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目录收录网站方式:1.人工手动审核。2.自助审核(你的网站在权重3、PR4以上,挂上本站友链->点击友链->自动审核通过。)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东 深圳 河北 河南 新疆 重庆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 云南 广西 宁夏 青海 甘肃 陕西
西藏 海南 山东 福建 安徽 浙江 吉林 山西 江西 江苏 辽宁 黑龙 内蒙 澳门 香港 台湾 日本 韩国 美国
当前位置:站长啦网站目录 » 搜索结果 » 中学

中学

  • 嵊州市三界中学

    嵊州市三界中学

    嵊州市三界中学创办于1956年,位于嵊州市的北大门三界镇,紧靠新104国道,交通便捷、草木葱茏、环境优美。学校历经初级中学、完全中学、普职并存、综合高中等多种办学模式,2001年定为普通高中。学校现有24个高中班,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85人,行政公勤人员10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教师7人,中级教师45人,本科学历以上的82人。近年来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有了大量投入,使校容校貌有了明显改观。目前,校园面积85333㎡,校舍建筑面积20878㎡,校园绿化面积6003㎡。根据规划,通过一期改造工程,学校新建了三幢学生公寓楼,一幢教学楼,一幢综合楼,一幢师生餐厅,一个400㎡标准田径场,6个篮排球场;建立了校内计算机网、校内通讯网、校内广播网;装备了多媒体教师2个,计算机房2个;内有物化生实验室5个,实验准备室3个,仪器室5个,校内闭路电视和校园网总控室1个,画室2个,音乐教室2个,劳技教室2个,校史陈列室1个,档案室1个。藏书32214册,各类报刊资料248种。学校自创办到今始终坚持严谨、务实的办学思路,以“立志、求实、团结、进步”为校训,大胆开拓,不断创新,严格管理,形成了“敬业、爱生、求真、博学”的教风和“谦虚、好学、博斯、善问”的学风,办学品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连年攀升,“三考”和竞比赛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被评绍兴市重点中学为”、“绍兴市文明单位”、绍兴市招飞工作先进单位”、“绍兴市会考工作先进集体”、“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绍兴市文明学校”、“绍兴市绿色学校”、“绍兴市花园式学校”等40多项荣誉 。站长信箱:happychina520@126.com

    www.szsjzx.org - 2013-12-19 - 收藏
    PR:
    BR:
    SR:
    人气:968
  • 嘉高实验中学

    嘉高实验中学

    嘉高实验中学(秀洲现代实验学校)创办于1999年6月,经过十年的发展,现有在编教职员工154名,在校学生3000多名,分初中、高中二个教学部。2007年8月,受嘉兴市秀洲区政府委托管理秀洲新区实验学校,新区学校现有小学教学班14个,初中教学班8个,在校学生917名。2、学校简况嘉高实验中学(秀洲现代实验学校)是嘉兴高级中学于1999年创办的国有民办学校,教师全部为公办编制,2002年8月后学校接受嘉兴市最大的基础教育集团——嘉兴市南湖国际教育集团和嘉兴市秀洲区教文体局的双重领导。学校为市属普通高中,与浙江省一级重点高中嘉兴高级中学同一校园,共享嘉高优质资源,面积150亩,19个教学班,教师61人,在校学生890人。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精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特级教师、浙江省优秀中青年教师获得者、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市科研型校长、市教坛新秀、市优质课获得者、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占四分之一。学校各类设施齐全,建有高标准的双向视听教学系统、标准400米塑胶跑道和绿茵足球场,所有教室都配有电脑、大屏幕背投式彩色电视机、高亮度投影仪,计算机等学科专用教室齐全,信息技术装备已经完全满足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学校在公司和市区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端品行、务实学、健身心”为校训,坚持“扎实基础、完善人格、发挥特长、服务社会”办学宗旨,“学校国有、政府支持、民营模式、集团运作、办学自主、校长承办”为主要运作模式。学校着力提升内涵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强化学校课程领导,坚持课堂教学改进,推进学生素质提高,先后荣获了国家级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国家级外语实验学校、浙江省重质量守诚信优秀民办学校、浙江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嘉兴市教科研基地、嘉兴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以优秀的师资、科学的管理、出色的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3、办学特色:学校以创设师生共同成长的自信和谐校园为主线,形成了“定位准、理念新、体制活、校风正、管理严、成绩优”的办学特色,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开展体艺“1+1”活动,让每个学生高中阶段都能较好地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陶冶美好情操、奠定终身发展打好扎实基础。4、学校未来发展设想:学校未来的发展在内涵提升、特色打造、壮大队伍等方面下功夫,模式应该是“培养+研究型学校”,即既能完成培养任务又具有研究功能的学校,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学校名称:浙江省嘉兴市嘉高实验中学学校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洪殷路485号学校邮编:313031学校电话:0573—82713559学校传真:0573-82712640学校主页:http://www.xzxdgz.com校长办公室电话:0573-82712640邮箱:guonongyu@163.com

