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福建古典家具四面燕尾榫 余姚河姆渡被喻为

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河姆渡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

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堆积厚度四米左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七千年,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第三、四文化层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和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该文化目前唯一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两期发掘。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浙江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发现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遗存。

河姆渡遗址位于河姆渡镇金吾庙村(原罗江乡浪墅桥村)。它是1973年夏天当地农民建造排涝站时发现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自下而上叠压着4个文化层,根据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层距今约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层距今约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层距今约5500-5000年。该遗址于1973年和1977年冬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合计面积2630平方米,出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文物6700余件,还发现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遗存。所有这些,为研究我国远古时代的农业、建筑、制陶、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姆渡遗址第一、二文化层的出土文物与省内湖州邱城遗址下层及嘉兴市郊马家滨遗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层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发现,而且它已拥有较为发达的耜耕农业、采用榫卯技术的干栏式建筑,在国内同时代的遗址中它的生产、生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学文化,暂时命名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为尽快把它公诸于世,1976年4月,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开“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工作座谈会”(实际是一次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广东、福建、安徽、浙江的专家学者和余姚县、罗江乡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在7000年前长江流域同样有着繁荣的原始文化,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一致同意了对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相关市县文管会在宁绍平原作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普查,近年来在基本建设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至今共发现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47处,分布于钱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和舟山群岛,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计有25处,因此可以说,余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乡。

特征

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除素面陶外,盛行在釜类腹底交错拍印绳纹,陶器的宽边口沿上常刻划平行条纹、波浪、圆圈、叶形、谷穗状等几何图样,偶见白地深褐色纹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为大宗。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带把钵、宽沿浅盘、垂囊式□、支脚等。与支脚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骨制生产工具丰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数量远超过石、木、陶质各种工具的总和,就目前所知,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中所独有。木器较精巧多样。梯形不对称刃石斧、拱背厚体石锛、骨耜、斜铤骨镞、管状骨针、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大批榫卯木构件及干栏式建筑的遗迹,显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点。

河姆渡遗址的第4、3层和第2、1层,分别代表河姆渡文化的早、晚两期。①早期:约前5000~前4000年。陶系简单,夹炭黑陶占绝对优势。除磨平素面外,绳纹较多,刻划的几何图案花纹和动植物图案突出。主要器形有敛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颈部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斜腹盆、环形单把钵、大圈足豆、盆形甑、块状体支脚等。石器种类少,一般磨制不精,斧、锛较厚硕,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见穿孔者。②晚期:约前4000~前3300年。夹砂红陶、红灰陶数量最多。前段的泥质红陶外壁红内壁黑,常施红陶衣;后段的泥质红陶表里色泽一致,很少施陶衣。沿用绳纹,出现镂孔纹饰。新出现鼎、落地式把两足异形□、垂囊式□。其他主要器形还有敞口鸡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镂孔豆、空腹倾斜体支脚。石器多通体磨光,出现了扁平长条石锛,穿孔石斧、长方形双孔石刀和石纺轮。

河姆渡遗址发掘发现的文物遗存具有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为研究距今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材料。如两次发掘出土的陶片达40万片之多,用同样的发掘面积作比较,是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所不及。又如出土的纺织工具有纺轮、绕纱棒、分径木、经轴、机刀、梭形器、骨针近10种,根据这些部件,可以复原当时的织机,其它的遗址就没有这么具体。它的文化特色主要还在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纺织和水上交通方面。

(1)耜耕农业: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直,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占60%以上)。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骨耜的功能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当时的稻田分布在发掘区的北面和东面,面积约6公顷,最高总产为18.1吨。

农业起源表明人类社会从单一的攫取式经济开始向生产式经济发展,这一转变拓展了食物来源,为人类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的发现纠正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在学术界树立了中国栽培水稻是从本土起源的观点,而且起源地不会只有1个的多元观点,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农业起源的研究领域。河姆渡遗址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说明农业不是哪个圣人发明的,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结果,从而有利人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和群众观念。

(2)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远远望去,密密麻麻,蔚为壮观。建筑专家根据桩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层时至少有6幢建筑,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这种长屋里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住宿。清理出来的构件主要有木桩、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构件上带有榫头和卯口,约有几百件,说明当时建房时垂直相交的接点较多地采用了榫卯技术。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屋顶,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筑,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从地面开始,通过与桩木绑扎的办法树立的。这种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建筑古人称为干栏式建筑,它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地理环境,因此被后世所继承,今天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还可以见到此类建筑。建造庞大的干栏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要复杂,数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专人策划,计算后进行分类加工,建筑时需要有人现场指挥,否则七高八低,弯弯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筑技术说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现代人一样较高的智商。

(3)纺织、交通工具和髹漆技术的出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所罕见。数量最多的是纺轮,有300多件,质地以陶为主,还有石质和木质,形状以扁圆形最常见,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状。织的方面有经轴、分经木、绕纱棒、齿状器、机刀、梭形器等,纺织专家认为这是原始踞织机的部件。缝纫用的是骨针,有90多件,最小的骨针长仅9厘米,径大0.2厘米,针孔大0.1厘米,与今天大号钢针差不多。从出土的苇编和器物上精致的图案看,当时织品为经纬线数量相同的人字纹和菱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桨共8支,系用原木制作,形似后世的木桨,只是形体略小一些。有桨一定有船,推测河姆渡人已划着独木舟在湖泊之中捕鱼采菱,也可能用于氏族间交流时的交通工具。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漆器有20多件,早期单纯用天然漆漆于木器表面,稍后在天然漆中掺和了红色矿物质,使器物色彩更加鲜亮,第三文化层中出土的木胎漆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4)发现以象牙雕刻为代表的原始艺术品: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原始艺术品可分为独立存在的纯艺术品和施刻于器表之上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的装饰艺术两大类,而以后一类数量居多,充分表现了河姆渡人的审美兴趣和文明程度。艺术品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件,该器长16厘米、宽5.9厘米、厚约1厘米,形似鸟窝。器物正中阴刻5个同心圆,外圆上部刻火焰纹,两侧各有一只圆目利喙的鸷鸟向对而视。画面布局严谨,线条虚实结合,图画寓意深刻,有人说它象征太阳,另有人认为是鸟在孵蛋,象征对生命、生殖的崇拜。说明该器物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原始先民已有复杂的精神生活。

地理环境

河姆渡南面的四明山,北面姚江平原中部的慈南山地和东面南北走向的乌石山、羊角尖山、云山等低山丘陵三组山系构成硕大的工字,这种地貌尤如今天围海造田工程上抛筑的丁坝和顺坝,具有很大的促淤成陆功能。距今1万年前开始的全新世初大规模海侵时,四明山北麓成为一片浅海,从长江口顺潮而下的泥砂搬运到这里后,受工字形地貌的阻挡而沉积下来,使河姆渡一带的淤积快于其两翼,当海退开始后,河姆渡一带自然最先出露成陆。根据低塘镇西村地下31米处发现的贝壳层的年代8020年,推测海退发生在距今7500年左右,所以距今7000年前河姆渡确实是四明山前的一块高地。研究过程中委托南京大学所作的河姆渡遗址地质土样古代微生物、孢粉、土壤粒度和含盐量的检测结果印证了课题组的研究结论。

根据河姆渡遗址孢粉资料和考古发掘材料分析,7000年前河姆渡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热,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4℃,年降雨量比现在多500毫米左右,与现在的广东、广西南部和海南岛相似。在地理方面最大的差别就是遗址南面还没有姚江阻隔,只有芝岭溪水在遗址的西南流过。遗址的东面是一片平原,西面、北面濒临河姆渡——丈亭——二六市大湖,河姆渡处于湖泊沼泽、平原、草地、丘陵、山冈多种地貌的复杂环境,所以这里的动植物资源特别丰富,非常有利河姆渡先民的生产、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当河姆渡成陆时,“工字形”地貌两翼,即现在的余姚城区以西、宁波市西郊以东地区尚处于浅海之中,海水涨落有规律地推动湖水升、降,为河姆渡人的稻田创造了自灌条件,使河姆渡人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稻谷。因此河姆渡人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更多劳力去建造庞大的干栏式建筑,有时间去发展纺织、漆木器生产。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河姆渡文化繁荣的关键因素,而河姆渡人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和利用则是决定因素。

经济发展

(1)农业和家畜饲养:河姆渡第 4层较大面积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有的地方稻谷、稻壳、茎叶等交互混杂,形成 0.2~0.5米厚的堆积层,最厚处超过1米。稻类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罕见的。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它与马家浜文化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稻谷,年代都在前5000年,是迄今中国最早的两例稻谷实物,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这对于探讨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姆渡文化代表性的农具有骨耜,仅河姆渡一处就出土上百件。采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肩臼处一般穿凿横銎,骨质较薄者则无銎而将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竖槽并在其两侧各凿一孔。还发现了安装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内,横銎里穿绕多圈藤条以缚紧,顶端作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此外,还有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双孔石刀和长近1米的舂米木杵等。

家畜主要有猪、狗。破碎的猪骨和牙齿到处可见,并发现体态肥胖的陶猪和方口陶钵上刻的猪纹。有一件陶盆上刻划着稻穗猪纹图像,大体是家畜饲养依附于农业的一种反映。此外,还出土较多的水牛骨头,可能牛也已被驯养。

