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竹制家具南平 民居是什么意思
民居目录
北京四合院
窑洞
古民居
客家土楼
蒙古包
傣家竹楼
皖南民居
土家民居
民居是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和蒙古的蒙古包。
[编辑本段]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一道隔墙。
[编辑本段]窑洞
中国黄河中上游一带,是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立体性能极好的黄土层,建造了一种独特的住宅——窑洞。窑洞又分为土窑、石窑、砖窑等几种。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窑洞的建造不断改进,黄土高原上冬暖夏凉的窑洞越来越舒适美观了。
安徽古民居 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许多古代的民居。这些古民宅大都用砖木作建筑材料,周围建有高大的围墙。围墙内的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比较大的住宅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后种植着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座座小楼,深深庭院,就像一个个艺术的世界。建筑学家们都称赞那里是“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
[编辑本段]古民居
平遥普通的居民住宅大都为清代修建的,这些住宅体形较大,用料讲究,由于山西气候干燥,又未经战争破坏,所以大多数保存得相当完整。
住宅平面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形式,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沿中轴方向由几套院组成,一般三进院呈“目“字型基本形式。院落之间多用矮墙和装饰华丽的垂花门作为分隔,有的在院落一侧或后面还建有花园。
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的窑洞,在窑洞房的前部一般都加筑木结构的披檐、柱廊,上覆瓦顶。正房屋顶是平顶,一般在两侧砌砖梯可登上,在屋顶上有的还建有照壁式风水楼。也有的在窑洞上再建一层木结构双坡顶的楼房。平遥民居的外墙都用砖砌,做成清水砖墙,高达七、八米,对外不开窗户,外观坚实雄壮,有的在墙顶做成城堞式,像一座座小城堡,在院子里也很少栽木,迷信观念认为树木会招致鬼怪,家宅不宁。院子里地面均用砖满铺,多垒起花坛,没有泥土,便于清扫。平遥民居内外装饰华丽,有木雕精细垂花门,正房梁下挂落子曲替都有花饰,有的刻有狮子滚绣球,有的是福禄寿三星,或琴棋书画等,都有一定的样式。门窗都是木樘木棂,大都花纹繁巧,且各不相同,有的门扇上还雕塑有唐尧虞舜禅位的故事。当时已普遍使用玻璃,有的富商用的刻花玻璃。为保暖防寒,门窗大多做成双层,屋檐下椽木梁枋等都施有彩画。沿街巷的宅门都特别讲究,门顶形式多样,有悬山卷蓬、悬山有脊两坡、两坡不等长和半坡及披檐等,檐下用梁枋穿插、斗拱出檐等,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用柱,有的做壁柱门墩等。大门门扇上有门匾,书有“修德”、“修齐”、“繁鳌”、“霞蔚”、“乐天伦”等,有的住宅门外还立有上马石、栓马柱,石雕精美,反映出当时这些人家住户的富庶。全城保存得较完好的民居有四百余座,其数量之多,保存完好的程度在国内实为罕见。
[编辑本段]客家土楼
土楼是广东东北、福建西南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客家人的祖先是1900多年前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人。因为客家人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客家先民为了防范盗匪骚扰,保护家族的安全,就创造了这种庞大的民居——土楼。一座土楼里可以住下整个家族的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土楼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圆形土楼。圆楼由两三圈组成,外圈十多米高,有一二百个房间。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其用途十分统一,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层、四层是卧室。第二圈两层,有30到50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间是祖堂,能容下几百人进行公共活动。土楼里还有水井、浴室、厕所等,就像一座小城市。客家土楼的高大、奇特,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
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八卦布局图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编辑本段]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很容易拆装,有利于放牧时搬迁流动。
[编辑本段]傣家竹楼
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因此傣族竹楼都在平坝近水之处,小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围绕,绿树成荫的处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寨子集居二三百家人,小的村落只有十多家人。房子都是单幢,四周有空地,各人家自成院落。腾龙沿边的住宅,多土墙平房,每一家屋内亦间隔为三间,分卧室客堂,这显见是受汉人影响,已非傣族固有的形式;思普沿边则完全是竹楼木架,上以住人,下栖牲畜,式样皆近似一大帐篷,这与《淮南子》所记“南越巢居”的情形完全符合,也正是史书所记古代僚人“依树积木以居”的“干阑”住宅,这算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这类竹楼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即为一长形之大房,用竹篱隔出一个角来做主人的卧室并兼重要钱物的存储处;其余便是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故无窗。若屋檐稍高者,则两侧亦有小窗,后面亦开一门,楼的中央是一个火塘,无论冬夏,日夜燃烧不媳,煮饭烹茶,都在这火上,主客集谈,也都围炉而蹲或坐。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此种住宅的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极易腐毁,每年经雨季后,便须重加修补。土司头人的住宅,多不用竹而以木建,式样仍似竹楼,只略高大,不铺茅草而改用瓦盖顶。西双版纳境内,傣族自己能烧瓦,瓦如鱼鳞,三寸见方,薄仅二三分,每瓦之一方有一钩,先于屋顶椽子上横钉竹条,每条间两寸许,将瓦挂竹条上,如鱼鳞状,不再加灰固,故傣族屋顶是不能攀登的,若瓦破烂需要更换,只须在椽子下伸手将破瓦除下,再将新瓦勾上就可。凡住此类房屋的,便算是村中的大户了,就是车里宣慰衙门,建筑式样也不过如此,只是面积较一般傣族民间的木楼大得多,全楼用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架成,长十余文,阔七八丈,楼上隔为大小若干间屋,四周有走栏,但不开窗,故黑暗无光,楼下空无遮栏,只见整齐的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排列着,任牛马猪鸡自由地在其中活动,这就是傣族最局统治者的官衙兼住宅了。这种上面住人下面养牛马的屋宇,在西南边区中普遍可以见到,例如哈尼、景颇、僳僳以至苗、瑶、黎诸族,住屋建筑也如此式,惟下层多用大石或泥土筑为墙壁。傣族的竹楼,则是下层四面空旷,每晨当牛马出栏时,便将粪便清除,使整日阳光照射,住位于上层的人,不致被秽气熏蒸。
土家族吊角楼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家族土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湘西的龙山、永顺、古丈等县的少部分地区仍通用土家语。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编辑本段]皖南民居
皖南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动静相宜,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西递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
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大量古建筑而驰名。新安为文化之乡,历史上多出官宦商贾,仅歙县举人以上的士官即达数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称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们巨大的财富,营造了皖南这个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馆。今存徽州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黟县、歙县、绩溪、休宁。黟县今存古村落十余处,要者如西递、宏村、碧山、屏山等。黟城古建筑更多。全县保留有价值的古建筑数百处。仅西递就有122幢。歙县共有古建筑365处,有价值的一百余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潜口、棠樾、深渡等村。绩溪今存古建筑一百余处,集中在磡头、坑口、冯村、上庄等处。古村落一般由牌坊、民居、祠堂、水口、路亭、作坊等组成,有的村落规模很大,如呈坎有街巷99条,陌生人进去后往往会迷失方向。许多村落布局井井有条,宏村的水系就是一例。宏村在村头依山筑坝,村内水渠从街道两侧进入每户,汇于村中部的月塘。再分流至户,流入南湖。每户都有大、小水渠,分供洗涤和饮用水。民居的布局一般是以天井为中心的三合院或四合院,两层高度。中型、大型宅院采用多院落组合,建筑全是粉墙黛瓦。旧时大户人家的许多建筑群,规模庞大,采用徽州三雕装饰,布局精巧,错落有致。一片片皖南古建筑镶嵌在黄山、九华山、新安江广阔的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宛然一个无须妆点的世界级公园。
皖南民居为两层以上的楼房,中间围合一个很小的天井,厅堂设在天井的北侧。厅堂与天井之间不设墙壁与门窗,属于开阔的空间。在厅堂的北侧,也就是后部是木质的太师壁,太师壁的两侧为不装门扇的门。太师壁的前面放置长几、八仙桌等家具。厅堂东西两侧,分别放置几组靠背椅与茶几,人们常常将一些器具放置在上面作为装饰。
皖南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村落独特的水系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深刻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
[编辑本段]土家民居
一、古文献称土家民居为"干栏"
《辰州府志o风俗》云:"居民近市者多构层楼,上为居室,下贮货物,为贸易所。无步榈曲房,亦罕深遂至数重者。近日生齿繁盛,民居稠密,地值多倍蓰于十年前。山家依用结庐,傍崖为室,缚茅覆板,仅蔽风雨,设火床以代灶,昼则炊,夜则向火取暖。山深寒,年冬初即然"。
《新唐书》云:"南平僚,东距智州,南属渝州,西接南州,北涪州,户四千余。多瘴疬,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居楼,梯而上,名为干栏"。
《魏书》云:"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山洞间,所皆有,种类甚多,散居山谷,无民族之别……,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
《旧唐书》云:"土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号为'干栏'"。
《永顺县志o杂事》云:"原旧土官衙署绮柱雕梁,砖丽鳞次。百姓则叉木架屋,编竹为墙。舍把头目许竖梁柱,周以板壁。皆不准盖瓦。违者即治僭越之罪,俗云:只许买马,不许盖瓦"。
《唐志o杂记》云:"祖师殿,在旧司城。晋天福二年建,正殿柱四,木数围。上架木枋处,无斧凿痕,真神工也。相传为公输子显灵所建。"
《中国古代建筑》云:"在温暖潮湿的南方,房屋多采取南向或东南向,以接受夏季凉爽的海风,或在房屋下部用架空的干阑式构造,流通空气,减少潮湿。建筑材料除木、砖、石外,还利用竹与芦苇;墙壁溥,窗户多;建筑风格轻盈而疏透,……"。
二、少数民俗文献称土家民居为"转角楼"
《中国土家族习俗》云:"土家族人的住宅,多为木房,其结构习俗以正屋、偏屋、木楼、朝门四部分组成。一般人家只有正房,小康人家有正屋、偏房和转角楼。富有人家加修有朝门。豪门大户,修四合大院,砌以院墙,四面封砖,俗叫封火桶子,个别户还修有冲天楼和晒衣台。正屋规模有三柱四旗、三柱五旗或五柱八旗以至七柱十二旗之分,多为四排三间,也有六排五间的,忌修单扇双间之屋。正屋中间为堂屋,以祭祖先和迎宾客之用,两边作人间。堂屋后面有过道房,俗称'抱兜房'。偏房称磨角,又叫'马屁股',或叫刷子屋,连接于正屋的左右边,作灶房或碓磨房之分。别有特色的土家族转角楼,俗叫'走马转角楼'。多子女的人家,女儿住转角楼,故有叫绣花或故娘楼的。转角楼建于正屋的左前或右前,也有正屋左右都起转角楼的。转角楼一般为三排两间,上下两层,上为人间,下为厢房、仓库或碓磨房。转角楼挨正屋一边,有悬空走廊,转至外沿当头,当头两边上端,妙廊翘起,颇俱雄伟壮观"。
三、土家民间称土家民居为"转角楼"
酉水船歌唱云:"石板街,五里路,封火窨子转角楼"。贾绍兴注转角楼云:"转角楼,土家语称 lie3pB1 ,是土家民居中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一般土家人住一栋房,其长有连三间、连五间、连七间、连九间,其进深有三柱四骑、五柱四骑、五柱八骑等。一栋连三间(四排三间)的木房,居中的那间叫堂屋,作为祭祖、迎客、婚丧等重大活动之用;左右两间叫住房,前房为火铺,为聚餐向火议事之用,后房为卧室。如果房基够宽,家境又比较富裕,则在房子的右边配偏房,安放灶房、柴房和牛栏、猪圈;左边配厢房、楼子。楼子下安排碓磨和粮仓,上作'书房'或闺女的'绣房'。房基临坎,楼子则吊脚,无坎则柱与正屋齐,只在二楼走廊上吊些假柱头。不管吊脚不吊脚,在楼子外侧一定要翘檐转角,故称'转角楼'"。