    www.xzxdgz.com - 2013-12-19 - 收藏
    PR:
    BR:
    SR:
    人气:1199
  • 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是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浙江省文明单位。办学五十多年来,学校秉承“文化立校,文化立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阳光心态、优秀学业、明显特长、国际视野”的“会选择、善合作、敢负责”的合格公民,努力将学校办成一所校园人文化、设施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教育优质化,特色鲜明、具备响亮教育品牌的浙江省一级特色普通高中。 多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获得了中国/WHO健康促进金牌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绿色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行风建设先进集体、浙江省示范性重点特色高中、浙江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学校、嘉兴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嘉兴市美术学科基地、嘉兴市教科研基地等荣誉。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初步形成了“诚信 厚德 睿智 善行”的校风,“博学 善教 敬业 乐群”的教风,“博采 多思 合作 进取”的学风,社会美誉度逐年提高。 雄厚的师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3名,中高级教师比例高达94.4%,有硕士研究生3人、毕业和在读教育硕士15人,嘉兴市学科教学名师2人、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3人、市属级学科教学带头人10人、校级教学能手26人。 一流的设施 作为浙江省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学校配有市内最先进的的理、化、生实验室,拥有信息技术、语音、科技、通用技术、音乐、美术、心理辅导等专用教室30余间,同时还装备了数字探究实验室、双向互动显微实验室、新课程分子生物实验室、电钢琴教室等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教育技术设施。 科学的管理 学校构建了“打造四个平台、构筑五彩人生”的学生成长管理模式。“四个平台”是:自主平台——学生议事委员会等;科学平台——科技节、各种科学兴趣小组等;人文平台——寝室文化节、雨后文学社等;艺术平台——文化艺术节、自在剧社等。五彩人生是:红色人生——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橙色人生——安全教育、自我防护教育;绿色人生——环保教育、环境教育;青色人生——责任感教育、诚信教育;蓝色人生——选择教育、合作教育。 优异的成绩 近年来,学校获得了中国/WHO健康促进金牌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绿色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行风建设先进集体、浙江省示范性重点特色高中、浙江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嘉兴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荣誉。 2011年高考成绩有了新提升,本科率达52%,上线率达96%。近三年来,学生中有48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鲜明的特色 做强艺术教育品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重视艺术教育,探索以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嘉兴市美术学科基地专业辐射功能,制定了教学规程,编写了校本教材,认真组织学生艺术学习的成果展示,通过因人施教,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实施选修课程社团化,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校扎实推进浙江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工作,开展选修课程社团化课题研究,加强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率先开发开设选修课程,为浙江省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办好中德合作项目,培养学子国际视野:学校开设德语语言证书项目(DSD),该项目由德国教育部设立,通过高中三年的德语学习,达到Ⅰ级,并参加中国高考的,可申请就读德国大学一年预科,然后经预科考试后就读相应大学。网址:www.jxdwgz.com Email:zjjxwg@126.com学校地址:嘉兴市中环南路双溪路口高中教育园内电话:0573-82866222 82868586

