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60年代家具

60年代家具

东北六十年代用的餐具

炊具 解放前,50年代初,农村及部分城市家庭用柴草灶、风箱做饭,使用泥盆、瓦缸、铁铲、木勺、笊篱、铁筲、木桶、生铁锅、葫芦瓢等器具。

50年代后期,城市普遍使用煤球炉。

60年代,钢精、塑料器皿进入市民家庭,旧式炊具逐步淘汰。

70年代,城市广泛使用蜂窝煤炉;农村始用蜂窝煤炉、钢精器皿等。

80年代,城市使用煤气灶户增多,高压锅、电气灶具开始进入部分家庭;农村广泛使用蜂窝煤炉,柴草灶所剩无几。

餐具 解放前,50年代,城市、农村宴客多用大海碗、平碟、锡酒壶、小酒盅;日常就餐用粗瓷碗(黑、白)、竹木筷。

70年代,城市转向细瓷小碗,配备大小盘碟;农村多用粗瓷白碗。

80年代,城市开始使用成套细瓷餐具(有布碟、汤碗、汤盘、汤匙、瓷酒壶、高脚酒杯等),部分家庭备有火锅、啤酒套具,后期不锈钢餐具出现;农村逐步向细瓷多样化发展。

家具 60年代前,农村人家普遍睡土炕,少数家庭室内摆方桌、条几、椅子、板凳、橱柜等;城市多用木板床、鬃床,室内摆方桌、椅子、箱、橱等。

70年代,城市时兴钢丝床、组合木床,农村逐步向铁床过渡;1978年后,镶镜大衣柜、高低柜、菜橱、书橱、酒柜、写字台、沙发等开始在城乡出现。

80年代,城乡兴起置办家具热潮,作工精细、风格典雅、色调明快的捷克式、镜框式、板式组合家具相继出现。

期间,席梦思床进入部分城市家庭,电镀折叠桌椅等逐步在城市普及。

介绍一下宜家家具

宜家家居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家居供应商。

宜家一贯以“为大众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为自己的经营理念。

1926 宜家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出生在瑞典南部的斯马兰。

他在靠近Agunnaryd小村庄的Elmtaryd农场长大。

英格瓦年少时就立志开办自己的公司。

起初,他骑着自行车向邻居销售火柴。

他发现从斯德哥尔摩批量购买火柴可以拿到很便宜的价格,然后再以很低的价格进行零售,从中仍能赚到不小的利润。

后来,他的生意范围不断扩大,又开始卖鱼、圣诞树装饰物、种子、圆珠笔和铅笔等。

1943 英格瓦.坎普拉德创立了宜家。

英格瓦.坎普拉德创建了宜家公司。

1943年,英格瓦17岁时,父亲送给他一份毕业礼物,帮助他创建自己的公司。

宜家(IKEA)这一名字就是创始人名字的首写字母(IK)和他所在的农场(Elmtaryd)以及村庄(Agunnaryd)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的。

宜家起初销售钢笔、皮夹子、画框、装饰性桌布、手表、珠宝以及尼龙袜等 - 几乎英格瓦能够想到的任何低价格产品。

1945 宜家第一则广告出现在当地报纸上。

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英格瓦.坎普拉德开始在当地报纸上做广告,并制作临时函购目录。

他通过当地的收奶车分销产品,利用收奶车将产品运送到邻近的火车站。

1947 将家具引入宜家的产品系列中。

家具由当地的生产商生产。

产品得到人们的欢迎,生产品种得到扩大。

1951 出版第一本宜家目录 宜家的创始人看到了成为大规模家具供应商的机会。

不久,他便决定停止生产所有其他产品,集中力量生产低价格的家具,我们今天熟知的宜家从此诞生了。

1953 家具展销厅在Älmhult开放。

在50年代初期,宜家产品系列集中在家居产品上。

家具展销厅的开放是宜家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时刻。

宜家发现自己卷入了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一场价格战。

双方都降低了价格,质量却没有保证。

通过开放家具展销厅,宜家能够以立体的方式展示其产品的功能、质量和低价格。

正如宜家希望的那样,人们明智地选择了物有所值的产品。

1955 宜家开始设计自己的家具。

宜家开始设计自己的家具有几方面的原因。

但促使宜家自己设计家具的真正原因却很有讽刺意味。

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使得供应商停止向宜家供货。

宜家不得不开始自己设计家具,这实际上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己设计的家具很有创意,功能得到改善,而且价格较低。

