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红楼梦家具吴 吴梅村 红楼梦
红楼梦里宁荣府到底在哪儿?
红学研究有所谓的“南北之争”。
由于《红楼梦》的巨大影响,所以从乾隆开始到现在的二百多年里,大家在看小说的时候,都在猜测,都在问:《红楼梦》里面写得这样富丽堂皇,里面的各种文化现象以及它所反映的自然风貌,究竟是在北京还是在南京?这里历来有争论,出现两派。
一派是北京的京派,一派是南京的宁派。
依照吴先生的观点,《红楼梦》里面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自然风光,还有文化特征实际上体现的是南方文化。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首先以林黛玉为例。
林黛玉这个形象主要代表的是南方文化,林妹妹的气质、她高雅的文化背景都代表了南方文化。
她的潇湘馆以竹子为衬托,潇湘馆周围是一片翠竹林,竹林在《红楼梦》里描写得很生动:“凤尾声声,龙吟细细”。
竹代表的是南方文化。
六朝时一本名著《世说新语》里专门写到竹子。
王羲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王献之,是个大书法家,第二个儿子是王徽之。
王徽之最喜欢竹子,他说别的东西可以不要,欣赏竹子是一天都不能少的。
所以林妹妹是从南方文化陶冶出来的。
竹子又代表一个人的气质、气节,而且很高雅。
竹子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称为岁寒三友,代表人的高贵品质。
竹子只有在南方才能形成一片竹林,当然北方也有竹子,但长不好。
前几年北京为了拍电视搞了个大观园,也搞了个潇湘馆,在潇湘馆周围也种了竹子,但竹子种了几年也长不好,又黄又瘦。
林妹妹潇湘馆的竹子当然是南方的竹子,这是南京的一种特色。
更重要的一点是,大观园的生活原型在南京。
这是南北之争的热点。
现在研究《红楼梦》的专家都在北京。
周汝昌是天津人,生活在北京。
以他为代表,他一定说大观园在北京。
他说大观园在恭王府。
恭王就是恭亲王。
他考证说大观园在恭王府。
把他的资料一看,原来周先生把因果关系颠倒了。
恭王府是因为恭王的一个妃子喜欢看《红楼梦》,而依照《红楼梦》的大观园建造的。
曹雪芹在康熙、乾隆时期,而恭王府建于同治年间,所以说他颠倒了因果关系。
大观园究竟在哪里,实事求是地说,从文艺创作来说,不必说一定在哪里,这是作家的艺术创作。
换一个概念来讲,如果说大观园的生活基础在哪里,那就可以探讨、考证。
当时有一个有名的文学家袁枚。
袁枚,字子才,曾作江宁县令,四十岁就辞官。
他喜欢作诗,喜欢南京,看中了现在广州路到乌龙潭的园林,买下来。
这个地方,原是曹雪芹家的,曹家被抄家后,转到隋赫德手里,后来隋赫德又被抄家,园林就被袁枚买下来,取名为随园。
随园的正门在珠江路的北门桥,西门一直到乌龙潭,是当时江南最大的园林。
广州路在当时是随园的一个很大的池塘,两边的山叫小仓山。
袁枚《随园诗话》里有好几个地方讲到《红楼梦》和曹雪芹家,有的地方讲得不清楚,但有一个地方讲得很清楚:“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
”(另外,“明义诗:随园旧址即红楼。
”)他说《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实际上就是他的随园。
我们知道曹雪芹的家在南京。
曹雪芹祖籍辽阳。
努尔哈赤实行八旗制度时,他祖先成为汉军正白旗的军人,随多尔衮入关,立了军功,进了内务府。
