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巴塞罗那椅是古代家具吗? 著名的画家有哪些人
1、张大千,出生于1899年,四川人,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他是20世纪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他走遍世界各地,被誉为“东方之笔”。代表作有《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
2、徐悲鸿,出生于1895年,江苏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他善于画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尤其善于画奔马。代表作有《愚公移山图》、《八骏图》、《负伤之狮》、《田横五百士》。
3、齐白石,出生于1864年,安徽人,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善于画花鸟、走兽、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
4、达·芬奇,出生于1452年,意大利人,画家、科学家。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他最出名的代表作是《蒙娜丽莎》,这幅画代表了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画中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5、克劳德·莫奈,出生于1840年,法国人,印象派画家。他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代表作有《日出·印象》、《卢昂大教堂》、《维特尼附近的罂粟花田》、《睡莲》、《干草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大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徐悲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齐白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达·芬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克劳德·莫奈
西方绘画大师
达芬奇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 的.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 芬奇镇.他小时侯曾经拜佛罗基 奥为师,佛罗基奥首先让他练习画蛋,一画就是几年,然后才开始教他作画.由 于达芬奇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基础,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 凡.高 凡高是荷兰人,但长年生活在法 国,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的画家.和他 的同胞伦勃朗一样,凡高也喜欢为自 己画像
· 丁托列托 丁托列托出生在威尼斯,是一个染坊主的儿子.他长期生活在故乡,用画笔装饰城市的庭院和教堂.他曾拜师提香,追求提香般绚烂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般结实的形体是他的目标.
· 毕加索 毕加索,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蓝色时期" 玫瑰红时期" 黑人时期"
· 高更 高更是法国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他起步较晚,早期的画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他不但对埃及古代绘画很感兴趣,而且向往仍处于原始部落生活的土人们的风习和艺术.被称为原始人产最高典型.
· 列 宾 俄罗斯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与法国绘画巨匠莫奈,同为19世纪后期欧洲美术史上,引人注目的重要级人物。他们的艺术在欧洲的东西部,各领一方风骚,影响力延伸到整个20世纪。
· 卢 梭 由素人画家跃居为近代朴素绘画大师的卢梭,是一位自学成功的典型画家。他的作品糅和了现实与梦想,充满了自然原始的天真活力。
· 达 利 达利是盘踞在超现实主义中心的一位恃才傲物的怪杰,与毕加索、米罗三人都启蒙于西班牙加泰隆尼亚这块地灵人杰的土地上。其特异独行的艺术,为本世纪的画坛增添了许多灿烂光辉。
· 米 勒 米勒是19世纪写实主义杰出的代表画家。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都在农村度过,对农村生活和在那里劳动的人们,有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了解他们的了欢乐与痛苦,也分尝着他们的信仰和偏见,这使得米勒成为伟大的田园画家。
· 怀 斯 安德柳·怀斯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描绘美国乡间自然风土人物的画作,以精致逼真的写实风格,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交流与调和,朴实的题材,引发人们怀念乡土与自然的情思。
· 雷诺阿 雷诺阿是著名的印象派大画家。他的绘画在追求光的感觉中,用鲜明丽透明的色彩,将古典传统和印象派绘画做了最完善的结合。不论是丰腴的女人、天真的孩子童,还是阳光照耀下人浴女,在雷诺阿的画笔之下,都充满了温暖、鲜明、迷人的梦幻般魅力。
· 夏加尔 夏加尔是20世纪极具亲和力的大画家。犹太血统、生于俄国,入籍法国的夏加尔,不但追求天真纯朴,并感性地面对生命、爱情与艺术。
· 莫迪利阿尼 蒙巴纳斯王子”莫迪利阿尼只活了三十六岁。他出生于罗马犹太名门,一生追求礼赞生命与情爱,犹太人特有的敏感及意大利艺术的传统与根源均影响他的画作及石雕作品。
· 康丁斯基 1910年,具有东方血统(祖母为蒙古公主)的康丁斯基画下了美术史上第一幅纯粹抽象画。三十岁才立志学画的康丁斯基,很少停留在固定的绘画模式中,总是不断思考、审视、推进自己的创作,
· 柯 罗 在法国艺术史上,柯罗是19世纪最出色的风景画家,与17世纪的普桑及克劳德·洛兰同称法国三大风景画家。柯罗的风景画朦胧而富有诗意,无论是早晨清新柔和的光线,还是黄昏洒满一地黄金的湖光山色,美丽的梦中桃花源景致都令人为之向往。
· 米 罗 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罗,早期艺术受塞尚影响极深,在经历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的洗礼后,发展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本书收集了米罗早期作品,及“荷兰室内”、“星座”等系列代表作,另附加造型独特的雕塑 作品与其生平记事,足以解析米罗与众不同的艺术。
· 杜 菲 作为20世纪初叶现代绘画史开端的野兽主义成员之一的劳尔·杜菲,是一位多元化创作的艺术家。除绘画之外,他的艺术领域扩展到挂毯、壁画、布料图案设计及陶瓷创作,活泼的曲线运用,成为崭新流行设计的先驱。
· 蒙克 北欧表现主义先驱者——蒙克,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挪威籍著名大画家。他的童年生活几乎都笼罩在死亡与疾病的阴影之下,而这些可怕的经历,不仅在他的心灵上烙下深刻不灭的印象,也间接地变为创作绘画时的灵感素材,这使得蒙克在西方近代绘画史上与众不同。
· 德加 生孤独,不善与人交往的德加,是矛盾、冷漠与遁隐的组合。在他的艺术世界中,没有雷诺阿所强调的享乐与随和,也没有梵高的可怜或自我毁灭。他以冷淡而敏锐的观察,描绘出人物动作的瞬间印象,显现出鲜活的魅力。
· 马蒂斯 马蒂斯与毕加索同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巨擘,而野兽派更引导了20世纪的绘画大革命。以马蒂斯为首的野兽派画家,利用红、蓝、黄、绿等色彩,表达简约物象的自然本质,描绘内在真挚的感情与装饰效果,创作出令人惊艳,极度自由、奔放、华丽、平衡的作品。
· 勃拉克 勃拉克与毕加索是立体派艺术的两位先驱代表人物。他们曾携手作画,共同为自然界的视觉形式寻求新的定义,独特的理论与杰出革新的画作,在现代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蒙德里安 20世纪几何抽象艺术大师蒙德里安,是荷兰三大画家之一。在经历了荷兰画派、印象主义及表现主义的洗礼后,于1917年创立风格派,发展出他独特的构图理念,将绘画的基本元素,结合几何图形的排列,建立起独树一帜的新造型主义艺术。
· 莫 奈 莫奈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不但长寿(享年八十六岁),而且画作数量惊人。他常对同一画作主题在不同时间中写生描绘,画出不同的光景气氛,显出光与色的高明度及鲜明感,交织成光与色彩的华丽交响诗,创作出印象派的巅峰之作。
· 塞 尚 出生于法国普洛文斯,原习法律而后献身艺术的塞尚,一生的艺术生活,都从自身接触自然而来。他认为“自然不是表面,而是有它的深度”、“色彩丰富,画面自然充实”。
· 丢勒 丢勒 德国画家.1471年5月21日生于纽伦堡,1528年4月6日卒于同地.祖籍匈牙利,自幼随父学习金银工艺,后拜版画家M.沃尔格穆特为师.成年后出游意大利威尼斯和尼德兰, 与C.贝利尼等友谊甚笃,充分吸收文艺复兴美术的技艺和理论,
· 乌埃 乌埃.S. 法国画家.17世纪上半叶法国宫廷古典主义艺术的主要代表. 他的常常借用神话或宗教题材来为路易十三王朝歌功颂德,深得统治阶级人物的欢心.
· 霍贝玛 霍贝玛 从十七世纪起,荷兰专门从事风景画的人已很多.其中成就最大的是 雅.鲁伊斯达尔和霍贝玛.
· 庚斯博罗 庚斯博罗是18世纪继荷加斯之后在英国画坛脱颖而出的天才画家.他虽然不大喜欢读书,甚至连普通中学都没有读完,但是,他"说起话来妙语连篇"他虽然没有著述传世,"可是,以他写给密友的信来看,他的知识又很少有人可以与其相比".
· 夏尔丹 782年法国举办的青年画家展览会上,展出了夏尔丹的 红鳐鱼 与 餐具橱 两幅作品,得到了拉吉莱赫的高度赞赏.同年夏尔丹被接纳为美术学院院士.以后他在创作纯熟的静物画的同时,以充满爱情的笔致描绘着洋溢诚实,宁静气氛的家庭生活.
· 委拉士贵支 委拉士贵支在1649年第二次去意 大利时在那里完成了一幅著名的肖像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画面上的教皇,尽管脸上流露出一刹那坚强有力的神情,但是他放在椅上的两只手都显得分外软弱 无力.画家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
· 克拉姆斯科依 克拉姆斯科依所画的托尔斯泰像 具有深刻的人民的基础,画像以非常 忠实与极其朴素的手法,把"伟大的 狮子"的形象给后代人 保存下来.
· 葛饰北斋 葛饰北斋以充沛的精力,大胆的想像,精湛的画艺,及长达七十年的创作生涯,留下大量的杰作, 富岳三十六景 一组版画即是名闻遐迩的代表作.
· 让·阿普 又名汉斯·阿普(1887年生于斯特) 十了奇特的人物之一."怪物"可能是用来概括他的最合适字眼.不过,他又是人们在化学上所说的单质,所以我们还是只能以他的本名来命名他
· 阿波利奈尔 (1880~1918)生于罗马,逝于巴黎.他的功勋之一是使得波德莱尔为首的十九诗人所建立的优秀传统成为不朽.该传统在于将他们活动中最美好的一部分用于颂扬造型艺术,特别是推崇该时代的年轻艺术.
· 贾科莫·巴拉 意大利画家贾科莫·巴拉(1871年生于都灵)是未来派最杰出的人物.他先是以学院式绘画崭露头角,受到当时评论界的赞赏.在巴黎的暂短逗留使他看到印象派和分色主主,对色和光的总是表现出狂热兴趣
· 保罗·德尔沃 1897年生于比利时的昂台特.这位画家曾长期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直到1935年前后,他一直徘徊于新印象派和表现派之间.
· 爱德加·德加 在巴黎出生和去世的爱德加·德加(1834~1917年)是银行家奥古斯特·德加之子.他一如马奈,生来便是大资产阶级,他对古典主义的浓厚兴趣和他行为的谨慎似乎与出身十分合拍.
· 埃里希·赫克尔 1883年生于萨克斯的多伯恩.这位德国画家是"桥社"的创始人之一,他那具有方、尖形状的油画体现了该派的风格,而他的油画又受到他那堪称大师手笔的版画的影响,不过,在他的作品,非表达一种结构,而是传达强烈的感情.
· 奥古斯特·麦克 (1887-1914年)生于鲁尔的迈兹德,在香槟省的柏思战场上阵亡.他在科隆和波恩渡过童年,进入迪塞尔多夫美术学院习画.1907年,他在巴黎逗留期间,接触了法国绘画:先是印象派,然后是野兽派,再晚一点是立体派
· 和内·马格利特 1898年生于比利时的莱西纳.1929年,在对未来派和立体派进行了很短时间的审视之后,马格里特加入了超现实主义派.他在巴黎生活了五年,成为保尔·艾吕雅的好友.当着大部分超现实主义画家都在参照安德烈·布雷东所提示的"纯内部"典型,运用自动性,搞偏执狂式活动和探求梦幻
·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1878-1935年)生于基辅逝于列宁格勒.他先是受到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影响,后来,他又结识了拉里昂诺夫及俄国先锋派诗人.在他们的帮助之下,他于1915年起草了《至上主义宣言》(见《至上主义》辞条,也称为"绝对主义").1911年,他作为"方块J派"的一员,在该沙龙展出了一些立体派风格的作品,并成为有其夫人乌达尔卓娃参加的俄国立体派的领袖.
· 爱德华·马奈(1832-1883年)在巴黎诞生和去世.在传记中被写为印象派起源的马奈是被命运造就的一个典型.他到底是不是几个世纪以来,为了建立和不断革新传统,老的原则与自由要领冲突和协调的结果?
· 弗朗兹·马克(1880-1916年)是德国画家,生于里特(巴维埃尔),死于凡尔登战役.他是位慕尼黑画家的儿子,1900年,他决定投身绘画,并到美术学院报了名.
