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中国传统家具创新
1. 中国传统家具是如何现代化的
中国传统家具的现代化,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即材料、设计和制作工艺。
3。1。
材料 现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在红木和中国传统家具(红木家具)之间划上了一个等号,将两者相提并论,视为一体,这样子是否妥当?是否具有科学性?必需先搞清楚这个问题。 其实,古代的中国家具是以榆木、松木、榉木、楠木等国产材为主要材料的,苏州太湖边的大片榉木林,造就了苏州成为明式家具的生产中心。
后来榉木逐渐匮乏了,人们开始寻找新材料,刚好明代手工业发达,与东南亚贸易频繁,紫檀等原木源源不断地运来,才造就了明式红木家具的辉煌。 明末由于当时被视为高档的黄花梨、鸡翅木和铁力木日渐匮乏,所以在作为压舱作用之后被丢弃的紫檀木才开始被人们试用,终而成为“新贵”。
到乾隆年间。紫檀木也越来越少了,于是人们又开发了新材种红酸枝木,就是上海人惯称的“老红木”,之后又引进泰国的酸枝木,到清朝末年,人们开始采用花梨木。
从上述中国传统家具的用材历程来看,其实中国人是就地取材的,使用东南亚的红木,也是基于“可轻易获得的资源”的原则,今天海内外红木等资源、日渐匮乏,一样可以开发出新材料来取代,这是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的。 改革开放之后,红木家具的内销市场突飞猛进,需求使小作坊、小工厂越开越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业者开始弄虚作假,人们争论不休的不是家具的质量和设计,而是所用的材质是不是所谓的红木。
因此,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8月1日,正式颁布了GB/T18107-2000(红木)的国家标准,来规范市场,但从来没有人去做完整的定量分析,去测定所有红木的物理力学性能,到底红木有多好,是否适用于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等等问题,都只停留在定性的描述上。 在红木标准颁布之后,找出标准中的八种红木的七项物理力学性能,这七项性能是:气干密度、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硬度、冲击韧性和顺纹抗剪强度(这些性能和家具比较有关系,这些数据是由现有资料中换算出来的,有些是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实验室里进行测试后所获得的数据,详细数据都收在拙作《中国传统家具现代化的研究》之中)。
从这些数据中,红木的数值都较高,除了其中干缩系数较大,会造成干燥比较困难之外,其他的数据都显示红木的质量都优于俗称的白木。 不过问题在于,家具的用材,需要那么重、那么强、那么硬和那么韧吗?都知道,家具的最终质量不单单只靠木材的性质,其实家具的设计和结构,都应该配合特定的材质,换句话说,采用什么材质,在设计和制作时,都得考虑进去。
还特地选用材质较一般的楸木,来进行试验,用楸木来设计并制作一套中国传统家具,然后由上海市家具质量监督检验站来进行质量测试,结果全部合格(详细见拙作《中国传统家具现代化的研究》),甚至许多项目还超过标准。 3。
2。设计 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继承与改善,认为至少应从两方面着手: a)设计现代家具,要有本民族传统的神韵,为了方便叙述,称之为民族的现代家具; b)保留传统的设计,将传统的优秀设计元素保留和重组,改善部分是为了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现代的生产方式,一样是为了方便,称之为“仿古家具”(re-production Furniture)。
刚才提到后现代主义,其实后现代主义不但反对设计简单化,反对“少就是多”(less is more),认为“少就是单调”(less is bort),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现代主义也反对设计上的全球化,反对国际式风格的功能主义,这给发展中国传统家具提供了理论基础。 后现代主义分为两派: ——先锋派:刚好符合发展民族的现代家具理念,以曼菲斯(Memphis)为代表的先锋派,反对固定模式,反对条条框框,认为设计是感性的偶得,而不是理性逻辑的必然结果。
——经典派:和仿古家具的想法相似,以文丘里(Robert Venturi)为代表,主张从古典中拾回民族性的、个性化的东西,将传统形式、历史风格搜寻出来,用在新的设计中。 设计师并末充分地理解这些理论,至少还少有人根据上述的理论发展出民族的现代家具,或仿古家具,倒是丹麦的设计大师威格纳(Hans wengner)做了非常成功的尝试。
以后现代主义的经典派为基础,尝试将明代的罗汉床及牛角式搭脑嵌大理石太师椅中的一些基本元素找出来,设计现代形式的仿古家具——床头。 从清代中期的一张“牛角式搭脑嵌大理石太师椅”得到灵感,取出其两端下弯的搭脑和端头的雕云头如意纹,加上靠背三隔挡板这些设计元素,重新组合。
太师椅椅面大理石板芯,把它换掉,并加宽加长,其中贴上浮雕螭虎灵芝纹,是明代的罗汉床取得的。这片板芯就成了整个设计中的“主导”(Dominance),床脚上的云头如意纹就让它于整组家具中“重复”(Repetition)。
背板两边兜接对称凹字形,镂空,使床头不会显得那么沉重,而更有灵气,更多变化。 材料选用中纤板及楸木,这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设计师从不同方向来开发民族的现代家具和仿古家具。
3。3。
制作工艺 中国的传统家具,在十九世纪时没有赶上欧洲的工业革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机械化生产,终于随满。
2. 中国传统家具在现代生活中出现
1.什么叫“中国传统家具”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叫“中国传统家具”,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到明代中期,已趋完备,因此一般来说,明式家具和中国传统家具几乎可以划上等号。