后来曹雪芹的曾祖曹玺的夫人成为康熙的保姆。
康熙当了皇帝后,就重用曹家,任命曹玺担任江宁织造。
曹家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汉人,同时又是八旗子弟,而且是康熙皇帝的亲信。
所以康熙皇帝派曹玺到江南做民族团结工作。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第三次南巡到南京,住在曹雪芹家里,他了解到明遗民以明孝陵为象征进行反清活动。
康熙很有政治家的气派,写了“治隆唐宋”,评价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的功勋超过唐宗宋祖。
康熙写完后,交给江宁织造刻碑。
这时已是曹寅任内。
江宁织造原三年一任,但为了让曹家作民族团结工作,一直让他家做下去,曹玺做了曹寅做,然后是曹顒、曹頫一直作了五十八年,后因抄家而去北京。
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四次住在曹家。
了解这一层关系后,我们就可以知道《红楼梦》写的是有史实为根据的。
《红楼梦》里写的东西都是当时大臣们家里无法比拟的。
无论衣食住行都是当时第一流的。
宝玉住的怡红院里都是进口货:自鸣钟、弹簧门等等,晴雯补的裘也是俄罗斯进口来的。
吃的东西更不用讲,吃茄子要用十几种配料,十分讲究。
这是为了招待皇帝,用的是南京最好的厨师。
《红楼梦》第十六回,王熙凤与曹嬷嬷闲聊时写到接驾四次,与曹家的接驾次数相符。
曹家在江宁织造府,就是现在的大行宫。
后来大行宫小学造房子,挖地基,挖出了曹家花园、假山等遗物,地下的挖掘证明了吴先生考证的正确性。
曹家在南京的遗迹一共有十三个地方,最重要的是随园与大行宫,此外还有江宁织造局工厂、家庙、明孝陵等等。
红楼梦里面所记录的事情都是真实的吗?
《红楼梦》虽然也写出了大历史背景下的一些事情,但是终究它不是史书,也并非以史书为基础,所以它的真实度,只能从小说中,以及红学家们的研究中找答案了。
现在红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红楼梦》(指曹雪芹所写前八十回)的故事是曹雪芹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写照,根据著名红学家刘心武的观点,《红楼梦》中贾宝玉就是少年的曹雪芹,而曹雪芹少年时期就是乾隆年间,根据这个观点,许多历史事件都能在书中找到影子。
当然红学界历来争论很大,其它观点也有很多,我个人比较偏向于刘心武的观点。
大观园究竟在南在北?大观园在南方还是在北方,曾经争得有亦乐乎。
大观园即随园之说虽然未有多少人相信,但仍有很多人不愿意听凭大观园"迁"到北方去。
于是,又有江宁织造府署西花园说、摄政园说。
大观园在江宁(今南京)的可能性似乎又比在苏州大一些。
认为大观园在南方、在南京的一派,注意到了《红楼梦》中的种种蛛丝马迹。
首先是《红楼梦》里存在一些吴语,如面善(面熟)、老宅(老屋)、横竖(反正)、医生(大夫)、生意(职业)、寒毛(汗毛)之类。
其次是大观园里的自然景物,潇湘馆的竹子、路上的青苔、红梅、桂花树,水里的菱、园中的芭蕉、餐桌上的鲜笋,都不像在北方。
贾府中有穿堂、花墙、花厅、竹桥,用的东西有手炉、脚炉、熟炭、火箱,饮食中的惠泉酒、火腿炖肘子、酸笋鸡皮汤、酒酿清蒸鸭子、胭脂鹅脯等等,都打上了江南风物的印记。
可是,十分遗憾,说明大观园在北京的证据更多。
在《红楼梦》里,到处都给人大观园在北京的感觉。
《红楼梦》中的人提到南京、苏州的时候,给人一种遥远的感觉。
苏州姑娘林黛玉进京,不像是进南京。
后来林如海病逝,贾琏送林黛玉回扬州奔丧,也不像是从南京回扬州去。
