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目录收录网站方式:1.人工手动审核。2.自助审核(你的网站在权重3、PR4以上,挂上本站友链->点击友链->自动审核通过。)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东 深圳 河北 河南 新疆 重庆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 云南 广西 宁夏 青海 甘肃 陕西
西藏 海南 山东 福建 安徽 浙江 吉林 山西 江西 江苏 辽宁 黑龙 内蒙 澳门 香港 台湾 日本 韩国 美国
当前位置:站长啦网站目录 » 分类目录 » 文化教育 订阅RssFeed

文化教育网址大全

文化教育网址大全

  • 富顺县永年中学

    在富顺县城西部约十四公里处,毗邻四川轻化工学院的五里山上,有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普通高完中——富顺县永年中学。她的前身是富顺县第四初级中学。一九八四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富顺县永年中学校”。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辛勤耕耘,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抓住了高校扩招,高中生源处于高峰期的大好时机,确立了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壮大高中规模的目标。内抓质量,外树形象,迎来了学校发展史上的春天。学校占地面积约七十亩,现有初中教学班10个,高中教学班28个,在校学生2400余人。一幢幢拔地而起的现代建筑,诉说着永中的昨天与今天。教学楼,窗明几净,书声朗朗;办公楼花团锦簇,幽香淡淡,图书室藏书丰富,浓缩精华;实验室,雅观别致,设施齐全。学校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手段,建成了标准微机房、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配备了120台计算机,装备了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购置了一体化印刷机、实物展台等现代教学设施,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感受现代教育技术的惬意。如今的校园,绿草如碧,树木成荫,鸟语阵阵、花香幽幽。教学区、生活区功能齐全,初具规模,是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理想之地。你可以流连于花园里,沐浴淡淡花香,尽享读书的愉悦;你可以漫步在池塘边,披拂婀娜柳枝,领略自然的清爽。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党政形成了共识: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流的学生。教师素质决定学校的教学水平、办学效益和学校事业的发展。因此,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参加教研活动,撰写教研论文,为他们的成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一批又一批的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充分发挥了尖子教师的驱动作用、榜样作用。学校还采取了强有力措施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46人,中学一级教师59人。教师们重教学、重课改、抓教研取得了可喜成绩,近两年十四名教师的教研论文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十名教师的论文获省级奖,获市县奖的不胜枚举。他们还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在近几年的各类竞赛中,有一百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县竞赛中获得了名次,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学校有市、县级教改课题。这些教研成果的取得,有利的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校的崛起和重铸辉煌奠定了基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加大了人事改革力度。在2000年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之时,着手实行了“两制”改革,激活了用人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今,一支勤于教书、精于育人的教师队伍正活跃于三尺讲台。学校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尤其注重学生能力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一种动静结合、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氛围正在校园内悄然兴起,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书画作品展,充分显示了师生的艺术才华;诗歌朗诵,亦咏亦叹,是理想的放飞;演讲比赛声情并茂,是青春的礼赞;田径运动会,龙腾虎跃,是毅力的考验、体力的拼搏,更是师生集体主义荣誉感的升华;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当代中学生创新的昭示、才华的演绎,尽显中学生风采;课余党校、团校是学生爱国主义、理想、前途教育的阵地。这些活动,是校园文化中的朵朵奇葩,芬芳满园,把学生引向知识的海洋,教会了他们如何学习、生活,如何竞争,如何做人。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近半个世纪的文化积淀和师德风范,铸就了永年中学的辉煌。学校在历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曾先后获得“全国体育‘雏鹰杯’起飞奖”、“四川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川省德育先进单位”,“四川省首届中学生艺术节‘川惠杯’”、“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快点杯’文艺调演”一等奖、“四川省招飞工作”二等奖。从一九九一起,学校先后十一次获得了自贡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一、二、三等奖。学校是县人民政府嘉奖的“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卫生单位”。二零零一年获自贡市“中小学常规管理优秀级学校”,二零零二年获县“校风示范校”,同时被县教育局评为二零零二年“师德师风先进单位”。二零零三年获自贡市高中教学质量“二等奖”、县教育局年终督导评估“优秀”等级。二零零四年获县教育局高中教学质量二等奖,学校被四川美术学院定为美术教育基地。今年,学校创省级绿色示范学校已初检通过。2005.7.7通过了“市级示范性高中”验收,2007.12.6 创办成自贡市“爱国卫生红旗单位”。2008年富顺县依法治校工作示范学校,2008年中共自贡市委先进党组织,2009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考核二等奖,2009年高中教学质量完成目标任务奖,2009年富顺县教职工趣味运动会三等奖。“不是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在母校精心哺育下茁壮成长,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搏击于人生大舞台。他们中的佼佼者有考上清华大学的吴录平、中国人民大学的曾明友,以及以一曲《青藏高原》轰动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并于一九九八年考如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本科)的谭维维……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崭露头角的人才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凭借自己的勤勉、坚韧和创新,为母校争辉添彩。随着学校近几年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一年上一个台阶。二零零零年118人参加高考,一次性上线46人,实际被高校录取98人,二零零一年139人参加高考,一次性上线56人,实际被高校录取118人。二零零二年153人参加高考,一次性上线83人,专科二段上线150人。二零零三年152人参加高考,上专科一段以上70人,其中本科42人,重点3人,实际被高校录取137人。二零零四年228人参加高考,一次性上线97人,重点3人,上专科二线218人。2007年高考一次上线217人,这些学生分别进入了四川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理工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解放军通讯指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工程学院、泸洲医学院、西南石油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学院……等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深造,至于各级各类的专科院校则不胜枚举。如此可喜佳绩,使学校声名雀起,赢得了家长赞誉、社会好评、上级嘉奖。原市委书记宋宝瑞、副市长刘极常、王仁远,市人大主任周更新等领导同志到学校视察并指导工作,赞扬永年中学治学严谨、管理规范、成绩显著,称赞永年中学是自贡市“农村中学的一面旗帜”。先后来学校参观学习的省内外六十余所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们把学校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团结拼搏的精神称为“永中精神”。《自贡日报》对学校业绩先后做了六次长篇报道,四川电视台“金色年华”栏目组、《富顺报》、富顺电视台《周末视线》栏目组多次报道了前进发展中的永年中学。永年中学以宋旭东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和谐、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他们团结教职工、依靠教职工,在学校艰难的办学条件下,发扬“永中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运筹帷幄,加大了校园硬件建设的步伐。继全校教职工自筹资金建设高中教学楼之后,又招商引资,走后勤社会化的路子,男生公寓、女生公寓、师生食堂已交付使用,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永年中学在学校党政领导下,秉承学校光荣传统,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胸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情感,迎着教育改革的春风,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富顺教育谱写新的篇章,使永中这面“农村中学的旗帜”高高飘扬于富顺教育这块热土上。站长:光辉岁月联系电话:0813-7230207

    www.fsynzx.com - 2014-04-25 - 收藏
    百度:
    360 :
    神马:
    人气:880
  • 富顺第三中学校