· 阿尔伯特·马尔凯(1875-1947年)生于波尔多,逝于巴黎.他很早就来到巴黎,从1897年起,就和其友马蒂斯一起随居斯塔夫·摩罗学画.他的起步极为艰难,为了糊口,他和马蒂斯一起,为1900年的世界博览会装饰过"现代风格"部分.一年之后,他画的一些风景和人体习作已经证明这位波尔多青年有着独特的风格
· 阿梅德·奥占芳1886年生于圣康坦.在西班牙完成传统学业之后,他回到故乡,常常到素描学校去.人们让他临摹德拉图尔精美的粉画,他惊奇地发现,在自己装满了纯色粉笔的大画箱中,竟无一枝笔是不适用的.他确认了"天空的兰和精妙的人体颜色都是由更中性的色调转变来的中间色".
· 安德烈·包尚富有灵感的园丁安德烈·包尚(1873年生于安德尔·卢瓦尔的雷诺堡)是创世纪的人物.不过,他并非神童,而倒是一位子孙满堂的老人.尽管他开始画画时已经四十六岁了,但却立刻显出是体现圣经、神话以至历史故事的天才高手
· 琼斯·克里门特·奥罗兹柯(1883-1949年)生于墨西哥扎巴特朗.他和迪耶戈·里维拉可以被视为现代墨西哥绘画的鼻祖
· 罗朗·乌多1897年生于巴黎.他属于在两次大战间并未寻求惊人而自然出名,被冠以"诗的现实"之名的那派画家中的一位.人们一般把他们看作是印象派的最终结局
· 保罗·塞律西埃(1863-1927年)生于巴黎,逝于莫尔莱.塞律西埃作为理论家,使人忘记了他是画家,从而成为自己理论思想爱好的牺牲品.
· 乔治·修拉(1859-1891年)在巴黎出生和去世.他的一生可以用几个日期来概括,它们不是巨大事件的日期,而是其作品的创作日期,因为他短促一生中的大事就是他投以日夜和全部发明的伟大作品
· 吉诺·塞韦里尼意大利画家吉诺·塞韦里尼1883年生于科托纳.1901年,他在罗马结识了后来的未来派理论家波丘尼.翌年,又结识了后来成为他第一位老师的巴拉
· 保尔·西涅克(1863-1935年)在巴黎出生和逝世.他是位狂热的人:醉心于绘画,科学,文学,政治,一句话,热爱他所处的时代.他从来都是最彻底不过的,既强壮又开朗,与其说象位画家,不如说象个布列塔尼水手
· 艾尔弗里德·西斯莱(1839-1899年)生于巴黎,逝于莫莱.他和莫奈一起,是纯正印象派的真正代表
· 马修·史密斯爵士1879年生于英国哈利法克斯.他先入曼彻斯特美术学校,然后又在斯莱德学校习画.他于1910年来到巴黎,从此,便半居法国半居英国,成为伦敦画派的成员.
· 威廉·包梅斯特1889年生于斯图加特,他可能是德国一位最少本国风格,而最富有欧洲格调的画家.当德国现代画家都与纯日耳曼的表现派有颇多联系之时,在他身上却似乎毫不存在这种影响.
· 格拉罕·萨瑟兰1903年生于伦敦.他在哥尔斯密艺术学校学习之后,主要致力于铜版画,创造具有幻觉特点的风景画和幻想画.其艺术受到威廉·布莱克及其弟子塞缪尔·帕尔默(1805-1881年)的影响,
· 康斯坦·拜尔麦克(1886-1951年)生于安特卫普,逝于布鲁日附近的贾拜克.他在1909年定居弗拉芒表现主义的摇篮莱特姆·圣马丁以前,曾在布鲁日和根特的美术学院学习过.他与塞尔瓦,梵登伯格,德斯迈兄弟都是莱特姆画派的第二批成员.
· 弗朗西斯·毕卡比亚原籍西班牙的弗朗西斯·毕卡比亚(1879-1953年)在巴黎出生和去世.他的一生就是在改变着住所、朋友、思想、风格,为一种事业而斗争,然后再来反对这种事业,从而争取一个新的事物
· 帕斯森(1885-1930)真正的名字是朱里尤斯·宾卡斯.他生于保加利亚的威登,逝于巴黎.他的父亲是个西班牙犹太人,母亲是意大利人,他先在维也纳上学,然后到慕尼黑,很年青时,便和讽刺报纸《简练》合作
· 加米叶·毕沙罗(1830-1903年)生于圣托马斯(当时属丹麦的安的列斯群岛),逝于巴黎.塞尚曾说:"毕沙罗是最接近自然的画家之一".事实上,他的确为观察大自然的各种情景,并用无数油画、水彩、素描和版画把它记录下来,而奉献了一生
· 彼埃·毕维·德·夏凡纳(1824-1898年)生于里昂,逝于巴黎.现在已习惯于不把他列入现代艺术最重要的画家之中,但在当时,他却是和最伟大的画家们一起,遭到沙龙评委会的拒绝,并不被评论家所知
· 帕斯森(1885-1930)真正的名字是朱里尤斯·宾卡斯.他生于保加利亚的威登,逝于巴黎.他的父亲是个西班牙犹太人,母亲是意大利人,他先在维也纳上学,然后到慕尼黑,很年青时,便和讽刺报纸《简练》合作
· 多米尼克·佩罗奈(1872-1943年)生于波尔多的一个村镇达朗斯,逝于巴黎.他很晚才从事绘画,并且把他那艺术工匠的良知,对于准确无误、精工细作的爱好带到领域中.他恰好与我们今日对于朴实画画家的印象相符
· 约翰·皮波1903年生于英国埃普索姆,就学于皇家艺术学校和斯莱德学校.第二次大战时,他是军队画家,以一系列作品表现遭到轰炸的街道、房屋、建筑,特别是地区政府大厦和巴思市政厅被毁的景象
· 坎迪多·波尔蒂纳里1903年生于巴西希罗杜斯基.人们会奇怪为什么巴西的气候、活力、丰富繁茂的风景竟没有唤起多少画家的激情.不过,有一位画家找到了里约热内卢黄昏的美,他就是波尔蒂纳里
· 居斯塔夫·摩罗(1826-1898年)在巴黎出生和去世. 在当代艺术史上起过短暂的作用.人们承认他在美术学院作为路阿、马蒂斯、马尔凯,让·毕依的老师而立下的功勋
· 弗雷德里克·巴齐耶生于蒙彼利埃,于博纳拉普朗德战役中阵亡.他出身于一个信奉新教的资产阶级上流,年到巴黎后不久,便结识了与他年纪相仿的莫奈、雷诺阿、西斯莱.
· 思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1880-1938年)生于阿沙芬堡,逝于达沃斯.在1905年于德累斯顿组织起来,创立桥社运动的年青画家中,德国画家凯尔希纳是位关键人物
· 莫依斯·基斯林(1891-1953年)生于波兰克拉科夫,逝于萨纳里.他的画在力求将法国艺术风格结合于自己种族个性方面,相当鲜明地代表了人们所说的"巴黎画派"的特点
· 欧斯卡尔·珂珂希卡是1886年生于波施拉恩的奥地利画家,他从1904年起在维也纳学习绘画.当时,维也纳是奄奄一息的庞大王朝的首都和伟大知识活动的中心.最惹人注目的艺术运动是青春风格派和克里姆特的精美装饰画
· 弗朗索瓦·库普卡1871年生于波希姆的奥波奇诺.他从故乡来到布拉格之后,便到美术学院报了名,但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去教授宗教课程,并在使用召魂术的一些场合去作通灵者
· 乔治·布拉克1882年生于阿让德依,父亲是位油漆建筑业的承包商和绘画爱好者.在他八岁时,他们全家离开巴黎地区,定居勒阿弗尔
· 詹姆斯·恩索(1860-1949年)在奥斯坦德出生和逝世.除了在布鲁塞尔街过一些时候之外,他从未离开自己的故乡,这便说明他对于一切学派、美学以及同时代的画家漠不关心
· 安德烈·博丹于1895年生于塞纳----瓦兹省的梅纳西,1911~1915年他在装饰艺术学校学习,1921年游历意大利.对其学业影响最大的是与胡安·格里斯的相识.毫无疑问,他比任何人都更钦佩和理解其教导.
· 尤金·布丁(1824-1898年)生于翁弗勒,死于多维尔.画面上三分之二是天空,三分之一是被一小条沙滩围绕的大海,沙滩上闪烁着五光十色的妇女长裙,这就是提到布丁大名时浮现在人们眼前的景象
· 皮埃尔·博纳尔(1867-1947年)生于枫特奈欧罗兹,逝于康奈.在1891年前后,博纳尔和他的朋友们彼此以纳比*相称,并被评论家们命名为象征派或白刊*画家
· 翁贝托·波丘尼(1882-1916年)是意大利画家和雕刻家,生于勒佐的卡拉博尔,逝于索尔特.
· 马赛尔·杜尚1887年生于卢昂附近的布兰维尔.他的父亲是位公证人,有六个孩子,其中有四位是著名的艺术家:雅克·维龙是画家,杜尚·维龙是雕塑家,苏珊·杜尚和马塞尔·杜尚也是画家.
· 玛丽亚·布朗夏尔(1881~1932年)生于桑坦德,逝于巴黎.她那动荡而复杂的绘画是否承继了她父亲的西班和她母亲半法半波兰的影响呢?似乎其作品可以部分地由这三个民族来给予解译
· 拉奥尔·杜飞(1877-1953年)生于勒阿弗尔,逝于弗卡尔基埃.在14岁时,杜飞是家乡一家公司的职员.从1892年开始,他每天晚上八点钟结束自己在巴西咖啡进口公司的工作,去听市立美术学校的夜课.
· 弗朗索瓦·德努瓦耶1894年生于蒙托班.当他到了对绘画感兴趣的年龄时,立体主义和野兽主义的革命已经开始了.他不打算赞成某中的任何一方
· 安德烈·德兰(1880年生于沙东,1954年逝于加尔什).他聪明好学,受过严格的教育,甚至打算报考中央高等工艺制造学校.后来,他突然决定献身绘画,与弗拉芒克结为好友.在沙东,他与弗拉芒克共用一间画室
· 摩里斯·德尼(1870-1943年)生于格朗维尔,逝于圣日尔曼昂莱.摩里斯·德尼发明了所有的人在每次试图解释现代艺术之时都要采用的著名定义:"记住,一幅画,在成为一匹战马,一个裸女或某个小故事之前,主要是一个布满着按一定秩序组合的颜色的平面."
· 柯罗尽管柯罗称自己是风景画家,但他画的人物肖像也十分出色. 戴珍饰之女 用色独特,背景单纯,笔力集中于人物形象的刻划
· 包茨.D. 荷兰画家. 生于哈勒姆,1475年5月6日卒于卢万.可能在哈勒姆受过艺术训练,又在布鲁塞尔学习过.早期作品,如 哀悼耶稣 受到来自R.van der韦登的影响.成熟期作品,注意构图形式的推敲,趋于冷静的写实,同时还显示其描绘风景特定气氛的能力.
· 乔托是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拓荒者,
· 马萨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画家.1401年12月21日生于圣乔瓦尼.瓦尔达诺,1428年秋卒于罗马
· 波提切利以其秀逸的风格,明丽灿烂 的色彩和流畅轻灵的线条,在文艺复兴诸大家中独树一帜.但在文艺复兴 后,有较长时期西方人士未能对他作出恰当评价
· 鲁本斯画家兼外交大臣在欧洲画坛是绝无仅有的,只有鲁本斯具有这方面的才能.
· 马奈 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画家, 印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出身于一个家境富裕的资产者家庭. 青年时当过水手,最初师从学院派画家托马斯库蒂尔,五年后,因不满学院派教学而离去.以后到各地进行美术临摹和研究前代大师作品
· 卡拉瓦乔出生在意大利北部仑巴底省的卡拉瓦乔村.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孩提时代在米兰画家西蒙 佩特察诺那里学艺.
· 马列维奇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生于基辅逝于列宁格勒.他先是受到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影响,后来,他又结识了拉里昂诺夫及俄国先锋派诗人.在他们的帮助之下,他于1915年起草了 至上主义宣言 1911年,他作为方块J派的一员,在该沙龙展出了一些立体派风格的作品,并成为有其夫人乌达尔卓娃参加的俄国立体派的领袖.
