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60年代的农村家具
东北六十年代用的餐具
炊具 解放前,50年代初,农村及部分城市家庭用柴草灶、风箱做饭,使用泥盆、瓦缸、铁铲、木勺、笊篱、铁筲、木桶、生铁锅、葫芦瓢等器具。
50年代后期,城市普遍使用煤球炉。
60年代,钢精、塑料器皿进入市民家庭,旧式炊具逐步淘汰。
70年代,城市广泛使用蜂窝煤炉;农村始用蜂窝煤炉、钢精器皿等。
80年代,城市使用煤气灶户增多,高压锅、电气灶具开始进入部分家庭;农村广泛使用蜂窝煤炉,柴草灶所剩无几。
餐具 解放前,50年代,城市、农村宴客多用大海碗、平碟、锡酒壶、小酒盅;日常就餐用粗瓷碗(黑、白)、竹木筷。
70年代,城市转向细瓷小碗,配备大小盘碟;农村多用粗瓷白碗。
80年代,城市开始使用成套细瓷餐具(有布碟、汤碗、汤盘、汤匙、瓷酒壶、高脚酒杯等),部分家庭备有火锅、啤酒套具,后期不锈钢餐具出现;农村逐步向细瓷多样化发展。
家具 60年代前,农村人家普遍睡土炕,少数家庭室内摆方桌、条几、椅子、板凳、橱柜等;城市多用木板床、鬃床,室内摆方桌、椅子、箱、橱等。
70年代,城市时兴钢丝床、组合木床,农村逐步向铁床过渡;1978年后,镶镜大衣柜、高低柜、菜橱、书橱、酒柜、写字台、沙发等开始在城乡出现。
80年代,城乡兴起置办家具热潮,作工精细、风格典雅、色调明快的捷克式、镜框式、板式组合家具相继出现。
期间,席梦思床进入部分城市家庭,电镀折叠桌椅等逐步在城市普及。
50年代,60年代有什么生活用品?
展开全部 800字,600字行么?我有 ⑴大跃进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
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
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
例如,提出钢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翻一番,由335万吨达到1070万吨,1959年要比1958年再翻番,由1070万吨达到3000万吨。
粮食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由3900亿斤达到7000亿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产50%,由7000亿斤左右达到10500亿斤。
“大跃进”运动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例如,全党全民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大办万头猪场,大办万鸡山。
在这样的目标和口号下,基本建设投资急剧膨胀,三年间,基建投资总额高达1006亿元,比一五计划时期基本建设总投资几乎高出一倍。
积累率突然猛增,三年间平均每年积累率高达39.1%。
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广大群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1958年11月至1959年7月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努力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压低1959年的工农业生产指标。
八届八中全会错误地批判所谓彭德怀右倾反党集团,及随后全党展开“反右倾”斗争,使纠正错误的努力中断,而党内“左”倾错误更加发展。
1960年提出要长期保持大跃进,继续要求工农业生产达到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对1959年上半年压缩指标进行不公正的指责,一味强调反对右倾,要把干劲鼓足。
在各地粮食告急的情况下,还不断追加基建投资、追加基建项目,钢年产量指标一吨也不能少。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又再度全面地泛滥起来。
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的三年“左”倾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加之毛泽东等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之后,没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要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在十年内超过英国、十五年内赶上美国(所谓“超英赶美”)。
毛泽东号召大家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
会后,全国各条战线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确定了一批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提出1958年钢产量翻番,作为实现“大跃进”的重要步骤,达到1070万吨。
会后全国形成了全民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
1958年底,全国为满足毛泽东的意愿,把钢产量比57年番一番,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号召全民炼钢。
但由于技术不合规格,只是炼出大量的废铁,造成极大的浪费。
炼钢需要铁矿、焦炭、 燃料等材料。
由于铁矿不足,于是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采矿,使粮食产量大减,还去把家里的铁器丢到炉火中,却炼成一个个的铁疙瘩。
由于燃料不足,只好 上山伐林,把一座又一座青山砍得光光,引发日后的天灾。
其实这些天灾都是人为的。
传闻增城挂绿荔枝树在此劫中大部分被砍去了。
而且建造高炉的建筑材料不足,甚至至把文物建筑拆了,把砖块拿去建炉,还说文物也要为炼钢服务。
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中共中央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曾努力领导全党纠正已经察觉到的错误。
但庐山会议后期,由于对彭德怀等人的错误批判,在全党开展了“反右倾”的斗争,使错误延续了更长时间,造成了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
后果: 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
由于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至工业。
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
东西方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 主要是因为饿死。
⑵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作为“大跃进”的一个产物,直接或是间接地导致了三年灾荒的不幸,至今令很多人不愿提起。
为什么这样一个被当时的领导人寄与热情和厚望的制度最终成为了大家心中的隐痛呢? 要提及人民公社,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前身: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以互助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
农业互助组是土地改革后,分得土地的农民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缺乏、生产水平低下而组织的自愿、互利的经济形式。
但...