土家山歌唱云:"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起转角楼,岩匠难打岩狮子,铁匠难滚铁绣球"。
土家俗语云:"你屋雄(富有之意),你屋雄,nan 么没起转角楼(或冲天楼)";"四川有座峨嵋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树比有座冲天楼,一只角伸到天里头";
据笔者调查,在土家族俗保存得最为原生态的坡脚、靛房、他沙、苗儿滩、洗车、隆头、里耶、贾市、内溪等地的土家人对土家特色民居均叫为"转角楼"。
四、土家民居称谓揭秘
土家人是根据房屋的结构形式指称自己的居所的。总的说来,土家民居有单体居室和合体居室之分。合体居室由单体居室组合而成,其称谓也各不相同。
1、土家单体民居称谓
土家民居按进深有三柱二旗(俗称尖刀架)、三柱四旗、三柱五旗、三柱六旗、三柱七旗、四柱五旗、四柱六旗、四柱七旗、四柱八旗、五柱七旗、五柱八旗、六柱六旗、七柱十二旗之别,一般连三间、四间、五间,也有连六间、七间、九间、十五间的。单体民居按材料有瓦屋、岩屋、茅屋、泥屋之谓。
①、瓦屋:圆木为柱,方木为枋,木板为壁,檩子、橼角、泥瓦为盖的居室。
②、岩屋:一为圆木为柱,方木为枋,四周用岩石砌墙为壁的;二为尽用岩石砌的墙为壁居室。
③、茅屋:圆木为柱,檩条为枋构架,木条或竹为椽,上盖茅草或稻草,四周用木条、细竹为壁的居室。
④、泥屋:以圆木为柱,檩条为枋构架,上盖茅草或稻草,用细木条,山竹为壁,在木(竹)壁上封青膏(或黄土)泥而成的居室。
就其一土家单体民居取材也没有固定之规,其称谓也只是以单体民居的主要材料来指称的。而在现实中,土家民居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2、土家合体居室称谓
土家合体居屋是土家民居独特形式,是由土家单体居室发展而来,蕴含着土家人的审美观念、工艺价值、民俗理念以及用自然为我所用和与自然抗争的思想。土家合体民居的称谓有转角楼、四水屋、窨子屋、冲天楼之分,其表现形式有二合水、三合水、四合水之别。
①、转角楼。转角楼的表现形式有二合水、三合水。以二合水较为多。为二合水时,主家在正房的左或右修建转角楼,一般为两层。为三合水时,或左修转角楼,右修厢房;或右修转角楼,左修厢房。厢房一般为三柱四旗,少数三柱三旗或三柱五旗,连两间。厢房后配磨角,俗称"龙眼"、"偏偏"、"偏杉"。一层或为猪圈、牛栏,或为仓库、碓磨房。二层人居住,或为客房,或为女闺房(也称绣花房)。转角楼进深一般为三柱四旗或三柱五旗,一般连二间,也有连三间,少数连四间。二楼前侧为走廊,上配扶手,前侧、外侧配吊悬空圆木旗柱,柱头(即吊脚)为椭圆瓜形木雕,土家人称假柱头。扶手与雕柱距外枋1米左右,扶手与前外枋、侧外枋之间为进出或观景或休闲的回廊。楼子外侧瓦面飞檐翘角,土家人据此称之为转角楼。转角楼在土家人聚居区较为普遍,中等人家均可配修转角楼。其时,土家转角楼与苗居吊脚楼外观形式大同小异,苗人以楼子吊脚称苗居为吊脚楼,土家人以楼子瓦面翘角称土家民居为转角楼。事实上,完整的土家转角楼无论从形式、结构上都比苗居吊脚楼精美,功能、用途更为齐备、多样。
②、四水屋。四水屋是土家民居另一特有建筑,形式表现为四合水。四水屋前后有两栋主体建筑,左右两侧用厢房将两栋主体建筑连接。从某种意义上说,四水屋实际上是由四栋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四水屋有前后两个堂屋,前堂屋发挥过道作用,后堂正中设天井,面积2平方米左右,天井一角掘有阴沟,雨时,向内层面雨水汇流落入天井,并由阴沟排出屋外。天井上对四角檐,由四栋连体建筑内侧屋面聚合而成,或四边形,或六边形。天井及檐口有聚财纳宝、九九归一的象征意义。后堂屋一般高于前堂屋4~7个台阶,正面房屋一般比其它三栋房屋高。四水屋规模比转角楼大,一般住几户或十几户、甚至几十户人家,具体视家族成员多少而定。四水屋是土家富裕人家的居所。目前我县现存的四水屋已不多。
③、窨子屋。窨子屋是土家人为防盗、防风(防寒)将居所用石、砖砌墙而形成的院落式的民居形式,但它与汉家的四合院纯属两码子的事。它的特征在于院墙和朝门。院内建筑或为单体民居,或为转角楼,或为四水屋,甚或是其它独特的建筑形式,是土家豪门望族的居住场所。
④、冲天楼。冲天楼是土家民居的集大成者,不单包含了所有土家单体民居的建筑形式,同时也包含了转角楼、四水屋等土家合体民居的建筑形式。位于苗儿滩镇树比村的土家冲天楼是目前唯一存留的冲天楼建筑范式。树比冲天楼占地5亩。房基前低后高,房身前高后低,有前后两个堂屋,左右两个分区。左右侧、后部配有若干厢房、磨角(龙眼)、拖步。面阔七柱六间,左右后堂屋正上方屋顶为两层冲天楼子,高10米左右,飞檐翘角。冲天楼上雨水及正房向内屋面雨水通过 槽排向左右偏房瓦面落地。冲天楼的空中排水系统采用了八卦构造,使得这座几百平方米的楼宇终年滴水不漏,排水系统的绝妙神工使人联想不绝。树比冲天楼到如今传了十四代,已近千年历史。它包罗了土家民居的一切建筑形式和营造法式,是土家民居形制和木工技艺的大汇集,是土家民居历史形制的经典范本。如今,这座千年建筑还是数十户王姓土家人休养生息的居所,时刻发生着土家的民俗故事,是一座活的和解读土家民俗的标本。为此,2000年8月10日树比土家冲天楼被龙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词义:
1.百姓居住之所。《礼记·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管子·小匡》:“民居定矣,事已成矣。”《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今东郊被 宋 兵残破,民居未复。”
2.民家,民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左右民居,识其将漏,预以木为曲洑,约障穴口,鱼鳖暴鳞不可胜载矣。”《新唐书·五行志一》:“ 开成 二年六月, 徐州 火,延烧民居三百馀家。”《明史·五行志一》:“ 番禺 、 南海 风雷大作,飞雹交下,坏民居万馀。”
中国特色民居有哪些
民居是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和蒙古的蒙古包。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一道隔墙。
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 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过着一种安逸、消闲、清静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欢欣、天伦的乐趣,自然有一种令人悠然自得的气氛。
这种四合院,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留下来的,而且现在仍然沿用着。这种院落,一般采用出入一个院门。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四合院的院门,大都采用木板大门。厚厚的木板制成的大门一端,上下都放在轴心里,左右旋转,可以关开闭合,安全、可靠。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东西厢房,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成。当然,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这种耳房,有的用来储存粮食,成为粮库及其它库房,也有的做厨房,还有一个角落,一般是西南角为厕所,而东南角,则大都是院子的大门,这种四合院子的程式,在山西的县城及其附近的农村是较为普遍的。也有一些地方的院落,大门是开在南向中央的。
有些家庭,为了把院落装饰点缀一番,还在院落一进门处的正对面,修建一个影壁,也即是一堵砖墙。在正对大门的这一面,一般都有花卉、松竹图案或者大幅的书法字样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书“福”、“禄”、“寿”等象征吉祥的字样。也有一部分影壁,绘上吉祥的图案,如“松鹤延年”、“喜鹊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给四合院内制造了一种书香翰墨的气氛。也有的农家,采用“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福如东海”的字样或图画。这种影壁,设在大门之内的迎门处,有的是单独建筑的,有的是镶在厢房山墙上的。影壁,也称照壁,壁身都为正方形,四周用砖雕装饰,中间的方块为书法或者绘画。照壁分为基座和壁身两个部分,除去给庭院增加气氛,祈祷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种使外界难以窥视院内活动的隔离作用。
院内,有用石板铺设地面的,也有用砖铺地的,还有用鹅卵石铺地的,不尽相同。有的是院内地面全部铺设的,也有把主要通道铺设的,无论是怎样铺,院内总要留出几块地方种树,栽花,作为庭院的点缀。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在建筑上已经有很多变化。农村中,大都从原有的四合院基础上发生大的演变。这就是,扩大正房的房间数,因为正房——北房采光好。因而,在盖房时,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北边的空间、地面,这就使院落成为不规则形,以北房为主的正房前面形成的一个方或长方形院落。
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
[编辑本段]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
中国黄河中上游一带,是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因为没有房子,就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立体性能极好的黄土层,建造了一种独特的住宅——窑洞。窑洞又分为土窑、石窑、砖窑等几种。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窑洞的建造不断改进,黄土高原上冬暖夏凉的窑洞越来越舒适美观了。
农家院落---民居窑洞
[编辑本段]安徽的古民居
安徽古民居 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许多古代的民居。这些古民宅大都用砖木作建筑材料,周围建有高大的围墙。围墙内的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比较大的住宅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后种植着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座座小楼,深深庭院,就像一个个艺术的世界。建筑学家们都称赞那里是“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安徽古民居
平遥普通的居民住宅大都为清代修建的,这些住宅体形较大,用料讲究,由于山西气候干燥,又未经战争破坏,所以大多数保存得相当完整。
住宅平面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形式,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沿中轴方向由几套院组成,一般三进院呈“目“字型基本形式。院落之间多用矮墙和装饰华丽的垂花门作为分隔,有的在院落一侧或后面还建有花园。
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的窑洞,在窑洞房的前部一般都加筑木结构的披檐、柱廊,上覆瓦顶。正房屋顶是平顶,一般在两侧砌砖梯可登上,在屋顶上有的还建有照壁式风水楼。也有的在窑洞上再建一层木结构双坡顶的楼房。平遥民居的外墙都用砖砌,做成清水砖墙,高达七、八米,对外不开窗户,外观坚实雄壮,有的在墙顶做成城堞式,像一座座小城堡,在院子里也很少栽木,迷信观念认为树木会招致鬼怪,家宅不宁。院子里地面均用砖满铺,多垒起花坛,没有泥土,便于清扫。平遥民居内外装饰华丽,有木雕精细垂花门,正房梁下挂落子曲替都有花饰,有的刻有狮子滚绣球,有的是福禄寿三星,或琴棋书画等,都有一定的样式。门窗都是木樘木棂,大都花纹繁巧,且各不相同,有的门扇上还雕塑有唐尧虞舜禅位的故事。当时已普遍使用玻璃,有的富商用的刻花玻璃。为保暖防寒,门窗大多做成双层,屋檐下椽木梁枋等都施有彩画。沿街巷的宅门都特别讲究,门顶形式多样,有悬山卷蓬、悬山有脊两坡、两坡不等长和半坡及披檐等,檐下用梁枋穿插、斗拱出檐等,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用柱,有的做壁柱门墩等。大门门扇上有门匾,书有“修德”、“修齐”、“繁鳌”、“霞蔚”、“乐天伦”等,有的住宅门外还立有上马石、栓马柱,石雕精美,反映出当时这些人家住户的富庶。全城保存得较完好的民居有四百余座,其数量之多,保存完好的程度在国内实为罕见。
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 土楼是广东东北、福建西南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客家人的祖先是1900多年前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人。因为客家人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客家先民为了防范盗匪骚扰,保护家族的安全,就创造了这种庞大的民居——土楼。一座土楼里可以住下整个家族的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土楼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圆形土楼。圆楼由两三圈组成,外圈十多米高,有一二百个房间。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其用途十分统一,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层、四层是卧室。第二圈两层,有30到50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间是祖堂,能容下几百人进行公共活动。土楼里还有水井、浴室、厕所等,就像一座小城市。客家土楼的高大、奇特,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
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客家土楼
八卦布局图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由于害怕有盗贼和当地人的排挤,才建成了营垒式住宅.
