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目录收录网站方式:1.人工手动审核。2.自助审核(你的网站在权重3、PR4以上,挂上本站友链->点击友链->自动审核通过。)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东 深圳 河北 河南 新疆 重庆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 云南 广西 宁夏 青海 甘肃 陕西
西藏 海南 山东 福建 安徽 浙江 吉林 山西 江西 江苏 辽宁 黑龙 内蒙 澳门 香港 台湾 日本 韩国 美国
当前位置:站长啦网站目录 » 搜索结果 » 高级中学

高级中学

  • 大丰高级中学

    大丰高级中学

    历史悠久。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创办于1938年,1979年被省确定为首批办好的96所高中之一,1993年被批准为省合格重点中学,2004年被确定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301人,在籍学生4048人,编为72个班。理念先进。学校以“服务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理论依据,以“服务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于社区的文明建设”为内容;追求“教育零失误,服务零距离,家长零投诉”的“三零服务”。在全校上下开展了“管理即服务”、“满意在课堂”、“满意在食堂”、“满意在校园”等系列服务活动。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强走动式管理,将安全卫生和创建文明单位结合起来,发展内涵,提升办学品位。管理科学。学校构建了“由”字形管理模式,“校长出思想,处室拿思路,年级抓流程”,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履行岗位职责。各年级设年级主任,实行竞聘上岗。年级部实施模块管理,在各职能处室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师资雄厚。学校现有专任高中教师260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力的86人。高级138人,一级91人。特级教师3人,大丰市教学能手以上骨干118人。先后引进外籍教师13人。硬件一流。学校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形成了教育功能与区域特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学校各类设备设施齐全,基本实现办公系统的现代化。特色鲜明。一是本土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学校建成了“区域文明之光”展馆,并配套编辑出版了具有双语特色的《美丽的东方绿洲》系列校本教材。二是以信息、化学奥赛为代表的学科竞赛成为学校发展的亮点。三是依托合作办学和校本培训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实绩显著。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学校先后是盐城市化学、英语、语文、历史高中学科中心组所在。近几年,学校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为100%。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先进党总支”、“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优秀师表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联系电话:0515—3916588、3916488(传真)学校网址:www.dfhs.net电子邮箱:DFSZX@public.yc.js.cn站长邮箱:ycbestfish@sohu.com

    www.dfhs.net - 2014-04-28 - 收藏
    PR:
    BR:
    SR:
    人气:912
  • 中加合作苏州枫华高级中学