装修的分类如何划分
古埃及风格
古代埃及以农耕为主,相信神明和来世的埃及人用石头建造了大量神殿和王坟墓室(上流阶层用砖建造住宅,平民凿洞为居室,用树枝涂泥为墙)。王坟墓室中四壁和天花大多布满壁画和图案装饰。墓葬品中有大量的家具出土,例如:扶手椅、折叠椅凳、床、桌、台等。大多在椅的靠背扶手腿部施以彩色雕饰和镶嵌金银和象腿。家具的构造采用木条、木筋的连接办法,并已有榫等作法。反映了古埃及木工技术水平的高超。
罗马风格
古罗马共和制时期,罗马人好战,反映在文化艺术上具有朴素、严谨的风格。公元31年皇帝时代以后,由于物质丰富和奴隶劳动,贵族开始了奢华的生活。典型住宅为列柱式中庭,有前后两个庭院,前庭中央有大天窗的接待室,后庭为家属用的各个房间,中央为祭祀祖先和家神之用,并有主人的接待室。
古罗马的家具从意大利庞贝遗址出土的金属家具和大理石家具,以及从壁画上可见到的各种旋木腿座椅、躺椅、桌子、柜子等。类似古希腊主教的座椅,向外弧形腿的靠背椅。
5~6世纪的中世纪初期,古罗马样式和地方特色相结合产生了罗马样式。11~12世纪时,宗教建筑盛行,罗马样式由欧洲长方形会堂的教堂发展而来,加厚了罗马拱形建筑的墙壁,建筑厚壁所产生的庄重美,以及教堂建筑窗少,室内很暗而造成内装修浮雕室内雕塑的神秘感,此为其艺术特色。
欧洲哥特式
欧洲哥特样式产生于12~13世纪初,当时的新宗教建筑室内以竖向排列的柱子和柱间尖形向上的细花格拱形洞口、窗口上部火焰形线脚装饰、卷蔓、亚麻布、螺形等纹样装饰来创造宗教至高无上的严肃神秘气氛。14世纪末,欧洲经济发展富裕起来,一般室内装饰向造型华丽,色彩丰富明亮发展,英国富裕者增多,一般市民的住宅也追求华美鲜艳的效果和讲究的装修,在配以模仿拱形线脚的家具为典型作法。
欧洲文艺复兴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具有冲破中世纪装饰的封建性和闭锁性而重视人性的文化特征。将文化艺术的中心从宫殿移向民众,以及在对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再认识的基础上具有古典样式再生和充实的意义。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16世纪时进入繁盛时期,又在欧洲各国逐步形成各自独特的样式。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多不露结构部件,而强调表面雕饰,多运用细密描绘的手法,具有丰裕华丽的效果。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室内和家具木雕饰技艺精湛为其主要的装饰手法。
英国的文艺复兴样式似可见哥特样式的特征,但随着住宅建筑的快速发展,室内工艺占据了主要位置。
欧洲巴洛克、洛可可
17世纪为欧洲的巴洛克样式盛行的时代,是对文艺复兴样式的变型时期。其艺术特征为打破文艺复兴时代整体的造型形式而进行变态,在运用直线的同时也强调线型流动变化的造型特点,具有过多的装饰和华美厚重的效果。在室内,将绘画、雕塑、工艺集中于装饰和陈设艺术上,墙面装饰多以展示精美的法国壁毯为主,以及镶有大形镜面或大理石,线脚重叠的贵重木材镶边板装饰墙面等。色彩华丽且用金色予以协调,以直线与曲线协调处理的猫脚家具和其他各种装饰工艺手段的使用,构成室内庄重、豪华的气氛。
洛可可样式是继巴洛克样式之后在欧洲发展起来的样式,比起巴洛克样式的厚重特点,洛可可以其不均衡的轻快、纤细曲线称著,以及从中国和印度输入欧洲的室内装饰品曾给予影响。“洛可可”一词来自法国宫廷庭园中用贝壳、岩石制作的假山“洛卡优”,意大利人误叫成“洛可可”而流传开来。其特点为造型装饰多运用贝壳的曲线、皱折和弯曲形构图分割,装饰极尽繁琐、华丽之能事,色彩绚丽多彩,以及中国卷草纹样的大量运用,具有轻快、流动、向外扩展以及纹样中的人物、植物、动物浑然一体的突出特点。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说到现代主义,不得不说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是一位集绘画、雕刻和建筑于一身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在1929年设计的沙沃伊别墅时对新的建筑语言作了总结,成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经典作品之一。他关注中、下层民众的居住研究,倡导大量生产的工业住宅。1952年建造完成的“马赛居住单位”是现代主义公寓建筑的杰作。勒·柯布西耶对现代主义语言探索极广,对模数化和工业预制生产住宅的研究也很深入,并有著述和实践。他晚年设计的朗香教堂,其粗犷、隐喻的造型设计举世闻名,特别是室内深邃、神秘的意境和气氛给人创造难忘的体验。
密斯·凡德罗是一位既潜心研究细部设计又抱着宗教般信念的超越空间的设计巨匠。他对现代主义设计影响深远,设计上倾向于造型的艺术研究和广阔空间的观念,而不是把功能作为设计的注解。他在1929年设计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和1958年完成的西格姆酿造公司的38层办公楼,1968年设计的西柏林20世纪博物馆等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里程碑。他在室内空间设计上主张“灵活多用,四望无阻”,提出“少就是多”的口号,造型上力求简洁的“水晶盒”式样。他注重细部设计,对衔接和节点处理极为重视。使用材料讲究,多用名贵的材料。这些作法对六七十年代的晚期现代主义建筑及室内设计产生影响。
后现代主义的装饰主义派与乡土风格、地方风格有所区别,在环境艺术的表现上更具有刺激性,往往使人有舞台美术的视觉感受。
“新艺术运动”主要人物的设计思想与作品风格
1、法国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不久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斯市(Nancy)。其中巴黎的设计范围包括家具、建筑、室内、公共设施装饰、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而后者则集中在家具设计上。1889年由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艾菲尔(Guistave Eiffel 1832—1923)设计的艾菲尔铁塔堪称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这一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座落于塞纳河畔,是法国政府为了显示法国革命以来的成就而建造的。在700多个设计方案中,艾菲尔大胆采用金属构造设计的方案一举中标。塔高328米,由4根与地面成75度角的巨大支撑足支持着高耸入云的塔体,成抛物线形跃上蓝天。全塔共用巨型梁架1500多根、铆钉250万颗,总重量达8000吨,这一建筑象征现代科学文明和机械威力,预示着纲铁时代和新设计时代的来临。
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在巴黎和南斯,不仅出现了三个设计组织——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而且涌现了一批著名的设计家。新艺术之家由萨穆尔宾于1895年在巴黎普罗旺斯路22号开设称为新艺术之家的工作室与设计事务所而得名:“现代之家”由朱利斯迈耶一格拉斐(Julius Meier-Graefe)于1898年在巴黎开设称为“现代之家”的设计事务所和展览中心而得名。而“六人集团”则成立于1898年,是由六个设计家组成的松散设计团体。在这三个组织及周围有名的设计师还有爱米勒•加雷(Emile Galle 1846—1904)、路易•马若雷尔(Louis Major Elle,1859—1926)、勒内•拉里克(Rane Laliqua 1860~1945)欧仁•格拉塞(Eugene Grasset 1841—1917)、儒勒•舍雷(Jules chéret)、土鲁斯•劳特累克(Toulouse Lautrec 1864~1901)皮埃尔•波那尔(Pierre Bonnard 1867—1947)和埃克多•基马(Hector Guimard 1867—1942)。
爱米勒•加雷是南斯派的创始人,他在设计艺术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玻璃设计上。他大胆探索与材料相应的各种装饰,形成了一系列流畅和不对称的造型,以及色彩丰富的精致的表面装饰。他的玻璃设计显示了对圆形的偏爱,对线条运用的娴熟技能和对花卉图案处理的高超技能。常用的图案是映现在乳色肌理上的大自然的花朵、叶子、植物枝茎、蝴蝶和其他带翼的昆虫。此外,他设计的家具也与他的玻璃设计作品一样,其装饰题材以异乡植物和昆虫形状为主,鲜花怒放和花叶缠绕构成了这些作品独特的表面装饰效果,具有象征主义的特征。他常使用细木镶嵌工艺进行装饰,使其设计的家具精美而雅致。他在家具方面最有名的设计是1904年设计的“睡蝶床”,蝴蝶身体和翅膀所使用的玻璃和珍珠母传达了薄皮肌肤,木头黑白交替图纹则再现了翅翼的斑纹。
路易•马若雷尔是南斯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在设计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家具铁器上。和爱米勒•加雷一样,路易•马若雷尔的作品融合了异国和传统的成分,包括新罗可可图案、日本风格和有机体形状,以及受自然启发的形状和装饰。其作品的构造和装饰表现了流畅的节奏,圆形轮廓和倾斜线条赋予作品雕塑感。在他的设计中,功能从属装饰的特点十分明显。由于马若雷尔在家具设计方面成就卓著,所以有“马若雷尔式”家具的美称。
勒内•拉里克的设计成就主要体现在珠宝方面。他的作品是娇柔豪华的法国新艺术风格的最好见证。在他的珠宝设计中,大量运用来自自然的图案装饰,其中植物和昆虫图案最为常见,并且被处理成怪异的形式。此外,他对材料的选择也极富想象,包括仿宝石、彩金、搪瓷、不规则珍珠和半透明角。女人体是拉里克设计中爱用的另一个主题。珠宝上的女人体刻划细腻,栩栩如生。如1895年他向法国艺术家沙龙送交的展品中,有一件特别迷人的蜻蜓珠宝。拉里克在这件异乎寻常的胸针中加入了一个全裸女人体作为装饰。这是第一件采用女裸体装饰的新艺术珠宝,很快成为欧洲其他国家设计师模仿的对象。
继拉里克之后,在新艺术珠宝设计方面卓有成就的当推欧仁•格拉塞。他设计的珠宝奇特,具有独创性,充满了激情、想象和梦幻。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是“西尔维亚”坠饰。它采用植物图案,用无金属底珐琅和淡水珍珠制成。
新艺术运动时期,法国的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也非常出色,被设计界公认为是现代商业广告的发源地。图形大师儒勒•舍雷因在1866年把从英国学来的色彩石版技法运用到广告印刷上,使此法风靡一时而被称为现代“广告之义”。他一生设计了几百幅罗可可线条和亮色块为特征的招贴。
继舍雷之后,招贴设计迅猛发展,名家辈出,其中土鲁斯•劳特累克招贴的平块亮色,皮埃尔•波那尔招贴的粗犷字母和粗浓线条节奏,至今给人深刻的印象。土鲁斯•劳特累克设计的《快乐王后》、《简•阿伏勒》和《红磨坊》歌舞演出海报等堪称新艺术图形作品的代表。他的招贴用线条来勾勒物体与人物,选取日常生活的题材,令人感到亲切。最具独创性的,是他对人物性格的夸张,文字与图形的巧妙安排,有力的对比等。而阿尔丰斯•穆沙设计的招贴、海报因其具有强烈的新艺术运动特点:曲线、自然形式、高度装饰化、平面效果等,被誉为新艺术运动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师。据不完全统计,穆沙一生设计了近百张招贴,风格融合了多种影响,含有鲜明色块的日本高雅轮廓与来自拜占庭和摩尔人艺术的几何装饰糅合在一起。这些流露着拜占庭风格,以天使、棕榈叶和马赛克围绕的理想化女性形象为特征的招贴,将广告招贴提升到了美术品的高度(图3-9)。如他在1893年为“《JANE AVRIL》”设计的海报,就是这种风格最典型的例子。
至于埃克多•基马的作品,则体现了法国新艺术建筑的最高成就。他最重要的设计是为巴黎地下铁道系统设计的一系列入口,他在20世纪初受巴黎市政府委托,设计地铁入口,一共有100多个,这些建筑结构基本上是采用青铜和其它金属铸造成的。他充分发挥了自然主义的特点,模仿植物的结构来设计,这些入口的顶棚和栏杆都模仿植物的形状,特别是扭曲的树木枝干,缠绕的藤蔓,顶棚有意地采用海贝的形状来处理,令人叫绝!入口、栏杆、标牌、支柱和电灯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有机体和抽象形状混合景观。
2、比利时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仅次于法国。主要的设计组织有1884年成立的“二十人小组”和后来由它改名的自由美学社。重要的代表人物有维克多•霍塔(Victor Horata 1867—1947)和享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
享利•凡德•威尔德堪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叶比利时最为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建筑家。他对于机械的肯定,对设计原则的理论,以及他的设计实践,都使他成为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906年在德国魏玛建立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成为德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初期中心,日后又成为世界著名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威尔德在比利时期间,一方面从事“新艺术”风格的家具、室内、染织品设计和平面设计;另一方面,作为“二十人小组”和“自由美学社”的主要领导者,领导比利时的新艺术设计运动。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设计史上被称为先锋派运动。始于19世纪80年代。1881年,由奥克塔•毛斯(Octave Maus )创办民主色彩浓厚的艺术刊物《现代艺术》(L’Art Moderne),宣传新艺术思想。在他的组织下,一批有志于艺术与设计改革的青年在1884年组成了一个前卫小组二十人小组(the Groupe des Vingt),他们通过举办一系列艺术展览,展示当时欧洲最前卫的艺术作品,使比利时人了解当时前卫艺术发展的状况,接触现代艺术思想。二十人小组推威尔德为他们的领袖,从189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设计沙龙展示各种各样的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1894年,这个小组改名为“自由美学社”。就个人的设计而言,威尔德的设计大量采用曲线,特别是花草枝蔓,纠缠不清地组成复杂的图案。这在他们平面设计和纺织品纹样设计上反映得最为充分,抽象线条形状的运用形成了维尔德独特的形式语言,刀叉餐具、珠宝、烛架、茶壶和其他实用物品的设计都传达了他那新艺术风格的强烈节奏。他能超越对自然的直接模仿去发掘生动和抽象的线条,认为这样的线条才是自然的本质。“线条是力量”当成为“新”的装饰的基础。他于1899年设计的烛架,可以看作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它巧妙地阐述了设计师有关线条的理论,成功的将树枝线条的节奏转化为抽象排列的曲线。