    www.jxdwgz.com - 2013-12-19 - 收藏
    PR:
    BR:
    SR:
    人气:899
  • 嘉兴三中

    嘉兴三中

    文化浓郁,方能人杰地灵。江南名城的嘉兴,积淀着千百年的文化底蕴,它滋养着一方江南水土,焕发着与时俱进的勃勃朝气。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嘉兴市第三中学就是这文化之邦璀璨星河中耀眼的一颗星星。 嘉兴市第三中学校址座落在嘉兴高中园区的北侧,紧邻嘉兴市教育局和嘉兴教育学院。东与嘉兴建筑工业学校相望,南与嘉兴第五高级中学为邻,是高中园区办学历史最悠久、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的高级中学。校史篇:筚路蓝缕,八十一载风雨创业路 1928年的春天,一簇人文教育的星火悄然点燃,从此,秀丽的南湖之畔,有了一座清净优雅的女子中学,这就是日后走出许多娟秀聪慧名门淑女的明德女中。 学校校址原在拔贡弄2号(原中山路小学地址),由意大利天主教会集资创办,教师是由“来华的修女”充当的,38年被侵略者的战火炸毁停办,39年迁建到圣衣女修道院(嘉兴城市中心区域的中山路134号),校园以教堂为中心,设施十分简陋,学生也是清一色的女生。校园内西方韵味的教堂、古朴的方天井是当时明德前辈记忆中的永远美好。1951年7月开始“扩充名额,男女兼收”,从此明德女中开始有了儒雅男生的身影,并更名为私立明德初级中学。 1952年学校被命名为“嘉兴三中”,后学校被确立为省“五年一贯制试点中学”,文革前夕,嘉兴郊县的大批有志青年进入嘉兴三中,追求着青春的梦想。 1980年被嘉兴县定为重点中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市教育局重点办好的完全中学,是浙江省公众形象优秀学校,无论高中还是初中均在嘉兴市民中享有极高的声誉。2002年8月学校搬迁到现在的环城南路611号,与范蠡湖公园自然相邻,和梅湾古街的文化对接。并于2004年开始初高中的分离,三中初中和原洪波中学初中组建成“嘉兴初级实验中学”,校址搬迁到洪波路。三中高中部则独立支撑起“ 嘉兴市第三中学”的大旗,在“嘉兴三中”的光荣名号下,继承和实现着一次次完美的蜕变。2009年7月又整体搬迁到高中园区,现在是市教育局直属的享有良好社会声誉的拥有34个高中班级的普通高级中学。同时,它拥有众多省级荣誉称号:浙江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百家教育创新优秀学校,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示范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浙江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自古英雄出少年,从来三中多俊杰。伴随着历史的脚步,穿越时代的尘霭,嘉兴市第三中学已经走过了八十一载风雨历程。在学校八十多年的时代风雨变迁中,几代三中人励精图治,求生存、求发展、求创新,走过春夏风雨,历经秋冬霜雪,创造了一次次的辉煌,成就了“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今朝,为社会为国家乃至为世界培养了近三万名各类建设人材,其中有不少三中俊杰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铸就了母校永恒的骄傲。 现任领导班子在“传承优良传统,彰显特色成果”的科学理念下,以“内抓质量,外树形象”为抓手,积极尝试学校现代制度改革,努力寻找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触发点,正积极创造条件向省级文明单位和省一级重点中学稳步迈进。特色篇:励精图治,为学生终生幸福拓展新路 体育教学,对一个正在塑造自身性格和理想的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不仅意味着强健的体魄和开朗的性格,更意味着快乐和轻松,意味着坚忍不拔的品质,意味着拥有更多阳光和友谊。教育专家认为,体育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广阔的兴趣空间,在游戏、运动和竞赛中,让喜欢运动的孩子充分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样形成的健康阳光的个性将使其终生受益,并且使他们因为内在的心理行为得到展示和肯定后,拥有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效率。 历史上嘉兴三中的体育成绩有口皆碑。早在五六十年代,学校的足球项目已经在嘉兴乃至浙江省小有名气。近十多年来,学校积极发挥传统优势,正确定位,积极走特色教育的发展道路,特色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省、市各种称号50多项,特别是竞技体育,在全国、省、市比赛中,成绩卓著,形成了鲜明的学校特色。在为嘉兴市和浙江省赢得声誉的同时,也为许许多多爱好体育的学生找到了一条个人成材的新路。更为可喜的是,嘉兴三中的这项体育特色教学,已经成功地由过去单纯注重高水平运动竞技成绩向注重内涵发展和让每名学生拥有强健体质这样的理念过渡,从而有效带动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学的创新和高水平体育竞技的发展。更多的学生沐浴在校园文化的阳光里,享受着特色文化的快乐熏陶。 2006年,嘉兴三中被选为浙江省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后,体育特色更是大放异彩,学校推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田径+选项”课改方案。学生系统地学习田径运动的普及项目,并以此较为全面地锻炼和发展学生学生的运动素质,力求使学生掌握2-4种运动技能。这一方案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也被社会和上级部门充分肯定。 作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嘉兴三中每年都因地制宜开展体育特色项目活动。除每天的田径训练外,还有计划地开展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如校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月、学校体育文化节等活动,真正让学生投入到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中去。 2004年至今,学校共有107名运动员代表浙江省参加了全国级比赛,获得金牌12枚、银牌15枚、铜牌12枚,65人次的竞技成绩进入该项目国内前8名,此外还获得多个全国竞技团体一等奖、“全国精神文明运动队”等光荣称号。代表嘉兴市参加省运会等省级比赛,金银铜牌均超过100枚,排球在省中小学生排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健美操在省第三届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中荣获国际年龄二组黄金级操一等奖。最近四年共有80多人通过体育考入复旦、浙大等一批知名高等院校,连续四年体育高考术科上线率保持100%。 1993年8月,被国家教育部、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中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的光荣称号; 10年里多次被评为全省,全市群体先进单位; 2005年,被全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评为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先进会员学校; 被浙江省教育厅、体育局命名为2002年-2005年浙江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浙江省中学生体育传统项目先进集体、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浙江省健康促进银牌学校。 2007年,被嘉兴市体育局授予“嘉兴市高水平田径训练基地”。荣誉篇:敢为人先,新课程样本学校朝阳喷薄 因为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和教学特色,嘉兴三中被选为市属高中学校唯一的“省新课程样本学校” 。深知担任样本学校的艰巨任务,嘉兴三中在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敢摸石头涉水行,为推进新课程教学和学生全面成长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时也收获着令人惊喜的成果。 三中决策层端正办学思想,认为教学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以“为了每一个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为最终归宿,保证”每个学生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要获得一定的学分”为具体目标。省课改办新课程样本学校调研小组在三中调研时,给出了”学校领导决心很大,思路很清晰“的评价。 新课程的特点为学生共同基础上的有个性发展提供了课程保障,但同时也给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严重挑战。2007年下半年,学校积极和教育研究院开展交流合作,建立“课改实验基地”,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整合,使学生有更大的信心和条件去尝试建立一个符合新课程课改要求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校本教研体系,实现新的发展。 学校力求对新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控,把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校本开发上,立足学生实际,循序渐进,重视精品,精心选择确立校本课程的十二个课题,确保每一门学科有一项校本专题。在选修课的安排上,学校作好前期解读、报名、编班和课程设置的说明工作,采用“连排“式课程安排,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时间选读自己选择的课程。开展课题合作研究,围绕《普通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等课题,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 有付出就有欣喜。近几年来,各类学科教学,省会考合格率、优秀率在市A类高中均名列前茅,学生的学科竞赛成绩捷报飞传,语文阅读成绩喜人,学生作文获得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学校荣获2008年高二化学竞赛(B组)集体优胜奖;物理竞赛也是硕果累累,荣获省团体优胜奖等多个奖项。在首届市属学生研究性课题评比中,三中送评的学生研究性课题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就有三个。 2009年高考是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也是三中作为浙江省新课改样本学校的第一次“亮剑”。学校高考上线率达到了98%,纯文化科有9名同学达到一本分数线,本科上线率达到57%,超过目标本科上线率八个百分点,其中文科本科上线率达到59.41%,理科本科上线率达到51.59%,纯文科(不含文科中的艺术、体育类考生)达到52.94%,纯理科(不含理科中的艺术、体育类考生)为50.19%。文化篇:明志厚德,大文化环境让学生全面成长 如果说,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是育人的基础,那么,“一切为了学生”则是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办学思想最浓厚的凝淀。历任学校领导一方面践行“实事求是,扎实高效”的作风,树立“求实进取,尊师爱生”的校风,另一方面,立足于校情基础,在教育环境的建设中,在教育管理的深化中,追求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追求人文与科学的和谐,使嘉兴三中顺利地驶入了新世纪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一所有潜力的学校需要前瞻性的管理目光,一所有作为的学校须有专业型的师资队伍。嘉兴三中一贯秉承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重视个性,发挥特长”的办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发展特长、提高素质”的办学特色,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育人环境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良性育人体系。学校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全校教职工131人,高级教师42人,中高级教师比例近70%,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比例协调。近年来,三中人扎实推进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强化年级部职能管理,强化学科组的学术探索, 努力走出一条“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新路子,使学校的管理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嘉兴三中,每一名学生都是校园的管理者,都有权利对校园建设提意见说看法。10位学生“校长助理”是嘉兴三中民主办学的见证,也为培养大胆有主见有能力的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在实施“德育双导师制”的同时,学校还进一步推行了“年青教师副班主任制”。即安排五年内新教师在老班主任的带领下,协助做好班主任工作,在老教师、老班主任的指导、传授下学习班级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同时,学校也从中选拔优秀的副班主任充实到班主任队伍中去。采用一名教师和三名不同程度的学生结对的方式,目标是稳定一名优秀生、扶持一名中等生、转化一名后进生。 在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中,在校党总支、校团委的指导下,成立了每个年级的学生会、团总支。并通过竞选,产生学校的学生委员会、学生校长助理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相关会议,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去。同时根据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还负责制定和落实好各类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学校一贯秉承“明志厚德、求知求实”的优良校风,不断营造着丰富多彩的特色天地:红帆文学社、红帆广播站、菁菁合唱团、悠然心理社、暖暖爱心社、体育特长组织、艺术兴趣小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学校膳管会等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学生喜欢、老师欣喜的德育好帮手。自然和谐的校园传递着文化的美丽。“云想衣裳花想容,文化活力在三中。”这里的每一景每一物,这里的每一时每一刻,无不洋溢着文化的魅力。 厚重的文化历史承载着现代教育的文明,先进的育人理念演绎着莘莘学子的精彩。承明德文光,厚积而薄发,聚三中灵气,高瞻而务实,沐浴着新世纪的灿烂阳光,古老魅力的嘉兴市第三中学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学校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双溪路1922号高中园区内