    中加合作苏州枫华高级中学

    中加合作枫华高级中学创建于2003年,是经中、加两国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实行中加两国双学历教育的加拿大国际学校。学校位于江、浙、沪交界处的苏州吴江淀山湖畔,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所有场馆均按照加拿大风格设计,是华东地区唯一一所能够同时向中国学生和国际学生提供加拿大中学课程和学历教育的国际学校,多次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省)教育部评为“最好的海外学校”。中加枫华开设综合设置的中加两国高中课程,采用完全同步的加拿大BC省高中课程与教学管理,使我们国内的学生能够与加拿大本土学生同步接受教育,为有志于走向世界的中国学生提供真正的加拿大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确保学生赢在高起跑线上,使学生具备进入加拿大和世界一流大学的资格。学生在读期间同时注册两国学籍,毕业可同时获得两国教育部门颁发的中学毕业证书。作为中加两国教育部门的一次重要合作,学校严格按照BC省教育部规定标准建设施教,BC省教育部负责加拿大课程的教学管理,同时按照江苏省教育厅的规定,审核中国课程的教学管理。枫华高级中学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品位、高品质、国际化的教育,培养学生追求卓越,成就事业。中加枫华的外籍老师,全部是加拿大BC省教育部注册的专业老师,他们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教育。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纯正的英语教学,生动的加拿大教学风格,还为学生带来了各国的多元文化,这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中方老师在与加方老师的合作中,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相结合,通过课题研究、演示、调查报告等灵活的作业形式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中加枫华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国内学生初一-高二;国际学生7-12年级。学校开设:国际双语初中课程;加拿大BC高中课程;国际艺术专业课程等完全以加拿大同步的国际教育体系。中加枫华强调“个性定制”,学校倡导的:全建制认证、全层次施教、全语言环境、全加方课程、全外教教学,“五全”国际教育模式,让中国学生不出国门即能体验弥足珍贵的国际教育理念。一届届的枫华学生,留学海外。然而枫华国际化教育的收获,绝不仅仅是成功地把一批批中国学生,送往海外留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们收获了独立与梦想,收获了对西方文化的仿真体验,深化了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眷恋。中加枫华学校已有一千余名学生毕业,毕业生全部获得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其中70%以上的学生进入世界排名前300位大学,30%的学生进入世界排名前100位大学。多名毕业生,收到了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滑铁卢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等排名世界前50位的一流名校录取通知书。联系方式上海枫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长宁区兴义路8号万都中心2503室电话:021-52080200 传真:021-52080210中加枫华总校招生办公室:江苏省苏州吴江市汾湖经济开发区联南路1号(中加教育园)电话:0512-63262288 63262277 63262270传真:0512-63262255接待老师:王老师 冯老师 沈老师中加枫华上海招生办公室:上海市长宁区兴义路8号万都中心2503室电话:021-52080090 52080091 52080200*8878传真:021-52080210接待老师:于老师 区老师中加枫华浙江招生办公室:杭州市延安路511号元通大厦811室电话:0571-28021605 28058708 28058706传真:0571-28058709接待老师:丁老师 米老师 张老师中加枫华温州招生办公室:温州市新城府东路物华大厦14D电话:0577-88120997 88935850传真:0577-88935850接待老师:刘老师 石老师中加枫华江苏招生办公室:苏州市干将东路889号东锦商场407室(国美电器楼上)电话:0512-65816285 65816295 65812029传真:0512-82887585接待老师:周老师 陈老师中加枫华南京招生办公室:南京市白下区户部街33号天之都大厦2509室电话:025-85673499 85673466传真:025-84207773接待老师:徐老师中加枫华国际生招生办公室:上海市长宁区兴义路8号万都中心2503室电话:021-52080200传真:021-52080210接待老师:文老师总校国际生接待办公室:0512-63262288 63262277 63262270接待老师:顾老师 冯老师学校留学中心:0512-63262266接待老师:廖主任 张老师 杜老师 王老师学校语言中心:021-52080258接待老师:王老师 郁老师学校宣传推广部:上海市长宁区兴义路8号万都中心2503室电话:021-52080258传真:021-52080210接待老师:王老师 郁老师 徐老师学校校际合作办公室:上海市长宁区兴义路8号万都中心2503室电话:021-52080258传真:021-52080210接待老师:徐老师学校总务处:0512-63262293学校德育处:0512-63262298 63262257学校教务处:0512-63262298学校EF中心:0512-63262265 63262862学校初中部:0512-63262260 学校高一年级组:0512-63262256 学校高二年级组:0512-63262297 学校高三年级组:0512-63262299

    www.sinocanada.cn - 2014-04-28 - 收藏
    PR:
    BR:
    SR:
    人气:738
  • 长江高级中学