    富顺第三中学校创建于1942年,60年巨变,学校建设已具规模;60载耕耘,教育教学成果斐然。学校已于2002年正式被评为首批“自贡市重点中学”,并被专家组成员赞誉为自贡农村高中教育的一个窗口,现正在创建“四川省重点中学”。学校占地100亩,现有高中班32个,初中班9个,学生2700余人。教学楼、办公楼、综合实验楼、住宿楼、师生公寓楼竞相媲美,师生食堂能容纳全体住校生同时就餐。学校亚热带风情的草坪和错落有致的大小花园,名人雕塑、园艺小品装点其间,景色幽雅宜人,是省、市,县命名的“绿色学校”、“园林式单位’。五十米文化长廊造型美观,升旗台、文艺表演台气势恢弘,渲染了我校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500余座的阶梯教室可供学生收看教育片、学校举办讲座、报告会、文娱演出等,标志着学校硬件建设又上台阶。各类运动场所占地30余亩,器材齐备。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百余名教师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的达80多人…教学技术装备趋于现代化:拥有65座的语音室。120座的微机室,近年来又投资20多万元配置了多媒体展播系统、远程教育接受系统、课件制作系统,同时按省新标准装备了理、化、生标准实验室,从而被评为富顺县“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学校图书室藏书丰富,阅览室宽敞明亮,透出浓浓的文化氛围。近年来,学校在上级的领导下,在地方党政及兄弟单位、部门的支持下,教育教学成果喜人:九四年以来,高考升学人数逐年攀升,连年荣获自贡市示范高中类教学质量评估一,二、三等奖,学校还先后荣获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县委县府“文明单位”,“先进学校”、县“育才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曾被《自贡日报》赞誉为“自贡农村中学教育的一朵绚丽之花”.“两制”改革后,新的领导班子以“三让一树”、“三个面向”为办学方向,以创办“规范+特色”的重点中学为办学目标,倡导全校师生员工“热爱三中、发展三中、弘扬校誉、同铸辉煌”,以“敦品、励学、求实、严谨、奋进、创新”为校风,以“严规、善导、务本、求变”为教风,以“勤学、好问、善思、进取”为学风,全面更新教育观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校高2000级高考首次上线112人,上线率为52%;高2001级首次上线人数164名,升学179人;上线率高达65.82%,升学率达71%;高2002级再上台阶,首次上线185人,上线率68.52%,升学率达82.3%,居自贡市普高之首。从而受到县委、县府,市、县教育局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2003年,2004年,在高校招生滞后,毕业学生猛涨的情况下,全校师生艰苦奋斗,本科升学率保持在35%左右,专科一段以上升学在70%,在自贡市同类学校中居榜首。为此,富顺电视台曾以“好一片育人沃土”为题对学校进行了专题采访报导。同时,我校还在2000年中被评为“市级校风示范校”、再次评为县“育才先进学校”、获自贡市普通高完中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2001年中被评为“市级常规管理优秀学校”、“市级德育先进学校”、“县最佳文明单位”,2002年被评为“四川省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自贡市先进党组织”、“自贡市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大做强富顺三中努力争创“省级示范高中”,学校正在加紧硬件建设和狠抓内部管理,学校目前面向社会招商的工程项目有:(1)学校运动场的改建和扩建:(2)沿江泥河滨江路和文化广场的修建;(3)校园半边街房屋的拆修;(4)综合大楼的修建。我们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三中人将在不断的刻苦奋斗中取得更大的辉煌。富顺三中远离城镇喧嚣,有着春的宁静与温馨,充满了青春的生机与活力,教师敬业,学生纯朴勤奋,有着良好的三风。富顺三中是一片教育的沃土,是莘莘学子求知的理想殿堂,是有志者通向大学的桥梁。热忱欢迎广大朋友加盟三中,共创三中美好的明天。富顺第三中学校地址:富顺县代寺镇和平街251号网址:http://www.fssanzhong.com联系电话:(0813)77023627700209—8000(办公室)7700209—8021(校长室)邮编:643212校长信箱:office@fs3z.com邮箱:office@fs3z.com站长邮箱:admin@fs3z.com

    www.fssanzhong.com - 2014-04-25 - 收藏
    百度:
    360 :
    神马:
    人气:844
  • 大河中学

    攀枝花市大河中学创建于1965年。学校现有83个教学班,5769名学生;学校有一支年富力强、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36人。占地面积213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融学生公寓、餐厅、超市为一体的3.07万平方米的综合楼以及符合国家级比赛要求的多功能运动场和可容纳60个班级的高中部教学实验大楼,在建的科技图书馆将于10月30日投入使用,可容纳60个班级的初中部教学实验综合楼现已动工修建。高考上线已连续七年稳居全市第三名。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国家基础教育外语基地校”、 北京大学‘朝阳计划’基地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 “四川省传统项目示范校”、“、“四川省科技教育示范校”、 “四川省射箭协会会员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攀枝花市卫生红旗单位”、“攀枝花市精神文明单位”、“攀枝花市示范食堂”。学校邮箱:dhjks2007@163.com管理员邮箱:99582058@QQ.COM校长邮箱:pzhdahe1@163.com书记邮箱:pzhdahe2@163.com教务处邮箱:pzhdahe3@163.com后勤邮箱:pzhdahe3@163.com学校电话:2962107网管中心:5128180学校地址:攀枝花仁和区沙沟邮编:617061

    www.pzhdahe.com - 2014-04-25 - 收藏
    百度:
    360 :
    神马:
    人气:771
  • 攀枝花市第九中学