(2)渔猎:河姆渡出土大量野生动物遗骨,计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鱼类和软体动物共40多种。绝大多数是梅花鹿、水鹿、四不象(麋鹿)、麂、獐等鹿科动物,仅鹿角即有 400多件。鸟、鱼、龟、鳖遗骨数量也不少。还发现有极少的亚洲象、苏门犀、红面猴等温热地带动物的遗骸。骨镞达千余件之多,以铤部不对称的长锋或短锋斜铤镞较富特色,另有窄长锋柳叶形镞、钝尖或锐尖的锥形带铤镞等形制。未见网坠之类渔具,而存在大量鱼骨,有些骨镞当兼用于射鱼。其他渔猎工具还有木矛、骨鱼镖等。柄叶连体木桨的发现,说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于交通外,可能也在渔捞活动中乘用。利用禽类骨管雕孔制成的骨哨,既是一种乐器,狩猎时也可吹音用以诱捕动物。

(3)原始手工业:陶器以夹炭黑陶最富特点。尤其在早期,无论炊器和饮食容器,都属这种陶质。胎泥纯净,含铁量仅为1.5%左右。以大量的稻壳及稻的茎、叶碎末为羼和料。工艺技术上比较原始,器物均为手制,不甚规整;据测试,烧成温度为800~900℃,在缺氧的还原焰中烧制而成。胎质比较粗厚疏松,重量较轻,吸水性强。晚期阶段,基本上仍用手制,但有的经慢轮修整。出现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较复杂的器形,有的陶器烧成温度提高到1000℃左右。

关于编结纺织,在河姆渡发现有芦苇席残片,采用二经二纬的编织法。质轻的木纺轮,连同大小轻重不一的陶、石纺轮。可供抽纱捻线之用。还发现了据认为可能属于原始腰机部件的木质打纬刀、梳理经纱的长条木齿状器、两端削有缺口的卷布轴等。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发达,有耜、镞、鱼镖、哨、锥、针、管状针、匕、有柄匕、梭形器、锯形器、凿、匙等各种器物,广泛使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有笄、管、坠、珠等装饰品。还有蝶形器(原料有木、石、骨、象牙4种)、靴形器等暂不明用途的器物。磨制普遍精细,少数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图案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堪称精美的实用工艺品。另有20余件象牙制品,其中刻有双鸟朝阳图像的蝶形器、凤鸟形匕状器、雕刻编织纹和似蚕纹的小盅等,显示了当时的精湛技艺。

考古发现

(1)凤鸟形象牙匕状器:河姆渡人木作工艺十分突出。除木耜、小铲、杵、矛、桨、槌、纺轮、木刀等工具外,还发现了不少安装骨耜、石斧、石锛等工具的把柄。用分叉的树枝和鹿角加工成的曲尺形器柄,叉头下部砍削出榫状的捆扎面,石斧当是捆绑在左侧,石锛则捆扎在前侧。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明使用了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标志着当时木作技术的突出成就。在河姆渡第3层出土一件瓜棱状敛口圈足木碗,外表有薄层的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显光泽,经鉴定是生漆,这是中国迄今最早的漆器。

(2)房屋和水井:河姆渡文化盛行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在河姆渡遗址各文化层,都发现了与这种建筑遗迹有关的圆桩、方桩、板桩、梁、柱、木板等木构件,共达数千件。第4层的一座干栏式长屋,桩木和相紧靠的长圆木残存220余根,较规则地排列成4行,互相平行,作西北—东南走向。现存最长一行桩木长23米,由西南到东北的第 1、2、3行之间的距离大体相等,合计宽约7米,推知室内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上。第3、4行的间距1.3米,这是设在面向东北一边的前廊过道。建筑遗迹范围内,出土有芦席残片,许多陶片以及人们食后丢弃的大量植物皮壳、动物碎骨等。这座大型干栏式建筑当属公共住宅,室内很可能隔成若干小房间。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以河姆渡发现的为最早。除干栏式建筑外,早期稍后,还出现一种立柱式地面建筑,在柱洞底部垫放木板作为基础,有的则是填塞红烧土块、粘土和碎陶片等,填实加固形成臼状柱础,中间立木柱。

(3)榫卯木构件和企口板:在河姆渡遗址第 2层发现一眼木构浅水井遗迹。这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遗迹,也是迄今发现的采用竖井支护结构的最古老遗存。水井位于一处浅圆坑内,井口方形,边长约2米,井深约1.35米。井内紧靠四壁栽立几十根排桩,内侧用一个榫卯套接而成的水平方框支顶,以防倾倒。排桩上端平放长圆木,构成井口的框架。水井外围是一圈直径约6米呈圆形分布的28根栅栏桩,另在井内发现有平面略呈辐射状的小长圆木和苇席残片等,可见井上还当盖有井亭。

(4)墓葬:在河姆渡第4层的居住区,发现以陶釜、陶罐为葬具的婴儿瓮棺葬2座。第1至3层有20多座墓,均不见墓坑和葬具,仅有1座以木板垫底。成人和婴儿多为单人葬。有3座是两人合葬墓,其中1座是两个儿童。第2和3层内的墓流行单人侧身屈肢葬,个别的是俯身葬,头向东或东北,大多数无随葬品。第1层内的墓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也有个别仰身屈肢葬,头向不一,以西北的居多,普遍有随葬品但并不丰富,最多的两座墓各有6件,一般放置釜、豆,少见生产工具。总的看,不同时期的葬式、头向和随葬品是有所变化的。

文化关系

以河姆渡遗址第 4层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早期遗存,与以罗家角遗址第4层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罗家角类型,年代相当,陶器中的六角形口沿的盘盆类和弧敛口双耳钵等形制接近,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河姆渡文化晚期的前、后阶段,分别与马家浜文化马家浜类型和崧泽文化(见崧泽遗址大体同时。马家浜类型发达的素面腰沿釜(或称宽檐釜),在河姆渡文化晚期前一阶段偶有所见,反之,河姆渡文化晚期数量虽少但富有特征的垂囊式□,在马家浜类型中也有个别发现。河姆渡文化晚期后一阶段,长条石锛、突棱镂孔豆、花瓣形圈足、凿形鼎足等,均与崧泽文化的风格相同。河姆渡文化晚期可能受到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的强烈影响。也有人认为,河姆渡遗址第4层、第3层是新发现的河姆渡文化,第2层、第1层则应分属于马家浜文化马家浜类型和崧泽类型(或单独命名为崧泽文化),并进而提出由河姆渡文化发展为马家浜文化的意见。

河姆渡文化的早、晚期衔接关系及发展去向,有待于在发现更多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对其晚期遗存的性质和归属,需再作进一步的研讨。

福建廊桥的特征

福建廊桥的建筑文化

特色桥屋的结构

我们姑且把廊 桥上部的廊、屋、亭、阁 统称为桥屋。 综观福建廊桥 桥屋的结构、造型和细部做法, 最主要的建筑特色有两个:一是内部构架 和中国其他传统建筑一样,属于木结构体系 ;二是外部造型美观, 屋顶形式因 廊、屋、亭、阁的不同而 变化多样、绚丽多彩 。

以木材成为房屋的主要构架是 中国古建筑最为重要的特点。 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木构架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枋联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这些檩上除排列椽子承载屋面重量外,檩本身还具有联系构架的作用。穿斗式木构架也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福建廊桥的 梁架结构大多 采用抬梁式木构架。用木材做成桥屋有三个优点:一是墙体不承重。古代木构架结构的建筑有些类似现代的框架结构建筑,即用木头做成房屋框架,承重全在梁柱上,围护的墙体可以任意处理。二是木构架的节点之间有若干的伸缩余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地震 等自然灾害 对建筑的危害。三是材料供应比较方便。 福建 山区盛产木材,采用木结构建筑比砖石建筑省工、省时,可以迅速而经济地解决建造廊桥的材料问题。

多变的屋顶形式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之一。桥屋屋顶的式样 与当地 古建筑 做法一样, 有硬山、悬山、 歇山、攒尖等。“硬山”是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悬山”的屋面也是双坡,两侧伸出山墙,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这种形式便于挡雨,在内地山区较多采用。“歇山”是硬山、庑殿式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垂脊下端处折向的戗脊四条。“攒尖”是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常用于亭、阁、塔建筑。通常是一座桥的屋面分成几段,多样方式组合,作高低错落处理。屋顶曲线和屋檐形式也富有变化。我国古建筑常在屋顶转角处进行特殊处理和创造,屋顶微微向上反曲,形成柔和的凹曲面,而屋檐的相交处突然翘得很高,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这种屋檐形式叫“飞檐”。把这种形式运用到廊桥上,使桥屋形成了层层叠叠、飞檐翘角的雄伟气势,显得更加壮观,更有生气和活力。

福建廊桥的 梁架结构 采用榫卯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整体, 多用九檩四柱,五架抬梁式。桥屋正中是一条长廊式通道,两侧有木护栏,沿着栏杆大多设置固定木坐凳。 由栏杆、坐凳连结着柱廊,巧妙地将其使用功能和结构功能结合起来。 为保护桥梁结构和桥面不受太阳暴晒和风雨侵蚀,栏杆外挑出一层风雨檐,桥身的外缘鳞叠铺钉木板(俗称风雨板)。风雨板用油漆漆成红色或其他颜色,这既是廊桥装饰的传统手法,又是防腐处理的重要措施。为了让桥屋内 空气流通 和行人眺望风景,有的廊桥在封闭的风雨板上开出形状各异的小窗,有扇形、六边形、五边形、八边形、心形、桃形等。屋面形式以双坡式居多,燕尾形脊,覆盖青瓦。有的在桥屋中间和两端高架起悬山式或重檐歇山式的楼亭,有的桥屋还建有牌楼式的桥门,斗拱重叠,飞檐翘角,气势不凡。