[编辑本段]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很容易拆装,有利于放牧时搬迁流动。
[编辑本段]傣家竹楼
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因此傣族竹楼都在平坝近水之处,小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围绕,绿树成荫的处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寨子集居二三百家人,小的村落只有十多家人。房子都是单幢,四周有空地,各人家自成院落。腾龙沿边的住宅,多土墙平房,每一家屋内亦间隔为三间,分卧室客堂,这显见是受汉人影响,已非傣族固有的形式;思普沿边则完全是竹楼木架,上以住人,下栖牲畜,式样皆近似一大帐篷,这与《淮南子》所记“南越巢居”的情形完全符合,也正是史书所记古代僚人“依树积木以居”的“干阑”住宅,这算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这类竹楼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即为一长形之大房,用竹篱隔出一个角来做主人的卧室并兼重要钱物的存储处;其余便是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故无窗。若屋檐稍高者,则两侧亦有小窗,后面亦开一门,楼的中央是一个火塘,无论冬夏,日夜燃烧不媳,煮饭烹茶,都在这火上,主客集谈,也都围炉而蹲或坐。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此种住宅的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极易腐毁,每年经雨季后,便须重加修补。土司头人的住宅,多不用竹而以木建,式样仍似竹楼,只略高大,不铺茅草而改用瓦盖顶。西双版纳境内,傣族自己能烧瓦,瓦如鱼鳞,三寸见方,薄仅二三分,每瓦之一方有一钩,先于屋顶椽子上横钉竹条,每条间两寸许,将瓦挂竹条上,如鱼鳞状,不再加灰固,故傣族屋顶是不能攀登的,若瓦破烂需要更换,只须在椽子下伸手将破瓦除下,再将新瓦勾上就可。凡住此类房屋的,便算是村中的大户了,就是车里宣慰衙门,建筑式样也不过如此,只是面积较一般傣族民间的木楼大得多,全楼用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架成,长十余文,阔七八丈,楼上隔为大小若干间屋,四周有走栏,但不开窗,故黑暗无光,楼下空无遮栏,只见整齐的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排列着,任牛马猪鸡自由地在其中活动,这就是傣族最局统治者的官衙兼住宅了。这种上面住人下面养牛马的屋宇,在西南边区中普遍可以见到,例如哈尼、景颇、僳僳以至苗、瑶、黎诸族,住屋建筑也如此式,惟下层多用大石或泥土筑为墙壁。傣族的竹楼,则是下层四面空旷,每晨当牛马出栏时,便将粪便清除,使整日阳光照射,住位于上层的人,不致被秽气熏蒸。
土家族吊脚楼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湘西的龙山、永顺、古丈等县的少部分地区仍通用土家语。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编辑本段]皖南民居
皖南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动静相宜,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西递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
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大量古建筑而驰名。新安为文化之乡,历史上多出官宦商贾,仅歙县举人以上的士官即达数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称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们巨大的财富,营造了皖南这个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馆。今存徽州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黟县、歙县、绩溪、休宁。黟县今存古村落十余处,要者如西递、宏村、碧山、屏山等。黟城古建筑更多。全县保留有价值的古建筑数百处。仅西递就有122幢。歙县共有古建筑365处,有价值的一百余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潜口、棠樾、深渡等村。绩溪今存古建筑一百余处,集中在磡头、坑口、冯村、上庄等处。古村落一般由牌坊、民居、祠堂、水口、路亭、作坊等组成,有的村落规模很大,如呈坎有街巷99条,陌生人进去后往往会迷失方向。许多村落布局井井有条,宏村的水系就是一例。宏村在村头依山筑坝,村内水渠从街道两侧进入每户,汇于村中部的月塘。再分流至户,流入南湖。每户都有大、小水渠,分供洗涤和饮用水。民居的布局一般是以天井为中心的三合院或四合院,两层高度。中型、大型宅院采用多院落组合,建筑全是粉墙黛瓦。旧时大户人家的许多建筑群,规模庞大,采用徽州三雕装饰,布局精巧,错落有致。一片片皖南古建筑镶嵌在黄山、九华山、新安江广阔的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宛然一个无须妆点的世界级公园。
皖南民居为两层以上的楼房,中间围合一个很小的天井,厅堂设在天井的北侧。厅堂与天井之间不设墙壁与门窗,属于开阔的空间。在厅堂的北侧,也就是后部是木质的太师壁,太师壁的两侧为不装门扇的门。太师壁的前面放置长几、八仙桌等家具。厅堂东西两侧,分别放置几组靠背椅与茶几,人们常常将一些器具放置在上面作为装饰。
皖南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村落独特的水系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深刻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
[编辑本段]土家民居
一、古文献称土家民居为"干栏"
《辰州府志·风俗》云:"居民近市者多构层楼,上为居室,下贮货物,为贸易所。无步榈曲房,亦罕深遂至数重者。近日生齿繁盛,民居稠密,地值多倍蓰于十年前。山家依用结庐,傍崖为室,缚茅覆板,仅蔽风雨,设火床以代灶,昼则炊,夜则向火取暖。山深寒,年冬初即然"。
《新唐书》云:"南平僚,东距智州,南属渝州,西接南州,北涪州,户四千余。多瘴疬,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居楼,梯而上,名为干栏"。
《魏书》云:"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山洞间,所皆有,种类甚多,散居山谷,无民族之别……,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
《旧唐书》云:"土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号为'干栏'"。
《永顺县志·杂事》云:"原旧土官衙署绮柱雕梁,砖丽鳞次。百姓则叉木架屋,编竹为墙。舍把头目许竖梁柱,周以板壁。皆不准盖瓦。违者即治僭越之罪,俗云:只许买马,不许盖瓦"。
《唐志·杂记》云:"祖师殿,在旧司城。晋天福二年建,正殿柱四,木数围。上架木枋处,无斧凿痕,真神工也。相传为公输子显灵所建。"
《中国古代建筑》云:"在温暖潮湿的南方,房屋多采取南向或东南向,以接受夏季凉爽的海风,或在房屋下部用架空的干阑式构造,流通空气,减少潮湿。建筑材料除木、砖、石外,还利用竹与芦苇;墙壁溥,窗户多;建筑风格轻盈而疏透,……"。
二、少数民俗文献称土家民居为"转角楼"
《中国土家族习俗》云:"土家族人的住宅,多为木房,其结构习俗以正屋、偏屋、木楼、朝门四部分组成。一般人家只有正房,小康人家有正屋、偏房和转角楼。富有人家加修有朝门。豪门大户,修四合大院,砌以院墙,四面封砖,俗叫封火桶子,个别户还修有冲天楼和晒衣台。正屋规模有三柱四旗、三柱五旗或五柱八旗以至七柱十二旗之分,多为四排三间,也有六排五间的,忌修单扇双间之屋。正屋中间为堂屋,以祭祖先和迎宾客之用,两边作人间。堂屋后面有过道房,俗称'抱兜房'。偏房称磨角,又叫'马屁股',或叫刷子屋,连接于正屋的左右边,作灶房或碓磨房之分。别有特色的土家族转角楼,俗叫'走马转角楼'。多子女的人家,女儿住转角楼,故有叫绣花或故娘楼的。转角楼建于正屋的左前或右前,也有正屋左右都起转角楼的。转角楼一般为三排两间,上下两层,上为人间,下为厢房、仓库或碓磨房。转角楼挨正屋一边,有悬空走廊,转至外沿当头,当头两边上端,妙廊翘起,颇俱雄伟壮观"。
三、土家民间称土家民居为"转角楼"
酉水船歌唱云:"石板街,五里路,封火窨子转角楼"。贾绍兴注转角楼云:"转角楼,土家语称 lie3pB1 ,是土家民居中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一般土家人住一栋房,其长有连三间、连五间、连七间、连九间,其进深有三柱四骑、五柱四骑、五柱八骑等。一栋连三间(四排三间)的木房,居中的那间叫堂屋,作为祭祖、迎客、婚丧等重大活动之用;左右两间叫住房,前房为火铺,为聚餐向火议事之用,后房为卧室。如果房基够宽,家境又比较富裕,则在房子的右边配偏房,安放灶房、柴房和牛栏、猪圈;左边配厢房、楼子。楼子下安排碓磨和粮仓,上作'书房'或闺女的'绣房'。房基临坎,楼子则吊脚,无坎则柱与正屋齐,只在二楼走廊上吊些假柱头。不管吊脚不吊脚,在楼子外侧一定要翘檐转角,故称'转角楼'"。
土家山歌唱云:"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起转角楼,岩匠难打岩狮子,铁匠难滚铁绣球"。
土家俗语云:"你屋雄(富有之意),你屋雄,nan 么没起转角楼(或冲天楼)";"四川有座峨嵋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树比有座冲天楼,一只角伸到天里头";
据笔者调查,在土家族俗保存得最为原生态的坡脚、靛房、他沙、苗儿滩、洗车、隆头、里耶、贾市、内溪等地的土家人对土家特色民居均叫为"转角楼"。
四、土家民居称谓揭秘
土家人是根据房屋的结构形式指称自己的居所的。总的说来,土家民居有单体居室和合体居室之分。合体居室由单体居室组合而成,其称谓也各不相同。
1、土家单体民居称谓
土家民居按进深有三柱二旗(俗称尖刀架)、三柱四旗、三柱五旗、三柱六旗、三柱七旗、四柱五旗、四柱六旗、四柱七旗、四柱八旗、五柱七旗、五柱八旗、六柱六旗、七柱十二旗之别,一般连三间、四间、五间,也有连六间、七间、九间、十五间的。单体民居按材料有瓦屋、岩屋、茅屋、泥屋之谓。
①、瓦屋:圆木为柱,方木为枋,木板为壁,檩子、橼角、泥瓦为盖的居室。
②、岩屋:一为圆木为柱,方木为枋,四周用岩石砌墙为壁的;二为尽用岩石砌的墙为壁居室。
③、茅屋:圆木为柱,檩条为枋构架,木条或竹为椽,上盖茅草或稻草,四周用木条、细竹为壁的居室。
④、泥屋:以圆木为柱,檩条为枋构架,上盖茅草或稻草,用细木条,山竹为壁,在木(竹)壁上封青膏(或黄土)泥而成的居室。
就其一土家单体民居取材也没有固定之规,其称谓也只是以单体民居的主要材料来指称的。而在现实中,土家民居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2、土家合体居室称谓
土家合体居屋是土家民居独特形式,是由土家单体居室发展而来,蕴含着土家人的审美观念、工艺价值、民俗理念以及用自然为我所用和与自然抗争的思想。土家合体民居的称谓有转角楼、四水屋、窨子屋、冲天楼之分,其表现形式有二合水、三合水、四合水之别。
①、转角楼。转角楼的表现形式有二合水、三合水。以二合水较为多。为二合水时,主家在正房的左或右修建转角楼,一般为两层。为三合水时,或左修转角楼,右修厢房;或右修转角楼,左修厢房。厢房一般为三柱四旗,少数三柱三旗或三柱五旗,连两间。厢房后配磨角,俗称"龙眼"、"偏偏"、"偏杉"。一层或为猪圈、牛栏,或为仓库、碓磨房。二层人居住,或为客房,或为女闺房(也称绣花房)。转角楼进深一般为三柱四旗或三柱五旗,一般连二间,也有连三间,少数连四间。二楼前侧为走廊,上配扶手,前侧、外侧配吊悬空圆木旗柱,柱头(即吊脚)为椭圆瓜形木雕,土家人称假柱头。扶手与雕柱距外枋1米左右,扶手与前外枋、侧外枋之间为进出或观景或休闲的回廊。楼子外侧瓦面飞檐翘角,土家人据此称之为转角楼。转角楼在土家人聚居区较为普遍,中等人家均可配修转角楼。其时,土家转角楼与苗居吊脚楼外观形式大同小异,苗人以楼子吊脚称苗居为吊脚楼,土家人以楼子瓦面翘角称土家民居为转角楼。事实上,完整的土家转角楼无论从形式、结构上都比苗居吊脚楼精美,功能、用途更为齐备、多样。
②、四水屋。四水屋是土家民居另一特有建筑,形式表现为四合水。四水屋前后有两栋主体建筑,左右两侧用厢房将两栋主体建筑连接。从某种意义上说,四水屋实际上是由四栋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四水屋有前后两个堂屋,前堂屋发挥过道作用,后堂正中设天井,面积2平方米左右,天井一角掘有阴沟,雨时,向内层面雨水汇流落入天井,并由阴沟排出屋外。天井上对四角檐,由四栋连体建筑内侧屋面聚合而成,或四边形,或六边形。天井及檐口有聚财纳宝、九九归一的象征意义。后堂屋一般高于前堂屋4~7个台阶,正面房屋一般比其它三栋房屋高。四水屋规模比转角楼大,一般住几户或十几户、甚至几十户人家,具体视家族成员多少而定。四水屋是土家富裕人家的居所。目前我县现存的四水屋已不多。
③、窨子屋。窨子屋是土家人为防盗、防风(防寒)将居所用石、砖砌墙而形成的院落式的民居形式,但它与汉家的四合院纯属两码子的事。它的特征在于院墙和朝门。院内建筑或为单体民居,或为转角楼,或为四水屋,甚或是其它独特的建筑形式,是土家豪门望族的居住场所。
建瓯的简介?
