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卢爵家具好吗 青铜器有哪些类型

有以下几种类型:

1,食器

鼎:相当于如今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 相当于如今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2,酒器

爵: 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

角: 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斝:(jiǎ)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gū) 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觚的形制为一具圈足的喇叭形容器,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扉棱作为装饰。

勺: 取酒器。一般作短圆筒形,旁有柄。

3,水器

罍 :(léi)盛酒或盛水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壶: 盛酒或盛水器。

盘: 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4,乐器

编铙:商朝时军队盛行乐器。呈圆片形,形制与钹基本相同。

编钟: 打击乐器(宫廷雅乐)。面较大而薄,多为弧形,根部凹进,边部稍作翘起。

5,兵器

钺本是王者贵族用于劈砍的兵器,也是象征权力的刑器和礼器。形状像板斧、斧头而较大。

6,礼器

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青铜礼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其存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显着特点。

扩展资料

青铜礼器可分为四大类:从青铜器的社会功能进行分类,把青铜器分为礼器、重器、葬器、日用器。

青铜礼器由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组成,在使用排列上有浓重的巫术色彩。

重器:单件铸造的大型青铜器,其上铸有铭文,专门用来记载某件大事,或颂扬先王、先祖的功德,都叫“重器”。铭文长的青铜器都是重器。

明器:即“神明”之器。古人认为人死亡而灵魂不灭,要在另一个世界中重新生活,所以商周奴隶主贵族盛行厚葬,将生前喜爱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均随葬入墓。

青铜殉葬 礼嚣一般由鼎,簋、豆、壶、弇(或盉)组成,等级不同的贵族用器数量都有规定。但这种明器不同于后世专门制作的殉葬用器,仍为礼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青铜器

唐朝的国公都有哪些?都是 谁担任?

唐朝的国公具体如下:

1、莒国公唐俭

唐俭(公元579-656年),字茂约,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北齐尚书左仆射唐邕之孙,隋朝戎州刺史唐鉴之子。

父亲唐鉴与唐高祖李渊交好,李渊在太原起兵之时,唐俭参与谋划。武德元年(618年),升为中书侍郎。二年(619年),唐俭与永安王李孝基等人被刘武周俘获,狱中从元君实口中得知独孤怀恩要造反。

独孤怀恩驻守蒲州,唐俭遣人揭发独孤怀恩谋反。李世民击破刘武周后,唐俭拜为礼部尚书,授天策上将府长史,封莒国公,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朝廷一面派唐俭为使说降突厥,一面派李靖进军。

李靖奇袭突厥,生擒颉利可汗,唐俭于乱军之中逃生,后授民部尚书(参见唐与突厥的战争),因怠于政事而贬官。唐高宗永徽初年,致仕于家,加特进。显庆元年(656年)病故,年七十八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号为襄,陪葬昭陵。

2、郑国公魏徵

魏徵,现作“魏征”(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 。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葬礼从简。 同年入凌烟阁。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

3、卫国公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隋朝凉州刺史韩擒虎外甥。

李靖仪表魁伟,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晋阳起兵后,效力唐朝,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

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昭陵。唐玄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

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今多已失传。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为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

4、英国公李勣

李勣(j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 ,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

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

总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后配享高宗庙庭。

5、莱国公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年名相。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秦王李世民幕府谋臣。

跟随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立后,以为从事中郎,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

玄武门之变时,联合房玄龄参与策划,同居首功。唐太宗即位后,迁尚书右仆射,封蔡国公,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

贞观四年(630年),病逝,时年四十六,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贞观十七年(643年),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公

中国有多少双姓

1.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

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吴铭

2.中国古代复姓大全

a安陵 安平 安期 安阳

b白马 百里 柏侯 鲍俎 北宫 北郭 北门 北山 北唐 奔水 逼阳 宾牟 薄奚 薄野

c曹牟 曹丘 常涛 长鱼 车非 成功 成阳 乘马 叱卢 丑门 樗里 穿封 淳子

d答禄 达勃 达步 达奚 淡台 邓陵 第五 地连 地伦 东方 东里 东南 东宫 东门 东乡 东丹 东郭 东陵 东关 东闾 东阳 东野 东莱 豆卢 斗于 都尉 独孤 端木 段干 多子

e尔朱

f方雷 丰将 封人 封父 夫蒙 夫馀 浮丘 傅余

g干已 高车 高陵 高堂 高阳 高辛 皋落 哥舒 盖楼 庚桑 梗阳 宫孙 公羊 公良 公孙 公罔 公西 公冶 公敛 公梁 公输 公上 公山 公户 公玉 公仪 公仲 公坚 公伯 公祖 公乘 公晰 公族 姑布 古口 古龙 古孙 谷梁 谷浑 瓜田 关龙 鲑阳 归海

h函治 韩馀 罕井 浩生 浩星 纥骨 纥奚 纥于 贺拨 贺兰 贺楼 赫连 黑齿 黑肱 侯冈 呼延 壶丘 呼衍 斛律 胡非 胡母 胡毋 皇甫 皇父

j兀官 吉白 即墨 季瓜 季连 季孙 茄众 蒋丘 金齿 晋楚 京城 泾阳 九百 九方 睢鸠 沮渠 巨母

k勘阻 渴侯 渴单 可汗 空桐 空相 昆吾

l老阳 乐羊 荔菲 栎阳 梁丘 梁由 梁馀 梁垣 陵阳 伶舟 冷沦 令狐 刘王 柳下 龙丘 卢妃 卢蒲 鲁步 陆费 角里 闾丘

m马矢 麦丘 茅夷 弥牟 密革 密茅 墨夷 墨台 万俊 昌顿 慕容 木门 木易

n南宫 南郭 南门 南荣

o欧侯 欧阳

p逄门 盆成 彭祖 平陵 平宁 破丑 仆固 濮阳

q漆雕 奇介 綦母 綦毋 綦连 祁连 乞伏 绮里 千代 千乘 勤宿 青阳 丘丽 丘陵 屈侯 屈突 屈男 屈卢 屈同 屈门 屈引

r壤四 扰龙 容成 汝嫣

s萨孤 三饭 三闾 三州 桑丘 商瞿 上官 尚方 少师 少施 少室 少叔 少正 社南 社北 申屠 申徒 沈犹 胜屠 石作 石牛 侍其 士季 士弱 士孙 士贞 叔孙 叔先 叔促 水丘 司城 司空 司寇 司鸿 司马 司徒 司士 似和 素和 夙沙 孙阳 索阳 索卢