    www.jxsz.com - 2013-12-19 - 收藏
    PR:
    BR:
    SR:
    人气:925
  • 瑞安十中

    瑞安十中

    瑞安市第十中学创办于1961年,校名由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题写。1998年晋升为浙江省A级普通高中和温州市首批重点中学,2005年1月晋升为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 2008年11月晋升为温州市一类普通高中学校(温州地区仅12所)。2006年10月,学校整体搬迁到瑞湖路66号。新校区环境清幽,绿树掩映,碧草如茵,繁花似锦,文化浓厚。我校建校时间虽然不长,但已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合格学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建设人才。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强校”的办学思路,实现了办学稳步发展,树立了“业务实、发展快、质量高、效益好”的办学声誉。学校现有普高班级26个,学生1300余人,在编教职工11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者占92%以上,全国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6人,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和名师培养对象50多人。学校现有多个课题正在研究,已结题的课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其中由我校承接的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子课题《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探索》获全国德育成果评比一等奖, “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子课题《高中心理教育的深化与研究》获全国德育成果评比二等奖,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校项目《校本培训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和探索》的研究成果获得全国二等奖,校本培训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我校德育奉行“重实、求行”的原则,注重实践环节,强化养成教育,突出三大特色,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合力的教育网络,实现了学生的内化自律和全面发展。优良的教风和学风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近年来高考成绩一直名列温州市同类中学前茅。1999年至2005年,我校已连续七年获得温州市重点中学教学质量一等奖或第一名。2008年,我校高考再创新高,重点上线人数79人(不含体育、艺术),本科率83.5%,公费班重点率39.2%,仅次于瑞安中学;2009年,我校高考再创辉煌,公费班重点率达52%;2010年,我校高考再次取得优异成绩,文科班重点上线人数取得历史性突破;2011年,我校高考再创历史新高,重点上线人数达82人(不含体育、艺术),全段本科率88.7%,其中理科本科率90.5%。由于办学业绩突出,我校自2000年以来,已先后获得县(市)级以上荣誉100余项,如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实验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高等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工会先进集体、浙江省先进团组织、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篮球)、温州市模范集体、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首批体育特色学校、温州市一级心理辅导站、温州市绿色学校等。钱江电视台、《温州日报》《瑞安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对我校的办学业绩进行专题报道,我校的办学业绩还先后被载入《浙江年鉴》《浙江手册》和《瑞安市志》等大型史册。办学无止境,在创建浙江省重点中学的目标鼓舞下,在上级组织与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体十中人正满怀豪情,为加快十中发展进行更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的改革,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充满机会的浙南一流、全省知名的品牌学校而努力奋斗。地址:浙江省瑞安市瑞湖路66号电话:0577—65663669(传达室)传真:0577---65665409(校务办公室)

