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家具展会主持语 家具展会

家具展会主持语

【会展礼仪的作用】展会礼仪需要注意什么?

小芳芳 [学姐] 向小芳芳提问 一、 迎接礼仪:迎来送往,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 谊、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

尤其是迎接,是给客人良好第一印象的最重要工 作。

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就为下一步深入接触打下了基础。

迎接客人要有 周密的布署,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 对前来访问、洽谈业务、参加会议的外国、外地客人,应首先了解对 方到达的车次、航班,安排与客人身份、职务相当的人员前去迎接。

若因某种 原因,相应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前去迎接的主人应向客人作出礼貌的解释。

(二) 主人到车站、机场去迎接客人,应提前到达,恭候客人的到来,决不 能迟到让客人久等。

客人看到有人来迎接,内心必定感到非常高兴,若迎接来迟, 必定会给客人心里留下阴影,事后无论怎样解释,都无法消除这种失职和不守信 誉的印象。

(三) 接到客人后,应首先问候“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我们这个美 丽的城市”、“欢迎您来到我们公司”等等。

然后向对方作自我介绍,如果有名 片,可送予对方。

注意送名片的礼仪: 1、当你与长者、尊者交换名片时,双手递上,身体可微微前倾,说一句 “请多关照”。

你想得到对方名片时,可以用请求的口吻说:“如果您方便的话, 能否留张名片给我?” 2、作为接名片的人,双手接过名片后,应仔细地看一遍,千万不要看也不 看就放入口袋,也不要顺手往桌上扔。

(四) 迎接客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匆忙 忙准备交通工具,那样会因让客人久等而误事。

(五) 主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住宿,帮客人办理好一切手续并将客人领进 房间,同时向客人介绍住处的服务、设施,将活动的计划、日程安排交给客人, 并把准备好的地图或旅游图、名胜古迹等介绍材料送给客人。

(六) 将客人送到住地后,主人不要立即离去,应陪客人稍作停留,热情交 谈,谈话内容要让客人感到满意,比如客人参与活动的背景材料、当地风土人情、 有特点的自然景观、特产、物价等。

考虑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主人不宜久留, 让客人早些休息。

分手时将下次联系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告诉客人。

二、 接待礼仪 接待客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客人要找的负责人不在时,要明确告诉对方负责人到何处去了,以及 何时回本单位。

请客人留下电话、地址,明确是由客人再次来单位,还是我方负 责人到对方单位去。

(二) 客人到来时,我方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接见,要向客人说明 等待理由与等待时间,若客人愿意等待,应该向客人提供饮料、杂志,如果可能, 应该时常为客人换饮料。

(三) 接待人员带领客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和引导姿势。

1、 在走廊的引导方法。

接待人员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 在内侧。

2、 在楼梯的引导方法。

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 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上下楼梯时, 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

3、 在电梯的引导方法。

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等客 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接待人员按“开”的钮,让客人先走出电梯。

4、 客厅里的引导方法。

当客人走入客厅,接待人员用手指示,请客人坐下, 看到客人坐下后,才能行点头礼后离开。

如客人错坐下座,应请客人改坐上座 (一般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

(四) 诚心诚意的奉茶。

我国人民习惯以茶水招待客人,在招待尊贵客人时, 茶具要特别讲究,倒茶有许多规矩,递茶也有许多讲究。

三、 乘车礼仪 (一) 小轿车。

1、 小轿车的座位,如有司机驾驶时,以后排右侧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 座位再次之,前坐右侧殿后,前排中间为末席。

2、 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 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末席,前排中间座则不宜再安排客人。

3、 主人夫妇驾车时,则主人夫妇坐前座,客人夫妇坐后座,男士要服务于 自己的夫人,宜开车门让夫人先上车,然后自己再上车。

4、 如果主人夫妇搭载友人夫妇的车,则应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妇坐后座, 或让友人夫妇都坐前座。

5、 主人亲自驾车,坐客只有一人,应坐在主人旁边。

若同坐多人,中途坐 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座,此项礼节最易疏忽。

6、 女士登车不要一只先踏入车内,也不要爬进车里。

需先站在座位边上, 把身体降低,让臀部坐到位子上,再将双腿一起收进车里,双膝一定保持合并的 姿势。

(二)吉普车 吉普车无论是主人驾驶还是司机驾驶,都应以前排右坐为尊,后排右侧次之, 后排左侧为末席。

上车时,后排位低者先上车,前排尊者后上。

下车时前排客人 先下,后排客人再下车。

(二) 旅行车 我们在接待团体客人时,多采用旅行车接送客人。

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 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

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侧往左侧递减。

四、馈赠礼仪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接触面越来越广,一 些迎来送往及喜庆宴贺的活动越来越多,彼此送礼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但如何挑 选适宜的礼品...