维克多•霍塔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主要从事建筑及室内设计,他的建筑设计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注重装饰,受自然植物启发的“鞭绳”线条到处可见,在墙面装饰、门和楼梯中十分突出;二是建筑暴露式钢铁结构和玻璃面。塔赛勒公馆是霍塔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该建筑设计的基础是叶、枝、涡卷精细图案构成的起伏运动。室内遵循华丽的新艺术设计。门厅和楼梯带有彩色玻璃窗和马赛克瓷砖地板,饰有盘旋缠绕的线条图案,与熟铁栏杆的盘绕图案、柱子和柱头、脊突拱廊以及楼梯圆形轮廓相呼应,整体和谐统一。而霍塔公馆则为维克多•霍塔设计生涯的巅峰之作,新艺术建筑的里程碑。
4、西班牙
安东尼•高蒂(Andonni Gaudi,1852—1926),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最重要代表。他作为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师和设计家,他出身卑微,是一名普通手艺铜匠的儿子。他一生被肺炎折磨,从小就沉默寡言。17岁开始在巴塞罗纳学建筑,其设计灵感大量来自他广泛阅读的书籍。早期具有强烈的阿拉伯摩尔风格特征,也就是其设计生涯的“阿拉伯摩尔风格”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的设计不单纯复古而是采用折衷处理,把各种材料混合利用。属于这种风格的典型设计是建于1883——1888年间,位于巴塞罗那卡罗林区的文森公寓。这个设计的墙面大量采用釉面瓷砖作镶嵌装饰处理。高蒂从中年开始,在他的设计中,糅合了哥特式风格的特征,并将新艺术运动的有机形态、曲线风格发展到极致,同时又赋予其一种神秘的、传奇的隐喻色彩,在其看似漫不经心的设计中表达出复杂的感情。高蒂最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是巴特洛公寓(the Casa Batllo),该公寓房屋的外形象征海洋的海生 动物的细节。整个大楼一眼望去就让人感到充满了革新味。构成一二层凸窗的骨形石框、覆盖整个外墙的彩色玻璃镶嵌及五光十色的屋顶彩砖,呈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连贯性,赋予大楼无限生气。公寓的窗子被设计成似乎是从墙上长出来的,造成了一种奇特的起伏效果,稍后他设计的米拉公寓(the Casa Mila),进一步发挥了巴特洛公寓的形态,建筑物的正面被处理成一系列水平起伏的线条,这样就使得多层建筑的高垂感与表面水平起伏相映生辉。公寓不仅外部呈波浪形,内部也没有直角,包括家具在内,都尽量避免采用直线和平面。由于跨度不同,他使用的抛物线拱产生出不同高度的屋顶,形成无比惊人的屋顶景观,整座建筑好像一个融化时的冰淇淋。米拉公寓由于风格极端,引起了巴塞罗那市民的指责,报纸以各种诨名来攻击这个设计:比如蠕虫、大黄蜂的巢等(the Quarry the Pate the hornets’nest)。
在高蒂所有的设计中,在今天看来,最重要的还是他为之投入43年之久,并且至死仍未能够完成的神圣家族教堂。该教堂1881年委托高蒂设计,1884年始建,用了42年时间才建成,主要由于财力不足,多次停工。教堂的设计主要模拟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式样,原设计有12座尖塔,最后只完成4座。尖塔虽然保留着哥特式的韵味,但结构己简练得多,教堂内外布满钟乳石式的雕塑和装饰件,上面贴以彩色玻璃和石块,仿佛如神话中的世界一般,教堂浑身上下看不到一条直线,一点清楚的规则,弥漫着向世界的工业化风格挑战的气息。
西班牙“新艺术运动”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路易•多米尼科•蒙塔尼(Louis Domenico Montaner,1850-1930)其设计风格基本上与法国、比利时的风格同步,但更重视功能的作用,代表性的设计是卡塔拉兰音乐厅。
5、奥地利
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是由维也纳分离派发起的。这是一个由一群先锋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体,成立于1897年,最初称为“奥地利美术协会”(the Austrian Fine Art Association)。后来,因为他们标榜与传统和正统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Der Zeit Ihre Kunst-der Kunst Ihre Freiheit)。主要代表人物有:建筑家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 1841—1918)、约瑟夫•霍夫曼(Soseph Hoffmann 1970—1956)、约瑟夫•奥尔布里希(Sosph Oblrich 1867—1908)、科罗曼•莫塞(Koloman Moser 1868—1918)和画家居斯塔夫•克里木特(Gustav Klimit)等。
瓦格纳是奥地利新艺术的倡导者,他早期从事建筑设计,并发展形成自己的学说。他早期推崇古典主义,后来受工业技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其学说集中地反映在1895年出版的《现代建筑》(Moderne Architektur)一书中。他指出新结构和新材料必然导致新的设计形式的出现,建筑领域的复古主义样式是极其荒谬的,设计是为现代人服务,而不是为古典复兴而产生的。他对未来建筑的预测是非常激进的,认为未来建筑“像在古代流行的横线条,平如桌面的屋顶,极为简洁而有力的结构和材料”,这些观点非常类似于后来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建筑观点。他甚至还认为现代建筑的核心是交通或者交流系统的设计,因为建筑是人类居住、工作和沟通的场所,而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环绕空间。建筑应该具有这种交流、沟通、交通为中心设计考虑,以促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装饰也应该为此服务。他在1900——1902年设计建造的维也纳新修道院(Neustiftguss 40)40号公寓,就体现了他的“功能第一,装饰第二”的设计原则,并抛弃了“新艺术运动”风格的毫无意义的自然主义曲线,采用了简单的几何形态,以少数曲线点缀达到装饰效果。
建于1899年的马若里卡公寓大楼虽堪称瓦格纳的代表作之一,整个大楼外表装饰十分豪华,马若里卡彩砖和简洁的纵横方格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只有到了他晚期的作品,才真正体现出维也纳新艺术的独特风貌,摈弃了一切多余的装饰。如建于1897——1898年的维也纳分离派总部(the Vienna Secession Building),充分采用简单的几何形体,特别是方形,加上少数表面的植物纹样装饰,使设计具有功能和装饰高度吻合的特点,与外型奇特、功能不好的高蒂设计的建筑形成鲜明对照。
约瑟夫•奥尔布里希和约瑟夫•霍夫曼是瓦格纳的学生,他们继承了瓦格纳的建筑新观念。奥尔布里希为维也纳分离派举行年展设计的分离派之屋,以其几何形的结构和极少数的装饰概括了分离派的基本特征。交替的立方体和球体构成了建筑物的主旋律,如同纪念碑一般简洁。
与奥尔布里希相比,霍夫曼在新艺术运动中取得的成就更大,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瓦格纳。他于1903年发起成立了维也纳生产同盟(Wiener Werksttate),这是一个近似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莫里斯设计事务所的手工艺工厂,在生产家具、金属制品和装饰品的同时,还出版了杂志《神圣》,宣传自己的设计和艺术思想。霍夫曼一生在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金属器皿设计方面作出了巨大的成就。在他的建筑设计中,装饰的简洁性十分突出。由于他偏爱方形和立体形,所以在他的许多室内设计如墙壁、隔板、窗子、地毯和家具中,家具本身被处理成岩石般的立体(图3-18)。在他的平面设计中,图形设计的形体如螺旋体和黑白方形的重复十分醒目,其装饰手法的基本要素是并置的几何形状、直线条和黑白对比色调。这种黑白方格图形的装饰手法为霍夫曼所始创,被学术界戏称为“方格霍夫曼”(图3-19)。
画家出身的克里木特是“维也纳分离派”中最重要的艺术家,在绘画风格上同样采用大量简单的几何图形为基本构图,采用非常绚丽的金属色,如金色、银色、古铜色,加上其他明快的颜色,创造出非常具有装饰性的绘画作品,在当时画坛引起很大的震动。他为建筑设计的壁画,采用陶瓷镶嵌技术,利用其娴熟的绘画技巧,为设计增添了许多魅力。
维也纳分离派另一代表人物莫塞,虽以绘画久长,但与分离派设计家们的合作十分密切。他们装饰绘画风格简单明快,与克里木特的绘画风格形成鲜明对照,趋向于用单色或黑白颜色进行设计。如1898年他为维也纳分离派设计的展览海报,就是新艺术运动的典型作品。
6、英国
作为一种设计运动,英国的新艺术设计活动主要限于苏格兰。因此,它在英国的影响远远不及“工艺美术运动”。在这场影响有限的设计运动中,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的是格拉斯哥四人团(Glasgon Four):查尔斯•雷尼•麦金托希(Charles Rennie Mackimtosh,1868—1928)、赫伯特•麦克内尔(Herbert Mcnair1868—1953)、马格蕾特•麦克唐纳(Margaret Mcdonald,1865—1933)、法朗西丝•麦克唐纳(Frances Mcdonald,1874—1921)。在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他们在建筑、室内、家具、玻璃和金属器皿等的设计方面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苏格兰新艺术表现,即柔软的曲线和坚硬高雅的竖线交替运动的新表现,亦即设计史界所习称的“直线风格”。
麦金托希不仅是“格拉斯哥四人团”的领袖人物,而且其设计集中地体现了“直线风格”。他于1868年6月7日出生于格拉斯哥,家庭有11个孩子,儿童时代十分幸福,很早就决心要从事建筑。虽然父母反对,但他在16岁时就离开家庭外出学习绘画、建筑并参与设计。他的设计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建筑、家具、室内、灯具、玻璃器皿、地毯、壁挂等,同时,他在绘画艺术方面也造诣甚高。他的设计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从他很小的时候起,他就对日本浮世绘线条的使用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日本传统艺术中简单的直线,利用不同的编排和布局,取得非常富有装饰性的效果。当然,他的设计风格也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的成果,特别是以威廉•莫里斯、约翰•拉斯金等人为首的各种试验的发展,另外还有欧洲其它国家“新艺术”运动,特别是被视为现代主义前奏的一些人物,如维也纳分离派运动等的影响。
麦金托希作为一个全面的杰出的设计家,在建筑设计方面成就尤大。他早期的建筑设计一方面受到英国传统建筑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则倾向于采用简单的纵横直线。他最成功的建筑设计是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一些建筑,设计上采用简单的立体几何形式,内部稍加装饰,非常富有立体主义精神。室内大量采用木料结构,简单的几何形式,内外协调,形成一种统一的风格。为了达到高度统一的设计风格,他还统一设计建筑内部的家具和用品,家具采用原色,注重纵向线条的运用,利用直线搭配进行装饰,尽管避免过多的装饰。如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图书馆的设计,没有流畅的装饰线条,而是抽象而富有力量的几何造型,给人的印象如同抽象形式合奏的复调音乐。又如1902年他为希尔大楼所设计的室内,其简洁的立体图形与地板的同类图形相呼应,并且将这种基调延伸到长方形门框、天花板、墙板和几何形灯具,简洁的格子形主宰室内,汇成简洁而空旷的整体效果。再如在家具设计方面,像椅子、柜子、床等都别具特色,特别是他设计的靠背椅,完全采用黑色的造型,非常夸张,完全摆脱了一切传统形式的束缚,也超越了对任何自然形态的模仿。
从大量的作品来看,以麦金托希为代表的格拉斯哥设计风格,集中地反映在装饰内容和手法的运用上。具体而言,表面装饰遵循严格的线条图案——主要是常常以卵形告终的微曲竖线——以及格子和风格化的玫瑰形;配色柔和,主要限于淡橄榄色、淡紫色、乳白色、灰色和银白色构成的清淡优美的色彩;拉长的女子沉思形姿在他们的设计中也十分突出;装饰线条虽超起于稳定,但其视觉效果也不会变化,大多数表面图案抽象复杂,象征形态点缀其间,这些象征形态与大部分新艺术设计一样,沟通自然;曲弯的竖线与卵形和细胞形图案相同,风格化的叶子和玫瑰花苞赋予作品一种持续增长的活力情调。
7、美国
在应用美术领域中,受新艺术运动影响的著名设计师是威尔•布拉德利(Will H.Bradley,1868~1962),他堪称新艺术图形设计代表。布拉德利最初是以比尔兹利的线条风格从事设计,可以说比尔兹利的作品对布拉德利的图形设计风格构成了决定性的影响。关于这种影响,我们从他的1895年设计的招贴《CHAPBOOK》,以及被评论家视为“美国的第一张新艺术招贴”的《孪生姐妹》,可以明显地看出拥有比尔兹利图形风格中的那种曲发装饰图案和平面图案背景。
