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目录收录网站方式:1.人工手动审核。2.自助审核(你的网站在权重3、PR4以上,挂上本站友链->点击友链->自动审核通过。)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东 深圳 河北 河南 新疆 重庆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 云南 广西 宁夏 青海 甘肃 陕西
西藏 海南 山东 福建 安徽 浙江 吉林 山西 江西 江苏 辽宁 黑龙 内蒙 澳门 香港 台湾 日本 韩国 美国
当前位置:站长啦网站目录 » 搜索结果 » 贵州

贵州

  • 遵义市第一高级中学

    遵义市第一高级中学

    遵义市第一高级中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的南部新城,坐享桃溪河畔的秀丽风景,是目前遵义市公办中学中规模最大的全封闭、全寄宿制高级中学。学校原名“遵义市第一中学”,是一所高完中,始创于1938年,前身包括豫章、玉锡、城成三所私立中学,校址在素有名城胜景之称的市中心丁字口桃源山,1980年被确定为首批办好的省级重点中学,2003年元月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高中”。2004年8月,学校高中部逐步从丁字口南迁至现校址,并于2007年9月完成初高中剥离后更名为“遵义市第一高级中学”。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得到香港田氏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爱国实业家田家炳先生大力支持,因此,学校又名“遵义田家炳中学”。建校7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包括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终身教授黄勤和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学博士、福特汽车公司高级工程师黄勇等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近年来,学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巨变:一、办学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学校1998年的12个高中班级650余名学生,现有5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800余人,教职工17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71人,中级教师6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5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多人,有十余人在区、市、省各科教学研究会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办学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我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更多地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二、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学校占地面积200余亩,建筑面积50000多平方米。校园场地开阔,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管理规范,安全舒适,现代气息浓郁,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新校园的建成使用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由于学校采用全封闭、全寄宿制的管理模式,有效隔绝了社会的负面影响,增加了学生接受正面教育的时间,为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处世能力等综合素质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学校在强化封闭管理,坚持德育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承担的国家级德育实验课题《寄宿制德育管理模式的探索》得到中央教科所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四、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校的办学模式改变后,办学优势更加突出,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有26人次获得国家、省、市、区优质课竞赛一、二、三等奖;66篇论文和课题报告公开发表或获得国家、省、市、区一、二、三等奖。07年,高考重点率、本科率取得重大突破;08年,高考重点率、本科率持续攀升,更有龚晨同学居理科全省第三、全市第一,叶薇同学文科纯文化分居全省第一、全市第一,孟松同学并列理科全省第33名,现在,三位同学均就读于清华大学,为此,我校被红花岗区人民政府集体嘉奖,并荣获遵义市教育教学质量奖;09年,二本以上上线人数和重点率、本科率又一次刷新了纪录。五、社会影响不断扩大:2004年迁进新校址以来,学校共接待包括司法部副部长段正坤、省委副书记孙淦、省人大副主任梁明德等各级领导来宾近千人,广东韶关田家炳中学等多所省内外兄弟学校到校参观交流,还成为贵州省校长培训班参观考察基地和省内外几所师范院校的实习基地。学校优美的环境、严格的管理、良好的校风都给来访者留下深刻印象,大大提升了我市教育的形象。如今,学校已成为我市进行对外交流的窗口学校。校址:遵义市桃溪寺银河大道中段电话:0852-8432823 8432568 0852-8427850学校网址:www.zyyz.com.cn邮编:563000邮箱: zyyz@zyyz.com.cnQQ: 1958976896

    www.zyyz.com.cn - 2014-04-26 - 收藏
    PR:
    BR:
    SR:
    人气:867
  • 贵阳市修文县景阳中学

