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东北民俗老家具

东北民俗老家具

【东北结婚风俗】东北结婚风俗,是现在男方家办,还是女方?

qq1109374497 节日:和全国都一样,过年吃饺子,放鞭炮,贴春联,串门什么的。

晚上守岁之后还要吃一次饺子。

饮食:特色————当当当当~~~~酸菜。

这个是别的地方没有的。

就是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赶紧,放进缸里,撒上盐,密封。

一直到一个月左右。

东北人爱吃炖菜。

因为天气冷。

还有人参,鹿茸。

这是特色嘛~东北菜量大,味道重。

还有蘑菇,野菜。

东北人喜欢吃面条,生蔬菜蘸大酱。

最喜欢饺子。

各种馅的。

还有杀猪菜。

比如血肠。

杀猪菜都要用刚刚杀死的猪做。

生活:用芴噜草做铺盖。

既暖和,又可以用来防潮。

在晚饭后,老年人喜欢聚集在一起,扭秧歌。

还看二人转。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东北人性格豪爽,重感情。

长春还被评为“最有人情味的城市”。

让我再想想还有什么……其实我就是长春人…… 饮食方面:吃炖菜,喜辣味(受俄罗斯影响合气候原因,口味为酸辣),腌制蔬菜,如酸菜、辣白菜(腌制辣白菜与朝鲜饮食相似),东北大饺子驰名。

休闲文化方面:扭秧歌,表演和观看二人转,东北的小品(与南派小品形成我国两大小品派系,目前东北一派成为主流)。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唱蹦子、吉剧、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是由东北民歌演变而来的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

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

虽然二人转偶尔会有些低俗的词句和动作,但还是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的。

因此,现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对二人转如此评价:她好像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既很优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

二人转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是东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的一种民间文化。

在东北,上自七、八十岁老人,下到几岁孩子,都会唱上几口,什么《王二姐思夫》、《西厢记》、《猪八戒背媳妇》、二人转小帽等。

唱二人转,几乎是东北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东北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

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

二人转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

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

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揉进了其他演唱形式的一些曲牌、民间小唱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

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

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

二人转最初就来源于地头文化,过去的东北农村,文化生活很贫乏,在田间地头,随意一块空地,一男一女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畅快淋漓的唱上一出,二人转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欢乐。

那些动作比如扔手绢,转扇子、互相打情骂俏,以及唱腔都是一种发泄,一种随意。

东北人生来强壮,过去靠游牧或渔猎生存,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人们可以无所避讳地谈性。

东北的冬季十分漫长,农民只好坐在炕头上磨嘴皮子,这时“荤段子”就成了他们插科打诨的作料。

因此解放前的二人转里就有很多“荤性”,“荤口”,演员在台上口无遮拦率性而为,“荤嗑”、“粉词”满天飞,用以吸引观众。

甚至有人说,二人转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一盘“农家菜”,是东北民风民俗的一种体现。

如果二人转没有了性文化,失去了它的“粗”和“俗”,二人转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也失去了农村广大市场,也不能称之为二人转了。

二人转由男(“下装”)、女(“上装”)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装”以“手玉子”、“下装”以小木棒为道具。

基本曲调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驾”、“四平调”、“十三咳”、“红柳子”、“胡胡腔”、“小翻车”、“大悲调”等。

常演节目有《打鸟》、《卖线》、《阴功报》、《古城》、《蓝桥》、《西厢》、《坝桥》、《双锁山》、《华容道》、《游宫》、《报号》、《赔妹》、《盘道》、《禅鱼寺》、《杨八姐游春》等。

原生态的二人转被称为“黄色”二人转,经过改造的二人转被称为“绿色”二人转。

但东北人却认为,二人转最抢眼的地方就是“浪”字,略带点色的段子在二人转中表演得出神入化,既直露、火爆、不羁,又让初来乍到的你在冷不丁目瞪口呆、面红耳赤之后,心里暗自叫绝,咧嘴儿会心一笑。

一笑之际,彻底放松,台下的观众在笑声中显露了其生活真实的一面,二人转毫不掩饰它彻底的娱乐精神。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还有一种...