当然,乾隆之后的清代家具也是中国传统家具,但是由于太堆砌,最终僵化,因此我们还是以明式家具为代表。 什么叫“中国传统家具”呢?《江苏工艺美术》99年10月第6期对明式家具的定义是:“明式家具指明代中期至清代前期(至乾隆年止),前后二百多年间生产的,以黄花梨木、鸡翅木、铁力木、紫檀木、酸枝木等优质硬木为主要用材的家具。”
根据此定义,其他时期、其他材料制作的“明式”家具,都不可以视为明式家具。然而,关于“明式”的含义,我的理解是“明代的式样”,是明代至清代前期的家具式样。
我们现在再生产(re-production)这类家具的款式,也应该属于“明式”。 2.为什么要现代化 所谓现代家具,就是以新材料、新技术为基础,适应当时当地的需求而开发出来的新设计。
工业革命之后,中产阶级产生,家具因而面向大众,新机械使生产从作坊手工式变成工业化的大量生产,产品以价格低,加工容易为主,人们开始以功能为追求的目标。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像爆破的大楼一样,一下子坍塌下去,连辉煌一时的传统家具,在用料、做工、设计等都逐渐衰落,宫庭家具更是衰败不堪,光绪皇帝大婚及亲政的家具,都得从民间,甚至到广州、香港去采购,这时候不管是京作、苏作或广作家具,都是笨拙、粗陋和堆砌的。
鸦片战争过去一百六十年了,中国的文化好象并未完全恢复过来,至少家具业是如此。今天,世界前一百名设计师之中,没有一个中国人,中国的家具市场充斥着欧美日设计的现代家具。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中国人会逐渐恢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信心,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且通过这一追求而挤身世界一流,假如中国继续以每年6%以上的经济成长发展下去,不出30年,中国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的家具,理由是: 2-1.假如我们相信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此之上有一个政治与法律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 的一部分,经济决定上层建筑,那么,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中国在未来20-30年之内,会达到西方70-80年代的生活水 平,因此中国人也会有这样追求,这是民族觉醒、民族复兴的结果。 2-2.以功能为主的简单的现代家具,是在工业革命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物资缺乏时期的情形。
人们只为了满足基本的物资要求,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兴起,人们开始怀疑现代主义理论的永恒性,批判现代主义过于理性,过于机械化,产品千篇一律,忽视人的个性需求,家具缺乏人性味,主张家具与环境密切相联,注意文脉,运用必要的装饰,使家具“人性化”,具有地方特色,还要有个性,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家具不仅要“重理”,而且还要“有情”。 3.现代化的内容 中国传统家具的现代化,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即材料、设计和制作工艺。
3-1.材料: 现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在红木和中国传统家具(红木家具)之间划上了一个等号,将两者相提并论,视为一体,这样子是否妥当?是否具有科学性?我们必需先搞清楚这个问题。 其实,古代的中国家具是以榆木、松木、榉木、楠木等国产材为主要材料的,苏州太湖边的大片榉木林,造就了苏州成为明式家具的生产中心。
后来榉木逐渐匮乏了,人们开始寻找新材料,刚好明代手工业发达,与东南亚贸易频繁,紫檀等原木源源不断地运来,才造就了明式红木家具的辉煌。 明末由于当时被视为高档的黄花梨、鸡翅木和铁力木日渐匮乏,所以在作为压舱使用之后被丢弃的紫檀木才开始被人们试用,终而成为“新贵”。
到乾隆年间,紫檀木也越来越少了,于是人们又开发了新材种红酸枝木,就是上海人惯称的“老红木”,之后又引进泰国的酸枝木,到清朝末年,人们开始采用花梨木。 从上述中国传统家具的用材历程来看,其实中国人是就地取材的,使用东南亚的红木,也是基于“可轻易获得的资源”的原则,今天海内外红木等资源日渐匮乏,我们一样可以开发出新材料来取代,这是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的。
改革开放之后,红木家具的内销市场突飞猛进,需求使小作坊、小工厂越开越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业者开始弄虚作假,人们争论不休的不是家具的质量和设计,而是所用的材质是不是所谓的红木。 因此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8月1日正式颁布了GB/T18107-2000(红木)的国家标准,来规范市场,但从来没有人去做完整的定量分析,去测定所有红木的物理力学性能,到底红木有多好,是否适用于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等等问题,都只停留在定性的描述上。
去年在红木标准颁布之后,我找出标准中的八种红木的七项物理力学性能,这七项性能是:气干密度、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硬度、冲击韧性和顺纹抗剪强度(这些性能和家具比较有关系,有些数据是由现有资料中换算出来的,有些是我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实验室里进行测试后所获得的数据,详细数据都收在拙作〈中国传统家具现代化的研。
3. 如何看待家具设计中的创新与传承