三、廊桥的形式

福建廊桥的形式主要是从桥的下部结构来区分,大致可分为平梁木廊桥、八字撑木廊桥、木拱廊桥和石拱廊桥四种类型。

1 、平梁木廊桥

平梁木廊桥真正的名称应叫平梁伸臂式木构廊桥。“梁桥”是以桥墩作水平距离承托,然后架梁并平铺桥面的桥。“伸臂式木梁桥”又称悬桥、挑桥、飞桥。为取得较大的木梁跨径,桥工采用圆木或方木纵横相迭,从两岸层层向河心出挑,待两头相距五六米时,再以梁搭接,飞渡陡崖。从桥下看,它是从两岸伸臂至河心相握,所以也称握桥。福建的平梁木廊桥主要分布在闽西、闽北、闽东等地,单跨到多跨不等。建桥多选择粗大的杉木为梁,梁木直接搭建在两岸的块石桥堍或河流中间建起的桥墩上。桥墩用块石或条石叠砌成船形或半船形,以减轻洪水的冲击力。如果跨度较大,为增加桥的承受能力,便在两侧桥堍或桥墩之上用 2-5 行的粗大杉木架构成伸臂。梁上横铺杉木板为桥面,桥屋也是木结构,穿榫连接,不施钉铆。实例有松溪县的五福桥、连城县的云龙桥等。

五福桥是福建境内跨水长度最长的平梁木廊桥,位于松溪县渭田镇渭田村,明永乐九年( 1411 年)始建,明正统、清咸丰、光绪年间均有重修,最近一次重修是在 1983 年,按原貌恢复。该桥长达 108 米,宽 5.2 米, 4 墩 5 孔。桥墩成舟形,条石砌筑,分水尖上雕有鸟首。石墩上杉木纵横并列叠架,层层出跳,横架为梁。桥面用条石、鹅卵石和泥砖铺设,两侧置长凳、栏杆。桥身通体鳞叠木板,每隔一段就开着圆形、桃形、六边形、八边形、扇形瓶形等形状各异的小窗。穿廊杉木 4 排立柱,成 36 开间,抬梁木构架,单檐悬山,小青瓦盖顶。中间桥墩上升起一座四角歇山顶的桥亭,飞檐翘角,雄伟壮观。桥亭两侧分别书写着“众志竟成”和“观濠赛”的大字。该桥的装饰华丽。桥两端都建有牌坊式石砌拱门,拱门上方勒石刻有“五福桥”的竖向牌匾,牌匾两旁是形态逼真的八仙人物泥塑和色彩鲜艳的植物图案。桥门一端的对联为“恍步阿房犹睹何龙波卧,若登霄汉复逢是鹊桥填”,这是取唐杜牧《阿房宫赋》句中之意赞誉此桥,横批“司马题留”;另一端桥门的对联为“安澜成砥柱,利济胜舟舆”,横批“风清坦道”。桥头立有一碑,记载着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在此与清军鏖战的历史,是难得的人文资料。步入桥屋内,游人仿佛置身于五彩缤纷的绘画长廊:漆成枣红色的柱梁与绿色的栏杆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梁枋、斗拱上绘着长方形、菱形、八角形、椭圆形的彩画 700 多幅,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东周列国”、“说岳”等历史故事、“八仙过海”等神话故事,以及山水花鸟画,内容丰富,人物传神,画面清晰。

云龙桥位于连城县罗坊镇下罗村, 1996 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明崇祯七年( 1634 年),清乾隆三十七年( 1772 年)重建, 1984 年再修。天气晴朗时,整座廊桥清晰地倒映在青岩河河水中,雄奇秀丽,正如前人所赞:“云汉月明桥影静,龙潭水澈碧波平”。遇时令变化,常有云雾缭绕于古桥间,桥就像一条腾飞的蛟龙,云龙桥因此得名。桥长 81 米,宽 5 米, 5 墩 6 孔。桥墩呈舟形,用花岗岩条石叠砌,上部用圆杉木分 7 层纵横叠涩出跳,顶端 3 层为梁。桥面铺鹅卵石,上覆桥屋,两侧设木栅栏、坐凳,上下两层木雨篷漆成枣红色。桥廊为抬梁式木构架,杉木立柱每排 4 根,计 108 根,成 26 开间。斗拱雕饰莲花状花卉,廊顶椽板密铺,青瓦覆盖。在廊桥的首、尾两端各竖一座牌楼式桥门,上面悬挂“云龙桥”匾额,斗拱高叠,歇山脊顶,气势不凡。在桥廊中间突起一座飞檐翘角的六角攒尖顶阁楼,第二层为“文昌阁”,第三层称“魁星阁”。顺着狭小的楼梯登楼眺望,周边的青山绿水尽收眼底。魁星阁的旁边又突起一座歇山顶楼亭。桥头的一端连接田野,墩台引道用块石垒砌;另一端紧靠壁立的青石山岩,两条石径依岩筑砌,南道穿过岩体断裂缝“一线天”和洞穴,形成桥头一景。

2 、八字撑木廊桥

八字撑木廊桥是平梁木廊桥的一种变异形式。它没有采用在两侧的桥墩之上用 2-5 行的粗大杉木架构成伸臂,而是用木头做成一个四方型的架子,成角度斜撑在两侧的块石桥墩和粗大杉木横梁之间。它的优点是受力比较合理,增加斜撑后,桥的横梁中加了两个支点,相当于两人抬的担子由四个人来抬,从而增强木廊桥跨中的受力和稳定,可以减少粗大木材的使用量,同时也增长了桥的跨度。这种形式的廊桥适用于粗大木材来源紧俏的地区和跨度、跨数都不太大的溪流,因此采用不是很广泛。 典型的实例有屏南县的?川桥和延平区 的八字桥 。

?川桥 位于屏南县甘棠乡?下村水尾,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年)冬重建, 1992 年重修。该桥长 28.1 米,宽 4.65 米,跨径 14.1 米。桥两端各有一排原木成八字支撑,使桥梁更加稳固。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圆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桥屋建 7 开间 16 柱,悬山顶。两侧置木栏杆、双层雨披。桥中设神龛,祀玄帝公。

八字桥位于 延平区 峡阳镇梅照村,始建于后唐天成年间,至今仍伫立在顺昌至南平必经古道照溪之上。该桥曾被国民党军队焚毁, 1932 年秋由洋口、峡阳商会和 56 师师长刘和鼎捐款重建, 1991 年全面加固重修。桥全长 50 余米,宽 6 米,两端为石砌桥墩,木构跨拱 20 米,属八字撑式木廊桥结构。桥面两侧油漆栏杆,两排板凳平稳,梁柱雕龙画凤,其精巧的工艺令人赞叹。两侧桥头属闽北不多见的四柱三楼牌坊式结构,中间牌楼的斗拱层数竟多达 6 层,四边飞檐翘角,做工精细。桥顶红椽绿瓦,朝沐旭日,暮浴晚霞,熠熠生辉。桥头挂匾“八字桥”三字着力雄浑,出自本地书法家应启贤手迹。

3 、木拱廊桥

在各类廊桥中,木拱廊桥的结构最为特殊。木拱廊桥,也称叠梁式风雨桥,因形似彩虹,又称虹梁式木构廊屋桥。近年来,研究虹桥结构的专家还用“贯木拱桥”、 “编木拱桥”来命名木拱廊桥的下部结构。由于对木拱廊桥外形和作用的理解不同,各地还有不同的叫法。如寿宁称之为“厝桥”,周宁称“虾蛄桥”,松溪称“饭筷桥”。木拱廊桥的结构特殊而又巧妙,不仅在中国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同时被认为是中国在世界桥梁史上的独特创造,而且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如今在我国能保存下来的为数极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存的木拱廊桥只有 100 余座,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两省交界处,即在闽东、闽北的寿宁、屏南、周宁、古田、福安、柘荣、武夷山、浦城、政和、松溪和浙南的庆元、景宁、泰顺、青田一带。从数量上讲,闽多于浙;从保存质量上看,则浙优于闽。

各地对木拱廊桥的称呼有所不同,但其结构基本一致。这种结构不用钉铆,只需要相同规格的杆件,别压穿插,搭接而成。木拱廊桥通常建在河床宽大、水深流急之处,建筑材料多采用经得起风雨侵蚀的杉木。整座桥梁结构全由大小均匀的巨大圆木纵横相置、交叉搭置、互相承托、逐节伸展,形成完整的木撑架式主拱骨架。木拱桥有很好的受压性能,只要拱架两端固定,就能很好地承受向下的荷载。但是由于结构的特殊,桥受到向上的反弹力,就很容易失稳遭到破坏。采用了桥上加盖廊屋的形式,非但不是负担,反而增加了桥身的重量。山洪爆发时,乡民们便从家中抬出一些厚实的家具压在桥面上,也是为了增加木拱廊桥的稳定性。