如果从南京到扬州去奔丧,凤姐和平儿就不会晚上"屈指计算行程该到何处"了。
小说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贾母闻信赶来,痛斥那将儿子往死里打的贾政,并扬言"去看轿!--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如果大观园就在南京,"回南京去"又从何谈起?《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还提到,宝钗问邢岫烟,把棉衣当在哪里了,邢岫烟回答:"叫作'恒舒典',是鼓楼西大街的。
" 《红楼梦》中忽南忽北的描写,好像有意在要和红学家捉迷藏,一般读者是不费这种心思的。
只有学者才能心甘情愿地去挨这种累。
早在二十年代,俞平伯先生就在他的《红楼梦辨》中设了专节来研究"《红楼梦》底地点问题"。
俞先生研究的结果仍是无法肯定,却是有了如下无奈的感慨: 所以说了半天,还和没有说以前所处的地位是一样的。
我们究竟不知道《红楼梦》是在南或是在北?绕了 半天的弯,问题还是问题,我们还是我们,非但没有解决的希望,反而添了无数的荆棘,真所谓"所求愈深所得愈寡"了。
这种无奈,充分表现出红学界在曹雪芹的"烟云模糊"、"故弄狡狯"面前产生的迷茫和失落。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鸣,以及"内查外调",大多数的红学家终于克服了自己的迷茫失落之感,站稳了脚跟,决定把大观园放在北京。
江南方言、景物、风俗被解释成曹雪芹对童年少年时期生活的回忆。
一切主张大观园在江南的论据遭到了有力的反驳。
谁知到了七十年代,有人重新提出《红楼梦》的著作权问题,提出曹雪芹是在石兄的《风月宝鉴》的基础上改成了《红楼梦》一书。
并认为石兄心目中的贾府在南京,而曹雪芹对南方的生活不太熟悉,他不能不按北京生活来加以描写。
如此一来,曹雪芹就把大观园从南京"搬"到了北京。
于是《红楼梦》中出现了时南时北的混乱。
这种说法一出来,而且又和《红楼梦》著作权的公案纠缠到了一起,于是,大观园的"园址"又成了问题。
曹雪芹假若泉下有知,对此极严肃、极认真的大观园"园址"之争,不知当作何感想?对于《红楼梦》里的地址问题,我们不妨看看脂评: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
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曹雪芹的本意就是"不欲着迹于方向","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
在语言上也是忽南忽北,如脂评所主说:想这一个姑娘非下称上之姑娘也。
按北俗似姑母曰姑姑,南俗曰娘娘,人说话语气及动用照饮食诸类,皆东西南北互相兼用,此姑娘之称,亦南北相兼而用无疑矣。
(第三十九回) 《红楼梦》采用这种忽南忽北,"地北相兼而用"语言、景物、地点,可能有如下两方面的原因:作者在江南、在北京都生活过,素材兼取南北,语言南北杂陈,此为原因这一。
作者不愿意使素材的来源太显豁,以避免某些"原型"的不满与反感,避免文字狱的迫害,此为原因之二。
有专家注意到,曹雪芹的挚友敦敏在诗中提到曹雪芹的时候,不是说"秦淮风月忆繁华",就是说"秦淮旧梦人犹在"。
可见,敦敏知道,曹雪芹所回忆的繁华梦是在秦淮,从未听说曹雪芹在北京有过什么繁华梦。
后来,又有了大观园即随园说,虽然随园并非大观园,但大观园在南方并未受到怀疑。
红学研究有所谓的“南北之争”。
由于《红楼梦》的巨大影响,...
《红楼梦》第一章中“潘安子建西子文君”各指谁?