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悠久,曾经创造出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在现代家具发展的历程中,中国家具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尤其当中国现代家具面临全球化挑战的时刻,我们更应该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探索新路。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与创新历程中,寻找中国古代家具辉煌成就下的传统文化精髓与对外来文化吸收和借鉴的历史;并在全球化的广阔视野中,分析现代家具发展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从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现代家具发展的传统文化优势与面对全球化经济的阻碍,探讨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
中国传统家具作为中国古代设计史上一颗摧残的明珠,是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设计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要对传统家具进行创新设计。而在创新的过程中又要继承传统的精髓。传统与创新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可以说,传统与创新贯穿整个艺术发展史,是设计向前发展的动力。
4. 介绍一下中国传统家具
传统家具我国家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文字可考和有形象可证的就有三千多年。
随着人们起居形式的变化和历代匠师们的逐步改进,到明代时,已发展为高度科学性、艺术性以及实用性的优秀生活用具。不但为国人所珍爱,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也独树一帜,享有盛名,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它象征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
传统家具作为社会物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人们朝夕相处,伴随人们同生共存。它不仅仅是提供人们使用的生活必需品,也不只是匠技艺术的记录和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家具的使用功能还体现着浓厚的民族思想观念、民族道德观念、民族行为模式等。
数千年来,家具始终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并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人,有的已成为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风俗习惯而流传至今。我们今天研究、借鉴、总结前人为我们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和传统家具艺术,总结历史经验,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家具服务。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也是我们宣传祖国历史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题。
5. 介绍一下中国传统家具
传统家具
我国家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文字可考和有形象可证的就有三千多年。随着人们起居形式的变化和历代匠师们的逐步改进,到明代时,已发展为高度科学性、艺术性以及实用性的优秀生活用具。不但为国人所珍爱,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也独树一帜,享有盛名,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它象征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传统家具作为社会物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人们朝夕相处,伴随人们同生共存。它不仅仅是提供人们使用的生活必需品,也不只是匠技艺术的记录和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家具的使用功能还体现着浓厚的民族思想观念、民族道德观念、民族行为模式等。数千年来,家具始终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并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人,有的已成为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风俗习惯而流传至今。我们今天研究、借鉴、总结前人为我们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和传统家具艺术,总结历史经验,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家具服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也是我们宣传祖国历史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题。
