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小河家具折扣 跪求上海到绍兴的二日游攻略
绍兴最佳旅游季节
绍兴每年3月-4月春暖花开,是旅游的旺季。6月下旬至7月初是梅雨季节,8月上中旬是台风多发季节,常有瓢泼大雨,此时游绍兴要带一把晴雨伞。9月-10月天气转凉,应多备些衣服。绍兴的冬天如同江南其他地方,一样是刺骨的湿冷,即使是北方人,也应穿一些厚实保暖的衣物。
交通
航空
绍兴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30公里,有机场大巴直达绍兴,出租车大概需要100元左右。
机票代售处:通联民航票务中心,出售杭州发往各地机票,地址:绍兴市解放南路35号,订票电话:0575-85111382。
铁路
萧甬铁路横贯市境,绍兴西至杭州50分钟,东到宁波1小时40分钟。宁波始发的所有列车都经停绍兴站。在绍兴可预订杭州、上海始发全国各地车票,订送票电话:0575-8017925。
公路
客运中心:
地址:中兴北路北环线口
交通:8、12、13、17、23路到昌安洞头下车
咨询电话:0575-88018852-8004
发往:绍兴始发跨省或跨市的班车均在此发车,有高速班车发往上海、杭州和宁波。
杭州汽车东站:早上6:30、9:30,之后每10分钟发一班车,50分钟可达,普通车票价10元,高速大巴18元。
宁波南站:早上6:40、7:40,之后每小时一班,1个多小时可达
上海沪太路站:早上6:20、8:40,日发13班,3个多小时可达
汽车东站:
地址:环城东路东街口
交通:1、7、107路可达
咨询电话:0575-88644350
发往:上虞、嵊州、新昌、慈溪、余姚方向流水发车,此外每天早晨6:00和6:25还有发往新安江和黄山的旅游班车。
汽车西站:
地址:北海路
交通:10路可达
问讯电话:0575-85151026
发往:往诸暨方向的中巴,流水发车。
自驾车
如从上海出发,上沪杭高速公路到杭州,再换杭甬高速公路到绍兴出口处下。去程莘庄-枫泾段收费30元,枫泾-绍兴段收费80元;回程顺道可以到嘉兴一游,柯桥-嘉兴段收费55元,嘉兴-嘉善段收费20元,嘉善-枫泾段收费10元,枫泾-莘庄段收费30元。
市内交通
公交车:
绍兴市内有公共汽车线路二十多条,8、88路(往鲁迅故里)、1路(往东湖)、3路(往兰亭)。7路和10路为市区环线,通常起价1元,全程2元。
旅游观光巴士东线:火车站至吼山,途径:周恩来祖居、东湖;回程途径青藤书屋、鲁迅纪念馆、沈园、大禹陵、香炉峰。
旅游观光巴士西线:火车站至兰亭,途径:周恩来祖居、鲁迅纪念馆、塔山、秋瑾故居;回程途径东浦徐锡麟故居、羊山石佛。
出租车:
起步价5元(3公里),超3公里后每公里2.2元。绍兴城市不大,一般起步费就可以到达。但到郊区景点,打的就比较贵了,比如从市区到柯岩打的要35元左右。
三轮车:
通常起步价3元,3公里左右要4元、5元左右。比出租车稍便宜一些。
住宿
在绍兴住宿十分方便,建议选择一家具有江南特色的酒店,或者住在位于市中心鲁迅中路一带,不论是出行交通,还是休闲餐饮都很方便。这一带除了有像咸亨大酒店一类的星级酒店,也有不少性能价格比都较好的小旅舍。星级宾馆一般价格在300元左右,卫生条件不错的小旅馆价格在20~40元/床。
老台门客栈:
三星级,客栈建筑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明清古建筑风貌,深幽的大堂、久远的石板路、考究的花格门楼、传统的八脚床和坑床、古色古香的明清红木家具……特色房间门市价368元,标准间门市价318元,除了黄金周以外,其他时间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折扣,一般在200-250元左右。
地址:绍兴市鲁迅故里新建南路608号
交通:从火车站乘2路、4路、7路、9路12路、15路公交车,从客运中心乘8路、32路、88路公交车,从汽车东站乘10路公交车可以到达
绍兴饭店:
四星级,古朴典雅的建筑群配以白墙黑瓦、曲径回廊、小桥流水、花木扶疏,具有浓郁的江南民居特色。标准间的价格在600~900元之间。
地址:绍兴市环山路9号
咸亨酒店:
知名度不用多言,这里分为三个功能区,中间是二进式旧式酒馆,依旧制而建,酒肆的两旁分列着一座土特产品商栈和一幢五层楼现代宾馆,建筑风格皆为白墙黑瓦,飞檐画梁,古色古香,既彰显着现代气派,又通透着古朴气息,重现着原有的江南水乡风貌。
地址:绍兴鲁迅中路179号
咸亨大酒店:
五星级,这家酒店与著名的咸亨酒店比肩而立,从外观来看,是一栋仿水乡式的现代建筑,粉墙黛瓦。行政标准间1180元/间,含中西自助早餐;商务标准间980元/间,含中西自助早餐;高级标准间880元/间,含中西自助早餐。
地址:绍兴市解放南路680号
百草园招待所:
这家旅馆在许多旅游书中被推荐,原因之一就是地理位置优越,穿过解放路上咸亨酒店对面的百草园小区即是,四周都有公交车站,通达绍兴市的主要景点;推荐原因之二是安静、卫生的环境;推荐原因之三是招待所的经理热情而又周到,能给旅行者提供出行建议。普通二人间20元/床,单人间30~50元/床,
地址:绍兴市鲁迅路小禅法弄6号。
仓桥客栈:
位于与鲁迅路垂直的仓桥直街上,到青藤书屋步行只需三五分钟。仓桥直街是一条老居民街,走在这里还能看到一些古朴的绍兴市井景象。仓桥客栈是一栋老宅子,附近还有网吧。
地址:仓桥直街316号
酒店详细介绍以及预定
饮食
“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令咸亨酒店名满神州,也使绍式名菜成了来绍旅游者品味古城食文化的一大流行“食尚”。于是,霉干菜焖肉、油炸臭豆腐、酒浸枣子等传统绍式名菜是越吃越香、越吃越流行。
先来盘茴香豆,抿口太雕酒,就可以神聊了,在微微迷醉中品味酒香。醉虾上桌了,异常鲜活,这或许是太雕的作用,鲜美中带着温热,温热里透着甘甜。油炸臭豆腐可以当餐前小点,先垫垫胃。外壳酥,入口烫,回味又臭又香,绝对是招牌中的招牌。
至于绍兴菜肴霉干菜烧肉可说是绍兴当地最有名的家常菜,另外酱制菜肴也是小有名气,如酱鸭、酱鹅、酱菜等。许多在绍兴人眼里看起来土得掉渣的绍式传统菜,如今已成为绍兴流行饮食的“香饽饽”。凡是绍兴的本地菜馆,都把这些绍式名菜作为“当家菜”。值得品尝的菜式有:白鲞扣鸡、银丝响铃、虾油浸鸡、珍珠文武鱼、干菜焖肉、霉苋菜梗、霉千张、鲞冻肉、扎肉、糟鸡、醉蟹等。
值得推荐的餐馆有:
咸亨酒店,地址:鲁迅中路179号
鲁迅故里酒店,地址:鲁迅故里东入口处
东湖酒店,地址:东湖景区内
荣禄春饭店,地址:解放北路389号
华侨饭店,地址:新河弄69号
同心楼饭店,地址:解放北路432号
聚乐园菜馆,地址:胜利路37号
农校食堂:以大碗菜出名,菜品主要是绍式口味。这里还可以吃到很多绍兴特色小点,如饭捂茄子,烧酒杨梅。地址:绍兴市新建南路投镠河路口
求实小餐馆:以绍兴特色小菜为招牌,价低物美。地址:绍兴市新建南路投镠河路口
游览
绍兴如同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在最幽深寂静的角落里,在小桥流水幽幽泛起的微光中,只要你用心去听,就能感到从绍兴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一脉生气还在那里如同游丝般飘浮着。