建瓯
建瓯市简称芝,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疆域总面积 4233 平方公里 ( 635 万亩 ) ,其中山地 519 万亩,耕地 49.2 万亩;辖 10 个镇、 4 个乡、 4 个街道, 217 个村、 1121 个自然村、 2054 个村民小组、 27 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 51.88 万,其中农业人口 41.65 万;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 10 个少数民族,是福建省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2005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47.11 亿元。
[历史沿革]
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3000 多年,是一座有着 1800 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周时期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东汉建安初年 ( 公元 196 年 ) 设建安县,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五个县之一。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 260 年)设立建安郡。唐武德四年 ( 公元 621 年 ) 设建州,“福建”之名即为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来。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 1162 年)改建州为建宁府,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 1913 年撤府,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 1992 年 10 月撤县设市。历代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 1154 名进士、 3 名状元、 10 名宰辅大臣,是福建历史上出进士最多的县。宋代理学家朱熹成长于建瓯,史称“三杨辅政”之一的政治家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竞、文学家吴激、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诞生于此。李刚、陆游、辛弃疾以及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等曾驻足建瓯并留下赞誉。
[环境资源]
建瓯生态优越,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8.7 ℃,年均降水量 1662.9 毫米。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 81.5% ,是闽江上游的绿色屏障。水资源总量 44.6 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 57.9 万千瓦,实际可开发装机容量 30 万千瓦。地下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金、煤、磷、铁、水晶、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等 22 种。建瓯山川秀美,古迹繁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大小特异独秀的山峰众多 , 有聚武夷风光于一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归宗岩,有“辰山拱北斗”之称的闽北第二高山辰山,有被誉为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万木林,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妈祖木雕神像。建瓯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有福建历史上年代最久、规模最大被誉为“南有开元、北有光孝”的光孝禅寺,有闽国帝都标志性建筑“五凤楼”,有宋敕茶神张三公庙及北苑贡茶制造遗址,有全省现存规模最大、具有浓郁宋代建筑风格的建宁府孔庙。还有东岳庙、艮泉井、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通仙门等名胜古迹。此外,民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根艺文化繁荣活跃,其中挑幡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民间杂技项目名录。
[农业经济]
建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金瓯宝地”、“绿色金库”、“竹海粮仓”、“酒城笋都”之称。木竹、茶果、畜禽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粮食、蔬菜、食用菌、锥栗等十三个重点农产品优势明显。全市农业总产值 26.03 亿元。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和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59.08 万亩,粮食总产量 21.8 万吨;为全国重点林业县 ( 市 ) ,现有林地面积 507.2 万亩,林分总蓄积量 1903 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面积 188.67 万亩,商品材采伐量 58.59 万立方米;毛竹林面积 124 万亩,名列“中国竹子之乡”榜首,竹材采伐量 1642 万根,鲜笋产量 21.41 万吨;为全国重点茶区之一和闽北乌龙茶发源地,茶叶面积 9.75 万亩,产量 7129 吨;为全省柑桔生产基地市,全市水果面积 24.4 万亩,产量 19.03 万吨,其中柑桔 17 万亩,产量 15.83 万吨;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锥栗面积 41 万亩,产量 1.42 万吨,居全国首位,建瓯锥栗被国家质量技术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此外,还盛产食用菌、莲子、泽泻、仙草、松脂等多种土特产品。笋制品、茶叶、莲子、大米等 12 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全年肉类总产量 21383 吨。奶牛存栏 1.06 万头,生猪存栏 16 万头,肉羊存栏 2.6 万头,家兔存栏 7 万只,各类家禽存栏 181 万羽。为全国淡水养殖重点县 ( 市 ) ,淡水养殖面积 2.86 万亩,水产品总产量 1.36 万吨。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 91 家,其中明良食品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单位”,颖食物产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弘光席业有限公司等 3 家企业被确认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茗苑茶叶有限公司等 10 家企业被确认为南平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工业经济]
全市工业总产值 28.05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32 家,完成产值 20.87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80.4% ,其中非公有制工业企业 123 家,完成产值 19.05 亿元,个数和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93.2% 和 91.3% 。初步形成了竹木加工、食品加工两大产业集群和机械、化工、水电三大重点产业。其中竹木加工产业产值 7.49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35.89% ,主要企业有丽瓯人造板有限公司、万木林木业集团有限公司、福人木业有限公司、天丰竹业有限公司、特艺竹木有限公司、华宇竹业有限公司、华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三森竹木有限公司等 57 家,主要产品有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等人造板系列和竹胶板、竹地板、竹凉席、竹筷等竹制产品;食品加工产业产值 6.42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30.76% ,主要企业有明良食品有限公司、颖食物产有限公司、东福光食品有限公司、黄华山酿酒有限公司、新叶食品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圣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 29 家,主要产品有白酒、精制茶、清水笋、锥栗等;机械化工产业产值 5.19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24.86% ,主要企业有森华集团、立伟塑料有限公司、元润塑料有限公司、福农华工有限公司、芝星活性炭有限公司、东方磨料有限公司、精工齿轮有限公司、巨力活塞有限公司等 28 家,主要产品有铝活塞、碳化硅磨料、电木粉、酚醛塑料、甲醛、农药、满山白糖浆、软脉灵等。全市工业产值上千万元的企业 58 家,其中亿元企业 2 家, 5000 万元— 1 亿元企业 6 家, 3000 — 5000 万元企业 7 家, 1000 — 3000 万元企业 43 家。工业平台不断拓展,城东、莲花坪工业平台及国省道沿线乡镇工业长廊逐步形成。
[商贸流通]
历来为闽北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6.77 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 13.59 亿元,餐饮业 1.75 亿元,其它业 0.26 亿元。全市城乡共有市场 49 个,经营面积 16 万平方米。其中城区集贸市场 7 个,批发市场 3 个,乡级农贸市场 16 个,村级 23 个,其他专业市场主要有闽北建材市场、闽北汽车城、闽北摩托车批发市场等。在各类市场中,年贸易额上亿元的市场有管葡农贸市场、闽北汽车城、闽北建材市场、闽北笋菇批发市场。全市拥有大型超市 4 家,药品超市 3 家,家具超市 3 家。全市已成立毛竹、水煮笋、蔬菜、锥栗、食用菌、柑桔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230 个,拥有会员 2 万人。建成了农副产品信息中心、农业技术中心、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农业农村工作信息中心等四个信息中心,为农副产品流通搭起了“金桥”。
[项目开发]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 19.53 亿元,全市新上投资 500 万元以上项目 91 个,新上投资 1000 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29 个,当年投资 50 万元以上新办项目投资额 8.98 亿元。 18 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6.66 亿元,列入省和南平市重点建设项目 6 个,完成投资 2.78 亿元。
[对外经贸]
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 24 个,合同利用外资 4100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160 万美元。全市外贸出口企业 27 家,外贸出口总额 2500 万美元,出口规模达百万美元的企业有明良食品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颖食物产有限公司等 8 家。主要出口产品有茶叶、竹木制品、笋制品、工艺品、食用菌等,主要出口日本、美国、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财政金融]
全市财政总收入 2.05 亿元,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 1.26 亿元,地方级收入中税性收入所占比重达 77.5% 。财政总支出 2.84 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 40.58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21.86 亿元;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打造农村诚信社会,全市共培育信用镇 4 个、信用村 82 个、信用户 21838 户。保险事业不断发展,保险业务保费收入 9467 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3867 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 5600 万元。
[基础设施]
为江浙入闽咽喉要地,交通便捷。横南铁路、国道 205 与省道 204 、 303 穿境而过 ,市区距武夷山机场 100 公里;建设中的浦南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丽南高速公路在城东交汇,浦南高速公路将于 2008 年建成通车,届时建瓯至福州只需 2 个多小时,至上海只需 6 个多小时。通讯发达,各种现代化先进通信设施齐全。电力充裕,拥有水电站 117 座,总装机容量 9.69 万千瓦,全年发电量 2.08 亿千瓦时,供电量 2.97 亿千瓦时。正在兴建的北津电站、红湖电站、杨墩电站等三大水电站竣工后,全市总装机容量将达 19.62 万千瓦,发电量达 4.88 亿千瓦时。“东扩西进、南拓北延”的城市发展略逐步推进,市区建成区面积 8.5 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 30 平方公里,一批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城市框架不断拉开,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社会事业]
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先进市,省一级达标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科技事业不断发展,为第一批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市),一批项目被国家、省科技部门列为重点科技项目。教育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素质教育深入推进,高考上线率达 86.51% ,本科和专科上线人数均居南平市第一位。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308 个,初级卫生保健全部达到基本普及标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初步建立。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全市拥有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 21 个。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深入,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达 93.5% 和 98.8% 。人口与计生工作得到加强,人口出生率为 9.16‰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74 ‰, 计生工作继续位居全省计划生育一类先进市行列,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644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752 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 29.03 亿元,其中农民储蓄存款余额 6.03 亿元。年末单位从业人员 20416 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531 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1863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5.7% 。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 7.8 万人。年末共有养老保险人数 74275 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34704 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9015 人,列入成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 3190 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 14092 人,扶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 646 人。
特色民居
民居是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和蒙古的蒙古包。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一道隔墙。
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 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过着一种安逸、消闲、清静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欢欣、天伦的乐趣,自然有一种令人悠然自得的气氛。
这种四合院,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留下来的,而且现在仍然沿用着。这种院落,一般采用出入一个院门。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四合院的院门,大都采用木板大门。厚厚的木板制成的大门一端,上下都放在轴心里,左右旋转,可以关开闭合,安全、可靠。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东西厢房,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成。当然,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这种耳房,有的用来储存粮食,成为粮库及其它库房,也有的做厨房,还有一个角落,一般是西南角为厕所,而东南角,则大都是院子的大门,这种四合院子的程式,在山西的县城及其附近的农村是较为普遍的。也有一些地方的院落,大门是开在南向中央的。
有些家庭,为了把院落装饰点缀一番,还在院落一进门处的正对面,修建一个影壁,也即是一堵砖墙。在正对大门的这一面,一般都有花卉、松竹图案或者大幅的书法字样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书“福”、“禄”、“寿”等象征吉祥的字样。也有一部分影壁,绘上吉祥的图案,如“松鹤延年”、“喜鹊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给四合院内制造了一种书香翰墨的气氛。也有的农家,采用“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福如东海”的字样或图画。这种影壁,设在大门之内的迎门处,有的是单独建筑的,有的是镶在厢房山墙上的。影壁,也称照壁,壁身都为正方形,四周用砖雕装饰,中间的方块为书法或者绘画。照壁分为基座和壁身两个部分,除去给庭院增加气氛,祈祷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种使外界难以窥视院内活动的隔离作用。
院内,有用石板铺设地面的,也有用砖铺地的,还有用鹅卵石铺地的,不尽相同。有的是院内地面全部铺设的,也有把主要通道铺设的,无论是怎样铺,院内总要留出几块地方种树,栽花,作为庭院的点缀。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在建筑上已经有很多变化。农村中,大都从原有的四合院基础上发生大的演变。这就是,扩大正房的房间数,因为正房——北房采光好。因而,在盖房时,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北边的空间、地面,这就使院落成为不规则形,以北房为主的正房前面形成的一个方或长方形院落。
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
[编辑本段]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
中国黄河中上游一带,是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因为没有房子,就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立体性能极好的黄土层,建造了一种独特的住宅——窑洞。窑洞又分为土窑、石窑、砖窑等几种。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窑洞的建造不断改进,黄土高原上冬暖夏凉的窑洞越来越舒适美观了。
农家院落---民居窑洞
[编辑本段]安徽的古民居
安徽古民居 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许多古代的民居。这些古民宅大都用砖木作建筑材料,周围建有高大的围墙。围墙内的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比较大的住宅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后种植着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座座小楼,深深庭院,就像一个个艺术的世界。建筑学家们都称赞那里是“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安徽古民居
平遥普通的居民住宅大都为清代修建的,这些住宅体形较大,用料讲究,由于山西气候干燥,又未经战争破坏,所以大多数保存得相当完整。
住宅平面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形式,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沿中轴方向由几套院组成,一般三进院呈“目“字型基本形式。院落之间多用矮墙和装饰华丽的垂花门作为分隔,有的在院落一侧或后面还建有花园。
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的窑洞,在窑洞房的前部一般都加筑木结构的披檐、柱廊,上覆瓦顶。正房屋顶是平顶,一般在两侧砌砖梯可登上,在屋顶上有的还建有照壁式风水楼。也有的在窑洞上再建一层木结构双坡顶的楼房。平遥民居的外墙都用砖砌,做成清水砖墙,高达七、八米,对外不开窗户,外观坚实雄壮,有的在墙顶做成城堞式,像一座座小城堡,在院子里也很少栽木,迷信观念认为树木会招致鬼怪,家宅不宁。院子里地面均用砖满铺,多垒起花坛,没有泥土,便于清扫。平遥民居内外装饰华丽,有木雕精细垂花门,正房梁下挂落子曲替都有花饰,有的刻有狮子滚绣球,有的是福禄寿三星,或琴棋书画等,都有一定的样式。门窗都是木樘木棂,大都花纹繁巧,且各不相同,有的门扇上还雕塑有唐尧虞舜禅位的故事。当时已普遍使用玻璃,有的富商用的刻花玻璃。为保暖防寒,门窗大多做成双层,屋檐下椽木梁枋等都施有彩画。沿街巷的宅门都特别讲究,门顶形式多样,有悬山卷蓬、悬山有脊两坡、两坡不等长和半坡及披檐等,檐下用梁枋穿插、斗拱出檐等,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用柱,有的做壁柱门墩等。大门门扇上有门匾,书有“修德”、“修齐”、“繁鳌”、“霞蔚”、“乐天伦”等,有的住宅门外还立有上马石、栓马柱,石雕精美,反映出当时这些人家住户的富庶。全城保存得较完好的民居有四百余座,其数量之多,保存完好的程度在国内实为罕见。
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 土楼是广东东北、福建西南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客家人的祖先是1900多年前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人。因为客家人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客家先民为了防范盗匪骚扰,保护家族的安全,就创造了这种庞大的民居——土楼。一座土楼里可以住下整个家族的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土楼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圆形土楼。圆楼由两三圈组成,外圈十多米高,有一二百个房间。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其用途十分统一,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层、四层是卧室。第二圈两层,有30到50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间是祖堂,能容下几百人进行公共活动。土楼里还有水井、浴室、厕所等,就像一座小城市。客家土楼的高大、奇特,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
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客家土楼
八卦布局图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由于害怕有盗贼和当地人的排挤,才建成了营垒式住宅.