    www.rasz.net - 2013-12-19 - 收藏
    PR:
    BR:
    SR:
    人气:883
  • 瑞安市第六中学

    瑞安市第六中学

    瑞安市第六中学创办于1956年,温州市重点高中,温州市文明学校,瑞安市文明单位。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130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其中有李强(现任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兼省政法委书记)、温帮彦(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日内瓦骑士勋章获得者)等一批知名校友。学校座落于马屿镇中心,占地面积43亩,建筑面积16414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学生宿舍安装有空调及全天热水供应系统,并配有个人保险柜等,风雨球场及塑胶跑道新学期将投入使用,图书综合大楼即将动工兴建。学校环境优雅,内有百草园、百草亭、憩园、文化长廊等,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好地方。学校现有班级24个,学生1070人,教职员工102人,师资力量雄厚,中、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70%以上。近年来,学校依照“挖掘历史、弘扬历史、超越历史”的办学思路,以“自信、勤学、求真”为校训,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即对住校生全封闭式管理,通校生开放式管理),构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学校开设有跆拳道、书画、创意发明、健美操、乒乓、话剧、农科等15个学生社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每年的科技节、艺术节等各类活动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和技艺的舞台,并屡屡在市里的比赛中获得大奖。 2011年高考,我校成绩优异,亮点纷呈:本科上线80余人,上线率达23%以上,其中部分同学已被浙江师范大学、沈阳音乐学院等一类重点大学录取,专科上线率达93%以上。由于成绩显著,学校荣获瑞安市教育局2010学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及2010学年度教学质量奖荣誉称号。瑞安六中,正以规范的管理、良好的学风校风、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社会赞誉。“苦练内功,厚积薄发。”如今,全体六中人上下一心,以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为崇高使命,以创建浙江省特色高中为新的目标,锐意进取,努力奋斗。校址:瑞安市马屿镇江心路1号 电话:65786818 65772633 65775518邮编:325208校名:瑞安市第六中学 校长:谢炳冲学校信箱:ra6z@163.com

    www.ra6z.com - 2013-12-19 - 收藏
    PR:
    BR:
    SR:
    人气:960
  • 瑞安市第七中学

    瑞安市第七中学

    瑞安市第七中学创办于1956年,是市教育局直属的省A级普通高级中学,瑞安市文明单位,座落在美丽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寨寮溪畔,环境清幽,舒适宜人。建有标准运动场、教学实验综合楼、师生餐厅、学生宿舍;配备标准的实验室、仪器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舒适的校舍,齐全的教学设备,严谨的治学态度,为莘莘学子提供良好的求学环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中高级教师34人。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教学和管理两手抓,内部管理日趋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效益日趋显著。学科会考优秀率、高考上线率大幅度提高,受到高楼片区人民的好评。学校坚持素质教育,坚持以 “求实创新,拼搏奋进”为校训,以“勤、朴、肃、睦”为校风,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文明建校的办学思路,全体师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决心再接再厉,争取学校办学效益再上一个新台阶。地址:瑞安市龙湖镇凤山路21号邮政编码:325211电话:0577-65747109校长:林正富

    www.ra7z.com - 2013-12-19 - 收藏
    PR:
    BR:
    SR:
    人气:992
  • 瑞安五中

    瑞安五中

    瑞安五中的前身是海滨中学,1956年8月创办,座落在飞云镇马道村。1959年3月,学校易名为仙降中学。1963年,学校从普通全日制中学改制为半农半读学校,以务农为主。1965年秋,温州地区教育局委派工作组进驻我校搞试点,又将本校改成中专性质的地区农校。1966年“文革”发难,校名改为“燎原中学”。七十年代初,我校又改称吴桥公社中学。1971年9月,恢复正名“仙降区中学”,始设高中部。1992年7月,改名为“瑞安市第五中学”,1996年结束初中办学历史,成为原瑞安市教委直属的一所普通高级中学。1999年6月,顺利通过浙江省A级普高评估验收,12月又顺利通过温州市首批重点中学评估验收。 学校现有高中24个班级,在校生1077人,在编教职工9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9人、中学一级教师43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1%。校园占地面积26400m2,校舍建筑面积15492m2,绿化面积4132m2,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按省Ⅰ类标准配备了理、化、生实验室和多个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教学设施齐全。 建校近半个世纪以来,我校已培养出学生近万人,不少校友学有专长、声誉卓著。如七十年代毕业生杨继春获博士桂冠后,涉足英国剑桥大学攻克人体共振世界高新课题,徐启春校友现为青岛海洋大学教授;八十年代毕业生吴联生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戴欣荣任教于浙江大学;黄兆鸽、李锦华、林海霞等1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现任温州市政协副主席黄兆鸽、中共瑞安市委宣传部长白一帆、瑞安中学校长吴学彬和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洪成磊等均是我校培养的高材生。 近年来,学校按照“以德为本、狠抓养成、面向全体、培优补差、学有特长、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又有了明显的提高。2009、2010、2011年高考本科率分别为51.5%、31.5%、56.4%,高考上线率分别为94.5%、82.2%、94.8%。近三年我校师生参加省、市级各类学科竞赛共有100多人次获奖。此外,近几年学校积极实施《瑞安五中师训计划》,已造就了一支敬业爱岗、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目前,已有14位教师被列入市、县级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14位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班进修,6位教师参加浙江省骨干教师培训,有多个省、市级课题正在研究,近三年教师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达72篇。由于办学业绩突出,学校先后获得了温州市文明单位、瑞安市绿色学校、先进党组织、卫生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集体、先进团委、先进工会集体、“两老一少”先进集体、推行普通话、文字规范化先进集体和温州市文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在新的世纪里,瑞安五中将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学校两个文明建设,再接再厉,再创辉煌。校址:瑞安市飞云镇学前路1号(325207)校长信箱:ra5ms.net@163.com

    www.ra5ms.net - 2013-12-19 - 收藏
    PR:
    BR:
    SR:
    人气:936
  • 浙江省泰顺县第二中学