    长江高级中学

    长江之滨,古华容道边,有一所以奔腾不息之长江命名的学校---湖北省监利县长江高级中学。走进校园,香樟翠柏,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校园幽静雅致,是莘莘学子求学修德的理想境地。长江中学1994年9月创建,十一年来,长江中学年年创辉煌,岁岁谱新篇。回顾长江高中十一年创校历程,办学伊始,高考毕业班200多人,高考上线人数只有寥寥24人,全校师生同舟共济,改革创新,开拓进取,高考一年一大步,岁岁上台阶。1999年突破100大关,上线达119人;2001年突破200大关,上线人数达216人;2003年,上线人数高达507人,而且文理科上线达到了235人,本科上线271人;2004年,上线人数再攀新高峰,达到了608人,其中本科上线近300人,上线总人数和上本科线人数均居全市同类高中首位,比创校之初增长了30多倍,1997年被湖北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学校”。连续8年被评为市县高考优胜单位。长江中学现有教职工166名,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1名,省骨干教师2名,市、县骨干教师21名;省、市教育学会38名;高级教师21人,一级教师46人。此外,还有一批重点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全校教师在教研方面各具强项,至今已在省级、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论文170篇,出版专著共26部。十一年来,近3000名学子在这里圆了大学梦。这里,飞出了高考文科第二名贾秋凤这只金凤凰,这里,造就了高考语文单科状元黎军,这里,推出了高考艺专总分状元罗燕舞;这里,把文科生熊相琼、童熹雷双双送入了武汉大学;这里,把理科生胡婷、朱继伟分别送入了重庆大学和华中科大;这里,把艺专生邓晓燕、张吉远等数人送入了北京服装学院……一批批优秀学生跻身全国各地的名牌大学,又一批批学生大学毕业后成长为各行各业的皎皎者。如柳景华、李斌等执教于神圣的大学讲坛;孙霞云、邹杰等成了《中国国门时报》、《空军报》的记者;何建辉成了导弹部队优秀青年军官,而且被《世界军事》、新华社等报道表彰;胡轩、朱中良等人成了优秀飞行员,翱翔蓝天;邓晓燕、罗燕舞等人已经成了独挡一面的深圳某企业的业务骨干……以苏贤禄校长为首的长江中学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学生所应具有的素质作为教育目标,以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和人要适应社会所应具有的素质作为教育目标。学校一切工作都以此为出发点,学校所有成绩也正是在此理念下取得的。按照以上教育理念,长江中学制定了“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素质育人,质量兴校”的治校原则。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建设过硬的教师队伍、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上。在苏贤禄校长的倡导和亲自参与下,长江中学掀起了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绩效的高潮。把“素质育人,质量兴校”落到实处。在管理上,实行“教、养、管、护”相结合的模式。教—--强化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自身修养意识;养—--突出《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全面落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管—--以政教室、保卫室为重点,加强严格管理,学校领导检查、督促,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模式,制订相关规章制度,严禁不假外出和不按时返校的行为;护—--食堂、寝室、医务室 多方面对学生的生活加以护理,营造良性环境。多年来,长江中学形成了以文、理为主体,以艺术、体育为两翼的办学模式。走特色之路,做到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学校办有特色。团结奋进的长江中学领导班子,勇于进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长中人,还将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再创辉煌,使长江中学这颗江汉平原上的明珠更加璀璨。电话07163292501传真07163293810电子邮箱 llqq661025@sohu.com地址:湖北省监利县长江高级中学

    www.jlcjzx.cn - 2014-04-28 - 收藏
    PR:
    BR:
    SR:
    人气:878
  • 商丘市回民高级中学

    商丘市回民高级中学

    商丘市回民高级中学始建于1953年,是原商丘地区最早的十所重点高中之一,现隶属市直管理。学校坐落于商丘市区,东临人民公园,西接汽车北站,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208亩,绿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学校现有112个教学班,教职工486人,在校学生近万人。2002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2004年被评为商丘市示范性高中;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商丘市回民高级中学是河南省教育厅认定的“物理教学、化学教学、英语教学、体育教学及信息技术教学科研基地”,省“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师资建设重点实验学校”,国家级“重点课题实验校”,国家级“说课重点实验校”,国家级“体育教学科研基地”,国家级“外语实验学校”,国家和省级“贯彻体育条例”先进校,国家级实验室管理先进单位。学校先后被授予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河南省“普法先进单位”,省“中学管理先进校”,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文明卫生单位”等2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2005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电话:2963325(网络中心)Email:Webmaster@sqhz.net

    www.sqhz.net - 2014-04-28 - 收藏
    PR:
    BR:
    SR:
    人气:698
  • 西安西港花园高级中学

    西安西港花园高级中学

    西安西港花园高级中学是一所经西安市教育局批准、由西安西港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创办的民办全日制高级中学,是西安市东北郊冉冉升起的一颗教育新星。学校位于西安市风景如画的灞柳生态园中心地带,西港高中西临碧波荡漾的灞河,东连果树飘香的千亩桃园,南接楼台亭阁的西部渔港度假村,北与风格迥异的西航小区相望,柳树成林,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景色宜人,为学子求学读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占地面积168亩,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可容纳2000名学生学习的食宿。学校坚持"高起点、高素质、高品质、高效益",创办名牌学校的战略,坚持“引领学生成人成才,注重学生终生发展”的办学宗旨,确立“培育科学精神,铸就中华精魂”的办学理念,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实现“建一流校风、创一流水平,带一流队伍,育一流新人”的办学目标而努力拼搏。学校从全国各地招聘教育精英,组建了一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艺精良、锐意创新的教师队伍。其中,特级名师2名,高级教师10名,硕士学历2名,中级职称13名,中级以上职称占教师总数78.13%。全部教师均为大学本科学历,这批教坛能手曾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国家重点大学输送过多名优秀人才。地址: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办事处(北郊)西航花园联系电话:15719188911

    www.xggzedu.cn - 2014-04-28 - 收藏
    PR:
    BR:
    SR:
    人气:998
  • 济南市历城洪家楼高级中学

