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春秋战国家具
1.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主要有哪些类型,分别叫什么名字
1、漆木家具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以漆木家具为典型代表,形成我国漆木家具体系的主要源头,品类繁多。
从大量的出土实物中得知,春秋战国时的漆家具,不仅有漆俎、漆几等原有品种,还出现了漆木床、漆衣箱、漆案等新的品种。
彩绘木床:
我国最早的卧具,为后世各类床具的始祖。
楚式小座屏:
标志着中国家具开始具有纯粹的装饰欣赏价值。
2、灯具
春秋战国时,照明用的灯具开始出现,豆就是当时照明所用的工具,它是依照当时的食器——豆的形状制成。
当时人们是用豆脂作为燃料,将豆脂盛放在陶制的小碗里,放上一根灯芯,点燃照明。从古体字的“灯”就能看出,灯是从豆演变而来的。古籍中有记载:灯源于豆,瓦豆谓之登。
青铜器在当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研究认为,当时用青铜器做照明工具应该是贵族才享有的权利,粗制的陶器豆很可能是一般百姓用的。
3、食具
这一时期还没有发明桌椅,人们进食时仍然席地而坐,要将盛有食物的餐具放在食者面前的案上。食案的形状一般都是长方形,下面有四个短脚,案面上四旁有一道突起的周边,以防止食器滑出。
在上述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矮足漆案上放置的一双竹箸。说明箸已成为当时日常生活中主要食具。据先秦文献记载,箸是用来夹取羹汤中的食物。
食物的食具主要是鼎、壶、锺、钫、盒、盆、盘等。
2.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有什么特点
史前家具是指出现在远古时代至公元前16世纪的家具
史前家具的主要特征:
(1)家具雏形的出现。主要表现在木棺、木豆、木斗、木匣、木俎、木案等的创造。
(2)石斧、石锛等工具的出现。制作工具主要是石斧、石锛的应用,以及榫卯制作的石凿、骨凿、角凿、石楔、木棒出现。
(3)简单的结构形式出现。木构件横竖咬合,板与板相拼采用企口衔接结构形式。家具的挖磨、捆绑形式或支撑等工艺形式开始出现。
夏、商、周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
(1)家具母体形象的出现。俎,在虞氏时称为“完俎”;完,“断木为四足而已”(汉代郑玄的说法)。夏后称为“厥俎”,多用于祭祀,其形状是两侧腿间出现穿插的横枨。商时称为“具”,利用树枝多弯曲的特点,俎腿做成弧形,并穿插于落地加长的横枨上,使木结构趋于合理,这应该就是后来几案“拖泥”结构的母体形式。
(2)席、床等文字的出现。
(3)家具装饰纹样的漆画出现。
2.春秋战国时期家具(约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
这个时期,青铜器开始衰落,漆器开始大量生产。铁骑工具的产生、髹漆工艺的广泛应用以及技术高超的名工巧匠的不断出现,使得家具在制作和使用要求上都达到空前的高度。
家具品种:俎、案、几、床、舆、禁、座屏、箱和架。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的主要特征:
(1)鲁班、木工七部出现。战国的围栏大床和刳制而成的较大矩形箱子的出现。
(2)木工工具的变革,使家具制作有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造器具的使用和各个工种的分化,产生了规、矩、悬、水平、绳索等测量器;燕尾榫、凸凹榫、格肩榫开化寺出现。家具制作有了质的飞跃;搭接、榫结合的燕尾榫、凸凹榫、格角榫开始较合理地运用。
(3)家具装饰的兴起。髹漆和绘漆工艺的进步;雕花装饰家具中的雕花与雕绘渗透互补;编织工艺的大量出现。
3.春秋战国家具有哪些类
案,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
俎,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
凭几,供人们凭倚而用的一种家具,形体较窄,高度与坐身侧靠或前伏相适应。
禁,承酒尊的器座,可分为长方形与方形,有足与无足。其中,有足的称为“禁”,无足的称为“斯禁”。
庋具,一种贮藏家具,供储存衣物。战国庋具主要是箱,使用竹材或木材制作,早期由两块实木凿成,上下扣在一起。
座屏,带有底座而不能折叠的屏风,古代常用作室内主要座位后的屏障,或在较大空间建筑室内置于入口处,起遮挡视线的作用。
床,最早实物出土于长台关战国楚墓,长225、宽136厘米。床屉很低,仅高21厘米。床身用方木纵四横三组成长方框,各木件搭接后向外挑出作兽头状。木框上搭四根横牚,再上铺竹片,便于通风透气。据推测,竹片上还应有荐席和竹席。床框通体漆黑,以上朱漆彩绘回纹,立面一层,上面两层。床设六足,四角及前后中部各一,各足透雕两组卷云纹相对称,顶端凸榫,插入床身卯内。床足通体亦漆黑。床四周树栏,用竹、木条作成方格状,床栏前后的中部留缺口以便上下,通体漆黑。
4.中国家具的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以楚式漆木家具为典型代表,形成我国漆木家具体系的主要源头。楚式家具品类繁多:各式的楚国俎、精美绝伦的楚式漆案漆几、具有特色的楚式小座屏、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床……楚式家具有绚丽无比的色彩,浪漫神奇的图案,以龙凤云鸟纹主题,充满着浓厚的巫术观念。楚式家具作为一种工艺美术的早期形式,其简练的造型对后世家具影响深远。 全称楚式小座屏