    贵阳市修文县景阳中学

    贵阳市景阳中学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贵州省创办最早的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型民办学校。她坐落于贵阳市北郊30公里处的扎佐镇开发区,占地面积60余亩,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校园规划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境幽雅,是一所园林式学校。景阳中学位于贵遵高速、贵毕高速扎佐出口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又远离闹市区,是广大有志学子梦寐以求的求学圣地。办学19年来,为全国各级各类的军事院校培养了一百多名优秀人才,为全国其他大专院校输送了3000多名大学生,被当地教育同行和学生家长誉为“状元学校”、“军校摇篮”。景阳中学现有教职工118人,在校学生1076人。专职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名,特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19名。春风化雨育桃李,迎来芬芳满校园。景阳人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着力打造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博观众取,厚积薄发,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朝着创建贵州省示范性高级完全中学的目标挺进,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学校设施自建校以来,学校逐步投入三千多万元,积极创设科学、高效的教学环境,潜心研究开发教育技术资源,推广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现建有两幢风格典雅的教学大楼(间间教室配有大屏幕彩电,广播设备,饮水机、网络监控等)、两幢舒适温馨的男女学生公寓(标准6人间,内有衣柜、鞋柜、套用桌椅等)、一幢日趋完备的多功能综合实践大楼(多媒体教室、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语音室、生化实验室等)、一幢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办公楼和一幢新颖别致的教师公寓,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营造了理想舒适的环境。学校管理只有具备完善的制度,推行科学的管理才能出效果。为了使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董事会用民主的理念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调动全体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之参与管理。1、践行民主,实行双向管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教师管理学生,学生监督老师,教师监督领导”的双向循环管理制度,使学校的常规、制度得到了充分的落实,并不断完善、深化。2、民主评议,决定教师去留。在实践中,我们实行教育教学效果民主评议,每期由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作业批改等项进行民主评议,并投票表决该教师下期是否继续任教;对于教师的去留,学生也参与决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人本管理理念。3、海纳百川,吸取群众建议。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工作中,我们做到及时了解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的心声,虚心接纳他们的意见,特别是“逆耳”的看法或观点。我们设置了意见箱,从2003年至今已被学校广泛采纳(教师、学生、家长)行之有效的建议400多条,特别是对于家长、学生的来信来访,学校在3-72小时内必须答复,做到件件落实、件件答复,深得学生及家长的信任和拥护,同时对优化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发展也起了巨大作用。爱心助学为了保证就读景阳中学的每一位学子都能顺利地完成学业,学校成立了“爱心驿站”,建立和健全了学校助学金和奖学金制度,每年学校董事会都会拨专款用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嘉奖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多次嘉奖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特色教育特色教育是一种育人文化,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我校在小学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实施双语教学、传统国学、特色艺体等教育实践活动;在初高中部针对沉迷网恋或网游、早恋、厌学、性格孤僻、自卑自闭等部分“困惑”学生实施心理辅导,分期分批组建“成长小组”,近年来转化了上百名学生,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赞扬,与此同时,学校还组建武术队、健美操表演队、书画特长班等学生兴趣活动团队,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景阳校园文化。办学成果十九年的艰辛砺剑,一路风雨,一路高歌。近十年,景阳中学在中高考中连年创佳绩:1997—2007年连续十一年全县中考总分第一名出自景阳中学,2005—2010年连续六年9名(文理科学生)县高考状元出自景阳中学,被上级教育部门誉为修文县的“状元学校”;2005—2011年连续七年高考重点及本科大学的上线率超过50%;去年(2011年)我校高考成绩跃居贵阳市民办学校第一,在全市所有参考学校中位居第七,受到社会各界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学校还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自1993年以来,我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赛事活动,获奖达600多人次。因此,我校曾先后荣获“全国先进民办学校”、“贵阳市先进学校”、“贵阳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学校”、“贵阳市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办学目标景阳中学志存高远,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办特色教育学校,创精品育人工程”的办学宗旨,力争在3年内入住200亩的新校区,把景阳中学建设成为贵州省一流的示范性完全中学。联系方式联系人:蒋老师电话:18685190630QQ:2605229053座机:0851—2352296地址:贵阳市修文县扎佐镇

    www.gzgyjyzx.com - 2014-04-26 - 收藏
    PR:
    BR:
    SR:
    人气:578
  • 贵阳八中

    贵阳八中

    贵阳市第八中学是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坐落于交通便利的瑞金中路上,闹中+取静,环境优美。办学以来,学校恪守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底蕴,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培养学生具有“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人文精神”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学校占地面积23280平方米,建筑面积1933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0%。学校现有39个班级,1610名学生。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学科配合默契,乐于奉献的干部和教师队伍。有教职工171人。高级教师58人,中级教师47人,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16人,贵阳市学科带头人1人,贵阳市中青年科技骨干6人,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21人。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贵阳八中连续三届(2001-2003年、2003-2005年、2005-2007年)被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贵阳市文明单位”。连续五年,贵阳市高中毕业会考、高考“入出口”评价中,贵阳八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在贵阳市示范高中中名列前茅,得到贵阳市教育局的高度评价。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八中全体教职工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设施设备精良。拥有现代化理、化、生、通用技术实验室共12间,现代化理、化、生、互动实验室各1间、语音室1间、多功能厅1间、计算机教室2间。学校有健康教育器材、教具共20项392件。普通教室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塑胶跑道、足球场、蓝球场、室内体育馆、游泳池、音乐美术设施一应俱全。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设备完善。建校以来,贵阳八中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有的担任了国家重要职务,为我国加入WTO做出了卓越贡献,有的成为享有盛誉的科学家,有的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八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求索进取的脚步,在新的征程里,全体八中人将以全心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不断进步,不断创新,铸造辉煌。地址:贵阳市瑞金中路51号电话:0851-651910邮箱:gybzh@sina.cn