关于20世纪70年代(或60年代)的农民生活。
有相关的书也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苏北滨海农村农民生活掠影回忆上山下乡: 贫困的农耕部落 苏北沿海废黄河入海口三角洲的滨海地区,一马平川、地势平坦,水源充沛、河流密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农民主要的农业机械是独轮车,相传还是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已经传了1800多年,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才逐步有了手扶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代步工具则首推自行车,自行车在农民家里既是高档生活用品,又是生产工具和重要的运输工具,农民走亲访友,一辆自行车可以载重一家人,丈夫骑车,前边坐着大孩子、后边坐着老婆、老婆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娃娃。
到农村集市场交换农副产品、农用物资时,去的时候,自行车上能够载运一头大肥猪,回来的时候,能够载运100公斤化肥。
有一个农民,把老家的祖屋卖了得到一笔钱,购买了一辆自行车,由于苏北沿海地区地势低洼、潮湿,着地停放容易生锈,这位农民用完自行车后,每次都会仔仔细细地把自行车擦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像升旗一样,把自行车挂到房屋梁上,宁可自己睡在阴暗潮湿的地上。
当时苏北盐阜平原是不通火车的,公路也不发达、还没有一寸黑色沥青路面,一般农村镇以下村庄都没有公路、不通汽车,大部分是土路,晴天是尘土飞扬,雨天是泥泞不堪,拖拉机驶过后留下两道沟槽,挤压形成的淤泥能够没过行人的脚背;乡镇的镇上每天有一班汽车到县城,如果不能赶上这趟汽车,要么改天出行,要么乘坐“二蹬车”,“二蹬车”就是自行车,一般在汽车站等候接客、去县城距离有九十里,要价2-3元钱,由青壮年农民用人力骑行,乘客坐在后边书包架上,由于路面高低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骑的人是气喘吁吁、筋疲力尽,坐的人是心惊肉跳、腰酸臀疼。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了在八滩镇上有一家酒厂、一家棉花轧花加工厂外,基本没有工业,由于水旱灾害频发、社会动荡等天灾人祸,滨海经济非常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人们只能使用原始工具、原始手段进行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吃饭、耕作产量低下,人民生活贫困,所以在改革开放以前,大部分的农民都没有去过县城以外的地方。
滨海人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劳动、耕作、生活在这一片闭塞、落后、贫困的土地上。
我们所在的知青农场前身是军垦农场,上世纪七十年代,改组为生产建设兵团,带领我们的老队长是个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革命,在枪林弹雨中南征北战居然毫发无损,还养育了一群‘接班人’,有的是已经牺牲的老战友的孤儿,按照战斗纪念地,分别取名为泰、杭、连、南、淮、海等等,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一群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分配的粮食不够吃,老队长手握大权,守护着存放成千上万斤粮食的国家仓库,从不动心,他看着面黄肌瘦、嗷嗷待哺的一群孩子,每次发工资,咬咬牙,用全部工资从黑市上高价买回一口袋杂粮,补贴家用,才使这一群孩子没有被饿死、病死。
上世纪七十年代,笔者在那里的建设兵团西北角最边远的一个连队当会计,每个月要到团部(总场)报账、开会等办理公务几次,离团部驻地有30多华里,来回近70华里,全部靠两条腿步行,早上天一亮就出发,下午刚吃完饭就返程,风雨无阻,我们连队到团部要沿南八滩渠边的一条土路向东经过龙潭分场部、头庄分场部、西汛分场的田地,从南八滩渠上一座唯一的公路桥(东风桥)上过河,往南8、9华里跨过苏北灌溉总渠入海口节制闸,到达射阳县境的六垛镇、也是淮海农场总场所在地。
之间要经过好几个当地土著农民居住的村庄,有时,我为了节省时间,从头庄分场附近,本地农民用树木架设的一座便桥过河,向东南方向穿越土著农民聚居的村庄、行走田埂路、淌过一片沼泽地、越过苏北灌溉总渠高大的河堤,然后跨越苏北灌溉总渠节制闸,到达总场,可以少走4华里路,离开大路前,我会就地从防风林里折下一根手杖大小的树枝,拿在手里,用来驱赶土著居民家门前突然窜出来对着你乱叫乱咬的看家狗、田埂上躲藏在草丛里的蛇虫、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的危险。