后来,宜家早期的一位员工突发灵感,决定把桌腿卸掉,这样可以把它装到汽车内,而且还可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从那时起,我们便开始在设计时考虑平板包装的问题。

平板包装进一步降低了我们的价格。

这样,在宜家便开始形成了一种工作模式,即把问题转化为机遇。

1956 宜家开始试用平板包装。

设计能够平板包装、顾客自己能够组装的产品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

自从我们把桌腿卸掉并装入汽车的第一天起,平板包装带来的益处一直很明显。

一辆运输车上装载的货品更多,需要的存储空间更小,人工成本降低,并且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现象。

对顾客来说,这意味着产品价格更低,而且能够方便地将货品运送回家。

1958 在Älmhult创建第一家宜家商场。

6700平方米的建筑规模!是当时北欧最大的家具展示场所。

1959 Gillis Lundgren - 宜家的第四位雇员 - 设计了TORE 托勒,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参观一家厨房产品生产商时,他注意到了我们平时在厨房中用到的简单、实用的储物逻辑,就决定在设计其他家具时也以利用同样的思维逻辑。

回到Almhult后,他便着手工作,最终设计出了托勒。

第一百位雇员加入宜家。

1963 在奥斯陆郊外开办挪威第一家宜家商场。

这也是我们在瑞典以外开办的第一家商场。

顾问兼设计师Marian Grabinski设计了MTP 书柜。

这是一种既现代又经典的书柜,多年来引得众多厂家纷纷模仿。

在生产这种书柜以及其他木制产品的过程中,宜家在50和60年代与波兰的供应商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

这些关系仍旧是我们为提供老百姓买得起的产品所做努力的基础。

1964 对ÖGLA 奥格拉椅子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其与宜家的风格、功能和价格等概念相吻合。

1965 开办斯德哥尔摩宜家商场。

数千人排队等候我们这一重要商场的开业。

该商场规模为45800平方米,受纽约Guggenheim博物馆的启发,建筑被设计成圆形。

该商场取得了成功,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顾客太多,员工不够用。

后来决定开放仓库,让顾客自提货品,从此宜家概念的重要部分也随之诞生了。

1969 在丹麦开办第一家商场。

60年代刨花板的出现对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刨花板是一种低成本、耐磨且易于处理的材料,对宜家而言自然很合适。

设计师 Ake Fribryter在1969年设计了PRIVAT沙发。

这种沙发的底座采用刨花板,并用白色漆进行处理,褐色印花厚棉布由纺织品设计师Sven Fribryter设计。

明快的直线条、实用的功能以及无人能比的低价格使得这种沙发在当时大获成功。

1973 北欧以外的第一家商场在瑞士苏黎世郊外开办。

该店取得的成功为在德国迅速开拓业务铺平了道路,目前德国是宜家最大的市场。

1974 在慕尼黑开办德...

50年代,60年代有什么生活用品?

800字,600字行么?我有 ⑴大跃进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

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

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

例如,提出钢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翻一番,由335万吨达到1070万吨,1959年要比1958年再翻番,由1070万吨达到3000万吨。

粮食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由3900亿斤达到7000亿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产50%,由7000亿斤左右达到10500亿斤。

“大跃进”运动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例如,全党全民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大办万头猪场,大办万鸡山。

在这样的目标和口号下,基本建设投资急剧膨胀,三年间,基建投资总额高达1006亿元,比一五计划时期基本建设总投资几乎高出一倍。

积累率突然猛增,三年间平均每年积累率高达39.1%。

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广大群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1958年11月至1959年7月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努力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压低1959年的工农业生产指标。