寻绍兴名人
绍兴是个人文荟萃的江南古镇,坐上三轮车,寻访一个个彪炳千秋、功垂万古的名人,或许会让你沾上一些灵气。
【鲁迅故里】鲁迅故里,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一条窄窄的青石板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花格木窗建筑,原汁原味的三味书屋、百草园、鲁迅故居、鲁迅祖居、周家新台门得以完整保护,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古城、文化的历史街区,成为一个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立体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成为了绍兴的“镇城之宝”。
地址:中心路与鲁迅路的十字路口
交通:可在火车站坐7路车或旅游观光巴士、在客运中心坐8路车直达
门票:60元
【兰亭】因一代书圣王羲之,于公元353年在此写成绝世佳作《兰亭集序》而名骚乾坤,被后人崇为书法圣地。每年三月在这里举办兰亭国际书法节。
地址:绍兴兰亭镇
交通:火车站乘3路车或旅游观光巴士西线直达。
门票:35元
【周恩来祖居】相传祖辈中曾有一对夫妇寿至百岁,故旧称“百岁堂”,周恩来先辈世居于此。1984年,整修祖居时辟“周恩来史迹陈列室”,主要介绍周恩来在抗日战争时期来绍兴的活动。
地址:市区劳动路369号
交通:火车站乘10路车或旅游观光巴士到市妇保院下车,步行前往。
门票:18元
【青藤书屋】一个幽静的小园,两间旧式的平屋,这里是我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的徐渭(文长)诞生和读书的地方。这里不仅可以看到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文学家的不朽作品,还能了解到这位幽默大师不阿权贵的品格和其一生的坎坷遭遇。
交通:火车站乘2、4路车或旅游观光巴士东线到鲁迅路口下车,步行200米
门票:5元
【蔡元培故居】始建于明代晚期,其东次间楼上原为蔡元培住处。蔡元培自出生至出任翰林院编修前,一直生活于此,现辟为“蔡元培纪念馆”。
地址:绍兴市萧山街笔飞弄13号蔡家台门
交通:火车站乘1、3、7、11路车到胜利路口下车,步行前往
门票:8元
【秋瑾故居】秋瑾祖父宦游返里,携家居此。1907年,秋瑾曾在此进行革命活动。
地址:绍兴市南和畅堂18号
交通:公交13路、16路
门票:10元
【王羲之故宅】旧传为戒珠寺,是王羲之舍宅为寺处。旧寺建筑几经兴废,现存山门、大殿、东厢均为清代建筑。
地址:绍兴市西街
交通:公交8路、12路、26路到白马畈站下
门票:5元
游水乡风情
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绍兴古城四面环水,城中又有多条小河,可以说是水中有城,城中有水。至今,绍兴城里还保留着一河一街、一河两路或有河无街的水城格局。
【沈园】为南宋私家花园,因陆游于此题《钗头凤》词而闻名于世。详细请见二人栏目《》一文。
地址:绍兴市延安路洋河弄3号
交通:火车站乘7路车或旅游观光巴士东线直达
门票:25元(含绍兴博物馆),与鲁迅故里联票80元,与鲁迅故里、兰亭、东湖的联票为120元
【东湖】峭壁奇岩,突兀峥嵘,逶迤数百米,合抱一湖,水碧于天。请见享乐栏目《》一文。
地址:绍兴城东约5公里
交通:火车站乘1路车或旅游观光巴士东线直达
门票:25元
【八字桥】桥以石材构建,结构造型奇妙,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甬古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桥下石壁转角处被纤绳磨出的痕迹,至今历历在目,可见当年舟楫之盛。著名古典园林专家陈从周称之为我国最早的城市“立交桥”。
地址:绍兴市区八字桥直街东端
交通:乘坐环城巴士可到达
【会稽山】因大禹治水在此会诸侯,计功行赏而得名。详细请见风物栏目《》一文。
地址:绍兴城东南
交通:火车站乘2路车或旅游观光巴士东线直达,车资2元,半小时可达
门票:滑道20元,百鸟苑15元,香炉峰10元
【柯岩】柯岩石景以云骨最为奇绝,顶端古柏苍翠,老枝横斜。距云骨约百余步,有石佛一尊,是利用一块高约10余丈的岩石雕凿而成的,对研究古代雕刻艺术颇有价值。
地址:绍兴往西12公里
交通:南门乘16路直达,半小时车程。杭州吴山广场每天8:20亦有旅游专线车前往
门票:50元(联票:柯岩+鉴湖80元;柯岩+鉴湖+鲁镇100元)
访千年古城
绍兴的历史是一页一页累积起来的历史,是一条街一条街走出来的历史。
【戒珠寺】依山临街,幽偏适中,寺内殿廊洁净,佛相庄严,为城中八大名寺之一。原为晋王右军王羲之别业,寺内现辟有王羲之陈列室。
地址:位于绍兴西街72号。
交通:公交8路、12路、26路到白马畈站下
门票:5元
【题扇桥】因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而得名,现桥为清道光八年(1828)即原址重修。桥旁竖有著名书法家萧娴题写的石碑一方,旁设圆桌和鼓形石凳,可供游人小憩。
地址:绍兴西街
交通:公交8路、12路、26路到白马畈站下
【土谷祠】离鲁迅故里不到一里地的西北面,有一间小小的土谷祠,这也就是阿Q的栖身之所。每到土地生日(农历四月十四)和冬至,这里都会比较热闹。
【印山王陵】由于此地与《越绝书》记载的春秋时期的“木客大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而被专家推测为越国王室墓冢,不仅被誉为“江南第一大墓”,而且被人们以“北有秦陵,南有印山”的评价与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
地址:绍兴城外10公里兰亭镇境内的印山
交通:火车站乘旅游观光巴士西线或长途客运中心乘3路车直达
门票:18元
市区联票政策:
从鲁迅故里到沈园:
联票价格:80元/张(原价85元/张)
免费坐乌篷船或黄包车送你去沈园
1+1联票:
鲁迅故里+东湖、名人故居任选一点:80元/张(原价85元/张)
鲁迅故里+兰亭:85元/张(原价95元/张)
1+2联票:
鲁迅故里+东湖、沈园、名人故居任选二点:100元/张(原价110元/张)
鲁迅故里、兰亭+东湖、沈园、名人故居任选一点:105元/张(原价120元/张)
1+3联票:
鲁迅故里+兰亭+东湖+沈园:120元/张(原价145元/张)
以上联票如含沈园,乌蓬船或黄包车免费送你去沈园,如含兰亭,送“绿色通行证”(去兰亭路过的收费站)。
绍兴旅游详细行程和介绍
购物
把玩绍兴的特产,一是要用口,二是要用心。
口中留香之物
【绍兴老酒】绍兴老酒品种颇丰,有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花雕酒等,其中的古越龙山牌加饭酒和绍兴花雕坛酒最为知名。
