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目录收录网站方式:1.人工手动审核。2.自助审核(你的网站在权重3、PR4以上,挂上本站友链->点击友链->自动审核通过。)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东 深圳 河北 河南 新疆 重庆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 云南 广西 宁夏 青海 甘肃 陕西
西藏 海南 山东 福建 安徽 浙江 吉林 山西 江西 江苏 辽宁 黑龙 内蒙 澳门 香港 台湾 日本 韩国 美国
当前位置:站长啦网站目录 » 搜索结果 » 二中

二中

  • 密云二中

    密云二中

    北京密云二中全称北京市密云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44年,是一所北京市传统的优质高中名校。1978年被确立为北京市首批重点中学,2004年被确立为“北京市普通高中示范校”,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学习型学校”。2009年恢复初中部,2011年开始承办“新疆班”。现有68个教学班,有教职员工370余人,在校生3100余人,专任教师330余人。学校坐落于国家级生态县域内,距北京市区67公里。  密云二中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以“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知行合一,开放融通,和谐发展,用现代教育思想培养高素质人才,创办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北京密云二中以先进文化为引领,遵循“厚德博学、善思笃行”的校训,以“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为办学目标,坚持“育人为先”“立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全力打造出具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视野前瞻、境界一流”的创新型教师团队。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培养出了一批批“品德高尚、学业精良、情趣高雅、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创建全校师生的“学园•家园•乐园”的共同愿景。  北京密云二中是国家级篮球和田径项目传统校,学生篮球队、田径队成绩优异,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和文化传承,北京密云二中以教学理念先进、文化底蕴深厚、教学设施完备、师资队伍合理、办学成绩一流、校园环境优美而倍受各界赞誉。现已成为北京市素质教育的典型,教育改革的窗口,名师成长的沃土,培养优秀学生的摇篮,发挥辐射作用的基地。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是北京密云二中人永远不懈奋斗的目标。地址:北京市密云县康复路5号邮编:101500信息中心69041191-8104教务处:69041191-8041

    www.bjmy2z.cn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930
  • 深圳市西丽第二中学