求助 东北的饮食习俗

看东北人的饮食习俗,多是满族的习俗!慢慢的同化了汉族! 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也非常会吃猪肉。

最喜欢的吃法是“猪肉血肠浍酸菜”。

满族冬天习惯腌酸菜、灌血肠,每临冬季就将白菜在热水中渍过,放入缸中上面放重石挤压,待酸菜发酵陆续捞出食用。

白肉血肠起源于满族的祭祀活动,为满族传统食品。

有灯碗血肠、白肉血肠、蒜泥血肠等几个品种。

这道菜的风味特点是:白肉片薄如纸帛,色白有光,冬用不冷,夏用不热,脍炙人口。

血肠有清血肠和混血肠两种,是由沙仁、桂皮等10多种配料灌制而成的。

多在腊月杀猪时候制作,用猪血加盐、姜、辣椒粉、味精、香油的等调匀,灌入猪小肠中,当然,用猪大肠灌制的更肥更香。

既鲜美可口、又多食不腻,佐酒下饭均可。

食用时切成片直接夹食用, 蘸以韭菜花酱、辣椒油、姜汁、腐乳、蒜末、虾油、香油等为佐料,更别具风味,备受欢迎。

酸菜白肉血肠中的白肉不可过于精美,必须肥瘦相间,这样才能格外鲜美,酸菜也更滑柔脆爽,而有了酸菜共煮,猪肉也就香而不腻了。

这是百姓吃肉,那么富贵人家呢,满族的吃肉大典最能体现满族的吃肉风俗。

据《清稗类钞》、《满族风情录》中记载:满族富贵人家遇有大祭祀或喜庆时要设有肉食宴会,不管认识与否,到时都可以参加,白肉自切自食,食之愈多则主人愈乐,连声高呼添肉,则主人必致敬称谢;如果桌上一盘白肉都吃不完,则主任就会不高兴,十分实在热情。

客人进门时要向主人“打千儿”,可随意入座,客人吃完就走,不准谢、不准擦嘴(谢、擦嘴是满人理解是主人的不尊敬)。

这些习俗深刻影响了东北人的性格,简单,痛快,实在,热情。

满族除猪肉外,还喜食狍子肉、鹿肉、野猪肉、野鸡肉。

满族有许多有名的菜品如烤鹿脯、蒸鹿尾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瑰宝。

满族日常除食用家种的白菜、萝卜、土豆、豆角外,还喜欢吃采集的野菜,如春天上山采蕨菜、刺棘菜、猴腿、大叶芹、枪头菜、猫子,夏季采集木耳、蘑菇和鬼子姜,不仅为增加菜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改善口味,而且无农药和污染,属于天然的绿色蔬菜,营养不是一般的丰富。

火锅更是满族的特色饮食,无论原始的满族火锅,还是随处可见的现代火锅,都会令人想起“劈啪”作响的山林篝火,联想到“吱吱”作响的小吊锅,弥漫山谷间的肉香、酒香,回荡在林间的欢声笑语。

在满族火锅中,不像四川火锅等现代火锅已经简单化程式化。

满族火锅用料品种丰富,山珍、野味、海鲜、花果等,配以酸菜、白菜、粉条等等,味道醇厚,气氛热烈。

另外白希智先生记载的辽海地区满族家庭中的宽沿泥盆火锅,也别有特色,让人垂涎欲滴。

有人会说,东北菜的炖菜是受山东菜的影响,其实,同一种吃法为什么一定要假设成东北必须受关内影响呢?在清朝入关菜肴就多是炖菜,如炖牛肉、炖羊肉、炖猪肉或炖鹿肉、狍子肉等。

因为炖的做法适合东北地理环境,没必要一定是被人教会。

满族有一种重要的调味品为大酱,并由此衍生出最牵动东北人心怀的蘸酱菜系列,形成了东北人对酱的花样翻新的讲究。

大酱也叫黄酱,可制出菜酱、肉酱、鸡蛋酱等美味。

也可将黄瓜、茄子、南瓜、地瓜、萝卜、芹菜叶、白菜叶等原料放入酱中,腌制成酱菜也别有风味。

满族人喜欢喝酒。

许多史书均有满族先世“嚼米为酒”“酿味极甜”的记载,满族的酒一般分为:清酒、黄酒、汤子酒、松岑酒,其中松岑酒最为有名。

满族故乡盛产名贵药材,其中著名的人参酒、鹿茸酒已畅销世界。

满族人喝酒实在厉害,几乎家家喝、人人喝、顿顿喝,老头老太太没有不喝酒的,儿子给父母打酒,就好象孝顺的表示,满族民间嗜酒与东北的气候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人要想御寒,酒为最好、最方便的食品。

讲了这么多满族美食,现在也要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满族的进餐习俗、饮食礼仪了。