【绍兴茴香豆】是绍兴几乎所有酒店四季常备的一种下酒物,用干蚕豆与茴香、桂皮、食盐和食用山萘共同调制而成,这种茴香豆呈青黄色。表皮起皱,豆肉韧软耐嚼,清香味甘。
【绍兴腐乳】当地人叫“霉豆腐”,又有“素扎肉”的雅称。块块正方见角,质地松酥细腻,味道咸鲜适口,不失传统的酿造风格。
【绍兴霉干莱】绍兴霉干莱分为白菜干、油菜干和芥菜干三种,味道鲜美要数芥菜干,芥菜干又以“百脑芥菜”的品种腌晒干莱为上乘。其味隽美,开胃增食。夏天,用霉干菜配上一撮嫩笋干作汤料,有生津止渴,解暑防痧,恢复体力的功能。
【绍兴香糕】是清朝皇宫的八大贡品之一,早有“进京香糕”之美誉。用精白粳米磨成米粉,配上适量的中药丁香、砂仁、白芷、豆蔻、大茴和研成粉未的食用香料,再拌以纯白沙糖,和粉成型后,放到白炭火上烘焙而成。
【香榧】有化痰、止渴、清肺润肠.消痔等功能,香榧果衣还可驱蛔虫,故食用时不必细加去衣。吃香榧有讲究,每颗香榧上有两只“眼睛”,吃时无需用嘴咬开果壳,只要用拇指和食指按着“眼睛”一捺,硬壳便开裂。
【平水珠茶】其外形浑圆紧结,色泽绿润,香味浓郁,经久耐泡,被嗜茶者赞叹为“江南第一名茶”。
【柯桥豆腐干】越中风味之一的五香茶干,颜色酱红,内质玉白细嫩,韧而不硬,既香又鲜。
心中风雅之物
【纸扇】绍兴纸扇分黑白两类,黑纸扇品种有“全棕”、“毛全本”、“早棕本”、“二全本”等;白纸扇有“宣纸水磨”、“白纸竹骨”、“彩印竹骨”等。“全棕”黑纸扇扇骨细密,40支以上为精品。
【会稽越砚】用会稽山区平水一带的绚丽奇石制成,使用稠润细腻,呵气成云,磨墨无声,就水研墨似漆,发墨不损毫颖。
【绍兴兰花】绍兴为兰花世家的集居之地。每当早春时节,漓渚花圃和棠棣花圃兰花竞开,其中“绿云”、“宋梅”、“圆蝶梅”尤为兰花之绝品。
【绍兴鹿鸣纸】呈米黄色,质地薄而轻,松软、细腻。它是做褶扇的原料,习字学画的理想用纸,又是东南亚各国做锡箔、抄写佛经的必需用纸。
【绍兴丝绸】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作过《缭绫》一诗,盛赞绍兴丝绸之精美。这里出产的白厂丝、绢丝、打线丝和各式绸缎被面、丝绸服装,琳琅满目,巧夺天工。
【越窑青瓷】越窑青瓷具有瓷釉晶莹锃亮、瓷质坚薄的特点,被古人赞美为“类冰似玉”。由于民间流传极少,故现今如能收藏到一件真正的秘色青瓷,可说是凤毛麟角,价值连城。
【乌毡帽】戴乌毡帽是绍兴人的一个鲜明标志。现在生产乌毡帽的主要原料是羊毛,易浸水,不易沾上污泥,戴在头上能遮风、挡雨,翻边处还用作夹烟、放钱。
主要购物场所
1、绍兴市区有很多超市,像黄酒、茴香豆、酱豆腐这样的当地著名土特产在超市和酒类专卖店里可以以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到。
2、鲁迅广场对面的古玩市场非常值得一逛。古色古香的石牌坊,里面长长的石板街,依着水,一家家玲珑的小店,可以看到古朴精致的古玩、有些年月的字画,后来还有了邮、币、卡交易市场。更有味道的是还保留了早先花鸟市场的部分,清晨前往或许可以买到上等的兰花。
3、绍兴市郊遍布着很多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柯桥镇的中国轻纺城,嵊州市的浙东服装领带市场,以及诸暨市全国最大的珍珠市场等。
娱乐
1、坐上乌篷船,在极窄的扇棚下,嚼着茴香豆,呷口绍兴加饭酒,听着船头潺潺水声,悠然无限,亲身感受“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欢娱。
2、除了在东湖景区内可以尽情享受外(详细见享乐栏目《》一文),市区内乘坐乌篷船一般在鲁迅故里或沈园门前上船,40元/半小时,沿着绍兴城里的河道游览,可以经过八字桥、仓桥直街(老街),城市广场等景点。如果购买了鲁迅故里和沈园的联票,可以赠送两点之间的乌篷船游览,如果单独乘坐这一段路程,需要5元钱。
3、傍晚还可以尝试夜游环城河,顺流而去,岸上粉墙黛瓦,圆洞曲径,花丛柳影,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环城河约12公里,途经绍兴城区的主要景点,有27座桥横跨两岸,需历时一个半小时,价格为30元/人。
4、当然,绍兴的也有酒吧一条街,位于市中心的保佑桥直街。
客厅转角沙发价格一般多少
沙发是绝大部分家庭装修的时候都需要考虑的家具,而今沙发的样式,大小,功能非常的多,于是大家看的都眼花缭乱了,而在我们大部分的年轻人心中,可能更加喜欢的是自由,需要的是空间,家里的物件不要太大,舒适就最好,于是这几年北欧非常流行,因为北欧就是极简的代表之作。就很多年轻人觉得,转角的沙发或者是L型的沙发,感觉很大,很占空间,一个客厅本来不大,但是一个沙发基本上就把客厅占满了,家里感觉非常的臃肿,挤的满满的,感觉透不过气一样,当然这个是部分观点。还有部分的观点沙发肯定是要大一些,特别是转角的沙发,因为趟着看电视最安逸,最舒服的了,特别是午睡的时候,感觉舒服之极,而且有亲戚朋友来的时候,能够坐下,不然坐的地方都没有。其实我感觉这些都是比较的片面,小河觉得沙发的功能就是自己使用,只要是自己觉得舒服就行,而不管是转角也好,还是一般是三人,两人小沙发也好,都可以。当然今天小河主要说下转角的沙发,因为昨天有业主问到了,转角的沙发是靠阳台还是靠客厅,就这个问题而言,小河给大家简单的罗列和整理了一些图片,方便大家对比,其实不管是靠客厅还是靠阳台,还是靠窗,既要根据自己的户型,又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风格总体来结合。
大家好,有什么疑问可以问我,天上地下我无所不知
你很自大,我就问你,人死后去哪里?
请问从上海去横掂影视城的最佳路线
上海影视乐园
这里有旧上海的市井风情,这里有拍电影的幕后秘密……
一进园门是一座欧式的标准庭院。一眼看上去两侧的洋楼明显是各个国家的,但大草坪和喷泉还是令人想起《希茜公主》里的场景。草坪的尽头是一幢挪威式的建筑(其实就是现在陕西南路上的团市委小楼),据说是当年一位在上海的英国人根据爱女梦见的一栋童话城堡而建造的。两位导游小姐点评着身边的这些异国建筑。本以为这些房子都是纯粹舶来品,却没想到都是克隆你我身边的上海建筑的!有“宋子文旧居”、汾阳路上的“工艺美术学院”……不由得感慨上海的“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不应只属于外滩,而应是整个上海滩。
老房子里还陈列着上影厂历年的精美戏服和场景。从周璇、阮玲玉、上官云珠到宁静、巩俐,都能找到她们的蜡像。还有中国男装、女装、军装、警服、旗袍的沿革,真是一个微缩的“中国服装史博物馆”。在场景布置上,有《日出》中陈白露的卧室和《非常大总统》中孙中山的书房。虽是拍摄用的场景,用具可一点都不含糊,像全套的老红木家具、屏风和旧式留声机全是真货,价值不菲。
听见远处叮铛声响,原来是“老南京路”上的有轨电车要开啦。显然那时候的车辆没现在多,在同一辆车上还要分个一二三等。还好,现在是上了车,随便坐!坐着电车,看到的是南京路上三四十年代的情形——永安公司(现华联商厦)、先施公司(现时装公司)和新新公司这老上海的三大百货公司相邻而居,“沈大成点心店”和“一乐天茶馆”对面而立。一个个红透一时的名字:“三阳南货店”、“吴鉴光课坛”、“裕泰纶绸缎局”、公用德律风(电话亭),您是否已依稀闻到了醉人的丝丝电影的酒香?