    www.gybzh.com - 2014-04-26 - 收藏
    PR:
    BR:
    SR:
    人气:633
  • 道真中学

    道真中学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中学”始建于1945年,原址瓦片土(现文广局和县检查院家属楼一带),1953年搬迁至现址。原名为“道真中学”,1987年成立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后更为现名,是道真县唯一一所有六十余年办学历史的大型普通高中,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管理制度健全,办学以来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优秀学生,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近十年来,学校软、硬件设施日趋完善,新修综合教学楼一幢,学生公寓两幢,2004年改建了运动场,完善了教育教学及实验、运动设施,有多媒体室一间,可容纳500余人;语音室两间;图书室两间,藏书50000余册;理化生实验室及实验配套设施基本齐全。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学校领导班子与全体师生员工通力合作,考入高等院校尤其是“211”工程校人数大幅上升,考入清华、人大、中山、浙大、复旦、上财等名校学生代有其人,受到父老乡亲和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在遵义市同类学校中树立了良好声誉。学校现有教学班55个,学生3900余人,200余在岗教工。一线教师学历层次达标,各学科高、中级教师比重基本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2009年开始,学校被列入申创省级示范高中名单,为顺利通过评估,在县委、政府和主管局领导下,道真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我们的口号是“举全校之力,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地址:道真县育才路邮编:563500电话:0852-5821437邮箱: guest@daozhenzhongxue.com daozhong@daozhenzhongxue.comQQ: 357252863

    www.daozhenzhongxue.com - 2014-04-26 - 收藏
    PR:
    BR:
    SR:
    人气:720
  • 六枝一中

    六枝一中

    六枝特区地处贵州西部,是“中国凉都”和“江南煤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系“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距省会贵阳172公里,距六盘水市中心城区98公里。东连镇宁、普定两县,南接关岭,西靠水城,北抵织金、纳雍,西南与晴隆、普安两县接壤。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56公里,土地面积1792平方公里,辖5个镇14个乡,总人口6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91万人,占总人口的20.33%。境内居住有汉、彝、苗、布依、仡佬等3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0.52%。六枝一中创建于1960年,当时校名为“贵州省六枝中学”,建校初学校只有三个高中班,150名学生11名教师。经历了风风雨雨,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在区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43个教学班,学生2700人,教职工165人的县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座落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中心城区文化路,校园占地面积5540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393平方米,建有标准的综合教学大楼和综合实验大楼、标准的400米环行跑道和田径运动场、游泳池、篮球场、男女生宿舍、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微机162台)和按照示范性高中标准建的2套理化生实验室,教学功能基本齐备,设施基本配套完善,校园环境优雅,是理想的教学场所。学校领导班子和内部机构建立健全,有校级领导4人(一正三副),中层领导8人,设有:学校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综治办和信息技术教育办。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年富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学校党支部、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学生会、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校报编辑室和诗社等工作活动正常开展,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50人,其中高级教师29人,中级教师54人,初级教师65人,主治医师1人,助理馆员1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95%,教师中有中共党员39人、团员28人,民盟8人,教师队伍平均年龄35岁。可以说学校有一支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和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队伍。近三年来我校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方面发表论文230篇,省级以上获奖论文39篇。我校是贵州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历来十分重视体育工作,加强学生体育训练,为高等体育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学校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第八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依托单位,2008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授牌成立“贵州省六枝一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我校被团中央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9年荣获六盘水市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六盘水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六盘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十佳治安模范学校、六盘水市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六盘水市文明校园、六盘水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建校40多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蓬勃健康发展。我校被省教育厅和六盘水市教育局列入“十一五”期间2010年申报省级示范普通高中学校之一。地址:贵州省六枝特区文化路18号邮政编码:553400电话:08585322328技术支持:www.life0858.comE-Mail:tianping2004#yahoo.com.cn