    济南市历城洪家楼高级中学

    1998年8月28日,济南市历城洪家楼高级中学落成。时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的沈建国同志到校为落成典礼剪彩、讲话,并题写校名。洪楼高中是由济南市委市政府投资兴建,隶属于历城区教育局面向全市招生的国办高级中学。学校坐落于环境优雅的济南市花园小区内,周边有山东大学、洪楼教堂,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畅达,商贸云集,经济繁荣。历任校长郭建军同志是学校第一任校长,刘其军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    1999年8月25日,姜云海同志被任命为学校书记、校长。 2002年8月20日,李雷同志被任命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2004年8月18日,陈学柱同志被任命为学校校长、党支部副书记。 2005年9月12日,陈学祥同志到校主持工作。教学模式  建校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不断探索、改革,逐步发展壮大。确立了“成长、成人、成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自强不息,弘毅致远”为校训,形成了“勤奋、进取、文明、和谐”的校风,“勤奋、严谨、高雅、创新”的教风以及“勤奋、自主、规范、高效”的学风。学校荣誉  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八年来共培养了五届近两千名合格毕业生,有近400名学生考入本科院校。先后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并获济南市高考进步奖,成为中语会创新作文研究基地、北师大校本培训基地,并被指定为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8月学校被评为“济南市文明单位”。发展前景  学校放眼长远、立足实际,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为突破口,不断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范性,逐步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积极筹建综合楼,全力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力求短期内在“青年教师培养,学生的规范管理深层次化以及教育教学质量”三个方面实现突破,把洪楼高中建成为“师资优秀、管理科学、质量上乘”的精品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花园小区1区17号洪楼高中 邮编:250100传真:0531-88032182

    www.jnlchlgz.cn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739
  • 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

