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
3.1企业合并中的“会计魔术” 并购会涉及一个会计问题,就是企业合并,以及后面的合并报表。
本期提要
- 并购带来的会计问题
- 并购案例解析
本期内容
各位见闻大师课的朋友大家好,我是夏草。
我们接下来介绍一下特殊事项,包括企业合并、合并报表、会计选择、关联交易,这些也和三大报表有密切的关系。这里面的猫腻也是挺大的。2015、2016年有一个比较大的并购浪潮,但现在会发现这个并购浪潮过后,一地鸡毛。有很多上市公司,因为收购被人家骗了,然后把对方告到经侦部门,把对方以合同诈骗罪抓起来。
并购会涉及一个会计问题,就是企业合并,以及后面的合并报表。以前我们一直诟病的并购三大问题,就是高估值、高业绩承诺,还有高商誉。因为高的业绩承诺会导致它有很高的造假的动力。
其实并购本身的会计也有很多猫腻。这个可能比较复杂,我简单的介绍一下。企业合并有两种,一种是同控,一种是非同控。
同控就是收购方和标的方属于同一个集团,同控的话不确认商誉,按账面价值并表,而且视同一开始就合并,用的是权益联营法。
非同控就比较复杂了,它要确定一个合并日,合并日当天要把被收购企业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而收购价格和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异,要确认商誉。所以非同控比较复杂、比较麻烦,很多企业喜欢做成同控,因为同控不需要确认商誉,非同控需要确认商誉。商誉虽然不用摊销,但要做减值测试,而且高商誉大家都比较害怕。
美国证监会前任主席利维特,在1998年,也就是22年前的一次演讲上,提到了会计的一些阴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创造性并购会计。他发现华尔街的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发展壮大,结果后面冒出来一大堆的问题。
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说一个是合并方法的选择,就是我刚才讲的,是同控还是非同控。第二个是合并范围的确定,等一下我们讲到合并报表时会涉及合并范围的限制。第三个是合并前后交易,因为合并日之后才算业绩,所以合并日之前它就会把业绩藏起来,等合并日之后再释放出来。
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收购之前业绩很差,收购之后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业绩会出现井喷。这个时候你要注意,是不是有一个跨期调节的问题,或者是以前隐瞒利润,现在才把利润释放出来。
还有一个就是我刚才介绍的,在合并日这一天,要把被收购方,也就是标的的账面价值调成公允价值,这个时候它会做一些会计上的清洗,这样标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就会压低。
为什么要压低标的的净资产?因为标的的净资产后面很快就要结转等等。但如果转为商誉,就要做减值测试,不要摊销,所以它要想更多的分配给商誉。这个比较复杂,如果听不懂就算了,就是这里面有很多猫腻。
利维特提到的五大手法,一个是创造性会计,一个是重要性,现在往往是以重要性水平说这个不重要,所以就简化处理了。还有收入确认的时点;甜饼罐式准备,就是藏利润;以及巨额冲销。
巨额冲销也叫大洗澡,现在有的时候是这样的,你以为它已经洗大澡了,实际上它只洗了一个小澡,真正的大澡还没洗完。就像康美药业这种情况,大家觉得它洗干净了吗?可能很多人觉得它还没洗干净,因为账面上还有200多亿的中药材,它的雷是不是还没有全部爆光,这个就不得而知了。有的人觉得这个钱已经记亏过了,没有什么风险了,实际上也不是这样的。
在对被收购企业净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评估的时候,还会确认一个可辨认的无形资产。会计有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就是自创的商誉是不能确认的,自创的大部分无形资产也是不能确认的。
之前有人提问说,我是做软件开发的,我做的研发能不能资本化?我觉得大部分的软件企业可以全部做费用化,但要是被人家给收购了,就不一样了。人家就可以把你的那些没有资本化的产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技术,作为可辨认无形资产进行确认。外购的好确认,但自创的,确认的门槛非常高。
这里面有几个案例,比如说美团100%收购了摩拜,合并日定在2018年4月10日。收购的价格是多少?包括现金94亿,股份好像是58亿,再加上一个认购权,大概折算了一点点,总共加起来,美团收购摩拜整体的对价是155亿。
美团当时其实应该已经资不抵债了。从账面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团挪用了大量的客户的保证金,好像挪用了八十几亿的保证金,基本上把客户的保证金全部烧光了,资不抵债。收购了一个资不抵债的公司,要确认很大的商誉。
美团收购时补确认的三个无形资产,一个是商标、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客户关系,大概补确认了30个亿。这样美团的净资产就变成正的27亿,155亿的收购价格,分配给可辨认的有形资产27亿,剩下的确认为商誉。
再介绍两个京东的收购案例,一个是京东收购腾讯的电商的资产,另外一个是收购一号店。我们可以看到,京东把收购的价格很多都确认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剩下的再确认商誉。可辨认无形资产和商誉的差异在于,可辨认无形资产要在一定的年限内进行摊销,最长的20年、最短的3年,但商誉是不需要摊销的。这个比较复杂,我就不说了。
现在我们看到并购的一个趋势是什么,许多公司为了避免高商誉的确认,用了很多的方法。最近有一家科创板公司,创始人的妹妹也很厉害,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同行的,也是做生物科技的公司。
哥哥收妹妹的公司怎么收?他先是以很低的价格,大概800多万美金,也就是五六千万人民币,收购了妹妹公司的51%的股份。第二步,在收购之后,其实在收购协议中就约定哥哥每年支持妹妹500万美金,连续4年,也就是2000万美金。这个时候已经并表了,等于是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交易。
合并报表之后,内部的收入也就合并抵消了。但是对于妹妹来讲,因为她还持有49%的股份,所以母公司给控股子公司2000万,她依然可以受益。但更关键的是,哥哥聘请妹妹为首席科学官,给她7.2%的股份,这7.2%的股份作价才200多万美金。这家公司就是第一家以第五套标准上市科创板的公司,泽璟生物,上市之后至少上百亿的市值。哥哥给妹妹的这7.2%的股份价值不菲,就是按100亿算,也有7个亿。
这样一来,其实就是一揽子交易分成三个,单独作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避免高商誉。如果全部对价很恐怖,可能要好几个亿的对价,都要确认商誉,这时候商议的减值压力就很大。这是并购会计的一个安排。
以上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 上一篇:4.4大数据时代的财务分析方法
- 下一篇:3.2通过案例了解合并报表中的陷阱
猜你喜欢
- 最近发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