    深圳市西丽第二中学

    当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席卷当今社会各个角落时,对人文精 神的宣扬逐渐成为时代呼唤的又一精神动力,同时必将成为社会和 谐发展的主旋律。站在对人性关怀的普遍主义立场上,人文精神表 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也是对全面发 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与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 灵,就在于它有人的意欲与对生存意义的诉求,有自己独特的精神 文化。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性格的核心内容,是衡量 国家、社会与文化延续的重要标志。   对于成长中的年轻生命来说,心智的开启与人性的模塑都是同 等重要的。学校成为肩负这两个重要使命的核心场所。“人文精神 ”如此之重要,作为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教育行业,就更应该具备 这种精神。那么,如何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之中呢? 深圳市西丽二中的发展之路为我们做出了探索性的回答。   一、着眼“两农子女”教育,形成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办学机制 作为一所省级公办初级中学,西丽二中的生源主要来自西丽本地原农业人口子女和外来农民工子女(“两农子女”,两项约占学生总数的75%,其中外地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约占68%)。面对这样的生源状况,西丽二中结合学生实际,找准育人着眼点,充分发掘校园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多元的人文教育,使学生从接受单一的知识教育走向全方位的成长。这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宗旨中都有集中体现:“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实际状况的分析和学校自身的准确定位;通过对学生需求的分析,学校确定了“培养学生生活有情趣,对人有爱心,思想有见地,遇事有主见”的办学宗旨。这两方面均成为学校日后运行的核心原则。  形成理念 为给西丽二中附近的普通百姓子女提供平等、优质的教育机会,学校与时俱进,不断修订校训、校风、教风与学风,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育人理念文化:以“爱国明志,追求真理,简朴诚实,不甘落后”为校训;以“办学行风正,教师队伍强,育人质量好,人民评价高”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学生生活有情趣,对人有爱心,思想有见地,遇事有主见”为办学理念;以“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关心集体,言行一致”为校风;以“终身学习,品格高尚,平等爱生,教人求真”为教风;以“勤奋寓于实践,悟道博学他人”为学风。同时,还拟定了“六爱六讲”的育人目标,即:“爱祖国,讲忠诚;爱民族,讲继承;爱人类,讲和平;爱科学,讲实践;爱自己,讲健康;爱他人,讲文明。”  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理念与宗旨,西丽二中的办学特色越来越为社会所接纳。正如陶力宁校长一贯强调的那样:学校努力创办一所“办学行风正,教师队伍强,育人质量好,社会评价高的特色显著的人民满意的一流学校,致力于为每一位受教育者,尤其是‘两农子女’提供平等、优质的教育,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成为生活有情趣,对人有爱心,思想有见地,遇事有主见,受社会欢迎的人”。以此回报社会,造福桑梓。  二、强调师生共同成长,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制订提高课堂质效的教学策略 为切实提高课堂质效,西丽二中对教学过程实施“五处六步备课法”和“全程问题教学法”策略。在二中,学生都有一本特别的作业本——自主性学习本,在预习过程中写下“我的发现”和“我的问题”两项内容,提交给教师。教师批阅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本,根据学生的发现确定学生对课文的总体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普遍性问题确定教学的“五处”(重点处、关键处、难点处、规律处、工具处),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通过自主性学习本的窗口,教师把握学生总体的教学需求,做到有的放矢,避免课堂上的无效劳动。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不但要解决学生疑难,还要注意让学生在课堂深处产生新的碰撞、新的火花,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构建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对照国家实施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学校育人实效评价问题,进行科研引领,是西丽二中校本教研的鲜明特色:⑴课堂教学方面,学校分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评价六大板块详细地制定了两万余字的《教学过程要求》,充分强调知识形成过程以及促进成长的评价体系,并相应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备课须知》、《教案使用说明》、《课堂评价说明》;⑵德育方面,借助由学校独立申报、独立主持的广东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基于双向思维的理解育人模式探究”这一平台,积极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方针,把德育工作重心落在于大面积地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着力克服“管人为本”、“以纠正个别学生行为偏差”的错误做法。学校通过现代技术,研制出评价软件,开发出以《学校育人综合能力评价》和《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为主的“双20条”学生行为习惯评价体系,每学期两次对学生道德发展状态进行普查(普查内容为“良好行为习惯”20条和“不良行为习惯”20条,简称“双20条”)。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并进行综合统计的德育评价方式,为学校领导、年级长和班主任抓住主要矛盾、坚持长期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极大地推动了学校育人实效。在评价中,学生真正成为评价学校德育实效的主体,而学校德育工作成为评价客体。这就克服了以往学校德育评价主要来自外部机构(如教育督导部门)或教师盲目、随意的主观性评价的弊端。此外,学校还创新设计《学生手册》、《学生一日常规》等评价参照标准,改变单一的知识评价,代之以能够体现学生阶段素质状态评价,并按新课改要求规定了详尽的实施细则。  三、着力营造人文氛围,创设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  精心设计的育人环境 西丽二中三面环山,四季绿色葱茏、鸟语花香。宽敞别致的校门,栩栩如生的“哺育”雕塑,艳丽的彩色广场砖的地面,小桥流水的动态生物园,人造草坪的足球场把校园装点的格外壮观诱人,荣誉橱窗、书画栏、阅报栏处处传导着教育的信息……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了人。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精心构思,让校园各个空间处处有境,境境育人。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西丽二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学校独立主持的省重点课题“基于‘双向思维,理解育人’育人模式探究”的层层展开,科研引领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教师学会了“宽容地看待学生眼前的落后,相信学生会在教育中成长进步;宽容地看待学生在课堂中学不会,相信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能学得会;宽容地看待学生在老师的教中学不会,相信学生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学得会;宽容地看待学生今天的作业未完成,相信学生在启发下能认真地补上;宽容地看待学生某个方面的不足,相信学生在其他方面一定有他过人之处……”教师的宽容赢得了学生对教育的理解和自醒,“叛逆”心态大大消除,和谐的关系润物而生。  高扬自主旗帜的课外活动 西丽二中开设了美术、音乐、舞蹈、电子动漫技术、古诗词与书法、体育、生物、环境、文学编辑、社会调查、DV拍摄等各类兴趣小组,各类兴趣小组的活动充分体现自主性,并以此为基础逐步转化为校本课程。以DV拍摄为例,学生创设了在校园内颇有影响的校园节目——“第一现场”。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子们自制各类DV节目,所有节目内容均取材于校园生活。节目大多针对校园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展开,如“学生是否能改校服?”、“学生染发好不好?”等。以理辩理,以情说情,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节目从2005年推行以来,因为其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寓教于乐,受到了全校师生欢迎。深圳电视台还对该校园栏目进行专题采访、报道。2006年,学生原创DV作品《沟通》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多维的教育体系 本着为“两农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的理念,学校大力挖掘校园优质教育资源,改变知识教育的单一局面,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平台。如深圳市南山区侨商社、深圳市精华网校为学生提供了免费的远程教育,让学生在丰富的教育资源中收获了所需;又如编写《科学与人文校本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着力建设了内容丰富校本课程资源库,在学校《人文与科学》校本课程资源库中,可以找到2004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最优秀的科普与社会人文栏目的内容,近300多张光碟、2000多小时的优秀教育资源为学校开展爱国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爱心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科普常识教育、历史教育等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西丽二中的学生对每周一节的《科学与人文》课有极大的热情。可以想见,在如此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浸润,对于他们的未来的视野和思想见地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石鼓路23号 电话:0755-26624661 26624662 传真:0755-26624663,26628384 电邮:xl2z2009@sohu.com 邮编:518055