八届八中全会错误地批判所谓彭德怀右倾反党集团,及随后全党展开“反右倾”斗争,使纠正错误的努力中断,而党内“左”倾错误更加发展。

1960年提出要长期保持大跃进,继续要求工农业生产达到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对1959年上半年压缩指标进行不公正的指责,一味强调反对右倾,要把干劲鼓足。

在各地粮食告急的情况下,还不断追加基建投资、追加基建项目,钢年产量指标一吨也不能少。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又再度全面地泛滥起来。

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的三年“左”倾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加之毛泽东等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之后,没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要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在十年内超过英国、十五年内赶上美国(所谓“超英赶美”)。

毛泽东号召大家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

会后,全国各条战线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确定了一批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提出1958年钢产量翻番,作为实现“大跃进”的重要步骤,达到1070万吨。

会后全国形成了全民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

1958年底,全国为满足毛泽东的意愿,把钢产量比57年番一番,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号召全民炼钢。

但由于技术不合规格,只是炼出大量的废铁,造成极大的浪费。

炼钢需要铁矿、焦炭、 燃料等材料。

由于铁矿不足,于是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采矿,使粮食产量大减,还去把家里的铁器丢到炉火中,却炼成一个个的铁疙瘩。

由于燃料不足,只好 上山伐林,把一座又一座青山砍得光光,引发日后的天灾。

其实这些天灾都是人为的。

传闻增城挂绿荔枝树在此劫中大部分被砍去了。

而且建造高炉的建筑材料不足,甚至至把文物建筑拆了,把砖块拿去建炉,还说文物也要为炼钢服务。

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中共中央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曾努力领导全党纠正已经察觉到的错误。

但庐山会议后期,由于对彭德怀等人的错误批判,在全党开展了“反右倾”的斗争,使错误延续了更长时间,造成了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

后果: 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

由于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至工业。

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

东西方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 主要是因为饿死。

⑵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作为“大跃进”的一个产物,直接或是间接地导致了三年灾荒的不幸,至今令很多人不愿提起。

为什么这样一个被当时的领导人寄与热情和厚望的制度最终成为了大家心中的隐痛呢? 要提及人民公社,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前身: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以互助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

农业互助组是土地改革后,分得土地的农民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缺乏、生产水平低下而组织的自愿、互利的经济形式。

但随着分得土...

为什么客厅忌用旧木料制造家具?

客厅家具用料要尽量使用新木料,不要用老房子的旧木料制造家具,更不能用旧棺木做家具。

上个世纪60年代,农村中有些人挖掉大户人家的坟,将其贵重的棺材板改制成大衣橱,结果导致家中夜夜不宁,挖坟者往往惨遭横祸。

如果用旧棺木做家具,家中成员会患上稀奇古怪的病,或者祸及子孙。

20世纪60年代中国各方面状况

下面就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人民的生活面貌描述一下:衣着:那个时候,服装的功能是遮体御寒。

到1978年时中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人有衣穿,基本能够穿暖。

但是服装供应还是比较紧张的,新衣服只有年节才穿。

人们讲究朴素。

农村人们日常的衣服上会打补丁。

城乡人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凭布票购买衣物,而且补票是限量的。

衣着的色调以蓝、灰、绿、黑、白为主。

服装样式比较简单。

人们的着装比较传统。

春秋季男性以中山装、工装、军装为主。

男性在夏季以白衬衣,蓝绿灰色的长裤为主。

女性夏季一般着碎花衬衣或者碎花裙子。

五六十年代以棉布为主,七十年代化纤衣物逐渐流行。

五十年代,列宁服、连衣裙等具有苏联特点的服饰盛行。

文革时期,绿军装风行全国。

饮食:新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九亿多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在人口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完成的。