[编辑本段]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很容易拆装,有利于放牧时搬迁流动。
[编辑本段]傣家竹楼
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因此傣族竹楼都在平坝近水之处,小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围绕,绿树成荫的处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寨子集居二三百家人,小的村落只有十多家人。房子都是单幢,四周有空地,各人家自成院落。腾龙沿边的住宅,多土墙平房,每一家屋内亦间隔为三间,分卧室客堂,这显见是受汉人影响,已非傣族固有的形式;思普沿边则完全是竹楼木架,上以住人,下栖牲畜,式样皆近似一大帐篷,这与《淮南子》所记“南越巢居”的情形完全符合,也正是史书所记古代僚人“依树积木以居”的“干阑”住宅,这算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这类竹楼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即为一长形之大房,用竹篱隔出一个角来做主人的卧室并兼重要钱物的存储处;其余便是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故无窗。若屋檐稍高者,则两侧亦有小窗,后面亦开一门,楼的中央是一个火塘,无论冬夏,日夜燃烧不媳,煮饭烹茶,都在这火上,主客集谈,也都围炉而蹲或坐。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此种住宅的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极易腐毁,每年经雨季后,便须重加修补。土司头人的住宅,多不用竹而以木建,式样仍似竹楼,只略高大,不铺茅草而改用瓦盖顶。西双版纳境内,傣族自己能烧瓦,瓦如鱼鳞,三寸见方,薄仅二三分,每瓦之一方有一钩,先于屋顶椽子上横钉竹条,每条间两寸许,将瓦挂竹条上,如鱼鳞状,不再加灰固,故傣族屋顶是不能攀登的,若瓦破烂需要更换,只须在椽子下伸手将破瓦除下,再将新瓦勾上就可。凡住此类房屋的,便算是村中的大户了,就是车里宣慰衙门,建筑式样也不过如此,只是面积较一般傣族民间的木楼大得多,全楼用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架成,长十余文,阔七八丈,楼上隔为大小若干间屋,四周有走栏,但不开窗,故黑暗无光,楼下空无遮栏,只见整齐的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排列着,任牛马猪鸡自由地在其中活动,这就是傣族最局统治者的官衙兼住宅了。这种上面住人下面养牛马的屋宇,在西南边区中普遍可以见到,例如哈尼、景颇、僳僳以至苗、瑶、黎诸族,住屋建筑也如此式,惟下层多用大石或泥土筑为墙壁。傣族的竹楼,则是下层四面空旷,每晨当牛马出栏时,便将粪便清除,使整日阳光照射,住位于上层的人,不致被秽气熏蒸。
土家族吊脚楼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湘西的龙山、永顺、古丈等县的少部分地区仍通用土家语。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编辑本段]皖南民居
皖南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动静相宜,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西递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
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大量古建筑而驰名。新安为文化之乡,历史上多出官宦商贾,仅歙县举人以上的士官即达数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称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们巨大的财富,营造了皖南这个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馆。今存徽州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黟县、歙县、绩溪、休宁。黟县今存古村落十余处,要者如西递、宏村、碧山、屏山等。黟城古建筑更多。全县保留有价值的古建筑数百处。仅西递就有122幢。歙县共有古建筑365处,有价值的一百余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潜口、棠樾、深渡等村。绩溪今存古建筑一百余处,集中在磡头、坑口、冯村、上庄等处。古村落一般由牌坊、民居、祠堂、水口、路亭、作坊等组成,有的村落规模很大,如呈坎有街巷99条,陌生人进去后往往会迷失方向。许多村落布局井井有条,宏村的水系就是一例。宏村在村头依山筑坝,村内水渠从街道两侧进入每户,汇于村中部的月塘。再分流至户,流入南湖。每户都有大、小水渠,分供洗涤和饮用水。民居的布局一般是以天井为中心的三合院或四合院,两层高度。中型、大型宅院采用多院落组合,建筑全是粉墙黛瓦。旧时大户人家的许多建筑群,规模庞大,采用徽州三雕装饰,布局精巧,错落有致。一片片皖南古建筑镶嵌在黄山、九华山、新安江广阔的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宛然一个无须妆点的世界级公园。
皖南民居为两层以上的楼房,中间围合一个很小的天井,厅堂设在天井的北侧。厅堂与天井之间不设墙壁与门窗,属于开阔的空间。在厅堂的北侧,也就是后部是木质的太师壁,太师壁的两侧为不装门扇的门。太师壁的前面放置长几、八仙桌等家具。厅堂东西两侧,分别放置几组靠背椅与茶几,人们常常将一些器具放置在上面作为装饰。
皖南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村落独特的水系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深刻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
[编辑本段]土家民居
一、古文献称土家民居为"干栏"
《辰州府志·风俗》云:"居民近市者多构层楼,上为居室,下贮货物,为贸易所。无步榈曲房,亦罕深遂至数重者。近日生齿繁盛,民居稠密,地值多倍蓰于十年前。山家依用结庐,傍崖为室,缚茅覆板,仅蔽风雨,设火床以代灶,昼则炊,夜则向火取暖。山深寒,年冬初即然"。
《新唐书》云:"南平僚,东距智州,南属渝州,西接南州,北涪州,户四千余。多瘴疬,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居楼,梯而上,名为干栏"。
《魏书》云:"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山洞间,所皆有,种类甚多,散居山谷,无民族之别……,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
《旧唐书》云:"土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号为'干栏'"。
《永顺县志·杂事》云:"原旧土官衙署绮柱雕梁,砖丽鳞次。百姓则叉木架屋,编竹为墙。舍把头目许竖梁柱,周以板壁。皆不准盖瓦。违者即治僭越之罪,俗云:只许买马,不许盖瓦"。
《唐志·杂记》云:"祖师殿,在旧司城。晋天福二年建,正殿柱四,木数围。上架木枋处,无斧凿痕,真神工也。相传为公输子显灵所建。"
《中国古代建筑》云:"在温暖潮湿的南方,房屋多采取南向或东南向,以接受夏季凉爽的海风,或在房屋下部用架空的干阑式构造,流通空气,减少潮湿。建筑材料除木、砖、石外,还利用竹与芦苇;墙壁溥,窗户多;建筑风格轻盈而疏透,……"。
二、少数民俗文献称土家民居为"转角楼"
《中国土家族习俗》云:"土家族人的住宅,多为木房,其结构习俗以正屋、偏屋、木楼、朝门四部分组成。一般人家只有正房,小康人家有正屋、偏房和转角楼。富有人家加修有朝门。豪门大户,修四合大院,砌以院墙,四面封砖,俗叫封火桶子,个别户还修有冲天楼和晒衣台。正屋规模有三柱四旗、三柱五旗或五柱八旗以至七柱十二旗之分,多为四排三间,也有六排五间的,忌修单扇双间之屋。正屋中间为堂屋,以祭祖先和迎宾客之用,两边作人间。堂屋后面有过道房,俗称'抱兜房'。偏房称磨角,又叫'马屁股',或叫刷子屋,连接于正屋的左右边,作灶房或碓磨房之分。别有特色的土家族转角楼,俗叫'走马转角楼'。多子女的人家,女儿住转角楼,故有叫绣花或故娘楼的。转角楼建于正屋的左前或右前,也有正屋左右都起转角楼的。转角楼一般为三排两间,上下两层,上为人间,下为厢房、仓库或碓磨房。转角楼挨正屋一边,有悬空走廊,转至外沿当头,当头两边上端,妙廊翘起,颇俱雄伟壮观"。
三、土家民间称土家民居为"转角楼"
酉水船歌唱云:"石板街,五里路,封火窨子转角楼"。贾绍兴注转角楼云:"转角楼,土家语称 lie3pB1 ,是土家民居中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一般土家人住一栋房,其长有连三间、连五间、连七间、连九间,其进深有三柱四骑、五柱四骑、五柱八骑等。一栋连三间(四排三间)的木房,居中的那间叫堂屋,作为祭祖、迎客、婚丧等重大活动之用;左右两间叫住房,前房为火铺,为聚餐向火议事之用,后房为卧室。如果房基够宽,家境又比较富裕,则在房子的右边配偏房,安放灶房、柴房和牛栏、猪圈;左边配厢房、楼子。楼子下安排碓磨和粮仓,上作'书房'或闺女的'绣房'。房基临坎,楼子则吊脚,无坎则柱与正屋齐,只在二楼走廊上吊些假柱头。不管吊脚不吊脚,在楼子外侧一定要翘檐转角,故称'转角楼'"。
土家山歌唱云:"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起转角楼,岩匠难打岩狮子,铁匠难滚铁绣球"。
土家俗语云:"你屋雄(富有之意),你屋雄,nan 么没起转角楼(或冲天楼)";"四川有座峨嵋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树比有座冲天楼,一只角伸到天里头";
据笔者调查,在土家族俗保存得最为原生态的坡脚、靛房、他沙、苗儿滩、洗车、隆头、里耶、贾市、内溪等地的土家人对土家特色民居均叫为"转角楼"。
四、土家民居称谓揭秘
土家人是根据房屋的结构形式指称自己的居所的。总的说来,土家民居有单体居室和合体居室之分。合体居室由单体居室组合而成,其称谓也各不相同。
1、土家单体民居称谓
土家民居按进深有三柱二旗(俗称尖刀架)、三柱四旗、三柱五旗、三柱六旗、三柱七旗、四柱五旗、四柱六旗、四柱七旗、四柱八旗、五柱七旗、五柱八旗、六柱六旗、七柱十二旗之别,一般连三间、四间、五间,也有连六间、七间、九间、十五间的。单体民居按材料有瓦屋、岩屋、茅屋、泥屋之谓。
①、瓦屋:圆木为柱,方木为枋,木板为壁,檩子、橼角、泥瓦为盖的居室。
②、岩屋:一为圆木为柱,方木为枋,四周用岩石砌墙为壁的;二为尽用岩石砌的墙为壁居室。
③、茅屋:圆木为柱,檩条为枋构架,木条或竹为椽,上盖茅草或稻草,四周用木条、细竹为壁的居室。
④、泥屋:以圆木为柱,檩条为枋构架,上盖茅草或稻草,用细木条,山竹为壁,在木(竹)壁上封青膏(或黄土)泥而成的居室。
就其一土家单体民居取材也没有固定之规,其称谓也只是以单体民居的主要材料来指称的。而在现实中,土家民居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2、土家合体居室称谓