    www.xl2z.net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628
  • 淮安市第二中学

    淮安市第二中学

    淮安市第二中学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环城东路98号,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紧邻楚秀园,环境优美,始建于1982年,具有初中部与职高部。多年来,办学实力雄厚、管理规范、对口高考成绩显著、毕业生就业率高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拥有以现代化标准配置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形体房、微机房室、财会模拟室。数万册藏书的图书室等,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开设专业有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及维修、保安与物业管理、旅游等,财会专业与市财政局联办,为市首家。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其中绝大多数在苏南中外合资和外资企业就业。  职业高中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职高学生学完一年即可由学校推荐就业或自主创业,保留学籍,获满学分可领取毕业证书。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开办为期1-3个月的就业短训班,主要工种为机械修理、市场营销、保安与物业管理、计算机应用、财会电算化、电动缝纫、烹饪等,培训期满发结业证书,推荐就业。学校受淮安市神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委托,订单式培养技术工人。学校与苏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江阴市轻工职业教育中心校合作、采取“2+1”或“1.5+1.5”的模式,联合办学,南北两地联合培养职高学生并把合格的毕业生推荐在苏南就业。学校根据学生要求组建对口高考班,推荐报考对口高等院校。 2007年在清浦区及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我校职高部与淮安市建筑工程学校合并,目前淮安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初中义务教育学校。多年以来,在以徐金波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团结奋进、努力拼搏下,我校取得了“法制先进学校”、“家长满意学校”、“先进工作单位”、“工人先锋号”等众多的荣誉。淮安市第二中学地址:江苏省淮安市环城东路98号电话:0517-83934148邮编:223002邮箱:haez666@163.com

    www.hasez.com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914
  • 番禺区石碁第二中学

    番禺区石碁第二中学

    番禺区石碁第二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始创于1985年春。由当时附近几间“戴帽子小学”的初中部合并组成,迄今已有23年办学历程。刚组建时只有两个级10个班,学生530人,教师27人。学校座落于原小龙村村民烧香拜神的“观音堂”旧址。学校仅有一座占地900m2的三层楼房,还有前面一个沙地篮球场。校园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后来,陆续建起了实验楼、综合楼,2002年再次增建了一栋综合楼。2006年1月,向小龙村租用校门对面的7.5亩土地作停车场用地。目前我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学校占地面积40317m2,校舍建筑面积13917m2,有标准200m环形跑道运动场。校园绿树掩映,四季如春。校园规划和布局基本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基本分开。配备了32个计算机教学平台。图书馆藏书4.7万册,生均藏书量36册以上,有150种的教参资料、工具书和76种报刊。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常规教学仪器、设备和场室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已初具规模,现有教学班三个级共23个班,学生1154人。教师8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在职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48人。有番禺区骨干教师3人、区中心教研组成员3人、镇中心教研组成员7人。多年来,我们在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伟大思想指引下,坚持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了“立德为首,以人为本,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以质量树形象,以改革求发展,以科研上水平,以管理创效益,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形成了纪律严明、作风严谨、质量优良的特色,博得社会的赞誉。建校以来学校曾被评为广州市教育系统电化教育优秀学校、番禺市达标学校和多次评为番禺区文明学校,04年评为番禺区一级学校,08年评为番禺区绿色学校,番禺区规范化学校,连续21年中考成绩名列全镇第一,在番禺区同类农村学校中名列前茅。从我校毕业的颜晖皓同学参加高考,成为广东省高考状元。2008年10月,石碁镇委、镇政府决定用两三年时间,投资3300万元,按36个教学班规模设计,将我校原来占地23亩(有土地证,无房产权证)的校舍进行原址重建,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以满足本学区优质学位需要。重建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对我校改造按整体布局,分步实施思路,第一期先进行现行校舍改造,第二期在学校旁边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征地30亩,届时若资金充裕,继续对我校进行建设。石碁镇委、镇政府一直关心和支持我校的改建、重建工作,镇领导多次到我校视察改建、重建工程的进展情况。整个工程将在2010年12月底前完成。联系地址: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金龙路170号

    www.pysqez.cn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816
  • 石河子第二中学

    石河子第二中学

    石河子第二中学创建于1949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建最早的一所中学,原名“兵团石河子中学”,被誉为“军垦第一校”。1975年,改名为“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07年9月,整体搬迁进入石河子国家级开发区高中学区,更名为“石河子第二中学”。2008年8月,与农八师石河子高级中学两校合一为“石河子第二中学(高级中学)”。现为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兵团示范高中、自治区德育示范校、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兵团课改样本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特色学校、中国名校600家之一。学校现有班级84个,在校生5000余名,教师296人。学校拥有高级教师79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兵团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自治区特级教师3人,自治区教学能手7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师市拔尖人才5人,师市名师9人,师市教学能手5人,师市高中学科带头人35人,担任省级学术机构理事以上职务的14人,担任地市级学术机构理事以上职务的18人,学校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75人。建校61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七万多名初高中合格毕业生;恢复高考以来,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8200余名,其中三分之一进入重点大学。先后有15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有1000多名学生考入国家重点大学。99年以来,连续四年夺得地区高考理科状元的桂冠,其中2002年获地区文、理科双科高考状元,2000年和2001年获兵团和地区理科状元,2004年获得地区文科高考应届生前三名,2005年获得地区理科高考状元,2004年以来,高考上线率达到98%,重点率高达40%,在2007年高考中,又获得地区理科状元、自治区语文单科状元。在09年的高考中,取得石河子地区理科应届实考前三名、地区前十名我校占六名的优异成绩。高考、会考、学科竞赛捷报频传,石河子第二中学(高级中学)成为众多学子通向知识殿堂的桥梁。孜孜以求,励精图治;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石河子第二中学(高级中学)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依托军垦名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站长:sunghost_cn@sina.com站长:周勇

    www.shzez.com.cn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1036
  • 宁夏固原二中