沼泽地上水塘密布、杂草丛生、水塘里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草地上是放牧牛羊的好地方,踩出来一条小路直达苏北灌溉总渠大堤和节制闸,只是如果下雨后,小路有时会淹没在水下,必须光脚淌过浅滩。
当时,耕牛是生产队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最贵重的公有财产,生产队一般都安排生产队里年老体弱、但德高望重的老农民负责看管和放牧,你只要敬上一根香烟,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这一片土地上发生的许许多多平常但是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他告诉我说:过去发生过一件事:农场以前有一个会计,长得人高马大、身强力壮、有一天从农场总场领取了整个连队200多人的工资,大约2000多元现金,看看天时不早,为了赶时间,抄近路,路过这一片沼泽地,当走到芦苇荡边时,一个歹徒手持鱼叉从芦苇丛里冲过来,喝令会计把钱交出来,会计一看:沼泽地荒无人烟,自己赤手空拳,对方手执凶器、来者不善,灵机一动:“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于是拔腿就跑,歹徒一路追赶,看看就要接近,就把鱼叉当标枪一样投向会计,一下子刺入会计屁股,会计看看跑不掉了,孤注一掷,索性转过身体...
50·60年代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50年代、60年代的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其曲折发展的过程.显示了50年代、60年代的文学轨迹,为以后总结小说乃至整个文学创作的规律,提供了经验教训.50年代、60年代的小说在历史和现实两类题材方面,有一些收获. 在历史题材方面,本时期小说以反映民主革命为主,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阶段.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和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是四部反映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以西北战场为背景.通过描写沙家店等著名战役,真实再现了我军击溃数十万敌军的围剿,从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的态势.《红日》以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为中心,反映了华东战场我军由弱到强,反守为攻的战局转折.《林海昌原》和《红岩》,没有如上述两部作品那样展开正规部队大兵团作战的画面,前者描写一支智勇精悍的小分队剿灭东北土匪的斗争,后者描写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地下工作者,为保卫山城重庆迎接黎明而进行的一场严酷复杂的狱中斗争.同样取材于解放战争,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的《百合花》,则是本时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前者正面展开潍河岸边小陈一家与敌鏖战的悲壮故事,后者侧面铺展一床洒满"百合花"被子的故事,共同揭示了正义战争的伟大力量存在于民众之中的主题. 本时期许多作家以抗日战争和20年代、30年代的革命斗争作为长篇小说的题材,使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生活得到充分的反映.孙犁的《风云初记》用抒情笔调,再现了滹沱河畔的抗日风云.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冯德英的《苦莱花》、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分别反映鲁南、冀中、胶东、保定等地区复杂的敌后斗争,情节曲历,寓有传奇色彩.高云览的《小城春秋》,记录了30年代厦门大劫狱事件,反映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一角.杨沫的《青春之歌》.通过叙写林道静的成长过程,展示了30年代前期北平抗日救亡运动的面貌.概括了一代知识分子寓个体于集体,寓人生于革命的生活道路.欧阳山的《三家巷》,透视一条胡同三个家庭的矛盾纠葛,重现了幼年代包括省港罢工、广州起义在内的南国风云.梁斌的《红旗谱》,气度恢宏,笔墨酣畅,富有层次地反映了从本世纪初叶开始的中国三代农民.由自发反抗走向自觉革命的历史途程和必然命运.概括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塑造了我国新文学史上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英雄的形象,享有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之誉.