布拉德利1894年的作品反映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师的纯装饰化和高度“道德化”的手法,如为《故事书》设计的封面。但是,在随后的设计生涯中,他也总结出了一些新的技法,像以重复线条图案而非仅仅靠黑白对比来建立纹理色调区,黑白被用来衬托彩色和装饰线条。他所总结出来的这些新技法及其他的个人设计风格,集中地反映在他为R•D•布莱克默的美国版《叙事诗》所绘的插图中,以及1895、1896、1905年先后为《国内印刷》设计的封面、为爱德蒙•斯潘瑟的《喜欢》所作的插图和《维克多•比西克里》海报设计中。
路易斯•康夫特•蒂夫尼(Louis Comfort Tiffany,1848—1933)是工艺美术设计领域中的代表人物。
蒂夫尼主要从事日用器皿的设计,尤其擅长于玻璃设计。 在新艺术运动没有影响到美国之前,蒂夫尼进行玻璃设计的原型主要来源于欧洲,但在19世纪最后十年里,他的作品成为欧洲玻璃设计的模式。
蒂夫尼在玻璃设计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独一无二的,他不仅设计了19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最具流行时尚的台灯——彩绘玻璃台灯,而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出了著名的“法夫赖尔”花瓶系列。其中前者的设计中,色彩丰富的玻璃造型灯具使白炽灯泡刺眼的灯光变得极其柔和。青铜的底座是树根和树杆,不规则的造型上面悬挂装饰着百合花、荷花或紫藤花的彩绘玻璃灯罩,具有一种自然而浪漫的情调,而后者的设计,引进了新的色彩效果,大部分是彩虹色,模仿古代风化玻璃器具,有时叠盖风格化的花朵、孔雀羽毛和梳子波纹图案以增强色彩效果。
在建筑设计领域,本来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国已形成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主张建筑功能第一,“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Beruhem)、詹尼(Jenney)、艾德勒(Adler)霍拉伯特(Holabird)和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1856&1924)等。通过这些建筑师的工作,从芝加哥开始,美国兴起了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潮。
路易斯•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对美国新艺术建筑作出了前无古人的巨大贡献。他在14年中设计了一百多幢摩天大楼,分布在纽约、密苏里、芝加哥等地。他早期的建筑作品表达了将罗马风格建筑语言加于现代形式的愿望。他所设计的礼堂大厦在粗琢的下部楼层上方建有的连拱廊围住窗子。而在建筑的内部,沙利文已开始运用花卉装饰。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设计作品是卡森皮里斯科公司商场设计,商场的简洁处理,使该设计成为20世纪无数办工与商业建筑的基本原形。主入口上方及周围布满奢华的新艺术风格的铸铁装饰,这也许是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装饰。商场最下面两层是商店,上面十层为办公楼,在钢铁架上挂满白色的陶砖,并有成排的大窗户,充分体现了他“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建筑思想。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沙利文和艾德勒合作设计的“芝加哥大剧院”,沙利文通过使用可折叠的天花板护墙和垂直的屏障,用许多悬吊的圆形弧圈把声音从舞台传向剧院后面的观众,使能容纳3000人的剧院达到了完美的音响效果。而在建筑的外部,沙利文改变了剧院的立面材料,在下面三层使用质朴的花岗岩石块,在四层以上使用沙岩,从而强调了建筑墙的垂直感。
继沙利文之后,曾经在沙利文建筑事务所工作过的费兰克•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进一步发展了沙利文的新艺术建筑思想,其中主要表现在对新材料的选用及考虑建筑与环境协调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有机建筑”概念。赖特被视为现代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设计在19世纪90年代表现出强烈的表面装饰倾向,如1894年他为麦克艾菲住宅所作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1895年开始,赖特在建筑铁饰设计中融入了高雅的垂直和曲线形。至1904年,这些装饰作品对垂线和表面图案的运用已具赖特个人风格。
求几个画家的简介
克雷迪 (1458-1537年)<br> 洛伦佐·迪·克雷迪是 15世纪下半期到16世纪上半期意大利画家,这正是文艺复兴美术进入盛期发展时代。宗教题材世俗化,人物造型已经解决解剖透视问题。物象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已经不是画家着力的艺术难题,画家的向光和色彩造型方面探寻,克雷迪的画风正是体现这一时代的特征。 《同圣朱利安和圣尼古拉斯在一起的圣母子》<br> 这是一幅祭坛画,圣徒作为供养人呈对称式分列圣母子两旁,题材和构图皆承继传统,唯人物造型具有个性。<br> 画中人物形象塑造沉稳、坚实,有雕塑体积感,用笔细腻精到不露笔痕,人们见到的是人,是不同质量感的衣着和大理石,就写实而论已达至高峰。画家尝以使用自然侧面光源,造成画面上由于光的变化而形成各种微妙的明暗变化层次,尤其是反光和投影的处理,自然恰当而富空间感。
雷斯达尔(1628~1682)Ruisdael,Jacob van
荷兰画家。1628年(一说1629年)生于哈勒姆,1682年3月卒于同地。艺术上受其叔父S.van雷斯达尔影响。作品多描绘海洋、平原和农村。早期创作以凝重见长,写实功力深厚,代表作《林中小屋》表明他是17世纪前期荷兰风景画写实传统的继承者。之后,其画风越来越洒脱,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使他将对形态、空间和运动的敏锐感受,融于绘画之中,《犹太人公墓》、《麦田》等,表达了他豪迈的气势,是最具戏剧性和诗意的佳作,预示着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风景画的产生。
梅因德尔特·霍贝玛
Meindert Hobbema,1638 - 1709 年
梅因德尔特·霍贝玛是雷斯达尔的学生,荷兰伟大的现实主义风景画大师之一,与老师齐名于画坛。
霍贝玛的艺术观,偏重于对自然的直接观察和描绘,他的风景画多以树木为主体的艺术形象,常反复描绘相似的景色,用精确的造型语言描绘,而产生逼真的画面境界。这表现在他的代表作《米德尔哈尔尼斯大道》。
http://www.shihuashuhua.com/words.asp?id=572
世界100名著名书画家简介网站
征求世界著名画家的简单介绍
达芬奇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 的.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 芬奇镇.他小时侯曾经拜佛罗基 奥为师佛罗基奥首先让他练习画蛋一画就是几年然后才开始教他作画.由 于达芬奇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基础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凡.高 凡高是荷兰人但长年生活在法 国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的画家.和他 的同胞伦勃朗一样凡高也喜欢为自 己画像
丁托列托 丁托列托出生在威尼斯是一个染坊主的儿子.他长期生活在故乡用画笔装饰城市的庭院和教堂.他曾拜师提香追求提香般绚烂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般结实的形体是他的目标.
毕加索 毕加索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蓝色时期" 玫瑰红时期" 黑人时期"
高更 高更是法国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他起步较晚早期的画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他不但对埃及古代绘画很感兴趣而且向往仍处于原始部落生活的土人们的风习和艺术.被称为原始人产最高典型.
列 宾 俄罗斯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与法国绘画巨匠莫奈,同为19世纪后期欧洲美术史上,引人注目的重要级人物。他们的艺术在欧洲的东西部,各领一方风骚,影响力延伸到整个20世纪。
卢 梭 由素人画家跃居为近代朴素绘画大师的卢梭,是一位自学成功的典型画家。他的作品糅和了现实与梦想,充满了自然原始的天真活力。
达 利 达利是盘踞在超现实主义中心的一位恃才傲物的怪杰,与毕加索、米罗三人都启蒙于西班牙加泰隆尼亚这块地灵人杰的土地上。其特异独行的艺术,为本世纪的画坛增添了许多灿烂光辉。
米 勒 米勒是19世纪写实主义杰出的代表画家。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都在农村度过,对农村生活和在那里劳动的人们,有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了解他们的了欢乐与痛苦,也分尝着他们的信仰和偏见,这使得米勒成为伟大的田园画家。
怀 斯 安德柳·怀斯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描绘美国乡间自然风土人物的画作,以精致逼真的写实风格,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交流与调和,朴实的题材,引发人们怀念乡土与自然的情思。
雷诺阿 雷诺阿是著名的印象派大画家。他的绘画在追求光的感觉中,用鲜明丽透明的色彩,将古典传统和印象派绘画做了最完善的结合。不论是丰腴的女人、天真的孩子童,还是阳光照耀下人浴女,在雷诺阿的画笔之下,都充满了温暖、鲜明、迷人的梦幻般魅力。
夏加尔 夏加尔是20世纪极具亲和力的大画家。犹太血统、生于俄国,入籍法国的夏加尔,不但追求天真纯朴,并感性地面对生命、爱情与艺术。
莫迪利阿尼 蒙巴纳斯王子”莫迪利阿尼只活了三十六岁。他出生于罗马犹太名门,一生追求礼赞生命与情爱,犹太人特有的敏感及意大利艺术的传统与根源均影响他的画作及石雕作品。
康丁斯基 1910年,具有东方血统(祖母为蒙古公主)的康丁斯基画下了美术史上第一幅纯粹抽象画。三十岁才立志学画的康丁斯基,很少停留在固定的绘画模式中,总是不断思考、审视、推进自己的创作,
柯 罗 在法国艺术史上,柯罗是19世纪最出色的风景画家,与17世纪的普桑及克劳德·洛兰同称法国三大风景画家。柯罗的风景画朦胧而富有诗意,无论是早晨清新柔和的光线,还是黄昏洒满一地黄金的湖光山色,美丽的梦中桃花源景致都令人为之向往。
米 罗 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罗,早期艺术受塞尚影响极深,在经历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的洗礼后,发展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本书收集了米罗早期作品,及“荷兰室内”、“星座”等系列代表作,另附加造型独特的雕塑 作品与其生平记事,足以解析米罗与众不同的艺术。
杜 菲 作为20世纪初叶现代绘画史开端的野兽主义成员之一的劳尔·杜菲,是一位多元化创作的艺术家。除绘画之外,他的艺术领域扩展到挂毯、壁画、布料图案设计及陶瓷创作,活泼的曲线运用,成为崭新流行设计的先驱。
蒙克 北欧表现主义先驱者——蒙克,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挪威籍著名大画家。他的童年生活几乎都笼罩在死亡与疾病的阴影之下,而这些可怕的经历,不仅在他的心灵上烙下深刻不灭的印象,也间接地变为创作绘画时的灵感素材,这使得蒙克在西方近代绘画史上与众不同。
德加 生孤独,不善与人交往的德加,是矛盾、冷漠与遁隐的组合。在他的艺术世界中,没有雷诺阿所强调的享乐与随和,也没有梵高的可怜或自我毁灭。他以冷淡而敏锐的观察,描绘出人物动作的瞬间印象,显现出鲜活的魅力。
马蒂斯 马蒂斯与毕加索同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巨擘,而野兽派更引导了20世纪的绘画大革命。以马蒂斯为首的野兽派画家,利用红、蓝、黄、绿等色彩,表达简约物象的自然本质,描绘内在真挚的感情与装饰效果,创作出令人惊艳,极度自由、奔放、华丽、平衡的作品。
勃拉克 勃拉克与毕加索是立体派艺术的两位先驱代表人物。他们曾携手作画,共同为自然界的视觉形式寻求新的定义,独特的理论与杰出革新的画作,在现代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蒙德里安 20世纪几何抽象艺术大师蒙德里安,是荷兰三大画家之一。在经历了荷兰画派、印象主义及表现主义的洗礼后,于1917年创立风格派,发展出他独特的构图理念,将绘画的基本元素,结合几何图形的排列,建立起独树一帜的新造型主义艺术。
莫 奈 莫奈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不但长寿(享年八十六岁),而且画作数量惊人。他常对同一画作主题在不同时间中写生描绘,画出不同的光景气氛,显出光与色的高明度及鲜明感,交织成光与色彩的华丽交响诗,创作出印象派的巅峰之作。
塞 尚 出生于法国普洛文斯,原习法律而后献身艺术的塞尚,一生的艺术生活,都从自身接触自然而来。他认为“自然不是表面,而是有它的深度”、“色彩丰富,画面自然充实”。
丢勒 丢勒 德国画家.1471年5月21日生于纽伦堡1528年4月6日卒于同地.祖籍匈牙利自幼随父学习金银工艺后拜版画家M.沃尔格穆特为师.成年后出游意大利威尼斯和尼德兰 与C.贝利尼等友谊甚笃充分吸收文艺复兴美术的技艺和理论
乌埃 乌埃.S. 法国画家.17世纪上半叶法国宫廷古典主义艺术的主要代表. 他的常常借用神话或宗教题材来为路易十三王朝歌功颂德深得统治阶级人物的欢心.