    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

    坐落于乌鲁木齐市团结路中段的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风纯正、师资雄厚、成绩斐然的区、市两级重点中学和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她始建于1946年(前身为迪化市第二女子中学)。1954年9月,新疆省人民政府教育厅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在乌鲁木齐地区建立了第一所新疆省高级中学。1959年9月,自治区党委将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确定为自治区重点中学。1960年,根据自治区教改领导小组意见,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条龙”办学体制。1963年,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一分为二,承担高中教学任务的学校定名为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承担初中教学任务的学校定名为乌鲁木齐市第六中学,两校各自独立办学。1969年9月,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更名为乌鲁木齐市第十四中学。1980年8月,按上级指示精神乌鲁木齐市教育局调整学校布局,将第六中学、第十四中学的汉族师生合并为汉语系完全中学,定名为乌鲁木齐市第六中学,民族师生合并为民语系完全中学,定名为乌鲁木齐市第十四中学。1984年,由于教育教学成绩优异,校风校貌优良,学校被授予“自治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受到国务院表彰,被誉为“西部名校”。2004年5月,按照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乌鲁木齐市第六中学和第十四中学强强联合,组建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为学校定位“打造新疆民汉合校的旗舰”。学校把“以德为本、以能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作为办学理念,以“爱国、团结、和谐、奋进”作为高级中学精神,引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双语教学,全力提升教育质量,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文化底蕴深厚、管理理念先进、育人环境优美、师生行为文明、办学特色明显、教育质量优秀的全市乃至全疆民汉合校的示范学校。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魏立新、党委书记马合木提·亚克甫,党政领导职责明确,班子领导团结协作,协调一致,各处室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基本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学校各项管理有章可依,能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作用。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实施依法治校,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学科竞赛成绩辉煌,德育管理卓有成效,科技创新硕果累累,艺术展演凸现风采,体育竞技彰显活力。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单位、自治区示范性高中、自治区德育达标校、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自治区绿色学校和“乌鲁木齐市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双语授课实验班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多次荣获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曾被第29届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命名为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高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126亩,其中绿地面积超过20%,有三栋教学楼(每个年级一栋楼),一栋科技楼,一栋体艺楼,一栋学生公寓,一座学生浴室,民汉各一个学生食堂。有一个藏书近20万册的学生图书馆,有两个配置一流、在全疆名列前茅的学生心理室,有两个数字化实验室,两个全疆一流的机器人工作室。有一个塑胶运动场,一个足球场,十二个篮球场,两个地下综合运动场。学校师资队伍雄厚。现有在编教职工301人,专职教师267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职称教师122人,学科带头人等各级“三类教师”67人,有一位全国优秀教师,一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位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优秀个人,多位自治区级、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学校各科教师在全国各学科大赛上取得的荣誉、出版的著述、发表的论文不计其数。一流的师资队伍,铸就一流的办学业绩。学校在办学方面呈现五大特色:一、高考成绩稳步攀升。2010届高考,重点上线率38%,二本上线率70.5% ;2011届高考,重点上线率46%,二本上线率76.2%。在生源状况不如一些学校的情况下,学校靠着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靠着学生的努力,靠着家长的支持,硬是创造出了和一流学校旗鼓相当的高考成绩,每年有近百位同学考入全国重点名牌大学。从2001届学生何飞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硕博连读开始,到2007届学生林家瑞获2007年高考全疆理科状元,获得清华大学保送生资格、硕博连读,再到2011届学生帕合丽娅·艾西拉甫在2011年高考中取得了总分711分、数学单科成绩150分满分、全疆双语理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录取。已有数十人考入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名校。二、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学校设有专职科技辅导员,提供大批经费,为有志科技创新的学生提供发展平台。李淑华老师是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在她的带领下,每年学校都有多名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家级一、二等奖,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奖,近两年因获科技创新奖而获得高考保送生资格进入全国名牌大学的学生就有12人。三、机器人竞赛成绩辉煌。在以葛继昌老师为首的团队领导下,学校的机器人教学工作在全疆首屈一指,在全国名列前茅,多次荣获全国机器人灭火和机器人足球赛一、二等奖,两次荣获世界级学生机器人比赛冠军。学生机器人教学辅导已经成为我校开发的独特的校本课程。2011年4月,我校高一学生田宇寒在美国第十八届国际家庭机器人灭火比赛中获得高中改装组冠军。四、学科奥赛成绩显著。我校有各科奥赛教练员十余人,近三年我校学生在数学、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竞赛方面取得全国竞赛省区一等奖而获得保送生资格、进入全国名牌大学的学生就有12人,其中李一同学、林龙同学分别取得第22届、第24届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决赛)国家银奖,马明、安豆豆、李旭辉等同学取得第25届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省区一等奖,马明同学取得省区一等奖第一名,马明同学还取得201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级赛区)省区一等奖,获保送生资格并提前通过2012届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五、体艺竞赛凸现风采。我校有2名国家级裁判员、6位全疆一流的体育教练员,1位全国知名的歌舞合唱教练员,一位自治区剪纸专家的美术老师。在2011年乌鲁木齐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高级中学荣获团体总分第三名,我校的歌舞《摘葡萄的姑娘》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高级中学的历史悠久而辉煌,高级中学的文化博大而深厚。厚重的文化底蕴,宽广的人文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思想,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成就了高级中学昨日的光荣与梦想,铸就了高级中学今天的靓丽和辉煌,高级中学全体师生团结一致,振奋精神,携手同心,同舟共济,必定将创造高级中学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www.wlmqsgjzx.com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875
  • 和静高级中学