土家合体居屋是土家民居独特形式,是由土家单体居室发展而来,蕴含着土家人的审美观念、工艺价值、民俗理念以及用自然为我所用和与自然抗争的思想。土家合体民居的称谓有转角楼、四水屋、窨子屋、冲天楼之分,其表现形式有二合水、三合水、四合水之别。
①、转角楼。转角楼的表现形式有二合水、三合水。以二合水较为多。为二合水时,主家在正房的左或右修建转角楼,一般为两层。为三合水时,或左修转角楼,右修厢房;或右修转角楼,左修厢房。厢房一般为三柱四旗,少数三柱三旗或三柱五旗,连两间。厢房后配磨角,俗称"龙眼"、"偏偏"、"偏杉"。一层或为猪圈、牛栏,或为仓库、碓磨房。二层人居住,或为客房,或为女闺房(也称绣花房)。转角楼进深一般为三柱四旗或三柱五旗,一般连二间,也有连三间,少数连四间。二楼前侧为走廊,上配扶手,前侧、外侧配吊悬空圆木旗柱,柱头(即吊脚)为椭圆瓜形木雕,土家人称假柱头。扶手与雕柱距外枋1米左右,扶手与前外枋、侧外枋之间为进出或观景或休闲的回廊。楼子外侧瓦面飞檐翘角,土家人据此称之为转角楼。转角楼在土家人聚居区较为普遍,中等人家均可配修转角楼。其时,土家转角楼与苗居吊脚楼外观形式大同小异,苗人以楼子吊脚称苗居为吊脚楼,土家人以楼子瓦面翘角称土家民居为转角楼。事实上,完整的土家转角楼无论从形式、结构上都比苗居吊脚楼精美,功能、用途更为齐备、多样。
②、四水屋。四水屋是土家民居另一特有建筑,形式表现为四合水。四水屋前后有两栋主体建筑,左右两侧用厢房将两栋主体建筑连接。从某种意义上说,四水屋实际上是由四栋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四水屋有前后两个堂屋,前堂屋发挥过道作用,后堂正中设天井,面积2平方米左右,天井一角掘有阴沟,雨时,向内层面雨水汇流落入天井,并由阴沟排出屋外。天井上对四角檐,由四栋连体建筑内侧屋面聚合而成,或四边形,或六边形。天井及檐口有聚财纳宝、九九归一的象征意义。后堂屋一般高于前堂屋4~7个台阶,正面房屋一般比其它三栋房屋高。四水屋规模比转角楼大,一般住几户或十几户、甚至几十户人家,具体视家族成员多少而定。四水屋是土家富裕人家的居所。目前我县现存的四水屋已不多。
③、窨子屋。窨子屋是土家人为防盗、防风(防寒)将居所用石、砖砌墙而形成的院落式的民居形式,但它与汉家的四合院纯属两码子的事。它的特征在于院墙和朝门。院内建筑或为单体民居,或为转角楼,或为四水屋,甚或是其它独特的建筑形式,是土家豪门望族的居住场所。
跪求至少③种的民居特点!!!急啊!急!跪求锕!
窑洞
中国黄河中上游一带,是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立体性能极好的黄土层,建造了一种独特的住宅——窑洞。窑洞又分为土窑、石窑、砖窑等几种。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窑洞的建造不断改进,黄土高原上冬暖夏凉的窑洞越来越舒适美观了。
[编辑本段]古民居
安徽古民居 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许多古代的民居。这些古民宅大都用砖木作建筑材料,周围建有高大的围墙。围墙内的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比较大的住宅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后种植着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座座小楼,深深庭院,就像一个个艺术的世界。建筑学家们都称赞那里是“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
平遥普通的居民住宅大都为清代修建的,这些住宅体形较大,用料讲究,由于山西气候干燥,又未经战争破坏,所以大多数保存得相当完整。
住宅平面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形式,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沿中轴方向由几套院组成,一般三进院呈“目“字型基本形式。院落之间多用矮墙和装饰华丽的垂花门作为分隔,有的在院落一侧或后面还建有花园。
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的窑洞,在窑洞房的前部一般都加筑木结构的披檐、柱廊,上覆瓦顶。正房屋顶是平顶,一般在两侧砌砖梯可登上,在屋顶上有的还建有照壁式风水楼。也有的在窑洞上再建一层木结构双坡顶的楼房。平遥民居的外墙都用砖砌,做成清水砖墙,高达七、八米,对外不开窗户,外观坚实雄壮,有的在墙顶做成城堞式,像一座座小城堡,在院子里也很少栽木,迷信观念认为树木会招致鬼怪,家宅不宁。院子里地面均用砖满铺,多垒起花坛,没有泥土,便于清扫。平遥民居内外装饰华丽,有木雕精细垂花门,正房梁下挂落子曲替都有花饰,有的刻有狮子滚绣球,有的是福禄寿三星,或琴棋书画等,都有一定的样式。门窗都是木樘木棂,大都花纹繁巧,且各不相同,有的门扇上还雕塑有唐尧虞舜禅位的故事。当时已普遍使用玻璃,有的富商用的刻花玻璃。为保暖防寒,门窗大多做成双层,屋檐下椽木梁枋等都施有彩画。沿街巷的宅门都特别讲究,门顶形式多样,有悬山卷蓬、悬山有脊两坡、两坡不等长和半坡及披檐等,檐下用梁枋穿插、斗拱出檐等,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用柱,有的做壁柱门墩等。大门门扇上有门匾,书有“修德”、“修齐”、“繁鳌”、“霞蔚”、“乐天伦”等,有的住宅门外还立有上马石、栓马柱,石雕精美,反映出当时这些人家住户的富庶。全城保存得较完好的民居有四百余座,其数量之多,保存完好的程度在国内实为罕见。
[编辑本段]客家土楼
土楼是广东东北、福建西南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客家人的祖先是1900多年前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人。因为客家人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客家先民为了防范盗匪骚扰,保护家族的安全,就创造了这种庞大的民居——土楼。一座土楼里可以住下整个家族的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土楼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圆形土楼。圆楼由两三圈组成,外圈十多米高,有一二百个房间。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其用途十分统一,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层、四层是卧室。第二圈两层,有30到50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间是祖堂,能容下几百人进行公共活动。土楼里还有水井、浴室、厕所等,就像一座小城市。客家土楼的高大、奇特,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
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八卦布局图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由于害怕有盗贼和当地人的排挤,才建成了营垒式住宅.
[编辑本段]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很容易拆装,有利于放牧时搬迁流动。
[编辑本段]傣家竹楼
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因此傣族竹楼都在平坝近水之处,小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围绕,绿树成荫的处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寨子集居二三百家人,小的村落只有十多家人。房子都是单幢,四周有空地,各人家自成院落。腾龙沿边的住宅,多土墙平房,每一家屋内亦间隔为三间,分卧室客堂,这显见是受汉人影响,已非傣族固有的形式;思普沿边则完全是竹楼木架,上以住人,下栖牲畜,式样皆近似一大帐篷,这与《淮南子》所记“南越巢居”的情形完全符合,也正是史书所记古代僚人“依树积木以居”的“干阑”住宅,这算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这类竹楼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即为一长形之大房,用竹篱隔出一个角来做主人的卧室并兼重要钱物的存储处;其余便是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故无窗。若屋檐稍高者,则两侧亦有小窗,后面亦开一门,楼的中央是一个火塘,无论冬夏,日夜燃烧不媳,煮饭烹茶,都在这火上,主客集谈,也都围炉而蹲或坐。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此种住宅的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极易腐毁,每年经雨季后,便须重加修补。土司头人的住宅,多不用竹而以木建,式样仍似竹楼,只略高大,不铺茅草而改用瓦盖顶。西双版纳境内,傣族自己能烧瓦,瓦如鱼鳞,三寸见方,薄仅二三分,每瓦之一方有一钩,先于屋顶椽子上横钉竹条,每条间两寸许,将瓦挂竹条上,如鱼鳞状,不再加灰固,故傣族屋顶是不能攀登的,若瓦破烂需要更换,只须在椽子下伸手将破瓦除下,再将新瓦勾上就可。凡住此类房屋的,便算是村中的大户了,就是车里宣慰衙门,建筑式样也不过如此,只是面积较一般傣族民间的木楼大得多,全楼用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架成,长十余文,阔七八丈,楼上隔为大小若干间屋,四周有走栏,但不开窗,故黑暗无光,楼下空无遮栏,只见整齐的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排列着,任牛马猪鸡自由地在其中活动,这就是傣族最局统治者的官衙兼住宅了。这种上面住人下面养牛马的屋宇,在西南边区中普遍可以见到,例如哈尼、景颇、僳僳以至苗、瑶、黎诸族,住屋建筑也如此式,惟下层多用大石或泥土筑为墙壁。傣族的竹楼,则是下层四面空旷,每晨当牛马出栏时,便将粪便清除,使整日阳光照射,住位于上层的人,不致被秽气熏蒸。
土家族吊角楼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家族土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湘西的龙山、永顺、古丈等县的少部分地区仍通用土家语。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编辑本段]皖南民居
皖南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动静相宜,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西递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