    宁夏固原二中

    固原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73年,位于固原市区南端,原隶属固原县(后改为原州区)管辖,2002年将初中部分离出来建成了一所民办公助的初级中学,2004年2月正式命名为弘文中学,形成固原二中教育集团。2005年高中部被评为自治区二级示范性学校,2006年4月上划固原市直管。建校以来,广大师生发扬“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创业精神,顽强拼搏、务实苦干,形成了“严、勤、活”的良好校风和“突出人文,重视做人”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获得过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绿色学校”“固原市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固原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或称号。学校现有77个教学班,学生5119人;学校教职工总数326人,高级教师80人,一级教师95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11人,固原市级骨干教师12人。有馆藏图书近8万册,报刊杂志300多种;微机教室5个,400多台微机校园网同英特网对接,成为师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基地和了解世界的窗口;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与艺术活动室、校史展室齐备;天文观测台一座;多媒体教室74个,给每位教师都配备了手提电脑,教学手段实现了现代化。学校内部设施达到了国家一级一类办学标准。迄今,学校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3万余人,考入高等院校13000余人,有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已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国际学术带头人或在国家部委承担重要工作。其中,从1990年到1997年,高考录取人数占固原县录取人数的一半,2000年录取的一清二北(一个清华,两个北大),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近几年,高考又连创佳绩,每年录取人数和录取率稳居固原市第二。2009年高考较2008年增幅27.5℅,文科升学率跃居全市第一,英语实验班二本上线率达到94%。所属民办学校实现了中考及格率连续六年稳步上升,尖子生突出,成为当地适龄学生首选的就读学校;语文开设的中华古诗文诵读课程,丰厚了学生的人文底蕴,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学校注重学生特长培养,加强各类竞赛辅导,举办学术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近10年,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竞赛中,我校获奖近百人次,前后有3名学生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化学竞赛。体育教学成绩突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等训练队,坚持常年课余训练,寒暑假集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篮球队连续四次蝉联固原市中学生篮球联赛冠军;获自治区十一届运动会第五名;获自治区首届青少年篮球运动会冠军。多次获得县(区)级比赛的冠军。学校田径队2000年参加自治区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五名。中、长跑项目在自治区比赛中一直名列前茅。毽球运动已在全校师生中普及。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学者型”发展。每年投入10万余元经费,定期派教师外出赴北京、上海、兰州、银川等教育发达城市学习考察,派遣外语教师到国外接受培训,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近10年,我校有上百名教师的近300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孙晓莉等老师主编的教学专著《高中语文基本能力与训练》、《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分别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和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戴成廷、韩应武等老师编写了《语文高考能力分类专题训练》、《高三物理题型训练》、《高三语文必修课古诗文诵读篇目》;2004届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写了《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实践与思考》;初中部语文组编写了《中华古诗文读本》;政史组编写了《长征精神》等多种校本教材。学校三十年校庆中全校教师质量较高的论文,结集为《园丁的智慧》一书出版,学生优秀作文结集为《六盘一叶》出版。校刊《教育实践与研究》、《课改简报》、《教科研快讯》、《二中书韵》及时总结反馈我校课改实施情况及进展成果。学生刊物《二中风》、《天堂鸟》在继承中创新,成为广大师生磨练的芳草地。化学备课组因校本教研与实践成绩突出,我校被评为全国化学新课程实验先进学校,并代表固原市参加了2006年4月在烟台举行的“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成果展示活动”。学校连续举办了四届“高中新课程研讨交流会”,创办了校本“教育教学论坛”,大力开展了课堂教学“岗位练兵”听、评课活动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周”,创办了固原二中教育网站等,把校本教研融入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之中,促使教师在座谈、交流、研讨与反思中互助合作,优势互补。学校在“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级课题1个,现已结题,共有20多人获国家和省级课题科研论文一、二等奖,在2005年、2006年、2009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校本培训先进集体”。学校重视学生思想工作,少年团校和“青年党校”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从中毕业,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上大学后成为院、系、校的学生管理骨干,成为固原人的骄傲。《宁夏日报》多次在头版头条报道固原二中青年党校事迹,并配以短评(《这个经验好》)。学校多次被评为固原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建先进单位。学校坚持党管资助,安排一名党支部委员专门负责学生资助工作,设有助学基金会,近五年来,先后得到中国建行、宋庆龄基金会、中国fupiao资助部、田家炳个人、日本恳谈会、宣民会、教育厅资助部、盛世开元拍卖公司等爱心人士和团体资助总金额300余万元,已帮助800余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固原日报》、《中国青年报》、《教师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多次报道过固原二中的学生资助工作。学校高度重视特色班建设。在加强英语实验班、努力培养拔尖人才的同时,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青团固原市委联办了扶贫助困性质的女子班、共青团班,形成了学校的新亮点、新品牌,引领学校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并使学生资助实现了规模化,目前,学校在巩固和发展人文特色的同时,积极构建现代管理体系,完善集团化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细化科研兴校方略,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强力推进安全文明校园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文化;继续强化“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内涵,在高初中分别推行“严谨高效课堂”和“和谐高效课堂”;启动了学校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固原市第二中学联系方式地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二中梁邮编:756000网址:http://www.nxgyez.comMail :webmaster@nxgyez.com传真:0954-2031090电话:0954-2031090 总务处:0954-2031954门 卫:0954-2030257初中部教务处:0954-2042306初中部学生处:0954-2067597初中部总务处:0954-8767800

    www.nxgyez.com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1402
  • 隆德县第二中学