下了车,走过了“徐家汇天主教堂”,过了酷似外白渡桥的“浙江路桥”,随大流就到了一间老式邮政局里,它开在写着“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的“茂昌米行”对过。每天10:30和14:00,将有两场电影特技表演在这里上演。回到因马永贞的故事而出名的“一乐天茶馆”门口,果然发现路上已经摆好了软垫,看来一场恶斗是难免了。一位胖胖的主持人还从观众中请了两位上去友情客串。虽然他俩被迫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垫子上摸爬滚打了一回,但也由此得到了穿着长袍在场上跑龙套的机会。特技表演以武打为主。伴随着事先录好的背景打斗声,武术特技演员演出的是在任何电影中都不会出现的“街头除奸”,不论是拳脚猛攻,还是刀剑相加,原来根本没碰到人。电影中常见的一拳击飞对手的武器,其实就是“对手”配合着扔出去的。最绝的是每一拳一脚一刀竟然都能与录好的背景声丝丝入扣,毫厘不差,听起来“像真的一样”。怪不得成龙大叔能轻松摆平老外,身价飚升呢!
如果你想在新世纪里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婚礼,这里绝对是第一选择——教堂前、马车上,可以留下倩影双双;30年代南京路、有轨电车,可以记下蜜月的印记——这一组既传统又新潮的婚纱摄影经典之作,绝对是在那些“豪华影楼”里排不到的。
交通:上海体育场每天8:40乘旅游专线车前往,13:30返回,包往返车票、门票55元。此外,上海西区汽车站、地铁锦江乐园站乘往金山方向的郊区公共汽车到车墩站下即可。
自驾车线路:市区—沪闵高架路—沪闵路—北桥—北松公路(320国道)
电话:021-57601627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50元
网上 寻找 朱琦教授的散文:《 回乡日记》
散文名为《故乡黄河中原》曾被北京文学杂志社列为中国当代文学排行榜散文随笔类第三名。
后来由中央电视台拍摄、根据他的散文 改编、并由他的家人出演的电视文学片《回乡日记》,曾获得大陆电视最高成就星光奖。
故乡黄河中原 朱琦
即使把一百次算作一次,也说不清楚我来黄河边有多少次了,但这次距上次相隔了五年。如果说五年前的那个冬天黄河水已让我惊愕失望的话,那么这一次我就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这本该是百川灌河洪水暴涨的夏季,黄河却像冬季乾旱的小河,缓慢无力地蠕动着,几乎让我感觉不出它还在流淌。河床倒退了十来里地,种上了玉米和高粱,绿旺旺的庄稼连同河边细袅袅的芦苇都在轻松惬意地当风抖着,在这危险的季节好像忘记了黄河的存在。
黄河在历史上数十次改道,上千次决口,史书上有许多惊人的记载,但最可怕的变化应该就在这三十来年。这变化不是轰轰烈烈的大改道,也不是铺天盖地的大决口,而是悄悄地不断地减少着水流量。当它出现断流的时候,人们才惊呼一声:黄河乾涸了!黄河是喜怒无常功过参半的大河,两岸人对黄河始终是一种复杂的感情。当它不洪不旱灌溉沃野的时候,人们感激它;当它决堤崩溃洪水泛滥的时候,人们诅咒它;当它流量锐减田畴乾涸的时候,人们抱怨它。而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想到五千年前文明的渊源和一千年前历史的灿烂,人们就把黄河看作是摇篮和母亲而由衷地赞美,于是在音乐家壮美的乐声中,在画家淋漓的泼墨里,在文人慷慨的笔下,黄河都是那么汹涌奔腾,一泄千里;而想到中国后来的衰落,黄河就变成了沉重、呜咽、苦难的河。我的童年在葫芦庄度过,那时的葫芦庄大概是黄河岸边无数村庄中距离黄河最近的一个村庄了。本来这个地方难以居住生存,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和陕西等中原各地逃荒的难民陆续跑到这里,在凄风苦雨中渐渐就成了一个村庄。我爷爷就来自河南,奶奶就来自山东。从几里开外的上游往南看,葫芦庄似乎陷落在茫茫河水之中,黄河从西南北三面包裹着它;站在黄河古道冲成的高坡上往西看,葫芦庄就象大水之中的一星点绿洲。每年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底是河水上涨的时节,葫芦庄的村巷里、壕沟里到处都是浑黄的河水,河水凶猛的时候整个村庄就成了一个飘浮在大水之中的葫芦了,葫芦庄因此得名。葫芦庄人喜欢种葫芦,葫芦风干晒乾之后就可以背在身上,充做救生圈。黄河水含泥带沙,浓稠有浮力,一只葫芦浮得起一个人,葫芦庄人有了葫芦就不怕洪水。与其说胆大勇敢,不如说对洪水的袭击早已习惯。记得我五岁那年,当洪水扑入小巷涌进院子甚至窜到房间的时候,奶奶照旧盘腿坐在土炕上摇动着纺车织线。忽然听见鱼在屋子里跳得辟辟啪啪响,我喊着要下炕捉鱼,奶奶不许,然后她自己挽起裤腿,下炕关门,从水里摸出一条大鲤鱼。葫芦庄人知道,黄河涨水通常只有一顿饭两袋烟的功夫,只有当黄河接连涨水的时候,他们才会把葫芦挂在背上倾巢出门,跑到黄土高坡上躲一躲。大水过后,各回各家,漂浮了几个小时的葫芦庄又落地生根。我的童年就在这样一个有些传奇色彩的小村庄渡过。那时正是文革初期,父母遭到冲击,我和奶奶躲在乡下。七岁时到父母身边,在县城上学,但每逢暑假我必定要回到葫芦庄来。儿时的我对黄河带来的灾难没有多少体会,只有洪水冲来的尸体让我知道黄河的恐怖。葫芦庄人说女人屁股大,脸朝上,男人屁股小,脸朝下,有一天我就这样壮着胆子辨认着上游冲来的浮木一般的男尸女尸,初次体会到死亡的恐惧。但那时毕竟是贪玩的童年,黄河给予我的是无穷尽的野趣。我常与一群野夥伴在野河滩里追逐野鸭野兔,更快意的是在河滩水洼里摸鱼。我们各自拔几大蓬蒿草,赤条条下水,齐刷刷站成一排,然后把蒿草放在胸前推着走,一直推到水洼的另一头,于是群鱼被迫现身,辟啪乱跳,白光闪烁。及至少年时代,虽然仍以下水摸鱼为乐,但每次摸鱼之前,都要面对着黄河默然良久,俨然是大哲大贤,间或长啸一声,似乎有壮士的情致。尽管幼稚,但情感至为神圣,那就是和许多中国人一样,把黄河当做母亲,当作整个中华民族。后来上大学,正是八十年代文化反思的时候,我每逢假期回故乡,都要在黄河岸边走一走。石头垒成的堤坝挡住了洪水,河滩上很少有水洼,水洼里很少有鱼,纵然有很多鱼我也不会赤条条的跳下去了。我只是在长长的河堤上散步,思绪纷纭,我眷恋着黄河,也审视着黄河,它雄浑的气势让我心胸开阔,它唤起的历史沧桑又让我觉得沉重。再后来,离故乡越来越远,一想到黄河心底就就泛起乡愁。大概就因为小时候常在在黄河边戏水,我特别喜欢去有水的地方,喜欢海上乘帆,湖上泛舟。现在我住在旧金山附近的海边上,窗外悬崖之下就是大海。悠悠海水把我的思绪牵向黄河,海涛声里听得见黄河水的浅吟低唱。无论黄河岸边多么苍凉,它都是我梦之所系。我熟悉这里的一切,但这次回来发现一切都变了。滚滚大河变成了缓缓小河,大片大片的河床变成了田野,葫芦庄与黄河拉开了距离,而我此时置身的河岸在几年前还是河床的中心地带。仅仅几年,已是沧海桑田,三十多岁的我似乎已可以说些积古话儿了。
二葫芦庄是各地难民远道而来形成的小村庄,只有两百多年历史,但紧相毗邻的舜帝村是传说中舜的故乡,十公里外的蒲危b镇是史书记载中舜的古都。舜帝村从前有舜王庙,现在只剩下一个刻着“舜帝故里”的大石碑。历史学家说舜帝是远古时代的部落首领,舜帝村人听不懂,他们或说舜帝做的陶器又结实又好看,或说舜帝能耕善种,是犁地的好把式。黄土坡上无意间挖出一个清朝的古墓,也让他们油然想到了舜帝。舜帝村来过许多历史学家,有人肯定这里就是舜的故里,有人否定,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说这里是华夏文明最古老的地方,郭沫若就把这里誉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中心。葫芦庄托庇而自豪,老年人说舜帝村是树根,葫芦庄是树杈,几里地以外的远叶村和小叶村都是树叶。他们不知道,如果把舜帝故里比做树根,那么中原各省都可以比做树杈,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游子都可以比做树叶。葫芦庄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永济市古称蒲州,更遥远的古称叫做蒲 。蒲位于山西、陕西和河南三省交界的地方,正所谓“鸡鸣三省”。从这里往西三百多里是西安,往东四百多里是洛阳,再往东一点就是开封了。一千年以前,在比一千年还要远为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的这一带,西安、洛阳和开封以古都而闻名于世。蒲州鲜为人知,但它的历史许比西安和洛阳还要悠久。在历史学家绘制的地图上,蒲 是夏朝的都城。最近历史学家把夏朝的历史远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以前。夏朝的蒲州渺不可寻,纵然再了不起也早已随风而去,只有考古学家才可考证一二。先秦时代的蒲州还清晰可辨,史书上多有记载。春秋时代蒲州属晋国,战国时代属魏国,因其地处秦晋豫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进入纪元以后,蒲州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河东郡治所,至唐代更随着整个中原的极盛而臻于极盛。特别是盛唐开元年间,蒲州为河中府,建号“中都”,与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鼎足而立。