    www.gzlzyz.com - 2014-04-26 - 收藏
    PR:
    BR:
    SR:
    人气:977
  • 贵阳六中

    贵阳六中

    贵阳六中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成立的省级重点高中。作为黔中名校,学校秉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以“高质量、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用一流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充分发挥示范性高中的实验、示范和带头作用,在学校建设、管理机制和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不断开拓进取。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坚持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遵循教育规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更好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现有48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人。校园环境清雅、幽静,是城市中心区的精品学校,是吸引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好地方。造型优美的俄式建筑风格的新教学楼、综合楼、图书楼与宽敞的学生运动场浑然一体,充满生机与活力,既体现学校的近60年的办学历史,又透射出现代学校的气息。校园占地面积43176平方米,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生均面积达15平方米。学校现有标准教室64间,以及理化生实验室、阶梯教室、形体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技活动室,舞蹈、音乐排练教室和两个300座多功能会议厅及五个会议室。学校致力于适应现代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和建设,努力建设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数字校园”,为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提供一个交流、互动、沟通的平台,文化传承的载体。教育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培养锻炼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既定目标。学校拥有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181名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165名,其中,特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88人,国家级骨干教师6人,贵州省教育名师6人,全国先进、省部级劳模5人,贵阳市学科带头人2名,省级骨干教师25人,市级名师2人,市级中青年学科骨干8人,有80名中青年教师已取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学校已初步形成由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和教育名师构成的教师专业化骨干教师团队,一批教师正在省市教育战线崭露头角。学校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着眼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努力构建基础性、选择性、发展性的新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以此相配套的课程管理办法,在学生自主选课、走班、学分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重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发掘潜能,展示才华,提供锻炼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平台,使学生成为既有个性特长、志趣方向鲜明,又是文明素质良好的公民。学校努力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把教研组、年级组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推动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按照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分项赋分,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用科学、客观、公平的教师评价考核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在全校教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禁毒教育重点法制学校,贵州省绿色学校,贵州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贵州省依法治校示范性学校,贵州省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贵阳市五好学校,贵阳市文明单位,贵阳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贵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特色学校等。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历届高考升学率均居省市前列。我校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学科竞赛,共获奖596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奖项291项,学校不仅认真完成向高等学校输送合格学生的任务,还培养了一大批素质全面,有创新开拓精神的优秀学生。学校每年为高一级院校输送高素质的艺术、体育特长生,在各项竞赛中屡屡获奖,仅车摸、航模竞赛,就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奖项100余项,其中国家一等奖四人,省级冠军27个。贵阳六中是育人的沃土、成才的舞台。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正以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依靠一流的教师队伍和完善的教学设施、良好的办学条件及科学的管理方式,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发展,突出特色,提升办学水平,走多样化发展和特色发展的道路,向全国示范性学校迈进。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38号 电话:0851-6824704