鲁迅作品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鲁迅。

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编辑本段]鲁迅的生平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

《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

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

《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

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

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37年。

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

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

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

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

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

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最充分体现鲁迅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

“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

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

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创造适应于中国现代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时,遇到的是从各种不同的阶层,各种不同的人物,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诬蔑和攻击。

鲁迅的杂文就是在这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战线、没有固定不变的论敌的思想文化斗争中自然形成的。

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

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

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

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

在这15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

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

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鲁迅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

欧洲建筑风格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约公元前5000~前3300年 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留存大型木构榫卯干阑式房屋。

约公元前4800~前4300年 中国陕西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村有氏族社会聚居遗址,出现木构架房屋雏形。

公元前3000年 巴比伦城逐渐形成。

约公元前27世纪 埃及萨卡拉建昭赛尔金字塔,为台阶形。

约公元前27~前26世纪 埃及吉萨建金字塔群,其中最大的为胡夫金字塔。

公元前2350~前1750年 印度按规划建摩亨朱—达罗城,有大量砖建筑。

公元前2000年 埃及代尔·埃尔—巴哈里建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公元前2000年 克里特岛建米诺斯王宫。

公元前19世纪 埃及兴建卡洪城。

公元前1900~ 前1500年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存商代早期宫殿遗址,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

公元前1530~前323年 埃及卡纳克建阿蒙神庙。

公元前14~前11世纪 中国河南安阳留存商代盘庚迁殷后的都城和宫殿遗址(殷墟)。

公元前11世纪 《诗经·大雅》记载,周文王营灵囿中国西周兴建洛邑(今洛阳)。

公元前8世纪 亚述建萨尔贡王宫。

公元前7世纪 中国春秋时期楚国始建长城。

公元前6世纪 建新巴比伦城,伊什达门用琉璃贴面。

巴比伦建空中花园。

希腊建普南城,前4世纪重建。

公元前518~公元前460年 波斯建波期波利斯豪华宫殿。

公元前500年~公元750年 墨西哥留存特奥蒂瓦坎城,有太阳神金字塔建筑群。

公元前5世纪 中国春秋末期《考工记》成书,其中“匠人”部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建筑文献。

建雅典卫城,中有帕提农神庙等建筑。

希腊希波丹姆规划米利都等城,建立了城市规划模式。

公元前3世纪 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筑园于雅典。

约公元前250年 印度桑吉建宰堵波。

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北边长城的基础上修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公元前212年 中国在渭河南岸兴建阿房宫。