满族的进餐习俗与礼仪繁多,并不像自以为了解东北的关里人动辄指责东北少数民族不懂礼法。

满族祭祀用的年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带去,吃完后不许擦嘴;家中聚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不许动筷;过去农村家里来客人,女人和小孩不能上炕吃饭。

过去在庄稼成熟的季节还有“荐新”祭祀的习惯,现已被“上场豆腐了场糕”习俗所代替,即在五谷上场的时候用豆子做豆腐吃,打场结束时用新谷做大黄米或豆面饽饽吃以庆丰收。

跳马和滑冰是满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深刻影响了东北人的童年甚至一生。

其实,满族的很多节日也是东北特有习俗。

逢年过节,都要杀猪,过年(春节)时每家要杀猪二至三口。

杀年猪时,有把亲朋好友、邻里请来吃白肉血肠的习惯,这个大家在农村都经历过。

农历腊月八日(腊八节),要用黏高粱、小豆等八样粮食煮粥,称为腊八粥,还要煮“腊八肉”。

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除夕吃饺子,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根白线,谁吃着白线就意味着谁能长寿:也有的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枚铜钱,吃到便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有钱花。

此外还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点心“萨其玛”。

在正月十六日走百病,这是满族妇女的节日。

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游,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

东北的节日习俗

东北人是很注重春节的,也很讲团圆。

所以无论身在何方,到了春节父母都希望儿女们能围坐在周围,全家人团团圆圆吃顿年夜饭。

这可能是年迈父母一年最大的盼头。

东北人祖籍大多来自关内,还有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春节习俗。

1、东北过年的习俗 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

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

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3、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4、春节的准备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5、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6、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7、福倒(到)了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

“福”字以前多为手写。

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8、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9、祭神祭祖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

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

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

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

10、守岁与“年夜饭” 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

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

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

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

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

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11、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

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12、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

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

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

13、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

东北有什么风俗啊?具体一点!

东北风俗有以下几点(1)四大香 :开江的鱼、下蛋的鸡、回笼的觉、二房的妻。

这四大香不难理解,是指四种叫人向往的梦想,实际上也是一定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一些事物的错误理解。

开江的鱼。

初春料峭冰雪融化,这个时候捕捞上来的鱼据说最好吃,做这种鱼要用开江的水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可为什么开江的鱼是最好吃的呢?这个就谁也说不明白了。

其实鱼最好吃的时候应该是鱼肥的时候,肥鱼才好吃,瘦鱼是不好吃的。

而开江时的鱼是最瘦的,经历了一个寒冷而漫长的冬天,在冰下的鱼生活得很苦,没什么可吃的,活动范围又小,处于饥饿状态,身体里储存的养分已经消耗殆尽,这个时候捕捞上来的鱼是最没滋味的了。

而这个时候人们也是刚刚从冬天里熬过来的,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吃没了,饿的也剩下皮包骨了,身上的油水也熬干了,所以好不容易看到开江了,就迫不及待地下网捕鱼,捕上来的鱼甚至都来不及拿回家去,就地就煮了,水自然就用江里的水了,连点调料也没有,但对于苦熬了一个冬天的人们来说,难道还有比鱼更好吃的嚼裹吗?绝对没有!所以人们就误认为开江的鱼是最好吃的。

今天再也没什么人吃开江的鱼了,另外,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鱼也没有野生的了,全是饲料养出来的,甚至都是添加了激素的了。

下蛋的鸡。

下蛋的鸡到底好不好吃只有比较才知道。

鸡肉好不好吃最重要的有两点,一个是要嫩,一个是要鲜。

而要满足这两点要求就必须符合下面三点要求:一,必须是当年的鸡,这样的鸡嫩。

二,必须是母鸡,公鸡性成熟早,发生性行为就早,发生性行为之后的公鸡味道就不鲜美了。

三,要未下过蛋的鸡,这样的鸡就如同少女一般味道自然要比生过孩子的鲜美了。

所以说,民间传说炖老母鸡好吃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而下了蛋的鸡就没有鲜美的味道了,还会有一种腥臊的味道。

可是在过去,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没有什么可吃的,在母鸡下蛋的几个月里人们是很难吃到鸡的,总也吃不到鸡,自然就想吃鸡了,所以就对下蛋的鸡垂涎三尺。

可是这个时间段内,人们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吃鸡的,这就导致了人们认为下蛋的鸡是最好吃的观念。