6. 中国传统家具风格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家具到明代发展到巅峰,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继后的清式家具,在康乾时期,仍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随后就每况愈下,走入了尺度厚重但用料过大、装饰格调低俗而且过度的误区,出现了颓势。其社会原因是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吏治腐败,暗无天日;贪污已呈结构性,统治者骄奢淫逸,争阔斗富;经济上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已无法养活不断膨胀的人口,生产力凋蔽,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实际上,东方文明正面临着巨大危机,积弱积贫,大祸临头却浑然不觉。历史延续到清代末期至民国,传统社会崩坏,民族处在流血、死亡、挣扎和灾难的深谷之中,中国的家具及其设计已由旧日的辉煌走向式微。从历史的断代来看,可以认为在19世纪的中叶,或者把它定为1851年,中国家具的风格就出现了断流。其理由为:
(1)1841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和185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文明用"坚船利炮"摧毁了东方文明的自信心。1851年清朝皇帝结婚,宫廷竟然从西方进口家具。
(2)19世纪中叶,奥地利人托耐特(Michael Thonet)已掌握了实木弯曲技术,大量生产曲木家具,而几乎同时有美国人比尔特(John Henry Belter)开发出层积木技术,英国人普拉特(Samuel Pratt)第一个获得了"弹簧软包"的专利。这些实际上表明了现代家具的诞生。
(3)自19世期中期起,西方家具在家具风格动荡、变革的进程中,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开始了对现代家具的探索,从重装饰向重功能转变,从重手工向重机械转变。更重要的是,欧洲的理论家如拉斯金(John Ruskin)、科尔等人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结合"等"工业设计"的思想。
(4)19世纪初期,欧洲各国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英国为了向世界炫耀工业革命带来的伟大成就,在19世纪中叶提出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建议,很快得到了欧洲各国的响应。1851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材和玻璃结构,称之为“水晶宫”。
从19世纪中叶,西方家具开始实现现代化,而中国家具却走向了没落。值得指出的是,尽管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家具风格出现了断流,但是在局部仍然有着亮点,如上海一带出现的西式家具作坊如水明昌等,采取“西式中做”的方式,做出了一批很好的西式家具,并且在装饰方面应用了大量的中式纹样。另一个亮点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及周边地区生产的“新式家具”,它与二次大战后英国推行的“实用家具体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家具市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面向世界的,消费者也才真正开始了解国际家具的风格和潮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家具业如饥似渴地模仿欧洲家具、美式家具及和式家具是毫不奇怪的
7. 如何看待家具设计中的创新与传承
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悠久,曾经创造出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在现代家具发展的历程中,中国家具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尤其当中国现代家具面临全球化挑战的时刻,我们更应该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探索新路。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与创新历程中,寻找中国古代家具辉煌成就下的传统文化精髓与对外来文化吸收和借鉴的历史;并在全球化的广阔视野中,分析现代家具发展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从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现代家具发展的传统文化优势与面对全球化经济的阻碍,探讨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
中国传统家具作为中国古代设计史上一颗摧残的明珠,是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设计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要对传统家具进行创新设计。而在创新的过程中又要继承传统的精髓。传统与创新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可以说,传统与创新贯穿整个艺术发展史,是设计向前发展的动力。
8. 求 对中国传统家具的了解
到了三国时期,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了高型坐具胡床。
经过演变,中原地区出现了渐高型家具圆凳、方凳等,卧具床、塌等也渐渐变高,但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低矮型家具。 再到隋唐,多数人垂足而坐,高型家具迅速发展到完全定型,形成了新式高型家具的完整组合。
典型的高型家具椅子、凳子、桌子等已经出现,并且在上层社会中流行。 直到宋代,才完全普及。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到明清时代,基本定型为高型家具,而且能够依据人体的不同身形而制定家具的造型,具有了完善成熟的家具制造体系。