霍贝玛 霍贝玛 从十七世纪起荷兰专门从事风景画的人已很多.其中成就最大的是 雅.鲁伊斯达尔和霍贝玛.
庚斯博罗 庚斯博罗是18世纪继荷加斯之后在英国画坛脱颖而出的天才画家.他虽然不大喜欢读书甚至连普通中学都没有读完但是他"说起话来妙语连篇"他虽然没有著述传世"可是以他写给密友的信来看他的知识又很少有人可以与其相比".
夏尔丹 782年法国举办的青年画家展览会上展出了夏尔丹的 红鳐鱼 与 餐具橱 两幅作品得到了拉吉莱赫的高度赞赏.同年夏尔丹被接纳为美术学院院士.以后他在创作纯熟的静物画的同时以充满爱情的笔致描绘着洋溢诚实宁静气氛的家庭生活.
委拉士贵支 委拉士贵支在1649年第二次去意 大利时在那里完成了一幅著名的肖像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画面上的教皇尽管脸上流露出一刹那坚强有力的神情但是他放在椅上的两只手都显得分外软弱 无力.画家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
克拉姆斯科依 克拉姆斯科依所画的托尔斯泰像 具有深刻的人民的基础画像以非常 忠实与极其朴素的手法把"伟大的 狮子"的形象给后代人 保存下来.
葛饰北斋 葛饰北斋以充沛的精力大胆的想像精湛的画艺及长达七十年的创作生涯留下大量的杰作 富岳三十六景 一组版画即是名闻遐迩的代表作.
让·阿普 又名汉斯·阿普(1887年生于斯特) 十了奇特的人物之一."怪物"可能是用来概括他的最合适字眼.不过他又是人们在化学上所说的单质所以我们还是只能以他的本名来命名他
阿波利奈尔 (1880~1918)生于罗马逝于巴黎.他的功勋之一是使得波德莱尔为首的十九诗人所建立的优秀传统成为不朽.该传统在于将他们活动中最美好的一部分用于颂扬造型艺术特别是推崇该时代的年轻艺术.
贾科莫·巴拉 意大利画家贾科莫·巴拉(1871年生于都灵)是未来派最杰出的人物.他先是以学院式绘画崭露头角受到当时评论界的赞赏.在巴黎的暂短逗留使他看到印象派和分色主主对色和光的总是表现出狂热兴趣
保罗·德尔沃 1897年生于比利时的昂台特.这位画家曾长期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直到1935年前后他一直徘徊于新印象派和表现派之间.
爱德加·德加 在巴黎出生和去世的爱德加·德加(1834~1917年)是银行家奥古斯特·德加之子.他一如马奈生来便是大资产阶级他对古典主义的浓厚兴趣和他行为的谨慎似乎与出身十分合拍.
埃里希·赫克尔 1883年生于萨克斯的多伯恩.这位德国画家是"桥社"的创始人之一他那具有方、尖形状的油画体现了该派的风格而他的油画又受到他那堪称大师手笔的版画的影响不过在他的作品非表达一种结构而是传达强烈的感情.
奥古斯特·麦克 (1887-1914年)生于鲁尔的迈兹德在香槟省的柏思战场上阵亡.他在科隆和波恩渡过童年进入迪塞尔多夫美术学院习画.1907年他在巴黎逗留期间接触了法国绘画:先是印象派然后是野兽派再晚一点是立体派
和内·马格利特 1898年生于比利时的莱西纳.1929年在对未来派和立体派进行了很短时间的审视之后马格里特加入了超现实主义派.他在巴黎生活了五年成为保尔·艾吕雅的好友.当着大部分超现实主义画家都在参照安德烈·布雷东所提示的"纯内部"典型运用自动性搞偏执狂式活动和探求梦幻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1878-1935年)生于基辅逝于列宁格勒.他先是受到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影响后来他又结识了拉里昂诺夫及俄国先锋派诗人.在他们的帮助之下他于1915年起草了《至上主义宣言》(见《至上主义》辞条也称为"绝对主义").1911年他作为"方块J派"的一员在该沙龙展出了一些立体派风格的作品并成为有其夫人乌达尔卓娃参加的俄国立体派的领袖.
爱德华·马奈(1832-1883年)在巴黎诞生和去世.在传记中被写为印象派起源的马奈是被命运造就的一个典型.他到底是不是几个世纪以来为了建立和不断革新传统老的原则与自由要领冲突和协调的结果?
弗朗兹·马克(1880-1916年)是德国画家生于里特(巴维埃尔)死于凡尔登战役.他是位慕尼黑画家的儿子1900年他决定投身绘画并到美术学院报了名.
阿尔伯特·马尔凯(1875-1947年)生于波尔多逝于巴黎.他很早就来到巴黎从1897年起就和其友马蒂斯一起随居斯塔夫·摩罗学画.他的起步极为艰难为了糊口他和马蒂斯一起为1900年的世界博览会装饰过"现代风格"部分.一年之后他画的一些风景和人体习作已经证明这位波尔多青年有着独特的风格
阿梅德·奥占芳1886年生于圣康坦.在西班牙完成传统学业之后他回到故乡常常到素描学校去.人们让他临摹德拉图尔精美的粉画他惊奇地发现在自己装满了纯色粉笔的大画箱中竟无一枝笔是不适用的.他确认了"天空的兰和精妙的人体颜色都是由更中性的色调转变来的中间色".
安德烈·包尚富有灵感的园丁安德烈·包尚(1873年生于安德尔·卢瓦尔的雷诺堡)是创世纪的人物.不过他并非神童而倒是一位子孙满堂的老人.尽管他开始画画时已经四十六岁了但却立刻显出是体现圣经、神话以至历史故事的天才高手
琼斯·克里门特·奥罗兹柯(1883-1949年)生于墨西哥扎巴特朗.他和迪耶戈·里维拉可以被视为现代墨西哥绘画的鼻祖
罗朗·乌多1897年生于巴黎.他属于在两次大战间并未寻求惊人而自然出名被冠以"诗的现实"之名的那派画家中的一位.人们一般把他们看作是印象派的最终结局
保罗·塞律西埃(1863-1927年)生于巴黎逝于莫尔莱.塞律西埃作为理论家使人忘记了他是画家从而成为自己理论思想爱好的牺牲品.
乔治·修拉(1859-1891年)在巴黎出生和去世.他的一生可以用几个日期来概括它们不是巨大事件的日期而是其作品的创作日期因为他短促一生中的大事就是他投以日夜和全部发明的伟大作品
吉诺·塞韦里尼意大利画家吉诺·塞韦里尼1883年生于科托纳.1901年他在罗马结识了后来的未来派理论家波丘尼.翌年又结识了后来成为他第一位老师的巴拉
保尔·西涅克(1863-1935年)在巴黎出生和逝世.他是位狂热的人:醉心于绘画科学文学政治一句话热爱他所处的时代.他从来都是最彻底不过的既强壮又开朗与其说象位画家不如说象个布列塔尼水手
艾尔弗里德·西斯莱(1839-1899年)生于巴黎逝于莫莱.他和莫奈一起是纯正印象派的真正代表
马修·史密斯爵士1879年生于英国哈利法克斯.他先入曼彻斯特美术学校然后又在斯莱德学校习画.他于1910年来到巴黎从此便半居法国半居英国成为伦敦画派的成员.
威廉·包梅斯特1889年生于斯图加特他可能是德国一位最少本国风格而最富有欧洲格调的画家.当德国现代画家都与纯日耳曼的表现派有颇多联系之时在他身上却似乎毫不存在这种影响.
格拉罕·萨瑟兰1903年生于伦敦.他在哥尔斯密艺术学校学习之后主要致力于铜版画创造具有幻觉特点的风景画和幻想画.其艺术受到威廉·布莱克及其弟子塞缪尔·帕尔默(1805-1881年)的影响
康斯坦·拜尔麦克(1886-1951年)生于安特卫普逝于布鲁日附近的贾拜克.他在1909年定居弗拉芒表现主义的摇篮莱特姆·圣马丁以前曾在布鲁日和根特的美术学院学习过.他与塞尔瓦梵登伯格德斯迈兄弟都是莱特姆画派的第二批成员.
弗朗西斯·毕卡比亚原籍西班牙的弗朗西斯·毕卡比亚(1879-1953年)在巴黎出生和去世.他的一生就是在改变着住所、朋友、思想、风格为一种事业而斗争然后再来反对这种事业从而争取一个新的事物
帕斯森(1885-1930)真正的名字是朱里尤斯·宾卡斯.他生于保加利亚的威登逝于巴黎.他的父亲是个西班牙犹太人母亲是意大利人他先在维也纳上学然后到慕尼黑很年青时便和讽刺报纸《简练》合作
加米叶·毕沙罗(1830-1903年)生于圣托马斯(当时属丹麦的安的列斯群岛)逝于巴黎.塞尚曾说:"毕沙罗是最接近自然的画家之一".事实上他的确为观察大自然的各种情景并用无数油画、水彩、素描和版画把它记录下来而奉献了一生
彼埃·毕维·德·夏凡纳(1824-1898年)生于里昂逝于巴黎.现在已习惯于不把他列入现代艺术最重要的画家之中但在当时他却是和最伟大的画家们一起遭到沙龙评委会的拒绝并不被评论家所知
帕斯森(1885-1930)真正的名字是朱里尤斯·宾卡斯.他生于保加利亚的威登逝于巴黎.他的父亲是个西班牙犹太人母亲是意大利人他先在维也纳上学然后到慕尼黑很年青时便和讽刺报纸《简练》合作
多米尼克·佩罗奈(1872-1943年)生于波尔多的一个村镇达朗斯逝于巴黎.他很晚才从事绘画并且把他那艺术工匠的良知对于准确无误、精工细作的爱好带到领域中.他恰好与我们今日对于朴实画画家的印象相符
约翰·皮波1903年生于英国埃普索姆就学于皇家艺术学校和斯莱德学校.第二次大战时他是军队画家以一系列作品表现遭到轰炸的街道、房屋、建筑特别是地区政府大厦和巴思市政厅被毁的景象
坎迪多·波尔蒂纳里1903年生于巴西希罗杜斯基.人们会奇怪为什么巴西的气候、活力、丰富繁茂的风景竟没有唤起多少画家的激情.不过有一位画家找到了里约热内卢黄昏的美他就是波尔蒂纳里
居斯塔夫·摩罗(1826-1898年)在巴黎出生和去世. 在当代艺术史上起过短暂的作用.人们承认他在美术学院作为路阿、马蒂斯、马尔凯让·毕依的老师而立下的功勋
弗雷德里克·巴齐耶生于蒙彼利埃于博纳拉普朗德战役中阵亡.他出身于一个信奉新教的资产阶级上流年到巴黎后不久便结识了与他年纪相仿的莫奈、雷诺阿、西斯莱.