回笼的觉。

睡回笼觉是很舒服的,但必须在寒冷的冬天感受才会深刻,其他季节是无法感受出来的。

过去,人们冬天里是没有经济能力在夜晚里把屋子烧得暖暖的,通常夜晚里都要熄火。

可是你要知道,东北的冬天是十分寒冷的,夜晚屋子里都在零度以下,屋子里是要冻冰的。

在这样的屋子里睡觉,人们都要把自己紧紧地包裹在棉被里,甚至连脸也要埋到被子里面,露出的头发,尤其是刘海儿部分是要上霜的。

在这样的夜晚里人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起来出被窝的,尤其是凌晨的时候。

可是凌晨却恰恰是要起来的,如起来磨豆腐、喂牲口等等很多事情需要这个时候做。

起来干完活之后,人们的困劲还没有消退,就又急急忙忙钻回被窝,接着再睡。

外面很寒冷,钻到被窝里自然就感到热乎乎的舒服,这是一种无比的享受,所以回笼觉就显得舒服无比了。

二房的妻。

过去人们娶妻比较早,对夫妻之间的事情很不了解,在懵懵懂懂状态下毫无乐趣而言,所以首婚对于男人来说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学习和探索,而再娶时就明白其中的奥妙了,知道如何享受做人的乐趣,所以说娶来二房的妻是最香甜的事情了,新鲜而又知“礼”,当然这个“礼”是行“周公之礼”的“礼”了:)东北风俗(2)三宝东北三宝是过去东北人心目中的三宝,对于今天的东北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宝了,这就是时代的力量。

时代可以废物变宝,也可以宝变废物,今天的东北三宝几近废物。

那么什么是东北三宝呢?东北三宝具体指的就是人参、貂皮、靰鞡草。

人参不用说了,人人都知道的东西,以吉林长白山出产的野山参最为宝贝,但东北人很少有人吃人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好像人参对东北人不起作用。

全国最大的人参集散地就在吉林抚松,抚松的人参都是一大堆一大堆地卖,就如同卖大萝卜一般,价格极其便宜。

在抚松人参市场连鹿鞭都成堆地卖,那才叫个牛逼呢!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毛皮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它是人们战胜严寒的利器,没有毛皮的人家是不可想像的,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离不开毛皮。

毛皮中以貂皮最好,色泽光亮,柔软暖乎,关键是貂皮在冬天里不结冰不上霜,是上好的皮子。

通常大户人家的少奶奶才有条件用得上,实在爱美的姑娘也就对付个狐狸皮,普通人都使用狗皮、羊皮什么的。

靰鞡草是东北特产,这种草具有干燥后不脆不断柔软温暖的特点,所以东北人都用靰鞡草来楦鞋抵御寒冷。

过去的东北人冬天是很难过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抵御寒冷,尤其是没有棉鞋。

冬天里,人们用整张的牛皮做成比脚大很多的鞋子,脚面部位用牛皮绳穿成一圈然后系上,这样一勒,鞋面就成了包子的褶子了,很有特点,这种鞋被称为牛皮靰鞡,简称靰鞡。

靰鞡草的名字就来自于靰鞡鞋的名字。

牛皮靰鞡不是什么人都能穿得起的,通常是赶车老板子才有资格穿,赶车老板子在大大的牛皮靰鞡里面再穿一个厚毡靴,也就是用毡子做的大毡袜,白色的,厚厚的,毡袜里面再楦进去靰鞡草,用靰鞡草把脚包住,没有...

东北的民风民俗的资料

其实百度上就有,还是给你复制在下面吧: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

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

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

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

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

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禄《清嘉录》"拜春")。

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

迎春仪式,又称行春。

春帖子 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

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

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

"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春牛 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

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

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

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

"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

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

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

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

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

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

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

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如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春祈、秋报、求雨、禳灾、用占卜来预测气候和年成,以及围绕农事而形成一系列的禁忌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传统习俗。

《左传》记载:“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

”[1] 《汉书·郊祀志》也记载:“郊祀社稷,所从来尚矣。

”[2]可见, 对土地神和谷神的祭祀,早在不可确知的上古时代就很流行了。

其后,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信仰习俗,据《礼记·月令》的记载,一年中除十一、十二月外,十个月都有“祈谷”、“命民社”、“祈来年”等固定的祭祀农业诸神的活动,实际上,许多农事节日就是由此形成的。

此类农事信仰习俗在后世堪称长盛不衰,时至今日也远没有绝迹。

就猎、牧、渔、林、交通、运输、贸易等行业及各项手工业而言,举行某些巫术性仪式,祭祀有关的神灵,恪守 一定的禁忌等,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