    攀枝花市第九中学创建于一九七八年九月,原名渡口市交通第四中学,一九八三年四月,移交市教育局直接管理,先后更名为渡口市第九中学、攀枝花市第九中学,二OO一年九月,四川省教育厅批准设立攀枝花市民族中学,实行一校两牌,是全市唯一一所民汉合校,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学校位于有中国“聚宝盆”之誉的攀枝花市大河北路中段,毗邻鑫岛游乐城,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学校随攀枝花市的发展而发展,随攀枝花市教育事业的壮大而壮大。如今,她已度过三十余个不平凡的春秋。三十多年来,学校共培养小学生4507人,初中生5000人,高中生4010人,其中培养民族高中学生1778人,民族初中学生714人,向各类大专院校输送学生2053人,其中民族学生1065人。今天,学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如今,学校办学规模日益壮大,办学条件跻身市内一流,办学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办学特色十分鲜明。学校办学成绩不仅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而且得到了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办学规模逐年扩大。2011年3月,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655人,高中在校学生1358余人。在校学生比2001年增长近两倍。——办学质量整体提高。2000年6月到2010年6月,共有2428人参加高考,1564人升入各类大专院校,升学率达65.5%;民族学生1534人参加高考,1033人升入各类大专院校,升学率达68.9%;升学率高于当年省、市平均水平。体育具有传统特色,排球是学校的传统项目,总体水平位居全市前列,2010年在四川省第十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我校板鞋队代表攀枝花市出战,获得两金一银一铜的佳绩。艺术教育成绩喜人,学校“索玛花艺术团”编创的舞蹈,多次参加省、市大型演出活动,多次获得省、市一、二、三等奖,2010年我校720名学生演出的“板凳龙”团体操在四川省第十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上的表演获得了省市领导、在场观众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赞扬。——教师队伍爱岗敬业、年富力强、充满活力。全校共有190名教职工,现有专人教师168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省、市、县(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共31人。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15人,占专任教师的68.5%。——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育人环境优良。学校校园面积137290.01平方米,建筑面积47903平方米,固定资产4500余万元。2006年学校新建了面积8250平方米,有36个高中教室,设有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地理多功能教室,图书阅览室,会议室,学术报告厅,形体训练室,现代技术教育网络教室,学生电视台等的教学行政综合大楼;建成了标准草坪足球场和塑胶田径运动场。2009年建成了设施完备、多功能、配套先进的实验大楼和室内运动场。2010年小学部新教学楼竣工,学校硬件设施进一步强化。焕然一新的学生公寓、学生宿舍和第一、第二食堂总体可满足2100名学生的食宿。学校同时具有标准比赛游泳池,10米跳水池等,教育教学设施齐备、功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绿草如茵,林木葱茏,繁花似锦,有浓厚的育人氛围。——办学成绩获得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学校获得“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四川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四川省示范家长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市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级卫生红旗单位”、“市级无毒社区”、“市级校风示范学校”、“教育教学督导优秀学校”、“省级学生示范食堂”、“攀枝花市德育先进学校”、“攀枝花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攀枝花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等荣誉或称号。成为攀枝花市唯一一所“四川省预防毒品教育联系学校”。随着全市高中办学布局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学校领导班子紧紧抓住此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充分发挥学校管理、师资、办学条件的优势,在谋求民族高中发展的同时,积极迎接城区高中发展的需要,做大做强高中教育。学校提出了“重点发展高中,优化小学初中,突出民族教育与艺体特色”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发展目标、措施,总体目标是:把我校办成管理一流,质量一流,师资一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省级示范中学。学生规模:2015年9月在校学生达到3000人左右,59个班。其中小学23个班,1200人左右;初中12个班,600人左右;高中24个班,1200人左右。有实力,才有魅力。学校没有满足已取得的成绩,面对新形势,学校将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走“依法治校、民主管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之路,深化“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以民族教育和艺体教育为特色,以科研为动力”的办学思想。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认真实施集体备课和学科骨干教师指导的制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采取多种途径优化教师队伍,为教师发展和优秀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探索以人为本的管理与科学管理在高层面上的融合,实现管理的最优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民汉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教育。学校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市教育的领导,市民宗委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帮助,学校领导班子一定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开创学校发展更加辉煌的未来,为全市的民族教育和城区高中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地址:四川攀枝花市弯腰树邮编:617026联系电话:(0812)2515062邮箱:pzhsjzbgs@126.com

    www.pzhsjz.net - 2014-04-25 - 收藏
    百度:
    360 :
    神马:
    人气:1078
  • 内江七中

    〖悠久的办学历史〗内江七中坐落于风景宜人的梅家山西麓,始创于1963年,原名内江初二中,有近五十年的办学历史。现系内江市校风示范学校、市高中教育优秀学校、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市高中教学先进单位、市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优秀学校、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内江艺术学校、四川省百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国家级青少年体育运动俱乐部。 〖全新的办学理念〗学校承传厚德、启智、美心、增能的办学理念,树立“一个学生都耽误不起”的教育观念,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坚持文化教育与艺术特色教育“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张扬学生个性特长。以师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发展为动力,弘扬敬业、奉献、合作、进取的七中精神,求知重能,求新重实,求精重质,塑造高中教育的艺术特色,打造初中教育的优质品牌。 〖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是一所融文化教育与艺术特色教育为一体的全日制公办高完中,是内江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33个,学生1660余人,在编教职工140人,具有高、中级职称教师103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后备骨干教师1人,省、市劳模3人、市优秀教师2人、市师德标兵2人、市级学科骨干教师4人、市级后备学科骨干教师4人、市级优秀教师35人,市“三·八红旗手”1人,市直优秀教师46人,受区、市、省表彰的各类先进教师80余人,教师学历达标100%。 学校还采取聘请客座教授、名师,组建顾问团等措施,切实优化教师队伍,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师资保证。 〖骄人的育人成绩〗建校近五十年来,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文化教育和特色教育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省、市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社会认同度、美誉度明显提高。 学校连续培养了市中考状元 ――史劲、李娟,清华大学研究生和博士毕业生―― 韩庆、韩文利等,北京大学优秀学子――魏静、廖琼等7人。还培养了直接参加“神五”、“神六”航空航天飞船研制,为我国嫦娥工程等重大航天活动做出了骄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轨道控制中心主任―― 唐歌实;受到国家民委高度关注的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工艺研究所创建者―― 殷志鹏等。特色教育方面,学校培养了国家女子排球队队员,“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世界女排锦标赛”、“奥运会女排比赛”冠军队员―― 巫丹(原我校82级学生);培养了国家女子柔道队队员,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级”冠军――唐琳(原我校91级学生);培养和输送了四川象棋队棋手、现中国象棋“国家大师” ―― 谢卓淼(原我校95级学生)。还有田径“亚洲女飞人” ―― 刘晓梅、乒乓球冠军陈西平、“超级女声”陈西贝等。她们为国家、为四川、为内江争了光,为体育和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电话:0832-2203086学校信箱:nj7school@163.com

