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明清老家具轻 如何辨别明清家具与柴木老家具

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精华,明清家具以做工精细、文化底蕴十足、升值空间巨大而成为收藏家们四处收集的宝贝。然而古代家具与其它门类的文物一样,也有作假现象,且作伪的手法越来越高明。不过,古典家具看似真伪难辨,其实只要是作假,好多地方都会露出马脚。

识别柴木老家具

柴木老家具主要有两个作伪方法:制造使用痕迹和用古家具零件拼凑。

制造使用痕迹就是在新做好的家具上泼上淘米泔水和茶叶水,然后搁在室外的泥土地上日晒雨淋,在两三个月里反复几次后,木纹会自然开裂,油漆也会龟裂剥落,原木色泽发暗,显出一种历经风雨的旧气,仿佛浓缩着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很能骗过外行。

柴木老家具真品的水渍痕一般不超过一寸,伪作往往会超出许多。

对一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家具,如桌子、箱柜

,作伪者通常在表面用钢丝球擦出痕迹,上漆后再用茶杯烫出印迹和用刀划几道印子,看上去真像用了几十年一样。为了做出包浆

,有些作伪者常用漆蜡色甚至皮鞋油作假,但自然形成的包浆摸上去没有丝毫寒气,而是有温润如玉的滑溜感,新做的包浆有黏涩阻手的感觉,并且有一股怪味道。

为了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有些作伪者还在家具的抽屉板上做出被老鼠咬过的缺口或将虫蛀过的老料用到关键部位上,更绝的是还有人专门养蛀虫以便把伪作蛀出特殊的效果。

拼凑的家具往往利用木材种类不易分辨的特点,以较差木材制成家具混充较好木材制作的家具。这种不伦不类、既少实用价值又缺收藏价值的古代家具,一般人极易上当受骗。

也有利用完整的古代家具与一般木料混杂、拼凑、拆改成多件以牟取高额利润的伪作。具体做法是:将一件古代家具拆散后,依构件原样仿制成一件或多件,然后把新旧部件混合,按照原有样式组装成各含部分旧构件的两件或更多件家具。最常见的实例是把架子床改成罗汉床和将一把椅子改成一对椅子并诡称都是旧物修复。架子床因上部构件较多且可拆卸,故在传世中容易散失不全。家具商常用截去立柱后的架子床座,三面配上架子床的床围子仿制成罗汉床出售。

此种作伪手法最为恶劣,不仅有极大的欺骗性,还严重破坏了珍贵的古代文物。

分清明清家具

一件明清家具要从材质、年份、完整程度和精美程度诸多因素考察判断,单以一个因素来独立判断是不科学的。

确定老家具的材质可以通过观察木纹来确定,有些材质,比如中式家具常用的鸡翅木、紫檀、榉木、杉木、老红木和西洋家具常用的柚木、橡木等还是容易识别的;也可以用指甲在暗处掐一下,根据材质的硬软来确定品种;也可以掂一下分量。如果你积累了一定经验的话,通过以上3个方法大致可确定材质。

除了材质之外,年份也是决定老家具价值的重要因素,对发烧级的藏家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所以,对老家具的式样和纹饰你心里要有个谱。通过考察式样可以估计它的年份,有些式样非常奇特,一般图录中没有收入,就要提防点。

另外,为了提高古代家具的身价,投机者有时会任意更改原有结构和装饰。如有人认为,凡看上去比较素的明式家具年代可能较早,结果投机者就把一些珍贵传世家具上的装饰故意除去以冒充年代较早的家具。

在普通木材制成的家具表面贴皮子(即包镶家具)伪装成的硬木家具,做工精细者外观几可乱真。包镶家具的拼缝处,处处以上色和填嵌来修饰,但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家具出于功能需要(如琴桌)或是其它原因,不得不采用包镶法以求统一。