    浙江省泰顺县第二中学

    泰顺县第二中学,位于泗溪镇溪东底葛藤坪,东距泗溪镇约一公里,西临下桥村。学校坐北朝南,背靠狮子山,南朝将军峰。东、南、西、北四溪汇集于此,形成合流,拐弯向南流去。校门口有一座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代楼式木拱桥溪东桥飞架东溪之上。整个校园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独佳。古有“泗水迥澜”之称。  学校1956年创办至今,几经周折,几度风雨,在艰辛中跋涉前进。三十五年来,她大致经历了1956年至1965年的初创时期,1966年至1977年的折腾时期,1978年至今的振兴时期。  建校50年来,学校师资一直紧缺,甚至一度青黄不接。但是,全体教师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埋头工作,共培养了初中毕业班5200多名,高中毕业生2400多名,为大中专学校输送了大批人才。如今,这些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有的已成名成家。他们当中,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温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薛国泰;有中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蔡卫泰;有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温州市“青年精英”、泰顺县副县长张黎华;有留学美国的陈向逵、林元祝;有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包松永;有硕士研究生何向东、陈秋香等,并有50多人担任县局级以上党政领导职务。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办学成绩日显丰著。30多名学生荣获市、县级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参加省、市、县体育竞赛,累计300多人次获奖。5位青年教师荣获县级教坛新秀的光荣称号。20多位教师被评为市级、县级先进教师, 10多位教师在市、县级教案、书法、演讲、音乐、教具设计等有关的技能竞赛中获奖。三位体育教师先后取得国家二级田径、篮球裁判资料。1位教师被重庆《学英语》杂志社聘为特约编委。近两年来,参加全省高中毕业会考,成绩良好。  学校先后荣获: “省B级完中”、“市优秀教工之家”、“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县文明单位”“绿色学校” “县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特别是中高考成绩显著,近两年中考成绩名列乡下中学前茅;高考成绩继98年度林宜泵同学考生上重点大学后,99年度起,高考升学率均超过50%,特别是艺术类考生上线率高达90%以上。当前我们在“走质量立校之路、走发展高中之路”的思想指导下,不断进取,努力把二中建成高质量的有特色的综合性高中。  岁月如流,转瞬即逝。回顾过去,思索今天,学校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展望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地址:泰顺县泗溪镇泗水西路2号 制作维护: 松联电话/传真:Tel:0577-67643300  邮箱:411405999@qq.com

    www.taierzhong.com - 2013-12-19 - 收藏
    PR:
    BR:
    SR:
    人气:1021
  • 仪征市第二中学