木拱廊桥这种结构独特的建筑,形似《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汴水虹桥即叠梁式木拱桥,发明于宋代,系由大木组成多节拱骨,交错搭置、纵横相架、互相承托、上受桥面,添设栏杆而成。它们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赵州桥)、福建泉州的万安桥(洛阳桥)、广东潮州的广济桥(湘子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其他三座桥梁至今仍保存于世,汴水虹桥却只留在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中。人们普遍认为,虹桥至明代以后就已经消失了。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文物工作者和桥梁专家在闽浙交界的崇山峻岭中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虹桥式样的木拱桥,才确认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在民间并未失传,而且造桥工艺有了极大的提高。与虹桥相比,木拱廊桥的桥拱技术已从捆绑结构发展为榫卯结构,还增加了造型古朴的桥屋,有的桥屋又发展为精美的楼阁。正因为如此,现存于福建东部和浙江南部的木拱廊桥被桥梁专家誉为“古老概念的现代遗存”,具有“活化石的价值”。实例有屏南县的万安桥和武夷山市的余庆桥。

万安桥又称长桥、龙江公济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 1991 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该桥位于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 , 始建于北宋元佑五年( 1090 年),据史料记载:“长桥宋时建,两溪相接,亘如长虹,叠石为墩,五构亭其上。” 现能证明宋代遗构的是正中桥墩上存有一块嵌入桥墩的石碑,碑文为:“弟子江稹舍钱一十三贯又谷三十四石,结石墩一造,为考妣二亲承此良因,又为合家男女及自身各乞保平安。元佑五年庚午九月谨题。”。 后几毁几建,现存桥为 1932 年重建。传说在这次重建中有一个工匠从拱架上跌落河中而安然无恙,所以更名为万安桥。现桥长 98.2 米,宽 4.7 米,共有 5 墩 6 孔,最大跨度 15.3 米,最小跨度 10.6 米。桥墩前尖后方呈半船形,桥堍、桥墩均用块石砌筑,桥西北有石阶 36 级,东南端有石阶 10 级。桥屋杉木立柱 152 根, 37 开间,双坡单檐悬山顶。桥面用杉木板铺设,两旁设长凳、靠背栏杆,外置挡雨板。该桥跨度大,桥孔多,技术性强,用材量大,仅拱与立柱就使用杉木长材 430 多根,充分体现了古代造桥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清贡生江起蛟颂诗曰:“千寻缟带跨沧州,阳羡桥应莫比幽。月照虹弯飞古渡,水摇鳌背漾神州。汉家墨迹留中砥,秦洞桃花接上流。锦渡浮来香片片,令人遥想武陵游。” 桥上还有 13 幅楹联,盛赞了长桥飞架的景观。

余庆桥位于有“奇秀甲于东南” 之称的武夷山市区南门街。该桥原名福星桥,俗称南门花桥,跨崇阳溪而过,过去是城关通往五夫一带的必经之路,现为城区行人通道。始建于元代,清光绪十五年( 1889 年)里人朱敬熙重建, 1982 年修葺。桥长 79.2 米,宽 6.7 米,有 2 墩 3 孔,孔跨 24 米。桥墩长 10.7 米,宽 3.4 米,用条石整齐干砌,分水尖上雕刻着形象逼真的鸟首。桥拱为木桁架构式。从桥下仰视,可见粗大杉木并排组成多节骨架,从石墩上斜式起架,交错搭置,纵横相架,互相承托,顶排横架为梁,外盖风雨板防护。桥面用石板、鹅卵石铺砌,两侧设木护栏。廊内为抬梁式木构架,共有杉木立柱 104 根,分 26 开间。中间为楼亭,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脊顶置葫芦。两端桥门墙上嵌“余庆桥”名。 1998 年武夷山市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武夷山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余庆桥为实例之一, 1999 年 12 月 1 日获得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 2001 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 、石拱廊桥

石拱廊桥由石平桥演变而成。不仅木拱廊桥出于自身的结构特点需要建造桥屋,连没有防腐要求的石桥,也有不少建了桥屋,从而使它的实用功能得到延伸。石拱廊桥大多建在河床窄小之处或小溪之上,跨度不大,用块石或条石砌筑成拱券状,单孔和多孔不等。有的石拱廊桥先用石头叠砌成船形或半船形的桥墩,再在石墩上砌筑桥拱。桥面上覆木构桥屋。整座桥屋不费寸钉片铁,只靠榫卯连接,衔接严密,结构稳固。石拱廊桥虽然在建桥工艺上不如木拱廊桥高超,但它比木拱廊桥更耐风雨侵袭和洪水冲刷,施工维修也较方便,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分布范围较广。实例有永安市的会清桥和政和县的洞宫花桥。

会清桥位于永安市贡川镇集凤村,横跨沙溪支流。关于桥名的由来,民间流传的说法有两种:一说是该桥位于胡贡溪与沙溪交汇处,因两条溪水一清一浊在此会聚而得名;另一说是桥修建年代处在明末清初、明清交替之时,故以“会清”定名。该桥始建年代不祥,明成化二十一年( 1485 年)重修,清道光二十年( 1840 年)再修。桥长 41 米,宽 6.9 米, 2 墩 3 孔。桥身用丹霞石砌成拱券状,上覆以木构廊屋。桥正面是高大的木牌坊式桥门,上方悬挂着白底黑字“会清桥”匾额。牌坊从桥头攀架而立,斗拱重叠,檐角高翘,这种形式在同类桥梁中较为罕见。廊屋中段突架起歇山式的楼亭,四方翘角的楼亭高于廊屋顶,与两头的桥门牌坊相呼应。桥内廊屋立柱、长凳、梁架、斗拱、檩木由杉木穿榫连接,桥面铺设木板,四周设护栏,桥外侧置雨披。屋梁上留有深深浅浅的墨书,记载着当年的捐款人和建桥工匠的姓名等内容,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廊桥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古朴典雅的廊桥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沧桑而又美丽。作家郭风在散文集《旅踪》里的“贡川镇”中,描述了这座 “具有一种古老民间的、民族的浓重情调,有一种特殊的画意”的“古老的风雨桥”。环顾被岁月风雨浸染呈粉红色的石拱桥身、灰褐色的木构廊屋、飞檐翘角的歇山屋顶,游人不难领悟到其中的“浓重情调”和“特殊的画意”。会清桥 2001 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洞宫花桥也称坂头花桥,位于政和县杨源乡坂头村。该桥始建于明正德六年( 1511 年),创建者为明京城户部主事、里人陈桓。清、民国年间多次按原貌重建, 1982 年修葺。桥长 38 米,宽 8 米,桥下为单孔石拱,拱高 6 米,拱跨 12.2 米。桥面用条石、鹅卵石铺设。桥上建廊屋,为抬梁式木构架,杉木 6 排立柱 80 根,成 13 开间。立柱、木凳、梁架、斗拱、檩木由杉木穿榫连接。廊屋内一侧开敞,设一条通道,用木栅栏分隔,古时专为妇女通行;另一侧密封,有 9 个神龛一溜排开。桥外置雨披。桥头两端为两层楼亭,中间建有三层阁楼。阁楼的第二层为三开间,当中供奉 文昌 君;第三层只有一开间,供奉魁星。阁楼一边书写“文昌阁”,一边书写“人杰地灵”。阁内两侧设走廊,四面轩窗,三重檐歇山顶,层层飞檐翘角,屋脊置有葫芦宝顶。檐角挂有风铃,遇风时叮当作响,既好看又好听。相传当地村民以此来预测晴雨天气,往往西边风铃响为晴天,东边风铃响是雨天。这可能是因为该桥地处峡谷,天气变化导致风向改变的缘故吧。洞宫花桥不但结构独特,造型优美,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在装饰方面也很有特色。一是浓墨重彩,图案精美。桥屋内的藻井、斗拱、板壁布满彩绘山水花鸟画和历史故事,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丹凤朝阳”、“三国演义”、“岳母刺字”等。廊柱有楹联 32 幅,立意深远,笔力苍劲。屋梁上的墨书记载着当年的捐款人姓名。 二是神龛众多。廊屋的一端竖立着该桥创建者陈桓、陈文礼的雕像。此外,还塑有“华光天王”、“福德正神”、“许、马将军”、“观音大士”、“魏、虞真仙”、“林公大王”、“真武大帝”、“通天圣母”等民间传说与崇拜人物的雕像,个个栩栩如生。 第三个特色是在桥拱左右两侧的石缝中埋夹着两把宝剑,剑尖向下指向溪面。相传当时溪中有一条孽龙,经常在此兴妖作怪,危害百姓。建桥时经风水先生指点,在桥拱中埋设了宝剑,孽龙从此销声匿迹,不见踪影。民间还传说宝剑逢涝时能自动伸出,逢旱时则自动缩回。现在剑尖仍露在外面二十几厘米,历数百年而不锈。

四、结语

福建廊桥 所代表的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 那古朴而又典雅的造型、实用而又科学的结构、粗犷但不失细腻的风格,折射出我国先民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和高超技艺,构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使见到它们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流连忘返。

现存的福建廊桥历史最久的可追溯到北宋。它们历尽沧桑,经过历代的重建、重修和维修,得以保存下来,今天正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示着华夏昔日的辉煌。但是却有更多的古廊桥因为洪水和火灾而毁于一旦,因为修建公路、水库 等原因而荡然无存,因为古村落的搬迁、古道的湮灭、使用价值的退化而处于废弃状态,因为拱架圆木或其他建筑构件被盗而残破不堪,有的则被改建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有的自然、古朴和秀丽。总之,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古廊桥无法得到持续的、定期的、全面的保护,历尽伤痛的它们已经或正在老去、逝去。《建瓯县志》曾记载该县“清代厝桥 500 多座,到民国还有 200 多座,今大部已废”。寿宁县现仅存木拱廊桥 19 座,而从 1949 年至 1999 年间,已毁掉木拱廊桥 20 余座。短短 50 年中,已毁木拱廊桥竟然超过现存木拱廊桥的总数!我们只能面对着前人的文字记载和遗存的图画、照片发出深深的叹息。