那时,蒲州城西门外有一浮桥,是黄河上最早的浮桥,肇自公元前541年。经过一千多年的兴兴衰衰,到盛唐□\'7d元年间而进行大规模改建,竹索变成了铁索,铁索维系着一只只木船,两端系在铁牛身上,铁牛由铁人牵着,连接着铁柱铁山。两岸各有四个铁牛铁人,由于黄河改道,铁牛铁人都被深埋在淤泥之中,考古学家遍觅不得。1989年夏,原来位于东岸的铁牛铁人终于被发掘出来,轰动海内外。我与铁牛铁人虽为同乡,但因客居东京,见到他们时已是1992年的秋天了。四只铁牛圆目如怒,竖耳似听,肌肉隆起,壮硕沉厚,正是盛唐雄风;四个铁人的神情和服饰各有不同,分别代表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和藏族,正是盛唐时代民族大融合的气象。
唐代的蒲州兴盛繁华,人文荟萃,单是诗人就有一大群。大诗人王维和柳宗元祖籍这里,中唐诗人卢纶、耿 、杨巨源、畅当、吕温和晚唐诗人柳中庸、聂夷中、司空图等都是此地人。外地诗人也纷纷前来,在这里触发灵感,吟诗作赋。到处都留下古人的诗句,最有名的还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宏大的景象,雄浑的气势,开阔的情怀,这是典型的盛唐之音。而今,湮没数百年的鹳雀楼正在重新修建,站在尚未竣工的鹳雀楼上,往东南看是苍苍中条山,往西南看是莽莽华岳,往西看就是黄河了。虽然蒲州早已失去当年的繁华,黄河细瘦了很多,但大气犹在。有位学者来到这里,远眺着夹峙黄河而遥遥相对的中条山和华山忽有所悟。他说“中华”两字就来自中条山和华山,因为这一带是中国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他的说法是否成立姑且不论,当我站在尚未竣工的鹳雀楼上的时候,只觉得骋目所见正是一派古老悠久、浑厚苍凉的中华气象。
蒲州城旧址以东,在黄河古道冲积而成的黄土高坡上有一佛寺,佛寺里古塔高耸。这佛寺就是以韵事风流的《西厢记》故事而出名的蒲救寺,这古塔就是莺莺塔。《西厢记》故事源自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莺莺传》的故事其实就是元稹自己的经历。小说里的张生和崔莺莺始终处在“情”和“礼”的矛盾之中,他们的悲剧本与老夫人无关,而是他们自己的观念和性格造成的。到了金代董解元那里和元代王实甫那里,《莺莺传》才成了一个才子佳人皆大欢喜的古装戏。但无论是哪个时代的人来改编这个故事,都得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放在唐代,因为只有那时的蒲州才是那样的繁华,崔莺莺和他的家人才会长年寄宿在蒲救寺,从东都洛阳出发奔赴西都长安赶考的张生才会绕道跑到中都蒲州。大胆地让想象力放马一下,仿佛看得见蒲州城当年的景象:亭台楼阁,红砖碧瓦,游人如织,挥汗成雨,其间有才子佳人来往穿梭。俊俏的红娘走过来了,美丽的莺莺走过来了,潇洒的张生走过来了,他们都是外地人,应该还有许多本地的才子佳人。唐代的蒲扛7b是个出美人的地方,杨贵妃就是这里人。当年她送给安禄山天下宝物四十余种,排在最前边的是故乡的桑落酒。蒲州随中原的兴盛而兴盛,也随中原的衰败而衰败。北宋时代朝廷重文抑武,军力虚弱,致使强敌压境,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中原仍旧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当开封城作为北宋的都城而极尽繁华的时候,蒲危b城也是一个周长二十余里的繁华城市。后来金兵南下,占领蒲州城,再后来又被元军攻陷,战火频频,鬼声啾啾,城垣残破,桥废渡绝。公元1368年明太祖建立新王朝,三年后蒲州城得以重建,但无论如何也觅不回唐时的气象和宋时的繁华了。1555年晋陕豫大地震,蒲州城几乎整个覆没。到了所谓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蒲州城也不过是一次次的修修补补。清朝末年,更随着整个中国的衰败而衰败,残破不堪的老城在战火中化为灰烬,阅尽沧桑的铁牛似乎再也不忍目睹,沉入淤泥。悠悠千古,蒲州出了许多风流人物,故乡人骄傲地说唐多诗人,宋多画家,明多将相,清多艺匠。唐代的蒲州荡人诗思,宋代的蒲州撩人画意,明代的蒲州仍算是文化古城,出了不少由科场到官场的得意人物。民间流传这样一首歌谣:
一巷三阁老,对门九尚书。
站在古楼往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大大小小扛7b县官,三斗六升菜籽官。
中国人以做官为第一要事,因此蒲州人以官多而自豪。其实,明代以八股文取仕,八股文考出来的人未必有真本事。蒲州出的官虽多,但象杨博那样能文能武而青史留名的却是寥寥。即使多几个杨博,给故乡也注入不了多少元气。而清代的艺匠们手艺再精巧,也不过是给残破的蒲州城修缮一下门面罢了。
我小时候曾有几次跟着父亲到蒲州一带打猎,走过空旷而寂寥的河滩。古老的蒲州城沉埋在泥沙中,只留下几处半露在地面的城垣映在夕阳的残照里,荒草萋萋,狐兔出没。父亲给我讲当年蒲危b的辉煌,让我觉得每一块破砖残瓦都在落寞中叹息。少年时代读了些蒲州的历史,曾独自来到这里发思古之幽情。坐在黄土坡上,望着坡下几丝细袅袅颤悠悠的炊烟,听着断续几声鸡鸣狗吠,我想像不出一千年前这里的繁华景象。后来去洛阳,到开封,才知道蒲州的衰败无足惊奇。在去开封的火车上,我脑子里一直浮动着北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到了开封才知道那个繁华热闹的汴京城早就埋在黄河下边去了。
中原各地的历史很相似,中原各地的文化习俗、生活节奏甚至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很相似。正因为如此,当来自中原各地零零星星的难民跑到葫芦庄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多少生活上的差异,更没有什么文化冲突。他们来自不同的树杈,却同属于一个根。
三
回到葫芦庄,去世多年的杨二爷总是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杨二爷家离我的葫芦庄老屋只隔一户人家,我小时候对他的勤劳能干、刚强好胜多有所闻。听说他年轻时是种庄稼的好把式,他可以一个胳肢窝里夹一个生鸡蛋犁一亩地,不仅鸡蛋无恙,谷子还比别人撒得匀称。他爱他的土地胜过一切,他捞鱼而不吃鱼,把捞来的鱼埋在地里沤粪,甚至用衣襟把路上的牛粪捧回来,再撒到自家的地里。五十年代土地充公,他照旧苦干,直到腰如虾米。然而,到老仍然家贫如洗,只有家门口那棵合围粗的老槐树给他一种特别的安慰,他常坐在这棵槐树下对人说“我日后就用它来做个大棺材”。孙子长大了,要娶媳妇了,他又对人说“算了,这老槐树就归我孙子了,给他做家具。”有一天邻居听他说他想跳黄河一死了之,也好省个棺材钱,几天后果真就跳黄河了,尸体漂到几十里以外才浮上岸来。而他的孙子最终也没得到那棵老槐树,因为那老槐树长在家门外,因此就被充作集体的财产砍伐了。我一直觉得杨二爷的一生浓缩了许多黄河人的悲剧,他们只知道种地,只想得到温饱,然而,种地也不能安安稳稳,温饱不过是裹腹而已,遇到灾年或兵荒马乱,裹腹也难。因为吃惯了苦,他们惊人地能吃苦,但辛苦换来的还是苦,甚至更苦,不可思议的辛勤赢得的却是不可思议的贫穷。漫漫千年,漠漠原野,多少晒黑了的累弯了的榨干了的脊梁!