t沓卢 太史 太叔 太阳 澹台 唐山 堂溪 陶丘 同蹄 统奚 秃发 涂钦 吐火 吐贺 吐万 吐罗 吐门 吐难 吐缶 吐浑 吐奚 吐和 屯浑 脱脱 拓拨

w完颜 王孙 王官 王人 微生 尾勺 温孤 温稽 闻人 屋户 巫马 吾丘 无庸 无钩 五鹿

x息夫 西陵 西乞 西钥 西乡 西门 西周 西郭 西方 西野 西宫 戏阳 瑕吕 霞露 夏侯 鲜虞 鲜于 鲜阳 咸丘 相里 解枇 谢丘 新垣 辛垣 信都 信平 修鱼 徐吾 宣于 轩辕 轩丘 阏氏

y延陵 罔法 铅陵 羊角 耶律 叶阳 伊祁 伊耆 猗卢 义渠 邑由 因孙 银齿 尹文 雍门 游水 由吾 右师 宥连 於陵 虞丘 盂丘 宇文 尉迟 乐羊 乐正 运奄 运期

z宰父 辗迟 湛卢 章仇 仉督 长孙 长儿 真鄂 正令 执头 中央 中长 中行 中野 中英 中梁 中垒 钟离 钟吾 终黎 终葵 仲孙 仲长 周阳 周氏 周生 朱阳 诸葛 主父 颛孙 颛顼 訾辱 淄丘 子言 子人 子服 子家 子桑 子叔 子车 子阳 宗伯 宗正 宗政 尊卢 昨和 左人 左丘 左师 左行 刘文 额尔 达力 蔡斯 浩赏 斛斯 夹谷 揭阳

复姓的来历有几种情况:

一、由封邑而来。

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

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

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

都属这种情况。

二、因居地而来。

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

以“东郭”为姓;又如闾丘、南门、西门、南宫、濮阳等复姓,也是因居地而得。

三、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

如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马、乐正、左丘等复姓都由官名而来;

公羊、子阳等复姓由王父之字而来;

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业。

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临与司马观怕被株连,就改

名换姓,隐居乡里。兄弟俩各取“司马”中的一个字,哥哥在“马”字左边加两

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又如欧阳这个复姓,

有的简化为姓欧,有的简化为姓阳。钟离简化为钟,公孙简化为孙,等等。

一些复姓来源:

百里

1、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周朝时,有姬姓虞国人,入秦后,授予百里作采邑,其后代子孙就以封地名为姓,称百里氏。

2、以人名为姓,是春秋时秦国大夫百里奚的后代。周初,周武王封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二儿子虞仲的子孙在虞国(在今山西平陆县北)。春秋时,虞仲有个后人叫奚,因住在百里乡,又称百里奚,他在虞国任大夫。公元前655年,虞国被晋国所灭,百里奚和虞君都当了晋国的俘虏,成了奴隶。这时,秦穆公向晋献公求亲,晋献公就把女儿嫁给他,同时把百里奚也作为陪嫁的奴仆之一送往秦国。百里奚不甘心做奴隶,就在半路上逃跑了,可不久又被楚人捉去,成了楚国的奴隶。秦穆公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一直在收罗人才,他听说百里奚是个有才干的人之后,决心把他追回来。他怕用重金去赎会引起楚国对百里奚的重视,就按照当时奴隶的身价,用五张羊皮把他作为逃奴赎回来秦穆公同百里奚交谈后,对他大加赞赏,封他为大夫。百里奚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百里氏。

第五

出自田姓。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消灭各地豪强的残余势力,曾经把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国王的后裔和豪族名门共十万多人都迁徙到关中房陵(今湖北房县)一带定居。在迁徙原迁徙原齐国田姓贵族时,因族大人众,故改变了原来的姓氏,以次第相区别,分列为第一氏到第八氏。首迁者往第一门,为第一氏;田广之孙田登迁往第二门,为第二氏;田广之孙田癸为第三氏,以次类推,田广的田英最后迁徙,住在第八门,为第八氏。第五氏就是其中的一支。这一支后来出了不少名人,所以作为显姓收到《续百家姓》中。

第一至第八等姓,后来都改为单姓"第",现在保留复姓的很少。

据说现在台湾还有人姓第五。

东方

1、出自上古伏羲氏。伏羲氏裔孙中有个叫羲仲的,出于震位(震位在八卦中主东方),世代执掌东方青阳令。他的后代子孙遂以东方命姓,称东方氏。

2、出自张姓,是汉代文学家东方朔的后代。东方朔本姓张,他的父亲张夷在他出生以前就去世了,母亲田氏生下他三天后也死了,他右邻居抚养成人。因为他出生时正值东方天亮,所以起名叫东方朔。他的后代子孙遂以东方为姓,称东方氏。

东郭

出自姜姓,是齐国公族之后。古代外城城郭。春秋时,齐桓公有子孙住在都城临淄外城的东门一带,称为东郭大夫。其后代子孙遂以居住地命姓,称东郭氏。

东门

出自姬姓,以居住地命姓。春秋时,鲁庄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遂,字襄仲,在鲁国任大夫。他家在鲁国都城曲阜的东门旁边,人称东门襄仲。当时鲁文公有个宠姬叫敬嬴,同襄仲的关系很好,襄仲就劝鲁文公立敬嬴所生的儿子倭为太子,但受到大夫叔仲的反对。襄仲后来出使齐国,他私下要求齐侯支持倭继承鲁国君位。齐侯正想拉拢鲁国,便答应了。鲁文公死后,襄仲在齐国的支持下杀死了文公正夫人所生的公子恶何公子视,立倭为鲁宣公,由襄仲执掌国政。当时鲁国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个家族,称为"三桓"。三桓一直在扩张自己的势力,威胁到鲁君的地位。襄仲竭力维护鲁君,多次企图铲除三桓,却没有成功,因此同三桓成了死对头。襄仲死后,他的儿子公孙归父继任大夫。公元前591年,鲁宣公去世,季孙氏乘机谴责襄仲过去立宣公是"杀嫡立庶",驱逐了公孙归父。公孙归父逃往齐国,后来以东门作为姓氏,其后子孙遂以东门命姓,称东门氏。

