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家具榫片 实木家具的榫有哪几种

1、榫接合

榫接合是指榫头插入榫眼或榫槽的接合方式,是我国古典家具与现代家具的基本结合方式,也是现代框架式家具的主要结合方式。

榫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榫头的形状不同可分为直角榫、燕尾榫、圆棒榫、圆弧榫;

按榫头的数目多少可分为单榫、双榫和多榫;

根据榫肩的数目不同分,就单榫而可分为单肩榫、双肩榫、多肩榫;

根据榫头和榫眼的接合方式分可分为开口榫、闭口榫、半闭口榫、贯通榫与不贯通榫;

根据榫端是否外漏可分为明榫与暗榫;

根据榫头与方材本身的关系可分为整体榫与插入榫。

中式家具的榫卯结构种类繁多,凡木居的家具全部采用上述榫接合方式,延续了中式家具的这一特点,其接合强度高、稳定性好、经久耐用,且外表美观。

卯榫结构的家具中的榫卯结构

龙凤榫加穿带

将不够宽的薄板加宽时,就用到了“龙凤榫加穿带”。将薄板的一段刨出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长榫,再将其相邻的薄板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插的方法将两板拼合,可不使其从横的方向拉开。拼合粘牢之后,在其上开一个上小下大的槽口(带口),里面穿嵌的是一个一面是梯形长榫的木条(穿带),穿带的梯形长榫一面稍宽一面稍窄,为了使其穿紧,长榫都是从宽的一边推向窄的一边。穿带两边出头,留做榫子。

攒边打槽装板

(一)中的“龙凤榫加穿带”拼成的板可用“攒边打槽装板”的方法装入攒边的木框。

其具体做法:木框四根,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短而凿眼的叫“抹头”。在木框的里口打好槽,以便容纳木板的边簧(在拼板的四周刨出的榫舌)穿带出头部分则插入大边上的卯眼内。这样即可以用“攒边打槽装板”的方法把木板装入木框。

楔钉榫

两种不同的楔钉榫

抱肩榫

抱肩榫是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

具体做法:以有束腰的方桌为例,腿足在束腰的部位以下,切出45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以便与牙条的45度斜肩及三角形的榫舌拍合。斜肩上还留做上小下大、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挂套。

霸王枨

桌子上常常用到这种方法。

霸王枨的上端托着桌面的穿带,用销钉固定,下端交代在腿足中部靠上的地位。枨子下端的榫头向上勾,并且做成半个银锭形。腿足上的榫眼下大上小而且向下扣。榫头从榫眼下部口大处插入,向上一推,便勾挂住

了。空隙垫塞木楔,使之固定。

用来连接弧形弯材,例如:圈椅的扶手。

基本做法:两片榫头交搭,同时榫头上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动。然后在搭口中部剔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一边稍粗,一边稍细的楔钉插贯穿过去,使其也不能左右移动即可。

夹头榫

案形家具中最常见的榫卯结构。

如图可见,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与牙头;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结构稳固,桌案和腿足角度不易变动,又可将桌面的重量分担到腿足上来。

插肩榫

除夹头榫之外,插肩榫也是案形家具的一种榫卯结构。

其结构和夹头榫的结构相似,也是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不同的是在插肩榫中,腿足的上端外侧被削出斜肩,牙条与腿足相交处剔出槽口。当腿足与牙条相结合时,槽口便与斜肩正好契合。当腿足承受桌案压力的同时,牙条便和斜肩咬合的更紧。这样,桌案的结构便愈发牢固起来。

走马销

罗汉床围子与围子之间或围子与床身之间常用到走马销。

是“栽销”的一种,指用一块独立的木块做成榫头栽到构件上去,来代替构件本身做成的榫头。一般按在可装卸的两个构件之间。独立的木块做成的榫头形状是下大上小,榫眼的开口是半边大,半边小。榫头由大的一端插入,推向小的一边,就可扣紧。

家具卯榫结构和钉子连接家具有何差别?

家具当然是卯榫结构比较好,卯榫结构运用的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的巧妙组合,这种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间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这让家具使用起来更结实、耐用。而且便于维修,不会损坏家具和木材,至于金属钉子和螺丝其本身就很容易生锈、腐蚀,不太适合。

实木家具卯榫工艺的优缺点都有哪些?