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大量古建筑而驰名。新安为文化之乡,历史上多出官宦商贾,仅歙县举人以上的士官即达数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称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们巨大的财富,营造了皖南这个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馆。今存徽州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黟县、歙县、绩溪、休宁。黟县今存古村落十余处,要者如西递、宏村、碧山、屏山等。黟城古建筑更多。全县保留有价值的古建筑数百处。仅西递就有122幢。歙县共有古建筑365处,有价值的一百余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潜口、棠樾、深渡等村。绩溪今存古建筑一百余处,集中在磡头、坑口、冯村、上庄等处。古村落一般由牌坊、民居、祠堂、水口、路亭、作坊等组成,有的村落规模很大,如呈坎有街巷99条,陌生人进去后往往会迷失方向。许多村落布局井井有条,宏村的水系就是一例。宏村在村头依山筑坝,村内水渠从街道两侧进入每户,汇于村中部的月塘。再分流至户,流入南湖。每户都有大、小水渠,分供洗涤和饮用水。民居的布局一般是以天井为中心的三合院或四合院,两层高度。中型、大型宅院采用多院落组合,建筑全是粉墙黛瓦。旧时大户人家的许多建筑群,规模庞大,采用徽州三雕装饰,布局精巧,错落有致。一片片皖南古建筑镶嵌在黄山、九华山、新安江广阔的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宛然一个无须妆点的世界级公园。
皖南民居为两层以上的楼房,中间围合一个很小的天井,厅堂设在天井的北侧。厅堂与天井之间不设墙壁与门窗,属于开阔的空间。在厅堂的北侧,也就是后部是木质的太师壁,太师壁的两侧为不装门扇的门。太师壁的前面放置长几、八仙桌等家具。厅堂东西两侧,分别放置几组靠背椅与茶几,人们常常将一些器具放置在上面作为装饰。
皖南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村落独特的水系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深刻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
[编辑本段]土家民居
一、古文献称土家民居为"干栏"
《辰州府志·风俗》云:"居民近市者多构层楼,上为居室,下贮货物,为贸易所。无步榈曲房,亦罕深遂至数重者。近日生齿繁盛,民居稠密,地值多倍蓰于十年前。山家依用结庐,傍崖为室,缚茅覆板,仅蔽风雨,设火床以代灶,昼则炊,夜则向火取暖。山深寒,年冬初即然"。
《新唐书》云:"南平僚,东距智州,南属渝州,西接南州,北涪州,户四千余。多瘴疬,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居楼,梯而上,名为干栏"。
《魏书》云:"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山洞间,所皆有,种类甚多,散居山谷,无民族之别……,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
《旧唐书》云:"土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号为'干栏'"。
《永顺县志·杂事》云:"原旧土官衙署绮柱雕梁,砖丽鳞次。百姓则叉木架屋,编竹为墙。舍把头目许竖梁柱,周以板壁。皆不准盖瓦。违者即治僭越之罪,俗云:只许买马,不许盖瓦"。
《唐志·杂记》云:"祖师殿,在旧司城。晋天福二年建,正殿柱四,木数围。上架木枋处,无斧凿痕,真神工也。相传为公输子显灵所建。"
《中国古代建筑》云:"在温暖潮湿的南方,房屋多采取南向或东南向,以接受夏季凉爽的海风,或在房屋下部用架空的干阑式构造,流通空气,减少潮湿。建筑材料除木、砖、石外,还利用竹与芦苇;墙壁溥,窗户多;建筑风格轻盈而疏透,……"。
二、少数民俗文献称土家民居为"转角楼"
《中国土家族习俗》云:"土家族人的住宅,多为木房,其结构习俗以正屋、偏屋、木楼、朝门四部分组成。一般人家只有正房,小康人家有正屋、偏房和转角楼。富有人家加修有朝门。豪门大户,修四合大院,砌以院墙,四面封砖,俗叫封火桶子,个别户还修有冲天楼和晒衣台。正屋规模有三柱四旗、三柱五旗或五柱八旗以至七柱十二旗之分,多为四排三间,也有六排五间的,忌修单扇双间之屋。正屋中间为堂屋,以祭祖先和迎宾客之用,两边作人间。堂屋后面有过道房,俗称'抱兜房'。偏房称磨角,又叫'马屁股',或叫刷子屋,连接于正屋的左右边,作灶房或碓磨房之分。别有特色的土家族转角楼,俗叫'走马转角楼'。多子女的人家,女儿住转角楼,故有叫绣花或故娘楼的。转角楼建于正屋的左前或右前,也有正屋左右都起转角楼的。转角楼一般为三排两间,上下两层,上为人间,下为厢房、仓库或碓磨房。转角楼挨正屋一边,有悬空走廊,转至外沿当头,当头两边上端,妙廊翘起,颇俱雄伟壮观"。
三、土家民间称土家民居为"转角楼"
酉水船歌唱云:"石板街,五里路,封火窨子转角楼"。贾绍兴注转角楼云:"转角楼,土家语称 lie3pB1 ,是土家民居中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一般土家人住一栋房,其长有连三间、连五间、连七间、连九间,其进深有三柱四骑、五柱四骑、五柱八骑等。一栋连三间(四排三间)的木房,居中的那间叫堂屋,作为祭祖、迎客、婚丧等重大活动之用;左右两间叫住房,前房为火铺,为聚餐向火议事之用,后房为卧室。如果房基够宽,家境又比较富裕,则在房子的右边配偏房,安放灶房、柴房和牛栏、猪圈;左边配厢房、楼子。楼子下安排碓磨和粮仓,上作'书房'或闺女的'绣房'。房基临坎,楼子则吊脚,无坎则柱与正屋齐,只在二楼走廊上吊些假柱头。不管吊脚不吊脚,在楼子外侧一定要翘檐转角,故称'转角楼'"。
土家山歌唱云:"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起转角楼,岩匠难打岩狮子,铁匠难滚铁绣球"。
土家俗语云:"你屋雄(富有之意),你屋雄,nan 么没起转角楼(或冲天楼)";"四川有座峨嵋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树比有座冲天楼,一只角伸到天里头";
据笔者调查,在土家族俗保存得最为原生态的坡脚、靛房、他沙、苗儿滩、洗车、隆头、里耶、贾市、内溪等地的土家人对土家特色民居均叫为"转角楼"。
四、土家民居称谓揭秘
土家人是根据房屋的结构形式指称自己的居所的。总的说来,土家民居有单体居室和合体居室之分。合体居室由单体居室组合而成,其称谓也各不相同。
1、土家单体民居称谓
土家民居按进深有三柱二旗(俗称尖刀架)、三柱四旗、三柱五旗、三柱六旗、三柱七旗、四柱五旗、四柱六旗、四柱七旗、四柱八旗、五柱七旗、五柱八旗、六柱六旗、七柱十二旗之别,一般连三间、四间、五间,也有连六间、七间、九间、十五间的。单体民居按材料有瓦屋、岩屋、茅屋、泥屋之谓。
①、瓦屋:圆木为柱,方木为枋,木板为壁,檩子、橼角、泥瓦为盖的居室。
②、岩屋:一为圆木为柱,方木为枋,四周用岩石砌墙为壁的;二为尽用岩石砌的墙为壁居室。
③、茅屋:圆木为柱,檩条为枋构架,木条或竹为椽,上盖茅草或稻草,四周用木条、细竹为壁的居室。
④、泥屋:以圆木为柱,檩条为枋构架,上盖茅草或稻草,用细木条,山竹为壁,在木(竹)壁上封青膏(或黄土)泥而成的居室。
就其一土家单体民居取材也没有固定之规,其称谓也只是以单体民居的主要材料来指称的。而在现实中,土家民居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2、土家合体居室称谓
土家合体居屋是土家民居独特形式,是由土家单体居室发展而来,蕴含着土家人的审美观念、工艺价值、民俗理念以及用自然为我所用和与自然抗争的思想。土家合体民居的称谓有转角楼、四水屋、窨子屋、冲天楼之分,其表现形式有二合水、三合水、四合水之别。
①、转角楼。转角楼的表现形式有二合水、三合水。以二合水较为多。为二合水时,主家在正房的左或右修建转角楼,一般为两层。为三合水时,或左修转角楼,右修厢房;或右修转角楼,左修厢房。厢房一般为三柱四旗,少数三柱三旗或三柱五旗,连两间。厢房后配磨角,俗称"龙眼"、"偏偏"、"偏杉"。一层或为猪圈、牛栏,或为仓库、碓磨房。二层人居住,或为客房,或为女闺房(也称绣花房)。转角楼进深一般为三柱四旗或三柱五旗,一般连二间,也有连三间,少数连四间。二楼前侧为走廊,上配扶手,前侧、外侧配吊悬空圆木旗柱,柱头(即吊脚)为椭圆瓜形木雕,土家人称假柱头。扶手与雕柱距外枋1米左右,扶手与前外枋、侧外枋之间为进出或观景或休闲的回廊。楼子外侧瓦面飞檐翘角,土家人据此称之为转角楼。转角楼在土家人聚居区较为普遍,中等人家均可配修转角楼。其时,土家转角楼与苗居吊脚楼外观形式大同小异,苗人以楼子吊脚称苗居为吊脚楼,土家人以楼子瓦面翘角称土家民居为转角楼。事实上,完整的土家转角楼无论从形式、结构上都比苗居吊脚楼精美,功能、用途更为齐备、多样。
②、四水屋。四水屋是土家民居另一特有建筑,形式表现为四合水。四水屋前后有两栋主体建筑,左右两侧用厢房将两栋主体建筑连接。从某种意义上说,四水屋实际上是由四栋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四水屋有前后两个堂屋,前堂屋发挥过道作用,后堂正中设天井,面积2平方米左右,天井一角掘有阴沟,雨时,向内层面雨水汇流落入天井,并由阴沟排出屋外。天井上对四角檐,由四栋连体建筑内侧屋面聚合而成,或四边形,或六边形。天井及檐口有聚财纳宝、九九归一的象征意义。后堂屋一般高于前堂屋4~7个台阶,正面房屋一般比其它三栋房屋高。四水屋规模比转角楼大,一般住几户或十几户、甚至几十户人家,具体视家族成员多少而定。四水屋是土家富裕人家的居所。目前我县现存的四水屋已不多。
③、窨子屋。窨子屋是土家人为防盗、防风(防寒)将居所用石、砖砌墙而形成的院落式的民居形式,但它与汉家的四合院纯属两码子的事。它的特征在于院墙和朝门。院内建筑或为单体民居,或为转角楼,或为四水屋,甚或是其它独特的建筑形式,是土家豪门望族的居住场所。
④、冲天楼。冲天楼是土家民居的集大成者,不单包含了所有土家单体民居的建筑形式,同时也包含了转角楼、四水屋等土家合体民居的建筑形式。位于苗儿滩镇树比村的土家冲天楼是目前唯一存留的冲天楼建筑范式。树比冲天楼占地5亩。房基前低后高,房身前高后低,有前后两个堂屋,左右两个分区。左右侧、后部配有若干厢房、磨角(龙眼)、拖步。面阔七柱六间,左右后堂屋正上方屋顶为两层冲天楼子,高10米左右,飞檐翘角。冲天楼上雨水及正房向内屋面雨水通过 槽排向左右偏房瓦面落地。冲天楼的空中排水系统采用了八卦构造,使得这座几百平方米的楼宇终年滴水不漏,排水系统的绝妙神工使人联想不绝。树比冲天楼到如今传了十四代,已近千年历史。它包罗了土家民居的一切建筑形式和营造法式,是土家民居形制和木工技艺的大汇集,是土家民居历史形制的经典范本。如今,这座千年建筑还是数十户王姓土家人休养生息的居所,时刻发生着土家的民俗故事,是一座活的和解读土家民俗的标本。为此,2000年8月10日树比土家冲天楼被龙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居是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和蒙古的蒙古包。
[编辑本段]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一道隔墙。
着一些够你用了!