    隆德县第二中学

    隆德二中建校于2001年8月,2004年8月整体迁入新校址,同时成立高中部,2009年8月成立以隆德二中为校本部,四中、陈靳校区为分校的隆德二中教育集团。目前,在校学生近3000名,48个教学班,教职工184名。 在上级组织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隆德二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了“唯实,尚德,自信,超越”的校训、“教学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相长,质量立足,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以“思想导航,精神引领,文化润泽”为治校方略,大力实践“用爱心滋润校园,培育阳光少年”的办学理念,以“校长是学校的旗帜,班子是职工的标杆,教师是学生的样板”为角色意识,以“敢为人先”为追求理念,明确了“初中办出一流质量,具有引领作用;高中办出鲜明特色,具有示范价值”的学校定位,形成了“责任、荣誉、活力、雅致”的校风、“博爱、敬业、善导”的教风和“敏思、善学、奋力、致远”的学风;凝结成了“艰苦创业、求精求实、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二中精神,并不断发扬光大。 近年来,我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力培育精品学校文化,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打造学校特色和品牌。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具特色的文体艺活动,并依托校园内各个设施、景点、器物等,挖掘其教育内涵,渗透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改变教职工的工作态度、生活信念、价值追求,鞭策师生立德、修身、明理、笃行,影响师生励志图强,不断超越。 学校紧跟新时期教育改革步伐,视教师为核心资源,结合本校实际,着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甘为人梯、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实行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及中层干部竞聘制度,制定并完善校本培训措施,注重培养青年教师队伍,通过“三课”活动、师徒结对、小课题研究、教育教学论文交流等活动,使一批年轻教师在锻造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规范集体备课,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造就一批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师德高尚的校级骨干教师,使师资队伍建设梯队化,保证学校有足够的后劲,持续、高效、稳定的发展。 学校德育树立精品意识,追求高层次,高起点,提出了“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是德育工作良机”的德育要求。通过各种方式为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搭建平台;实施德育导师制,将德育观念渗透到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去。“爱心滋润校园,培养阳光少年”的办学理念凝结在自主化精细化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新学校的风采在固原市内外不断展示。 建校至今,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自2004年参加中考以来已连续8年位居全县第一名,其中4次位居全市第一名,高中特色化办学成效不断凸显;全国数学、理化生和英语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我校先后有28名学生荣获全国一等奖,52名学生荣获全国二等奖,62名学生荣获全国三等奖,获得自治区奖励一、二、三等奖的达342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安全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书香校园”、“绿色学校”、“全区中小学党的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全区中小学校本培训先进集体”、“全区第二届教研工作先进集体”、“德育示范学校”、“ 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区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职工之家”、“三八红旗集体”、“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先进集体”、“支教帮扶工作先进集体”;获得固原市“平安模范校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示范性初中”、“先进职工小家”、“廉政文化示范点”、“全市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县委、政府授予“廉政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学质量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于革胜,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刘晓滨,自治区党委常委杨春光、蔡国英,教育厅厅长郭虎、教育厅党工委书记黄占华、区纪委副书记陶进、教育厅副厅长赵紫霞、固原市原市委书记刘小河等领导来我校视察后,对我校的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文摘》、《中国纪检监察报》、《宁夏日报》、《固原日报》、宁夏教育电视台、固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校各项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第1035期对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专版报道;前来我校观摩学习的单位团体络绎不绝,近两年,我校先后接待内蒙乌海、甘肃通渭及区内各市县包括教育、文化、宣传、电力、公安、林业、金融等系统观摩考察团200多个,达4000余人次。2009年6月、10月,固原市“廉洁文化进校园”观摩会和自治区“廉洁文化进校园”现场会分别在我校成功举办;另外,2009年10月,全区基层党建工作会在隆德召开,作为此次现场会的观摩示范点,隆德二中的党建、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赞扬。 二中教育品牌的示范价值和带动作用得到不断显现!学校地址:隆德县城南环路学校电话:0954-6016222、6015526传真电话:0954-6015526Emai:lderzh@126.com zhangsongnian@126.com

