票。1947年12月12日,西格伯特从船舱里醒来,登上甲板,在清晨的雾气里望见了屹立在纽约港里的自由女神像。此时的西格伯特21岁,身上只有240美元,即将在美国开始新生活。他把名字改成了西吉,这个名字将在日后被许多人知晓。

好,在刚才的第一部分,我们了解了西吉少年时代经历的苦难。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来到美国后,西吉怎么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西吉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人行道上铲雪。1947年12月,纽约下了一场暴风雪。西吉铲一天雪,能挣2美元。拿到这份工作的第二天,西吉从附近找了两个孩子,请他们帮自己铲雪,一个人给50美分。西吉完全不用动手,一天净赚1美元的利润,到月底,就挣到了20美元。这是件很小的事,但你可以看得出来,西吉很有商业头脑,也绝不会满足于给别人打工。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当然,在这以前,西吉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他先后在两家血汗工厂里当过工人,生产书包、领结之类的小物件。这些工厂里的环境都很糟糕,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胶水气味。但和西吉之前待过的地方比起来,这样的条件已经够好了。西吉工作起来很卖力,也从不抱怨。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向老板申请更多的工作。他帮老板打扫办公室和工厂的厕所,这样每周就能多赚1.5美元。虽然像扫厕所这样的脏活儿在西吉的同事们看来有失体面,但西吉可不管这些。只要有改善生活的机会,他就绝不会放过。

在这以后,西吉又换过很多份工作。来到美国的第六年,他已经跟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做零钱包的小工厂。西吉的上进心引起了一位女士的好感。这位女士名叫娜奥米,小西吉8岁,也是个犹太人。但和西吉不同的是,娜奥米没经历过大屠杀的苦难。她是在养尊处优的环境里长大的。娜奥米的父母亲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当西吉一家在集中营里受苦的时候,娜奥米的父亲建立了富足的家业,成为一名很有实力的地产商人,做的主要是墓地的生意。尽管娜奥米的父母亲很不愿意把宝贝女儿嫁给一个无依无靠的难民,娜奥米还是决心嫁给西吉。她从西吉身上看到了珍贵的品质:这个男人经历过难以想象的苦难,却还是对生活满怀热情,而且还挺有幽默感。娜奥米和西吉在1954年结婚。西吉向娜奥米保证,他们会一起过上好日子,但他不要娜奥米家的一分钱,他要靠自己挣到人生的财富。

接下来,西吉又做过几份销售的工作。他替岳父打理墓地的生意,创下了很好的业绩,岳父也渐渐对他放下心来。这时候的西吉家庭美满,事业平顺,过上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对于一个从集中营里活下来的人来讲,这样的生活简直美好得像下辈子的事。西吉感到满足了吗?他会就此停下来吗?

并没有。西吉开始投资一家公司的股票。这家公司名叫威尔希尔,是一家石油公司,规模不算大。西吉以为他的投资很安全,但不久后,他认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商人。这位老商人是个投资股票的行家,他告诉西吉,威尔希尔的业务看上去很有前途,但它的董事会畏首畏尾,还有很多经营失当的地方。只有换一个能干的领导者,这家公司才可能走出困境,发挥出应有的潜力。西吉刚开始投资股票,就从行家那里得知他投资的公司不靠谱,他该怎么办呢?是不是该赶紧把手上的股票卖掉呢?

西吉想了想,要不,把这家公司买下来吧。只要把公司买下来,西吉就能亲自领导公司走上正轨,这可比帮他岳父卖墓碑有意思多了。要经营一家石油公司,西吉对能源产业,还有相关的金融和管理知识有多少了解呢?他对这些领域都一无所知。但这就像他在集中营里说自己干过瓦匠和护士一样,重要的是先把机会攥在手里,至于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通过实践来掌握。西吉的这种做法未必适用于所有人,但对西吉这样极其聪明又有野心的商人来说,这个策略无疑是最有效率的。

那么,以西吉当时的财力,能买得起威尔希尔公司吗?还差得很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西吉动员他所有的亲朋好友加入他的投资集团,大家一起买下了威尔希尔公司流通到市面上的所有股票。一个私人组织的投资集团用买股票的方式拿下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权,这在今天听起来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在1960年代的美国还是有可能发生的。就这样,西吉持有的威尔希尔公司的股权渐渐大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西吉的投资集团坐进了威尔希尔的董事会,占据的席位还在不断增加。终于,在1965年,39岁的西吉当上了威尔希尔公司的董事长。

