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钓鱼台七号院的家具

一、钓鱼台七号院的项目位置

海淀区玉渊潭北岸,航天桥向东1000米,阜成路南二街。钓鱼台七号院位于国家中央政务区核心地带,地处北京西三环内的玉渊潭公园北岸,东侧紧邻钓鱼台国宾馆,全国最为重要的金融街核心区近在咫尺,又与著名的科技文化区“中关村”相比邻,周边高等学府云集,文化氛围浓厚。

二、钓鱼台七号院缘起

钓鱼台七号院,缘起“钓鱼古台”。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钓鱼台在三里河西里许,乃大金时旧迹也。台下有泉涌出汇为池,其水至冬不竭。

凡西山麓之水流悉灌于此。”《明一统志》云:“柳堤环抱,景气萧爽,沙禽水鸟多翔集其间,为游客佳丽之所。”

相传金帝完颜璟曾偶塌于此,便筑台垂钓,名为“钓鱼古台”;元代初年,宰相廉希宪曾在此修建私人园林别墅“万柳堂”,成为盛极一时的游览盛地;明万历年间,慈圣太后将钓鱼台赐其父武清侯李伟,辟为避暑别墅;清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下旨重新修缮,将其定位行宫,并御笔钓鱼台,因此素有“皇帝钓鱼台”之称。

三、谁知道神秘的钓鱼台7号院

北京西部最贵楼盘“钓鱼台7号院”涉嫌侵权被查

2009年08月25日 08:10

昨天上午,因违法使用“钓鱼台”注册商标,位于海淀区阜成路的楼盘“钓鱼台七号院”受到海淀工商分局的调查。该楼盘目前售价每平方米7万余元,是目前北京西部最贵的楼盘。

海淀工商分局近期接到钓鱼台国宾馆方面的投诉,称“中赫置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开发的“东钓鱼台家园”(推广名:钓鱼台七号院)在广告中使用繁体“钓鱼台”字样,侵犯了其商标权。

工商部门调查发现,该楼盘工地的围挡、网站和楼书,均使用了“钓鱼台”繁体字样,其中,被钓鱼台国宾馆注册为商标、乾隆题字的“钓鱼台”匾,直接用到了楼书中。楼书中还写有“尽享钓鱼台国宾馆国家级资源”等字样。

海淀工商分局商标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如果该楼盘只使用“东钓鱼台家园”,不涉及侵权。因为该楼盘位于原东钓鱼台村,因此使用地名“东钓鱼台”不侵权。但使用乾隆御题“钓鱼台”图样和“尽享钓鱼台国宾馆国家级资源”等内容,则明显借助了钓鱼台国宾馆的名气。工商人员表示,如果证实该房地产开发商确实侵权,将书面通知其清除侵权字样。

记者了解到,“钓鱼台七号院”是目前北京西部最贵的楼盘。该楼盘目前售价7万多元/平方米,最小一套面积也要300平方米以上。也就是说一套房子最少要2000万元。按照相关法规,对于商标侵权行为,罚款数额为非法经营所得的3倍,违法数额无法计算的,则处罚10万元以下。

四、北京海淀钓鱼台七号院楼盘怎么样

钓鱼台七号院是由中赫集团投资开发,经中赫置地研发团队历时两年打造而成的大宅。

项目独占城市核心区最稀缺地段与环境资源,集历史文化价值、城市区位价值、自然景观价值、建筑产品价值等众多核心资源优势于一身。项目为专属于中国顶级背景客户群的精装100席湖岸宅邸。

房价消息 2011年5月23日,钓鱼台7号院4栋楼取得销售证,其中3号楼拟售均价达到30万元/平米,刷新了北京最贵住宅纪录。 2011年6月底,该楼盘最高售价从30万降至13。

5万,在京城仍属最贵楼盘。 价格说明:均价130000元/平方米。

付款方式:银行按揭贷款,一次性付款 户型图分析 F1复式 户型通透,布局清晰实用、客厅餐厅贯通设计,使空间更显阔朗 超大空中花园露台,种草种花种心情,畅享怡然自得生活 主次卧分区明朗,尽享自我天地 厨房防烟布局,保证室内清洁,惬意烹饪乐趣 书房主卧紧密相连,营造优雅生活氛围,宁静独享 G1复式 户型大气方正,紧凑布局,营造阔度空间,采光通风极佳 大尺度开间与挑高客厅,家居尊贵淋漓尽致 主次卧分区明朗,尽享自我天地 厨房防烟布局,保证室内清洁,惬意烹饪乐趣 上下双层别墅级享受,视野高人一等,改变一层不变生活。