用鼻子嗅也是一个办法。新仿的家具有刺鼻的油漆味,而老家具没有,只有一种闷在老屋里的陈宿味或者淡淡的霉味,如果是优质的木材,还会散发出特有的香味。

鉴别老家具一定要看面板下面,但还有些新仿家具为了障人耳目,会在面板下用黑漆涂抹一层,使人看不出新旧。看到如此处理的面板你应该在心里打个问号。

说说如何保养明清老家具

  1. 外观要光洁,平滑细腻,要经常除尘、上光、保持家具的整洁。湿布是家具的天敌,因为湿布中的水分和灰砂混合后会形成粒状颗粒,对家具的表面损害不容忽视。因此,平时清除古家具的灰尘、油腻,最好用毛刷轻拂后,再以干净、柔软温度适宜的棉麻类布料的干布擦试。或沾取水性或油性清洁剂清洗。

  2. 家具搬动应小心轻放,使用中,忌利器硬物撞击。家具的脚部应钉以胶垫,避免来回移动时受损。

  3. 冰凉或过热的东西绝不能直接置于桌面。过冷或过热的器皿会在古家具上烙下无法擦去的痕迹,应特别注意。在家具上放物品应垫一层软膜,垂直方向轻拿轻放,以免破坏漆膜。若出现漆膜滑损碰损应及时找专业人员修补,使之对家具的材质结构真正起到保护作用。

  4. 木制家具因为材质的原因,过度的阳光照射或潮湿,都会损坏材质,造成木材龟裂,或干脆易折。湿度对木家具影响很大,必须存放条件好。

  5. 上蜡保养时要注意在灰尘清除后再进行,否则将生成蜡斑,并造成磨损,产生刮痕。一般的喷蜡、水蜡、亮光蜡均可,但切忌使用汽车车蜡。上蜡时,要由浅入深,由点及面,慢慢深入。

明清家具的主要木材是什么?

  中国明清家具用材,主要分为硬木和白木两类,由此家具也可分为硬木家具和白木家具。硬木主要有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梨木、酸枝木、柞榛木、乌木、花梨木、樟木等。白木包括榉木、榆木、楠木、核桃木、黄杨木等。  明清家具的用材大体相同,但明以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榉木为多;清以紫檀木为最上乘用料,红木,鸡翅木、铁力木亦有,黄花梨相对要少,榉木、榆木、柞榛、核桃木民间使用最为广泛。黄花梨  在明清家具中首选材料是黄花梨木, 这种材料颜色不静不喧, 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黄花梨古无此名,而只有花梨,或写作花榈。后来冠以黄字,主要藉以区别现在还大量用来制造家具的所谓新花梨。其显着特点是花纹面上有鬼脸,即树结子为最佳,花粗色淡者为低。另一特点是其心材和边材差异很大,其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匀,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紫檀木  我国自古即认为紫檀是最名贵的木材。由于过于名贵,故紫檀器物留存少。倘是大形家具,因材料难得,留存就更少,紫檀在各种硬木中质地最坚,份量最重,除多为紫黑色外,有的黑如漆,几乎看不见纹理。不及黄花梨那样华美,但静穆沉古,是任何木材都不能比疑的。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的份量最重,木纹不明显。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这是鉴别紫檀木的有效方法,紫檀木的产地主要在印度,我国的云南、两广等地也有生产。鸡翅木  鸡翅木有不同的写法,或作,鸡翅木,或作杞梓木。鸡翅木肌理细密,紫褐色深浅相间成文,尤其是纵切面织细浮动,具有禽鸟颈翅那种灿烊闪耀的光辉。清中期以后,家具用老鸡翅木的甚少,鸡翅木属红豆科,计约四十到六十种,在我国有二十六种,主要产于福建省,因其花纹秀美似鸡翅膀而改名。铁力木  铁力木,或作铁梨木、铁栗木,在几种硬木树种中长得最高大。因材料大,不少大件家具用它做成,有时以之用在家具后背土, 作屉板及抽屉内部等。它有时有花纹,似木而较粗,铁力木是较大的常绿乔木,树干直立,高可十余丈,直径达丈余。原产东印度,我国两广皆有分布。红木  红木为热带地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 我国广东、 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贵硬木。红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称,广东一带俗称酸枝木。红木木质坚硬耐用。红木是优质硬木,其品种和名称多达几十种:如酸枝、红木、老红木、新红木、香红木、花梨木、老花梨木等。老红木近似紫檀,但光泽较暗,颜色较淡,质地不紧密,有香味。榉木  榉木属榆种,产于江、浙等地,木材坚致,色泽兼美,用途极广,颇为贵重,其老龄木材带赤色故名血榉。又叫红榉。榉木有很美丽的大花纹,如山恋重叠,称之为宝塔纹,它比一般木材坚实,但不能算是硬木,在明清家具中占重要位置。榆木  榆木亦称白榆,广布性树种,产于我国的平原地区,纹理直,花纹较大,结构稍粗,棕眼显着,质地较软,归为柴木或叫软木类。易于加工和雕刻。榆木以张家口一带和山东境内黄河两岸的为最佳。山西、山东、河北、京津等地民间家具以此木为主。柏木  柏木属柏科,古有悦柏之称,有扁柏、侧柏、罗汉柏等多种。我国民间惯将柏树分为南柏和北柏两类,南柏质地优于北柏。其色橙黄,肌理细密匀称,质地细密,比较耐水,多疤节,有香味,也是一种药材。其性不挢不裂,耐腐朽,适用于作雕刻板材,是硬木之外较名贵的材种。瘿木  瘿,树瘤也、树根。(《格古要论》)瘿木不是指某一树种,而是指树根部位结瘤、或树干结瘤部位的木材。这个部位的木材纹理特殊,效果奇异,历来很受人喜爱。瘿木,实际上指木质纹理的特征他们认为任何一种树都可能有瘿子,而生处的木材总是有旋转的细密花纹。楠木  楠木属樟科,种类很多,常用于建筑及家具的主要是雅楠和紫楠。 前者为常绿大乔木,产于四川雅安、灌县一带;后者别名金丝楠,产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苏南部。楠木的色泽淡雅匀称,伸缩变形小,易加工,耐腐朽,是软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种。