在短篇小说方画,孙犁的《山地回忆》,感喟解放初期人际关系的变化,拾掇戎马生涯军民之情的片断,凭藉生活的本色叩击读者心扉.王愿坚的《党费》、《七根火柴》,则是革命斗争生活的速写,热情刻画了长征时期英勇悲壮的共产党员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民主革命题材的延伸,建国之初,杨朔的长篇《三千里江山》,陆柱国的长篇《上甘岭》,以及路翎的短篇《洼地上的"战役"》,及时地描写了抗美援朝战争,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时期,近代历史题材方面,出现了李六如的长篇《六十年的变迁》.古代历史题材方面,出现了徐懋庸的《鸡肋》、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等短篇.而较有影响的,则是姚雪垠反映明末农民起义的长篇《李自成》(第一卷). 与历史题材相辉映,现实生活成为本时期小说创作的另一个突出的题材.而在现实题材中,又以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最多.从土改到农业合作化,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到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50年代、60年代农村所进行的一系列变革,都在这些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以短篇开端,马烽的《一架弹花机》、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传达了因土地关系的变动,翻身农民在家庭、婚姻观念方面要求从封建束缚中解脱出来,以争取新社会、新时代的民主与自由.继土改以后,农业合作化是又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给农村生活历带来的巨大变化,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从贫富两极分化的角度,叙写两个农民打算买卖土地的故事,在个人发家与共同富裕的冲突中,提出了久经贫困的农民获得土地以后,如何脱贫致富的问题,率先揭示了互助合作的问题.接着,秦兆阳的《农村散记》、康濯的《春种秋收》、马烽的《三年早知道》、西戎的《宋老大进城》答,记录了这种趋势如何变成了农村的现实.用长篇的形式反映农业合作化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和柳青的《创业史》.《三里湾》侧重表现合作化过程中新与旧、公与私、个体与集体、先进与落后面种观念的矛盾.《山乡巨变》以鲜明的时代色彩描绘湖南乡村的风土人情,侧重表现合作化对农村生活的影响,赞美建立在新的生产关系之上的农村景观和农民的精神世界.《创业史》旨在表现农村社会主义革命中农民放弃私有制,接受公有制的思想、心理的复杂变化过程,其反映农村生活的广泛性和政治寓意的深入性,以及对合作化运动中各个阶层的细致描写,使它成为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活化石"式的代表作.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留下了简单反映那个时代政治的印痕. ...
60年代怎样过新年
60年代的春节 紧日子里过出好兴致,60年代的春节因此令人难忘。
平日里粗粮细做难见荤腥,除夕夜的富强粉肉饺子显得分外香;平日里没有零花钱,春节里糊个纸灯笼,买个风车,哪怕是逛趟厂甸什么也不买,都能让孩子大人高兴一年;平日里父母儿女被隔离,能吃上一顿团圆饭,哪怕只是萝卜白菜,都是平生之幸事。
集体性是60年代春节的特征。
单位发票看电影、操办游艺会、团拜,街道统一发票证、购货本,组织打扫卫生。
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对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
从1962年提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大批北京青年奔赴东北、陕北和内蒙古草原,年复一年地体味着远离亲人的春节滋味。
无论冰天雪地还是穷山恶水,都无法阻止他们发现并放大生活中的细微欢乐。
年饭过节好处是解馋 春节菜谱里,主妇们用大白菜变出的花样差不多能摆一个白菜席。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年饭可不是一天做出来的。
春节最大的好处是“解馋”。
每到春节,北京居民每人多给半斤油、半斤肉,每户的购货本上还能多二斤富强粉、一斤黄豆、二斤绿豆、几斤小站稻和五斤鱼,勤快的主妇们全凭巧心思腾挪全家过年的一日三餐:腊月二十八发好面(标准粉),二十九开始炸各种面果子,平日里舍不得用油,现在甜的、咸的、又酥又香的胡萝卜丝丸子、白薯丸子和排叉装得满盆满钵,馋嘴又心急的孩子们趁妈妈不注意,抓上两把就往外跑,和院子里的小伙伴换着尝新。
蒸馒头,包豆包,年三十之前要把过年的主食准备好。
