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
265|问答:吸高压氧能长寿? 卓克·科技参考2(年度日更) 卓克·科技参考2(年度日更)
265|问答:吸高压氧能长寿?
卓克·科技参考2(年度日更)欢迎回到《科技参考》,我是卓克。
又到了本周答疑。这周的问题尤其多,所以我们分成上下两部分来回答,今天是上,下周一咱们继续问答下。
好,下面我们开始。
问答 :怎么看《以色列科学家:吸 100% 高压氧 90 天,生理年龄年轻 25 岁》这篇文章?
卓克
你看,这就是一个新的抗衰老的方法。
简单地说,这位所谓的以色列科学家 Shai Efrati 已经是抗衰老界又一名微商头目了,他的微商产品主要是氧仓。但这些东西不能在美国搞,否则就要蹲监狱了。在衰老研究的学术领域,他在其他主流科学家眼中和骗子差不多。
这个人发过好几篇类似的研究,但每篇研究都有严重问题。
比如,第一次高压氧吸入的测试里,他是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变年轻了呢?只测了两个指标,一个是单核白血球数量,一个是端粒长度。但单核白血球数量自古以来就不是衡量衰老的指标,而端粒学说之于衰老领域已经是昨日黄花,只有某些和人类差距很大的线虫,端粒的长度才和衰老程度密切相关,人是根本不能这么判断的。
还有一次研究,他是测量皮肤的情况,测胶原纤维密度、纤维长度、毛细血管数量、脂褐素浓度等等,但这次实验没有对照组,测试组也只有 13 个人。
你可能会反问了,就算研究质量不高,但说不定能反映出一些趋势啊,顺着趋势继续找证据啊!
不是这样的,因为吸高压氧这种治疗方法已经在正经大医院里实施几十年了,这种操作是有严格限制的。比如,你我听信了这个说法之后,去医院要求吸高压氧,你就算自费,医生也不会给你开处方的。原因是,长时间使用高压氧会造成身体严重老化,尤其是氧化血液中的脂蛋白,造成动脉硬化。
比如,在普通环境里氧气吸入身体后,会有 2% 左右的变为活性氧离子,和身体各部位的各种物质结合,这种结合一般会导致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而如果一个人在纯氧,而且是 2 个大气压的环境里,进入身体的氧气会有 70% 的变成活性氧离子,它们在体内到处结合——
遇到脂肪类型的物质就把它们氧化,在血管中形成动脉硬化斑块;遇到细胞就和细胞膜、内质网、溶酶体结合,破坏它们,杀死细胞;遇到 DNA 也会导致 DNA 断链。所有这些作用最终的加和效果就是加速细胞的损失,加速衰老。
所以,这位以色列科学家不但要充实他找到的那些蛛丝马迹,他更重要的任务是赶紧凭一己之力推翻全球医学界对“高压氧会加速人体衰老”这个主流观点。
这就像我们都有一个常识——只要给手机充电,电量就会增加。现在 Shai Efraiti 跳出来说,我发现,给手机充电时,电量会越来越少。我的证据在这里,是什么呢?你看,屏幕左上角某某像素点从蓝变绿了,还有,你看,闹钟铃声在播放时可以接听电话!首先,这两件事和电量越来越少没什么关系;其次,你还是得先把越充电电量越少这件违背常识的事儿说清才可以。
我们专栏里也说过很多和衰老有关的内容,那些都是主流科学研究。
如果分级别看,第一级是最可靠的,已经被主流科学界认可的方式就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体力劳动者的生活方式。你只要愿意坚持那种生活方式,肯定能长寿,但关键是很多人坚持不了。
于是主流科学界就去找,当一个人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体力劳动者状态时,身体里会有哪些信号物质释放,让机体长寿呢?把这些信号物质找到,然后送回体内,就相当于模拟了那个我们坚持不了的状态,目前比较被看好的是雷帕霉素(mTOR)、NAD+、NMN 等信号物质。
这就是第二级的抗衰老。在这个级别,研究方向上虽然是科学界主流,但一旦跳出科学圈,就成了今天不少骗子和庸医蒙人、骗人的热门素材了。
第三级就是从头到尾都是骗,吸高压氧就是其中之一。
问答 :刀片作为一种封装结构上的突破,能不能用在三元锂电池上呢?刀片电池是不是就是传统的软包电池外面套一层金属壳呢?