段干

以封邑名为姓。春秋时,有一个哲学家叫老子,他后来被尊为道家的始祖。老子名叫李聃,他的孙子李宗在鲁国任卿士大夫,享用"段"那个地方的物产,后来又受封享用"干"那个地方的物产。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命姓,或者姓段干,或者单姓段,或者单姓干。

段干复姓后来有的改为单姓段,有的改姓单姓干。

端木

春秋时期,孔子有个得意门生叫端木赐,字子贡。他是河南浚县人,善于言辞,精通经商之道,孔子称他为瑚琏(古代宗庙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来比喻有立朝执政才能的人)。

4.复姓变单姓的方式是多样的。

“孙”、“袁”、“马”可能是从“公孙”、“轩辕”、“司马”等姓简约而来。

“朱”和“田”则可能是“猪”和“天”之音。

金代女真人改汉姓,《金史》记载“兀颜曰朱”和“呵不哈曰田”。

“兀颜”和“阿巴嘎”(即“呵不哈”)分别是女真语的“猪”和“天”;他们嫌“猪”太鄙俗,“天”又太神化,于是用“朱”和“田”来替代。

古代“齐鲁”是东夷之地,“东夷”又是女真之先;几千年前当东夷语言发生变化时,齐鲁地区的“天”“猪”两族,可能也改成了“田”“朱”两姓。

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临与司马观怕被株连,就改

名换姓,隐居乡里。兄弟俩各取“司马”中的一个字,哥哥在“马”字左边加两

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

欧阳这个复姓,有的简化为姓欧,有的简化为姓阳。

钟离简化为钟

公孙简化为孙

首字可为单姓的复姓:夹谷、左丘、宗正、巫马、颛孙、闻人等。

求古罗马时期的一些很少有人知道的事情

古罗马文学指纪元前后繁荣于古罗马政权(包括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治下的文学。其主要语言是拉丁语。尽管古罗马共和国诞生于公元前510年(摆脱伊特鲁利亚王朝的统治),但按照惯例,真正意义上的古罗马文学则从公元前240年算起

起源与概述:罗马城建立于公元前8世纪。在古罗马人生活的伊特鲁利亚以南、台伯河以西地区,包含文艺活动的拉丁朱庇特庆祭节的设立应该不迟于公元前7世纪。受伊特鲁利亚文明的影响,包括罗马人在内的拉丁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乡土文化。

古罗马的文化主要是继承希腊文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希腊化时期,罗马就输入了许多希腊作品,加以翻译和摹仿。在公元前146年罗马灭亡希腊之后,更是将全部希腊神话、诗歌和戏剧据为己有,找了许多从希腊俘虏来的奴隶来做家庭教师,让他们编剧作诗,并研究各种科学,这使得古罗马文学染上了浓厚的希腊色彩。以神话为例,同希腊文化接触后,许多罗马的神祗便同希腊的神祗结合起来。如罗马人信奉的主神朱庇特便等同于希腊的宙斯,他的妻子朱诺则等同于赫拉。至于太阳神阿波罗和文艺女神缪斯等则直接进入罗马神话,连名字都没有变。

当然,古罗马文学也并非全是古希腊文学的仿造品,因为它毕竟是罗马社会的产物,其采用的语言是拉丁语。在西方学术界,古罗马文学被认为是广义的拉丁文学的一部分。与古希腊海洋民族不同,古罗马属于内陆民族,主要以耕牧方式生存,具有上古农民和牧民粗鄙、蒙昧、淳朴的特点。建国之后的古罗马崇尚武力,追求社会与国家、法律与集权的强盛与完美,其文学具有更强的理性精神和集体意识,具有庄严崇高的气质,却也缺少希腊文学生动活泼的灵气和无拘无束的儿童式的天真烂漫。古罗马文学在艺术上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矫饰。

历史沿革:公元1世纪的维吉尔像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共和时代、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应该指出的是,“共和时代”是一个政治概念,而“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则是两个主要根据拉丁语言的发展和问题特征定性的名称。共和时代止于公元前30年,实际上也包含了70年的黄金时代。此外,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共和时代始于公元前510年,但作为一个与文学发展相关的名称,它的起始则从前240年算起。而尽管以罗马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覆灭于公元476年,学术界通常仍习惯于将公元2世纪中期(130-150)作为古罗马文学的终点。2世纪中期以后的拉丁语文学被定义为“后古典拉丁文学”,这一时期的拉丁语文学已经开始向中世纪基督教文学过渡,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古罗马文学了。

共和时代(前240年-前30年)

古罗马文学的正式形成与一位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的叫做利维乌斯·安德罗尼斯库的希腊人密切相关。他是古罗马文学的奠基人,翻译了荷马史诗《奥德赛》和大量古希腊抒情诗。利维乌斯的功绩主要在于把古希腊文学中的某些精品介绍给了缺少书面文学传统的罗马人,把古希腊文学的某些主要形式移栽到了缺少骨干文学类型的古罗马。

诗歌

早期的古罗马诗人中颇多全能型作家。诗人埃纽斯(前239-前168)不仅改写和创作过悲剧,而且还写过戏剧和4至6卷讽刺诗。他的史诗《编年史》追溯罗马的历史,始于埃涅阿斯的经历,止于作者生活年代的战争,洋洋18卷篇幅,不过已基本散佚,仅剩不到600行传世。从文学史角度看,《编年史》摈弃了古老的神农格,采纳了荷马史诗所用的六步音长短短格。但在风格上,有明显的模仿荷马的痕迹。埃纽斯对古罗马文学影响深远,西塞罗、卢克莱修和维吉尔都表示自己曾受其影响,他被尊为“古罗马文学之父”。

喜剧

普劳图斯(约前254年-前184年)精通古希腊文,是共和时代最著名的剧作家。相传普劳图斯著有戏剧130部,但据考证仅有21部出自他的手笔,其他均系后人伪作。他的喜剧主要以希腊新喜剧作家米南德的风俗喜剧为蓝本改作,讽刺罗马社会的腐化风习。其主要作品包括《孪生兄弟》、《俘虏》、《商人》、《驴》、《蝗虫》等。