    仪征市第二中学

    仪征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年轻美丽、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省四星高级中学。她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扬子江黄金水道北岸、素有"风物淮南第一州"美誉的古镇真州城南,东依维扬,南傍长江,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色和区位优势。学校始建于1959年,现有高中部44个班级,学生2372人,专任教师142人,其中高级教师57人,一级教师53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8%,教师本科达标率100%,省特级教师培养对象1人,扬州市学科带头人1人,中青年教学骨干3人,教坛新秀3人,仪征名师2人,学科带头人4人,教学骨干3人,教坛新秀3人,有20多人完成了研究生课程班学业,另有多名教师正在报考和攻读研究生学业。校园占地面积55066.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1073平方米,教学教辅用房建筑面积10641平方米,绿化总面积达12850平方米。校园环境幽美,景色宜人,一座座现代建筑楼群与一处处古雅景观交相辉映,被前来参观考察的四川、盐城、海安等地的省内外领导、专家学者誉为"园林式"学校,被评为扬州市最佳绿化单位。2000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重点高中以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办学宗旨,以"三本三让三会"--以德为本,以人为本,以校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位教师都拥有广阔的发展平台,让二中成为方向明、质量高、有特色的名牌重点高中;使所有学生都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办学思想和方向。弘扬"团结、崇真、创新"的校风,坚持"敬业、博学、爱生"的教风,追求"勤奋、求实、进取"的学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精心打造学校品牌,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形成自己以艺体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加特长"的办学特色,先后荣获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扬州市文明单位、扬州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扬州市文化保卫先进单位、扬州市"五四"红旗团委、仪征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准确定位,抢抓历史发展机遇 跃上省重点高中新平台以后,我校以此为契机,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以加快发展为主题,自我加压,负重奋进,确立放眼市外、瞄准先进、志在一流的新的参照系,追求新目标,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立足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与层次。 我校不断加快校园建设步伐,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以建设促发展,以发展带建设 ,大幅度提高规模办学水平。在负债一千多万元财务状况十分紧张的不利形势下,我们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适度超前意识,本着"高起点规划,高速度推进,高标准建设"的原则,通过多种渠道先后筹集1500多万元,用于扩大学校规模,新建扩建改建部分基础设施。办学规模由2000年的19个高中教学班发展到现在的44个。搬迁征用长江村纸盒厂,兴建扩建篮球场和其他教学用房。新建一幢五层办公大楼,建设校园局域网、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极大地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新建一幢五层学生公寓大楼、男女学生浴室,改建扩建两栋教学楼、学生食堂和女生宿舍,规划建设女生公寓,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投资新建两个连接国际互联网的学生微机教室,完善了覆盖主要教育教学活动场所的校园闭路电视和广播系统,同时更新现有办公设备、图书资料和各学科实验设备,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在全市率先初步实现教学装备现代化,为学校转星创建和二中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以校为本, 精心打造品牌形象 1、以德治校 构建全新德育模式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以德兴校,把"要成才,先成人"作为工作的切入口,树立"育才尚德、德育为先"的观念,引导学生勤修品德,浇铸学生理想信念,培植学生健康人格。在"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首位不变,坚持全员德育不变,坚持全面育人不变,"四个结合"即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常规教育与典型教育相结合,系列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等方面做足文章。通过警民共建、成立家长委员会、设立法制副校长等措施,实现全方位立体化育人;通过美化校园自然环境、创设人文环境实现环境育人。学校以常规教育为主线,深入开展星级班级、星级宿舍、优秀学生标兵等评比活动,使学生常规管理精细化。对全体学生进行军训和法制教育,培植法制观念,提高法治意识。我校连续7年保持在校生犯罪率为零,拒入"三室两厅一网"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学生的文明素养和做人层次普遍提高,高三毕业生程飞、王春燕等先后被党组织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 加强领导,抢占德育工作制高点 一是建立健全以党总支为龙头、政教处团委为中心、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力军的德育三级管理机制,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制定德育规划与实施意见。二是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所有教职工必须成为一面旗帜,内增素质,外树形象,以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师德形象影响和感染学生,并作为学校的郑重承诺向家长和社会公开。我们还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开展"讲政治、学科学、拒邪教"、学习"三个代表"、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等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把握德育主动权、唱响德育主旋律、打好德育主动仗。 -------内抓外管,保持德育工作强态势 构建适合我校特点的德育管理机制,实现从专职人员向全体教职工延伸,从教学领域向生活领域扩展,从校内向家庭、社会辐射,形成合力,共同育人。逐步建立起五条线德育管理网络: 一是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一条线, 抓学生养成教育与综合治理,落实班级管理责任制,重点抓制度育人;二是教务处、教研组、任课教师、教辅人员一条线,重点抓教书育人;三是总务处、食堂宿舍管理人员一条线,重点抓服务育人;四是团委、班委团支部一条线,以业余党校、团校和各种活动为载体,重点抓活动育人;五是学校、家长、社会一条线,做到家校同步,内外结合,重点抓管理育人。形成 "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 寓教于乐,营造德育工作新亮点 我们十分注重加强对跨世纪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研究,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创造条件,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及其它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培育先进、优秀、健康的校园文化。根据不良网吧吸引和毒害学生这一新问题,学校成立第二课堂领导小组,利用现有设施,在节假日开放阅览室、录像室、乒乓室、演出厅和"校园网吧",用"护花使者"滤黄软件管理每一台电脑,把学生从社会上不健康的"网吧"吸引回校园。同时,开展"上网为了什么"大讨论、网页制作、电脑绘画比赛等活动,把学生的网络兴趣引导到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在省、扬州和仪征举办的文艺调演、书画比赛和各类演讲、征文以及学科竞赛中我校均取得优异成绩,校团委被评为扬州市、仪征市"五四红旗团委"。 2、科研强校,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 学校在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强化师德建设。对青年教师进行"奉献、爱生、立身"的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协作观。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学校对青年老师提出 "一年埋头,二年出头,三年抬头,四至六年成为骨干"的培养要求。大胆启用青年老师,采取"结对子,搭台子、夯底子、树苗子"等做法,切实加强岗位练兵。三是鼓励支持进修。推荐参加国家、省各级各类高层次进修培训,增强学校后劲,促使他们迅速成长。通过外引内培、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有机结合等手段,着力构建学习型组织框架,学校每年用于教师进修的经费达10多万元。四是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努力造就一支思想素质过硬、教学观念先进、业务能力精湛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在教科研方面,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强校、以质立校的意识,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地提高。首先,教务处每学期制定教学研究计划,教研组围绕计划每星期安排固定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备课组再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头,教师则将教研的每一项要求落实到课堂。每月以教研组为单位召开一次教学研究讨论交流会。第二、狠抓课题的立项与研究。我们立足校内,放眼全国,以课题管理为抓手,带动学校整个教科研工作。通过课题的申报、论证、立项和调查研究,逐步形成浓郁的教育科研氛围。目前,我校以省"十五"科研课题"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为龙头,狠抓落实各相关子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每个教研组有相应子课题,参与面达80%以上。我校也被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定为"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江苏大学也联姻我校为其实验基地。第三、十分注重与外界的合作交流。邀请外籍教师、特级教师和有关专家来我校讲学,聘请特级教师张乃达、沈子牛为我校教科研顾问,具体指导指导教科研工作。带领各年级组教师到金陵中学、洋思中学、海安中学、启东中学等名校听课学习、求经问宝。经过不懈努力,我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师在大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不少论文还获得多项全国、省和扬州市级奖。 3、以质立校 培养创造型世纪人才 加强素质教育,挖掘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课程改革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在课程改革上,我们制定《市二中课程发展规划》,开齐开足必修课、选修课、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结合实际和学生兴趣,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设乡土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室内徒手操、传染病防治、新闻写作等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使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同时我们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进行研究和实施,通过提出课题、设计方案、实施研究、总结汇报等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激活创造潜能。 重视特色建设,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第二课堂活动为重点大力开展课外活动,逐步形成我校以体育、艺术等为重要内容的教育特色,在全校广泛开展小竞赛、小发明等创新和实践活动,在国家与省级各学科竞赛中获三等奖以上的有二十多人。积极组织参加献爱心、创卫、万人长跑、社区演出等社会实践活动并多次荣获组织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行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始终把教学的改革与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全面实施"5678"工程,要求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练好"五项教学基本功":一要练好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功;二要练好处理、使用教材基本功;三要练好备课和教案撰写基本功;四要练好课堂讲授的基本功;五要练好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的基本功。引导教师坚持"六个学习":一要学习相关教育教学政策和法规;二要学习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三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四要学习先进教育教学手段;五要学习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六要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在教学流程管理上提出"七个严格":一要严格集体备课;二要严格教案查阅;三要严格课堂教学质量检查;四要严格作业批阅程序;五要严格教学档案管理;六要严格学生成绩考核;七要严格教学质量分析。所有教师必须落实"八个一":每周被听或听别人一节课,每月设计一篇满意教案或活动方案,每月写一篇评课报告,每学期完成一本五千字左右的业务学习笔记,每人参加一项课题研究,每学期上一节实验研究汇报课,并整理一份实验研究课教案,每学期写一篇专题研究小结论文或实验报告等。为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制定了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方案》,全方位过程进行跟踪考评。近几年来在全市历次调研考试中,近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科成绩列全市第一。每年高考上线人数均列仪征市第二位(第一为仪征中学)。2002年本科上线率在扬州市19所重点中学中由第14位上升到第11位。体育、艺术类高考录取人数在仪征名列第一。 三、上下联动,营造浓郁"转评"氛围 我校在参加全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培训会议以后,立即启动转星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我校转星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市教育局领导多次莅临我校现场指导工作,解决"转评"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教育局分管领导和有关科室同志更是全力支持协助我校搞好 "转评" 各项工作,对相关工作进行全方位、深层次、严标准的检查,逐项过堂,排查问题,有力促进了我校"转评"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其次,全体教职员工在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下齐心协力投入到"转评"工作中。一是精心组织。为加强对"转评"工作的领导,学校专门成立了"转评"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各工作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对照标准,保证硬件达标,制订软件资料建档的详尽计划,确定周详的序时进度表。二是全面发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使全校上下形成"转评人人有位、迎检人人尽责"的浓厚氛围,全校教职员工关心"转评"、支持"转评"并且全身心投入"转评"。三是做到教学创建两不误。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但大家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尽心尽职,并放弃节假日休息,为"转评"工作搜集了大量有价值的原始资料。 第三、我们在全校学生中深入开展以"学校是我家,创建靠大家"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全校动员,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大造舆论,营造浓郁的"转评"氛围。我们在全校大力开展"给重点增光,为转星添彩"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升旗仪式、班会、校内广播台等多种途径教育学生热情关心"转评",积极支持"转评"、主动参与"转评",人人动手,个个尽责,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勤奋学习,严守校纪,整治环境卫生,以讲文明、树新风的实际行动为"转评"工作添砖加瓦。 无庸讳言,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作为一所发展中的学校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负债情况比较严重,硬件建设现代化水平不够高,规划建设体育馆的资金还有待落实,发展空间相对狭小,素质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冲击较大,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放眼市外,瞄准先进,志在一流,变压力为动力,负重拼搏,争先创优,乘这次"转评"的东风,咬定既定目标,瞄准更高标杆,坚持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攀登更新的高峰。电话:0514-3450907E-mail:viplifeng@126.com

