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古典家具书籍

一、关于家具结构的书籍有哪些

关于家具结构的,有《家具制图》《家具结构》 关于家具产业的,《家具制造业生产管理实务大全》《家具制造业工艺技术实务大全》《家具制造业品质管理实务大全》《家具制造业物料控制实务大全》《家具制造业采购管理实务大全》《家具制造业现场管理实务大全》《家具制造业市场营销实务大全》《家具制造业专卖店管理实务大全》《家具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大全》《家具制造业生产管理制度大全》《家具制造业木材、板材、薄片采购》《家具制造业设备、工具、刀具采购》《板式家具》《实木家具》《中国家具市场分析》《家具业市场营销制度大全》《千万不要加盟的十五类家具企业》《中国主要城市家具卖场分布》。

二、讲中国古代家具的书有哪些

书名:古代家具知识30讲:我爱收藏 作者:杨海涛 编著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 中国古代家具拍卖图鉴(上下卷) 作/译者:施大光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书名:明清家具(上)——北京文物鉴赏丛书 作者:田晓 等编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书名:明清家具鉴藏(全四卷) 作者:胡德生 主编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书名:中国古典家具收藏鉴赏500问-收藏馆 作者:张加勉 编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书名: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家具卷) 作者:《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编委会,北京市文物局 编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书名:收藏故宫:你应该知道的200件紫檀家具 作者:宋永吉 主编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三、求介绍中国古代家具史的书籍

《中国家具真伪识别》胡德生 《家具史话》李宗山 《中国红-传统家具》 《古典家具:中国明清家具收藏鉴赏》 《中国床榻艺术史》 《家具里的中国》 嘉木堂家具文房系列,一套8本。

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

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

古代家具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626378.htm#2_1。

四、有什么经典的家具书籍

很值得看的!先学一些平面构成,看一些类似《秩序感》、《构成研究》、《艺术设计的点、线、面》之类的书,后两本在国内比较冷门,但是很经典很透彻,学习这些才能在设计家具立面时保证美感、节奏与韵律,其实就和音乐的谱曲与编曲一样,一切艺术的最高解释形式就是音乐。

学一些人机工程学方面的东西,这方面的书很多,《室内设计资料集》里边人体尺度方面的东西很多,学好这些能保证你设计出来的家具在人使用的时候感到舒适与顺手。往往满足各种人体尺度的家具与构成学的美观要求会偶合。

学一些材料学方面的知识,板材家具的话,知道板材的规格,还有板材的特性、强度、各种优点劣势,能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板材的利用率,做到既满足美观实用强度的基础上又不浪费材料,要在工厂去看整套家具的生产过程,了解各种五金与连接件的使用,并且亲自参与安装过程。实木的话就要多了解各类木材的特性,某种木头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一定要搞清楚,所有材料都要扬长避短。