悲剧既来自外部的灾难,更来自自身的因素。唯其如此,更让人怅然。中原的衰败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原因很多,简单地说就是过于封闭保守。僵死的社会机制、可怕的愚民政策和迂腐的道德说教把人们层层束缚起来,小农经济把人们局限在狭小的土地上。与其它地区相比,中原一带是最悠久也最典型的小农经济。种棉花有衣穿,种庄稼有饭吃,养猪吃肉,养鸡吃蛋,这就是理想的生活。而中原一带旱灾、涝灾和虫灾时有发生,还有那战乱频频,人祸连连,于是能吃饱肚子就已满足,肉食者就是所谓的有钱人。人们终生困守在一个小地方,方圆几十里似乎就是普天下,外边的世界是不知道也不懂得去寻求的。甚至婚嫁大事,也是越近越好,远村不如近村,近村不如同村,同村不如远亲,远亲不如近亲。如此婚姻风俗,再一代代延续下来,连人口素质乃至人的相貌都要大打折扣。从自然环境来说,山西越往南条件越好,越往北条件越差;然而,姑娘的相貌却与此相反。山西人说,晋南的姑娘像萝卜,太原的姑娘像样水葱,大同的姑娘像花瓶。语虽夸大,却也不无根据。大同地处塞北,历史上几度民族大融合,又因为太穷,走南闯北的人时来时往,人口流动频繁,无形中促成人种的混合;而晋南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又是典型的小农经济,人们死守故土,且多近亲结婚。
历史的兴衰就是如此。当其兴盛之时,似乎一切都随之兴盛,兴盛与兴盛彼此促动;当其衰败之时,似乎一切都跟着衰败,衰败与衰败互为因果。几年前,当你置身蒲州城外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的时候,你想像不到这里曾是林深鹿奔;当你走在蒲州小镇冷清清小街的时候,你想像不到这里曾是繁华的都会;当你发现在我的故乡很少看到亮丽女孩的时候,你想像不到这里曾是杨贵妃生长的地方,莺莺们和红娘们曾在这里留连忘返。
我之所以把时间界定在“几年前”,是因为这几年故乡已经发生了变化。蒲州镇的荒凉正悄然退去,普救寺大规模修复,铁牛铁人重见天日,鹳雀楼即将竣工,各地游客出现在蒲州街头;葫芦庄也渐渐走出古老的歌谣,手扶式拖拉机代替了牛车的节奏,电视机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想法,一些年轻人再也不想死守着贫瘠的土地,跑到遥远的大城市开□c馆去了。在葫芦庄,一位老乡亲的话最让我感到高兴。他说:“大家伙儿眼界开了!”
眼界开了,对中原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两千年多年前庄子以寓言的形式写黄河东流,望洋而叹,见大海才知自己的渺小,一千多年前王之涣眺望着黄河,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两个人传达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就是要有开阔的视野。数百年来,中原人目光短浅,为此吃够了苦头。但我始终相信黄河两岸底气未尽,中原大地底气犹存,只要中原人视野开阔,不再封闭保守,这底气就会有喷礴而出的一天。
十一想去九寨沟~求行程推荐
你好,十一去的话人确实会非常多,到时候建议报个团吧。如果自由行的话得订好日期,然后提前把宾馆和来回车票订好。我们7月份去的,自由行,成都-九寨沟-成都,每人消费850元。
说实话,那边没什么美食,但是普通的菜都贵的要死,一个足够一人吃的坩埚都卖到80元,小一点的饭馆还稍微厚道一点。
不过景色嘛,那是绝对的,那山,那水,那空气,都是人间仙境级的啊!
行程的话你没说从哪里出发,我写一下我们当时的行程吧,供你参考:
1、先从成都汽车站买去九寨沟县的汽车票,117元一张,早上7点发车,晚上7点到九寨沟县。
2、到了县上还要打车去九寨沟景区,你可以和别人拼车,一般60元一个的士,可以坐4个人,就是15元一人啦。
3、到了九寨沟县住个3人间,性价比比较高的210元左右,就是每人70元。(7月份的价格,10月份翻倍)
4、第二天去九寨沟景区玩,门票310元一张。我们是学生,折扣价260一张!
5、九寨沟玩一天就足够,晚上继续住宾馆,计70元每人。
6、吃饭什么的省省的话每人40元一天。3天计120元。
7、第三天在九寨沟景区车站坐回成都的车。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助到你!
在这么多纯手打之后请允许我做一个最低利润的广告:我淘宝店有藏迷,高原红,篝火晚会的门票,还有性价比很高的宾馆预订,需要的话1、打开淘宝。2、搜店铺,输入daijuniou。3、直接进入我的淘宝店看就行了!小店会以最贴心的服务打动你的!
枫泾这个地方怎么样,准备10.1去,有没谁能介绍下的?
古镇枫泾,地处上海西南。历史上,她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她与沪浙五区县(市) (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平湖)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
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00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
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镇内的画馆金额名画家祖居也多。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已经修复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了丁聪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画,幽默地画画常让人驻足留连。南大街圣堂弄的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就在清代状元蔡以台的读书楼内,尽得清雅,一副副画面却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地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在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92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邮电局”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上海地区现存不多的一处大清邮局旧址。由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枫泾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枫泾南栅已建有道院,明清时,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庙,全镇共有3处寺院庙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开始传入枫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观,可以寻觅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属越境的历史陈迹。
枫泾民风淳厚,崇尚耕读,注重教育和取仕,孕育出3名状元、56名进士、125名举人、235名文化名人(其中:100名知县、3名六部大臣和2名宰相)人才辈出,自唐代以来有历史记载的名人639人。古有唐朝宰相陆贽;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状元许克昌;明代曾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太医院御医陈以诚;清代状元蔡以台及官至内阁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的谢墉;民间词人沈蓉城等。近代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围棋国手顾水如、著名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革命前辈袁世钊、陆龙飞等。他们为枫泾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迹和典故传说。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2005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进入三间四柱的“枫泾”石牌楼,沿着包围老镇区的市河和分叉小河,穿进“东栅”石坊,走过一条又一条的青砖石板的沿河老街,跨过一座又一座的石桥,一片又一片的古建筑群顺长达五里的河街铺展开来。每天清晨,河边桥堍的茶馆就茶香飘溢,四乡的渔船穿过夹河的临水楼台、石河埠,集中到长长的临河廊棚前排成鱼市,河面上水波荡漾,正如民谣说唱的“一月螺蛳二月蚬,桃花三月甲鱼肥......”