泰伦提乌斯(前190年-前159年)生于迦太基,本是奴隶,后来获释。他一生共写过六部喜剧,包括《婆母》、《两兄弟》等代表作品都是从古希腊新喜剧改编或翻译过来的。其喜剧结构严谨、语言文雅但欠生动,人物内心矛盾刻画细腻,人物形象自然。他的喜剧不如普劳图斯的滑稽有趣,在当时仅受到有教养的观众喜爱。泰伦斯对后世的喜剧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法国的莫里哀、英国的斯梯尔和谢里丹都曾模仿过他的作品。

黄金时代(前100年-17年)

“黄金时代”即拉丁语和广义的拉丁文学(包括修辞、历史和哲学)发展史上的古典或辉煌时期,涵盖两位著名人物的活动年代,即“西塞罗时期”(前70-前30)和“奥古斯都时期”(前31-14)。这一时期的罗马进入了大规模扩张阶段,并于公元前27年结束了共和制政体,建立了帝国。古罗马帝国在奥古斯都(即屋大维)治下(前31-14)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拉丁语文学和艺术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屋大维统治时期采取了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得一度动荡的古罗马社会呈现出和平稳定的景象。屋大维本人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他笼络文人墨客为自己的文化政策服务,这一时期的大文豪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都曾是他的御用作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缺乏共和时代的哲学探索精神和政治辩论热情,而更多的肯定现存秩序所带来的和平生活和强大国力。文学风格也不及前一时期遒劲豪放,但技巧却更趋成熟,追求形式的完美。

诗歌

卢克莱修(前99年-前55年)生于共和国末期,唯一的传世之作《物性论》(一译《论自然》)共六卷,每卷千余行,是一部哲理诗。全诗着重阐述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表示物质不灭、凡人不必惧怕死亡的生活观。卢克莱修是古罗马文学史上著名的智者,维吉尔曾称羡慕他知晓事物的起因,是个“幸福的人”。

卡图鲁斯(前84年-前54年)生于意大利北部维罗那一个富有的家庭,经常出入罗马上流社会,是黄金时代成就最高的抒情诗人。他是坚定不移的共和派,曾公然反对过恺撒,曾创作过许多辛辣的讽刺短诗。卡图鲁斯的诗作现存116首,他善用警句式的语言表达浓郁热烈、复杂微妙的感情。他的抒情诗对后世欧洲许多伟大诗人都产生过影响。

贺拉斯(前65年-前8年)出生于拍卖商家庭,是和卡图鲁斯齐名的抒情诗人。他幼年受过良好的教育,通晓拉丁语和希腊语,能诵荷马史诗原文,并到雅典学过哲学。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长短句集》17首和《闲谈集》18首。前者表明作者反对内战,幻想黄金时代到来的思想;后者则讽刺罗马社会的恶习。但贺拉斯最著名的作品是后期的《歌集》(一译《颂歌集》)和《诗艺》。贺拉斯的抒情诗改造了希腊抒情诗的格律,构思巧妙,语言优美,优雅庄重,以有意、爱情、诗艺为题,融哲理和感情于一路,不少人竞相模仿。《诗艺》则是古罗马时期文艺理论上的最高成就,被古典主义文学视为经典。

维吉尔(前70年-前19年)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其史诗《埃涅阿斯纪》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维吉尔出生于农民家庭,其抒情诗充满浪漫的田园风光。代表作品包括《牧歌》、《农事诗》和《工作与时日》,主要抒发对爱情、时政以及乡村生活的种种感受。然而,维吉尔成就最高的作品却是史诗《埃涅阿斯纪》。全诗计12卷,长达近万行,是遵照奥古斯都的旨意创作出来的。史诗讲述特洛伊王和女神维纳斯所生之子埃涅阿斯到意大利建立新王朝的故事,歌颂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和罗马的光荣。诗人把埃涅阿斯写成恺撒和屋大维的祖先,因而肯定了屋大维的“神统”。维吉尔在创作《埃涅阿斯纪》的时候虽有意摹仿荷马史诗,但全诗强调使命感、责任感,洋溢着严肃、哀婉和悲天悯人的情调,是典型的罗马风格。在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上,《埃涅阿斯纪》辞藻华丽,行文略显呆板。维吉尔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丁认为维吉尔最有智慧,最了解人类,因而在《神曲》中让他作为地狱和炼狱的向导。斯宾塞的《仙后》和弥尔顿的《失乐园》也有模仿《埃涅阿斯纪》的痕迹。

Image:Ovidius Metamorphosis - George Sandy's 1632 edition.jpg

黄金时代的另一位伟大的作家是奥维德(前43年-18年),年轻时曾在罗马学习修辞。不过成年以后,他却并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成为诉讼师而是成为一位诗人。他的代表诗作包括《爱情诗》49首以及《爱艺》和《古代名媛》。然而奥维德最著名的作品则是神话诗《变形记》,以史诗格律写成,包括250个神话故事,集希腊、罗马神话之大成,为后世文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和创作灵感。《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故事集都在框架上模仿《变形记》。此外,但丁、莎士比亚、蒙田、莫里哀、歌德等大文豪的创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的影响。

黄金时代的抒情诗人还包括普洛佩提乌斯(前50-前15)和提布鲁斯(前54-前19)。前者以抒写感情细腻的爱情诗而著称,而后者则擅长描写淳朴的田园风光。

散文

古罗马的散文发源于加图(前234-前149)的演说文,繁荣于“黄金时代”,即共和国末期和屋大维执政时期。这一时期罗马的政治斗争、阶级矛盾一场激烈,统治阶级的法律体系已经开始形成,这就使得许多政治家热心于雄辩术的研究,致使散文这一文体得以迅速发展。

西塞罗(前106年-前43年)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散文家。他年少时曾学习哲学和法律,并做过一段时间律师。43岁进入政界任执政官,后任西西里总督。内战时期他追随庞培反对恺撒,维护贵族元老派的立场,后来在政治倾轧中被刺杀。

古今中外的帝王和贵族很少有不玩弄女性、耽于女色的,这是因为他们需要这样做,而他们的权力、金钱和地位也允许他们这样做。人类从群婚杂交一步步地发展到一夫一妻,性交的范围逐渐缩小了,可是群婚杂交的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男权社会中男子玩弄女子的观念在古代甚至在现代社会中也还大量存在。性本来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本性,有一种不受约束、任意发泄的倾向,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他还有社会性的一面,他的行为(当然也包括性行为)要受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道德的条件所制约,这就是人类的文明。可是,如果一个人处于权力的巅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而可以为所欲为,任何人、任何法律都奈何他不得时,那么在两性关系方面的一切荒唐事情都会出现了。