食物种类较少,人们的食谱中主粮所占的比例较大,平时人们以蔬菜和副食产品为下饭食物。

肉类和水产品人们吃的较少,基本上过年过节才集中吃鱼吃肉。

平时肉类和水产品定量供应。

东北和内蒙新疆牧区吃肉情况要好一些。

农村居民直到70年代,还以粗粮为主,公社生产队到年终才会分肉。

蔬菜供应受季节和地域限制,种类比今天要少。

肉类和水产品的供应比较紧张。

南北东西地域之间的食物种类差异较大。

总的来看建国以来的第一个三十年人们饮食的营养状况逐步改善,但是不如今天快。

经济困难的1959-62年的经济困难时期和1967-68年的文革动荡年代,人们的食物供应紧张,品种单调匮乏。

从1956年之后,食品供应依靠国营商店。

那时居民区里有粮店、菜店、副食店、烟酒糕点店等。

1965-1978年,自由市场基本绝迹。

城乡之间是找不到公开经营粮食、蔬菜、禽蛋和水产品的小商贩的。

改革开放之前,实行供给制,票证几乎和货币一样重要,有钱没有粮票是吃不上饭的。

此外油票、糕点票、粮本、副食本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票证。

住宅: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居民住宅建设,建成了大批的居民楼,但是由于受国际国内政治大环境的影响,主要精力用于建设和国防方面,居民住宅建设的资金很紧张,再加上以前的基础太差,和人口的迅速增长。

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居住的条件普遍较差。

1978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净面积3.7平方米。

大约有40%以上的人住在解放前建的住宅里面。

天津、上海、北京、武汉、南京等老城市,有大面积平房区。

50%-70%的城市居民住在低矮的破旧的平房之中,不少居民祖孙三代居住在十几平米的平房里。

五十至七十年代人民政府兴建了一批居民宿舍楼和工人新村,这些楼房多为三至六层的简易楼房,这些住宅楼解决了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问题。

住筒子楼、伙单是不会不少市民那是所经历的。

七十年代起,七层以上的高层楼房和综合配套的大型居民区出现,如北京的前三门居住区。

1976年唐山地震后,城市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到相当的高度。

居民楼的抗震性和质量有了鲜明的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居民的住宅依靠单位分配,住房供给极为紧张,分房得按照规定排队,够条件也得往往等相当长的时间。

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约8平方米。

大多数农民住平房,砖瓦房不多。

北方和北方50%以上的农民家庭住的是土坯房、石头房。

西北地区大量农民住窑洞。

蒙古新疆西藏的牧民住帐篷,东北林区木屋较常见。

南方民族地区竹楼、土楼、木屋比较多,南方农村不少农民住在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民居里。

但大城市周边新建的的农村砖瓦房较多。

交通出行: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建设迅速发展。

到1978年我国约有5万公里铁路和94万公里公路。

除西藏外,全国通铁路。

除西藏墨脱外全国各县通公路。

改革开放前民航建立了国际国内航空网。

1969年北京有了地铁,1974年我国有了长距离的管道运输。

新中国前三十年我国有了立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中国有了自己生产的汽车、载重汽车、电气化铁路、电力机车、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

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加强。

柏油路取代了泥土路。

公共交通迅速发展,但是赶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那时坐车难,公共汽车比较拥挤。

道路上,没有私家车,出租车数量极少,坐出租车要凭介绍信提前预约。

那时小汽车很少,北京吉普在大街上奔驰。

大街上还能市场看到马车。

人们代步的工具是自行车。

一到下班自行车如海洋一样,十分壮观。

人们出远途一般乘坐火车,改革开放前我国大约三分之一的机车是蒸汽机车,客车是国产电力机车或者柴油车。

当时从天津到北京坐快车是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

民航归空军管理,只有够级别的干部才可以坐飞机。

从祖国的边远山寨到北京一般需要好几天时间。

那时中国没有高速公路,公路客运长途客车也比较少。

农村居民出门仍靠步行、乘畜力车。

七十年代拖拉机增多。

也成为农民代步的工具。

78年中国的电话普及率是0.4%,那时只有单位才有电话,用的是数字码盘拨号电话,特别重要的事情才接打电话。

中国人大事靠电报、日常写信联系。

1978年全国电子计算机才6000台,没有互联网,更没有手机。

文化生活;看电影、听收音机、下...