除夕的年饭分两顿,先是晚上五六点钟吃米饭炒菜,平常的机米换成小站稻,加上烧带鱼、沙锅豆腐、狮子头或四喜丸子、豆芽菜,这是一年里最重要、最丰盛的一顿饭,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吃,而且菜里一定要有鱼,取“年年有余”的吉利;夜里12点,全家还要一起吃饺子,饺子用富强粉包,比日常吃的标准粉白得多,一般是猪肉白菜馅,有时是酸菜馅。
吃饺子的风俗使得竹具店每年春节前都要加班加点赶制竹笊篱。
大白菜是百姓的当家菜,春节菜谱里主妇们用它变出的花样差不多能摆一个白菜席:芥末白菜墩、菜心拌凉菜、五香辣白菜、腌白菜、醋熘白菜、炒酸菜或炖酸菜、油泼梅干菜等。
年货家里添个新玩具 过年添个新玩具是办年货的家长们的小秘密。
到了腊月二十七八,办年货的人把街上挤得热热闹闹,国营的副食店都在店门口支块木板在当街卖。
过年的票证上还印着两个喜庆的大红灯笼,二三斤一大块肉,比起平常二两半斤地买舒心畅快多了。
长途岛的带鱼、图门的明泰鱼、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的淡水鱼、渤海湾的海杂鱼,每户都要多少买一些做年饭的主菜。
“糖瓜儿祭灶,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个新毡帽。
”除北京传统春节食品关东糖外,市场上有了小娃娃、小花篮、小宝塔、小鸡、小鸭形状的块糖,饼干除了什味、橘子和大方外,1963年新出了酥松可口的“63”,包装上还附有当年的美术年历。
姑娘们喜欢的头花和襟花有菊花、牡丹、玫瑰、芍药、剑兰等花样,鲜花店里的梅花、碧桃、茶花、迎春、一品红、文竹、瓜叶菊、四季海棠、水仙、仙客来等盆花也常令她们情不自禁地掏腰包。
过年添个新玩具是办年货的家长们的小秘密,给8—12岁的孩子买个小攒钱罐,给2—4岁的孩子买个小鼓,给六七岁的孩子买个空竹或风筝。
木刀枪、腰边鼓、大摆球、积木塔、铁鸣蝉、毛毽、脸谱,还有“老鼠滚蛋”、“斗鸡”等新玩具,紧攥着钱包,家长们心里盘算着挑哪个最划算。
买个月份牌,添几张写春联的梅红纸,扎一只红纱灯,新一年的向往就在挑挑拣拣中开始了。
年话老礼全都放一边 不少单位在大年初二组织团拜,领导们倡议“四要四不要” “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时钟敲过除夕夜12点,有工作的子女常常这样给父母拜年。
按照风俗,除夕和初一全家团圆不出门,到了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父母,大家也出门给亲戚朋友拜年。
鞠躬拱手的老礼不时兴了,“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不时兴了,见面只是互相点点头道声“过年好”或“春节好”。
小辈儿人给长辈磕头拜年的规矩也不时兴了,一般都是提着半斤蛋糕或点心盒子,或送张改良的新年画。
不少单位在大年初二组织团拜。
大家坐在一起开个茶话会,领导们倡议“要讲科学,不要封建迷信;要勤俭持家,不要铺张浪费;要参加正当文娱活动,不要到处游荡;要坚持生产工作,不要班前喝酒”的春节“四要四不要”,散会后还能用小手绢包回点儿花生瓜子给孩子。
买张图画纸或道林纸,用彩笔画些风景花草,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工作好,学习好,身体好”等字样,一张标准的贺卡就做好了,送给老师或要好的朋友,大家都珍惜得不得了。
年乐红红小鞭论个放 一挂100响,从初一放到十五,每次只舍得揣10个出来过过瘾。
“穿新衣,放花炮”,春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
攒了一年的布票变成红色、蓝色的灯心绒或小碎花布...
20世纪60年代中国各方面状况
展开全部 下面就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人民的生活面貌描述一下:衣着:那个时候,服装的功能是遮体御寒。
到1978年时中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人有衣穿,基本能够穿暖。
但是服装供应还是比较紧张的,新衣服只有年节才穿。
人们讲究朴素。
农村人们日常的衣服上会打补丁。
城乡人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凭布票购买衣物,而且补票是限量的。
衣着的色调以蓝、灰、绿、黑、白为主。
服装样式比较简单。
人们的着装比较传统。
春秋季男性以中山装、工装、军装为主。
男性在夏季以白衬衣,蓝绿灰色的长裤为主。
女性夏季一般着碎花衬衣或者碎花裙子。
五六十年代以棉布为主,七十年代化纤衣物逐渐流行。
五十年代,列宁服、连衣裙等具有苏联特点的服饰盛行。
文革时期,绿军装风行全国。
饮食:新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九亿多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在人口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完成的。
食物种类较少,人们的食谱中主粮所占的比例较大,平时人们以蔬菜和副食产品为下饭食物。
