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中式家具参观

中式家具参观

1. 参观样板房需注意什么

般情况下,出于完善装修效果的考虑,样板间一般不会设置水、煤气、暖气等管道线路,样板房的居室,尤其是厨房、卫生间就显得十分敞亮。

样板房里不用做上、下水的考虑,因此,房间里也不会出现粗大的下水管和暖气管线,空调也是摆设,用不着穿墙破洞。而当消费者真的拿到现房时,那些铸铁管往往会无情地纵横在眼前。

因此建议购房者要站在现房而不是样板房的角度上考虑是否购买。其次,要注意样板房的尺寸比例是不是1∶1。

专家建议消费者不妨用米尺量一量,或以房间内长、宽方向的地砖数量折算一下房屋的面积,要问清房子的使用率是多少。样板房让购房人看到的只是住房的套内面积,而电梯、公用走廊、楼梯部分有多大却往往被人们忽略。

不同的楼型、不同的户型在使用率上都会有差异。同样的面积,使用率高的住房才划算。

另外,不要被“迷你家具”迷惑。很多消费者会有这种感受,样板间的每个家具、每件装饰都很恰如其分,可是当购房者摆入自己选购的家具时,却发现空间突然变得拥挤起来。

这是因为一些开发商会在样板房放上一些特制家具。 比如很多楼盘样板房的衣柜厚度只有30多厘米,而正常衣柜厚度一般不能少于45厘米;双人床只有1。

35米宽,1。9米长,而正常的双人床要达1。

5米宽,2。1米长。

因此,在参观样板房的时候,不要只注重外观所带来的视觉美感,被缩小了的家具迷了眼睛,要注意家具的尺寸是否符合市场的规格。

2. 新中式家具的发展该如何定位

早在今年9月份举办的第21届中国国际家具展以及第36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上,记者就已发现,新中式家具的品牌数量、展位面积以及被重视程度虽然飞速增长,但它们能否被更多大众消费者接受,却让人打个问号。

新中式家具蜂拥而至

对新中式家具,无论你是点赞还是质疑,都不能忽略一个变化——2014年至2015年,仅一年时间新中式家具品牌数量增长30%。

记者从第21届中国国际家具展主办方获悉,客流监测显示,新中式和新东方风格家具展位是今年展会现场客流量最大的品类之一,曲美家具“万物”、宣明典居“平仄”、U+家具等原创型新中式品牌在为期四天的展览中也成了每个看客不会错过的地方。这些蜂拥而至的新中式品牌,在努力自我展现的同时,也在接受着各位同行和消费者的考验。

据逛展过程中碰到的家具代理商郭先生观察,今年参展的新中式家具品牌至少比去年多了三成,去年自己只看中2个品牌,今年心仪的至少有6个。对此,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表示,中国消费者的审美逐渐回归,有想法的原创型新中式家具只要将传统和现代的互动分寸拿捏好,并传达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通常会受到更多关注。

部分新中式产品被疑“哗众取宠”

在往年对新中式品牌的关注中我们发现,消费者将其拒之门外的原因多为“设计过于形式化”、“好看不好用”、“离真实生活太远,不会搭配”等,当这些来源于生活的消费心声聚集在一起,常常让新中式家具面临“哗众取宠”的质疑。的确,大众消费者更希望花钱买到好看且耐用的新中式家具,而不是一件中看不中用的艺术品。设计应该首先考虑使用感受,别给生活添麻烦,也别成为使用者的负担,如果再能舒适耐用更好。

那么,曾经被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者的新中式家具,有没有从“小众设计品”向“大众耐用品”进行转变呢?然而,记者对上述问题的探访喜忧参半,其中一些新中式主流品牌在经历1—2年的市场摸索后今年有所改进,改良后的产品材质更耐用、设计更人性、套系也相对完整,展会中在一旁驻足观看的人时常会忍不住坐下或躺下试用,试用过后也大多微笑离去;而有些今年新出现的新中式家具品牌,追赶潮流的痕迹明显,虽然形神兼备设计感不弱,但参观者在这些家具品牌展示空间中的表现多为站在远处观赏时微笑,试用后起身则摇摇头。

合理定价和优质服务成新中式家具最大弊端

如果想让更多人成为新中式家具的使用者,甚至粉丝,记者认为合理的定价和优质的服务格外重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具品牌负责人告诉本报,一套价格在五六万元的新中式家具更容易被大众消费者所接受,这套家具里最好包括餐桌、双人椅或床架等一两个大件产品,但是目前多数新中式家具的价格偏高,少数品牌甚至开出天价。

此外,在售中和售后服务方面,多数新中式家具品牌也“差强人意”。比如,单品多于系列产品好看不好配,无法以自己产品为载体为消费者提供整体居室设计服务,销售人员对设计认知度较低很难为业主提供合理的选配建议以及部分新品牌在售后服务方面毫无经验等等。

3. 同样是家具,为什么新中式红木家具那么受欢迎

虽然70后、80后对中式红木家具都不陌生,但对其文化底蕴、艺术精粹了解的甚少。

在国际上素有"艺术家具"、"文人家具"之美称。而大多数国人意识到其价值还要从令人伤心的中国近代史说起。

尽管清末民初的爱好红木家具中不乏收藏者,但均未以此为主业,附带家中摆设,以图氛围。而洋人则以此为重,大规模地漂洋过海,陈列于豪宅大院、博物馆中。

1944年,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著书《花梨家具图考》,为其设立了第一个里程碑。1971年美国人安思远又著书《中国古代家具》,再度将中国古代家具以图录昭示,反映了洋人的艺术价值观。

这两个时期,前者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战争尚未平定之时;后者则是文化大革命的连天烽火之中,国人显然无暇顾及。当国人意识到中式古典艺术家具的艺术价值时,大量古红木家具流洋海外,不是博物馆展品就是一些收藏家的私物。

现今,中式红木家具之风再起。贵是因为红木家具木材稀缺,特作工艺相当考究,再就是现在工业都传统手工作业的冲击,使得中式古典家具显得极具品玩价值。

比如国内做中式红木家具相当出色的家具品牌友联为家,家具造型典雅、线条自然流畅、装饰简洁,浑然天成、不事雕饰;清式简洁气派壮重、精雕细琢,工料无所不用其极;观其形、赏其工、品其内涵,方谓赏之妙处。这种"形、艺、材"完美结合的红木家具,不受现在人追捧才怪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