五、北京钓鱼台7号院为什么那么贵

贵吗?不贵的,也就是几千万或是几个亿的价格啊。中国富豪好多啊。。。其实卖到50万一方或100万一方都行的。富豪嘛,他们最看重价格了,象征身份和地位的。对他们来说钱不算什么,只要身家够了就能买的。你家有50个亿还不买一套吗?富豪的虚荣心强啊,价格翻再个几十倍还有人买的,不管他值不值的。因为他们赚钱比花钱快(这是最简单的比例问题)。真的富豪在国外的,你没听说有人用4000万美元买了个二百来平米的房子吗?有钱你还能建个和故宫一样的宫殿。买这种房的富商和富豪是要花钱的(否则楼盘就赔了),你爸是涛哥或温哥什么的直接管他要就行了,不给就叫拆迁公司强拆了。开发商转嫁给富豪,富豪转嫁给人民。政!府看了房子领了钥匙保护他俩不被人民攻击。这都是伟大的什么什么干的啊!你不懂吗?

最后说一句,财富不是凭空而来的,其实他们花的都是广大老百姓的钱啊。全国人民一人剥削一块钱就是14个亿啊。而且中国人民都是那么的“有钱”。

六、钓鱼台七号院大院文化

经常在朋友聚会中听到人们讲“东富西贵”、“大院文化”等说法的典故,交往中也能感受到一些在北京西边长期生活的人气质与东边显著不同。尤其是在接触了钓鱼台七号院之后,这种感触尤为深刻,那种来自地脉历史文化中与生俱来的渊源,体现出一种深厚的低调与内敛气质,就象其身边的玉渊潭公园一样,深邃、博大而幽静。

建国之后的北京,“西贵”的传统在北京城依然延续下来,大量的党政机关、部委局办、科研院所和军队大院在京城西部区域兴建起来,并发展出北京独有的“大院文化”。

历史上的“北京文化”以三种文化为主要代表:以帝王为主体的宫廷文化;以官僚士人为主体的士大夫文化;以平民百姓为主体的市民文化。那么建国之后,最能代表北京城地域文化特征的,就是“胡同文化”和“大院文化”了。

胡同文化其实就是北京市民文化的延续,而与之相对应的“精英文化”,在宫廷文化和士大夫文化消失之后,应该说由“大院文化”承载并发扬光大。

作家洪烛在一篇名为《北京的大院》的文章里写道:“很久以来,北京市民的居住环境有两种特色:首先是胡同多,据说真正带有土著血统的老北京,大多散落于古色古香、‘一箪食、一瓢饮’的市井生涯;其次,则是大院多。”大院通常分为两类:一是部队、部委,二是大学、科研院所。这些“大而全”或“小而全”的大院,到1980年末,已多达2.5万个。

我们所理解的北京大院主要形成于建国以后,大批的军队和科教人员进驻北京,组建各大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而当时的北京城,二环以内的规模已经成型,于是就在内城外盖起了一片片的楼房,其中有些还修起了围墙,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大院。据说,建国初期,北京城百废待兴,为了保护古都,梁思成与陈占祥吸取巴黎与伦敦的前车之鉴,建议把新的行政中心建在西郊。梁陈方案很快被否定,所幸军队大院被留在了内城外。

每个大院都是一个较为独立的单元,大院四周被围墙圈着,内容重要的大院大门有哨兵持枪把守着,其他大院大门也有传达室人员看护着;围墙里面居住的一般是夫妻有一方为该大院所属单位的职工因此它与现在的社区和小区的根本区别在于此,也由此和当时“大杂院”和台湾的“眷村”有所区别。虽然大院里的职工住房也按职务级别之分有大小高低等级,但那时候一般来说官兵之间干群之间穷富都差不多,因而表面上也看不出太大的区别。而那时的大院建筑大多采用的多是青砖灰瓦,屋顶为平顶的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中,这种“大屋顶”的建筑已经形成了基本美学特征。在北京的团城承光殿、雍和宫万福阁等建筑身上,也能看到相似的影子。这种建筑文化的传承演绎成了现在的大院文化。

许多单位大院就是一个五脏俱全功能兼备的小社会,有自己的保卫部门、商店、医院、食堂、子弟学校和娱乐场所(当时的流行称呼为“俱乐部”或影剧院)以及球场等等,大多数是福利性质的。因此,人们的一般生活需求足不出大院就能解决,使得大院内部自给自足人们之间内部的联系就更加紧密和频繁而与外界的就少了很大一部分的接触和往来。

大院里的孩子父辈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艰苦革命斗争后进入了北平城,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革命精神、英雄气概也沿续下来。表现出的是强烈的正义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包融性气质。但随着社会身份与级别的确定,在这些英雄们的后辈人身上所体现出来则是另一种出身高贵的红色家庭特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今媒体对大院文化的热炒,也是对多元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在当今这个社会市场化、文化世俗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这也是当代中国城市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追忆。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