1、 潘安是魏晋时期中牟人,本不叫潘安,叫潘岳,字安仁,乳名叫“檀奴”,金庸的小说看多了,你就会联想到“檀郎”和“檀奴”的关系。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 潘岳,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西晋时河南中牟人氏,表字安仁,小字檀奴。
其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
潘岳年轻时,坐车到洛阳城外游玩,当时不少妙龄姑娘见了他,都会怦然心动给他一个“回头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着他走。
因此常吓得潘安不敢出门。
有的怀春少女难以亲近他,就用水果来投掷他,每每满载而归,于是民间就有了“掷果盈车”之说。
以至后世文学中“檀奴”或“檀郎”也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
有个叫张孟阳的相貌奇丑,也学着潘岳的样子去郊游,但每次出门,妇人就往他车上吐唾沫,扔石头,石头倒也满载而归。
典型的男性版东施效颦! 2、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
字子建。
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
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
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
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
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
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
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
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
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
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
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
3、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
“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
“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
天生丽质。
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
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
传说吴被灭后,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4、卓文君,西汉临邛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
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
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
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
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
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
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
<<;红楼梦》的另作者是谁?曹雪芹死后隔了多少年,高鄂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 在20世纪初,“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中国学界的争论,这个争论至今仍然存在。
大致上可分为二说:一、红楼梦是由曹雪芹所撰写的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
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
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
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二、红楼梦的作者另有其人。
《红楼梦》第一回正文中,将作者归之为“石头”,这自然是小说家言。
紧接著又提到,此书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
而早期抄本中的大量脂批则直指曹雪芹就是作者。
如甲戌本第一回有批语:“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
”脂批还多次说《红楼梦》的故事很多取材于曹家史实,也可作为旁证。
由于脂批中透露作批者与曹雪芹及其家族关系紧密,也熟知甚至部分地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因此脂批可以说是曹雪芹作为《红楼梦》作者的最直接证据。
清代诗人明义在其《题红楼梦》诗序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
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
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
”另一位清代宗室诗人永忠作于乾隆帝三十三年的咏《红楼梦》诗题曰:“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
这大概是除《红楼梦》本身和脂批之外,最早指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明义和永忠都是曹雪芹同时代人,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认识曹雪芹,但他们与曹雪芹的朋友敦诚、敦敏兄弟有密切往来,因此他们的说法被认为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但迄今没有在敦诚、敦敏兄弟的文字中找到关于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另外,在与曹雪芹同时代或稍晚的袁枚、裕瑞等人,以及更晚的其他人的笔记中,也都有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在对清人笔记和曹雪芹家族考证的基础上,确定曹雪芹为《红楼梦》作者,从此成为定说。
稍后脂本脂批的发现更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
近年来虽不断有人提出《红楼梦》作者另有其人,但均缺乏足够的证据。
■关于后40回作者 程伟元在120回本《红楼梦序》中说,后40回中有20余回是他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找到,剩余10数回则得之于“鼓担”,他和高鹗只是“细加厘剔,截长补短”。
但多数人相信,后40回实际上全出自于程高二人之手。
近年来也有人提出,后40回续书者另有其人,程高确实只是作了编辑工作。
也有人相信,后40回中有部分曹雪芹的旧稿。
1981年,陈炳藻通过对红楼梦的数理统计,得出全120回皆为曹雪芹原作的结论。
学术界依旧没有对此达成普遍共识。
参考文献:
《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
《清明上河图》简介《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
传世名作、一级国宝。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
少年时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游学,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自成一家。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代表作,曾经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
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 筑和民生。
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 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 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全图分为 三个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
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
一片柳林,枝头 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
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
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
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 有在饭铺进餐的。
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 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
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
宛如飞虹,故名 虹桥。
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
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 只通过。
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
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
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 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
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 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
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
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绘画史上名为《清明上河图》的画幅很多,但真本毕竟只有一幅。
经过众多学者、专家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都认为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幅是北宋张择端的原作。
其它的同名画作,均为后来的摹本或伪托张择端的臆造本。
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的画卷本幅上,并无画家本人的款印,确认其作者为张择端,是根据画幅后面跋文中金代张著的一段题记。
张著的题记也仅寥寥数语:"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也。
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
"不过,张择端的姓名并未见于北宋后期成书的《宣和画谱》,有人推测说,可能他进入画院时间较晚,编著者还来不及将其收编书中。
正因为《清明上河图》在细节描绘上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后代的好事者才会不厌其烦地反复制造出无数的仿本和伪本。
《清明上河图》历经的劫难 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
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
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 。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
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1) 装裱匠以假易真 《清明上河图》,最先由宋徽宗收藏于北宋宫廷,公元1126...