肉类和水产品人们吃的较少,基本上过年过节才集中吃鱼吃肉。
平时肉类和水产品定量供应。
东北和内蒙新疆牧区吃肉情况要好一些。
农村居民直到70年代,还以粗粮为主,公社生产队到年终才会分肉。
蔬菜供应受季节和地域限制,种类比今天要少。
肉类和水产品的供应比较紧张。
南北东西地域之间的食物种类差异较大。
总的来看建国以来的第一个三十年人们饮食的营养状况逐步改善,但是不如今天快。
经济困难的1959-62年的经济困难时期和1967-68年的文革动荡年代,人们的食物供应紧张,品种单调匮乏。
从1956年之后,食品供应依靠国营商店。
那时居民区里有粮店、菜店、副食店、烟酒糕点店等。
1965-1978年,自由市场基本绝迹。
城乡之间是找不到公开经营粮食、蔬菜、禽蛋和水产品的小商贩的。
改革开放之前,实行供给制,票证几乎和货币一样重要,有钱没有粮票是吃不上饭的。
此外油票、糕点票、粮本、副食本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票证。
住宅: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居民住宅建设,建成了大批的居民楼,但是由于受国际国内政治大环境的影响,主要精力用于建设和国防方面,居民住宅建设的资金很紧张,再加上以前的基础太差,和人口的迅速增长。
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居住的条件普遍较差。
1978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净面积3.7平方米。
大约有40%以上的人住在解放前建的住宅里面。
天津、上海、北京、武汉、南京等老城市,有大面积平房区。
50%-70%的城市居民住在低矮的破旧的平房之中,不少居民祖孙三代居住在十几平米的平房里。
五十至七十年代人民政府兴建了一批居民宿舍楼和工人新村,这些楼房多为三至六层的简易楼房,这些住宅楼解决了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问题。
住筒子楼、伙单是不会不少市民那是所经历的。
七十年代起,七层以上的高层楼房和综合配套的大型居民区出现,如北京的前三门居住区。
1976年唐山地震后,城市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到相当的高度。
居民楼的抗震性和质量有了鲜明的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居民的住宅依靠单位分配,住房供给极为紧张,分房得按照规定排队,够条件也得往往等相当长的时间。
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约8平方米。
大多数农民住平房,砖瓦房不多。
北方和北方50%以上的农民家庭住的是土坯房、石头房。
西北地区大量农民住窑洞。
蒙古新疆西藏的牧民住帐篷,东北林区木屋较常见。
南方民族地区竹楼、土楼、木屋比较多,南方农村不少农民住在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民居里。
但大城市周边新建的的农村砖瓦房较多。
交通出行: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建设迅速发展。
到1978年我国约有5万公里铁路和94万公里公路。
除西藏外,全国通铁路。
除西藏墨脱外全国各县通公路。
改革开放前民航建立了国际国内航空网。
1969年北京有了地铁,1974年我国有了长距离的管道运输。
新中国前三十年我国有了立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中国有了自己生产的汽车、载重汽车、电气化铁路、电力机车、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
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加强。
柏油路取代了泥土路。
公共交通迅速发展,但是赶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那时坐车难,公共汽车比较拥挤。
道路上,没有私家车,出租车数量极少,坐出租车要凭介绍信提前预约。
那时小汽车很少,北京吉普在大街上奔驰。
大街上还能市场看到马车。
人们代步的工具是自行车。
一到下班自行车如海洋一样,十分壮观。
人们出远途一般乘坐火车,改革开放前我国大约三分之一的机车是蒸汽机车,客车是国产电力机车或者柴油车。
当时从天津到北京坐快车是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
民航归空军管理,只有够级别的干部才可以坐飞机。
从祖国的边远山寨到北京一般需要好几天时间。
那时中国没有高速公路,公路客运长途客车也比较少。
农村居民出门仍靠步行、乘畜力车。
七十年代拖拉机增多。
也成为农民代步的工具。
78年中国的电话普及率是0.4%,那时只有单位才有电话,用的是数字码盘拨号电话,特别重要的事情才接打电话。
中国人大事靠电报、日常写信联系。
1978年全国电子计算机才6000台,没有互联网,更没有手机。
文化生活;看电影、听...