    www.gylzh.com - 2014-04-26 - 收藏
    PR:
    BR:
    SR:
    人气:548
  • 湄潭求是高级中学

    湄潭求是高级中学

    湄潭初级中学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13日正式宣告成立,首任校长游光国,学生80余人,附读生10余人,校址为文昌宫(文庙后)。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9月,学校多数教职员捐资,永兴富商李金成等亦热诚解囊,资助学校选派运动员参加贵州省第一次省运会。湄潭初级中学运动员参加省运会,并取得良好成绩,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方知湄潭已有一所中学,这为争取省政府认同,下拨办学经费奠定了一定基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省教育厅7月3日正式下文批准立案,宣布成立。12月25日,学校首届初中27名毕业生集中遵义会考,成绩列黔北第一,其中前10名均为湄潭初级中学学生,于是湄潭初级中学名震遵义地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月,省教育厅委派陈寿椿(如庄)继任校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省教育厅委派乔光鉴继任校长。次年乔光鉴、顾诗灵、严林心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40余名成员组成“飞鹰步行团”步行到遵义、贵阳宣传抗日。同月,省教育厅将乔光鉴革职,乔光鉴后被国民党当局杀害。11月,黄培纪、廖清廉、周成极、冯开显、张永政、梅位宾、肖士良等7名学生因“言行越轨,异党嫌疑”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成了湄潭有名的“七君子案”。事发后,中共湄潭总支发表《抗议宣言》,《宣言》传到当时正在重庆的周恩来手中,他拿着《宣言》亲自找蒋介石,又与国民党中央相关部门交涉。邹韬奋先生正式出面给国民党贵州党部负责人写信。7名学生被关押三年之久终被无罪释放。但冯开显同学不久在贵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省教育厅委派冉懋森任校长,到任后大兴土木,扩建校舍。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省教育厅又委任绥阳人孙效仪为校长,接任后广招学生达700余。同年9月,湄潭初级中学与浙江大学实验中学合并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竺可桢兼任校长,胡家健为首任主任。湄潭始有高中。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8月,因浙大附中招生标准较高,不能满足湄潭本地学生之需要,县政府任命游国梁为校长,借塔坪冯宅为临时校舍复校。同年12月12日新校舍建于龙家塘营(今湄江二小),称“新湄中”。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3月,湄潭人游国藩任校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江苏人朱尉贞继任校长。9月初湄中师生与全县人民庆祝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由湄潭人张小甫夫人郭昌鹤(燕京大学毕业生)女士任校长。她倡导改革教法,强调发挥学生自治精神,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王子尊接任校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湄潭人喻谦继任校长。  1949年11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兴隆场进驻县城,宣布湄潭解放。同年11月27日,湄潭县人民政府秘书石文歧接管学校。不久,合并永兴民生私立中学、省立湄潭实用职业中学,正式命名为贵州省立湄潭中学。由第一任县长赵立中,第二任县长石玉昌先后兼任校长,具体行政教学工作由副校长邓德煊负责。  1951年春,邓德煊副校长调遵义二中。9月,何其荣任副校长兼教务主任,主持全校工作,校长一职由第三任县长李明兼任。同年春,数十名高中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所余十余名高二学生转遵义四中就读。  1952年8月,湄潭中学高中应届毕业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升学统一考试,全部被大学录取,升学率达100%,名列全省第一,傅代衡考试成绩名列贵州省第一名,因而湄中受到省表扬,并将湄潭中学列为贵州省重点中学。11月,省教育厅任命赤水县政府秘书周潮声任校长。  1953年8月,湄潭中学第三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周正修又荣获贵州省第一名,考入清华大学。湄潭中学声名远播,凤冈、余庆、务川等县学生纷纷前来报考就读。  1954年4月,学校正式建立教育工会,佘伯伦被推选为首任工会主席。  1956年,余茂江当选为第二任工会主席,何其荣、余茂江出席全省优秀教师代表大会。同年春,省委书记、省长周林视察湄潭中学。  1957年5月,县委调宣传部副部长文中全任湄潭中学副校长。“整风反右”运动开始,共批判、斗争“右派”72人,一名教师被迫自杀,另有数名教师被逮捕。  1958年1月,刘任权任湄潭中学副校长。“整风反右”斗争扩大化,周潮声被定为“阶级异已分子”,开除党籍,撤销校长职务。何其荣被定为“反革命分子”,撤销副校长职务。文中全被划为“右派分子”,撤销副校长职务,送茶场劳动改造。佘伯伦等受到劳动教养处理。被逮捕判刑、劳动教养、开除工作籍、开除学籍等处理者全校40余人。刘任权升任校长、党小组组长。同年,湄潭掀起大炼钢铁高潮。12月29日,湄潭、凤冈、余庆三县合并为湄潭县,余庆师范学校校长彭光德调湄潭中学任副校长。因三县合一,全县中学重新编序为列,湄潭中学为一中,永兴中学为二中,马山中学为三中,高台中学为四中,凤冈中学为五中,邪川中学为六中,余庆中学为七中。  1959年11月,中共湄潭一中支部成立,刘任权任书记,彭光德任副书记。学校工会改选,彭光德任工会主席。同年,由胡顺猶、罗功华等学生成立“岩花”文学社。  1960年2月,校址改作县委办公之用,学校迁入现湄江中学校址。3月,调马山中学副校长宋正东来校任副校长。  1961年3月,湄潭一中高中部迁回原址,初中部仍在现湄江中学校园内,从而形成一校两处格局。同年,成立湄潭一中第一届校务委员会,刘任权为主任,彭光德为副主任,宋正东、陈官朝、李光哲、曾庆余、罗树臣为委员。  1962年1月,湄、凤、余三县分置。3月,何其荣的“反革命分子”,文中全的“右派分子”等全部摘帽平反。  1963年3月,初中部全部迁回原址。同月,全校广泛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9月,湄潭一中被列为贵州省“实行新教学计划”的44所完中之一,为贵州省重点中学。  1964年3月,湄潭一中成立少年业余体育学校,设田径、篮球、乒乓球、游泳班,招生116名,教员7名,校长由彭光德兼任。同年,马山中学恢复,定为“湄潭一中分校”。  1965年4月,协育公社试办的半工半读中学定为“湄潭一中第二分校”。  1966年3月,湄潭一中增设“师范速成班”,学制一年,学生50名。同年5月,“文化大革命”全面暴发,学校一片混乱。  1969年3月,湄潭一中招收理工、农技、医疗三个专业班,每班学生50名,学制一年。  1970年9月,县革委调吴协声任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张英祥任副主任,曹发勇任副主任分管后勤工作。  1971年11月,高初中招生一律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  1972年,“批林批孔”运动,学校教育秩序受到严重干扰。9月,湄潭一中附设“遵义师范湄潭教学班”,招生39名。  1973年4月,湄潭一中教育管理出现了重教学质量,搞好课堂教学的好势头。8月,全国大肆宣传“白卷英雄”张铁生,学校重教学质量的势头受挫。  1974年,“学黄帅”,“反师道尊严”,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校教学秩序再度混乱。  1975年,“开门办学”,“反击右倾翻案风”,学校教学秩序又受到严重干扰。  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全校师生冲破限制,自发组织哀悼活动。同年,毛泽东主席逝世,全校师生沉痛哀悼。10月,粉碎“四人帮”,全校师生开展庆祝活动。  1977年,“工宣队”撤离学校。全国恢复高考。  1978年,湄潭一中教师、校医宋烈昌考取遵义医学院研究生。6月,学校被定为全县重点中学,10月,取消“红卫兵”组织,恢复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  1979年2月,湄潭教育系统冤假错案平反昭雪。9月,张英祥任校长,李光哲为党支部书记,苏思奕任副校长。  1980年,湄潭一中设“尖子班”,高考成绩优良。  1981年,学校工会恢复,唐德声当选为第一届教代会主席。  1982年1月,县教育局、县体委委托湄潭一中开办少年体育业余学校。9月,高中部学制由二年改为三年。  1983年,省、地检查组对湄潭一中进行体育、卫生达标检查,合格并得授证书。  