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注中国天眼向世界开放
上月,国家天文台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FAST的运行情况及最新科学成果,同时宣布FAST将从2021年起面向全世界开放,中国天眼将成为“世界巨眼”。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申请可能将极为激烈。一名澳大利亚的物理学家感叹,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科研中心,与北美和西欧处于同一水平。并且,中国的科研人员也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先进,有创造力,有组织力。
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被西方垄断的天文学
一直到20世纪,中国人对于世界本质的认识依旧还停留在很原始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才对宇宙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其实说起来也是无奈。
在近代中,封建时代、战争和建国后的各种问题,特殊的时代背景,中国确实没有精力培养本土的天文学家。以至于我们始终都落后于西方各国,而它带来的后果也并不小,中华大地从来都不缺乏天才,但天文学的天才却很难在这做出成绩。最主要的缘故就是因为天文学发展离不开观测设备和航天设备。但这些我们都缺,因此很多天文学家或者是物理学家,到最后都不得已出国进行深造。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张钰哲先生最有话说,他一生做出了很多成绩,但多数都得依托外国的天文台。
在90年代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后,南仁东为首的一系列工程师,在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要不,咱们也建一个射电望远镜吧”。
在科学界一直以来都有着“百米极限”的说法,意思是口径超过百米的射电望远镜,实现高精度是世界难题。想要做到高精度,就得保障索网的精度,平均6000多跟钢索的长度误差不得超过1毫米,而中国工艺在这方面并不适用,我们生产商制造的索网精度太过粗糙,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工艺升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每天都会严格把关索网的精度,一直到误差维持到1毫米以内后,才克服了这个问题。
FAST正式运行后,近一年已经观测服务超过5200个机时,超过预期设计目标近2倍。今年4月,时间分配委员会开始向国内天文界征集自由申请项目,目前已经接到170余份申请,申请的总时间约5500个小时,实际只能满足批准1500个机时,观测时间竞争相当激烈。
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更多关于天文望远镜行业详情可点击查看中研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报告《2019-2025年天文望远镜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网友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