曹雪芹的资料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
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
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
清朝建立后,曹家成为管理宫廷杂务的“内务府”成员。
曹振彦因建立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
从曹振彦之子曹玺(即雪芹曾祖父)开始,曹家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60多年。
康熙南巡六次,有四次住在曹氏任职期间的织造府内。
曹玺之妻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
曹家与皇帝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属于最高统治层中的成员。
曹寅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是有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工诗词,又兼作戏曲。
曹雪芹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了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
雍正五年(1727),大约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雪芹之父曹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等罪名,被人参奏,革职抄家。
次年曹家从南京迁回北京。
大约在乾隆元年(1736),曹家家道稍有复苏,但不久便彻底败落。
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生活十分穷困,靠朋友接济和卖画维持生计。
他性格豪放,喜欢饮酒,多才多艺,工诗善画。
“诗笔有奇气”,诗风接近唐代诗人李贺。
他有气骨,孤傲不屈,嫉恶如仇。
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写作长篇小说《红楼梦》。
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80回以后也可能有部分残稿,但佚失不传。
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同名条目分支
还珠格格里扮演小桌子的个人资料
还珠格格里扮演小桌子的是:李楠。
李楠,中国内地实力派演员,1965年1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成长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系。
2012年12月7日,一条微博将他重新带到了观众的视线中,天生“娃娃脸”的他被称为“逆生长”的典范。
首次进入电视剧领域的是《87版红楼梦》,被导演选中扮演贾宝玉的书童茗烟。
代表作有电视剧《康熙王朝》、《还珠格格》第一部、《新聊斋志异》等。
早期参演的电影有《二子开店》、《傻冒经理》、《那年的冬天》等。
他优秀的演技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走红后被网友称为“逆生长大叔” 。
...
有谁知道燕窝的做法具体是怎么样的
做法:燕窝的处理:1.燕窝用清水浸透,期间换水1-2次,浸发后去除清洗杂质和细毛。
2.将浸透后的燕窝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热滚水盖好,再将炖盅放入锅内,注入热滚水,水位至炖盅高度的一半,然后用慢火炖30分钟。
3.燕窝炖好冷却后便可以用保鲜膜封好放入冰箱中,可以存放一个星期。
大学生必读书目100本
下个 中国历史文化v5版2.03G很全四库全书类 的目录四库全书类\子部\儒家类 的目录(23册)申鉴 知言 读书分年日程 北溪字义 呻吟语摘 朱子语类 袁氏世范 近思录 家范 童蒙训 中说 帝范 中论 扬子法言 潜夫论 新序说苑 新书 盐铁论 新语 孔子家语 荀子 孔丛子四库全书类\子部\小说家类 的目录(46册)次柳氏旧闻 明皇杂录 西京杂记 世说新语金华子杂编 南部新书 渑水燕谈录 钱氏私志闻见后录 闻见录 山房随笔 异苑桂苑丛谈 睽车志 开天传信记 大唐传载酉阳杂俎 博物志 太平广记 唐阙史宣室志 杜阳杂编 神异经 搜神记山海经 穆天子传 四朝闻见录 默记唐语林 湘山野录 龙川略志 龙川别志归田录 青箱杂记 北梦琐言 洛阳缙绅旧闻记唐摭言 玉泉子 松窗杂录 唐国史补因话录 