以古罗马为代表的好色君主

有人说过,无论哪一个君主专制国家的君主,几乎在五个人中只有一个比较正常,十个人当中才会有一个是明主或贤君,而其余的大都是傻瓜、色鬼或不伦不类的浪荡子。这话很有道理,综观历史,正是如此。

在西方文化史上,古罗马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它延续了1200年,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政时代,版图不断扩张,横跨欧洲和北非,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工商业和高利贷业兴盛,奴隶制经济获得巨大的发展,在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获得了许多成就,对后世的西方文化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古罗马的一些首领和君主,作为奴隶制社会的统治者,其荒淫、好色和残暴,在历史上也同样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罗马人,把妻子藏好啊!因为著名的色魔秃头凯撒将要凯旋归来了。”人们对古罗马的名将凯撒说这番讽刺意味的话,是因为他除了远征高卢、征服埃及、攻占小亚细亚的卓著战功以外,在性方面的放纵也是十分出名的。他一生曾四次易妻,曾和埃及艳后克丽奥佩脱拉同居了相当长的时期并生了两个孩子。他和毛里塔尼亚女王以及斯鲁皮库司、加比尼阿斯、庞培等人的妻子,都有过一段情史。他精力充沛,到了53岁时性能力仍旧很强,于是更加纵欲无度。他又好男色,又是个异乎寻常的自恋狂,手脚要绝对保持清洁,身上的体毛要全部剃除,就和他的秃头一般,这些怪癖可能和他少年时代的娈童经历有关。历史记载,他患癫痫症,曾经在公共场所发作过两次,加上他又如此荒淫,所以即使不被养子所杀,也不可能长寿。

如果说凯撒还有一些可以让人尊敬的军事才能的话,那么罗马帝政第四代皇帝尼禄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昏庸的色鬼了。他的淫乱和他的生母朱利安·阿格里比娜有很大关系。阿格里比娜是卡里古拉帝的继承人克劳第阿斯的后妻,而克劳第阿斯则是她的第三任丈夫,尼禄则是她和第一任丈夫所生的,她为了使尼禄顺利登基而毒死了克劳第阿斯。当尼禄20岁的时候,和异母妹妹奥达维亚结婚,以后和母亲疏远了,又迷恋上了美艳的女奴,甚至想和这女奴结婚。阿格里比娜为此大为惊骇,为了改变儿子的心意,她有一次赤裸全身,引诱尼禄和她发生性交关系,并且给他一笔庞大的财产。这个笼络手段终于成功了,但尼禄也从这堕落的道路上越滑越远了。他纵情声色,后来费尽心机,毒死了妻子和母亲,迎娶了他所钟爱的一个绝世美女波芭亚,可是当这女子怀孕时,又被尼禄活活地踢死了。

尼禄认为,“无论男女,没有一个人的身体是贞洁的,只是大部分人将自己的丑恶作了巧妙的掩饰而已”。所以,他就利用皇帝的特权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在夜晚,他常化了妆走上街道,恣意地猥亵男子,强奸妇女,任何人如想反抗,就会被处死。他曾强奸了一个维斯太神庙的女祭司,还对一个名叫斯波罗斯的男性进行阉割,甚至想将他变成一个女人。尼禄后来和这个阉人举行了婚礼,婚礼以后,又像迎新娘般地将他引进新房,并对他像妻子一样,他还经常和斯波罗斯乘马车招摇过市,斯波罗斯身上穿戴皇后服饰,尼禄还时常吻他。

尼禄想尽一切办法来发泄他那畸形的情欲,他设计了一种游戏:自己身披兽皮,从笼中窜出,扑向被绑在柱子上的男人或女人,乱抓乱咬他们的阴部。他的一个已获自由的奴隶多利弗鲁斯这时则在一边,模仿少女遭到强暴时的喊叫和悲泣。尼禄也曾和多利弗鲁斯结过婚,其形式和斯波罗斯的情况一样。

最后,元老院和军队对尼禄的荒淫已忍无可忍了,于是宣判了尼禄的死罪,要把他鞭打至死。尼禄颤抖,叫喊,对此判决进行了抵制,最后被迫在自己书记官的帮助下,以剑刺进喉咙,结束了他荒诞、罪恶的一生,时年30岁零5个月。

在罗马帝政末期的昏庸君主中,海利欧·加巴斯是十分著名的一个。在暴虐的卡里古拉帝遇刺以后,13岁的美少年、皇太后的钟爱者海利欧·加巴斯登基。他出生于叙利亚,是叙利亚太阳神海利欧(神体为墨曜石制成的巨大阳具)的崇拜者,自称神子。他总是穿着缀以金线的长袍,戴项链、手镯、镶珠玉的黄金冠,打扮得非常富丽。希罗提诺司在《历史》中说:“他脸上的化妆,比妇女还要讲究。穿华服,戴黄金项链,狂舞不断。”

他曾经建造太阳神神殿,在那里,他由几近全裸、穿着透明丝绸长袍的女尼们服侍着,他任意地和她们性交,使神殿沦为后宫。他还把代表国家荣誉的高官贵爵赐给他的宠妾们,还糊里糊涂地打算把皇位传给卡里古拉帝的淫荡之子,护卫官兵们对此十分愤慨,他只好打消原意,可是仍然将皇帝候补人选亚历山大暗杀,借以泄愤。这件事被人发现后,他被护卫队所杀,尸体还被游街示众,最后被扔进了台伯河中。

从以上这些事情可以看到,这些荒淫、好色的君主的所作所为,已远远不是一般的淫行、丑行,在许多方面实在是十足的性变态了。也许,权力、纵欲使人的心理越来越不正常;而变态心理又会使他们进一步地纵欲与实施暴政。再举几个古罗马君主的事例,可以使人们了解,人是怎么变成野兽的。

罗马帝政时代的第三任皇帝卡里古拉被史家评为一个典型的痴呆、迷乱而又有暴露狂和虐待狂的皇帝,他把一切政事委诸亲信,自己则过着骇人听闻、荒淫无度的生活。他穷奢极侈,用黄金建造宫殿、军舰甚至马具、饲料桶,在位的四年内就把国库中1500亿两黄金浪费殆尽。