过石牌楼进入生产街,沿河一长排逶迤绵延的黑色廊棚,黑色小瓦盖顶,黑色小砖铺地,一盏盏大红的灯笼在廊檐下高高悬挂着,正所谓古巷通幽。明清时这条街上米行一家挨一家,那时家家门前建有风雨廊棚,到近代多已凋败,现在地廊棚是重建的;平时年轻人都去上班,老阿婆们就在廊下以河岸做台,宰鱼淘米、洗菜浣衣;街上的老房子虽然门面不大,但小弄狭长,可见庭院深深;枫泾的河街都是一边人家枕河,一边人家面河;河对面是和平街枕河老屋,东头一座飞梁画栋、中国的戏剧始具雏形,到宋、金两代正式形成戏剧这石基翘角的古戏台,戏台是古代专供演出的一种室外舞台。唐朝中期,种文艺形式。当时,戏剧演出场所统称戏场,唐诗中又有“乐棚”、“歌台”、“舞台”、“露台”等名称的记载;宋代演变为勾阑、邀棚,勾阑的台已经有固定的顶了。元代,中国戏曲达到鼎盛,“戏台”一名也正式出现。枫泾古戏台建在城隍庙广场上,一面临街,一面临河,每逢演戏,从水路乘船而来的人坐在船上就可看戏。清朝,南北城隍庙开始有庙会。《续修枫泾小志》载:“至期士女倾室往观,百里内闻风而来者,舟楫云集,河塞不通。”可见其盛况。届时,商贩、京剧班、马戏团等云集枫泾,古戏台台上台下十分热闹。现在的古戏台是重建的,重建后的古戏台面宽64米,进深44米,舞台面积28平方米,歇山式顶,飞檐翘角,古意盎然。戏台对面,一排临河的老房子,是晨社茶馆,游人可挑临窗座位坐下休息,一面品茶,一面听戏,还可临窗观景,悠哉游哉,不亦乐乎!相传廊棚的美人靠岸隔河就能观看演出呢。
踏过生肖石,在长廊东首城隍庙桥堍,有一道显眼的西洋式红色门面,这是东区火政会旧址,上海地区仅存的较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门前河中停靠着一艘红色的救火船,是上海最后一条水上救火船。和平街上原房管所大院正在重建“三百园”,石砌院门,三进大院,是三个收藏展出百样民俗用品的收藏馆的合称,现已建成布置正式开放的百篮馆,百篮馆设在中间一排楼房,前有庭院,一只巨大的古代元宝蓝仿制品,摆放在庭院一侧中央,成为百篮馆的标志。馆中收藏了江南水乡农家的各种提篮,有一百件各种用途、形制不一的篮子实物,全面反映了篮子与历代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况:有出生时睡得摇篮,读书时提的书篮、摆在家里的礼篮以及日常用的饭篮、菜篮,上坟祭祖用的香篮,做寿用的寿篮、女工用的针线篮以及蒸东西的烘篮、烟篮等等琳琅满目。“晓日提竹篮,家童买春蔬。”白居易的诗句生动传神的描写了篮子已经融入了江南人家的生活中的情景。从反映枫泾风貌的民谣“河多桥多弄堂多,唔呶喔哩蓝头多”中就可以看出篮子在江南民生中所占的地位。和平街上还有一处保留了十九世纪后半叶历史陈迹的所在,值得一览。
北大街是商业古街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穿过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两层楼房,身处其中,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楼房临街的一边清一色都呈平面结构,看不出每一栋建筑的特色和规模,而从后门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底层的近水楼台,层层石级通向河埠,或倚朱阁、小轩窗,组成一道多姿的水乡民居风光,间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穿行其中,人景辉映,夕阳夕照,真是中国的水乡,东方的威尼斯。
北大街古代店铺作坊集中,手工业历来发达。早在宋代就有铁、木、竹、农具和日用小商品的手工制作。纺织技术传入,纺纱织布盛行,明清时,枫泾地处全国棉纺织业生产贸易中心,“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据史载:“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当时枫泾镇上有土布庄200余家。清代镇上布局众多,江南织造也在枫泾设立机构、工场,生产、收购棉纺织品。枫泾布行销全国。枫泾因而与盛泽、南浔等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江南古镇。清朝后期,米麸业取代衰落的土布业,使枫泾工商业再度兴盛。到近代,枫泾薄稻和枫泾猪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副业品牌。20世纪30年代起,枫泾又成为中国黄酒业的重要产地。黄酒和一百多年来盛销不衰的枫泾丁蹄、桂花状元糕、天香豆腐于三大土特产被今人称作“枫泾四宝”。到了现代,古作坊多已破败,保存最完整的就数375号的石泰山制药房(药铺)。为了展示古代手工业生产状况,现将当年手工业作坊集中的北大街规划为手工作坊按古代形制,配置生产器械,培训有关人员,届时向游人展示古代织布、打铁、制药和制造竹木器具等手工业生产技艺。游人也可以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在这些作坊里,你可以挑选购买到原汁原味、土气十足的手工艺品。当然也可以尝试自己制作小竹筒、小铁铲、小锄子、布鞋子、土布头巾......
枫泾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大部分人家沿河建房。河道上船只往来,购物十分方便。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至清末,全镇桥梁有52座之多,现在还保留了十多座,历史最悠久的是南大街旁的致和桥,建于元代,古朴苍劲,桥身石缝长出了青苔,两头桥堍下都筑有石阶水码头。从桥上望去,两岸绿树翠丛,古屋河埠,前有虹桥平卧,后有石桥横跨,处处小桥流水人家。沈蓉城在《枫溪竹枝词》中写道“秋千架傍瑞虹桥,节届清明丽景饶”。走到虹桥堍,市河成丁字型垂直,向三面河道望去,一望三座桥,三望九座桥。据介绍,这儿将建一座九桥亭,让游客观赏桥乡风貌。虹桥对面友好街,沿河两岸民居群是原汁原味的晚清风貌。“周庄双桥美名远播,枫泾三桥丽景无双。”即将修复重建的枫泾三桥景点将成为枫泾古镇游的一处景观。
枫泾古镇景区门票:
从2006年1月1日起对枫泾古镇景区门票进行整合,具体规定如下:
一、 枫泾古镇景区联票价格为46元/人。景点包括东区
火政会;程十发祖居;农民画世家展厅;人民公社旧址?毛泽东像章馆?防空洞;三百园?百篮馆?百灯馆?百行馆;丁聪漫画陈列馆;施王庙;朱学范生平陈列馆;丁蹄手工作坊。
二、 枫泾古镇游船50元/条(6人座),时间为半小时。
三、 根据有关文件及考虑特殊群体的特性,对离休人员、现役军人凭证免费;残疾人员、老年人(70岁以上老年优待证)实行半价。
四、 对儿童减免标准和旅行团队折扣另行规定。
五、 2006年4月28日新开放景区农民画生态休闲园实行票价为20元/人。
枫泾是什么地方
上海枫泾古镇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
进入三间四柱的“枫泾”石牌楼,沿着包围老镇区的市河和分叉小河,穿进“东栅”石坊,走过一条又一条的青砖石板的沿河老街,跨过一座又一座的石桥,一片又一片的古建筑群顺长达五里的河街铺展开来。每天清晨,河边桥堍的茶馆就茶香飘溢,四乡的渔船穿过夹河的临水楼台、石河埠,集中到长长的临河廊棚前排成鱼市,河面上水波荡漾,正如民谣说唱的“一月螺蛳二月蚬,桃花三月甲鱼肥......”
