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

科技浪潮留下诸多思考:复盘A股智能手机牛熊演绎  所谓的科技股行情,一定是有载体的。第一段行情的载体是智能机,第二段行情的载体是新能源汽车。没有载体,是不可能产生科技股行情的。

所谓的科技股行情,一定是有载体的。第一段行情的载体是智能机,第二段行情的载体是新能源汽车。没有载体,是不可能产生科技股行情的。

 

第二步,我们来看这30个科技股子行业的行情。

下面这张表罗列了沪深300、中证500,以及30个科技股子行业在2000—2021年的表现,红色标记代表这个行业的超额收益或者是整体的收益都很强,黄色标记代表科技股没有太大的行情,但是这个行业的行情比较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几点。第一点是,在过去20年,A股其实有过2.5段的科技股行情。这2.5段的科技股行情是什么呢?第一段是2013—2015年,这一段科技股行情产生的根源是智能机渗透率的提升。第二段是2019—2021年,这一段科技股行情炒的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

 

而2010年、2017年,就是我说的行情的预演。智能机的行情真正展开是在2013—2015年,就是创业板的那波牛市,但是智能机行情的预演是在2010年,当时是以莱宝高科为代表。而新能源汽车和创新药的行情真正展开是在2019—2021年,但是这波行情的预演是在2017年。

 

在这些行情里面,还有一段行情,就是2000年。虽然说当时的科技股很牛,但是那个时候的科技股并不纯粹。说白了,那个时候的科技股行情是伪科技股行情,其实就是我们讲的“5·19行情”。

 

所以从过去20年科技股的行情来看,中国的科技股行情有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在前10年,也就是2000—2009年,科技股不是主流。这个过程中什么是主流呢?周期股是主流。但是后10年,科技股就开始变成主流了。

 

第二个特征就是过去20年,科技股行情总共有2.5段。第一段是智能机行情,有预演、有展开;第二段是新能源行情,有预演、有展开;还有半段是“5·19行情”。这是科技股的一个大的脉络。

 

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比较这两段完整的行情。“5·19行情”我们就不分析了,因为这段行情是伪科技股行情,分析起来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这两段完整的行情是要去认真分析的,会发现一些共同点。

 

所谓的科技股行情,一定是有载体的。第一段行情的载体是智能机,第二段行情的载体是新能源汽车。没有载体,是不可能产生科技股行情的。而且这个载体一定要是现实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如果是虚无的东西,比如现在的元宇宙会不会产生科技股行情?不会。虽然股票市场会有某个板块去炒元宇宙,但是它还不足以产生一波科技股行情,原因就是现在的元宇宙没有发展到每个人触手可及的阶段,未来有可能。所以要把握科技股行情,就要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

 

我们来分析这两波科技股行情,看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发。首先来看2013—2015年这一波行情。我之前已经说过了,这波行情的驱动因素,说白了就是智能机渗透率的提升。

 

从图中我们会发现,2010—2014年短短4年时间,中国智能机的渗透率从10%提升到90%。这个速度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科技股行情,但是基本没有像智能机这样,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将渗透率从10%提到90%的,互联网也是做不到的。

为什么智能机的渗透率能够在短短4年之内从10%提到90%?原因就是智能机对于功能机的替代,实在影响太大了。如果现在使用功能机,几乎会被整个社会隔离。所以智能机是一个例外。

 

我们思考智能机的渗透率提升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一点:这是人类科技股行情的一种例外,不能把它当作一种常态,不能用这个东西去推导接下来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会以什么样的速度提升。

 

但是这样一个例外,产生的行情是怎么样的?它带来的行情有两点,第一点是消费电子这个概念的崛起。我入行的时候,电子还没有消费的概念,电子就是强周期品,电子是很不入流的,电子是没有办法提升估值的。

 

但是到今天,有一个概念叫消费电子。为什么会有消费电子?其实就是因为手机渗透率提升得很快。同时会有所谓的每隔两年的换机潮,就是说一个手机可能两年以后没有坏,但是我就觉得要换一个手机。在智能机出现之前,是不会有人这样做的,手机是用到坏为止。

第二点是它很快地实现了从硬件到场景应用的转变。我们一开始炒智能机行情的时候,为什么炒莱宝高科?为什么炒触摸屏的东西?因为它是一个硬件。但是这个行情到后面,表现好的就不是这些硬件相关的股票了。

 

2012年1月—2013年5月,硬件相关的股票,像欧菲光、歌尔股份涨了很多,基本见顶了。但应用相关的股票,像银之杰、恒生电子、卫宁健康、网宿科技、掌趣科技,涨幅是很有限的。

 

但是2013年6月—2015年5月,整个牛市见顶的过程中,硬件相关的股票涨幅就很有限了,但是应用相关的股票就开始发力了,因为它们的渗透率提升很快。如果说渗透率停留在20%、30%、40%,是没有办法实现如此广泛的场景应用的。智能机在4年之内把渗透率从10%提升到90%,所以才能够实现从硬件到场景应用的迅速变化。

 

但我还是那句话,智能机带来的变化,在人类历史上、科技股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不能以它作为科技股渗透率提升的一个标准。

 

在2013—2015年的科技股行情中,有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第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就是,很多时候即便看对了赛道,也有可能一无所获。

下图反映了莱宝高科和欧菲光的股价走势。莱宝高科在2010年是一个大牛股,股价涨了好几十倍,但是在智能机渗透率真正提升的那个年代,它的股价是一路往下跌的,再也没有回去过。莱宝高科是做触摸屏的,但是它的技术路径被替代了。

 

反过来讲,欧菲光在2010年表现得很一般,这个公司在2012年之前都不是做触摸屏这个行业的,但是后来居上,在真正触摸屏大行情出来的时候,它涨了很多倍。

 

所以在2010年,如果我们看到了iPhone 4,觉得可能会有一个科技股的大行情出现,这个时候怎么选呢?你会买欧菲光还是买莱宝高科?买莱宝高科是没有错的,赛道明显是看对了,但是结果你可能会一无所获。这就是科技股的一个投资难点,即便看对了赛道、看对了行情,也可能会一无所获。

类似的例子还有歌尔股份和立讯精密。在2015年之前,歌尔股份一直是高高在上的,那个时候没有立讯精密什么事。但是2015年之后,歌尔股份就被立讯精密超越了。现在歌尔股份的市值跟立讯精密差了几倍。在2015年之前,你说电子股里面最好的是立讯精密,我估计没有人相信的,但是歌尔股份最终被超越了。

 

所以在科技股投资中,你看对了一个方向,不代表最终能够找对标的,更不要说找到最好的标的,你有可能会选错。

我记得有一个笑话,说有一个做风投的人,别人问他说,你真是太牛了,你的眼光太独特了,为什么每次浪潮你都能够买到最好的公司?大家知道那个人是怎么回答的吗?他说因为每次浪潮,我把所有的公司都买了,最终的结果就是你只是看到我成功的,没看到我失败的。但结果是他享受了赛道,这是一种投资方法。

 

所以当科技股的行情真的来的时候,买ETF也可以的。因为你并不知道哪个东西最终会胜出。而且没有征兆可言,虽然事后回过头去看都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当时并不知道。比如到今天为止,锂电池的赛道里面,宁德时代就一定是最好的吗?也不一定。

 

第二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是,当年科技股行情中有大量的并购重组,为商誉减值埋下了隐患。

 

这就是2013—2015年,苹果驱动的智能机行情,也是第一波科技股行情。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