根据苏托尼阿斯《卡里古拉》篇所载,他在少年时期就奸污了自己的亲妹妹,以后和他所有的姊妹都发生性交关系,其中一个叫德鲁西拉,被他立为正式妻子,另外两个则被打入冷宫。德鲁西拉死后,卡里古拉颁布了一道法令,规定在举丧期间,全国任何人不得说笑,不得沐浴,夫妻不得同房,也不能和双亲、配偶、孩子们一起吃饭,否则将处以重刑。

他的性行为带有一种虐待狂的特征,一旦他想得到某个女人,就立即把她从她丈夫的身边夺走。他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得到波莉娜的,他把波莉娜玩弄了以后,就打发她走了,同时又下令,禁止她和别的男子发生性关系,如果违令,就要处死。另一个女子叫凯索尼亚,在怀了卡里古拉的孩子后,他才娶了她,可是对这个正式妻子,他有时却命令她脱光衣服,站在他的朋友和亲信面前,让大家观赏。每天入夜以后,他就肆意掠夺罗马城中年轻貌美的女人,加以凌辱;还把哑剧演员强行带入宫内,发生性交关系。

卡里古拉经常举行盛大的宴会,邀请他感兴趣的女子出席,同时还总是邀请她们的丈夫。当这些女子赤足走过他的卧榻时,他像挑选购买奴隶一样地审视她们,如果对谁有兴趣,就把她带进卧室加以玩弄。出来后,他不仅不加掩饰,反而公开评论这个女子的行为举止、性特点和床上的表现。

他对罪犯和一些无辜民众,都随心所欲地施以酷刑,残忍得无以复加。他用已定罪的犯人(其中有许多是无辜的)活活地喂饲狮子;用烙铁在他们的身上烙字;或者把他们像动物那样关进笼里锯解分尸。他规定,儿子被处决时,父亲必须在场观看。有一次在宴会上他突然发出一阵狂笑,一位坐在他身边的执政官和颜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只要我点一点头,就能将你们所有的人的喉咙割断。”他是这么说,事实上也是这么做的。任何人只要稍稍触怒了他,不论是护卫官或总督,都要在他的逼迫下自裁;士兵们的头就像一件玩具一样,转瞬之间就会莫名其妙地落地。蒙田在《随想》一书中曾述及,一些被逼自尽的将士们把妓女带入自宅,在性交的恍惚中自绝性命。在观看斗兽表演时,如果他没有足够的牺牲品扔给野兽,就把一些观众抓来,割去他们的舌头使他们不能骂他,然后扔进竞技场。他还堕于疯狂的自我崇拜之中,他以双子神的神殿为居所,穿着神服,拿着神具,出现在众人之前;有时还装扮成军神马尔斯或女神维纳斯、黛安娜,昂首阔步地走在罗马城中。公元41年1月,忍无可忍的护卫们终于反叛,斩掉了卡里古拉的阳具,他的妻女也被杀戮。

卡里古拉皇帝的性变态似乎有他家族的根源,他的祖父台比留帝也是个性变态者。严肃的历史学家吉朋说过:“罗马帝政时代,由淫乱、残酷的台比留帝揭开了序幕。”奥古斯都大帝死后,台比留顺利登基,这是公元1世纪初的事。台比留知识丰富,在这方面是个合适的皇帝人选,但又是一个纵欲无度的性变态者,泰西塔斯在《年代记》中指出:“他在那个岩礁之岛和孤独之海,沉溺于情欲之中,他的情欲燃炽着,竟连自由奴隶也不放过。他以淫秽的行为玷污了那些少年们。”

据记载,台比留的变态还远不止此,他甚至拔除少年们的牙齿,命令他们用齿龈部分啃咬他的阳具。他还在喀普里岛上的别墅中建造一个小舞台,将一些年轻男女聚集在那里,演出“指环”的游戏,即男女乱交,做出如戴指环的淫秽行为。他还收藏了不少春宫画,叫人扮演画上的模样供他欣赏。他的丑行太多,逐渐暴露而遭非议。公元36年时,卡里古拉认为祖父台比留的行为危及家族的存在,于是派人用棉被把他活活闷死了,当然卡里古拉在性问题上一点也不比他的祖父好。

公元1世纪末,继尼禄在位的罗马皇帝杜米仙也是个残忍邪恶、变态心理严重的君主。他喜欢勾引人妻,纵欲无度,并称这是“床上的角斗”。他还喜欢给自己的宠妾拔除体毛,常常就这样在床上消磨去一个个下午。他喜欢和妓女厮混,还使侄女怀了孕,又坚持要她堕胎,使她因此而死。

卡修斯·狄欧曾经描写过杜米仙所举办的一次宴会,实在荒唐透顶。

杜米仙有一个黑色的房间,天花板、墙壁和地都是黑色的,还摆着没有坐垫的黑凳子。客人们在半夜时分,单独地被引进房间,在他的座椅前设置着一块墓石般的黑色的银板,上面还刻着他的名字。漆黑的房间内,只有从天花板垂吊下来的小灯,投影在那块银板上。客人坐定后不久,黑暗中突然出现死灵、妖怪般的少年,他们赤裸着身体,全身涂得漆黑一片,在客人面前表演令人恐惧战栗的舞蹈,在舞蹈结束后就一个个地跪在客人们的面前。……此刻,佳肴被盛在黑色的盘中端出来,连酒杯也是黑色的,这一切使人感到这是死亡之宴,客人们被不祥的阴影所笼罩,为之颤抖,全场一片死寂。于是,杜米仙突然出现了,他在黑暗中侃侃而谈,卖弄他所知道的关于杀人和横死等“学问”……

杜米仙又是个虐待狂,他自身淫乱到极点,却首创用火烙阳具的酷刑以折磨犯了所谓通奸罪的男子和同性恋者。他还把所有的禁欲主义者、斯多噶学派流放于孤岛,谁也弄不清楚他究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卡修斯批评他说:“他是一个从未对人类怀有真正感情的人。”公元96年,这个残忍的、变态的皇帝终于被杀,结束了他诡异与古怪的一生。