    www.ld2z.com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760
  • 阿勒泰地区二中

    阿勒泰地区二中

    步入祖国西北边陲的阿勒泰山城,越过横跨克兰河的彩虹大桥,你会在解放路南段路口的显眼处看到一座用红褐色大理石装饰的高大门墙, 上面镶嵌着四个遒劲的大字——地区二中,在朝霞的映衬下,这四个金黄的大字熠熠闪光,它代表着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的师生员工向你衷心致意,引你叩问浏览,漫步徜徉。一、值得回顾的建校历史 说起地区二中的历史,要追溯到1952年——时值建国初期,百业待举,即在这里兴办了阿勒泰县汉文完小,为阿勒泰教育事业的创建和发展打 下了基础;1957年招收首届初中班,学校上了一个新台阶;1958年正式命名为阿勒泰地区第二中学:分为中学部和小学部,学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由此将1958年8月定为建校时间;1961 年招收首届高中班,一直到1966年文革开始前每年都保持一个高中班的招生规模;文革期间学校一度改称东方红中学,老阿勒泰人对此变更耳熟能详。1980年8月中小学分校,学校成为一所 完全普通中学,也是地区直属的唯一一所汉族重点中学;1997年8月改为地区第二高级中学,不再招收初中班。1998年8月学校举行了40周年校庆活动,历届校友会聚一堂,畅叙母校今昔,抒 发殷殷情怀。2001年11月地委和行署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将学校定位为地区级示范性现代化高级中学,揭开了地区二中改革和发展的新篇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建校40余年历经风风雨雨,学校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业绩辉煌。在地委、行署和地区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 心支持下,学校历任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谱写了可歌可颂的华章。建校44年来,学校为国家 培养初高中毕业生近2万人,校友遍布全国各地和天山南北,有的在国外留学或工作;许多校友在各行各业颇有建树,业绩斐然。校友们满怀激情地说:“我们的成功是歌,是生命的欢歌; 我们的挫折是曲,是生命的插曲。蓝天下,理想是我们拼搏的动力,地区二中就是我们实现美好理想的沃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奔向未来的航船。我赞美二中辉煌的昨天,并决心用 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二中灿烂的今天和美好的明天。我爱我们的母校,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辉煌,更加美好!”二、硬件建设 学校占地面积38870平方米,校舍面积2万余平方米. 现有42个教学班,2400余名学生;在编教职工160人,其中高级教师43人,中级教师61人, 本科学历达到90%以上。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图书馆、阅览室、教师资料室、科技活动室、中心机房按标准配备,设施齐全。目前学校近200余 个信息点遍布校园,建成了主干光纤,百兆到桌的校园网。2004年在互联网上开通了地区二中的网站,学校资源库内容丰富,颇具特色。2006年,信息中心又自行开发了校园办公系统。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学校各项工作。坚持“以德立校, 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的方针,内铸师魂,外树形象,以奉献的精神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加强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为学校健康、 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把地区二中办成办学条件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学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高考成绩连年攀升:本科上线率从2002年的60%达到2006年的81.5%,重本上线人数也由2002年的30人增加到2006年的270人,高考上线率达到 98.5%,创历史新高。2004-2006年,我校有700余名毕业生考入重点大学,有数名学子问鼎清华、北大,一大批学生被其他名牌院校录取,为社会各界所瞩目。在2007年的高考中,我校有48人 达到600分以上,较2006年增加了12人,占到全地区的55%。 近年来我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模范教职工之家、自治区级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自 治区德育示范校、自治区五四红旗团委、、2001-2005年地区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地区内唯一自治区级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校团委连续六年被评为团建目标考核先进集体。三、教师队伍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校教师队伍日益壮大,从2000年起,每年均有数名大学生到我校工作。,学校现有专业教师104人,其中本科学历93 人,占教师总数的89.7%;高级教师34人,所占比列居全地区之首,已拥有郭宇、马云华、李彩华、马媛、黄立军、李精功、方怀宇等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另外,这几年,来自全国 各大院校的援疆教师及青年志愿者50余人先后加盟了地区二中,他们的到来极大的缓解了我校师资紧张的局面,同时带来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近年来,学校有许多教师荣获各级 各类奖励,截止2005年,获国家级奖励9人次,自治区级31人次,地区级72人次;有20人36篇论文获省级以上教育教学论文奖,并有诸多教师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得自治区和地区教学能手和优秀 指导教师奖。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师资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校内培训有信息技术培训、“青蓝工程”、优质课大赛以及各学科的“推门课”、“诊断课”、“示范课”等多种 形式,校外培训包括参观考察、实地锻炼、脱产进修。2004年9月,我校将与山东等地的部分学校开展对口支援活动,每学期将派出部分教师到内地学校进行锻炼学习。四、教学成绩 我校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2400余人,莘莘学子,意气风发,他们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屡获奖,在全体教职工的齐心协力下,仅1997-2005年8年 间我校培养高中毕业生3900余名,为各类高校输送新生3700余人。新世纪以来,地区二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02年大专以上上线率达81.7%,录取率为90%,其中,谢攀 同学以627分的好成绩成为当年我区理科状元。2003年高考成绩稳中有进,一本上线82人,本科上线率60%。2004年更是一举实现历史性突破,大面积丰收,重本上线173人,本科上线率达75%,并 培养出了阿勒泰地区理科状元(全疆名列第25名),备受社会各界瞩目和赞扬。2005年,高考再上新台阶,重本上线232人,本科上线率达到87.5%,其中陶思思同学以692分被清华大学录取;陶 文文同学以711分(卷面净值分居全疆理科第一)被北京大学录取;穆文波同学被复旦大学录取,另外还有上百名学生被全国名校录取,实现了地区二中教育史上零的突破。五、教育改革 地区二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和校委会领导班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带领全校教职工同心同德,建功立业。校党委领导班 子年龄和学科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作用,校党委被阿勒泰地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中层干部通过竞聘上岗,齐心 协力,恪尽职守。学校从1996年开始实行《学校内部改革管理方案》,引入竞争机制,收到良好效果。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学校在已有工会的基础上,又于 1998年5月成立了教代会,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我校领导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先后制订了多种改革措施。首先,2002年成立了年级 部,由各主要部门领导担任年级部主任。同时,校领导各负责一个年级部的监管工作。由此,我校各种常规教育教学工作重心下移,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与落实。2003年10月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负 责学校教学研究活动、年青教师的培养工作。2004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教师教学常规条例》、《关于“建立学习型学校的决定》、《优良课的评价标准》。其间,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先后 又修订了《高考奖励方案》、《结构工资发放办法》、《班主任津贴发放办法》、《职称评定量化细则》。2005年3月我校又开展了“主备课制”、“创新课大赛”、“教育教学大课堂”等系列 活动。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党中央和国务院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为边疆教育注入了活力。2003年年以来学校先后邀请北大 附中校长康健教授、副校长张思明教授及北大附中讲师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祯教授、北京八十中讲学团等知名人士前来讲学,传经送宝。“忽如一夜春风来,喜看金山添异彩。”地 区二中以此为契机,从思想上、作风上、组织上确立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决心。学校从实际出发,立足本校,内引外联,一方面激励教师积极在岗进修,一方面制定了选派教师到内地发 达省市学校接受培训的计划。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能力,学校有计划地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开办了“英语花园”,搭建起第二课堂活动平台,在全地区独树一帜。校党委不失时机地号 召全校教师树立科研兴校意识,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编辑出版《教科研理论与信息》专刊;特别是深入实施 旨在以老带新、开拓创新的“青蓝工程”,促使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迅速成长。最近校党委又响应上级号召,制定了创建学习型学校的 方案,抓紧组织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课题研究、校本课题研究和高一年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地区二中已形成了“老年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青年教师力争发家 ,老中青团结协作,共创辉煌”的喜人局面。地区二中一向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借助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通过各种途径和活动方式,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优秀人才。 学校以“一切为了祖国的明天”为校训,以“团结、奋进、谦诚、尚美”八字校风,“严谨、敬业、博采、创新”八字教风和“砺志、勤奋、多思、进取”八字学风为准则,激励全校师生争先创 优,奋发向上。地区二中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和优质教育;以启迪心智,开阔眼界,铸造品德,强健体魄为目标,促使每个学生身心俱进,协调发展,成为新世纪具有竞争力 的合格人才。新世纪以来,学校注重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和主战场,同时开辟第二课堂,建立体音美兴趣小组,并为每个班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学校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全方位地关爱贫困生,在组织教职工和团员捐资助学的同时,每学期为贫困生减免学费,为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你在校园可以看到学生们在各类实 验室和微机室用心操作,一展身手;在运动场上龙腾虎跃,强身健体;在舞台上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在公益活动中争做好事,献出爱心。莘莘学子沐浴朝阳,一代新人茁壮成长,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综合素质日益增强。六、努力方向 改革方有新出路,发展才是硬道理。在2003年岁末召开的阿勒泰地委委员扩大会议精神鼓舞下,校党委集中全校教职工的智慧,进一步明确了地区 二中改革与发展的奋斗目标。学校的办学思想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边疆教育托举蓝天,为民族振兴打造良才。为此要一定方向,二定宗旨,三定目标,即:办学方向——立足“三个面向” ,确保教育战略方向;践行“三个代表”,确保教育政治方向;坚持“三个面向”,确保教育人才方向。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办学目标:创名牌学校,育 一流人才。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深化改革,规范管理;不断提高现有师资水平,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名副其实的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并以创建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为契机,扬 长补短,大干快上,全面提升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科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力争各项指标达到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验收标准。学校在2006年-2010年的工作目标是:巩 固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和自治区文明单位各项成果,开阔眼界,内引外联,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成为疆内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级中学;实现四个一流——办学条件一流,师资力量一流,管 理水平一流,教学质量一流;弘扬一个理念——我以二中为荣,二中为我自豪。校址:新疆阿勒泰市解放南路3号