    www.yzsez.com - 2013-12-19 - 收藏
    PR:
    BR:
    SR:
    人气:810
以上是关于中学的网站,关于中学的资料,类似中学查询结果


共 3828 条«361362363364365366367368»

推荐站点

  • 福州小程序开发福州小程序开发

    福州好小蚁科技提供专业的微信小程序开发、软件定制、手机APP开发、网站开发等高端定制外包服务,价格美丽,服务周到.一对一项目对接,不满意退全款!预约电话:13107632710 胡小春!福州好小蚁科技有限公司是福建福州网站app等技术开发优秀网络公司。

    www.fzant.com
  • 世界时间网世界时间网

    世界时间网为您提供世界各地精准时间,北京时间校准器,标准时间,世界各地时间与北京时间对比,时间换算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top.cnzzla.com/time
  • 科技镇科技镇

    科技镇 | 关注科技、娱乐、人文、生活!

    www.kejizhen.com
  • 心动网址导航心动网址导航

    心动网址导航精选了国内国外著名的网站、好玩的、好看的、有趣的国内国外网站以及实用的、优秀的国内国外网站,包括国外视频、国外购物、国外交友、国外新闻等多种类型 同时提供精品行业分类目录提交,让用户全方位了解国内国外互联网动态!

    xd00.com
  • 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

    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精选网址导航,免费分类目录提交,实用酷站大全。

    top.mhw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