像杜米仙那种“性杀人”的做法在历史上也是形形色色,并延续于后世。例如,古罗马就曾经有一个将军,在指尖涂毒,然后爱抚妻子的阴核,将她杀害。根据拉第斯拉斯的叙述,那不勒斯王即查理三世之子,于1414年由于从体内吸取了情妇的毒而毙命。这都是通过性活动来杀人。

到了公元3世纪,古罗马的皇帝希利伽巴拉的性变态也很突出。他于公元218年至222年在位。据希罗提的描述,他是个漂亮的小伙子,在祭神典礼上,他穿着华丽的女人衣服,亲手宰杀大批兽畜,然后将兽尸浸泡在香水中,有时也用人祭,如将少年的阴茎割下,投入祭火。举行祭典时,一群叙利亚少女围着祭坛跳舞,这时乐声大作,罗马的全体元老和骑士都出席这种仪式。

他还想出一个怪诞的念头:让一个女神和他的太阳神结婚。于是他选定了朱诺(希腊神话中的赫拉,主神宙斯的妻子)。希利伽巴拉亲自主持了盛大的“结婚”仪式。他越来越迷恋他的太阳神,正因为如此,当时的男性祭司们也学他的样,把自己看成是女人。他一度想阉割自己,最后只是割去了包皮。夜晚,他会跑进妓院,将妓女赶出去,自己戴上假发,扮成妓女站在门口拉客。后来,他在宫殿里专门布置了一个房间,供他玩这类游戏。

他曾试图让医生把他变成一个女人,并允诺事成之后给予重金。在他的身上还有一种受虐狂的心理,喜欢把自己幻想成了一个淫荡的女人,在偷情时被“丈夫”当场捉获,于是挨了一顿痛打。

他的怪诞行为终于引起了军队和民众的鄙视和愤怒,结果他和全家人都被杀,尸体被扔进了台伯河中。

对于帝王和贵族这些统治者来说,性变态是一种发展的必然现象。变态是对立于常态而言的,而性问题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过了一定的度就会从正确变为谬误,从常态变为变态。例如,多情本不是坏事,过分了,滥用感情就会变成坏事;睹物思人是人之常情,而如果发展到恋物癖则是性变态了。对于帝王和贵族来说,他们可以毫无限制地纵欲、杀人,常态的办法用尽了,就用一些新奇的、荒诞的办法来寻求刺激,这就很容易走向变态了。

参考资料:摘自《世界性史图鉴》 作者:刘达临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北宋封爵制度很完善吗?介绍北宋爵制。

宋代爵制分十二等。

一、王。皇子、兄弟封亲王。

二、嗣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

三、郡王。宗室近亲继承亲王者,特旨封郡王。

四、国公。宗室近亲多封此爵。

五、郡公宗室近亲多封此爵。

六、开国公。

七、开国郡公。现任或前任宰相食邑万户

八、开国县公。食邑二千户以上,封公

九、开国侯。食邑一千户以上,封侯

十、开国伯。食邑七百户以上,封伯

十一、开国子。食邑五百户以上,封子

十二、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以上,封男

宋代对宗室的封爵不如前代优厚。主要表现有以几点:

第一、皇子一般不直接封王。虽然皇子最终必然封王,但并不直接封,而是初封以较低爵位或职位,再迁转。宋神宗时,诸皇子初除皆节度例,封国公,稍迁郡王,加平章事,至出阁封王时始兼两镇,加司空。后成定制。

第二、亲王之后通常不封嗣王。虽然北宋设置了嗣王这一爵位,而且规定亲王之子承嫡者封嗣王。而事实上,如同虚设。这是宋代封爵制度又不同于前代之处。前代亲王之子有一人承袭亲王,除非国除,否则世世相承。宋代的情况则是,皇子封王者,王爵仅止其身,而子孙无问嫡庶,以其中最长一人,封公,其余子孙不过是承荫入仕,为环卫官,然后以序迁转,与异姓贵官荫子入仕一般,必须历任年深,排资历,方特封以王爵(郡王),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则不予承袭。亲王子不封王而只有一人继承公爵,因而在北宋中期一度出现了“宗姓几无一王”的局面。因此,宋仁宗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庆历四年(1044年)七月,第一次下诏封十王之后,十王指的是宋太祖弟赵廷美、宋太祖子赵德昭、赵德芳以及宋太宗的7个儿子。当时,按照十王子封郡王、孙封国公的原则,封了郡王6人、国公3人、郡公1人,仍无嗣王。直到宋神宗时,有感于其父宋英宗以外藩入继仁宗,将其本生叔父赵宗晖封为嗣濮王并规定世袭。立嗣王例一开,之后以宗室子入继的宋孝宗、宋理宗沿袭此例,相继设立了嗣秀王、嗣荣王两个爵位,加上后来的嗣沂王,整个宋代只有四个嗣王,而且他们又并非普通亲王之苗裔,而是皇帝生父或养父的后代。

第三、亲王长期序位宰相之下。只有宋太祖在开宝六年(973年),曾下诏规定晋王(即后来的宋太宗)位居宰相之上。仅仅十年之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又改为亲王序位宰相之下,从此成为有宋一代始终不曾改动的定制。

第四、宗室不再领兵,不出任宰相(赵汝愚是个例外,但也只是短暂任相就下台了,而出身宗室是其下台的很重要因素)。就亲王府官属的数量来看,宋代与前代及后代各朝代的差距极大。宋代的亲王府通常是:傅有其官而未尝除授,长史、司马、咨议参军不常设,设翊善1人、王友2人、记室参军1人。其他国公以下几乎没有自己的属官。

总的来说,宋代的封爵制度虽然不是很完善,但有其先进性。对封爵的严格控制,从而限制产生庞大寄生阶层(不像明朝那样亲王子都封郡王,以致国家有数十位亲王、数百郡王),减轻的国家的负担。

柴氏的祖先在哪?