    www.dqez.com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1059
  • 银川二中

    银川二中

    银川二中,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始建于1954年,1980年被确定为自治区首批八所重点中学之一,2005年5月被确定为首批“自治区普通高中一级示范学校”。在区、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几任校长励精图治,全体教职员工拼搏奉献,积淀55年的光辉历史,银川二中已成为塞上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建校以来,二中为国家培养了27450多名合格毕业生,向高等院校输送了10660余名优秀人才。先后培养自治区高考状元23人,仅近十年就有8人获自治区高考状元。新二中于2005年11月建成。占地186.68亩,总建筑面积69000多平方米,生均占地36.3m2、人均建筑面积23m2。办学规模为60个教学班。有行政楼、实验楼、图书楼、多功能报告厅、体育馆、天象馆、标准塑胶田径场、篮球排球场、学生公寓、餐厅等配套设施。园内花木葱茏,绿草如茵,是一座充溢着文化气息的花园式学校。银川二中是宁夏第一个成功发展的教育集团,下属本部、西校区和银川景博中学,有教职工360多人。其中二中本部在编教师216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7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3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自治区“313”工程人选2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22人,银川市骨干教师21人,已获硕士学位的教师28人,获得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9人。银川二中是宁夏对外交流的“窗口学校”。今日的银川二中,教师教学严谨,精益求精,言传身教,乐育英才;莘莘学子,生气勃勃,菁菁校园,硕果累累。“高质量、有特色、争一流”是二中永远的追求。银川二中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在宁夏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列,向“创建全区示范、西北领先、全国知名的示范性高中”的目标迈进。地址: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北街英才巷151号网站管理:银川二中信息管理中心 Email:admin@nxyc2z.com 邮编:750004