祖国60年的变化
祖国,我为你骄傲 母亲,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那么神圣,那么亲切。
我知道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欢乐和幸福都与祖国母亲的安危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我感到身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是多么的骄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从课堂上和书本上越来越多地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她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土,有着有口皆碑的中华文化,有着饮誉海外的“四大发明”,有绵延万里的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壮丽的北京故宫,无与伦比的苏州园林,还有丰富的宝藏和秀丽的风光……五千年的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展现着祖国母亲饱经沧桑的脸和那坚强不屈的身躯。
为了祖国的光明和富强,不知有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使祖国挣脱铁链,获得新生;又有多少爱国志士,与祖国同甘苦共命运。
“国家兴亡,匹夫有则”曾是先辈们的豪言壮语,面对破碎的河山,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赴后继,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升起,耳听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总会感到热血沸腾,有股发自内心的呼喊:祖国,我为你骄傲。
五十多年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算不了什么,但是,就在这短短的五十多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真可谓一日千里。
如今,改革开放为祖国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由于祖国的强大,香港和澳门才回到祖国的怀抱;由于祖国强大,全世界水电工程规模最大的长江三峡工程才得以建成;由于祖国的强大,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得以在北京举行;由于祖国强大,中国奥运健儿金牌零的突破到雅典奥运会金牌列世界第二;由于祖国强大,“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得以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送航天员进入太空的国家,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更是显示了祖国科技的进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一系列的成功,不正证明了今天祖国的强大和繁荣吗?祖国,我真为你感到无比骄傲。
早晨,雄壮的国歌声响彻大地,鲜艳的五星红旗随着朝阳一同升起,飘扬的国旗就像母亲微笑着张开双臂。
此刻,我就像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心中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幸福。
今天,我们应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宏伟抱负,应该有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远大志向,让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建设我们的祖国吧。
我要深情地说一声:祖国,我为你骄傲!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日益发达,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日趋多元化。
然而,这一现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交通安全问题。
建国60年来,交通运输方面有了重大的改观。
街道不拥挤了,变得有秩序了。
60年前,“开门就是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60年后,水、陆、空构建的立体交通枢纽网络,让我们“条条道路通罗马”。
来自市交委的数据显示,自建国以来,我市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公路里程而言,就增长了5.8倍。
我市市民的交通安全观虽有改善,但仍需推广。
据了解,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比上年下降15.9%。
自2000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9万人以下,共造成89455人死亡,比上年下降9.4%。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城市马路不仅仅是人和物位置移动的通道,同时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的检验场。
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交通知识的教育,每个人也严格按照交规出行。
我国虽然也十分重视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但相比较其他国家做得还远远不够。
每天,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自行车、车辆比比皆是。
例如,非机动车遇红灯时越线、在车道上逆行、违法载人载物,行人不走人行道、任意跨越护栏、乱穿机动车道等。
有的时候我过马路,经常会看见红灯时行人无视信号灯闯红灯,或者绿灯时汽车利用交叉路口时间差不顾过马路的行人加速冲过去等情况。
我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车辆行经人行横道,遇有交通信号放行行人通过时,必须停车或减速让行;通过没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时,须注意避让来往行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交通信号的路口还好一些,没有交通信号的路口根本就是一片混乱的景象,车水马龙,互不相让。
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中,车辆依法行车,行人依法行路,是交通文明的一部分。
另外,交通警察依法管理、文明执法,也是交通文明的另一部分。
这两部分同时“展现”在马路上,才能构成完整的交通文明。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
为什么客厅忌用旧木料制造家具?
客厅家具用料要尽量使用新木料,不要用老房子的旧木料制造家具,更不能用旧棺木做家具。
上个世纪60年代,农村中有些人挖掉大户人家的坟,将其贵重的棺材板改制成大衣橱,结果导致家中夜夜不宁,挖坟者往往惨遭横祸。
如果用旧棺木做家具,家中成员会患上稀奇古怪的病,或者祸及子孙。
60年代经济
下面就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人民的生活面貌描述一下:衣着:那个时候,服装的功能是遮体御寒。
到1978年时中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人有衣穿,基本能够穿暖。
但是服装供应还是比较紧张的,新衣服只有年节才穿。
人们讲究朴素。
农村人们日常的衣服上会打补丁。
城乡人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凭布票购买衣物,而且补票是限量的。
衣着的色调以蓝、灰、绿、黑、白为主。
服装样式比较简单。
人们的着装比较传统。
春秋季男性以中山装、工装、军装为主。
男性在夏季以白衬衣,蓝绿灰色的长裤为主。
女性夏季一般着碎花衬衣或者碎花裙子。
五六十年代以棉布为主,七十年代化纤衣物逐渐流行。
五十年代,列宁服、连衣裙等具有苏联特点的服饰盛行。
文革时期,绿军装风行全国。