标志着中国家具开始具有纯粹的装饰欣赏价值。 被广泛应用到家具装饰中,有浮雕和透雕等。开后世家具雕刻之先河。
中国家具 战国H形凭几:
其造型厚重古拙,标志着工艺美术从厚重的青铜艺术向轻巧的漆器艺术发展。
工艺源流
青铜铸造工艺大大发展,出现了失蜡法铸造方法。
5.春秋战国时期家具是怎么样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历史时期,奴隶解放和铁工具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时期出现了著名匠师鲁班,相传曲尺、钻、刨、锯和墨斗等木工工具都是由他发明的。春秋战国时期家具以矮型家具为主。
此时工艺成就最高的是楚文化髹漆家具,出土物也较多,如河南信阳战国楚墓出土髹漆家具中有姐、几、案、床、架等。漆案,案边有四个可提挽的铺首,案角镶铜,案足用铜铸件,案面髹漆彩绘。
1978年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衣箱,已采用框架结构和榫卯连接,用黑漆作底,用朱漆画有北斗和青龙、白虎等二十八宿天文图像。
6.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居设计
周朝未年,周天子失去了控制诸侯的能力,我国进入了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这时虽然战乱不止,但是各诸侯国的各自为政,振兴己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工人也从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社会按照历史的轨迹在前进,奴隶社会在朝着封建社会转变。
髹漆工艺虽然在古文献中早见记载,在西周墓中也见过漆俎;但是漆工艺得到较大发展的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时很多漆器已经取代了青铜器,漆家具的品种有明显的增加。战国的官方很重视漆工艺的发展,官方有专人负责管理,《史记》就记载着庄周曾为“漆园吏”。《春秋·谷梁传》中还记载了天子、诸侯、大夫等,按规定使用不同的漆色。这说明当时漆色丰富,髹漆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从大量的出土实物中得知,春秋战国时的漆家具,不仅有漆俎、漆几等原有品种,还出现了漆木床、漆衣箱、漆案等新的品种。这时的漆家具装饰技法多样,有彩绘和雕刻等手法,如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彩绘木床和雕花木案等,装饰纹样也很丰富,有涡纹、动物形象等,如湖北望山出土的漆座屏等,为后来汉代成为漆家具的高峰期奠定了基础。
7.1、春秋战国时期家具的历史背景和成就
1 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我国进入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
政治:奴隶社会朝着封建社会转变。
经济:重农抑商
文化:出现了老子、孔子等大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2、家具种类
青铜冶炼技术发展迅速(青铜四龙四凤方案);
大量的漆木家具代替青铜家具(漆木床、漆衣箱、漆案)。
床的出现是人类生活进步的标志。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出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床的实物。长2.18米、宽1.39米、足高0.19米、通高0.44米。床体髹黑漆,装饰红色方形云纹,六个床足雕成长方卷云纹。床框有两根横档,一根竖档,上面铺着竹条编小的床屉,床上有竹枕。
几面窄,供凭倚用,有一定高度 。
案是用于放置物品的用具,案面比较宽,但比几矮。(新兴家具)
8.春秋战国之前的家具是怎样的
中国春秋战国之前的家具是怎样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是很难的,因为一没有相关文献可查,二没有出土的实物,这也难怪,因为木质家具本来就容易腐烂,流传下来的很少。
直到1978至1980年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挖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中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家具。可见,想要研究春秋战国之前的家具是多么困难,即使这样,我们也很难知道这些家具的原来样式了。
是不是就没法更进一步研究了呢?不是的。 我们知道,家具不仅讲究材料,也融入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已经民族风情等。
只要研究与当时相关的文献,我们仍可以一窥当时家具的样貌。 实际上,我们发现夏、商、周时期的家具,都与礼有密切的、直接的关系。