所幸的是,近年来廊桥特别是木拱廊桥的重要文物价值和科技内涵,正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目前闽浙两省文物部门都已开展廊桥的基础调查工作,而且正在联手推进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但愿随着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对古廊桥价值有了新的认识,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中国廊桥能够得到成功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福建廊桥能够早日走向世界。

参考资料:http://www.langqiao.net/tslq/ShowArticle.asp?ArticleID=836

福建古典家具四面燕尾榫 余姚河姆渡被喻为

民国时期家具有什么特点

民国时期的家具制式品种非常繁多,这也是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交通、经济、科技及人文条件分不开的。此时的家具以红酸枝(红木)、花梨(草花梨,江南也称香红木)为主要原材料,多以生漆覆之。它的优点是:经济实用,稳重大气,雕工讲究,用料实在,品种繁多,可选择性较强。缺点是过于做作,舍简求繁,讲究了视觉的冲击力,忽略了家具的实用舒适性。

在这一时期的家具制式中可分为:苏作红木、广作红木、漳州老工红木、海派红木、甬作红木、京作红木。

苏作红木

是以苏州、无锡、常熟、南通、杭州、南京等为中心的广大江南地区流行和制做的红木家具。其特点是:造型多样,雕刻图案文化气息较浓,制作精致,打磨到位,基本全部擦生漆。主要经典代表品种有博古架、鳄鱼脚大灵芝成堂方台、太师椅、茶几,还有造型较秀美的香几、花架、古朴大气的罗汉床、小巧玲珑的盆景架、雕刻奢华的架子床,等等。

广作红木

是以广东为中心制作加工的红木家具。因其强制开放通商较早,故原材料的涌入比较方便。在文化元素上,又过早的接触西方文化,所以广作红木家具从造型、雕刻图案到家具的高矮,都有挥之不去的西洋符号。用料方面非常奢侈,造型大气,甚至底板,后被,拖枨均为红木。其代表为:8件套、12件套的成堂嵌理石的春秋椅、客厅椅;竹节挂屏;雕刻生动造型夸张的罗汉床;雕工烦琐的花架;镶嵌螺钿的成堂系列等等。广作家具的最明显特征是不用生漆,“素面朝天”。

漳州老工红木

以前的资料书和藏友们都很少提起这一品种红木家具。它是福建、漳州、厦门、泉州及莆田一带的地方工艺。此种家具雕工极为生动形象,讲究的是细微处的雕工刀法,打磨一流,人们很容易把它归为苏作红木。它大多也不用生漆。

海派红木

这一叫法其实才不过数年。以前人们把海派红木都划归于苏作。其实他们从造型上还是有点区别的。上海自形成城市到现在一直接受新鲜事物非常快,各种文化在此融会、共存。体现在家具上,更是琳琅满目。比如海派、日式、欧式、红木家具和中国传统制式家具相互影响,形成了上海特色的海派家具。比较有代表的是:灯笼脚的椅子、床;爪佛堂柜;五斗橱;梳妆台;写字台等使用性较强的红木家具。它们和苏作红木的共同点是都用生漆。

甬作红木

其实这一类家具很好区分。这类家具造型闺秀,其中不乏宁波“红妆”家具制式,如千工床、钱柜、花架、秀椅、梳妆台等,追求工手雕工的细腻生动,间有镶嵌牙、骨。甬作家具也是基本擦生漆。

京作红木

京作红木是苏、广、漳、海、甬的综合体,它有广作的用料奢侈、造型大气,有苏作的讲究工手和结构,有漳州老工的雕工,有用甬作的玲珑,还增添了京城特有的法郎镶嵌和铜饰件镏金、刷金手法。这和当时康乾盛世京城皇家造办处大量召集各地能工巧匠是分不开的。这些能工巧匠有的在京城娶妻生子落户,有的教了很多京城当地学徒。这样的纯手工技能,虽不能大富但温饱足以解决,至晚清民国这些各流派的手工业者,已经不是皇家造办处所独用,而是为更多的商贾、新贵和达官所服务,这就出现了综合体的京作红木家具。

最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大理地处低纬高原,境内有中外闻名的点苍山和高原明珠洱海, 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地方性气候,冬暖如夏,空气清新,风花雪月,四季如春。这里年平均气温15.1℃,素有“东方瑞士”之称,国际最佳疗养温度18.7-20.6℃, 而大理就有126天的温度如此,大理霜期极短,全年无霜期长达229天,为各类花草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四季鲜花常开,芳香迷人。下关素有“风城”之称,年平均风速4.1米/秒,良好的通风条件,净化了环境,挣化了空气,因此人们把大理的风视为一宝。大理古城素有“花都”之称,温和的气候使各种花卉四季常开,在这里各地引种的奇花异草汇集成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玉洱银沧之间,自然风光绮丽多姿,苍山如屏,洱海如镜,蝴蝶泉深幽,兼有“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保存着古朴而浓郁的白族风情。到大理你可以了解白族的生活习俗,可以品尝别具一格的白族风味食品,可以选购到称心如意的白族民间工艺品,还可以参加传统的大理白族三月街节日庆典活动。 古城大理吸引了来自国外的自助旅游者,在城内护国路内形成了一条有名的“洋人街”。陶醉于白族古朴的民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他们甚至会在大理长期居留。 ——云南大理苍山洱海旅游风景区 苍山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古今旅游者所向往的地方。明代著名文人杨升庵描绘它“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 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还有一处遐迩闻名的游览胜地--蝴蝶泉。蝴蝶泉的出名与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的描述有关。他写道:“泉上大树,当4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还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颠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确也有这样的时候,来此聚会的彩蝶多得难以数计,色泽绚丽,如霞如锦。前些年,蝴蝶数目减少,据有关方面考察,主要原因一是当地气候转向干燥,导致蝴蝶迁徙,二是农村大量使用杀虫药物,误伤不少蝴蝶幼虫。不过,最近两三年来,随着生态平衡的逐渐恢复,加之人们有意识地对蝴蝶采取保护措施,每年聚会的蝴蝶已与日俱增。 ——云南大理洋人街旅游风景区 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护国路”,意为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护国路东西走向,长1000米,宽7米,青石板铺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爱,复兴等主要街道。 之后,为了适应开放旅游的需要,把大理古城定为开放旅游的主要景点,红山茶宾馆定为涉外宾馆,红山茶宾馆在古城护国路西段,由此,护国路便成为外国游客在大理的集散地。中西风味店,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画廊各行各业随之兴起,铺面林立两侧,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成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 如今大理古城护国路的名字在外国有些图纸上,早已真称为“洋人街”了。可见大理洋人街已驰名世界,成为外国友人向往的地方和他们旅居大理的温馨家园。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旅游风景区 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入之一。 ——云南大理古城旅游风景区 古城大理(现大理城)简称榆城,是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位于南诏和大理国都城遗址的东部,始建于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历代屡经修建。 如果说,州府大理市给人以繁盛喧闹的感觉,那么大理城则是古朴而幽静,城内流淌着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户户养花植树,花果并茂。那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是游人憩息佳所,改革开放后私人开设的法国等风味小吃餐馆也是外宾喜爱光临之处。传统的大理石工艺品,摆满街道两侧,任其观赏选购。 ——云南大理蝴蝶泉旅游风景区 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苍山云弄峰下。由于长期的山水冲刷,砂石成片,山坡上树木稀少。但当你缓步上坡,行约半里,却见一片绿荫耀眼。走过古朴的石坊,迎面有一块高约3米的大理石碑挺立,碑呈棱形,正面右侧有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左例刻郭老咏蝴蝶泉诗的手迹;碑的背面,书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记。沿林荫小道曲折前行约三四十米,只见古树林立,浓荫蔽天,一方清泉嵌于其间,底铺青石,泉水明澈,常有人掷金属钱币于池中,观其缓缓旋落,阳光从树顶筛下,池底银光闪烁,倍感泉水清例。 泉池周围有大理石栏板,泉边一株高大古树横跨泉上,此树因花形似蝶,因此人们称为“蝴蝶树”。每当夏季来临,“蝴蝶树”开花,苍洱之间的蝴蝶成群来此聚汇,翻飞起舞,热闹非常。最奇的是万千彩蝶交尾相衔,倒挂横于泉止的蝴蝶树上,形成无数蝶串,垂至水面,五彩缤纷,蔚为壮观。最盛之期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所以农历四月十五日被定为“蝴蝶会”。 ——云南大理喜洲白族民居旅游风景区 喜洲位于大理古城北16公里,是滇西、大理一带的著名乡镇,喜洲民居代表了大理市白族民居的风格。 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表瓦人字大层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

三星堆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三星堆遗址

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 、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罍、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祭祀坑的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

三星堆:千古未解之谜

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从本月起,四川省考古人员对三星堆遗址500平方米范围内的20个探方实施发掘,预计明年3月结束。此次发掘,将提供更为翔实的资料,成为下个世纪大规模研究的前奏。