思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1880-1938年)生于阿沙芬堡逝于达沃斯.在1905年于德累斯顿组织起来创立桥社运动的年青画家中德国画家凯尔希纳是位关键人物
莫依斯·基斯林(1891-1953年)生于波兰克拉科夫逝于萨纳里.他的画在力求将法国艺术风格结合于自己种族个性方面相当鲜明地代表了人们所说的"巴黎画派"的特点
欧斯卡尔·珂珂希卡是1886年生于波施拉恩的奥地利画家他从1904年起在维也纳学习绘画.当时维也纳是奄奄一息的庞大王朝的首都和伟大知识活动的中心.最惹人注目的艺术运动是青春风格派和克里姆特的精美装饰画
弗朗索瓦·库普卡1871年生于波希姆的奥波奇诺.他从故乡来到布拉格之后便到美术学院报了名但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去教授宗教课程并在使用召魂术的一些场合去作通灵者
乔治·布拉克1882年生于阿让德依父亲是位油漆建筑业的承包商和绘画爱好者.在他八岁时他们全家离开巴黎地区定居勒阿弗尔
詹姆斯·恩索(1860-1949年)在奥斯坦德出生和逝世.除了在布鲁塞尔街过一些时候之外他从未离开自己的故乡这便说明他对于一切学派、美学以及同时代的画家漠不关心
安德烈·博丹于1895年生于塞纳----瓦兹省的梅纳西1911~1915年他在装饰艺术学校学习1921年游历意大利.对其学业影响最大的是与胡安·格里斯的相识.毫无疑问他比任何人都更钦佩和理解其教导.
尤金·布丁(1824-1898年)生于翁弗勒死于多维尔.画面上三分之二是天空三分之一是被一小条沙滩围绕的大海沙滩上闪烁着五光十色的妇女长裙这就是提到布丁大名时浮现在人们眼前的景象
皮埃尔·博纳尔(1867-1947年)生于枫特奈欧罗兹逝于康奈.在1891年前后博纳尔和他的朋友们彼此以纳比*相称并被评论家们命名为象征派或白刊*画家
翁贝托·波丘尼(1882-1916年)是意大利画家和雕刻家生于勒佐的卡拉博尔逝于索尔特.
马赛尔·杜尚1887年生于卢昂附近的布兰维尔.他的父亲是位公证人有六个孩子其中有四位是著名的艺术家:雅克·维龙是画家杜尚·维龙是雕塑家苏珊·杜尚和马塞尔·杜尚也是画家.
玛丽亚·布朗夏尔(1881~1932年)生于桑坦德逝于巴黎.她那动荡而复杂的绘画是否承继了她父亲的西班和她母亲半法半波兰的影响呢?似乎其作品可以部分地由这三个民族来给予解译
拉奥尔·杜飞(1877-1953年)生于勒阿弗尔逝于弗卡尔基埃.在14岁时杜飞是家乡一家公司的职员.从1892年开始他每天晚上八点钟结束自己在巴西咖啡进口公司的工作去听市立美术学校的夜课.
弗朗索瓦·德努瓦耶1894年生于蒙托班.当他到了对绘画感兴趣的年龄时立体主义和野兽主义的革命已经开始了.他不打算赞成某中的任何一方
安德烈·德兰(1880年生于沙东1954年逝于加尔什).他聪明好学受过严格的教育甚至打算报考中央高等工艺制造学校.后来他突然决定献身绘画与弗拉芒克结为好友.在沙东他与弗拉芒克共用一间画室
摩里斯·德尼(1870-1943年)生于格朗维尔逝于圣日尔曼昂莱.摩里斯·德尼发明了所有的人在每次试图解释现代艺术之时都要采用的著名定义:"记住一幅画在成为一匹战马一个裸女或某个小故事之前主要是一个布满着按一定秩序组合的颜色的平面."
柯罗尽管柯罗称自己是风景画家但他画的人物肖像也十分出色. 戴珍饰之女 用色独特背景单纯笔力集中于人物形象的刻划
包茨.D. 荷兰画家. 生于哈勒姆1475年5月6日卒于卢万.可能在哈勒姆受过艺术训练又在布鲁塞尔学习过.早期作品如 哀悼耶稣 受到来自R.van der韦登的影响.成熟期作品注意构图形式的推敲趋于冷静的写实同时还显示其描绘风景特定气氛的能力.
乔托是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拓荒者
马萨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画家.1401年12月21日生于圣乔瓦尼.瓦尔达诺1428年秋卒于罗马
波提切利以其秀逸的风格明丽灿烂 的色彩和流畅轻灵的线条在文艺复兴诸大家中独树一帜.但在文艺复兴 后有较长时期西方人士未能对他作出恰当评价
鲁本斯画家兼外交大臣在欧洲画坛是绝无仅有的只有鲁本斯具有这方面的才能.
马奈 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画家 印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出身于一个家境富裕的资产者家庭. 青年时当过水手最初师从学院派画家托马斯库蒂尔五年后因不满学院派教学而离去.以后到各地进行美术临摹和研究前代大师作品
卡拉瓦乔出生在意大利北部仑巴底省的卡拉瓦乔村.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孩提时代在米兰画家西蒙 佩特察诺那里学艺.
马列维奇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生于基辅逝于列宁格勒.他先是受到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影响后来他又结识了拉里昂诺夫及俄国先锋派诗人.在他们的帮助之下他于1915年起草了 至上主义宣言 1911年他作为方块J派的一员在该沙龙展出了一些立体派风格的作品并成为有其夫人乌达尔卓娃参加的俄国立体派的领袖
参考资料: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21361
被称为“西方审美智慧巅峰”的作家是谁
十九世纪伟大的艺术巨匠文森特·威廉·凡·高 (本站简称凡高) 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南部,Brabant(布拉班特省)的小村庄 --Zundert(尊得特)的一个牧师家庭。他父亲叫西奥多卢·凡·高,是当地牧师。母亲叫安娜·科尼莉亚
更多的信息请参见《凡高家族》
就在凡高出生一年之前,有一个和他同名的哥哥出生但夭折了,这件事成为凡高心理上的一个阴影,但究竟对凡高有多大的影响似乎已不得而知。
4年后,凡高的弟弟提奥·凡高出生,他是凡高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崇拜者。
小时候的凡高不爱学习,但他很有语言天赋。他会说英语,德语,法语,还会用它们写信。再加上后来学习宗教时学的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母语荷兰语,他总共会六种语言。(这说明凡高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不是个疯子!这一点必须澄清!请见《"疯子"是不可以用来形容他的》一文)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于1869年12月31日生于法国南部勒-卡多小镇。
马蒂斯先就学于学院派画家布格罗门(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1825-1905)下,因个人兴趣与老师所循的传统规律相左1892年转入象征主义画第一次在“国家美术联盟沙龙”公开展出,获得成功。两年后、初露头角的马蒂斯成家立业,妻子是个温顺而贤慧的女性,画家夙愿得偿,且在绘画间隙尝试雕塑的创作。
1896至1904年间是艺术家寻找新方向时期。马蒂斯内心萌动了革新意念,开始注视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的作品,欲从各种风格汲取营养。一段时间,他跑到街头、咖啡馆等地画了无数的画;毕沙罗、高更、凡·高、西涅克等画家的表现手法,使他进一步熟悉了色彩的特性,塞尚的技巧又促进他研究新的技法。1899年,马蒂斯的风景画、人物画、静物画已与昔日大相径庭,形体之简洁。色彩之鲜亮,让老师莫罗甚感惊讶。20世纪初,他好像被强烈色彩的表现力所唤醒。开始用夸张的色彩和奔放的笔触塑造形体,至1903年,带有明显”野兽派”特征的作品,便提前出现在他的笔下。这类作品乍看似乎草率粗放,事实上,在 “乱涂”之中显示出画家的敏锐性和丰富的创造力:直接从颜料管挤出的色彩,本意已不是再现客观物象的视觉真实,它变成作画人追求内在情感及自我表现的手段,并在形式上探索一种新的受色彩运动制约的绘画空间。野兽派最终否定了西方各种传统形式和与之相关的审美习惯,实现了色彩的解放,能动地驱使造型艺术抽象化。马蒂斯也在对形式进行根本改革中,找到自己的路子。
遗憾的是野兽派仅盛行了3年。这期间反对者的咒骂声此起彼伏,马蒂斯也遭到强烈攻击,幸好有几个收藏家独具慧眼,大量购买他的作品,马蒂斯一时身价百倍。
1906年后,马蒂斯的艺术创作进入多产时期。他的个展在巴黎、纽约、莫斯科、伦敦、斯德哥尔摩、柏林等城市辗转展出。他也借机旅行欧洲、北非,巡礼各地艺术寻求新的灵感源泉。他成为当时国际画坛最活跃的画家之一。1914年起,马蒂斯年年到南方的尼斯港过冬,在一间用静的画室里完成了许多作品,室内的女人及静物是他最喜欢画的题材。画家乐此不疲、孜孜不倦研究着各种色调之间的关系,寻找造型上的新技巧,色彩艳丽却不浮华,笔触大胆但不狂野,野兽派时代的强烈原色画面,逐渐变成静谧和谐的画面,既蕴含睿智与诗意,又赏心悦目。马蒂斯由此获得“颜色与线条游戏家”的美誉。
20年代后,马蒂斯扩大了创作领域,他在雕塑、版画、壁画、插图方面的造诣同样展示出过人的才赋。30年代,他的艺术达到巅峰,他被同行推为本世纪最负盛名的美术巨匠。
为人谦虚、儒雅的马蒂斯,对人生的荣华富贵和画坛的名利都毫无野心,性格也与同时期画坛另一巨人毕加索迥然不同。二战期间,他俩都参加了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并加入法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参加过进步活动,但马蒂斯在其艺术中并未有任何体现,没有把绘画作为一种武器。他笃信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美是赐给人快感”的理论,并在自传中这样阐述个人的毕生追求:“我所企望的艺术是一种平衡、纯粹与宁静的艺术,我避免触及令人苦恼或窒息的题材,艺术作品要像安乐椅一样,使人的心情获得安宁与慰藉。”
马蒂斯晚年一直受疾病折磨,但仍坚持剪纸艺术的创作,或卧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专心致志地从预先涂好颜色的纸张中剪出各种形象,作品依然充满大胆、完美和开朗乐观的精神,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野兽派时代他对形式美的热恋与执著。1907年野兽派经历了一场危机,面对伙伴们一个个背弃野兽派宗旨而去,马蒂斯反而坚定信念,并在尔后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恪守不渝,成为唯一终生保持野兽派画风的人。
1954年11月3日,马蒂斯逝世于长年居住的尼斯,享年85岁。
1.奥古斯特·罗丹
(Auguste Rodin1840~1917)
简介
法国著名雕塑家。他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钱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他14岁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大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生平
罗丹进的美术工艺学校是蓬巴杜夫人所宠幸的画家巴歇利埃在1765年创建的,学生在这里学习装帧艺术和制图。在这里他遇到了终生敬仰的启蒙老师荷拉斯·勒考克。勒考克是一个普通的美术教员,但他一开始就鼓励罗丹忠实于真正的艺术感觉,而不要按照学院派的教条去循规蹈矩。也许正是这种教导影响了罗丹的一生。在此期间,他常去卢浮宫临摹大师的名画。由于买不起油画颜料,罗丹转到了雕塑班,并从此爱上了雕塑。勒考克又介绍他到当时法国著名的动物雕塑家巴耶(Barye 1796~1875)那里去学习,使他受到良好的基础训练。在渡过三年艰苦而勤奋的学习时间后,罗丹踌躇满志,准备投考巴黎美术学院。勒考克把罗丹介绍给当时著名的雕塑家曼德隆(Hippolyte Maindron 1801~1884),让他做为推荐人在罗丹的入学申请书上签字 ,但这也没用,罗丹落选了。第二年依然落选。第三年,一个老迈的主持人在罗丹的名字旁边干脆写上:“此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系浪费。”就这样,未来的欧洲雕刻巨匠,竟被巴黎美术学院永远拒之门外。这对渴望成为雕塑家的年轻的罗丹,是一个沉重打击。
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罗丹心爱的姐姐玛丽因失恋而入修道院了,两年之后, 她柔弱的精神和肉体承受不了失意而又清寒枯索的生活,因病去世。罗丹的精神在这双重打击下彻底崩溃了,他毅然走上姐姐的路,当了一名修道士。但是罗丹强健的肉体供给他源源不断的欲望,其中创造欲望在一颗艺术家的心中燃起了难以遏制的火焰,使对上帝和艺术同样虔诚的罗丹陷入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善良而明达的修道院院长埃玛尔,从罗丹受压抑的表情上看出了他的心思。他创造条件让罗丹有机会去画画和雕刻。当他看到罗丹确有才气后,就劝说罗丹还俗,去继续其雕塑事业,“用艺术为上帝服务”。这样鼓励罗丹。罗丹用一颗被抚慰而充满感激的心在修道院为埃玛尔院长做了一件雕像,这件雕像显示出23岁罗丹已经具备当一个雕塑家的洞察力、技巧和手劲儿。
罗丹重新回到勒考克身边,在他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始了边工作边自学的奋斗生涯。雇不起模特儿,他就请一个塌鼻的乞丐毕比给他当模特儿。乞丐的丑陋使罗丹看到了在其被磨损的脸上,有着人类所共有的愁苦和凄凉,同时他也想到了那位终生辛苦劳作而孤独的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从而在罗丹的眼中生活的美丑和艺术的美丑有了不同意义。他创作时注意光在作品表面的表现,将其所要展现的思想内涵容入到作品中去,使雕塑艺术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语言,人们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内容要远远超过视觉感受。这一艺术思想正是大师米开朗基罗在晚年苦苦追求,而经过三百多年后第一次在罗丹的《塌鼻男人》得以成熟展现,并贯穿其一生,成为它们的灵魂和魅力的源泉。