中国明清家具有什么特点?

明清红木家具有“六美”。

一是材质美。考究的明清家具,多用贵重而坚实的硬性木材制成。它们或色泽沉穆雅静,如乌木黝如纯漆,浑然一色;紫檀从褐紫到浓黑,致密凝重。或花纹生动瑰丽,如黄花梨委婉迂回,鸡翅木环围点簇。

二是造型美。明清家具无论一桌一椅、一杌一床,其比例权衡无不合乎准则规范。明代家具造型的突出特点是侧脚收分明显,在视觉上给人以稳重感。拿腿足来说,明代家具的腿部多使用圆形构件,其圆形构件像房屋的立柱,立柱的上端渐渐收细,四条腿也向外略侧。

柱腿之间用圆形的撑子做连络材,家具足部的变化,是腿部用材的技巧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式样。

三是结构美。在明清家具中,由于使用了质地坚实细密的硬木,匠师可以制造出各种精巧绝伦的榫子,构件之间仅凭榫卯就可以做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连结合理,,工艺精确,扣合严密。

四是雕刻美。雕刻是明清家具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家具的雕刻技法,包括圆雕、浮雕、透雕、半浮雕、半透雕等。

五是装饰美。在明清家具中,多通过镶嵌木、牙、石、瓷、螺钿,以至琥珀、玛瑙、珊瑚、宝石等不同材料构成不同的色彩纯度、明度、色相渐变,赋予色彩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明代家具主要以简朴素雅、秀丽端庄、刚柔并济为主要风格特点,在家具装饰上,常常只是采用点睛之笔,其装饰恰到好处。

而清代家具繁纹重饰、豪华富丽,大量采用髹漆、雕刻、镶嵌等工艺手法,在装饰内容上大量采用比喻丰富的吉祥瑞庆题材,来体现人们的生活愿望和幸福追求,制作手段汇集雕、嵌、描、绘、堆漆、剔犀等高超技艺。

六是文化美。清代家具的雕工,作为制作“第一技能”而受到皇家的高度重视。清代家具的雕刻精品,不少即出自宫廷造办处能工巧匠之手。清式家具特有风格的形成,与康乾盛世的历史环境、满汉文化的融合有直接关系。