1984年,田维夫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受到省、地表彰。8月,湄潭一中第二届教代会召开,唐德声继任主席。9月,苏思奕任校长,刘廷维、吴太廉为副校长。  1985年8月,湄潭组织学生80余名参加遵义地区中学生运动会,获11枚金牌、8枚银牌、2枚铜牌。金牌总数和总分名列全地区第二名。  1986年7月,张兴明任校长,彭树松、吴太廉任副校长。县政府批转《浙江大学湄潭县文化交流纪要》。  1987年,县委召开“湄潭求是中学”筹备会。同年,学校荣获市级“实验室建设和规范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1988年,湄潭一中被确定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湄潭一中第三届教代会召开,龚宗安当选为工会主席,谢钦富当选为副主席。9月,苏思奕复任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彭树松、王朝裕任副校长。  1989年,湄潭一中承办全县小学实验教师培训班。同年,湄潭县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王朝裕被选为理事长,语文教师教学论文编成《教坛论萃》出版。同年,彭贵恩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0年7月20日,湄潭一中更名为“湄潭求是中学”,校名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先生题写。举行了隆重的更名挂牌仪式,浙江大学校长韩桢祥亲临湄潭授牌。8月,王朝裕任校长,彭树松、陈远光任副校长。同年,由廖清清等学生组成“求是园”文学社和《小江南报》社,由王朝裕任指导教师。同年,在初中进行“语文段落中心教学法”教改实验。同年,学校创办木材加工厂。  1991年7月,第四届教代会召开,龚宗安、谢钦富分别继任主席、副主席。  1992,校办印刷厂与遵义人印厂合并后开展彩印业务。由王义举等学生组成“雪枫”文学社,由王朝裕任指导教师。学校荣获市级“化学实验操作评比优等奖”。  1993年,初中语文教改“段落中心教学法”经省、市专家验收获高度评价。8月,李家齐任校长,彭树松、陈远光继任副校长。  1994年8月,凌姜任校长。同月,第五届教代会召开,龚宗安、谢钦富分别继任主席、副主席。同年,由吴清松等同学组成“风帆”文学社,由周国麟任指导教师。  1995年2月,程辽东、蒋林波任副校长。3月试行班级量化管理。8月开始实行“三制一管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华俊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同年,华俊松任副校长。凌姜校长在全省高完中校长第五期培训班上介绍学校“三制一管理”经验及执行情况,学校改革方案被选为培训教材。第一份《求是中学报》问世。  1996年6月,凌姜校长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8月,学校进一步修改完善《湄潭求是中学内部管理改革方案》。  1997年,凌姜校长随湄潭代表团赴杭州参加浙江大学百年校庆。同年,程辽东副校长赴浙江大学学习培训。孙晓钢被评为贵州省优秀教师。  1998年,由孙国辉、陈远江等学生组成“求是”文学社,由瞿明、段达先、吴作权、王朝裕任指导教师。第六届教代会召开,陈永杭、丁开文分别当选主席、副主席。  1999年4月,曾应庆任副校长。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访问我校。8月,县委、县政府为优化教育资源,实施分离分级办学,决定以湄潭求是中学为主将湄潭求是中学、湄江中学高中部合并重组为“湄潭求是高级中学”。任命凌姜为校长,王朝裕、程辽东、蒋林波、曾应庆为副校长。湄潭求是高级中学正式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校训,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教学目标。同年,学校举办第一届校运会。同年,学校被评为贵州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2000年3月,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访问我校。8月,新校址建成投入使用。10月,遵义市第二届体育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求是高中举行,学校荣获最佳组织奖。同年,学校荣获“普及中学实验教学省级示范学校”称号。  2001年6月,程辽东任党支部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蒋林波、曾应庆继任副校长。针对教师、学生外流,学校声誉大幅下降的情况,《湄潭报》以《不灭的求是之光》为题对湄潭求是高级中学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报道。程辽东校长以《努力提升学校档次,为湄潭教育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为题,向全县人民介绍了求是高中的办学理念、管理目标及师生的信心和意志。同年,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新举措。蔡登国被评为贵州省优秀教师。10月,举办了第二届校运会。新校建设近1800万元的负债及还本付息的压力让学校难以承受。  2002年1月,程辽东任校长,蒋林波、曾应庆继任副校长。首次招收体艺特长生共34名,组成一班。重新修订《学校内部管理方案》。学校实施民主治学,实行校务公开制。教职工内部集资兴校,共渡难关。  2003年7月,求是高中荣获2001年以来“贵州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称号。第七届教代会召开,陈永杭继任主席。同年,学校实施以“教研兴教、质量兴校”为主干的办学管理方针。10月,举办了第三届校运会。11月,外籍教师来求高讲学。校团委被评为遵义市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2004年4月,“申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正式启动。学校明确提出“传承浙大文化,弘扬求是精神”的办学理念,并拟定申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实施方案。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访问我校。6月,杨静、王蕾、王星、赵久鑫4名学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高考取得较好成绩,重点大学突破50人,2名学生总分超600分。同年,蔡登国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9月,湄江吟社求是高级中学分社成立,段达先任社长、刘云福任副社长、包艳任秘书长。同年,学校通过市级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被评为“遵义市优秀学校”。同年,学校成功承办了遵义市第二届中学生篮球运动会。校友陶自强向学校捐款5万元。  2005年,刘鸿庥副省长到校调研,省政协副主席马文俊为我校题诗。学校“申示”工作进入全面系统的准备阶段。6月,学生刘娅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学校党支部改建为党总支,程辽东任总支书记,吴速勇任专职副书记。高考取得较好成绩,重点大学突破80人,600分以上16人。10月,举办了第五届校运会。11月,迎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  2006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化解求是高中1152万元建校负债。6月,“申示”成功,求是高中成为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二类)。高考取得较好成绩,重点大学突破90人,600分以上5人。同年,举办第六届校运会。同年,学校获贵州省诗教先进单位称号。  2007年,吴速勇任副校长。浙江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到求高支教一年。陈钦志被评为贵州省优秀班主任。高考取得较好成绩,重点大学突破110人,600分以上12人。同年,举办了第七届校运会。由陈贵华、余泓瑾辅导的学生邓梦蝶、刘如芳等在全国义演获优异成绩,受到国家关工委、教育部、文化部表彰。同年举办了首届班主任技能大赛,首次进行了教师高考模拟考试。学校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作业、练习确立中的创新与实效性研究》。同年,参加由贵阳八中承办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有效课堂构建”主题活动。  2008年,中共求高总支换届选举,程辽东继任总支书记,田丽任专职副书记。第八届教代会召开,陈永杭继任主席。高考取得较好成绩,重点大学突破150人,600分以上21人。浙江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到求高支教一年。同年,举办第八届校运会。电话:0852-4251768站长邮箱:webmaster@qsgz.gz.cn