未解之谜一:文明起源何方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

未解之谜二:消失的古都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水患说。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洪水肆虐的结果。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战争说。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迁徙说。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那么,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未解之谜三:神秘的器具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张继忠认为,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

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有人说这些海贝用做交易,是四川最早的外汇,而有的人则说这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还有60多根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著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海外投资”,不可思议。

未解之谜四:文字或图画

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世界最早的金杖。其权杖之说早已被学术界认同,但所刻的鱼、箭头等图案却引起了一场风波。

一个民族必备的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备,只缺文字。学者们对此的争论已有些历史,《蜀王本纪》认为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华阳国志》则说蜀人“多斑彩文章”。

至于金杖上的图案是图是文,仁智各见。有的已在试图破译,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刻画的符号基本上单个存在,不能表达语言。不过如果能解读这些图案,必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问号,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未解之谜五:何时能揭密

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是长达7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现在正紧张进行的发掘工作是第13次大规模发掘。

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告诉记者,本次发掘集中在古城中心位置,将极有可能发现古蜀国的宫殿。目前,已发掘出了涉及数十个朝代的碎陶片。12月17日,中央电视台将现场直播发掘工作,考古学家们笑着说:“17日,17日就都知道了。”

结果如何,目前还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三星堆的神秘面纱不会就这么轻易被揭开,在12平方公里的文化重点保护范围内,已发掘的仅有7000平方米。余秋雨看过三星堆后说:“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中国文化记录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的历史学价值:

发现三星堆遗址对历史学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各点:

令人重新认识巴蜀文化。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有观点认为三星堆代表了古羌人彝人文化。

三星堆遗址的主要特点

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是古代蜀国的都城之一,70多年来,那里一直是考古工作者探索古蜀文化的重要目标。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蜀国珍贵文物面世,顿时轰动中国,震惊了世界。据学者研究,两个大型祭祀坑内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古蜀国王室的宗庙重器,可能是遭遇改朝换代,新王朝将前代王室的宗庙重器全部焚毁,在举行祭祀仪式后而埋入坑中的。

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铜器。其中,一号坑出土青铜器的种类有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跪坐人像、龙形饰、龙柱形器、虎形器、戈、环、戚形方孔璧、龙虎尊、羊尊、瓿、器盖、盘等。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型青铜立人像、跪坐人像、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兽面、神坛、神树、太阳形器、眼形器、眼泡、铜铃、铜挂饰、铜戈、铜戚形方孔璧、鸟、蛇、鸡、怪兽、水牛头、鹿、鲶鱼等。

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是三星堆青铜器重要特点。二号祭祀坑中出土的立人像高达2.62米,重180多公斤,人像头戴兽面形高冠,身着衣服三层,最外层衣服近似“燕尾服”,两臂平抬,两手呈持物献祭状(图31)。这样高大的青铜铸像在商代青铜文明中是独一无二的。同坑出土的大型兽面具宽138厘米,重80多公斤,造型极度夸张,方形的脸看起来似人非人,似兽非兽,角尺形的大耳高耸,长长的眼球向外凸出,其面容十分狰狞、怪诞,可谓青铜艺术中的极品。青铜神树高384厘米,树上九枝,枝上立鸟栖息,枝下硕果勾垂,树杆旁有一龙援树而下,十分生动、神秘,它把有关古代扶桑神话形象具体地反映出来了。

三星堆青铜器以大量的人物、禽、兽、虫蛇、植物造型为其特征。青铜的人头像、人面像和人面具代表被祭祀的祖先神灵;青铜的立人像和跪坐人像则代表祭祀祈祷者和主持祭祀的人;眼睛向前凸出的青铜兽面具和扁平的青铜兽面等可能是蜀人崇拜的自然神只;以仿植物为造型特点的青铜神树,则反映了蜀人植物崇拜的宗教意识。以祖先崇拜和动、植物等自然神灵崇拜为主体的宗教观念,这是早期蜀人最主要的精神世界。?

两坑出土的这些青铜器,除青铜容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化风格外,其余的器物种类和造型都具有极为强烈的本地特征,它们的出土,首次向世人展示商代中晚期蜀国青铜文明的高度发达和独具一格的面貌。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表现人“眼睛”的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这些文物本身珍贵、奇特,如一件大面具,眼球极度夸张,瞳孔部分呈圆柱状向前突出,长达16.5厘米。又如此件突目铜面具,双目突出的圆柱长9厘米。此外,还有数十对“眼形铜饰件”,包括菱形、勾云形、圆泡形等十多种形式,周边均有榫孔,可以组装或单独悬挂、举奉,表现了对眼睛特有的重视。

古蜀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刻画眼睛?铜面具眼睛瞳孔部分为什么要作圆柱状呢?原来,这与古蜀人崇拜祖先有关。前面提到,《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其墓葬称为“纵目人冢”。据学者研究,所谓“纵目”,即是指这种铜面具眼睛上凸起的圆柱,三星堆出土的突目铜面具等,正是古代蜀王蚕丛的神像。

据史书记载,蜀王蚕丛原来居住于四川西北岷山上游的汶山郡。而这一地方“有碱石,煎之得盐。土地刚卤,不宜五谷。”直到近代,此地仍是严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区。我们知道,甲亢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眼睛凸出。因此,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而他的后人在塑造蚕丛神像时,抓住了这一特点并进一步 “神化”,这就是蜀王蚕丛神像被刻画成“纵目”的原因。

漳州的孔子庙有什么历史?

福建漳州平和九峰原来的确有孔子庙,据说是仿山东曲阜孔府建造的。可惜这里的孔子庙在近现代历史上屡遭严重破坏。

孔子庙旧址已是一所高级中学,在校园内还可看见原来的孔子庙址上仅存的两座完整性较好建筑,石雕石刻的利用情况和二堆堆存起来的石雕石刻等遗留物。

http://www.baike.com/wiki/漳州文庙

漳州文庙

开放分类:国家地理城市城镇文化

漳州文庙位于市区修文西路,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也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 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孔子后裔避兵入漳,居住于此,其子孙世代相传住于庙内直至明正德年间

编辑摘要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名:漳州文庙 别称:漳州文庙

所属地区:中国 福建 下辖地区:漳州市

建立时间:宋庆历四年(1044年)。 面积:15000平方

地理位置:位于漳州市区修文西路,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也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 友好城市:泉州市

著名景点:棂星门、戟门、东西两庑、大成殿 电话区码:0596

邮编区码:363000

目录

[隐藏 ]

1 简介

2 历史

3 规模

4 结构

5 装修

6 历史记载

7 建筑艺术

8 景点

9 意义

10 门票价格

漳州文庙 - 简介

漳州文庙

漳州文庙位于市区修文西路,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也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文庙 - 历史

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 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孔子后裔避兵入漳,居住于此,其子孙世代相传住于庙内直至明正德年间。

漳州文庙 - 规模

漳州文庙现存占地面积15000平方,建筑面积2600平方,,有仪门、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等。[1]

漳州文庙 - 结构

漳州文庙坐北朝南,现有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原有古代建筑物,如明伦堂、泮池、棂星门等已毁,现大门以内中轴线上依次为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等。戟门面阔九间,进深二间。东西两庑面阔各八间,进深各二间。

大成殿为明代木结构建筑,建于石台座上,面阔五间、进深六间(前一间为廊),重檐歇山顶。其中:构架前檐六根廊柱为浮雕石蟠龙柱,鼓型石柱础。其檐柱及金柱皆为花岗石圆柱,覆盆式柱础。前廊东西梢间及后檐均用三步梁承托下檐屋面,前后老檐柱与金柱间施三步廊,内金柱间置七架梁,天花板上草架均为穿斗式。两山金柱、脊中柱柱脚均落在上檐东西面柱头科齐心斗上,柱两侧开榫与柱头枋相连,继承早期“插柱造”做法。

斗拱各柱头科、平身科均承袭早期特征。前后老檐柱、内金柱、次间脊中柱均施柱头科。明次间前后上檐各施平身科二攒,老檐角柱与山面金柱间分别施平身科二攒,山面金柱与中柱间各施平身科一攒。外檐平身科(按宋法式)为五铺作出单杪下昂(耍头作下昂状),里转五铺作出单杪偷心造。殿内平身科为五铺作出单杪单上昂偷心造(耍头作上昂状)。 屋面 椽条上铺望砖,筒瓦、板瓦、正脊、垂脊、围脊、饯脊为砖瓦混砌,石灰砂浆面层,各脊侧面雕塑花鸟、卷草等装饰,正脊两端为燕尾状。

漳州文庙 - 装修

殿正面老檐柱之间置隔扇门,明间六扇,次间、梢间各四扇,隔心近似“一马三箭”做法,后檐墙明间设实榻门,东西次、梢间各开方窗

墙体、地面 墙裙为条石砌筑,上部墙体为砖砌,墙抹白灰砂浆,外面刷土朱色,内刷白色。殿内地面斜铺密缝红方砖。前廊地面铺密缝六角红地砖。月台及四周台明铺石板条。月台栏杆在2000年维修时依闽南明代石栏杆设置而恢复原状。

彩绘、油饰明间脊桁、天花板及额枋、木雕构件、露明椽条均有彩绘。其他木构架及斗拱、桁条、外檐装修均为土朱色油饰。1999年10月,中国文物研究所专家对大成殿彩绘进行非油饰性的科学加固。