公元前210年 中国在骊山(今陕西临潼境内)建成秦始皇陵。

公元前194年 中国西汉建新都长安城。

公元前156~前141年 中国西汉粱孝王刘武在今开封建兔园(粱园)。

公元前104年 中国长安建建章宫,创“一池三山”园林布局。

公元前27~前23年 罗马维特鲁威著《建筑十书》。

公元4年 中国在长安建明堂辟雍,为皇帝宣明政教和祭祀的场所。

公元36年 中国四川梓潼建李业阙,为现存最早的阙。

公元68年 中国洛阳建白马寺,为中国最早的佛寺。

公元70~82年 罗马建大角斗场。

公元82年 罗马建第度凯旋门。

公元98~112年 罗马建国拉真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为教堂建筑的滥觞。

公元120~124年 罗马建万神庙,为当时穹顶技术最高成就。

公元126~134年 罗马建哈德良离宫。

公元193~195年 中国徐州建楼阁式木塔。

公元211~217年 罗马建卡拉卡拉浴场。

公元224~226年 中国洛阳建芳林园,公元240年改名华林园。

公元312年 罗马建君士坦丁凯旋门。

公元366年 中国开凿敦煌石窟。

公元5世纪末 中国开凿云冈石窟。

约公元500年 玛雅人在蒂卡尔城(今墨西哥境内)建神殿(现称1号神殿)。

公元516年 中国洛阳建永宁寺木塔,为有记载的最高木构建筑。

公元523年 中国建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密檐砖塔。

公元532~537年 拜占廷在君士坦丁堡建圣索非亚大教堂。

约公元550年 缅甸仰光始建瑞德宫塔。

公元582年 中国隋代建新都大兴城(唐代改称长安城)。

公元591~599年 中国工匠李春建造了安济桥(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桥。

公元605年 中国隋代规划营建东都洛阳城,陷炀帝在洛阳营建西苑。

公元634年 中国长安兴建大明宫。

公元669年 中国长安建兴教寺玄奘塔,是现存最早的楼阁型方型砖塔。

公元675年 中国在洛阳龙门石窟凿成露天摩崖龛奉先寺。

公元684年 中国建成唐乾陵,为中国古代陵墓利用地形最成功的范例。

公元701~704年 中国长安建慈恩寺塔(大雁塔)。

公元707~709年 中国长安建荐福寺塔(小雁塔)。

公元782年 中国五台山重建南禅寺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

公元857年 中国五台山建佛光寺大殿,为现存唐代殿堂型构架唯一遗例。

公元876~879年 开罗建伊本·土伦礼拜寺。

公元955年 中国后周世宗柴荣下诏改建、扩建首都开封城,北宋初建成。

公元957年 中国开封城建金明池。

公元11~12世纪 德国建沃尔姆斯主教堂,为罗曼建筑实例。

公元1001~1055年 中国建定县开元寺塔,高84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砖塔。

公元1038年 中国大同建华严寺,寺内薄伽教藏殿为现存最古经藏。

中国建赵县陀罗尼经幢,是现存最大(高约15米)的石幢。

公元1049年 中国开封建佑国寺塔,是现存最早的琉璃面砖塔。

公元1056年 中国建成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木构建筑。

公元1063~1092年 意大利建比萨主教堂,1174~1350年建比萨斜塔。

公元1087年 中国西藏日喀则始建夏鲁寺。

公元1095年 中国李格非著《洛阳名园记》。

公元1100年 中国李诫编成《营造法式》,1103年刊行。

公元1117~1122年 中国宋徽宗赵佶在开封营建寿山艮岳。

公元1125年 中国画家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描绘开封城市面貌。

公元1163~1250年 法国建巴黎圣母院。

公元1179年 中国金代中都(今北京)始建琼华岛,经历代扩建,成...

鲁迅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

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

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

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

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其中杂文700多篇.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

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

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

作品: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

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鲁迅正是这少数觉醒的先驱者之一。

他从旧的营垒中走来,对中国的历史有过深刻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吃人”的本质,看得十分清楚;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是一眼看穿。

在这篇课文中,鲁迅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

德国的风情民俗

【德国的风情民俗】【讲究秩序 】德国人无疑是一个讲究秩序的民族。

个人都得有自己的“归属”(即应守的岗位),甚至连每一样东西也都有其“合适”的位置。

外国人在德国旅游,第一感觉是那里的空间、田地和建筑物分布的井井有条。

维持秩序的标志牌和禁令牌到处可见。

“禁止”这个词是外国人在那儿最早学到的单词之一。

这些规章制度还表现在时间安排上。

那里不仅有明文规定的工作和学习时间,而且还有规定的很严的商店营业时间。

家庭妇女在家中有各自的日程安排。

去商店买东西前,她们大多先列一张购物单。

这种井然有序,还体现在公共交通上,每个公车、地上铁、地下铁的站牌上,你都会看到行车路线,以及到站时刻表,行车路线表上会清楚列出这班车的起始站、终点站、行驶方向和沿路行经的站名间会标出行驶时间。

换句话说,根据行车路线表,你就可以知道目的地离所在位置有几站距离,要花多少时间;到站时间表上列的则是该班车每天的到达时间,通常分三行列出,星期一到星期五一行,星期六一行,星期日及例假日一行,每一行中再明确标出各个时刻的公车到站时间,几乎和坐火车没什么两样,只是公车及地上、地下铁行车车次比火车频繁得多,每小时有2到6班不等。