唐新语 朝野佥载 鉴诫录儒林公议 搜神后记四库全书类\子部\杂家类 的目录(39册)公孙龙子 金楼子 鹖冠子 尹文子刘子 鹤林玉露 寓简 敬斋古今黈齐东野语 居易录 画禅室随笔 言行龟鉴钝吟杂录 鬼谷子 池北偶谈 分甘馀话仇池笔记 东坡志林 麈史 梦溪笔谈风俗通义 封氏闻见记 日知录 论衡容斋随笔 兼明书 白虎通义 中华古今注化书 两同书 反经(长短经) 颜氏家训淮南鸿烈解 人物志 吕氏春秋 爱日斋丛抄冷斋夜话 墨子 慎子四库全书类\子部\医家类 的目录(13册)濒湖脉学 奇经八脉考 神农本草经 金匮要略铜人针灸经 备急千金要方 颅囟经 医学源流论褚氏遗书 难经本义 伤寒论 素问 灵枢经四库全书类\子部\道家类 的目录(12册)列仙传 神仙传 关尹子 周易参同契亢仓子 无能子 文子 道德经云笈七签 抱朴子内外篇 庄子 列子四库全书类\子部\释家类 的目录(11册)罗湖野录 佛祖历代通载 释氏稽古略 法苑珠林五灯会元 禅林僧宝传 宋高僧传 开元释教录 广弘明集 弘明集 林间录四库全书类\子部\兵书类\武经七书 的目录(7册)孙子兵法 吴子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唐李问对四库全书类\子部\兵书类\其他兵书 的目录(22册)孙膑兵法 百战奇略 握奇经 鬼谷子将苑 何博士备论 三十六计 守城录孙子略解曹操注 兵制 阴符经 太白阴经 素书 备论 乾坤大略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虎钤经 言兵事书十七史百将传 武经总要 投笔肤谈 练兵实纪四库全书类\子部\其他 的目录(41册)林泉高致 古今刀剑录 周髀算经 邓子橘录 官箴 北苑别录 益州名画录折狱龟鉴 画继 图画见闻志 法书要录太玄经 茶经 三命通会 茶录缉古算经 初学记 乐府杂录 管子太平御览 葬书 月波洞中记 棠阴比事孙子算经 天玉经 宅经 青囊奥语禽经 洛阳牡丹记 灵城精义 撼龙经古今刀剑录 北山酒经 书断 法言义疏齐民要术 古画品录 九章算术 艺文类聚韩非子四库全书类\经部 的目录四库全书类\经部\十三经 的目录(13册)尔雅 左传 尚书 周礼 易经 仪礼 孝经 诗经 孟子 论语 礼记 谷梁传 公羊传四库全书类\经部\十三经注疏 的目录(13册)仪礼注疏 周易正义 周礼注疏 孝经注疏 孟子注疏尔雅注疏 尚书正义 春秋谷梁传注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左传正义 毛诗正义 礼记正义 论语注疏四库全书类\经部\其他 的目录(9册)东坡易传 泰泉乡礼 四书章句集注 深衣考误春秋繁露 韩诗外传 方言 释名 大戴礼记四库全书类\史部 的目录四库全书类\史部\地理类 的目录(21册)南岳小录 桂林风土记 庐山记 洛阳伽蓝记北户录 岭表录异 岛夷志略 佛国记大唐西域记 徐霞客游记 武林旧事 梦粱录都城纪胜 东京梦华录 荆楚岁时记 吴地记水经注 淳熙三山志 三辅黄图 岭外代答岁华纪丽谱四库全书类\史部\25史 的目录(25册)北史 南史 明史 旧唐书 晋书 宋史 后汉书 辽史 史记 宋书 汉书 隋书 梁书 陈书 新五代史 南齐书 三国志 周书 元史 新唐书 魏书 清史稿(全)北齐书 金史 旧五代史 四库全书类\史部\其他 的目录(41册)五国故事 三国杂事 越绝书 竹书纪年江南野史 历代兵制 蛮书 晏子春秋三朝北盟会编 五代史阙文 文献通考 别本十六国春秋明儒学案 史通 唐六典 松漠纪闻郡斋读书志 宋朝事实 吴船录 官箴东观奏记 国语 魏郑公谏录 唐创业起居注东观汉记 唐律疏议 唐会要 竹书纪年通典 华阳国志 后汉纪 逸周书唐才子传 古列女传 战国策 贞观政要续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平宋录 前汉纪 吴越春秋四库全书类\集部 的目录四库全书类\集部\词曲类 的目录(40册)六一词 珠玉词 碧鸡漫志 安陆集 乐章集 山谷词东坡词 小山词 淮海词 溪堂词 姑溪词 片玉词片玉词 东堂词 和清真词 友古词 丹阳词 石林词 筠溪乐府 坦庵词 无住词 酒边词 芦川词 漱玉词逃禅词 东浦词 审斋词 海野词 归愚词 稼轩词知稼翁词 樵隐词 平斋词 蒲江词 龙洲词 白石道人歌曲竹斋诗馀 竹屋痴语 断肠词 梅溪词四库全书类\集部\诗文评类 的目录(22册)石林诗话 沧浪诗话 诚斋诗话 六一诗话 草堂诗话 二老堂诗话庚溪诗话 观林诗话 后山诗话 怀麓堂诗话 中山诗话 紫薇诗话诗人玉屑 彦周诗话 诗品 对床夜语 优古堂诗话 续诗话 本事诗 诗话总龟 藏海诗话 文心雕龙四库全书类\集部\其他 的目录(37册)陈拾遗集 寒山诗集 鲍明远集 伯牙琴 箧中集 圣求词 薛涛李冶诗集 可闲老人集 侨吴集 陶渊明集 玉台新咏 林和靖集 真山民集 范德机诗集 璇玑图诗读法 罗昭谏集 孟东野诗集 竹斋集 元丰类稿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文忠集 文选注 王右丞集笺注 王文成全书 全唐五代宋金元词楚辞 栾城集 柳...