大成殿建筑结构特殊,梁架承袭旧制,较完整地保留了闽南古代木结构建筑特点,并融入北方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研究我国东南沿海古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2000年对大成殿的维修,严格按照古建筑修缮原则,采用抽梁换柱法,梁柱蚁蛀蚀空或外部糟朽均采取填心、包心法进行维修,达到 “修旧如旧”,是一座健康、整洁,保持着高龄状态的古建筑。2001年5月,漳州文庙大成殿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文庙 - 历史记载

志书记载: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按宋代制度,孔庙与官学(亦称学宫)并建一处,这个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宋政和二年(1112)文庙与官学移于州左。后因漳州历年科举中式锐减,绍兴九年(1139),知州李弥逊应诸生之请复故址。

当时建置有棂星门、仪门、戟门、大成殿、东西两庑、泮池和讲堂、十斋等。十一年(1141)建成。次年即有颜师鲁等5人登进士第。在封建时代,出于忠君尊孔和科举取士的需要,官员对文庙和学宫都给予充分的重视。如宋绍熙元年(1190),朱熹知漳州事,“每旬之二日必领官属下州学,视诸生,讲小学,为正其义”,在州学创宾贤斋,延请郡士黄樵仲、施允焘、石洪庆、李唐咨、林易简、陈淳、杨士训及永嘉徐寓等八人于学;又创受成斋以教养武生。他奏乞褒录,为直言忤秦桧而被贬死容州的漳浦高登立祠于学宫。议定以太学之制扩大斋舍规模,因离任未果。以后又于宋嘉定十六年(1223)知州郑(左日右方)和元代延(左衣右右)三年(1316),总管张泉逸、教授高元子再次重修,建置有大成殿、两庑、戟门、棂星门、杏坛、明伦堂、书楼以及泮池等。元天历二年(1329),达鲁花赤纳儿占伯重修。明成化十五年(1479)漳城洪灾,文庙倾坏,十八年(1482)知府姜谅更新之。同时,请同年进士李东阳(弘治八年任文渊阁大学士)撰写《漳州府进士题名录》。隆庆四年(1570),飓风坏屋瓦,知府罗青霄重修。清乾隆八年(1743),巡道王廷诤、知府张廷球、周岱重修。据现存石刻碑记所及,尚有明正统十年(1445)陈祚,明成化三年(1467),明崇祯八年(1635)曹荃,清康熙五年(1666)郑燠,民国十四年(1925)张毅,民国二十五年(1936)蒋鼎文等六次重修。明清以来还有多次对明伦堂、大成殿以及丽藻池、两庑等处的修建。据清光绪《漳州府志》卷首府学图,文庙仍依宋制“左庙右学”。文庙前道路的左右建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牌坊、大门左边立有一石碑,镌刻:“文武官员到此下马”字样。进内就是棂星门、戟门、东西两庑、大成殿。右边府学部分建有训导署、启圣祠、明伦堂、教谕署、名宦祠、乡贤祠、土地祠、闵公祠、泮池、游圣之门以及学舍;府学大门内,悬挂“海滨邹鲁”匾额的应为经阁。

民国期间,文庙被占为军队营房,也曾做为警察局。1949年以后改成小学校舍。1988年列为漳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市政府对戟门、两庑进行维修。199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维修设计方案,市政府聘请中国文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为指导,历时一年完成对大成殿的维修,

漳州文庙 - 建筑艺术

漳州,中国东南沿海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千四百年的岁月积淀让这座古城涵养了博大的胸怀,宗教、建筑、艺术等各种文化在这块土地得到了深远的发展。

唐垂拱二年(西元686年)陈元光开漳建府,此后传统文化在漳州得到了繁盛;近代以来受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文化也在漳州留下了烙印。在这个中西文化交相辉映的宝地,宗教艺术成为了民俗文化中的一大亮点。

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儒学并不是一个西方意义的宗教,但儒学仍是一个汉语语境与汉文化体系下的宗教。儒家学说作为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的正统思想,在漳州自然也是扎根很深的。其建筑中最有价值的便是地处修文西路的漳州文庙。

漳州文庙历史悠久且意义重大,始建于宋庆历四年(西元1044年),儒学大家朱熹曾在此讲学,民族英雄郑成功也曾在此祭孔。南宋建炎年间(西元1127至1130年),孔子裔孙孔任率家人避兵入漳,相传子孙世代皆居住于文庙直至明代。

漳州文庙坐北朝南,有着典型的儒学思想。早在原始时期,中华先民为了采光与避寒,就按坐北朝南的方向建筑房屋。尔后的风水学、伦理学也一致认为,坐北朝南乃是建筑的正统。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坐北朝南容易让人产生认同感与崇拜心理,深深加大了宗教建筑的威严。

门前左右两方分别立着刻有“道观古今”“德配天地”的木质牌坊,气势宏伟地守护着漳州文庙的神圣与庄严。木质牌坊的古朴,散发着儒家学说的亲民气息;宏伟高大的牌坊,让民众心生敬仰。像世界闻名的南京夫子庙等许多文庙一样,漳州文庙也有着同样字样的一对牌坊,可见其在建筑上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文庙建筑主体大成殿具有保留了早期闽南建筑特征,同时也融入了北方风格,营造法式特征十分明显。兼容并包的理念让文庙呈现出艺术上的多元与交融。殿内保存着大量宋、明遗迹,整个建筑袭旧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闽南建筑著名的红砖红瓦,也让文庙吐露着十足的本土气息。

大成殿伫立的孔子雕像,仁爱的神情充满了儒学关怀。“仁”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也是一个哲学范畴,意即人与人之间应该构建的一种和谐关系。前来文庙祭孔的民众,多半也是怀着这种儒学的人文关怀而来。雕像与建筑的完美契合,让文庙多增了一份艺术韵味。

宗教以艺术的方式隐含地渗透在建筑之中,让民众不自觉地融入到相应的宗教体系,这便是漳州文庙建筑艺术的成功之处。

漳州文庙 - 景点

2001年元旦对游人开放。漳州文庙历经900年沧桑,屡废屡兴,见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漳州大地上源远流长,成为漳州这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建筑。

漳州文庙 - 意义

漳州文庙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历史文物价值,是漳州文化发展史重要的实证物。大成殿内部结构和细部装饰据专家考评均为宋代遗物,是研究宋代文庙建筑的珍贵实例,反映了当时闽南一带较高的石雕刻技术和建筑技术水平。

漳州文庙 - 门票价格

免门票。

闽南古民居建筑特色和闽南传统习俗

  闽南民居特色:

  明、清古民居建筑沿袭中原汉族古民居建筑的风格特征:其一,沿袭北方汉族四合院住宅布局,左右均齐配置;其二,屋顶人斜面皆成凹曲线,两端为燕尾脊;其三,木、砖、石等建筑构件装修装饰花样繁多;其四,建筑着色配以五行而为五色;其五,建筑用材以木材与砖石混合为主。而由于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在建筑材料、建筑形式上也兼容海外的建筑特色。但是,即使是现代私人别墅仍然具有传统古民居的建筑风格特征。典型传统民居为“皇宫式”大厝,这种“皇宫式”大厝民居建筑特征与古代由中原南迁的族姓大多是官宦人家有直接关系。“皇宫式”大厝建筑布局特点是轴线对称,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均齐配置。这种建筑布局特点至少从秦朝起就一直沿袭下来。如秦代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三月之久的阿房宫就已经有这样的建筑布局特点。“皇宫式”大厝一般为四柱三开间或六柱五开间。大厝诸房必然左右均齐配置,厅堂、天井、房间必然由走廊连通一体,体现中华民族的对称、连络的审美意识、形成以厅堂为主轴,以天井为中心的建筑格局。

  “皇宫式”大厝为封闭式建筑。大厝前一般铺设宽敞的石埕。大厝的墀头大门门位凹入,有的两侧有小边门。入门处有下厅,左右建两间下房。下厅止步衔接天井,天井两侧有走廊并建有厢房。走过天井踏上石阶及廊沿石即到主屋正厝,中为厅堂,厅堂左右各有大房,其后有小后厅及两侧的后房,这部分是主人的起居住房。厅堂和大房前走廊铺设巨大的廊沿石,两侧辟有两个小边门,可通厝外或护厝。规模完整的“皇宫式”大厝出后厅复有天井,两侧有走廊和厢房,后面建有一排平屋作厨房、杂间。主屋正厝两边建有护厝。正厝边门有廊道通护厝中间小厅,其余房间亦为住房。护厝房间前仍有走廊,有的并辟有小天井。这样,就形成了“皇宫式”大厝左右均齐配置,而又浑然贯通的建筑特征。“皇宫式”大厝屋顶为悬山式曲线燕尾脊,屋面顶铺红瓦,间以瓦简压,檐口挂滴水、瓦当。下房、厢房、护厝的屋顶较低,为硬山式屋顶或马头式山墙。这种屋顶斜面成凹曲线,屋脊两端高高翘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曲红审美意识。而且主屋屋顶较倾斜,厢房、下房屋顶较低且缓倾斜,于是大厝屋顶的轮廓就成三段折曲线,即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段脊和高低檐,重叠向两边翘起的态势,使整座建筑更具有美感。据史籍所载,屋顶成凹曲线自秦代就形成了,而闽南古民居保存了这传统建筑的特征。