福建建欧
建瓯
建瓯市简称芝,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疆域总面积 4233 平方公里 ( 635 万亩 ) ,其中山地 519 万亩,耕地 49.2 万亩;辖 10 个镇、 4 个乡、 4 个街道, 217 个村、 1121 个自然村、 2054 个村民小组、 27 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 51.88 万,其中农业人口 41.65 万;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 10 个少数民族,是福建省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2005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47.11 亿元。
[历史沿革]
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3000 多年,是一座有着 1800 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周时期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东汉建安初年 ( 公元 196 年 ) 设建安县,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五个县之一。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 260 年)设立建安郡。唐武德四年 ( 公元 621 年 ) 设建州,“福建”之名即为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来。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 1162 年)改建州为建宁府,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 1913 年撤府,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 1992 年 10 月撤县设市。历代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 1154 名进士、 3 名状元、 10 名宰辅大臣,是福建历史上出进士最多的县。宋代理学家朱熹成长于建瓯,史称“三杨辅政”之一的政治家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竞、文学家吴激、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诞生于此。李刚、陆游、辛弃疾以及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等曾驻足建瓯并留下赞誉。
[环境资源]
建瓯生态优越,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8.7 ℃,年均降水量 1662.9 毫米。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 81.5% ,是闽江上游的绿色屏障。水资源总量 44.6 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 57.9 万千瓦,实际可开发装机容量 30 万千瓦。地下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金、煤、磷、铁、水晶、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等 22 种。建瓯山川秀美,古迹繁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大小特异独秀的山峰众多 , 有聚武夷风光于一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归宗岩,有“辰山拱北斗”之称的闽北第二高山辰山,有被誉为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万木林,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妈祖木雕神像。建瓯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有福建历史上年代最久、规模最大被誉为“南有开元、北有光孝”的光孝禅寺,有闽国帝都标志性建筑“五凤楼”,有宋敕茶神张三公庙及北苑贡茶制造遗址,有全省现存规模最大、具有浓郁宋代建筑风格的建宁府孔庙。还有东岳庙、艮泉井、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通仙门等名胜古迹。此外,民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根艺文化繁荣活跃,其中挑幡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民间杂技项目名录。
[农业经济]
建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金瓯宝地”、“绿色金库”、“竹海粮仓”、“酒城笋都”之称。木竹、茶果、畜禽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粮食、蔬菜、食用菌、锥栗等十三个重点农产品优势明显。全市农业总产值 26.03 亿元。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和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59.08 万亩,粮食总产量 21.8 万吨;为全国重点林业县 ( 市 ) ,现有林地面积 507.2 万亩,林分总蓄积量 1903 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面积 188.67 万亩,商品材采伐量 58.59 万立方米;毛竹林面积 124 万亩,名列“中国竹子之乡”榜首,竹材采伐量 1642 万根,鲜笋产量 21.41 万吨;为全国重点茶区之一和闽北乌龙茶发源地,茶叶面积 9.75 万亩,产量 7129 吨;为全省柑桔生产基地市,全市水果面积 24.4 万亩,产量 19.03 万吨,其中柑桔 17 万亩,产量 15.83 万吨;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锥栗面积 41 万亩,产量 1.42 万吨,居全国首位,建瓯锥栗被国家质量技术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此外,还盛产食用菌、莲子、泽泻、仙草、松脂等多种土特产品。笋制品、茶叶、莲子、大米等 12 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全年肉类总产量 21383 吨。奶牛存栏 1.06 万头,生猪存栏 16 万头,肉羊存栏 2.6 万头,家兔存栏 7 万只,各类家禽存栏 181 万羽。为全国淡水养殖重点县 ( 市 ) ,淡水养殖面积 2.86 万亩,水产品总产量 1.36 万吨。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 91 家,其中明良食品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单位”,颖食物产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弘光席业有限公司等 3 家企业被确认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茗苑茶叶有限公司等 10 家企业被确认为南平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工业经济]
全市工业总产值 28.05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32 家,完成产值 20.87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80.4% ,其中非公有制工业企业 123 家,完成产值 19.05 亿元,个数和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93.2% 和 91.3% 。初步形成了竹木加工、食品加工两大产业集群和机械、化工、水电三大重点产业。其中竹木加工产业产值 7.49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35.89% ,主要企业有丽瓯人造板有限公司、万木林木业集团有限公司、福人木业有限公司、天丰竹业有限公司、特艺竹木有限公司、华宇竹业有限公司、华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三森竹木有限公司等 57 家,主要产品有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等人造板系列和竹胶板、竹地板、竹凉席、竹筷等竹制产品;食品加工产业产值 6.42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30.76% ,主要企业有明良食品有限公司、颖食物产有限公司、东福光食品有限公司、黄华山酿酒有限公司、新叶食品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圣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 29 家,主要产品有白酒、精制茶、清水笋、锥栗等;机械化工产业产值 5.19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24.86% ,主要企业有森华集团、立伟塑料有限公司、元润塑料有限公司、福农华工有限公司、芝星活性炭有限公司、东方磨料有限公司、精工齿轮有限公司、巨力活塞有限公司等 28 家,主要产品有铝活塞、碳化硅磨料、电木粉、酚醛塑料、甲醛、农药、满山白糖浆、软脉灵等。全市工业产值上千万元的企业 58 家,其中亿元企业 2 家, 5000 万元— 1 亿元企业 6 家, 3000 — 5000 万元企业 7 家, 1000 — 3000 万元企业 43 家。工业平台不断拓展,城东、莲花坪工业平台及国省道沿线乡镇工业长廊逐步形成。
[商贸流通]
历来为闽北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6.77 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 13.59 亿元,餐饮业 1.75 亿元,其它业 0.26 亿元。全市城乡共有市场 49 个,经营面积 16 万平方米。其中城区集贸市场 7 个,批发市场 3 个,乡级农贸市场 16 个,村级 23 个,其他专业市场主要有闽北建材市场、闽北汽车城、闽北摩托车批发市场等。在各类市场中,年贸易额上亿元的市场有管葡农贸市场、闽北汽车城、闽北建材市场、闽北笋菇批发市场。全市拥有大型超市 4 家,药品超市 3 家,家具超市 3 家。全市已成立毛竹、水煮笋、蔬菜、锥栗、食用菌、柑桔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230 个,拥有会员 2 万人。建成了农副产品信息中心、农业技术中心、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农业农村工作信息中心等四个信息中心,为农副产品流通搭起了“金桥”。
[项目开发]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 19.53 亿元,全市新上投资 500 万元以上项目 91 个,新上投资 1000 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29 个,当年投资 50 万元以上新办项目投资额 8.98 亿元。 18 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6.66 亿元,列入省和南平市重点建设项目 6 个,完成投资 2.78 亿元。
[对外经贸]
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 24 个,合同利用外资 4100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160 万美元。全市外贸出口企业 27 家,外贸出口总额 2500 万美元,出口规模达百万美元的企业有明良食品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颖食物产有限公司等 8 家。主要出口产品有茶叶、竹木制品、笋制品、工艺品、食用菌等,主要出口日本、美国、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财政金融]
全市财政总收入 2.05 亿元,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 1.26 亿元,地方级收入中税性收入所占比重达 77.5% 。财政总支出 2.84 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 40.58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21.86 亿元;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打造农村诚信社会,全市共培育信用镇 4 个、信用村 82 个、信用户 21838 户。保险事业不断发展,保险业务保费收入 9467 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3867 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 5600 万元。
[基础设施]
为江浙入闽咽喉要地,交通便捷。横南铁路、国道 205 与省道 204 、 303 穿境而过 ,市区距武夷山机场 100 公里;建设中的浦南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丽南高速公路在城东交汇,浦南高速公路将于 2008 年建成通车,届时建瓯至福州只需 2 个多小时,至上海只需 6 个多小时。通讯发达,各种现代化先进通信设施齐全。电力充裕,拥有水电站 117 座,总装机容量 9.69 万千瓦,全年发电量 2.08 亿千瓦时,供电量 2.97 亿千瓦时。正在兴建的北津电站、红湖电站、杨墩电站等三大水电站竣工后,全市总装机容量将达 19.62 万千瓦,发电量达 4.88 亿千瓦时。“东扩西进、南拓北延”的城市发展略逐步推进,市区建成区面积 8.5 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 30 平方公里,一批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城市框架不断拉开,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社会事业]
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先进市,省一级达标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科技事业不断发展,为第一批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市),一批项目被国家、省科技部门列为重点科技项目。教育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素质教育深入推进,高考上线率达 86.51% ,本科和专科上线人数均居南平市第一位。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308 个,初级卫生保健全部达到基本普及标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初步建立。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全市拥有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 21 个。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深入,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达 93.5% 和 98.8% 。人口与计生工作得到加强,人口出生率为 9.16‰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74 ‰, 计生工作继续位居全省计划生育一类先进市行列,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644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752 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 29.03 亿元,其中农民储蓄存款余额 6.03 亿元。年末单位从业人员 20416 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531 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1863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5.7% 。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 7.8 万人。年末共有养老保险人数 74275 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34704 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9015 人,列入成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 3190 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 14092 人,扶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 646 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159665.htm
有关各色民居的资料
I.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介:
中国在先秦(公元前221年)时代,“帝居”或“民舍”都称为“宫室”;从秦汉(公元前后200年)起,“宫室”才专指帝王居所,而“第宅”专指贵族的住宅。汉代规定列侯公卿食禄万户以上、门当大道的住宅称“第”,食禄不满万户、出入里门的称“舍”。近代则将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统称为民居。
中国木构架体系的房屋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就已经萌芽。公元前5000~前3300年的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反映出当时木构技术水平。公元前第 5千纪的中国中西部的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显示了当时村落布局和建筑情况,说明依南北向轴线、用房屋围成院落的中国建筑布局方式已经萌芽。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现存的民间住宅类型,可归纳为下列六类:
一、木构架庭院式住宅
这是中国传统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数量多,分布广,为汉族、满族、白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这种住宅以木构架房屋为主,在南北向的主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东西厢房。由这种一正两厢组成院子,即通常所说的“四合院”、“三合院”。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这种分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家庭生活中要区别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要求。这种形式的住宅遍布全国城镇乡村,但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点。其中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代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二、“四水归堂”式住宅
中国南部江南地区的住宅名称很多,平面布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体一致,只是院子较小,称为天井,仅作排水和采光之用(“四水归堂”为当地俗称,意为各屋面内侧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这种住宅第一进院正房常为大厅,院子略开阔,厅多敞口,与天井内外连通。后面几进院的房子多为楼房,天井更深、更小些。屋顶铺小青瓦,室内多以石板铺地,以适合江南温湿的气候。江南水乡住宅往往临水而建,前门通巷,后门临水,每家自有码头,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
三、“一颗印”式住宅
云南省(中国西南部)的“一颗印”式住宅可以作这类住宅的代表,在湖南(中国南部)等省称为“印子房”。这类住宅布局原则与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房屋转角处互相连接,组成一颗印章状“一颗印”式住宅建筑为木构架,土坯墙,多绘有彩画。
四、大土楼
大土楼是中国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成环形的楼房。一般为 3~4层,最高为6层,包含庭院,可住50多户人家。庭院中有厅堂、仓库、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这种住宅防卫性很强。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的生存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至今仍在使用。
五、窑洞式住宅
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地区。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窑洞。这种窑洞节省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窑洞一般可分为靠山窑、平地窑、砖窑、石窑或土坯窑三种。
六、干阑式住宅
干阑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区,为傣族、景颇族、壮族等的住宅形式。干阑是用竹、木等构成的楼居。它是单栋独立的楼,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隔潮,并能防止虫、蛇、野兽侵扰。
我们的民居特点
阿昌族的住房一般是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房屋一般分为两层,人居住在正屋,屋内设有神龛、烛台、长桌和火塘,楼下圈养牲畜,厢房和楼上堆放粮食及其他生活资料。
阿昌族的村寨错落有致,与村寨四周的山光水色互相映衬,浑然一体,好似一幅恬静悠然的山水画。
白族
大理地区至今保存着崇圣寺三塔、南诏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等名胜古迹。大理城现已被列入国务院首批批准的我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白族
蝴蝶泉?
坐落在云南大理旧城北20公里、苍山的云弄峰下神摩山麓。蝴蝶泉面积约50平方米,用大理石栏杆围护。泉边有古树一棵,横卧泉面而过。每年农历四月,古树即发,届时,彩蝶从四面八方云集至此,飞舞翩跹,一只只"连须钩足",从树枝倒悬于泉面,宛如一条条彩带。泉四周更是群蝶飘忽,色彩斑斓,人称"蝴蝶会"。传说一双情侣因反对封建王公霸占女方雯姑,双双跳入潭内,化为蝴蝶一对,才使原来的无底潭化为一弘池水,改名为"蝴蝶泉"。现泉边有郭沫若书题的"蝴蝶泉"石牌坊。?
大理三塔?
南诏时期修建,亦称"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大理市西北苍山洱海之间。建筑宏大,气势雄伟。主塔千寻塔,高69.13米,为多层密檐式砖塔,共十六层。每层正面均设有佛龛。塔 顶为铁铸圈盘,中立葫芦形宝顶。南北二小塔均为八角形多层塔,雕有各式纹样。千余年来 ,虽经多次地震和风雨侵蚀,仍巍峨屹立。??
大理三塔
中国的古塔到处都有,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在一起的却为数极少。大理三塔就是以此而闻名中外。
大理三塔在大理城西郊的洱海之滨,原是崇圣寺的一部分,现寺已无存,塔却依然屹立如故。一九二五年大理地区发生大地震,城内外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但距大理城只有1华里的三塔,却安然无恙。
大塔又名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的砖塔,共有16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典型的塔式之一。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水妖水怪。自塔顶向东眺望,洱海胜景尽入眼底。现在楼梯已坏,游人已不能登上塔顶了。塔前照壁上镶有大理石镌刻"永镇山川"四字,字体苍劲有力。分立在大塔两侧的南、北两小塔,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
关于三塔的修建年代,说法颇多,一般公认千寻塔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前几年在修塔时,取塔内的木料进行碳性放射年代测定,建塔的年代又远于唐代,但就其修建三塔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看,只有在南诏晚蜞遥开成年间方有可能。南、北二塔是在大塔修好后增修的,大约建于宋徽宗时。
由于三塔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75年维
修三塔时,把千寻塔外表的贴砖拆去,又在塔身的隐蔽部位加了钢箍,对裂缝灌了水泥浆,使古塔得到加固,又修复了塔刹,使它恢复了明代以前的原貌。
- 上一篇:德阳天元家具 德阳哪里有家具厂
- 下一篇:怎样去除家具的异味 如何去除新家具的味道
猜你喜欢
- 最近发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