    www.nj7z.com - 2014-04-25 - 收藏
    百度:
    360 :
    神马:
    人气:714
  • 德阳三中

    四川省德阳市第三中学创建于1962年,是德阳市教育局直属高(完)中。50年的办学历史,我们既有坚韧、包容、高效、卓越的企业文化底蕴,又融合了现代人文教育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学校是“四川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德阳市文明单位”、“德阳市卫生先进单位”“德阳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德阳市安全防范五星学校”,“四川省食品卫生B级单位”。近三年来,学校还先后荣获市教育系统“年度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市直属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德阳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德阳市直属学校年度工作评估优秀级学校”,“四川省高中新课改培训优秀组织奖”,“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沙滩排球赛季军”等荣誉,在研课题《中学人本管理策略实践研究》获课题阶段性成果市一等奖,科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校本培训研究》荣获德阳市旌阳区校本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学校位于德阳市旌南“教育文化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校园占地110余亩,教育教学设施一流。办公楼、教学楼、科技楼、学术报告厅、体育场等气势恢弘,实验室、电教室、微机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天文观测台、形体室等一应俱全。春有桃花沉醉东风,夏有新竹蓄满幽凉,秋有丹桂含香吐蕊,冬有腊梅傲雪迎霜,是一方求知读书、育人成才的胜地。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24人,其中研究生毕业(结业)37人,中、高级教师150人,国家级、省、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41人。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中坚力量,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多位青年教师分别在全国、省、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夺冠。看钟灵毓秀,桃李葱茏。经几代三中人辛勤耕耘,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现有教学班59个,在校学生达3100余人。高考,文理兼优,业绩骄人!我们培养出了省高考状元赵懿、王志宏,另有王刚、何康、李宁、田这滨、陈艳姣等市、区状元争奇斗艳,还把36位优秀学生送进了清华、北大校园,2011年高考本科上线161人,较2010年增加53人,增长率达49%,二本以上优生增长51%。奥赛,无数枚奖牌独占鳌头!初中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奥赛区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茅,近几年获全国、省级学科竞赛奖的达300余人次,其中胡骋骋、蒋雨岑、江宗涛、吕昱恒、朱禹巍、郑时雨等二十几位同学分获全国物理、数学、化学、英语竞赛一等奖。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后,大量市区和周边县(市)的优秀学生进入学校,他们的潜力在这里得到充分挖掘;他们质朴、向上的品行使校风更纯,勤奋、耐劳的精神让学风更浓,菁菁校园更加活力四射。雄关温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德阳市教育局对三中充满极大期望,于2009年1月任命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曾任罗江中学教导主任、德阳五中副校长、德阳外国语学校首任校长、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驾驭全局能力的德阳市政府督学谢若谷同志担任校长。德阳三中将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把学校建成“全市领先,全省知名,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现代化普通中学”。胸有鲲鹏志,御风可冲天!三中人踌躇满志,三中校园生机盎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德阳三中一定会在新的历史机遇前谋求新的突破,再铸辉煌!地址:德阳市第三中学电话:0838-2652697邮编:618000