    www.nxyc2z.com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997
  • 奇台二中

    奇台二中

    奇台二中创建于1972年,其前身为奇台镇中学,学校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布局合理,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完全中学。学校以“创名校、做名师、办特色、育英才”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新路子。学校先后获得“昌吉州先进学校”、“昌吉州先进基层党组织”、“昌吉州文明单位”、“昌吉州治安模范单位”、“昌吉州花园式学校”、“昌吉州绿色学校”、昌吉州“花园式”单位、国家“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重点示范学校”等称号。建校37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育人摆在首位,狠抓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学风正,校风端。该校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岗位培训为途经,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学科研的主线,不断促进教师文化业务素质的提高。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富有朝气,师德高尚,勇于进取,业务过硬的优秀师资队伍。一、办学思路 学校奉行“以德立校,育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全面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宗旨。形成了浓郁的学风、文明的教风,优良的校风,教育教学成果斐然,赢得了社会家长的普遍认可。学校在发展普通班教学的基础上,创办了旨在适应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需要的维汉“双语”教学班,努力构建普通班、维汉“双语”班共同发展的办学模式。 学校注重人的发展,发掘教师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这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学校努力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教工工作积极性。科学地将教书和育人并举,教学和科研齐驱,把科研、教学、管理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出名师、创名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育人特色: 学校领导班子崇尚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创建和谐平等教育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思想、学习及身心的健康成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 (一)结合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多的实际,重视和加强了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文化传统教育,努力弘扬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精神。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为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学校依托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二)重视创设优秀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使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说话,一景一物皆育人,营造了浓郁的育人氛围。 (三)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每年均组织学生参加旨在提高学生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各种讲座和文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教育、增长才干、提高素质。三、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59365、79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9.5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9963、58平方米,生均6.58平方米。学校现设有初、高中教学班52个(其中初中班28个),在校生达3000余人,教职工208人。其中,高级教师66人,一级教师5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学校重视和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现有教学楼三幢,标准教室87间,建筑面积7448.25平方米。实验楼一幢,建筑面积3560平方米。学校设有理、化、生各科实验室6个(其中,高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个),多媒体教室53个,微机室3个,学校教学手段实现了现代化。宿舍楼两幢,建筑面积6426.76,平方米;学生餐厅楼一幢,建筑面积1148.2平方米。近年来,学校先后修建了运动场及观礼台、篮球场、健身广场、文化广场、绿色长廊、文化长廊,建起了校园局域网、开设了远程教育等。初步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现代化。 今天的奇台二中,楼房林立,绿草如茵,环境洁净而优雅,文化氛围浓郁。学校的基础建设得到加强,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辉煌业绩 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砺志、勤勉和创新教育。采取全方位,多层面的办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4年中考,高中上线人数多达364人,升学率创历史新高;2005年中考,有四人获昌吉州中考个人总分第一、第三、第四、第十的好成绩(非课改区);2006年中考,考入重点高中268,考入内高班9人(其中双语班考生3名),考入普通高中154人,中考升学率超过70%。中考成绩创下了昌吉州领先、全县之最的新纪录。2007年、 2008年高考本专科上线人数高达85%以上。 步入新世纪,展望未来,学校将秉承既定的办学方针及发展目标,立足发展,锐意进取,争创优质。努力把奇台二中建设成具有自身发展能力、自身特色的区域性重点中学。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具有优良的师资、优异的教育质量、优美的教学环境的特色学校,是二中人孜孜追求的远大目标。地址:新疆奇台县解放西街535号 邮政编码:831800 联系电话:0994-7223964 传 真:0994-7225815 电子信箱:xjqtez0002@163.com

    www.xjqtez.cn - 2014-04-27 - 收藏
    PR:
    BR:
    SR:
    人气:699
以上是关于二中的网站,关于二中的资料,类似二中查询结果


共 235 条«12345678»

推荐站点

  • 福州小程序开发福州小程序开发

    福州好小蚁科技提供专业的微信小程序开发、软件定制、手机APP开发、网站开发等高端定制外包服务,价格美丽,服务周到.一对一项目对接,不满意退全款!预约电话:13107632710 胡小春!福州好小蚁科技有限公司是福建福州网站app等技术开发优秀网络公司。

    www.fzant.com
  • 世界时间网世界时间网

    世界时间网为您提供世界各地精准时间,北京时间校准器,标准时间,世界各地时间与北京时间对比,时间换算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top.cnzzla.com/time
  • 科技镇科技镇

    科技镇 | 关注科技、娱乐、人文、生活!

    www.kejizhen.com
  • 心动网址导航心动网址导航

    心动网址导航精选了国内国外著名的网站、好玩的、好看的、有趣的国内国外网站以及实用的、优秀的国内国外网站,包括国外视频、国外购物、国外交友、国外新闻等多种类型 同时提供精品行业分类目录提交,让用户全方位了解国内国外互联网动态!

    xd00.com
  • 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

    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精选网址导航,免费分类目录提交,实用酷站大全。

    top.mhw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