    和静高级中学

    和静高级中学又名和静县第三中学,成立于2002年8月,是巴州大型民汉合校高级中学之一。学校地处和静县西郊巩乃斯路东侧,校区占地面积125亩,建筑面积37592㎡。绿化面积37463㎡,人均占地27.4㎡。整个校园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和休闲区,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功能齐全,环境优雅。学校有教学楼3幢,拥有75个标准教室,宿舍楼3栋,可同时住宿3100人;大礼堂1个,可容纳720人听报告或开展文艺活动;食堂1个,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物理实验室4间、化学实验室4间、生物实验室4间、微机教室2间、多媒体教室4间、教学软件资源室2间、通用技术实验室2间、音乐室3间、美术室4间、心理咨询室3间;图书室设藏书室1间、教工阅览室1间、学生阅览室2间,图书馆藏书97088册,电子读物8万多册。学校体育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化体育场1座,内设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田径场和标准足球场、篮球场6个、排球场2个、乒乓场地20个、健身器材30余套,医疗保健室两间,能为老师和学生提供基本医疗保健。学校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全体师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学校现有教学班75个,学生总人数3674人。全校教职工总数302人,其中特级教师1名,高级职称67人,中教一级教师131人,中教二级教师104人。九年多来,学校一直坚持“以德立校、育人为本,教学为主、质量第一”的办学思想,秉承“为成功人生做准备”的校训,塑造“重德、敬业、启智、爱生”的教风,培养“博学、审问、明辨、笃行”的学风,形成“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高考本科上线率由2003年的38%上升到如今的本科70%左右,大专99%以上,本科上线人数从2003年的173人上升到1045人,学校先后向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著名高等学府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建校九年来,本科上线总人数达到7600多名,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一致赞誉,多次刷新了和静高考记录,成为北四县人民瞩目的人才基地和大学的摇篮。在全校各族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德育示范校”、“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治区卫生红旗单位”、“自治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自治区普通高考试题分析、学生学科能力评价与教学的研究”实验学校、“自治州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州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治州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州民汉合校先进集体”、“自治州花园式单位”、全国“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南岗杯排球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自治区男子排球比赛”第二名、“自治州男子篮球排球比赛”第一名;和静县农村党的建设“五好”学校党组织等70余项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既是和静高级中学人集体奋斗的结晶,也是社会各界对我校的认可。在2010年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复检中,和静高级中学以南疆片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利地通过了复检并得到了自治区专家的好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面对课程改革新任务,新起点,和静高级中学全体师生将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饱满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凝神聚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管理高水平、师生高素质、教学高质量、办学有特色”的让全县人民满意的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主办单位:新疆和静高级中学邮政编码:841300

    www.xjhjgz.com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670
  • 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

    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

    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982年,是地区二中汉语授课部分独立出来,易地另建的一所完全中学,校名为塔城地区五中。1993年8月,塔城市普通中学结构调整,集中办高中,将市一中、地区三中、四中的高中部合并到五中,更名为塔城市第五中学。1994年9月学校重归塔城地区教育局管理,更名为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学校位于塔城市文化南路林南街,占地120亩,建校初期,学校仅有一幢教学楼,一幢学生宿舍楼,若大的校园内到处是杂草、碎石,连一条象样的道路都没有,经过全校师生员工20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一座现代化的学校展示于塔城市民的面前。学校现有2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1栋实验楼、四栋学生宿舍楼、三栋教职工家属楼,建筑面积约26000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备先进:有教室80间,理、化、生实验室5间,微机室、语言室4间,有专项的电教、多媒体、音乐、美术教室,有可供300人同时阅览的阅览室2个,可供30人同时查找资料的资料室一个,校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订购报刊100多种。生活设施方便完善:学生宿舍有四人间、八人间,近四分之一教职工住在校园,工作方便,处理问题及时。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是花园式学校:校园硬化、绿化、美化好,环境优雅,风光宜人,校园内有各种树木2000余株,草坪2000多平方米,空气清新,绿意盎然。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校园有多处景点,内有凉亭、喷泉、雕塑、长廊、坐椅,是怡情养性的好去处。为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修建了塔城市唯一的400米环型塑胶跑道,有室内活动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可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是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在职教职工258人,57个教学班,在校生3500多名。学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先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德育处、校团委、年级组、班集体为主力,利用升国旗、开班会、找谈心、搞活动等多种形式,把德育工作做深做细做出了实效。学校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强了检查评比,查仪容仪表,查出勤卫生,查文明礼貌,查遵纪守法,使学生行为有章可循,促进了崇尚科学、与时俱进良好校风的形成。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始终把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工作目标。学校对教学常规抓得紧,教师在教材教法上下功夫,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施教,根据新的课程方案,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努力探索,在教学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学校对学风抓得紧,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课堂活跃了,学业长进了,能力提高了,高考年年传捷报。学校面向全地区招生,成为北四县初中毕业生上高中的首选。因为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是大学生的摇篮,她架起了立志成才的莘莘学子走向成功的金桥。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建校20多年能蓬勃发展,不断壮大,是因为学校始终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发展党员、外出学习、岗位培训、参观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拓宽教师的视野。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一批批青年教师走上讲台,早在1998年学校就启动了“蓝青工程”,通过“压担子、结对子、引路子、搭台子”让青年教师在中老年教师的辅助指引下,很快站稳讲台,积累经验,形成特色,成为教育战线上的生力军。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与时俱进、科研先导、现代教育技术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已经形成。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在改革大潮中诞生,在改革大潮中成长壮大。“严谨治学、诲人不倦”是她的教风,“德业双修,学而不厌”是她的学风,她以“校风好、质量高、环境美、管理严”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党和人民也给了她很多很高的荣誉(荣誉表附后),20多年,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滴水,做为一所年轻的学校,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风华正茂,她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迈向辉煌的明天。地址:塔城市林南街2号邮编:834700电话:0901-6227412邮箱: 1593266843@qq.COM webmaster@wygk.cnQQ: 10352932

    www.xjtcedu.com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993
  • 富蕴县高级中学