卓克
简单的说,三元锂电池也可以利用刀片电池的设计思路,而且已经有厂商在做了。刀片电池并不是简单的在软包电池外面套一层金属壳,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尺寸上的比例。
软包电池每一片的长宽比并不夸张,比如典型的就是 4 比 3 啊、5 比 3 啊,基本上一眼望过去就是一个长方形,而刀片电池的长宽比都达到 10 比 1 了。这也是它被命名为刀片的原因,因为它就有点儿像古代的大刀片嘛,长条形的。
之所以长宽比做得这么夸张,核心诉求是为了让这样的电芯只套上一层金属外壳后就能直接集成到车辆底盘上,而不用再做一级封装,再套一层金属外壳了。传统软包电池是需要再套外壳,再成组,才能固定在车架上的。
你可能会说,软包电池把长宽比也做得夸张些,和底盘尺寸能适配不就行了吗?
是的,但这一步很难做到,刀片电池也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一步才成功的。因为当某一方向的长度已经达到接近 1m 这么大尺寸的时候,正负极和电解液上的物质密度是否均匀,就比只有 20cm 长时有更高的门槛,单体电池内部出现缺陷的比例就会很高,几百万个单体电池量产时,良率和一致性能不能控制住就成了问题,所有这些难度都成倍的提升了。
所以,别看只是尺寸上的变化,其实背后涉及到的工艺改进都是核心实力的体现。这一点,大家从这周特斯拉 4680 电池难产那一期也能感受一二。
所以,尽管刀片电池是结构上的创新,但不同的正负极材料要想做成刀片状的,都要各自解决各自的难题,并不是拿着一把剪子按不同尺寸剪裁出来就能完成,不是这样一种低级的创新。
我之前说了,也有厂商在做三元锂的刀片电池,那就是蜂巢能源,它们就把自己这种三元锂刀片电池称为“短刀”,因为只有 57.4cm 长。
问答 :听说美国的 Amprius 电池可以达到 450Wh/kg 的程度,关键是已经商业化卖出去了。请问这个电池怎么样呢?
卓克
我先介绍一下背景:
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比较高的,但目前量产出货最高的也就是 280Wh/kg。而这个 Amprius 都量产 450 的了,高出了 60%,按说已经是逆天级别的技术突破了。
但实际情况是,如果真的有这么高性能的电池,而且还非常成熟的话,今天我们早就可以 15 万元买到续航 1000 公里的电动车了。实际上为什么没有呢?就是因为这种电池还有不成熟的地方,就是循环寿命偏低。
比如,他们在不久前曾经公开展示了一款能量密度是 370Wh/kg 的电池以 10C 的电流在 100% 深充深放下的循环性能,100 次循环后容量就衰减到了初始值的 80%,也就是寿命到期了。尽管充放电电流很大,但寿命只有 100 次其实也很说明问题。
这家电池商业化出货,应该也是给那些量不大、不差钱、特殊领域使用的,离给电动汽车使用还差得远。
但客观的说,它的突破还是很大的,也就是利用了硅纳米线技术,把正极能嵌入锂的量大大提高了。这个突破的背景是这样的:
锂离子电池就是锂离子在正负极跑来跑去,通俗的说,正极和负极都要有足够的房间供锂离子临时居住。而今天的现状是,负极的房间用的是石墨,而且用石墨搭出的房间是极为充裕的,充裕到再多 10 倍的锂离子都住得下;制约能量密度提高的是正极的房间不够用,谁能让正极嵌入更多的锂离子,谁就掌握了核心技术。
日本科学家最先找到了硅这种材料,它可以多容纳十倍的锂离子,但普通的硅材料在大量锂离子进入时,体积会膨胀,大约要膨胀到原来体积的好几倍,等锂离子离开时又要缩回去,这一胀一缩,正极材料就被撕碎了,撕碎后的结构就不能再嵌入那么多锂离子了,于是这类电池最早的循环寿命只有四五次。
Amprius 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出的改进,他们还是用硅,但把半导体生产技术中的一些工艺用到硅上,做出了一种叫作“硅纳米线”的结构,大幅减缓了体积的膨胀缩小。尽管大幅减缓了,但实际上膨胀现象依然比传统正极材料要高,这也是为什么在展示中,电池 100 次循环就寿命到期的原因。
当然,这方面的技术突破还在不断进展,也许会成为下一代的主流技术,咱们专栏会持续关注。
问答 :地震能不能也用数字孪生地球预测呢?
卓克
答案是不能。
因为产生地震的源发位置一般都在地下十几公里的深度,而且测量也不能只测一点,而是要摸清很大的范围,比如这个深度的地震带,涵盖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层断裂数据、地壳移动的数据、地底火山爆发的情况、温度数据、岩层的应力数据等。
咱们先不说有了这些数据能不能通过算法预测这一层逻辑,就说这些直接和地震发生密切相关的数据能不能收集到的问题,其实就已经没有办法了。而孪生数字地球就是基于对相关现象的可测数据做训练,地震没法收集数据,所以也就没法用这种方法预测。
好,这就是今天的内容。我是卓克,我们明天再见。
- 最近发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