    www.scdysz.com - 2014-04-25 - 收藏
    百度:
    360 :
    神马:
    人气:984
  • 威远中学校

    地处川南的四川省威远中学校创建于1921年。1978年被确立为“内江市首批重点中学”,2001年实现了学校的整体搬迁,2002年命名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6年创建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9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殊荣。学校占地183亩,现有教职工308人,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全国优秀教师6名,特级教师11名,省级骨干教师9名,中高级教师200余名。学校现有近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0余人。教学设备完善,教学设施一流,拥有400米环形塑胶跑道、标准人造草坪足球场和游泳池。2008年成功承办省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多年来继续保持了省校风示范学校、省德育先进集体、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卫生先进单位、省绿化先进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内江市先进党总支、内江市最佳文明单位、内江市高中素质教育先进集体等殊荣。九十年风烟茫茫,九十载岁月漫漫。记忆的浪花,如潮般涌动;光辉的历程,如诗般绚烂。强化现代理念构建和谐管理几代威中人辛勤耕耘,确立了“立诚通慧、经纬和谐”的办学思想和“为培育厚德广能的经纬人才打下基础”的培养目标。学校注重学生实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兴教,质量立校,注重“以人为本,务实和谐”的人文化管理,以凝聚、激励、高效为核心,促学校长足发展。一、抓班子建设,促学校发展“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班子以创先进党总支和“四好”班子为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团结、勤政、高效、廉洁”为学校领导班子座右铭,牢记为师生服务的宗旨,深入实际,勤奋工作。事事起带头,处处严要求。讲团结不失之于一团和气,讲原则不失之于死板,注重领导方式转变,克服“一言堂”作风。注重分级管理,充分信任和依靠班子的每一位成员。工作放手但不撒手,深入实际,具体检查指导但不越俎代庖。二、目标明确,科学管理在各项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确立了“德育为先,和谐为本,强化管理,狠抓质量,稳步发展”的总体思路。注重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人为本,刚柔相济。安居工程、安心工程的实施,架设了与教师心灵沟通的桥梁,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用目标事业成就感召人、人事制度改革鞭策人、分配制度改革激励人,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制度化管理的“严”与人文化管理的“宽”相结合,充分激发了全校教职工“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学校真心实意为教职工谋福利,尽其所能为解决教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抓纲立本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立诚为本,通慧为基,培养高宽厚强的师资队伍”。一、抓师德,务求“立诚厚德”立诚厚德是为师之魂。我校坚持以良好的人格修养和职业道德作为评价教师的首要标准,通过外促内化,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得到升华,群体素质得到提高。二、重师培,力求“通慧精业”(一)选聘新教师,关注教师发展潜能。选聘教师时,主要从三个方面把好关:首先是课堂考核,由学校骨干教师考查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理念和从事高中教育的潜能;其次是通过试卷检测、个别谈话、展示特长等方式了解教师的专业知识、敬业精神、合作意识、学习能力、个人爱好等;再次是行政负责,分管领导把关,保证所聘教师的质量。(二)加强全员自培,帮扶教师发展。1、确立培训原则,制定培训制度。采用教学、课题、培训三结合的方式,形成了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提高的培训机制,确立了“立足校本、精选范本、突出人本”的“三本原则”。“立足校本”指教师培训的时间、地点、方法、内容均立足于本校实际。“精选范本”指教科室针对性选择反映先进教育思想、教改动态的文章供教师学习、借鉴。“突出人本”指从教师个人的实际出发,帮助教师处理好工作、学习和提高的关系。2、明确培训目标,实施成才计划。确立了“高、宽、厚、强”的培训目标。即是师德高尚,文化知识面宽,专业功底雄厚、科研氛围浓厚,驾驭课堂、解答学生疑问、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强。3、青年教师“走好三大步”。第一步,促新工程——站稳威远中学讲台。学校每年对新进入的教师集中进行培训,采用“铺路子、压担子、指法子、创牌子”的培训思路。对青年教师实行指导教师制,开展“师徒结对”的老带新、熟带生、新促老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在优秀教师的指导下,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使其能独立完成教育教学各环节工作。第二步,青蓝工程——站好威远中学讲台。推荐中青年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种教育教研活动,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骨干培训和讲课大赛,使他们完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大胆使用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担当教育教学重任,使他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第三步,名师工程——彰显特色和风格。学校十分重视造就名师,并通过名师带动更多的教师脱颖而出。通过实施名师工程,有计划地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全员自培,缩短了年轻教师成长、成熟的周期,使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威远中学现有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全国优秀教师6名,省特级教师6名,省级骨干教师9名,中高级教师172名。受国家级表彰6人,获省级表彰20人,市县名师及学科带头人52人。尚礼扬善谱写思想道德的华章为培育厚德广能的经纬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坚持“励志、博学、尙礼、扬善”的校训,狠抓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一、德育工作策略和德育工作模式(一)“立足点高,重心点低,落脚点实”为工作策略。立足点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心点低:“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事及理、由低及高、由浅及深”的方式。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落脚点实:抓住开端、强化训练,持之以恒、不断积累,知行合一、逐步内化,不断强化、形成自律。(二)“目标重层次,内容重实际,管理重实效,评价重实绩”的模式。1、目标重层次。高一侧重纪律教育;高二侧重理想前途教育;高三侧重人生价值观培养,三个年级各有所侧重,但文明守纪的培养、理想教育和人格意识的强化则贯穿其中。2、内容重实际。充分挖掘德育资源;注重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德育工作主线,以五个建设(队伍、教材、基地、环境、评价)、八个教育(爱国、励志、立诚、习惯、法制、科技、环保、实践)为重点,以丰富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现代文明的道德观和健康的生活观。3、管理重实效。①管理网络化;②管理制度化:家校联系制、岗位落实制、校外延伸制;③管理细节化。4、评价重实绩。①学生考核;②班级考核。学校对考核实行科学的量化评分。二、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形成合力1、组建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专门机构和组织机构。总支书记、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专门抓,政教处主要抓,其它各处室配合抓,各学科教师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于学科教学中。2、重视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以教师职业道德为重点,促进教职工自身素质提高,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3、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优秀教师当班主任。加强班主任技能培训,使班主任都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骨干。4、多管齐下,争取外援。发挥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作用,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贡献。充分发挥家校联谊作用,定期与不定期的家长座谈会。三、将思想道德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校园电视台、广播、墙报、升旗仪式、演讲,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使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油然而生。立诚教育、主题班会、成人宣誓、征文、才艺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将“知”内化为“行”。2008年暑期,威远中学校成功承办了四川省规模最大的一次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学校一流的硬件、优质的服务、学校领导的求真务实和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四、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宣传橱窗、教室内、走廊上的字画条幅,展示了威中学生勃勃的生机、昂扬的斗志;散布于校园各个角落的中英文名言警句,传递出师生崇高的人格理想和卓越的人生追求!科研兴教注重教学实效一、强化科研意识、创新教育理念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科研管理小组,组建科研管理常设机构——教科室。制定了《威远中学教育科研管理办法》《威远中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管理办法》。《威远中学教学工作常规》《威远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威远中学备课组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学校形成了主体、骨干、群体三大工程的科研网络,组组有课题,人人搞科研。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更好地推动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学校先后组织了省、市、县、校100多个课题的研究,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领域。教育科研硕果累累,其中《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全员自培研究》《分层递进、突出创新,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读、讲、练、评”复习方法的探索》等获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获四川省第二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三等奖;省级教育科研课题《普通高中学生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探究》荣获内江市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正申报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近年来,教师获省、市、县教育科研成果奖58项,50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校现有《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提高高中女生物理成绩实验研究》《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等国家、省、市、县科研课题达62个。二、构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近年来学校对课程改革作了一些尝试,初步形成了以常规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充分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课程体系。(一)常规课程在完成必修课与选修课内容的同时,学校还编写和开设了《青年共产主义教育》《威远历史》《威远地理》《永远的怀念》《音乐知识与欣赏》《电子科技制作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插花艺术》等11本校本教材供学生选修,开设了劳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教育、艺术欣赏等课程。(二)活动课程在各年级“第二课堂”、各类兴趣活动小组的基础上,开设了以“社会实践、探索方法、培养能力、发展特长”为出发点的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是活动课程的主体。(三)研究性学习学校拟定了《威远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进行教师、学生、家长的三方面动员。还聘请了专家、技术人员对一些研究专题进行辅导。我校负责研究的市级立项课题《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探索》,涉及社会调查、文献研究、学科研究、实验研究等领域,获内江市人民政府教研成果三等奖,师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已汇集成三本成果集,研究文章还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刊物上发表。(四)奥赛培训对拔尖学生,坚持由专门教师组织进行提高性的学习与指导,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近三年中,我校学生参加数、理、化、生、信息技术等学科竞赛,获得了全国一、二、三等奖49个,省级各等次奖100余人次,有二人入选全国数学冬令营。(五)隐性课程学校主要从三个方面实施:一是隐于环境氛围中,抓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使新校园环境突出教育意义,体现了励志、博学、尚礼、扬善的主题;二是隐于常规礼仪中,即通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利用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产生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三是隐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在校园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三、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教育教学过程与结果并重(一)狠抓教学“六认真”根据学生实情,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中做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分层递进、大面积提高。1、备课以学生为本。教师备课时,针对学生学业基础,紧扣课程标准,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在教学行为上,不仅要考虑怎么教,还要考虑学生怎么学,更要考虑学生怎么学到手。2、上课面向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着眼于全体学生。通过启发式一方面采取低起点、多台阶、缓坡度的方式,循序渐进;另一方面重运用,巧点拨,促拓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3、辅导“眼光向下”。对基础薄弱、知识与能力有缺陷的学生,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讲求辅导的针对性,增强辅导的实效性。教师在知识上要降低重心,对他们要奉献爱心,使他们在思想上树立信心。4、作业分层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将其分为不同层次的作业组,不同组别的学生完成不同梯度的作业,个别学生可自主选择作业。5、检测重视基础。学校明确提出检测重视基础的要求:每次检测,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检测后,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差距,落实补救措施,扫除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二)改进教学评价建立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全程式评价”,将学生评教、学校常规检查、期中检测和教学终结考核结合起来;“团队式评价”,既发挥特、优教师的骨干作用,又集思广益,整体提高;“发展性评价”把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力、效果纳入评价内容,学生某一个方面有所进步都予以表扬和肯定,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三)加强督促、协同作战1、领导挂钩学科,带头引领。分年级组,实行分管校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层级管理,按年级所在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包班责任制,努力做到对象落实,措施落实,过程落实,检查督促落实,奖励落实。2、坚持周二、周四例会制。坚持分年级每周二召开班主任会,每周四召开学科教师会制度。统一思想,凝聚人气,构建平台,交流提高。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和增强各学科教师的合作意识。分层递进教育教学硕果累累经过长期探索,学校初步形成“分层递进、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以数学科“分层递进推广实验”取得显著成绩为契机,各学科教学中推广分层教学法,使各学科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学科教学特色。如语文科“积淀、张扬、驱动”,外语科“激优导与分层教学”,化学科“读、讲、练、评”,……它不是以牺牲一部分同学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同学的发展,而是“因材施教”,最终使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等生尖化。分层教学成为了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学生参加数、理、化、生、信息技术等学科竞赛,获得了全国一、二、三等奖50多个,省级各等次奖100余人,有二人入选全国数学冬令营。分层递进、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多彩舞台,更为学生创设了张扬个性的广阔天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连年创佳绩。近五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6000余人,其中近20人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000余人被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录取。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为全国各类重点名牌大学输送了大批极具发展潜质的拔尖学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合格人才,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威远中学已将蹒跚的脚步留给古老的过去,站在更高的竞争平台上,她信心百倍,激情满怀。相信威中,相信威中人,深信“风劲帆满海天阔,俯首波涛更从容”。地址:四川省威远县严陵镇人民路南二段96号备案序号:蜀ICP备05010170号邮政编码:642450Email:scwyzx926@163.com联系电话:办公室0832-8242926