过石牌楼进入生产街,沿河一长排逶迤绵延的黑色廊棚,黑色小瓦盖顶,黑色小砖铺地,一盏盏大红的灯笼在廊檐下高高悬挂着,正所谓古巷通幽。明清时这条街上米行一家挨一家,那时家家门前建有风雨廊棚,到近代多已凋败,现在地廊棚是重建的;平时年轻人都去上班,老阿婆们就在廊下以河岸做台,宰鱼淘米、洗菜浣衣;街上的老房子虽然门面不大,但小弄狭长,可见庭院深深;枫泾的河街都是一边人家枕河,一边人家面河;河对面是和平街枕河老屋,东头一座飞梁画栋、中国的戏剧始具雏形,到宋、金两代正式形成戏剧这石基翘角的古戏台,戏台是古代专供演出的一种室外舞台。唐朝中期,种文艺形式。当时,戏剧演出场所统称戏场,唐诗中又有“乐棚”、“歌台”、“舞台”、“露台”等名称的记载;宋代演变为勾阑、邀棚,勾阑的台已经有固定的顶了。元代,中国戏曲达到鼎盛,“戏台”一名也正式出现。枫泾古戏台建在城隍庙广场上,一面临街,一面临河,每逢演戏,从水路乘船而来的人坐在船上就可看戏。清朝,南北城隍庙开始有庙会。《续修枫泾小志》载:“至期士女倾室往观,百里内闻风而来者,舟楫云集,河塞不通。”可见其盛况。届时,商贩、京剧班、马戏团等云集枫泾,古戏台台上台下十分热闹。现在的古戏台是重建的,重建后的古戏台面宽64米,进深44米,舞台面积28平方米,歇山式顶,飞檐翘角,古意盎然。戏台对面,一排临河的老房子,是晨社茶馆,游人可挑临窗座位坐下休息,一面品茶,一面听戏,还可临窗观景,悠哉游哉,不亦乐乎!相传廊棚的美人靠岸隔河就能观看演出呢。
踏过生肖石,在长廊东首城隍庙桥堍,有一道显眼的西洋式红色门面,这是东区火政会旧址,上海地区仅存的较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门前河中停靠着一艘红色的救火船,是上海最后一条水上救火船。和平街上原房管所大院正在重建“三百园”,石砌院门,三进大院,是三个收藏展出百样民俗用品的收藏馆的合称,现已建成布置正式开放的百篮馆,百篮馆设在中间一排楼房,前有庭院,一只巨大的古代元宝蓝仿制品,摆放在庭院一侧中央,成为百篮馆的标志。馆中收藏了江南水乡农家的各种提篮,有一百件各种用途、形制不一的篮子实物,全面反映了篮子与历代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况:有出生时睡得摇篮,读书时提的书篮、摆在家里的礼篮以及日常用的饭篮、菜篮,上坟祭祖用的香篮,做寿用的寿篮、女工用的针线篮以及蒸东西的烘篮、烟篮等等琳琅满目。“晓日提竹篮,家童买春蔬。”白居易的诗句生动传神的描写了篮子已经融入了江南人家的生活中的情景。从反映枫泾风貌的民谣“河多桥多弄堂多,唔呶喔哩蓝头多”中就可以看出篮子在江南民生中所占的地位。和平街上还有一处保留了十九世纪后半叶历史陈迹的所在,值得一览。
北大街是商业古街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穿过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两层楼房,身处其中,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楼房临街的一边清一色都呈平面结构,看不出每一栋建筑的特色和规模,而从后门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底层的近水楼台,层层石级通向河埠,或倚朱阁、小轩窗,组成一道多姿的水乡民居风光,间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穿行其中,人景辉映,夕阳夕照,真是中国的水乡,东方的威尼斯。
北大街古代店铺作坊集中,手工业历来发达。早在宋代就有铁、木、竹、农具和日用小商品的手工制作。纺织技术传入,纺纱织布盛行,明清时,枫泾地处全国棉纺织业生产贸易中心,“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据史载:“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当时枫泾镇上有土布庄200余家。清代镇上布局众多,江南织造也在枫泾设立机构、工场,生产、收购棉纺织品。枫泾布行销全国。枫泾因而与盛泽、南浔等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江南古镇。清朝后期,米麸业取代衰落的土布业,使枫泾工商业再度兴盛。到近代,枫泾薄稻和枫泾猪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副业品牌。20世纪30年代起,枫泾又成为中国黄酒业的重要产地。黄酒和一百多年来盛销不衰的枫泾丁蹄、桂花状元糕、天香豆腐于三大土特产被今人称作“枫泾四宝”。到了现代,古作坊多已破败,保存最完整的就数375号的石泰山制药房(药铺)。为了展示古代手工业生产状况,现将当年手工业作坊集中的北大街规划为手工作坊按古代形制,配置生产器械,培训有关人员,届时向游人展示古代织布、打铁、制药和制造竹木器具等手工业生产技艺。游人也可以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在这些作坊里,你可以挑选购买到原汁原味、土气十足的手工艺品。当然也可以尝试自己制作小竹筒、小铁铲、小锄子、布鞋子、土布头巾......
枫泾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大部分人家沿河建房。河道上船只往来,购物十分方便。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至清末,全镇桥梁有52座之多,现在还保留了十多座,历史最悠久的是南大街旁的致和桥,建于元代,古朴苍劲,桥身石缝长出了青苔,两头桥堍下都筑有石阶水码头。从桥上望去,两岸绿树翠丛,古屋河埠,前有虹桥平卧,后有石桥横跨,处处小桥流水人家。沈蓉城在《枫溪竹枝词》中写道“秋千架傍瑞虹桥,节届清明丽景饶”。走到虹桥堍,市河成丁字型垂直,向三面河道望去,一望三座桥,三望九座桥。据介绍,这儿将建一座九桥亭,让游客观赏桥乡风貌。虹桥对面友好街,沿河两岸民居群是原汁原味的晚清风貌。“周庄双桥美名远播,枫泾三桥丽景无双。”即将修复重建的枫泾三桥景点将成为枫泾古镇游的一处景观。
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镇内的画馆金额名画家祖居也多。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已经修复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了丁聪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画,幽默地画画常让人驻足留连。南大街圣堂弄的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就在清代状元蔡以台的读书楼内,尽得清雅,一副副画面却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地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在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92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邮电局”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上海地区现存不多的一处大清邮局旧址。由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枫泾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枫泾南栅已建有道院,明清时,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庙,全镇共有3处寺院庙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开始传入枫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观,可以寻觅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属越境的历史陈迹。
以下内容是由网友提供,感谢支持:
网友 (枫泾古镇旅游) 于 2006-9-6 17:37:27 提供:
枫泾古镇景区门票价格调整 www.shfj.cn 从2006年1月1日起对枫泾古镇景区门票进行整合,具体规定如下: 一、 枫泾古镇景区联票价格为46元/人。景点包括东区火政会;程十发祖居;农民画世家展厅;人民公社旧址?毛泽东像章馆?防空洞;三百园?百篮馆?百灯馆?百行馆;丁聪漫画陈列馆;施王庙;朱学范生平陈列馆;丁蹄手工作坊。二、 枫泾古镇游船50元/条(6人座),时间为半小时。三、 根据有关文件及考虑特殊群体的特性,对离休人员、现役军人凭证免费;残疾人员、老年人(70岁以上老年优待证)实行半价。四、 对儿童减免标准和旅行团队折扣另行规定。五、 2006年4月28日新开放景区农民画生态休闲园实行票价为20元/人。 2006年6月12日
猜你喜欢
- 最近发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