  “ 皇宫式”大厝大都为穿斗式木构架、柱、梁、枋、檀、椽等木质构件皆用榫卯铰接成为框架式结构,以承载屋顶。墙体反而不甚承重而仅起阻隔作用。如大厅与大房的隔墙,有的用芦苇或竹片编轵而成,外面再涂上灰泥即成墙体。有些厅房隔墙则纯用木材构成。这种墙体由于轻薄,具有抗震力。而闽南沿海一带因明末清初禁海迁界,民居被夷为废墟,故清代的古民居有不少外墙体为“出砖入石”墙,即利用废墟里的旧砖瓦、石、砖混砌成的墙体。这反而成为蕴涵历史文化的一种建筑特色。

  “皇宫式”大厝的木、砖、石构件装修样式在明、清初时较为简朴,用材也较大,如衙口施琅府第的梁柱,池店李五故居的廊沿石等。至晚清及民国,木、砖、石构件越来越讲究精雕细琢,样式富有变化。作为宅门的廊檐,明代少有雕饰,晚清发来,檐桁、月梁均予雕刻。厅堂斗拱、雀替、驼峰等木质构件亦雕刻有花卉、动物、人物等形象,横枋上楣额则装饰各种拼木图案。挑檐支承的垂简木则有圆雕花蓝或倒吊莲花等造型。凹斗式大门门额嵌有主人姓氏郡望的石雕匾额,并装饰石雕“伍员目”。曲墙装贴细磨石板或花砖,以花鸟、动物或人物故事组雕装饰。

  厅堂上有木制格扇门,格扇分格芯和裙板两部分,均有作各种图案木装饰,尤以花鸟木雕透镂窗最为精致。诸 房间均有木制窗棂,样式有格扇窗、支摘窗、栏杆窗、槛窗,均有木雕图案。主房正厝有“光厅暗房”的特点,大房、后房天窗小,向外窗位高且小。向厝外的窗棂一般用石雕栏杆装饰。

  大厝外面墙体裙采用细磨条石装砌,而门墙墙裙则有浮雕、线雕透雕等,图案有花鸟、人物及名人诗文题赠等。墙裙上不当之处还往往配以砖雕装饰。大厝大门有的配置一对门枕石,有抱鼓石、上马石式样,并加以雕饰。木柱石础有砧、盆、鼓、瓶等式样,明代一般无雕饰,清代以来则加以花样雕饰。

  “皇宫式”大厝室内地面铺设正方形红色地板砖。厅前走廊边沿铺设大规格的条石。天井亦铺设条石,并修设排泄污水的地下涵洞,有的还放养乌龟于涵洞之中,使其保持通畅。宋、明代对民居建筑着色绘彩有严格规范,清代以来民居建筑开始有着绘彩。由于我国自古有阴阳五行之说,因此着色亦配以五行而为五色,即青、赤、黄、白、黑。闽南“皇宫式”大厝一般以青、赤着色绘彩。如梁柱门窗漆以朱红色,墙裙石材喜用“青草石”(绿辉岩),外墙体饰以红砖,屋顶饰以红瓦。

  “皇宫式”大厝以木料和砖、石混合为主体结构。木质构件多为杉木,砖瓦选取本地红土绕制的产品,石材为各种花岗岩。建筑结构上体现了木、砖、石混用的楣式和拱式兼容的构造特色。

  中国自古就有祭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的风俗,即自然物崇拜。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也有些相关的 习俗。建宅,俗称“起大厝”之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地择向。一般民宅忌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大都采用兼字。晋江古民居一般坐东北向西南,为“艮坤丑未”方位,这和闽南一带夏秋常刮东南季风有关系。“起大厝”一般依山势,即顺灵脉。这些都是很有科学性的。但亦有地点方位确定,还要根据岁次“年利”来确定方位及建设时间的。施工之始要 “动土”,祭“土地公”,即用铁锥自东向西沿宅基四周挖一圈,并在宅基的厅中位置设“土地公”灵位,上书“福德正神”。在施工过程中,每逢农历初二、十六都要犒祭“土地公”。一般厝宅的东边留水沟,西边留狗洞。谓之“东龙西虎”。

  新建的大厝,一般习惯在天井的廊檐下悬挂“天地灯”,每年更新一次。此即是自古沿袭的对于天地的崇拜。在厨房灶壁一般设置小神龛。贴有灶君图像,并以红纸书上“灶君司令”,按规定时间祭祀。 一般民宅不绘“门神”,但民间有贴神符护厝宅的习俗,还有在门顶上悬挂“八卦图”以御凶辟邪的习俗。在一些三岔路口的墙壁上,还嵌有“石敢当”石碑。“石敢当”最早出自西汉《急就章》: “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最著名为“泰山石敢当”。民众信其能镇鬼怪,消灾祸。此外,还有忌厝宅门窗相对向的习俗,要建照墙堵隔。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闽南民居出现了融合海外建筑风格的华侨民居建筑,但仍然保留浓郁的民族特色。及至六、七十年代,闽南民居涌出了大量结构单一的石头房屋。一方面反映历经劫难的闽南乡村资源的枯竭,经济的衰败,一方面也反映民族传统文化的失落。闽南古民居建筑是中华民族文明结晶之一,其严谨、精致、实用、美观,即使在现代化别墅面前,也毫无一点点逊色。

  闽南古民居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和闽南地域的历史文化特色,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文化资源。闽南晋江古民居建筑与中国汉民族古民居建筑杰出范例的山西晋中平遥古民居和被誉为中国南方建筑的典型精作的广州陈氏书院相比较,有其共同建筑特征,即均为布局严谨的四合院形式,具有中轴明显,左右对称,主次有序特点的封闭型建筑,在木、砖、石建筑构件上均有着精美花纹图案雕饰。但也有其不同的特点,与平遥古民居比较,平遥古民居墙砖、地砖、瓦盖均为青灰色,屋顶没有两端翘起的燕尾脊,没有红砖、绿瓦、白石建筑构件,不如闽南晋江古民居瑰丽多彩。与广州陈氏书院比较,陈氏书院屋顶斜面没有凹曲线美感,石雕略逊于闽南古民居,而木雕则胜之。闽南古民居建筑还有其突出特点,即于大门门额嵌有镌刻主人姓氏郡望堂号的石匾。

  目前,许多从事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的学者认为传统古民居建筑是一个远未被现代人充分认识的智慧宝库。古民居建筑涵盖着科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项内容,突出了古人在兼顾地理环境、经济利益和文化传统三方面需求的高度智慧。我们保护、研究这些建筑遗存,应该在文化、经济等方面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双重意义。中国的古代建筑是中国人文精神和生命血脉的一部分,古民居建筑蕴含着成熟的审美观,凝聚着世代传承的亲情,承载着浓厚的人气。以前地方史缺少这方面的记载,而目前由于自然的淘沙和人为的破坏,这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亦即将趋于消失。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闽南传统婚礼习俗

  一、前期准备:

  ①讲聘金:男方须同媒人同往女家,与其家人商谈聘金数量。通常取偶数。

  ②谈聘礼:种类,名称、数量、搭配比例,都是计较的内容,女家大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姿态,男家则需多方考虑,因为这是个大负担。

  ③订日期:双方都得按男女双方的“八字”请人测算,择定无伤双方的良辰吉日,男方将聘金,聘礼热热闹闹地送至女方家。

  二、落实聘礼

  ①礼饼:俗称“大饼酪花”。“大饼”即特制碗口大马蹄酥,两个一包,红纸包囊,动辄成百上千包。“酪花”即油炸的中空糯米条,外裹糖浆粘上“米香”(爆米花)。“四色饼”即各种包装成封小馅饼,按“大饼”数量,搭配上相应的“酪花”“四色饼”。

  ②礼糖:大糖——压制成中空状的糖块,小巧——实心的小块糖。“大糖小巧”均压出龙凤或喜字图案,或“百年好合”等吉祥于,按比例搭配。

  ③全猪全羊或猪腿。女方收下猪羊肉,脚却需退还男家,俗话说:“肉给人吃,骨不给人啃,”否则,便是“目俗”,即对男家不敬。

  ④面线:寓长寿之意,即对新人幸福长寿的祝福。

  ⑤冰糖:冬瓜糖,桔饼柿果(柿饼),生花(糖生花)蜜枣,即“吃甜甜生后生,”寄寓吉祥,早得贵子之意。

  ⑥瓮酒、活鸡活鸭,寓寄平安长久,和谐安分,女方留下酒、退回鸡鸭。

  ⑦龙凤大红烛、礼炮、礼香,龙凤烛供女子嫁前举行“上头”(冠礼)仪式用。

  ⑧首饰、手环、戒指、项链、金银钗等珠宝:女子嫁前佩戴,以祈富贵,生活富足,亦含驱邪之意。

  ⑨盘头衫仔:女子结婚时穿的新衣裳、绣花鞋、四季外装、一般四套、八套、或更多、多取偶数,红色为主。

  ⑩将南方婚书交付女方。

  三、女家回礼:

  ①收大部分礼饼礼糖,退回小部分,俗称“压箱底”。

  ②收下猪羊肉、退回猪脚

  ③回赠女婿一套结婚礼服,衣服鞋袜,文房四宝及其他礼品,希望女婿知书达礼,出人头地。

  ④填写女方婚书,交付媒人送往男方家,即起结婚证书的作用。至此是缘定终身,婚事宣告成功

  崇拜灶神,是地处东南海隅的闽南地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农历腊月二十三(有的是二十四)就是民间祭灶神的日子。

白水洋的资料

白水洋一般是指位于福建屏南的景区。是福建的八大景区之一。 白水洋景区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因其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而被誉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