    www.scwyzx.com - 2014-04-25 - 收藏
    百度:
    360 :
    神马:
    人气:871
  • 内江市第一中学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始名内江县官立中学堂;1916年,更名为内江县中学;1924年,又更名为内江县初级中学;1939年,为避日本敌机轰炸,校址迁白马水晶坝张氏祠堂;1940年秋增设女生部,次年春添加高中部,并易名为内江县立中学(完中),男女生分住水晶坝猫儿寨下的钟宅、江家坝的江宅;1942年,内江县立中学女生部剥离出来,分立内江县女中,女中校址迁至原内江资圣寺,即今市政府地址;1943年,内江县立中学(男中)校址迁至桐梓坝,即今内江师院西区校址。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内江县立中学易名为四川省内江第一中学校,内江县女中并入。 1955年,省定新建六所省属重点中学,以此四川省内江高级中学成立,校址为今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校址。1961年,四川省内江第一中学并入四川省内江高级中学。两校合并后,校址为今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未再变更。 1974年,四川省内江高级中学易名为四川省内江第一中学校。内江地区改为内江市以后,1980年定名为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至今未变。1982年定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1994年,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率先实行办学模式改革,与四川外语学院联合创办“四川外语学院附设内江外国语学校”,增挂第二块校牌;1998年,被四川省政府授予“四川省校风示范校”称号,2002年7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四川省普通示范性高中”;2005年增挂“内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牌;2009年,为纪念杰出校友范长江,为传承弘扬伟大的“长江精神”,经市委市府提议、市教育局批示,增挂“范长江中学校”校牌。 目前学校设三处二室一科(即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教科室、保卫科),学校党总支部下设三个支部,共有党员89人。在岗教职工227人,其中高级教师61人,中级教师92人;现有离退休教职工89人。目前在校学生近4800名,共64个教学班,其中高中教学班40个,初中班级24个。 近年来培养了北大清华学生何玉斐、郭小瑞、汪源、王迪伟、尧爻,市文科状元张晓虹,及浙大、北师大、中科大、中国人大学生马用功、高达辉、夏光辉,黄万飞、胡亚琳,黄腾驹、黄俊儒,罗皓菱、李莎、李阳西、李雪等;一中高考本科硬上线人数已实现连续八年递增,连年被市教育局评为“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学校”。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经历了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屡迁校址、数易其名,历尽沧桑,培育学生近四万人,培养了新闻巨子范长江,中共内江第一任特支书记黎灌英(1928年7月为国捐躯),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廖恩波(1935年3月英勇就义),革命英烈闻化鱼、谢独开、廖释惑、尧辉棋,毛泽东周恩来随身翻译徐坚、刘家清,航天功臣汪锦芳、李金良,安全专家徐德蜀、爆破专家许宁、电子专家陈光禹、土木专家曾向武等数以万计的杰出人才。100年来,以辉煌业绩傲立名校之林。联系方式: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530号电话:0832-2256780邮编:641002