    www.qsgz.gz.cn - 2014-04-26 - 收藏
    PR:
    BR:
    SR:
    人气:1387
  • 贵阳实验三中

    贵阳实验三中

    贵阳实验三中是贵阳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新建的全封闭寄宿制普通高中,2008年被评为贵州省二类示范性高中。学校位于东山扶风小区,占地面积56647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45940平方米,环境典雅优美,设施设备先进一流。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65人。教职工147人,这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适应能力强的优秀团队。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德育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以精细化的管理为手段,以为学生的一生奠基,为民族的未来负责为宗旨,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及认知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中生”的指导思想,提炼出“人本为先,知行合一”的校风,“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教风,“注重细节,夯实基础”的学风,并逐步形成了“精细管理重常规,全面发展奠基础” 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家长及学生的认可。在省、市各级教育行政领导部门的关爱和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成果:贵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我校 “五一红旗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学校还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组的“课题先进学校”,并获得“贵阳市基础教育教研、科研先进集体”、“贵阳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贵阳市绿色学校”、“贵阳市安全文明校园”、“贵阳市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在贵阳市2007届、2008届连续两年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出口评估中,我校均名列贵阳市示范性高中第一名。2009届高考又在前两届的基础上提高了一大步。三届毕业生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大、复旦等名校及港澳著名高校均榜上有名。在已有的三届毕业生中有95%的同学受到了各类表彰,并有16名同学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五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有400余人次获奖,在创新类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近200人次,其中有33项学生作品已取得国家专利证书。在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我校学生为贵州省争得了两枚金牌,三枚银牌,一枚铜牌。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东山扶风路96号邮编:550001