9. 对中国传统家具的思考
关于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思考 2007-7-17 11:23:31 猎网转载-中国木业资源 【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 一、关于责任的思考 就责任来说,作为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和家具人,应该看到我们是处在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
持续多年在经济建设上的高速发展引起了全球瞩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今天已经是作为世界第三第四大经济体出现。
作为中国家具人也同样是值得骄傲的。我们仅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走的家具工业化道路,建设出一个出口和产能居世界第一、具有现代工业水平的家具产业。
由于产业链的完整,使我们做传统家具的有了一个很好基础。 经济复兴的同时,文化也在全面发展。
对于自己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今天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都来得更加充分。一方面是由于政治的开明,另一方面是当今传媒的高度发达,也在于对历史深度的发掘,我们生活在今天有机会对于传统文化给于更多的认识。
所以,我们可以把传统家具放在一个更大的视角范围来看待,这里应该包括从历史、从人文、从民族等不同的角度,也还有今天生活习惯和要求的角度。 就责任对于企业家来说,应当还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
我们的企业家经过一二十年的创业,大多都完成了原始积累,企业有了一定的规模。所以我们的企业家现在所考虑的问题和十年以前不一样了。
除了企业发展之外还有的就是责任。这个责任包括了在传统家具的生产制作上继承发扬什么,需要给社会带来什么和给未来留下什么的考虑。
企业是基本的生产单位,我们想法的最终实现是通过企业,因此,我们的企业家要认清自己的责任,考虑除了发家致富还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二、关于方向的思考 (一)、对于中国传统家具来说,今天发展上的问题最大莫过于材料。
每一位业者都会亲身感受到这方面的压力,来自原材料供应与发展的矛盾是越来越突出,所以我一再呼吁在材料方面的革新。在今日传统家具的发展首要问题就是材料使用必须突破。
首先要突破现在所谓“红木”这个概念。“红木家具”本来是中国家具史发展上出现的一种本土文化。
“红木家具”作为一种产品、一种文化概念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历史上的“红木家具”是泛指一类家具而并非固定某种家具。
在树种分类里本来就没有“红木”这样一类种群和名词,一定要把一个文化概念用所谓的“科学方法”框起来,必然会产生荒唐的结果,进而形成“国标”其荒谬程度可想而知。“红木国标”作为一个木材标准,没有能够很好地听取使用者的意见,没有经过下游行业的意见征求就匆忙出台本身就有很大问题。
把木材标准即原料标准变成家具标准即成品标准就会出现更加荒唐的事情。这从本质上否定了历史上的“红木家具”概念,因为历史上和实际中就没有“红木”而只有“红木家具”,“红木家具”不仅仅指材料而是包括了制作工艺和承载文化的一种产成品。
如果把宣纸说成国画大家一定觉得非常可笑,其实指原材料为产成品也同样可笑。今天已经可以明显看到这些因素阻碍了我们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
在材料的使用上还必须突破传统的概念。目前传统家具所使用的木材就很有争议又比较狭窄,在今天资源缺乏环保呼声高涨的情况下,我们一定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一不要非硬木不用的“唯硬木主义”,只要木材的纹理好,加工上没有什么问题就应该为我所用。二要在全球范围开发有相当资源背景、生长周期比较短的木材,使之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又符合我们传统家具的审美概念。
总之要在材料使用上走出具有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 (二)、在发展方向上与材料使用的突破相反,在技艺上应该趋向保守。
在现代木材加工技术发展的情况下,一些传统技艺是需要坚持的,特别是传统家具的灵魂“榫卯结构”需要坚持。今天木材加工设备很发达,我们有理由把榫卯做得更好并这此基础上发扬光大。
只要保持传统技艺、发扬传统技艺,我们传统家具才有出路,才有生命力。包括打磨技术、涂装工艺等,一定要对传统技法加以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并在相当程度上坚持传统技艺。
技法上唯有雕刻的技法需要谨慎使用,因为今天的设备已使在硬木的雕刻变得相对容易,制作者往往把图案雕得很深。我们做的是家具不是工艺品,用是第一原则,而艺术上追求建议参看古希腊的浮雕。
(三)、从品种发展的角度挖掘传统工艺。目前,我们的传统家具品种比较单一,局限在红木白木的圈子里。
历史上我们有很多优良的传统技法和工艺,需要我们很好的发掘。既然是做传统家具,就要从历史、从传统中继承发扬。
在传统中漆家具和漆工艺的技法是十分值得我们注意的。漆工艺在我们的文化中地位很特殊,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并广泛使用,漆家具也是中国最传统的家具,由于一些原因,这些优秀文化没有很好的继承下来。
今天在我们这个文化复兴的时代,我们有责任把它们赋予新时代的面貌,从而丰富发展我们的传统家具概念。 三、关于在现代家具业中定位的思考 当代中国家具工业是一个很发达完整的工业体系,我们传统家具的发展作为其中一个部分完全可以此为参照,既吸收现代家具工业加工的长处又要与之保持。
- 最近发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