    www.scnjyz.com - 2014-04-25 - 收藏
    百度:
    360 :
    神马:
    人气:790
  • 江油一中

    江油一中创建于1914年,原名省立二中,首任校长是“影响中国文化的20大奇人怪杰”之一的知名学者李宗吾。学校于2000年创办成省重点中学,2002年晋升为首批省示范高中。学校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丰厚的文化底蕴,优异的办学业绩。基本情况学校占地面积100余亩,教职工233人,学生4306余人,70个教学班(含鸿志9个)。教师方面:全国优秀教师3人,江油市名优教师23人,市科技拔尖人才1人,市科技骨干人才3人。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4人,中级教师87人。学生方面:住校生2144人;男生1048人,女生1096人。高三1677人,高二1297人,高一1332人。留守学生321人,残疾1人。学校管理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为本、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以提升行政的执行力、示范力为抓手,构建了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营造了和谐的人文生态教育环境。设立了校长信箱,及时解决师生诉求;实行了行政签到制,学校年级副主任以上的管理者每天早晨7:20到校签到,提早安排当天工作,检查当天工作的准备情况;实行了校级领导带班巡查制,每天一位校级领导带领两名中层干部巡查校园常规、及时处置发现问题;开展了周末交心活动,每周星期天上午安排一名校级领导带领一名中层干部接待来访教师、学生、家长,答难释疑,加强了沟通,增进了了解。师资队伍建设以高中新课改为契机,坚持在活动中培养年轻教师,推出了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校级示范课、教研组长示范课突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开展行政领导献课活动,领导带头上公开课;定期举行青年教师入格课、打磨课,让他们在锻炼中成长。通过评选“江油一中伯乐奖”、校级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十星教师(员工),分层次表彰业绩突出的教师,夯实了学校发展的核心基础。学校特色教材为高一新生编印《走进高中》校本教材,做好高初中的衔接教育。开发以弘扬李白文化为主题的校本教材《飘逸李白》下发全体师生,提升师生人文素养,丰富学校人文内涵。开发以反映学校厚重文化积淀为主题的《一中史话》校本德育教材,打造红色校园文化。为推行新课改,学校编印了《品李白》校本选修教材,多角度品评李白精神、诗歌风格,文学性、可读性二者兼备,受到广泛好评。艺体特色素质教育成果显著,女子足球名扬全川。2007年以来,学校女子足球队代表绵阳参加省级各项赛事,先后2次夺得冠军,7次夺得亚军、季军,2009年学校被命名为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10年代表绵阳参加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夺得亚军,受绵阳市政府表彰。文艺节目《从头再来》2010年勇夺全国青少年电视展演金奖,并在央视少儿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德育特色寓教于乐,以丰富的校园活动为载体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素质。学校每阶段、学月都安排有德育主题活动。开展三月英语节、四月科技节、“五月颂歌”合唱节、以及校园艺术节活动,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生运动会,将主题教育寓于具体的活动。利用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母亲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了征文评选活动,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生活。组建了文学社、棋社、动漫社等9个社团组织,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了学生能力。校园文化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坚持高起点、高品位的原则,以“塑造气质,陶冶性情,惠泽心智”为出发点,立足本校实际,打造红色校园文化;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力打造具有丰厚人文内涵的书香校园;大力开发地方资源,彰显李白文化,逐步形成了“挖掘学校积蕴,传承国学精粹,凸显李白文化”的校园文化主题与特色,实现了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同步并进。办学业绩近年来,学校荣获了“全国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中国数字科技馆观测先进单位”、“中国师德建设示范单位”、“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中小学实验示范学校”、“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四川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绿色示范学校”、“绵阳市文明单位”、“绵阳市先进集体”、“绵阳市德育先进集体”、“绵阳市安全文明和谐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办学质量连年攀升。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高考上线突破千人(2010年1103人,2011年1020人),23人考入清华、北大,连续七年获绵阳市高考质量综合评价特等奖,连续四年综合办学水平位居绵阳市省示范高中第一名。地址:四川省江油市诗仙路东段168号 邮编:621700邮箱:1601542085@QQ.com网址:www.scjyyz.com行政办电话:0816-3224796 教务处电话:3221573 招生办电话:3223237 政教处电话:3230127校长信箱:SCJYYZGHW@126.COM 江油一中收成绩邮箱(教科室):YZ_JKS@126.COM 政教处邮箱:scjyyzZJC@126.COM江油一中网络中心 电话08163233743:邮箱:SCJYYZWM@.126.COM

    www.scjyyz.com - 2014-04-25 - 收藏
    百度:
    360 :
    神马:
    人气:613
  •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