    富蕴县高级中学

    富蕴县高级中学是民汉合校的一所中学,现有32个教学班,哈语班20个,汉语班12个,其有学生1577名,汉族学生518人,少数民族学生1066名,共有教职工126名,其中汉族63名,少数民族63名,特级教师1人,中教高级职称21人、中级36人、初级68人,男教师58人,女教师68人。自2005年建校以来,先后获得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卫生红旗单位、地区级党建示范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模范单位、绿色学校、模范职工之家、三八红旗先进单位、五四红旗团委、优秀考点先进单位、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党支部、政绩突出班子、普法先进单位、绿色学校、平安单位、信息工作教育教研工作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团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取得伊犁州民语言文科状元、阿勒泰地区民语言理科状元、阿勒泰地区六县汉语言理科状元,2009年摘取了自治区民语言文科状元、阿勒泰地区民语言理科状元,2010年摘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语言文科状元,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上升。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从实际出发,办人民满意教育,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育德育才之路。主要做法:我校成立5年来,秉承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德育为先,加快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一)优化德育环境。一是着力优化硬件设施,彰显校园魅力。自成立以来,县委、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从校园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到现在的占地面积74095㎡,从只有一幢4085㎡的教学楼,到现在拥有三幢教学楼9610平方米,630㎡的学术报告厅,9021.9㎡的教职工和男女学生公寓,能容纳1000多人同时就餐的餐厅,从无一台电脑、无实验室及实验室设备到现在拥有400台电脑,多媒体教室26个,标准理化生实验室6个,多功能语音室3个,校园广播电视系统、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及丰富的藏书和规范的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学校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布局合理、规划规范。二是着力优化校内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学校利用橱窗、绿化区等阵地积极宣传爱国思想、党的教育方针等,以名言警句、名人题画及格言,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校园真正成为“陶冶情操的花园,教人求真的花园,活泼向上的乐园”。三是优化家教环境,营造健康氛围。在德育工作中,我校始终把家庭、学校、社会连为一体,建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和家长一起探讨学生的教育方式,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定期开设心理咨询课堂,每学期根据年级特点开展3至5次心理辅导课。建立家长学校联系卡,举行班主任与家长的座谈会,研讨家教方式,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为服务考生开放了心理辅导课,为高考考生开放了营养窗口和高考营养餐。四是优化社会环境,促进良性循环。依托社会力量,建立了三个德育基地(司法局、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派出所),与驻县部队建立军民共建关系,与法院建立普法共建单位。同时还实行开放式教育,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适当剖析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引导学生择友交往,学会过滤社会信息,提高判断是非、识别真假、区分善恶、鉴别美丑的能力。5年来,先后获得了平安单位、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五是注重学生情,因材施教,以质量求发展。我校从五个方面着手,因材施教。(1)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每一个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就决定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在新生入学的时候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从成绩、操行、各种实践活动等方面科学地、客观地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找到一条属于学生本人的学习发展之路。(2)从学生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很多学生进入学校跟不上高中的课程,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在教学上创新,以创新求实效。如用学生熟悉的事例作为导课内容,拉近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的“事例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的“教学体验法”;在教学中让学生与教师调换角色的“角色互换法”等,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基地。(3)因地制宜开设校本课程,增加学生的乡土知识。富蕴县是一个矿业大县、旅游大县、农业大县,为此,在实施新课程中,由教师调研,从矿业、农牧业、旅游业三个方面编写乡土教材,开设校本课程。还利用矿业大县的条件初步建立了矿物标本室,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对本县矿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4)实行领导包班制。即领导每学年都要承担2到3个班级的管理并参与其中,并与领导的年终考核挂钩。(5)充分利用教研组阵地,开展教学教研。教师不仅要会教学生,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研组会议、年级组会议、集体备课公开课、汇报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研讨教学方法、研究教材教法,发挥集体的智慧,相互学习,发展个性,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园地。在近两年内,就有近350余篇教育教研论文在国家、自治区、地区级报刊发表。有近120余人在国家、自治区、地区举办的各种比赛中获奖。(二)优化教育方法。我校把“规范+特色+创新”的办学思想和“合格+特长+创造”的育人观念相结合。一是从教师入手,要求教师在新经济形式下适应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形象素质和专业素质;把教书育人工作做到社会上去,做到学生家庭中去。树师表形象,创优良教风。每学期开展师德师风培训讲座4场,教师素质专题讲座2场,同时还在教师中开展“为人师表大家谈”的座谈会3场,发放《教师职业道德,推进素质教育》学习材料,发放了《维护民族团结》学习材料,并每个人都写出心得体会,每周二下午进行政治理论学习。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提高了德育信度。二是讲求德育“精度”,强化实践性教育,实施经常性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熏陶性实践教育、立体性实践教育,在校内开办“模拟法庭”和邀请法制校长作法律专题讲座,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到看守所进行警示教育,在清明节开展扫墓活动等,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开展“五四”纪念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开展“还春天一个绿色”的系列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等。三是“四结合”,增强德育“效度”。把优化德育内容、方法与主体参与相结合;把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相结合;把信息调节与行为矫正相结合;把承担社会角色与组织道德践行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学习、参与生活、参与社会,焕发主体意识,结合知识竞赛、征文演讲、歌咏比赛、书法画展、诗歌朗诵等活动增强责任意识、道德意识等,并启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同时还积极开展一年一度的体育节、科技节、素质教育展示月、学雷锋活动月、民族团结月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外,适时参与社会,与社会交往、与社会对话,增强学生“肩负起历史赋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的社会责任感。(三)实施教育工程。一是大力开展青蓝工程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我校一直把青蓝工程作为培养年轻教师的主阵地。针对年轻教师成长慢的现状,实施在每学年开学的时候都会为刚进入的青年教师指派有敬业精神、有教学业绩的骨干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师傅一对一指导,实施“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的青蓝工程。主要实施在思想上扶“志”、在教学上扶“艺”,同时还实行了“走出去,请进来”战略。让教师走出校门去学习其他地区、其他学校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请外面的专家为教师上课,切实提高年轻教师的教书育人素质。每年举办青年教师专题培训讲座5场,青年教师汇报课15余场,骨干教师汇报课10余场,新教师座谈会4场,师徒交流会2场,派出教师到先进的学校取经,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提优”工程。针对后进生实施“人盯人战术”,使每个学生都能长足发展;针对贫困生成立了捐资助学基金会,主要采取思想上扶“志”、行为上扶“德”、生活中扶“贫”、学习上扶“差”的形式,逐步实现优等生提优、中等生固本、差等生补缺的目标。(四)创新奖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竞争是发展的源泉。我校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实行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和竞争机制,按优胜劣汰原则,能者上,庸者下。对于在教学中成绩突出的,班级管理突出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如在青年教师汇报课上的“教坛之星”、“教学能手”等,以更好地激发教师为动力,先后建立了《富蕴县高级中学奖惩办法》、《富蕴县高级中学教师聘用办法》、《富蕴县高考奖励实施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全面实行全员聘任制,打破教师心目中的“铁饭碗”。