饮食:新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九亿多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在人口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完成的。
食物种类较少,人们的食谱中主粮所占的比例较大,平时人们以蔬菜和副食产品为下饭食物。
肉类和水产品人们吃的较少,基本上过年过节才集中吃鱼吃肉。
平时肉类和水产品定量供应。
东北和内蒙新疆牧区吃肉情况要好一些。
农村居民直到70年代,还以粗粮为主,公社生产队到年终才会分肉。
蔬菜供应受季节和地域限制,种类比今天要少。
肉类和水产品的供应比较紧张。
南北东西地域之间的食物种类差异较大。
总的来看建国以来的第一个三十年人们饮食的营养状况逐步改善,但是不如今天快。
经济困难的1959-62年的经济困难时期和1967-68年的文革动荡年代,人们的食物供应紧张,品种单调匮乏。
从1956年之后,食品供应依靠国营商店。
那时居民区里有粮店、菜店、副食店、烟酒糕点店等。
1965-1978年,自由市场基本绝迹。
城乡之间是找不到公开经营粮食、蔬菜、禽蛋和水产品的小商贩的。
改革开放之前,实行供给制,票证几乎和货币一样重要,有钱没有粮票是吃不上饭的。
此外油票、糕点票、粮本、副食本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票证。
住宅: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居民住宅建设,建成了大批的居民楼,但是由于受国际国内政治大环境的影响,主要精力用于建设和国防方面,居民住宅建设的资金很紧张,再加上以前的基础太差,和人口的迅速增长。
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居住的条件普遍较差。
1978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净面积3.7平方米。
大约有40%以上的人住在解放前建的住宅里面。
天津、上海、北京、武汉、南京等老城市,有大面积平房区。
50%-70%的城市居民住在低矮的破旧的平房之中,不少居民祖孙三代居住在十几平米的平房里。
五十至七十年代人民政府兴建了一批居民宿舍楼和工人新村,这些楼房多为三至六层的简易楼房,这些住宅楼解决了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问题。
住筒子楼、伙单是不会不少市民那是所经历的。
七十年代起,七层以上的高层楼房和综合配套的大型居民区出现,如北京的前三门居住区。
1976年唐山地震后,城市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到相当的高度。
居民楼的抗震性和质量有了鲜明的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居民的住宅依靠单位分配,住房供给极为紧张,分房得按照规定排队,够条件也得往往等相当长的时间。
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约8平方米。
大多数农民住平房,砖瓦房不多。
北方和北方50%以上的农民家庭住的是土坯房、石头房。
西北地区大量农民住窑洞。
蒙古新疆西藏的牧民住帐篷,东北林区木屋较常见。
南方民族地区竹楼、土楼、木屋比较多,南方农村不少农民住在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民居里。
但大城市周边新建的的农村砖瓦房较多。
交通出行: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建设迅速发展。
到1978年我国约有5万公里铁路和94万公里公路。
除西藏外,全国通铁路。
除西藏墨脱外全国各县通公路。
改革开放前民航建立了国际国内航空网。
1969年北京有了地铁,1974年我国有了长距离的管道运输。
新中国前三十年我国有了立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中国有了自己生产的汽车、载重汽车、电气化铁路、电力机车、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
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加强。
柏油路取代了泥土路。
公共交通迅速发展,但是赶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那时坐车难,公共汽车比较拥挤。
道路上,没有私家车,出租车数量极少,坐出租车要凭介绍信提前预约。
那时小汽车很少,北京吉普在大街上奔驰。
大街上还能市场看到马车。
人们代步的工具是自行车。
一到下班自行车如海洋一样,十分壮观。
人们出远途一般乘坐火车,改革开放前我国大约三分之一的机车是蒸汽机车,客车是国产电力机车或者柴油车。
当时从天津到北京坐快车是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
民航归空军管理,只有够级别的干部才可以坐飞机。
从祖国的边远山寨到北京一般需要好几天时间。
那时中国没有高速公路,公路客运长途客车也比较少。
农村居民出门仍靠步行、乘畜力车。
七十年代拖拉机增多。
也成为农民代步的工具。
78年中国的电话普及率是0.4%,那时只有单位才有电话,用的是数字码盘拨号电话,特别重要的事情才接打电话。
中国人大事靠电报、日常写信联系。
1978年全国电子计算机才6000台,没有互联网,更没有手机。
文化生活;看电影、听收音机、下...
春节60年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
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
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
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
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
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
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
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
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
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
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
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
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
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
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
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
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
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
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
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
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
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
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
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
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
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
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
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
猜你喜欢
- 最近发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