介绍一本书的作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说,也是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
这本书里有刘备、关羽和张飞的桃园三结义;有魏、蜀、吴的政治斗争;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有“借东风”、“空城计”等精彩生动的故事,总是回印在我的脑海里。
这部书描写的主要人物有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鲁肃等,这些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令我喜欢的就是其中的两位英雄——刘备和诸葛亮。
先说说刘备吧,他受将臣、百姓的爱戴。
刘备的能力总是体现在用人上,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微,进而幸得忠实的徐庶,最后受此二人指点风雪之中三顾茅庐,成功请到天下奇才诸葛亮。
而后又收服数位博学多才的谋士助他抗东吴,战曹操。
他爱民如子,宁失性命也决不丢弃汉室百姓;爱将胜子,看着赵子龙大将抱着阿斗杀出曹军的重围,心疼得将亲生骨肉弃之于地。
一个做草鞋的能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得其一,正是因为这些高尚而善良的品质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和 将臣的忠心。
诸葛亮他不仅善于用计,而且用兵如神。
他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七星灯,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但书中描绘的诸葛亮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大家一个很深的印象。
读完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开阔,做事要顾全大局,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红楼梦读后感以前就想写一些关于红楼梦的文章,一则因时间仓促,二则笔下无文,所以也就搁下了。
近来又重读红楼,实感其中趣味,故写此文,希与古典的朋友们共赏。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
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
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
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
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
简·爱是个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中,受尽百般欺凌。
后来进了慈善学校洛伍德孤儿院,灵魂和肉体都经受了苦痛的折磨,但她以顽强的意志以成绩优秀完成了学业。
为了追求独立生活,她受聘在桑菲尔德庄园任家庭教师。
故事的重点是身份低下的家庭教师简·爱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之间历经磨难的爱情。
这段爱情因男女主人公悬殊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的差异而充满了激烈碰撞,也因两人志趣相同、真诚相爱而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作者以简·爱鲜明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叙事风格娓娓道来,真实而有艺术感染力。
特别是简·爱的独特个性和思想,在打动身为贵族的男主人公的同时,也紧紧抓住了我们读者的心。
简·爱作为爱情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这部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的。
以往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些美丽温柔、高贵贤淑的女子形象。
而简·爱,她“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拥有的一颗智慧、坚强、勇敢的心灵,使那些外在的美在这内在美面前黯然失色。
更为可贵的是简·爱并不因为自己的贫穷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坚定:“我和你的灵魂是平等的。
”“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也正因为此,简·爱敢于去爱一个社会阶层远远高于自己的男人,更敢于主动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情——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其大胆的。
幸福不再是某个人、某个阶层的专利,她属于芸芸众生的每一个人。
只有两个相互对等的灵魂才能组成一份完整的爱情,所以简·爱坚持,自身的独立与追求爱情的完整是...
猜你喜欢
- 最近发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