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艾琳格瑞家具

世界上最著名的五位家具设计大师是谁?

1.世界家具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20世纪最著名的)勒·柯布西耶于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小镇 Chaux-des-Fonds,查尔斯·爱德华·珍妮特是他出生时的姓名。

1920年,在他还是一名艺术家的初期,他就意识到自己的一生即将从事建筑而非严肃的艺术,因此,他更名为勒·柯布西耶。

尽管他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但柯布西耶受到过很多专家的影响。

最初影响他的是著名的 建筑大师 奥古斯特·贝瑞(Auguste Perret),并教会他如何使用钢筋混泥土。

2.陈增弼: 中国家具和室内设计大师陈增弼,是老冯非常崇拜的一位中国家具和室内设计大师。

在老冯的记忆中,陈教授是典型的中国大知识分子。

“儒雅”、“博学”、“严谨”、“和蔼”,这些词用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陈教授是我认识的知名专家中知识最渊博的一个人,也是最谦虚、和蔼的一个人。

3.世界家具设计大师--艾琳.格瑞艾琳·格瑞(Eileen Gray,1879-1976)作为20世纪的一位先驱建筑师,对现代家具设计贡献非常突出,格瑞生于爱尔兰一个富足而又充满艺术气氛的家庭,幼年即表现出强烈个性和和对自己喜欢事情的顽强执着精神。

格瑞19岁时进入当地的艺术学校学习绘画,4年后随全家移居巴黎,继续学习绘画。

在巴黎格瑞很快对漆艺发生浓厚的兴趣,在几位著名的漆艺家的指导下,尤其是一位日报旅法的漆艺家的高超技艺对她影响都很大,格瑞很快就掌握了漆艺基本技法,随后成为第一代现代漆艺著名大师之一.4.世界家具设计大师-阿尔托阿尔托于1898年2月3日生于芬兰的库奥尔塔内小镇(Kuortane),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

1923年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

大约在1924年,他为学校设计了几家咖啡馆和学生中心,并为学生设计成套的寝室家具,主要运用“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

同年,他与设计师阿诺.玛赛奥(Aino Marsio)结婚,共同进行长达5年的木材弯曲实验,而这项研究导致了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30年代革命性设计的产生。

5.世界家具设计大师-奥古斯特·贝瑞(Auguste Perret)对勒·柯布西耶影响很大的一个家具设计大师.

现在国内外著名的家具设计师有哪些

汉斯 魏格纳(Hans j.wegner) 芬·居尔(Finn Juhl )阿诺·雅克比松(Arne Jacobsen)爱尔兰 艾琳·格瑞(Eileen Gray)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阿尔法.阿尔托(Alvar Aalto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奥地利著名现代家具设计师 米切尔 蒂奈特(Michael Thonet) 意大利著名家具室内设计师 Matteo Nunziati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约瑟夫·霍夫曼(JosefHoffmann)埃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Lloyd·Wright)

世界上著名的家具设计师?

1.现代家具设计的开路先锋米切尔·蒂奈特(Michael Thonet,1796-1871年) 2.现代设计的先驱人物 英国的开拓者:爱德华·哥德温(Edwardilliam Godwin,1833-1886);查尔斯·沃塞(Charles Francis Annesley Voysey,1857-l941)生于约克郡;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1868-1928); 维也纳学派:这个学派的核心及导师就是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1841-1918);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1870-1956) 空前绝后的设计怪杰高迪: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 两位比利时先驱设计大师:霍塔(Horta);凡·德·费尔德(Van de Velde) 德国的现代设计先驱: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理查德·雷曼施米特(Richard Riemerschmidt ,1868-1957) 北欧现代设计派的鼻祖:埃利尔·沙里宇 美国的现代家具设计先驱:吉斯塔夫斯蒂克莱(Gustav Sickley)兄弟;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4-1959);赖特;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格林兄弟(Charles Greene,1868-1957;Henry Greene,1870-1954); 3.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大师(第一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 1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Gerrit Thomas Rietved,1884-1964年) 2马歇拉成斯布劳耶(Marcel Lajos Breuer,1902-1981年) 3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der rohe,1886-1969年) 4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年) 5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 上述五位设计大师是20世纪现代家具设计运动中开天辟地的人物,对现代设计文化、对当代设计生活影响都很大,但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地区文化的复杂性,使整个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同时代的许多杰出设计师都以他们各自独特的方式为现代家具设计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其中更有几位,以自己超时代的设计体系,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大师。

装饰艺术和现代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装饰艺术 decoration art 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

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

装饰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如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日常用品装饰如服装、首饰、商品包装等等,几乎一切工艺领域均与装饰艺术有关。