罗丹不仅是一位雕塑大师,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的学生或者助手,哪怕是仅仅有过交往,都在艺术上深受罗丹的影响。但罗丹作为先生从不在艺术观点上束缚学生们,因此他的学生都能成熟为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脱颖而出。他们学习的是罗丹的创造精神,所以其中出类拔萃者甚多,有些日后与老师齐名。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以此而论,罗丹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刻大师。然而,他的伟大,还在于他的深刻思想:他没有浪漫派中容易见到的那些弊病,如肤浅的热情,空洞的夸张,虚假的内涵。他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动人之情,又启人之思,使我们得以神游于心灵的波涛,生命的奥义,宇宙的玄远,创造的神奇。由此观之,罗丹又超越了浪漫主义,超越了门户派别,超越了时代和区域,成为历史星河中一颗璀璨的巨星。他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将其毕生投入到对艺术执着追求和人生种种痛苦的苦苦思索中去。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罗丹艺术术论
在艺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发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及其内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
--罗丹
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这是古代艺术的密。 --罗丹
艺者的德性只是智慧,专注,真诚,意志。 --罗丹
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传达情感。 --罗丹
最主要的是感受,爱憎,希冀,吟哦,生活。要做艺术家,先要从人做起。 --罗丹
恶是枯干。 ——罗丹
《罗丹艺术论》是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总结,又是个人经验的精练概括,其中贯穿着罗丹对前人的崇敬、对名作的卓见和创作的喜悦、深思的刻痕、点滴的自省。当年傅雷先生任教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翻译此书作“美学讲义”发给学生,意在未曾涉及纯粹美学之前,先对于美术名作的形式与精神有一确切认识与探讨。
重编彩图本紧扣大师谈话,将二百余幅美术名作与谈话内容融为一体,更利于名作的欣赏和名著的理解。
这里只对该书作简要介绍,阿文建议你去买一本,因为可以放在床头慢慢的看,还可以闻到书香。里面有很多精美图片,书页的纸质也很好。另外,为了不损坏原书,阿文舍不得扫描,因为扫描图片的时候要把书压平,很容易把书弄坏……
《罗丹艺术论》法国·葛塞尔【著】 傅雷【译】
巴伯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马加拉,法国共产党党员,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派及各种变异风格,都能在其作品中展现并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毕加索最终成为立体主义画派的开拓者。
【生平】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加拉,法国共产党党员,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共产党;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电影《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同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艺术成就】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艺术活动年表】
1900年至1903年蓝色时期
由1900年起毕加索一直往来于西班牙及巴黎之间。1904年在巴黎定居,住在著名的“洗衣坊”。在巴黎,他结交了马克斯雅各布、范唐吉、隆尔蒙、阿波里耐和拉平阿吉尔的东主的女儿马德莱娜,他为马德莱娜绘了几幅肖像。其时他的作品仍受到在巴塞罗那大行其道的象征主义影响。
毕加索当时的生活条件很差,又受到德加、雅西尔与土鲁斯.劳特累克画风的影响,加上在西班牙受教育时染上的西班牙式的忧伤主义,这时期的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蓝郁。
1904年至1906年粉红时期
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其后又认识了德兰和布拉克,与费尔南德奥利维耶在蒙马特同住。其时他的经济已好转,生活比前愉快,画作用色变为轻快的粉红;绘画对象亦由蓝色时期的乞丐、瘦弱小孩和悲戚妇女转向街头艺人、杂耍艺人及风华正茂的女孩。
1906年至1910年非洲时期
1906年毕加索从德兰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直至年底,其作品一直受非洲面具影响,此即为毕加索的非洲时期。他笔下的人体健硕而深沉,这种特征,在1907年的《阿威农的姑娘》中显露无遗,由不同组件组成的人体可从几个角度来观看,揭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来临。然而,整个时期仍有受塞尚影响的痕迹。
1910年至1914年分析立体主义
毕加索大部分的艺术家朋友都由蒙马特迁到蒙帕纳塞,他亦随他们迁居。其时的立体主义体验达到巅峰。雅克比斯这样评论他:“作品由素描建构,色与调弱化到最起码的灰色与浅暗橘黄色;形体是几何图形化与综合而成的,造成迹近压抑其可辨认身份的效果,闯出桎梏,最终与形体剥离。”仿如从一面棱镜的焦点去看一个单一影象的多元角度。生活本来就是如此,然而毕加索把它延伸到肖像上。他与布拉克制作出第一批拼贴画。
1914年综合立体主义
1914年,战争使立体主义画家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毕加索重拾自由与个人在色彩上的品味,还有那旺盛的精力。无论从风格与绘画的对象上,他的“立体印象派”创作变得更加自由。纵观他的所有作品,他并未把自己局限于立体主义,而是继续从各方面探索。例如,1915至1916年的作品是自然主义的;1917年的却是现实主义。
1917年至20年代新古典时期
毕加索居于意大利,刚为迪亚希列夫执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剧《游行》设计背景与服装,其时邂逅了芭蕾舞演员奥尔加科赫洛娃。1918年他与科赫洛娃结婚,婚后诞下一子。这段较安逸生活正值毕加索创作生涯的新古典时期,1921年与1926年他继续制作立体主义作品,1923年的作品却走现实主义路线。
1925年至1932年,毕加索进入超现实主义时期。1933年至1934年逗留西班牙期间,牛首人身怪作品出现。在大奥古斯丁路的新工作坊内,毕加索创作了大型制作《格尔尼卡》,其间做了许多筹备制作工作。
1945年他在瓦洛里斯绘画了一系列的静物画,并创作陶瓷。他的儿子克洛德于1947年出生,1949年再诞下女儿帕洛玛。他的作品中除了显示这种简单家庭生活的快乐之外,还表达了他对政治的承担:1944年绘制《骸骨的藏室》,1947年有《为了法国而的西班牙人》。他继续绘画静物、风景、肖像……1950年,库尔贝的《塞纳河边的女人》启动了他的围绕名家大师作品的变奏创作。
1959年之前他居于康城,他在康城为德拉克鲁的《阿尔及尔的女人》与贝拉斯克斯的《宫女》埋头作画,同时继续《画室》的后续工作。他先搬到沃韦纳盖斯,然后在木甘附近的娜特丹德米城堡定居,继续他的变奏系列创作。由1960年到1972年,他孜孜不倦地工作。仅在这13年内,在目录中记载的作品已超过千件,种类分别有版画、素描和油画等。毕加索于1973年逝世,终年92岁。
羽毛球比赛中压线球是如何判罚的?
1、现象之一: 发球过手、过腰:
发球过手比较好理解,是指在击球的瞬间,发球员的拍杆应指向下方,使整个拍头明显低于发球员的整个握拍手部。否则,将判违例。 过腰就难把握一些,从理论规则上来说,无论正手还是反手的发球,发球时拍子击球的部位要在腰以上,否则就要判罚过腰违例,但是运动员的腰是具体指哪里就比较难把握,以前的运动员必须穿白色运动服,把上衣放到裤子里,以裤缝作为“腰”,结果造成运动员故意把裤腰束高,以此提高击球点的弊病。现在21分新规则是过腰指人腰部的最后一根肋骨以下,你能看的出来吗? 所以为了不影响比赛公平原则和好看连续程度,我们裁判长对发球的要求无论正手还是反手只要发出去的球只要球发出后不具有攻击性,有明显向上飞行的弧度痕迹,就示为合理发球而不再判罚违例,另外严格点要求运动员的肘关节和腰部的上限基本平齐。 过腰的一般是初学的女选手违例的比较多,有些还提球到胸部去发,如果水平太差的,一般我们也不判。
2、现象之二:发球时有停顿
这次比赛中也发现有个别选手发球时,在向前挥拍中途突然停住,接发的选手以为是发近网球而身体重心向前,但发球员又突然手腕一抖把球发向对方后场,使接发选手受骗。还有就是发球员在准备发球时,将球拍不停地抖动,幅度有大有小,在对方无备时将球发出。这些都应判作发“延误发球”违例。
3、现象之三:发球时,球离手但拍没击中球。
这分两种情况:一是如撒手后感觉球落的位置不好,因而没有挥拍击球但是没有挥拍的动作,这时就不算违例,而是要判“重发球”;二有了挥拍动作但是没有击到球或者没有击到球托,就属于违例了,要丢分。 关键并不是碰没碰到球,而是发球队员有没有发球的动作,只要有挥拍,即使没碰到球,也算违例丢分。
4、现象之四:接发球时,球发过去,对方说没准备好,要求重发。
这个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确实因为擦汗、走位没准备好,可以重发,有些是属于破坏对手战术,打断对手的比赛节奏的,可以判罚违例丢分,但一般应慎重,如果一场比赛只是偶尔的一两次,可予以放过,如果是多次出现这种行为的,头一两次可以把选手叫到身边,提出口头警告。
5、现象之五:对手在击球方未击到球前挥拍企图封堵球的飞行路线
比赛时有选手在击球方在前场准备击球时(包括搓球,挑球等),喜欢在网前举拍或挥拍晃来晃去,企图封堵球的飞行路线,这也是属于阻扰违例,要判丢分的。 判罚尺度掌握的关键在于一是双方是否都在网前或近网,二是对手在击球方未击到球前就举拍或挥拍,这两个关键因素都存在时可判违例丢分。 如果是击球选手已击到球,对方再举拍拦击,这时非但不算违例,而是属于高水平的快速反应,应视为好球。
6、现象之六:过网击球和触网
有些选手打球时比较生猛,打球时冲到网前收不住手,这时会出现过网击球和触网的现象。
过网击球是侵入对方场区的通常说法,可分为网上和网下侵入两种。
凡身体、球拍从网上侵入对方场区的行为,均属于违例。但在本方击球后随拍过网不算。
凡身体、球拍从网下侵入对方场区的行为,应以是否妨碍、影响对方为条件,有妨碍、影响则算,否则不判。
也就是说网上与网下的侵入对方场区是有区别的。
判罚的关键是:
过网击球:看的是击球的瞬间你拍面上的击球点是否越过网子,越过就是属于过网击球,否则就不是.
触网:球拍碰网的任何部位都是违例丢分的,但是如果击到球后碰到网的任何位置就都不算了.
7、现象之七:持球和连击
有选手在接杀球时,有时会感觉到球击中拍框和弦面时有拖带和连击的现象。
一名球员两次挥拍,两次击中球或双打比赛中两名同伴连续各击中一次球,均为连击。在很早以前的旧竞赛规则中曾有过击球员的球拍击球时球拍框先碰球然后再碰拍弦把球击出属击球违例,最新的羽毛球规则把连击的违例已经取消了。
因此判罚的关键是:只要是极短时间内的一次性完成的击球动作,就算是球拍连续击到,也不算犯规。
但如果在击球中有球在拍上有明显的停留或者挥拍有明显停顿或者变向挥拍的变成两次以上碰拍的,可判持球违例丢分。
8、现象之八:球触及运动员的身体或衣服
凡球触及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分或衣服都属违例。遇有此情况裁判员应立即大声报“违例”,使双方运动员能清楚地听到,停止击球,并且在球落到界线附近时,司线裁判员也不必考虑是否需做手势。
9、现象之九:发生其他意外
外物侵入场区: 当球在比赛进行中有外物侵入场区(这一情况大多数是边上另一场地的球飞入本场),如果对本场地的运动员产生影响的话,裁判员应报“重发球”。是否有影响的尺度是由裁判员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的,所以这就又要求裁判员本身要有参加羽毛球活动的经验,并经常担任裁判员工作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发生意外事故: 当比赛进行中还未成死球时,遇有灯光突然熄灭、网柱倒下、地毯场地的接缝裂开等,裁判员应宣判重发球。及时做好记录,比分、发球员、接发球员等。
球碰屋顶或场外障碍物: 如果球场上空高度低于9米,裁判员要了解是否有补充规定,(场地高度低于9米时,竞赛组委会或裁判长可以制定补充规定。
- 上一篇:木家具颜色分类 实木家具的颜色有哪些
- 下一篇:实木家具怎么挑选 如何挑选实木家具
猜你喜欢
- 最近发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