中国两千多年以来流传下来的《周礼》、《仪礼》、《礼记》三部著作,简称“三礼”,为我们揭示古代社会的具体模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家具与礼的关系。 什么是“三礼”呢?三礼是《周礼》、《仅礼》、《礼记》三部著作的统称。
《周礼》又名《周官》,为三礼之首,主要记载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 《仪礼》主要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提倡一种有等级的人伦礼仪。
其中,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体现“亲亲尊尊”原则的礼仪,以《仪礼·丧服》最为详细明确,它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与血缘关系,又对后世社会组织、文化观念有重要影响。 《礼记》,为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汇编。
包括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等。可见其作者不止一人,且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或许是孔子的72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
从“三礼”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供人坐卧的席,供人依靠的几,供人载牲和盛放食物的俎,供人放置酒器的禁,如同后世屏风的斧依等等礼器,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生活里,尽管政治气息很浓,但其实际的使用功能与家具没什么两样。 可以这样说,我国现代家具都是起源于古代的俎、几、席、斧依、禁等。
可以说,几、俎就是桌案之始;禁、实就是箱柜之始;斧依就是屏风之始。《事物纪原》卷八云:“有虞三代有祖而无案,战国始有其称,燕太子丹与荆轲等案而食是也,案,盖姐之遗也。”
管如今已不再有这些家具,但这就是现代家具的起源。
9.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与外国家具的区别
周朝末年,周天子失去了控制诸侯的能力,我国进入了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这时虽然战乱不止,但是各诸侯国各自为政,振兴己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工人也从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社会按照历史的轨迹在前进,奴隶社会在朝着封建社会转变。 该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大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天文、历法、医学和建筑等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整个社会孕育着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与转变。
尤其是铁器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髙。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生产开始衰落,大部分生活用具被漆器所代替。
手土业很发达,冶铁业、工艺品制作业占有重要地位,光洁精致的漆器就是代表。铁器工具的产生、髹漆工艺的广泛应用以及技术高超的名工巧匠的不断出现,使得家具在制作水平和使用要求上都达到空前的高度。
从发掘出土的家具中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家具制作已经使用了卯榫。在河南、湖南、湖北等地春秋战国时期墓葬中,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大型木墓以及随葬器物,特别是木结构的榫卯技术,为了解当时木工技术成就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时有银锭榫、凸凹榫、格角榫和燕尾榫等,这些已与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方式相似,为后世榫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金属构件也在家具中得到应用,如安徽寿县蔡侯墓基坑底部发现残金叶及铜合页,证明使用铜合页把两个家具构件联系在一起,可以折叠、活动,丰富和增加了家具的结构形式及使用功能与家具的品种。
铜合页有临猗县程村东周墓出土铜合页,炎城战国墓出土铜合页,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出土的铜合页,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铜合页(较链)等各种形式。
- 最近发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