60年代经济

下面就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人民的生活面貌描述一下:衣着:那个时候,服装的功能是遮体御寒。

到1978年时中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人有衣穿,基本能够穿暖。

但是服装供应还是比较紧张的,新衣服只有年节才穿。

人们讲究朴素。

农村人们日常的衣服上会打补丁。

城乡人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凭布票购买衣物,而且补票是限量的。

衣着的色调以蓝、灰、绿、黑、白为主。

服装样式比较简单。

人们的着装比较传统。

春秋季男性以中山装、工装、军装为主。

男性在夏季以白衬衣,蓝绿灰色的长裤为主。

女性夏季一般着碎花衬衣或者碎花裙子。

五六十年代以棉布为主,七十年代化纤衣物逐渐流行。

五十年代,列宁服、连衣裙等具有苏联特点的服饰盛行。

文革时期,绿军装风行全国。

饮食:新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九亿多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在人口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完成的。

食物种类较少,人们的食谱中主粮所占的比例较大,平时人们以蔬菜和副食产品为下饭食物。

肉类和水产品人们吃的较少,基本上过年过节才集中吃鱼吃肉。

平时肉类和水产品定量供应。

东北和内蒙新疆牧区吃肉情况要好一些。

农村居民直到70年代,还以粗粮为主,公社生产队到年终才会分肉。

蔬菜供应受季节和地域限制,种类比今天要少。

肉类和水产品的供应比较紧张。

南北东西地域之间的食物种类差异较大。

总的来看建国以来的第一个三十年人们饮食的营养状况逐步改善,但是不如今天快。

经济困难的1959-62年的经济困难时期和1967-68年的文革动荡年代,人们的食物供应紧张,品种单调匮乏。

从1956年之后,食品供应依靠国营商店。

那时居民区里有粮店、菜店、副食店、烟酒糕点店等。

1965-1978年,自由市场基本绝迹。

城乡之间是找不到公开经营粮食、蔬菜、禽蛋和水产品的小商贩的。

改革开放之前,实行供给制,票证几乎和货币一样重要,有钱没有粮票是吃不上饭的。

此外油票、糕点票、粮本、副食本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票证。

住宅: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居民住宅建设,建成了大批的居民楼,但是由于受国际国内政治大环境的影响,主要精力用于建设和国防方面,居民住宅建设的资金很紧张,再加上以前的基础太差,和人口的迅速增长。

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居住的条件普遍较差。

1978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净面积3.7平方米。

大约有40%以上的人住在解放前建的住宅里面。

天津、上海、北京、武汉、南京等老城市,有大面积平房区。

50%-70%的城市居民住在低矮的破旧的平房之中,不少居民祖孙三代居住在十几平米的平房里。

五十至七十年代人民政府兴建了一批居民宿舍楼和工人新村,这些楼房多为三至六层的简易楼房,这些住宅楼解决了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问题。

住筒子楼、伙单是不会不少市民那是所经历的。

七十年代起,七层以上的高层楼房和综合配套的大型居民区出现,如北京的前三门居住区。

1976年唐山地震后,城市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到相当的高度。

居民楼的抗震性和质量有了鲜明的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居民的住宅依靠单位分配,住房供给极为紧张,分房得按照规定排队,够条件也得往往等相当长的时间。

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约8平方米。

大多数农民住平房,砖瓦房不多。

北方和北方50%以上的农民家庭住的是土坯房、石头房。

西北地区大量农民住窑洞。

蒙古新疆西藏的牧民住帐篷,东北林区木屋较常见。

南方民族地区竹楼、土楼、木屋比较多,南方农村不少农民住在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民居里。