从这以后,西吉作为管理者的才能真正显现了出来。当他接管威尔希尔公司的时候,公司当年前9个月的总收入是130万美元,净亏损将近50万美元。而在5年后,公司在西吉的管理下,年收入将近900万美元,净利润达到了70万美元。公司的业务也从石油拓展到了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产品,架构更稳定,也更安全。尽管公司的其他股东起初都不欢迎西吉的到来,觉得他是个门外汉,还看不起他的犹太人身份,但在5年后,他们不得不承认,由西吉来管理这家公司真是件幸运的事,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但西吉的愿景远不止于此。他想让公司继续增长,而要实现进一步的增长,公司就需要稳定的现金流。哪里有充足的现金呢?银行。那就买一家银行吧。

西吉的发展策略听起来很天真,但这就是他一贯的行事风格。经过一番研究,西吉锁定了他要买下的银行:新泽西信托公司。这家商业银行早在西吉出生的30年前就已经开办。到了1945年,也就是西吉被解放的那一年,新泽西信托公司的存款总额超过了一亿美元。当时的人们一定不会想到,这家银行未来的主人是一位来自奥斯维辛的难民。西吉采用了和他收购威尔希尔时差不多的策略,一笔一笔地买入新泽西信托公司流通到市面上的股票。到了1970年,西吉手握这家银行50%以上的股份,成为银行实际上的掌控者。不久后,银行的董事会推选西吉出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在美国所有的大银行里,44岁的西吉是拥有这两个头衔的最年轻的人。这是他走出集中营后的第25个年头。

在他此后三十多年的人生里,西吉取得了更多非凡的成就。他强势的性格也给他招来了不少麻烦,为了维持他对威尔希尔公司和新泽西信托公司的绝对掌控权,他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告上法庭的人。虽然这是一场必输的官司,但西吉还是想办法保住了他为家族创下的基业。在他事业最巅峰的时期,他同时是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石油公司和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商业银行的最高领导者。从奥斯维辛的阶下囚到华尔街的银行家,西吉对他的人生满意吗?或许是这样。西吉的孩子们回忆,他们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他会慷慨地把昂贵的礼物送给陌生人,还会在公共场合突然放声歌唱。孩子们刚开始觉得父亲这样做很滑稽,但后来也就习惯了。有一次,西吉在一家餐厅里高声唱歌,有人好奇地问他的孩子们:“你们的父亲是这家餐馆的老板吗?”西吉的孩子们回答他:“不,他只是很高兴自己还活着。”的确,对西吉来说,从1945年5月5日走出集中营的那一刻开始,他生命里的每一天都是劫后余生。正因为如此,每一天都要拼尽全力,每一天也都值得庆祝。

当然,西吉并没有忘记集中营里的苦难,他也没办法忘记。1975年,当他接受以色列国家授予平民的最高荣誉“以色列总理勋章”时,他向在场的人们说:“我没有得到解放,我每天都在奥斯维辛。”外表上强大、富足、快乐的西吉,内心里有无法愈合的创伤。他做了一辈子的噩梦,梦见集中营里发生过的一切。他还有许多常人无法理解的怪癖,比如,他无法忍受香蕉皮上的褐色斑点,因为那让他想起集中营里腐烂的食物。终其一生,西吉从未停止向人们讲述他在奥斯维辛的所见所闻,那是他经历过最恐怖的事,也是他无论如何都不允许世人忘记的事。西吉是第一位在美国西点军校向学员们发表演讲的大屠杀幸存者。他还用他杰出的商业才能推动了美国大屠杀纪念馆的建立。因为这项重要的贡献,他和娜奥米受邀到白宫和总统夫妇共进晚餐。2000年,西吉被诊断出患有晚期的多发性骨髓瘤,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血癌。在他人生的末尾,西吉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把自己关于奥斯维辛的证词制成录像带。2003年1月7日,西吉离开了人世。

 

在他77年的人生中,西吉经历了历史,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也将历史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

西吉·B.威尔齐格的人生,到这里就画上了句号。坦白地讲,西吉的成功恐怕是难以复制的。他经历过常人不可能经历的苦难,而他创造商业传奇的时代也已经不复存在。那么,我们还能从西吉的故事里得到什么启发呢?

我想,西吉手臂上的那个来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编号很像是一个隐喻。对西吉来说,那段恐怖的经历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塑造了他的性格,以及他和世界相处的方式。那段苦难的岁月打磨了他应对挑战的工具和能力,但也给他留下了无法治愈的伤痛和无法磨灭的执念。带着这些注定会陪伴他一生的印记,西吉的选择是什么呢?

 

当他有一万个理由对人生感到绝望的时候,他选择了用一万分的热情拥抱这个世界。当他作出这个选择的时候,他在苦难中找到了不息的生命力。苦难,也就成了他的祝福。

以上就是本期听书的全部内容。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在得到电子书,你可以找到这本书的完整电子版。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邓一丁 转述:徐惟杰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