从其与装饰主体的关系看,它有双重性质。

一方面它必须从属于主体,即装饰是从美感的角度来标明主体的特征、性质、功用以及价值。

另一方面装饰艺术亦可从主体当中独立而出,显示出自己的审美价值,如中国古代汉墓中作为装饰的画像石、画像砖,它附属于整个墓室,与其浑然不可分离,然而,其精美、恢宏、古拙的画面完全可视为完美的艺术品。

事实证明,其审美的意味有能超脱于主体性能和使用价值观念的趋向,从而具备了纯欣赏性的因素,导致了这些装饰性绘画与雕塑的独立。

在区别于工艺设计的狭义的绘画与雕塑中使用或汲取装饰艺术的形式特点创作的作品,通常称为装饰风格或装饰风。

它们是自成主体、有自己内涵的独立型艺术,其强烈的特征是其欣赏性更强,造型上有一定幅度的夸张变形,并呈图案化趋向,色彩上多重视平面空间的对比关系,与强调三维空间的透视、光影的性质相左。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常常被用来谈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文学艺术。

它标明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学精神气质或“现代的感受性”,是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诸种流派的总称。

与许多文论术语的演变相似,最早的“现代主义”也是一个带有批评和嘲讽意味的贬义词。

根据卡林内斯库的研究,1755年,塞缪尔·约翰逊把现代主义作为斯威夫特创造的新词收入《英语语言词典》里。

斯威夫特在致蒲柏的一封信中说:“蹩脚文人以拙劣的减省和古怪的现代主义,带给我们这些用散文和诗写成的垃圾。

”到19世纪末,这个词的使用从贬义转向中性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被广泛接受并获得了合法性。

鲁文·达里奥是把“现代主义”作为褒义词使用并用以指称现代美学革命的第一人,早在1888年,他就用“表现手法彻底现代主义”来赞扬墨西哥作家卡里多·贡特雷拉斯。

[1]在现代西方的文论与批评中,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大致有五种用法:①一种美学倾向;②一种创作精神;③一场文学运动;④一个松散的流派的总称;⑤一种创作原则或创作方法。

这些用法有各自的偏重,但共同之处均把现代主义的含义界定为现实主义的反动。

正如彼得·福克纳所说:“现代主义是艺术摆脱19世纪诸种假定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那些假定似乎随着时光移易已经变为僵死的常规了。

”[2]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曾经出现四次引进与发展现代主义文学的高潮:即五四时期、30、40年代、50、60年代台湾时期和80年代的新时期。

五四时期没有“现代主义”这个语词,甚至“现代”一词也很少见。

人们普遍用“新”字来表达现代性的诉求,如《新青年》、《新潮》或者“新文学”、“新文化”等等,而最初现代主义正是以“新浪漫主义”的名义进入中国文论的视野和论域的。

周作人、茅盾、郭沫若、田汉和胡适等人都不约而同地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神秘主义等文学流派统称为“新浪漫主义”。

这个命名有三点值得注意:①它显然是五四进化论文学史观的一个产品。

在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1918)里,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文学史被描述为:从重情思的第一传奇主义到偏重理性的第一古典主义(Classicism);从十九世纪初,传奇主义的复兴到写实主义的反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的自然是反写实主义的“新传奇主义”了。

茅盾同样把西洋文学史概括为:古典——浪漫——写实——新浪漫……的变迁。

在《我对于介绍西洋文学的意见》中,茅盾在文学进化论的框架里找到了“新浪漫主义”的位置:“西洋古典主义的文学到卢骚方才打破,浪漫主义到易卜生告终,自然主义从左拉起,新表象主义是梅德林开起头来。

一直到现在的新浪漫派,……从主观到客观,又从客观变回到主观,却已不是从前的主观,这期间进化的次序不是一步可以上天的。

”在他的视野中,新出现的事物就是进步的好的,所以“能帮助新思潮的文学该是新浪漫的文学,能引我们到真切人生观的文学该是新浪漫的文学。

”[3] ②五四文论把现代主义看作浪漫主义的现代变奏,认为两者都偏重主观,但时人对新浪漫主义的“新”并没有深刻的理解。

田汉有些含糊地说:“新罗曼主义的文学,是不执着于现实,而又离不开现实的文学。

”与旧浪漫主义相比,它“不在天国,而在地上;不在梦乡,而在现实。

”[4] ③从个性主义与人的解放的启蒙语境出发关注新浪漫主义。

在鲁迅的早期文论《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中,拜伦、雪莱等浪漫主义精神和尼采、叔本华、施蒂纳以及基尔克郭尔的新浪漫哲学融为一炉,都被视为重振“社会元气”、“立人”然后“立国”的重要思想支援。

总之,在五四文论中,现代主义大抵被置于启蒙现代性的框架里给予理解与阐释。

同时,现代主义的诸种流派和表现方法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为美主义、心理分析等得到...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