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

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

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

凡此种种,不一而述。

我们从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记载,《尚书》中《召诰》、《洛诰》两篇所述周成王选都洛邑时的龟卜过程,敦煌文书中保留的《建宅文》[3]、《镇宅文》,[4 ]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图书中可以看出, 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

东北上坟习俗

节日:和全国都一样,过年吃饺子,放鞭炮,贴春联,串门什么的。

晚上守岁之后还要吃一次饺子。

饮食:特色————当当当当~~~~酸菜。

这个是别的地方没有的。

就是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赶紧,放进缸里,撒上盐,密封。

一直到一个月左右。

东北人爱吃炖菜。

因为天气冷。

还有人参,鹿茸。

这是特色嘛~东北菜量大,味道重。

还有蘑菇,野菜。

东北人喜欢吃面条,生蔬菜蘸大酱。

最喜欢饺子。

各种馅的。

还有杀猪菜。

比如血肠。

杀猪菜都要用刚刚杀死的猪做。

生活:用芴噜草做铺盖。

既暖和,又可以用来防潮。

在晚饭后,老年人喜欢聚集在一起,扭秧歌。

还看二人转。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东北人性格豪爽,重感情。

长春还被评为“最有人情味的城市”。

让我再想想还有什么……其实我就是长春人……饮食方面:吃炖菜,喜辣味(受俄罗斯影响合气候原因,口味为酸辣),腌制蔬菜,如酸菜、辣白菜(腌制辣白菜与朝鲜饮食相似),东北大饺子驰名。

休闲文化方面:扭秧歌,表演和观看二人转,东北的小品(与南派小品形成我国两大小品派系,目前东北一派成为主流)。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唱蹦子、吉剧、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是由东北民歌演变而来的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

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

虽然二人转偶尔会有些低俗的词句和动作,但还是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的。

因此,现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对二人转如此评价:她好像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既很优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

二人转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是东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的一种民间文化。

在东北,上自七、八十岁老人,下到几岁孩子,都会唱上几口,什么《王二姐思夫》、《西厢记》、《猪八戒背媳妇》、二人转小帽等。

唱二人转,几乎是东北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东北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

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

二人转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

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

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揉进了其他演唱形式的一些曲牌、民间小唱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

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

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

二人转最初就来源于地头文化,过去的东北农村,文化生活很贫乏,在田间地头,随意一块空地,一男一女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畅快淋漓的唱上一出,二人转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欢乐。

那些动作比如扔手绢,转扇子、互相打情骂俏,以及唱腔都是一种发泄,一种随意。

东北人生来强壮,过去靠游牧或渔猎生存,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人们可以无所避讳地谈性。

东北的冬季十分漫长,农民只好坐在炕头上磨嘴皮子,这时“荤段子”就成了他们插科打诨的作料。

因此解放前的二人转里就有很多“荤性”,“荤口”,演员在台上口无遮拦率性而为,“荤嗑”、“粉词”满天飞,用以吸引观众。

甚至有人说,二人转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一盘“农家菜”,是东北民风民俗的一种体现。

如果二人转没有了性文化,失去了它的“粗”和“俗”,二人转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也失去了农村广大市场,也不能称之为二人转了。

二人转由男(“下装”)、女(“上装”)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装”以“手玉子”、“下装”以小木棒为道具。

基本曲调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驾”、“四平调”、“十三咳”、“红柳子”、“胡胡腔”、“小翻车”、“大悲调”等。

常演节目有《打鸟》、《卖线》、《阴功报》、《古城》、《蓝桥》、《西厢》、《坝桥》、《双锁山》、《华容道》、《游宫》、《报号》、《赔妹》、《盘道》、《禅鱼寺》、《杨八姐游春》等。

原生态的二人转被称为“黄色”二人转,经过改造的二人转被称为“绿色”二人转。

但东北人却认为,二人转最抢眼的地方就是“浪”字,略带点色的段子在二人转中表演得出神入化,既直露、火爆、不羁,又让初来乍到的你在冷不丁目瞪口呆、面红耳赤之后,心里暗自叫绝,咧嘴儿会心一笑。

一笑之际,彻底放松,台下的观众在笑声中显露了其生活真实的一面,二人转毫不掩饰它彻底的娱乐精神。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还有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

东北定亲习俗

东北定亲习俗:1、提亲,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儿子大了(旧时不到成年),父母即张罗为其说媳妇。