    www.gysysz.com - 2014-04-26 - 收藏
    PR:
    BR:
    SR:
    人气:978
  • 习水一中

    习水一中

    习水一中创办于1941年,其前身为官渡私立吉阶中学,1951年由官渡迁习水新县城东皇镇,校址设在大垭村,1954年迁现址。1956年3月更名“习水一中”,1978年被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属重点中学,1999年9月不再设初中班,成为习水县唯一一所高级中学。2006年9月,遵义市政府对习水一中进行了办学水平评估,确定为市级办学水平优秀学校。2009年8月省教育厅确定为“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二类)”。学校规模、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和发展,机构、体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到2011年,学校已拥有46个班,教职工176人,高级教师40人,一级教师55人,学校有1名省级名师,3名省级骨干教师,4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教师成为市级教学能手,8名教师成为县级教学能手。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8%(其中在职研究生学历4人,获硕士学位2人),设有办公室、教务处、教研处、政教处、总务处、保卫股等行政机构。学校占地约68034平方米,生均25.0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544平方米,生均9.42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约9028平方米,生均3.3平方米。学校有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学校有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有微机室3间,多功能教室3间,多媒体教室46间,语音教室3间,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和学术报告厅;有理、化、生实验室共13间,通用技术教室2间;学校藏书96340册,生均35.5册;有电子阅览室1间;学生阅览室座位300个,教师资料室座位60个;有300米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一块;有满足教学需求的音、体、美设备;有满足学生生活需要的宿舍、食堂及浴室。学校以“厚德明志,博学致远”为校训,以“正己、爱生、敬业、奉献”为师训,以“品德优秀、文理兼修、能力见长,身心健康”为育人目标,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是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以来,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学校着力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办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2008年以来, 在遵义市教育教学质量评比中有21人次共9个学科获市级奖,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获市级团队奖,学校2008、2009、2010连续三年获遵义市高考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经过全校教职工努力,习水一中已成为一所“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优秀学校。

    www.gzxs1z.cn - 2014-04-26 - 收藏
    PR:
    BR:
    SR:
    人气:779
  • 习水县第三中学

    习水县第三中学

    习水县第三中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土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园内碧草茵茵,藤青蔓绿,百花荟萃,生机盎然,前有红军四渡赤水的战斗遗址,后有明朝的军事要塞九龙屯,是莘莘学子放飞希望的理想之地。学校创建于1946年,名为古滋中学, 1950更名为赤水县土城中学,1956年更名为赤水县第二中学,1978年,土城划归习水管辖,重新命名为习水县第三中学,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现已发展成为面向全县招生的县属高完中。现有学校占地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有实验室5间、音乐等专用教室4间、普通教室32间。教学班34个,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46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组建了一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长培养,多年来的沉淀和积累,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教师课堂教学+《特级教师辅导》的双线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特色教育模式。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了体艺特长班,为喜欢体育、音乐、美术的学生提供了施展艺术才华的平台,也为他们走向大学开辟了另一条途径。经过不断的努力与实践,教育教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9年的高考,本专科上线246人,有67名同学被省内外二本以上大学录取,录取率达到52%;其中、何蕊、滕露两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古巴大学录取,享受国家留学生待遇。2010年的高考,二本上线87人,有2名同学被军事院校提前录取。在各种竞赛中,学校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赵一江同学获国家级奖励,在全国的物理竞赛中,有10名同学参加省复赛,余炯、罗伟同学获国家级奖励,有6名同学获省级奖励。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文化立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方向,发扬“拼搏奉献、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实干精神,真正体现“用我们的思想,激发你的智慧;用我们的精神,陶冶你的情操;用我们的辛勤,推动你的成才;用我们的付出,赢得你的满意”的办学宗旨,努力沿着实现“建设赤水河窗口示范学校”的道路不断前进!五湖四海皆朋友,欢聚一堂尽开颜,你们的到来,为学校增添光彩,愿你们三年的高中生活快乐,祝福你们在这片红土地上圆你大学梦。

    www.gzxs3z.cn - 2014-04-26 - 收藏
    PR:
    BR:
    SR:
    人气:651
以上是关于贵州的网站,关于贵州的资料,类似贵州查询结果


共 297 条«2021222324252627»

推荐站点

  • 福州小程序开发福州小程序开发

    福州好小蚁科技提供专业的微信小程序开发、软件定制、手机APP开发、网站开发等高端定制外包服务,价格美丽,服务周到.一对一项目对接,不满意退全款!预约电话:13107632710 胡小春!福州好小蚁科技有限公司是福建福州网站app等技术开发优秀网络公司。

    www.fzant.com
  • 世界时间网世界时间网

    世界时间网为您提供世界各地精准时间,北京时间校准器,标准时间,世界各地时间与北京时间对比,时间换算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top.cnzzla.com/time
  • 科技镇科技镇

    科技镇 | 关注科技、娱乐、人文、生活!

    www.kejizhen.com
  • 心动网址导航心动网址导航

    心动网址导航精选了国内国外著名的网站、好玩的、好看的、有趣的国内国外网站以及实用的、优秀的国内国外网站,包括国外视频、国外购物、国外交友、国外新闻等多种类型 同时提供精品行业分类目录提交,让用户全方位了解国内国外互联网动态!

    xd00.com
  • 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

    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精选网址导航,免费分类目录提交,实用酷站大全。

    top.mhw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