    学校始建于1740年(清乾隆5年)。清绵州知府在学校现址(文昌祠)延师课读,名为“文昌书院”,1802年(嘉庆7年),设立绵州试院,1840年(道光20年),扩建绵州试院,更名为“左绵书院”。1906年(光绪32年),根据清政府“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之规定,将左绵书院改为官立中学堂;1910年(宣统2年)3月15日(农历)正式开学,取名“绵州联立中学堂”。1931年,更名为“绵属共立中学校”,后改为“县立中学”,1945年始办高中。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后,合并绵阳县立中学、县立女子中学、私立涪昌中学、魏城中学、国立六中二分校为“绵阳县第一初级中学”。1976年恢复办高中,1983年5月批准为完全中学,更名为“四川省绵阳市第一中学”。1988年在绵阳市率先实行校长负责制。1998年更名为“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2003年被授予“四川省普通示范性高中(省重点中学)”学校现占地面积22854平方米,建筑面积39666平方米,固定资产1.26亿元。拥有标准的塑胶运动场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学校现有教学班76个(其中高中50个,初中26个),在校学生5910人;现有在职教职工239人,其中专任教师201人。另有离退休教职工98人。办学优势:办学基础牢靠学校办学理念正确,办学方向明确,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策略精确。学校是“国家绿色学校”、“四川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先后荣获“绵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绵阳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绵阳市综合治理模范单位”、“绵阳市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在绵阳市教育系统综合考核中已经连续七年获得一等奖以上奖励,处于全市领先水平。高中高考考评已经连续八年获“B组学校一等奖”以上奖励,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已经连续十年获“综合评价一等奖”,是绵阳市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在职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71人,中学一级教师100人,高、中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教师年富力强,平均年龄34.8岁。拥有45名经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骨干教师以及学科带头人。教师队伍稳定,敬业精神强,教育艺术精湛,以感恩的育人心态、严谨的细节管理,形成了绵阳一中独树一帜的以科研为先导的教学风格和模式。教学质量稳步大幅上升“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特长、爱好、能力、兴趣,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思维品质、意志情操,让学生的特长、能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和发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个性鲜明、有创造精神、有发展潜力的人。形成了提升中等层面学生成绩的教育教学优势,造就了“低入口、高出口”的辉煌业绩。为大面积的中等层面学生造就了升入高校的平台,高考已经连续八年获B组学校综合评价一等奖,跨入了绵阳市升学大校行列。初中已经连续十年保持全市领先地位,成为绵阳市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一中学生高品味的综合素质,健全的人格,为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颇受社会的广泛赞誉。教学科研成果斐然学校坚持以教学科研为先导,在一大批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领导和教师的引领下,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及教育叙事活动,“想小问题,做大文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了学校发展的一个强力支撑点。德育工作富有成效学校以构建人文关怀下的校园绿色文化为突破口和载体,强化了德育功能。将“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深化和细化到了整个育人工作的全过程,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学生的心理品质健康,在校学生保持了无违法犯罪记录,学校连续十二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硬件设施基本完善学校按照四川省普通示范高中的办学标准,装备了包括实验、电教、计算机、图书、体育、艺术等在内的所有教学设施,新建了塑胶运动场,改建了学生食堂,并被授予了“A级食堂”,有2000余个住校床位。基本能满足5000余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地理位置优越学校位于绵阳市区文化、商业中心的警钟街,毗邻涪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极为便利(绵阳机场、火车站以及四个汽车客运站,均可直接到达学校)。学校周边住宅稠密,小学、初中密集,学生及居民素质良好,生源丰富,是理想的办学位置。办学指导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首位,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着力点,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灾后重建和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快发展,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和办学效益。办学理念我校有近300年的办学历史,经过不断改革和发展,形成了“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育人为本”,就是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价值观念,尊重师生的价值,保持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二是明确育人的指向性是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是育人格局的整体性,以培养人为根本旨趣,围绕“育人为本”加强建设,使学校形成整体性的育人格局与运行机制。“育人为本”的具体内涵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造、学会健体,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方式。学会做人,就是培养学生有健全的人格,懂得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学会学习,就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教会他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汲取更多所必需的知识,并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学会做事,就是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团体意识,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学会创新,就是培养他们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和现状,不满足于现成的观念和认识,用所学知识去创造新事物、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真理、解释合规律发展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学会健体,其一是要教育学生真正认识到身体是事业成就的本钱,积极参加体质健康锻炼,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去主动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方式,掌握适合自身特点的心理调节方法,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对事业、对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和谐发展”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爱好、能力、兴趣,营造氛围,提供条件,注重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思维品质、意志情操,让学生的特长、能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和发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个性鲜明、有创造精神、有发展潜力的人。“和谐发展”就是要求我们的教育应成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过程,其核心是“和谐”,从教育的角度看,应是指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而又充满个性的发展,既差异性,多样化,又平衡性,统一体;“发展”是指成长、成功、成才。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的育人氛围,注重扬长发展,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让每位学生都实现和谐发展,德才兼修臻于完美,使其成为适应“和谐社会”及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校风:和谐诚信自强奋进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创新学风:勤奋守纪善思自信办学目标:把学校办成一所高质量、高效益、高品位、有特色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完中。初中保持全市领跑地位,继续努力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办高质量的精品初中。高中要巩固在全市B组的前列地位,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学有特长,阳光进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中学生。管理目标:以人为本,着力打造务实、勤奋,重细节、善管理,高节奏、高效率,和谐、创新的干部团队、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以培养学生学习、生活习惯,教会学生做人为重点,拓展德育渠道,培养人文精神;以科研为先导,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办学品位。学校地址: 绵阳市警钟街78号 咨询电话:2267167 2263663 2267801 2262260 传真:0816-2267079 邮编:621000E-mail: myyzxxzx@163.com学校QQ群号:38010027

    www.0816edu.cn - 2014-04-25 - 收藏
    百度:
    360 :
    神马:
    人气:719

推荐站点

  • 福州小程序开发福州小程序开发

    福州好小蚁科技提供专业的微信小程序开发、软件定制、手机APP开发、网站开发等高端定制外包服务,价格美丽,服务周到.一对一项目对接,不满意退全款!预约电话:13107632710 胡小春!福州好小蚁科技有限公司是福建福州网站app等技术开发优秀网络公司。

    www.fzant.com
  • 世界时间网世界时间网

    世界时间网为您提供世界各地精准时间,北京时间校准器,标准时间,世界各地时间与北京时间对比,时间换算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top.cnzzla.com/time
  • 科技镇科技镇

    科技镇 | 关注科技、娱乐、人文、生活!

    www.kejizhen.com
  • 心动网址导航心动网址导航

    心动网址导航精选了国内国外著名的网站、好玩的、好看的、有趣的国内国外网站以及实用的、优秀的国内国外网站,包括国外视频、国外购物、国外交友、国外新闻等多种类型 同时提供精品行业分类目录提交,让用户全方位了解国内国外互联网动态!

    xd00.com
  • 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

    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精选网址导航,免费分类目录提交,实用酷站大全。

    top.mhwz.cn
  • favicon制作favicon制作

    favicon在线制作,轻松制作ico图标,在线提供ico图标转换工具,可以将jpg、jpeg、gif、png等图像转换成ico图像,方便浏览器制作并生成favicon.ico图标,提供ico图标下载等

    top.cnzzla.com/favicon/
  • 天气特蓝网天气特蓝网

    天气特蓝网可以查询全国3259个城区一周天气预报、未来十五天天气预报,及时准确发布中央气象台天气信息,末来十五天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查询一周15天的查询气象报告,并且为用户提供生活指数、健康指数、交通指数、旅游指数,及各类天气预报资讯。

    tianqitelan.com
  • 官网之家官网之家

    官网之家-官方网站大全收录企业、品牌、机构、团体或个人的官方网站,通过这里网民可以直接登陆官方网站,让网民的网络生活远离钓鱼网站,每一个官方网址都附有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认准官方网站g452.com,谨防钓鱼欺骗!

    g452.com
  • 西瓜屋网站大全西瓜屋网站大全

    西瓜屋网站大全是一个综合性全球网址导航,收录分享和推荐国内国外知名、实用、高质量的网站,包含优秀的企业网址导航、企业黄页大全、分类目录提交等优秀网站大全!

    www.xgt5.com
  • 网站百科网站百科

    站长啦官网大全是一个全新的网站百科全书,汇集全球所有高质量网站,是权威的中文网站分类目录,给站长提供免费网址目录提交收录和推荐最新最全的优秀网站大全,是网友上网冲浪的名站导航之家。

    cnzzl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