但大城市周边新建的的农村砖瓦房较多。

交通出行: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建设迅速发展。

到1978年我国约有5万公里铁路和94万公里公路。

除西藏外,全国通铁路。

除西藏墨脱外全国各县通公路。

改革开放前民航建立了国际国内航空网。

1969年北京有了地铁,1974年我国有了长距离的管道运输。

新中国前三十年我国有了立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中国有了自己生产的汽车、载重汽车、电气化铁路、电力机车、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

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加强。

柏油路取代了泥土路。

公共交通迅速发展,但是赶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那时坐车难,公共汽车比较拥挤。

道路上,没有私家车,出租车数量极少,坐出租车要凭介绍信提前预约。

那时小汽车很少,北京吉普在大街上奔驰。

大街上还能市场看到马车。

人们代步的工具是自行车。

一到下班自行车如海洋一样,十分壮观。

人们出远途一般乘坐火车,改革开放前我国大约三分之一的机车是蒸汽机车,客车是国产电力机车或者柴油车。

当时从天津到北京坐快车是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

民航归空军管理,只有够级别的干部才可以坐飞机。

从祖国的边远山寨到北京一般需要好几天时间。

那时中国没有高速公路,公路客运长途客车也比较少。

农村居民出门仍靠步行、乘畜力车。

七十年代拖拉机增多。

也成为农民代步的工具。

78年中国的电话普及率是0.4%,那时只有单位才有电话,用的是数字码盘拨号电话,特别重要的事情才接打电话。

中国人大事靠电报、日常写信联系。

1978年全国电子计算机才6000台,没有互联网,更没有手机。

文化生活;看电影、听收音机、下...

60年代的香港住宅有电梯吗?

现代简约风格的十大品牌家具如下。

木智工坊:MZGF木智工坊由设计师赵雷创办于2010年。

品牌致力于探索不同材料的创新工法、追求极致和细节的设计、精湛的工艺以及富有表现力的形式。

在此基础上研发出的一系列新品,使其具备更加卓越的独特性及融合性。

梵几:梵几是由国内设计师古奇高创立的独立家具品牌。

“梵”是净空与安静的意思,“几”是家具,意为净空安静的家具,同时梵几的谐音是“凡几”——平凡的家具,梵几希望做些实实在在被生活所用,并且自然的融合在生活当中的家具。

宜家: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销售主要包括座椅/沙发系列、办公用品、卧室系列、厨房系列、照明系列、纺织品、炊具系列、房屋储藏系列、儿童产品系列等约10,000个产品。

Hem:Hem是电商网站Fab下的一个家具品牌,它在大众型“平板包装”和“高端设计”之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线。

不管是柔边木质的桌椅组合,还是设计感十足的圆形灯罩,都给人一种宁静柔和的感觉。

Tylko:这个波兰品牌成立于2015年,是真正将“工艺”和“科技”连接在一起的家具品牌。

Tradition:2010年成立的年轻品牌。

主张经典简约, 致力于维护北欧独有的文化与工艺技术,除了原物料来自北欧,更集结了Arne Jacobsen等众多优秀的家居设计师。

HAY:成立于2002年,公司于2003年首次参加科隆国际家具(IMMCologne),家具系列在此登台亮相。

HAY矢志推动丹麦家具设计向伟大创新频出的二十世纪五六十 年代学习,设计符合现代气息的家具作品。

曲美:曲美家具集团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集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规范化家具集团,在多年的稳健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市场竞争的领先者。

全友: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家具制造企业,全友近年来的发展令人乐道。

其始终如一地向消费者传递最新的绿色家居文化,同时诠释了“人、家居、自然”之间的关系。

双叶:双叶家具公司本着“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原则,综合了国内外多家企业的管理经验,多年精心塑造的朴实而独特的企业文化,成为双叶发展的灵魂。

...

60年代的茅台酒现在能卖多少钱

1、绚丽多彩的服饰(板书)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板书)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

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

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

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

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板书)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

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

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

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

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

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

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

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

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

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

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

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

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

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

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

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

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

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

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

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板书)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

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

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

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