虽然,现在都是工厂化的现代设备生产家具,但是有时候自己用小工具动手做一些小玩意也挺有意思,推荐《彼得.科恩木工基础》,算是个小小的入门。

五、想了解中国古代家具史应该看什么书

嘉木堂家具文房系列 一套8本 1500元包快递

年轻时伍嘉恩在欧、美、加求学,197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明朝家具,1981年回到香港,1987年在中环毕打行一楼创办Grace Wu Bruce,正式从收藏家跨度到职业行家。起初她只做博物馆、行家生意,不喜欢与不知明朝家具好坏的人打交道,只愿意和明朝家具追求者交流。结果资深收藏家接踵而来,伦敦知名骨董商Eskenazi过去伍嘉恩是他的客户,现在回过头来要她让家具给他,原因是香港紧临古家具货源地中国大陆,拥有地利之便,伍嘉恩比欧美骨董商更能得到资讯和货源。她的店自然成了欧美博物馆专家、行家来香港必到之处,除此香港本地也慢慢出现喜欢明朝家具的收藏家,如业承耀医师等。正因为伍嘉恩对明朝家具的专业,她在香港的店成了经营明朝家具的象征。 在中环毕打行,为让这些家具看起来像雕塑艺术品,表现出明朝家具的线条、比例之美,伍嘉恩把展出的明朝家具都放置在台座上,展示空间也全部漆成白色,放在纯白空间、台座上的家具,看起来有如雕塑艺术品,而不单只是用具,这对当时欧美、亚洲、甚至全世界的中国古家具爱好者,是新的体验与惊讶。因此伍嘉恩在香港中环毕打行创办Grace Wu Bruce首展立刻吸引全世界中国古家具爱好者目光,让中国明朝家具地位从实用性提升到艺术品的陈设品味。 回到香港的伍嘉恩更常接触到中国文化,到苏州后对中国庭园十分心仪,便尝试将二份喜爱结合为一。中国庭园的奥妙就在借景,景借的好,空间便有生机、有变化,以致1993年参加伦敦GHAF展时,便把中国庭园做为空间规划元素,例如把庭园常见的圆门、六角门、花瓶门做为过道区隔展览空间,让空间充满趣味生机,再把展出的古家具放回它该有的位置,空间还是纯白、没有旧建设的繁杂,展品一目了然,让明代家具在拟古的现代空间找到它新的生命,这次空间规划赢得当年博览会的设计大奖。除此,在1994年香港亚洲艺术Art Asia展,更建了一幢模拟苏州园林现代古建筑来展示她的明朝家具。 1994年嘉木堂搬到了新址,在中环靠近荷里活道的亚毕诺道三号环贸中心701室。这是一幢商业大楼,新址位于七楼,为让新址能呈现明代家具之美,她营造了一个有如庭园般的明代家具空间。入口有石板间道,纯白仍是她坚持的,在伦敦、新加坡、香港博览会见过的现代苏州庭园移到了新址。迎面而来,王世襄所写《嘉木堂》三个书法大字正挂在墙上。过去伍嘉恩经营的家具店,只有英文名Grace Wu Bruce,没有中文名,王世襄就以伍嘉恩喜欢木制古家具,为她取了《嘉木堂》,从此伍嘉恩的店有了中文名。

1998年伍嘉恩更在伦敦设立伦敦《嘉木堂》,一如香港《嘉木堂》的空间规划,伦敦《嘉木堂》也是纯白的展示空间,从1987年创立香港《嘉木堂》、1998年创立伦敦《嘉木堂》至今,伍嘉恩共为中国明朝家具举办过二十八次展览,相信比全中国的类似展览次数还要多,这二十八次展览为中国明朝家具从只是用具,变化成艺术雕塑品的观念起了重要奠基作用。 2002年伍嘉恩对中国文房清供感兴趣,并与《翦淞阁》、《泥留斋》两位收藏家在10、11月分别在香港、伦敦举办展览,这两位展览的专业与鉴赏能力,让伍嘉恩《嘉木堂》顺利打入了清供经营项目,从此在项目上占有一席之地。

伍嘉恩与文房清供的接触比明朝家具要早的多,学生时代便常逛骨董店,零用钱几乎都花在这些小玩意上。1987年开业经营明朝家具后,喜欢收藏文房清供的兴趣却不曾间断。香港冯平山博物馆和东方陶瓷学会1986年举办《文房萃珍展》,她便曾参与统筹,这个隐而不宣的兴趣直到去年才以《翦淞阁——文房清供展》对外宣告。

伍嘉恩成功的关键在于为文房清供打到新的定位,过去虽然有许多人经营文房清供市场,但多是一般的文房品,无法论述它的来历和作者,但伍嘉恩《嘉木堂》展出的文房清供品,件件都有清楚来历论述,这就有如瓷器市场的官窑,器物上有款、有皇帝年号,同样的,嘉木堂展出的文房清供多有作者款或制作年代,如此便区隔了与其他业者的差距,进而为文房市场开辟出一条类似官窑瓷器鉴赏之路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