    www.fygzw.com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798
以上是关于高级中学的网站,关于高级中学的资料,类似高级中学查询结果


共 290 条«12345678»

推荐站点

  • 福州小程序开发福州小程序开发

    福州好小蚁科技提供专业的微信小程序开发、软件定制、手机APP开发、网站开发等高端定制外包服务,价格美丽,服务周到.一对一项目对接,不满意退全款!预约电话:13107632710 胡小春!福州好小蚁科技有限公司是福建福州网站app等技术开发优秀网络公司。

    www.fzant.com
  • 世界时间网世界时间网

    世界时间网为您提供世界各地精准时间,北京时间校准器,标准时间,世界各地时间与北京时间对比,时间换算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top.cnzzla.com/time
  • 科技镇科技镇

    科技镇 | 关注科技、娱乐、人文、生活!

    www.kejizhen.com
  • 心动网址导航心动网址导航

    心动网址导航精选了国内国外著名的网站、好玩的、好看的、有趣的国内国外网站以及实用的、优秀的国内国外网站,包括国外视频、国外购物、国外交友、国外新闻等多种类型 同时提供精品行业分类目录提交,让用户全方位了解国内国外互联网动态!

    xd00.com
  • 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

    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精选网址导航,免费分类目录提交,实用酷站大全。

    top.mhw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