许多人,包括柴氏族人都认为柴姓是一个单源的姓氏,出姜姓炎帝神农氏。其实不然,柴姓还有另外重要的一支,源自皇帝轩辕氏。并有少数民族改姓柴氏。

最早的柴氏宗谱见于西晋孝武皇帝太康年间,由著作郎柴宏道、中书舍人柴宏膜所撰。太康八年丁未七月,司空司隶校尉著作郎权知谱事崔陵,奉勅纂修柴氏宗谱序云:“观在廷群臣,所进名宦仕绩,乃知柴氏家传本於烈山氏少典之后,娶有娇氏之女曰安登,生子曰石年,以姜为姓,以火德王,为炎帝神农氏。少典之妃,曰附宝,感电光绕,斗而有娠,生轩辕有熊氏。子元嚣为少昊金天氏,孙为颛顼高阳氏,生卷章。卷章生黎及回,黎与回代为祝融,官於高辛氏之世。回生陆终,陆终生六人:曰樊封於昆吾、曰惠连封于帝丘、曰钱铿封于徐、曰会人封於晋,赐姓柴,居平阳为平阳郡公。自少典至会人,凡十九世,会人至承勋凡二十九世,历秦汉魏吴以来,名乡贤相代不乏人。或佐理天朝,或宜猷於藩镇,皆济济缙绅之光,宗谱之辉也。因敬叙之,以垂不朽。”

大唐贞观六年五月,朝奉郎汪行忠奉勅修柴氏宗谱序云:

“伯子武王即位,封先圣之后得平阳郡,柴晋公二十九世孙承勋仍袭前爵,会人为柴氏受姓之祖也。乃帝王之胄,簪缨相承,三世孙耿光成□时,为西河守,孙季芳昭王时为晋阳承,子宣化□王时为大理卿,子辅国为赵城令,孙光济懿王时为太常丞,光济长孙范,厉王时为助教,子成楝为山阳令,楝子济时为洛阳牧,子从政平王时为济南刺史,子春萃为西安守,孙时行为即墨令,子□贞惠王时庶长有贞,子以华为南城刺史,子盛阳为禹城令,子惟庸为定王时大名别驾,孙俨国学禄,子普灵王时为汴州守,普子伯宗为会稽丞,子善长安东丞,孙端礼武昌刺史,礼孙遇时为郑州牧,子可齐武陵令,孙孔明显王时中丞,孙懋烈□王时都尉,子延爵任河内刺史,汉兴迁大理寺聊,□司马,座于官,谥文靖,子亮工汉文帝朝举文武全才,除郎中,迁司马府侍书转太子洗马,子宦景帝时为长沙刺史,宦子玺武帝朝为中丞,玺子懿□昭帝时太子宾客,子森为济南郡丞,孙知节为徐州牧,节孙宏济东汉时润州郡守,子有光为东安令,子应聘章帝时为太子校书,子永年为东昌牧,子寰为太平丞,寰子敷为宜州判,子京顺帝时历阳丞,迁广陵太守,因内艰复任丹阳,桓帝时为战功拜征南将军,灵帝朝迁黄门选部侍郎,都督江东诸军事,献帝兴平乙亥封富春侯,谥忠肃,子运昌为为建康丞,子益国后主朝为兖州刺史,都督荆豫诸军事,定国、经国、镇国,皆任郡守,邑令衣冠,蝉联延於历代子孙,蕃衍棋布星罗,若非纂集,安究流传,证得柴氏巨姓,昔西晋武帝梦与神人共语,自称先世名贤於是。

司空司勅校隶崔陵更集九州百仕贵名赍先世谱状,投上秘阁,品为天下大姓。当时太子赞善宏□馆侍读学士柴宏道等,赍先世名官年月投进,详撰成谱。”

另据光绪二十六年《富春屠山柴氏宗谱》云:“柴氏本仲尼弟子,高柴之孙举,以王父名为氏,所谓以为氏者也。高柴齐人,其十世祖奚为齐文公子高之孙,故以王父名为高氏。而本姓实姜氏,出炎帝神农氏之系。神农氏生子十有三人,数世而有炎帝器。器生三子,其少子曰祝庸,生术嚣。术嚣生二子,曰条、曰勾龙。勾龙为后土,后世祀於社,生子二人,曰垂、曰信。垂生伯夷,伯夷生太岳,佐禹平治水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于申,太公吕尚其苗裔也。武王封之齐,举太公二十二世孙也。柴氏得姓自举始。举裔孙武,汉高祖时为将军。至唐而有谯国襄公绍,为唐勋臣,尚高祖平阳公主,居晋州临汾。太宗贞观中,命尚书高士廉等编赍天下谱牒,品第为九等。襄公以勋戚次皇族,是为柴氏称大姓之始。绍生二子,哲威、令武。哲威六世孙孟端,居太原,开成初官翰林学士,生三子,玘、玭、玼。玭咸通间屡举茂才不就,生守礼、守义,一女适后周太祖为圣穆皇后。后无子,养兄守礼之子荣以为子。守礼生二子,曰荣、曰华。荣承周统为世宗……”

据查,少数民族回、满、黎、土家等,也有柴姓者。

由此可见,柴氏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也是一个多源的姓氏.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95207.html

权,暂时代理官职一般指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

一、授职荐举: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除:任命,授职。“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拜:授给官职。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史记•吕太后本纪》召:征召。累召不应。《张衡传》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晋书•谢安传》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古时写着“荐”,现简化成荐”。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孟尝传》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举孝廉不行。《张衡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提:提拔。“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北史•魏收传》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封:封赐,封授,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后一例“封”动作名用)《史记•李斯列传》;后以军功封定阳子。《指南录后序》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汉书•萧望之传》补:任。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汉书•苏武传》赏:指皇帝特意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铨:铨选,选拔。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记王忠肃公翱事》策:策试。尝后策孝廉。《孟尝传》衡:权衡,比较。铨衡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亦指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之长。“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晋书·良吏传·吴隐之》选:推选。选广为少傅。《疏广传》进:引荐、进荐。古之君子进人以礼。《向雄传》二、提升官职:擢:在原官上提拔。“擢为后将军。”(后将军:武官名。《汉书•赵充国传》);升:升官。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李密《陈情表》进:用于较高职务。“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史记•孙膑传》起复:恢复原职务。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谭嗣同》;“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贾谊传》三、调动职务:转、移、调、徙:一般的转任,改任,调动,调迁。再转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天圣中,河南诸县多盗,转运使奏移渑池尉。《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徙王信为楚王。”《史记•淮阴侯列传》;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方进转为博士。数年,迁朔方刺。《汉书•翟方进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出:指出京受任。“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张衡传》改:改任。后公改两广。《记王忠肃公翱事》放:外放,外调。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参考资料:blog.sina.com.cn/s/blog_509ab7660100gbvm.html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