【举止端庄 】当德国人出现在公开场合以及与人交往时,讲究举止“端庄”。

她们尽其责任,对人敬重适度,事事循规蹈矩。

尽管德国人在传统的人际交往中显得非常拘泥形式,然而他们并不视这种礼貌有多大价值。

与此相反,诚实和真诚对他们来说比其他任何东西更重要。

在私人交际圈内,德国人喜欢无拘无束。

他们还与朋友开诚布公地讨论生活中的烦恼。

【办事精细】 德国人办事认真仔细,这在职业活动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根据传统,职业不同于单纯的工作。

工作仅仅是为了挣钱,而职业是学来得,犹如一门专业。

每一个德国人为能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并能出色工作而自豪。

出色地完成一项工作的感觉,对德国人的自尊心是十分重要的。

日常生活中,德国人也同样非常精细,比如垃圾分类,他们会按照玻璃(又分透明玻璃、咖啡色玻璃及绿色玻璃三小类)、纸类(包含旧纸箱、报纸等)、塑胶类,以及普通垃圾等分成四类;大型的家具如电视机、沙发等, 不会随便扔在垃圾筒旁,而是打电话去垃圾厂要求收走,此手续费就不少。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风格是什么?

西方古代建筑风格流派 、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最集中体现在柱式上: 多立克柱式:柱子比例粗壮,高度约为底径的4~6倍。

柱身有凹槽,槽背呈尖形,没有柱础。

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的1/4,柱距约为底径的1.2~1.5倍。

爱奥尼柱式:柱子比例修长,高度约为底径的9~10倍。

柱身有凹槽,槽背呈带形。

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的1/5,柱距约为底径的2倍。

科斯林柱式 :除了柱头如满盛卷草的花篮外,其他同爱奥尼柱式。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同样也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但毕竟还处在萌芽和胚胎的时期,它们的类型还少,形制很简单,结构比较幼稚,这是因为它的艺术的完美所致。

古希腊的纪念性建筑在公元前8世纪大致形成,公元前5世纪已成熟,公元前4世纪进入一个形制和技术更广阔的发展时期。

由于宗教在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古代国家的神庙往往是这一国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希腊亦不例外。

古希腊是个泛神论国家,人们把每个城邦,每个自然现象都认为受一位神灵支配着,因此希腊人祀奉各种神灵建造神庙。

希腊神庙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也是城邦公民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场所,还是储存公共财富的地方。

这样神庙就成了希腊崇拜的圣地,围绕圣地又建起竞技场、会堂旅舍等公共建筑。

希腊最早的神庙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

在他们看来神庙是神居住的地方,而神不过是更完美的人,所以神庙也不过是更高级的人的住宅。

后来加入柱式,由早期的 “端柱门廊式”逐步发展到“前廊式”,即神庙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为希腊神庙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庙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

2、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的一种建筑风格。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

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 ,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

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

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

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

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古罗马多层公寓常用标准单元。

一些公寓底层设商店,楼上住户有阳台。

这种形制同现代公寓也大体相似。

从剧场、角斗场、浴场和公寓等形制来看,当时建筑设计这门技术科学已经相当发达。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写的《建筑十书》就是这门科学的总结。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

巴拉丁山上的弗莱维王朝宫殿主厅的筒形拱,跨度达29.3米。

万神庙穹顶的直径是43.3米。

公元一世纪中叶,出观了十字拱,它覆盖方形的建筑空间,把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因此更为开敞。

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

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古罗马城中心广场东边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中央用三间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个跨度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结构水平很高。

剧场和角斗场的庞大的观众席,也架在复杂的拱券体系上。

拱券结构得到推广,是因为使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

约在公元前 二世纪,这种混凝土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到公元前一世纪,几乎完全代替石材,用于建筑拱券,也用于筑墙。

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层方锥形石块或三角形砖保护,再抹一层灰或者贴一层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墙体前再砌一道石墙做面层的作法。

古罗马建筑的木结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能够区别桁架的拉杆和压杆。

罗马城图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达到25米。

公元一世纪建造的罗马大角斗场,可容 五万观众,只用了5~6年时间就建成了。

它建在一个填没的湖上,但地基竟没有明显的沉陷。

3、罗曼建筑 罗曼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罗曼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罗马式建筑、似罗马建筑等。

罗曼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

罗曼建筑的典型特征是: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

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

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

窗口窄小,在较大的...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