清代又是中国各类手工艺品制作技艺达到极高水平的时代,清代家具在借鉴吸收各种工艺品制作技艺、与多种工艺相结合、吸取外来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成就,其本身的标新立异、仿古又不拘泥于古式的特点,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明清家具有“六美”

老榆木家具是轻还是重

老榆木的家具俗称榆木落梁,就是从多年的老房子里拆下来的榆木大梁,因为年岁多了,已经干透,所以不易变形,而且榆木的木质很好,只要能当材使用的都被留了下来。用来老料新作,制作成各式各样的明清古典家具。还有明清流传下来的老榆木的家具,价值不菲。其收藏和使用价值是很高。

1、真正老榆木的概念是指老陈料榆木,是指回收的老榆木房梁和老门板料,而决不是单纯生长了100年、

皇宫椅,极具代表性的老榆木家具

200年的榆树!即便是长了300年的树,只要是最近几年砍伐的,也是新榆木,根本不能称为老榆木。

2、而目前市场出售的新做老榆木家具是指采用这两种为原料制作的各种家具,因为老榆木门板,经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表面已经完全风化,木筋突出,板子会出现凹凸不平的风花纹,极具沧桑感,所以多被用来制作田园风格及极具个性的家具;而老榆木房梁,因木纹明显,木性稳定,多被用来制作古典家具。

轻重都不是标准

明清老家具又重又有点紫黑是什么料而且不开裂是什么料?

听你描述,材料应该是很不错,如果紫黑,酸枝的可能性很大,发照片看下

明清家具特点比较

明式家具质朴简洁、豪放规整,清代家具工艺精湛、雍容典雅。

明代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黄金时期.明式家具多采用硬木,以黄花梨,紫檀木最为常见.结构采用小结构拼接,使用榫卯,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与多样性,既要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又富贵典雅,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明式家具极少漆,也没有过多的装饰,突出木色纹理,体现材质美,形成清新雅致,明快简约的风格。

明式家具以黄花梨木为主,极少使用其他木材。而黄花梨木家具,又以桌椅、橱柜较多,没有镶嵌和雕镂,只有极少雕刻。明末清初由于黄花梨木匮乏而改用紫檀木加工制作。紫檀木家具大件甚少,木材宽一般不过八寸,木材材质好,雕刻的较少,不做镶嵌。据行家介绍,紫檀木木种就有十几种,根据不同的材质,其价格差别较大,最昂贵的为金星紫檀。

另外,也可以从选材、线脚、雕刻、镶嵌等装饰手法上来判断。明大量采用硬木制成家具,更是充分利用了它的美丽花纹。在不少家具珍品中可以看到最好的材料通常用在家具最显著的部位,例如:面心板、心板、抽屉脸及靠背板等部位,都是用美材来取得装饰效果。

清式家具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品种及造型上追求创新。清式家具的品种可谓繁多,许多家具都具有前代所没有的风格和特点。比如,清代的李渔就主张几案多设抽屉,橱柜多加搁板,从而开清式书案、多宝格之先河。据史载,生炭火避寒的暖椅,贮冷水祛暑的凉炕,都是李渔的创造。清式宫廷家具更喜标新立异。比如有一种木,床上不仅有帽架、衣架、瓶托、灯台、悬余架,甚至还有可以升降的痰桶架。此外,清式家具的造型也变化多端。多年来,海内外的博物馆及收藏家虽搜集了难以计数的清式家具,但至今仍不时发现前所未见的清式家具的奇特品种,有些家具竟难猜测其为何物。

其二、用材上视野广阔。在用料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尤以紫檀为首选。清中期以前的宫中家具,选料最为讲究。如用料讲究清一色,或紫檀或红木,各种木料互不掺用,有的家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制成;选材时要求无疖无疤,无标皮,色泽均匀,稍不中意,就弃之不用,绝不将就。在制作上,为了保证外观的色泽和纹理的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如有的床榻为鼓腿澎牙结构,尽管腿足曲率极大,也多采用一木挖成而不是拼接。不少宫廷紫檀家具透雕的花牙,往往与腿足和牙条一木连做。这样一来,用料很大,浪费极多。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