男女双方选择亲事多以门当户对、勤劳俭朴、人品正派之家为标准。

选定某女后,即托能在女家说上话的人为媒提亲,女家多以"等回话"为由,在背地里观察和多方打听,视人品行、相貌、家庭状况而定。

50年代及"文化大革命"期间,男女找对象非常注重家庭出身、以贫农为佳。

近以有一技之长能挣钱者合意。

双方请"先生"据生辰八字以"合婚",看属相是否合,有"白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金鸡犯人犬,羊虎不到头,狗猴婚断头,虎蛇如仇割,龙兔泪交流"和"蛇盘兔"、"猴骑羊"、"虎犬金"之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青年人对此嗤之以鼻,以情投意合而结伉俪为幸福家庭。

2、谢亲,即为定亲。

双方合意,择双日举谢亲礼。

是日,女方亲戚朋友集中到女家。

媒人领男方及随人若干,携订亲衣服、钱及红头绳若干至女家。

因此,谢亲又称"接红头绳"。

而后由女方长辈相陪入席,同时,女方煮面条,以碗盛各送左邻右舍,晓于女儿订亲。

县境有地方称"谢亲"为"结事",程序颇简,男方媒人相伴送订亲衣及钱至女方,表示把事已定。

3、彩礼,定亲后,女方通过媒人要彩礼,多参照或同比别家。

索要钱、物,以红纸写礼单,大致有家具、现金、衣服、杂色(即布与棉花)、粮油、首饰(现多不要)等。

50年代,结婚多不要彩礼,两套衣服、一个头巾、两双袜子即成。

70年代,增缝纫机、自行车。

80年代增彩色电视机、录音机。

90年代条件好的又增电冰箱等,礼单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执。

并商定,按物折款给女方。

有的"大包干",按礼单折款,付女方自购。

旧时彩礼备齐,男方择日抬"食摞"(一种类似圆笼样的木头盛器)送至女方。

今为直接交于女家。

此外,逢年节,当地庙会和春秋换衣季节,男方都要给钱,让女方买衣服,不论时间长短至娶为止,所给数量随当地"大流"。

4、择日子,即决定娶亲日,多请算命者据生辰择"利月"、"吉日"。

凡腊月任一天均为吉日,名曰"闯乱岁"。

旧有"黑年"(即一年两头不见春)不娶亲之避,还有"正月不提亲"之说。

此外,缝衣、缝被男女双方均造择吉日请四位异姓妇女帮忙,忌寡妇、孕妇。

男家要于被角包红花,取"荣花富贵"之意。

女方除缝赔送衣被外,还要给夫家人各做鞋一双。

男方在娶前的十余天,将所炸"干麻糖"俗称"散的""果子"送至女方,女方分别送给亲戚朋友通知娶嫁日子,表示邀请,俗称"花消"。

"花消"此举,男方也同时进行。

类似同学、同事等只互传,到时以被面、脸盆等物或钱相赠作贺礼。

5、请亲家,迎亲前一天,男方要请女方爷爷、父亲或叔伯等若干人到自家,设宴款待。

是日,男方还要派人挑箩筐送各种面食、肉菜给女家,以备次日食用。

请亲家在县城一带盛行,县境部分地方无此举。

6、娶亲,当日,双方均在大门上檐挂红布,男方大门屋门均贴对联,院内"迎壁"贴大双"喜"字,树上缠红纸条,有的地方将房上水口、下水道皆用红纸掩盖以避不吉。

洞房门两侧各放红纸条束麦秆、系黑炭棒两把儿,以防邪气入门。

上午,女方家族亲戚十数人往男家"送嫁妆"。

人手不得有空,将所带物品置箱柜内落锁,宴请而别。

男方即起程迎亲。

旧时,祖上有做官者,打"执事"列鸣锣开道,龙凤大方桌各两面,"回避"、"肃静"方牌两面,无做官者也可借用。

继有吹奏班子,后有八抬大轿两顶,男左肩披红,帽上插花,有"娶媳妇小登科"的比喻。

迎亲中兄弟夹红包袱,内包女子披红、蒙头红、头饰等,鞭炮齐鸣,浩浩荡荡至女方家,女方长辈揖礼相迎,宴请。

嫁女戴红花、穿红衣,踏"上轿鞋"(此鞋在进洞房之前忌着地,日后只准在男家穿,忌穿回娘家),妆毕,吃"离家饭"。

宴请迎娶者结束时,要有意让男方弟弟等偷酒壶、一团棉花、一双筷子(取夫妇长久开花结果快生子)。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