一些高档全实木家具多采用榫卯结构,很多人对榫卯结构不是很了解,瑞森三棵树家具介绍下关于榫卯结构的相关知识。

榫即榫头,是木构件上凸出的部分。卯俗称卯眼、榫眼、是插入榫头的孔眼。全实木家具的榫卯结构用于连接家具的各个部件,多用于连接面板、两个面或边、两根木条及三个木构件。常用的榫卯结构如下:

一、燕尾榫。榫头端头宽,根部窄,呈梯台形,像燕子的尾巴,用于两块平板直角相接处。 榫卯结构示意图

二、明榫。又叫马口榫、通榫、透榫、榫头露在外面。

三、暗榫。双叫闷榫,榫头不外露。

四、半榫。不凿穿卯眼,榫头不外露,长度是明榫的三分之二。

五、长短榫。榫头一长一短互相垂直,分别与边抹的卯眼结合,多用于腿部与面板的边抹接合处。

六、套榫。多用在椅子腿交接处,搭脑凿出方形卯眼,腿部做出方形榫头,然后套接。

七、龙凤榫。将两块板中的一块板边刨出榫面呈半个银锭形,在另一块板边凿出下大上小的槽口,再把两块板推插拼合。

八、夹头榫。腿足高出牙条和牙头的表面,顶端出榫,凿出槽口,和面板底面的卯眼结合,把牙条嵌夹在腿足上端的开口中。

九、扎榫。又叫挂楔、走马销,榫头一边成斜面,卯眼也一边凿成斜形,再凿眼,榫头入直眼后再拍进原卯眼。

十、插肩榫。腿足顶端榫头呈台阶状,看面削成八字斜肩,牙条上凿出等大的卯眼,嵌入腿足。

十一、格肩榫。横竖材相交时,把横材榫头外侧的榫肩锯割成等腰的三角尖,在竖材卯眼外侧上面挖出和三角尖榫肩等大的缺口,然后拍合横竖材。

十二、抱肩榫。腿足上端切成45度斜角,凿出三角形卯眼,与牙子的三角形榫舌相拍合。然后,把腿足斜肩上的挂销与牙子背面等大的槽口套挂,使牙子和腿足处在同一层面。多用于束腰家具腿足与束腰、牙条相接处。

十三、楔钉榫。把上下两根榫头呈台阶状的孤形材连接,在连接部位的中间凿出一端稍大,一端稍小的卯眼,插入与卯眼等大的长楔

十四、粽角榫。又叫三角齐尖,形似粽子,三面的角线都成45度的斜线,运用在家具框形结构中横、纵、垂直三根方材相交处。

钉。

十五、托角榫。是一组榫卯的组合,用来连接角牙、腿足和牙条,在腿足上凿出卯眼,和角牙的榫舌接合,在牙条与腿足接合之际,把角牙与牙条都插入卯眼。

在全实木家具中 榫卯结构对全实木家具有诸多益处,第一、榫卯结构更能适应四季热胀冷缩的气温适度变换,第二榫卯结构能更好的使家具均衡受力,第三、榫卯结构能减少对家具破环,传统现代家具一般采用金属链接件非常容易对家具木质产生损害。

中式家具各种榫的样子 最好有图解释

你好是买一本书看吧

家具用五金件连接好还是用卯榫结构好

更加好的还是榫卯结构更好,其牢固性更好;但是如今的家具市场,除了高端的家具和中式的家具还保持着用榫卯结构来进行固定;更多的是使用五金件连接的了。

两者连接方式其只要是达到牢固性能都是可以的,但是用榫卯结构更能肯定一个事实就是其多为纯实木家具,这个含金量比较高,因为榫卯结构更高要求的是在于木头一定要是整块,再能保证力量的均匀承受。

实木家具开榫是不是一定要用到胶水?

用胶水问题也不大吧,连接婴儿床顶多开6到8个榫头,一般用乳白胶用量很少。不用胶水一定会松开,如果为了不用胶而使用大榫头容易涨口的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